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
急性肝衰竭_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患者表现为肝脏功能迅速下降,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
为提高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2. 确保急性肝衰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降低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三、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诊断(1)医护人员应提高对急性肝衰竭的警惕性,对具有疑似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功能、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查等。
(2)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药物、毒物、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的肝脏损伤。
2. 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快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抗病毒治疗、解毒治疗等。
(4)预防和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5)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
3. 特殊情况处理(1)肝性脑病:及时给予降颅压、抗惊厥、镇静等治疗,必要时可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2)凝血功能障碍: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等输血治疗。
(3)多器官功能衰竭:积极进行器官支持治疗,如呼吸机、血液透析等。
4. 转诊与转院(1)对于病情危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及时转诊至具有肝移植条件的医疗机构。
(2)对于病情稳定、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的患者,可转院治疗。
5. 人员培训与演练(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性肝衰竭诊疗知识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2)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急性肝衰竭救治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案实施与监督1. 医院成立急性肝衰竭救治小组,负责预案的实施与监督。
2. 定期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 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救治水平。
五、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技术发展,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急诊科中的急性肝衰竭并发症处理技巧
急诊科中的急性肝衰竭并发症处理技巧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并发症处理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并发症,介绍急诊科中的处理技巧和方法。
一、肝性脑病的处理肝性脑病是急性肝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
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进行意识水平的观察和记录。
对于意识混浊或昏迷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其呼吸道畅通,预防窒息。
其次,药物治疗在处理肝性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乳果糖是一种常用的药物,通过增加肠道内的渗透压,促进氨的排泄,减少肝内和全身性氨的积聚。
此外,口服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可以抑制肠道内细菌的生长,减少氨的产生,从而改善肝性脑病的症状。
另外,肝性脑病的饮食管理也是处理的关键。
限制蛋白质摄入,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可以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减轻脑病的症状。
此外,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二、肺感染的处理急性肝衰竭患者常容易合并肺感染,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威胁较大。
因此,在处理肝衰竭患者时,应重点关注预防和治疗肺感染。
预防肺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呼吸道护理和加强感染控制。
对于卧床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体位转换和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
此外,定期洗胃和抗酸剂的使用可以减少误吸的可能性。
在加强感染控制方面,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等。
对于已经合并肺感染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的状态,并避免肝毒性较大的药物。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后续处理。
三、肾功能衰竭的处理急性肝衰竭可导致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即肝功能衰竭伴随着肾功能衰竭。
对于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根据其尿量和尿液检查结果进行处理。
对于少尿型肝肾综合征,首先应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其次,应进行肾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及肾脏移植等。
急诊科培训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紧急处理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 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具体标准 包括凝血功能异常、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
鉴别诊断
需要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药物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 等疾病进行鉴别。鉴别要点包括病程长短、病因学特点、实 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等。
感染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患者皮 肤和口腔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代谢紊乱预防
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血糖、血 脂等代谢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代谢紊乱的发生。
肝性脑病预防
降低肠道氨的产生和吸收,维持正 常的酸碱平衡,以减少肝性脑病的 发生。
心理护理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这些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依 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提高 生活质量。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THANKS.
