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教学大纲(六、五年制)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
一、病例分析
1. 了解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分析病例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
3. 提供实际病例模拟训练机会,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专科知识
1. 掌握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等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
2. 学习专科相关检查、诊断和治疗技术
3. 深入了解各种常见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
三、实验技能
1. 学习临床医学实验室技术,如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手段
2. 掌握基本内科检查方法,如听诊、触诊、压痛点等
3. 提高分析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的能力
四、诊断能力
1. 培养对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2. 学习临床推理和病情评估,制定合理诊疗方案
3. 提高处理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讨论,拓展学生学科领域的视野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快速掌握和灵活运用
六、教学内容
1. 内科学基本原理、临床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2. 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要点
3. 内科学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
七、评估方式
1. 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内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病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医学文献阅读,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技术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试,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上是内科学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并培养优秀的内科医学人才。
遵义医学院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
它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内科学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的过程,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内科学所论述的这些内容在临床各科中具有普遍意义。
一、内科学的任务是在基础医学各课程的基础上,用先进的医学思想和现代医学的成就,系统地传授内科学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与科学工作方法。
二、内科疾病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教学应以我国各地的常见病,多发病作为重点讲授,并适当介绍一些虽不常见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重要意义的疾病。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三、内科学教材中,一部分列为讲课内容或课堂讨论,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必须掌握。
另一些内容可结合临床实习,病历讨论或由学生进行自学。
四、教学应是启发式的,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组织教学活动。
注意训练学生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学习的方法。
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自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临床实习和生产实习,要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巩固和提高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基本技术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要教书育人,要在为病人服务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
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意识,爱护伤病员,关心病人的疾苦。
要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对技术要精益求精,刻苦学习,不断进步。
七、内科学的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系统内科,采用系统讲课(或讨论)和临床示教与实习的方式进行。
总学时为152学时,其中讲课112学时,见习讨论40学时。
第二阶段为内科生产实习,采用实习医师的方法进行,时间为17个周。
八、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陆再英、钟南山主编,第七版,2008年。
内科学教学大纲版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学科,属临床专业课。
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
学习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
高等中医院校的西医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内科、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是现代医学各临床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骨伤等专业的主要课程,与中医各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见习、毕业实习等不同阶段和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一)掌握和熟悉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使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内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使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在已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病史采取、体格检查等知识、方法和技能,做到病历书写合乎要求,同时学会有目的采用现代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技术,结合内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分析综合与逻辑推理的临床思想方法,作出全面诊断。
(三)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防治能力。
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基础学科与内科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诊断及防治上的实际问题,又从临床实践来检验认识的正确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而充实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结合本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内科学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内科学》二、课程性质: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
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与基础各学科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所阐述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因而是临床各科的基础。
1、研读对象:本课程的主要研读对象专科临床专业学生。
2、课程特点: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培养学生的高尚医德,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
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对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内科”的特点。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临床医学是认识和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科学。
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内科学课堂讲授60学时,临床见习4学时,总计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特点。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五年制)心血管系统疾病一、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主要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二熟悉心血管疾病实验室及常用辅助检查的意义。
三了解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主要内容一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二心血管病的分类l、病因:先天性、后天性。
2、病理解剖分类:心内膜病、心肌病、心包病、血管病及各组织结构的先天畸形。
3、病理生理分类:心力衰竭、休克、乳头肌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
三心血管病的诊断:以病史、症状、体征为基础,正确选择有关实验室和器械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全面正确诊断,包括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诊断。
四心血管病的防治:预防主要在消除病因或控制发病因素。
l、病因治疗;2、解剖病变的矫治;3、病理生理的调节治疗;4、康复治疗。
五心血管病研究的进展教学方法:自学。
二、心力衰竭目的要求1.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的合理应用及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
3.了解β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原理和用药方法。
重点: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难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
主要内容1.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包括心肌损害和心脏前后负荷过重。
并强调各种诱发因2.仔细讲解心功能代偿调节的血流动学变化;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血流重新分布、血容量增加;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心功能从代偿转化为失代偿病理生理变化。
3.介绍心力衰竭的分类:按心力衰竭发生的速度分急性和慢性;按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分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按心衰的病理生理改变分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4.分别叙述左、右心衰临床表现,重点为慢性心力衰竭。