紧急救治与并发症处理
急诊科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救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需要迅 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如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并 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多学科协作与转诊
急诊科需要与消化内科、肝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紧 密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转诊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
急诊科培训急性肝功能 衰竭的紧急处理
contents
目录
• 急性肝功能衰竭概述 • 急性肝功能衰竭紧急评估 • 急性肝功能衰竭紧急处理原则 • 药物治疗在急性肝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 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策略部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内科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急预案保护肝脏挽救生命
内科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急预案保护肝脏挽救生命内科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急预案:保护肝脏,挽救生命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情迅速恶化,患者的生命往往面临威胁。
为了有效抢救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制定一套科学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内科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急预案,以保护肝脏并挽救患者的生命。
一、紧急识别和评估首先,在应急预案中,紧急识别和评估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出现持续性黄疸、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时需要高度警惕。
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液生化、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肝脏状况是否出现衰竭迹象。
二、积极治疗和支持当急性肝功能衰竭被诊断出来后,积极采取治疗和支持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给予保肝药物如谷胱甘肽、曲普坦等,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和改善肝功能。
2. 营养支持: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避免摄入对肝脏有毒性的食物,如含酒精的饮品等。
同时,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维持肝脏功能的正常运转。
3. 促进肝细胞再生: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等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脏功能。
4. 血液净化:肝脏功能衰竭时,血液中毒素堆积,通过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清除体内毒素。
5. 肝脏移植:如果病情严重,药物和支持治疗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肝脏移植是最后的选择。
三、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在应急预案中,除了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本身的治疗外,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也是非常重要的。
1. 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肝脏功能衰竭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导致细菌感染。
因此,应加强抗感染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处理感染的发生。
2. 凝血功能的维持:肝脏功能衰竭后,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易出现出血的情况。
因此,要及时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并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凝血因子补充。
3. 脑功能保护: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时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应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控制血氨水平,并营养支持。
医院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应急预案
医院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应急预案
1.取半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喇、排痰,变换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静脉给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注意症状和体征,观察患者的行为及神志状态。
(2)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皮肤黄疸和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
(3)注意水分、营养状态和胃肠道出血情况,留置导尿管和鼻胃管,准确记录液体入量和每小时尿量。
(4)测量腹围、体重。
5.饮食给予高糖、高维生素、低动物蛋白、低脂肪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肝性脑病的患者开始数日禁食蛋白质,昏迷患者经鼻胃管进食。
6.加强安全防护,对躁动者采取加床档等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损伤。
7.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流通,减少探视,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昏迷患者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避免压疮发生。
做好床边隔离,操作时穿隔离衣,戴手套及
防护眼罩。
8.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增强自信心,消除焦虑和恐惧情绪。
为患者进行有创性医疗操作时应向其解释,取得其积极配合。
9.做好护理记录。
急诊科中的急性肝衰竭处理
去除诱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等;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 ,如调整饮食、清洁肠道等;促进体内氨的代谢,如使用谷氨酸钠、精氨酸等药 物;调节神经递质,如使用支链氨基酸等。
肝肾综合征识别与处理
识别
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等症状,结合肝功能检查结 果异常和肾脏受损表现,可初步判断为肝肾综合征。
02
03
04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用药 史、饮酒史、病毒性肝炎等病 史。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包括 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 等。
实验室检查
急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电解 质等生化指标,以及病毒性肝 炎相关抗原抗体检测。
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腹部超声、 CT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肝脏 形态及病变程度。
05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方案探讨
营养支持原则和方法选择
营养支持原则
在急性肝衰竭治疗中,营养支持是重要环节 ,应遵循“全面、均衡、适量”的原则,以 满足患者机体代谢需求,促进肝细胞再生和 肝功能恢复。
方法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合适的 营养支持方法,包括肠内营养(EN)和肠 外营养(PN)。对于轻度肝衰竭患者,首 选肠内营养;对于重度肝衰竭患者,需考虑 肠外营养。
未来研究方向和新技术应用前景
发病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发现新 的治疗靶点和方法。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研发具有保肝、抗 炎、抗氧化等作用的新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人工肝与生物人工肝技术
进一步发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探索生物人工肝技 术在急性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为 有效的治疗手段。
肝衰竭应急预案
肝衰竭应急预案肝衰竭是由于肝功能长期受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情进展迅速且危险。
在肝衰竭发生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以尽快恢复肝功能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下面是一份肝衰竭应急预案,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有效地应对这个严重疾病。
一、肝衰竭的定义和症状肝衰竭是指肝功能严重异常,引起全身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
肝衰竭的症状包括:1.乏力、乏力、头晕2.食欲改变、恶心、呕吐3.腹水、黄疸4.意识混乱、昏迷二、肝衰竭急救的基本原则1.快速诊断肝衰竭2.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以减轻毒素对身体的影响3.及时给予肝脏保护剂和支持治疗4.有效地处理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三、肝衰竭急救流程1.收集和分析患者的病史,并进行身体检查在患者到达医院后,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疾病严重程度。
此外,还需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包括已经接受的治疗方式、用药历史、过敏情况等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2.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进行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确诊肝衰竭,并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凝血功能等。
3.紧急护理和支持治疗在确认诊断后,必须立即开始紧急护理和支持治疗。
这包括给予氧气、血管活性药物、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等有效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4.极端情况下的肝移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肝病已经非常严重,其他治疗方法已经无效,肝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然而,这需要在短时间内寻找到适宜的器官,并进行复杂的手术,所以必须在医院内设立一套完整的肝移植方案。
四、肝衰竭应急预防措施除了采取紧急措施来处理已经发生的肝衰竭,了解肝衰竭的预防措施同样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肝衰竭预防措施:1.控制饮酒量。
长期饮酒会导致肝功能损害,加重肝炎等疾病。
2.注意饮食健康。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降低肝脏负担,预防肝脏疾病。
3.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药物。
许多药物会对肝脏产生不利影响,使用时应谨慎。
4.及时治疗其他疾病。
肝衰竭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肝衰竭是肝脏功能严重损害,导致机体代谢、解毒、合成等功能紊乱的一种严重疾病。
其病因多样,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肝衰竭应急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救治小组,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检验师等专业人员。
三、应急救治原则1.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 积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3.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早期发现与诊断(1)加强医护人员对肝衰竭早期症状的识别,如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皮肤瘙痒等。
(2)对患者进行肝功能、凝血功能、影像学检查等,以早期诊断。
2. 早期治疗(1)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病毒性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药物或酒精中毒停用相关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等。
(2)根据病情给予营养支持、补液、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3. 预防和控制并发症(1)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2)预防和控制出血,如使用止血药物、控制血压等。
(3)预防和控制肝性脑病,如使用降颅压药物、控制氮质血症等。
4. 加强心理护理(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5. 专科治疗与转诊(1)对重症肝衰竭患者,及时联系肝移植中心,做好移植准备。
(2)对病情稳定患者,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转诊至相关专科。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1. 配备足够的抢救药品、器械、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
2. 建立应急药品储备库,确保应急救治药品的供应。
3. 定期对应急物资与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应急演练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肝衰竭的能力。
2. 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3. 加强与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急性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腹水者取半卧位,安置单间,限制探视,做好心理护理。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15-30分钟巡视一次,及早发现脑水肿脑疝及其它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2)观察患者神志、行为、性格、睡眠等变化。
(3)观察黄疸进展:如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和尿量、尿色深浅变化。
出现食欲不振、乏力、高度腹胀、睡眠颠倒、顽固呃逆为病情加重,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4)每天测腹围,每周测体重,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定期测血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观察出血症状:如皮肤瘀斑、齿龈出血、鼻衄、呕吐物、排泄物颜色及量的变化等。
4、饮食宜低脂、低盐、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避免高蛋白饮食,戒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有消化道出血者禁食。
5、做好口腔、鼻腔、皮肤护理,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预防院内感染。
6、对肝昏迷患者加强安全防护,遵医嘱进行白醋或乳果糖保留灌肠,保持大便通畅,有消化道出血者,执行相应护理。
7、出院指导:保持乐观平衡心态,根据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重体力活动,保证生活规律,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护理部
2012年12月。
探究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
探究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针对性的对其提出急救护理方式,实施急救,以及饮食、心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
结果在参与研究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有 22 例患者被治愈,16 例患者的治疗比较有效,19 例患者的治疗无效,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66.67%。
结论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而言,其发病急且病情发展较快,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脏器的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密切的观察,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护理;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70-0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 201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具体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7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 57 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 34 例,女性患者 13 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 23-54 岁之间。
在参与研究的 57 例患者中,入院时,39 例患者出现一倒二度昏迷,18 例患者出现二到三度昏迷。
1.2 方法1.2.1 急救措施第一,观察病情。
首先,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以及神志等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必要时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控,以便及时发现患者脑水肿以及肝脏综合症等情况的发生,并及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处理。
其次,确保患者皮肤、鼻腔以及口腔的清洁,当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其出血情况进行技术的护理。
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
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作者:于立恒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4期于立恒(长春市中心医院长春 130051)【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根据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病情,有针对性提出应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护理手段,采取急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措施。
结果本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51例,治愈21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4.71%。
结论急性肝功能衰竭起病急、进展快,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对病情的密切观察及全方位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 R5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2(a)-0168-01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有关资料定义为快速发展的严重肝细胞功能损害,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和因子V血浆含量降至50%以下[1]。
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脑水肿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除少数中毒引起者可用解毒药外,目前无特效疗法。
本文就其急诊急救及临床护理作简要综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21~53岁,平均37岁。
其中入院时I~II度昏迷35例,II~III度昏迷16例。
1.2 护理方法1.2.1 急救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瞳孔、尿量的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及时发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脑水肿等,并且进行对症处理。
②保持口腔、鼻腔和皮肤的清洁。
有消化道出血时按消化道出血护理。
③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性格、行为的改变及其神志情况的变化,发现肝性脑病先兆,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去除诱因并给予对症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是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死亡率高。
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脑水肿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除少数中毒引起者可用解毒药外,目前无特效疗法。
急性肝功能衰竭预后恶劣,死亡率高达70%~80%。
其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本文就其急诊急救及临床护理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护理急诊急救
我科2000年2月~2005年10月共收治13例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经积极抢救和综合性治疗,提高了病人的存活率。
现将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科
本组病人13例,女5例,男8例;年龄22~48岁,平均43岁。
其中9例为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3例为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1例为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
入院时I~II度昏迷10例,II~III度昏迷3例。
经过细致的观察,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减轻了肝昏迷
的程度,13例病人中,6例存活,存活率为46%。
1概念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hepaticfailure,AH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关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定义和命名,至今未获统一。
1970年Trey等最初提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定义。
1986年Bernuau等把急性肝功能衰竭定义为快速发展的严重肝细胞功能损害,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和因子V血浆含量降至50%以下,一旦发生肝性脑病,则诊断为暴发性肝衰竭或亚暴发性肝衰竭。
1993年O’Grady等主张将急性肝功能衰竭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2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复杂。
我国急性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
暴发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一是原发性损害,二是继发性损伤。
2.1原发性损害免疫病理反应造成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病毒本身的作用加重肝细胞损伤。
2.2继发性损伤在原发性免疫病理损伤的基础上,由于肝脏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内毒素通过肝脏形成自发性心源性毒血症,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6、白三烯等加重肝细胞损害。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一直认为是肝细胞功能衰竭,肝脏功能失代谢,毒性代谢产物在血循环中堆积而致脑功能障碍。
肝衰竭时,清除氨及γ-氨基丁酸的能力下降,干扰脑神经功能。
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降低,促进肌肉摄取支链氨基酸增多,使支
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失调,血浆中的芳香族氨基酸进入脑内阻碍了脑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脑功能障碍。
3临床特点
起病临床症状和经过因病因不同而异。
本病重要临床表现如下: 3.1全身情况衰退最明显的症状是软弱、乏力,晨起即感倦怠、登楼无力,也有食欲不振、消瘦,后者是组织蛋白合成障碍的结果。
3.2皮肤变化
(1)皮肤黝黑:主要见于脸部,也可见于四肢和全身非暴露区,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所常见,皮肤黑色素含量增加。
(2)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伸出细小血管类似蛛足的表现,其直径自针孔大小至0.5cm不等,以玻璃棒压其中央凸起处可立即消失,放松血管又充盈如前。
好发部位在上腔静脉引流区,即头面及颈部、上胸、手背,而乳头水平以下少见,见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其主要机制是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功能减退,雌激素扩张小动脉。
(3)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肝硬化,好发部位为鼻尖、两颊,呈丝丝红缕,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不同。
(4)肝掌:好发于两手掌的大小鱼际和指端,足底也有相似改变,手温暖,患处有鲜红色斑点,压之变苍白。
常和蜘蛛痣相伴而生,也可单独发生,两者发生机制相同。
3.3内分泌变化表现为男子乳房发育、性欲减退、阳痿、女性化。
女性的女性化表现出现更早,青春发育期显得性早熟。
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有关。
3.4黄疸为肝细胞性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黄疸是肝细胞胆红素代谢障碍的征象,黄疸的深浅表明肝细胞衰竭的程度。
3.5肝性脑病最早出现的多为性格的改变,如情绪激动、精神错乱、躁狂、嗜睡等,以后可有扑翼样震颤、阵发性抽搐和踝阵挛等;晚期各种反射迟钝或消失、肌张力降低;如脑干功能受到抑制,可表现为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衰竭。
3.6急性肾衰竭主要表现氮质血症,进行性少尿或无尿,低血钠与低尿钠等。
3.7腹水腹水是肝细胞衰竭的征象,与低蛋白血症、门脉阻塞等有关。
3.8凝血障碍所致出血倾向由于肝脏制造、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而致,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阴道出血、皮肤淤点淤斑、消化道出血等。
3.9肝臭是严重肝细胞衰竭的征象,是一种烂苹果味,来自蛋氨酸甲基化后的甲基硫醇类化合物。
4护理问题
4.1活动无耐力
4.2营养缺乏
4.3有感染的危险
4.4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
4.5潜在并发症出血
4.6潜在并发症肾衰竭
4.7恐惧
4.8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5护理目标
去除诱因,减轻症状维持适当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预防或缓解感染出血、肝性脑病、肾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6急救护理措施
6.1一般护理措施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高糖、低脂、丰富维生素、适量蛋白质(25g/d)、易消化饮食。
有腹水者限制钠盐的摄入;有肝性脑病者可予鼻饲流质。
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6.2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瞳孔、尿量的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脑水肿等。
(2)及时发现和纠正出血倾向:保持口腔、鼻腔和皮肤的清洁,不用手挖鼻,不用牙签剔牙,延长注射部位压迫时间。
仔细观察出血部位、性质、程度以及有关症状、体征,并及时准确记录。
及时取血、查血型并配血备用。
有消化道出血时按消化道出血护理。
(3)观察患者有无性格和行为的改变、定向力和计算力有无下降、神志情况,及时发现肝性脑病先兆,并通知医生,及时去除诱因和给予治疗。
6.3预防感染感染常是促进病情恶化的常见诱因,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都应严格要求,所有医源性操作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遵守操作
规程。
注意观察体温、血常规及各器官感染的表现,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口腔、肺部、腹腔、肠道等,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应注意观察,并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口腔和肺部感染。
发生感染后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
6.4重视清洁肠道,保持大便通畅消化不良、肠蠕动减弱、便秘等都可增加肠腔毒素的吸收,不利于肝病的恢复,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内毒素经肠吸收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般病例可通过调整饮食,如多吃蔬菜、喝菜汤、暂时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口服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解决。
便秘可用温生理盐水加适量醋保留灌肠,也可口服乳果糖。
6.5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安排环境舒适的病房,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与之交谈,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起到疏导、抚慰和鼓励的作用。
做好皮肤的护理,满足患者生活上的需要,确保其身心得到充分休息。
6.6健康教育由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功能衰竭者,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家中其他家庭成员采取预防注射。
嘱患者遵医嘱应用药物,不滥用药物,特别应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参考文献
[1]韩燕春,邹晓枫.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海军医高专学报,1999,21(1):50,51.
[2]施建英,危月球,叶小丽.37例肝性昏迷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