5.简要介绍实验室辅助检查手段,包括:X线胸部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扼要讲述无创与有创心功能检查。
6.心力衰竭的诊断要求及鉴别诊断要点,包括与肺部疾病及肝、肾疾病的鉴别。
7.心力衰竭的防治:包括预防诱因和并发症,治疗原则、目的和具体措施。
完整word版,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 143L01B学分数:5周学时:5总学时: 85学时分配:理论85开课学期: 3.2开课学院:医学院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适用专业:供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使用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课程修读条件:基础医学课程及诊断学修读之后网络课程地址 :课程负责人:所属基层学术组织:内科学教研室二、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与营养代谢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
通过内科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培养学生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其中的实践环节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课程,通过见习课程的学习,能够巩固提高内科学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诊查病人的能力。
通过临床见习和门诊见习来完成,掌握完整病历的书写,培养独立观察和诊治病人的工作能力,初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全面培养医学生医德、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为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它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15第五章高血压2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0.5第六、九章心肌和心包疾病2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2第八、十章心脏瓣膜病及感染性心内4性肺疾病膜炎第四章支气管哮喘2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18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0.5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2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2第四、六章慢性胃炎、胃癌2第七章肺结核2第五章消化性溃疡2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第七章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2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1第八章炎症性肠病1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1第十二、十五章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非4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第十二章胸膜疾病1第十七章肝性脑病1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0.5第十八章胰腺炎(急性胰腺炎)2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0.5第二十章消化道出血2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18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12第二章心力衰竭4第一章总论2第三章心律失常2第二、三章肾小球疾病概述及肾小球2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4第四章肾病综合征2(2、 3、4 节)续上表: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章节授课内容学时第八章尿路感染2第十章淋巴瘤2第十二章急性肾损伤2第十四章出血性疾病概述1第十三章慢性肾衰竭2第十五章紫癜性疾病(血小板减1少性紫癜)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12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7性疾病第二章贫血概述1第九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第三章缺铁性贫血1第二十一章糖尿病4第五章再生障碍性贫血1第八篇风湿性疾病3第六章溶血性贫血2第三章类风湿性关节炎1第九章白血病3第四章系统性红斑狼疮2基本内容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及内容: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内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涵盖了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内科学课程提供一个详细的框架,确保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内科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
2. 目标和要求- 掌握常见的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病例中分析问题、进行推理和判断。
-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内科学的基本操作和常见疾病的处理。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患者及其他医疗团队成员有效合作。
3. 教学内容3.1 内科学基础知识- 内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科学疾病分类和流行病学- 内科学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内科学的临床表现和病史采集- 内科学的体格检查方法3.2 常见内科疾病-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胰腺炎等- 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瘤等-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3.3 内科诊断和治疗- 内科学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技术- 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内科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护理4.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内科学基础知识和常见疾病的原理、病理生理等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
- 病例讨论: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网络学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内科学相关内容,并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
5. 课程评估-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病例讨论、实践操作等综合评定。
- 考试成绩: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内科学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广泛和重要的学科之一,涵盖了人体各系统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内科学知识,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理解内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3. 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4.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内科学基础1. 内科学的定义和范畴。
2. 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3. 病理生理学基础。
4. 临床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
5. 常见临床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
6. 内科学基本技能操作。
第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1. 呼吸系统解剖与生理。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4. 肺癌、胸腔积液等。
第三部分循环系统疾病1. 循环系统解剖与生理。
2.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3. 冠心病、高血压等。
4. 心肌炎、心肌病等。
第四部分消化系统疾病1. 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
2. 胃炎、肠炎等。
3. 肝硬化、胆囊炎等。
4. 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
第五部分泌尿系统疾病1. 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
2.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3.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4. 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5.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6.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7.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
8.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等。
9.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等。
10.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11. 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12. 中毒与理化因素疾病: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13. 其他:如恶性肿瘤等。
中医内科学 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中医内科学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
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证候、证治规律及其理论的学术源流,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的规律。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处方用药知识,以及部分难治疾病、危急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程序。
第一章总论(自学)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熟悉中医内科学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熟悉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特点以及中医内科的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要求;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感冒(2学时)重点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风寒、风热、暑湿感冒的证治方药;熟悉“寒包火”感冒、虚人感冒的治疗要点;了解感冒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历代沿革及其病因和预后。
难点:兼挟症的症状特点和用药加减治疗。
第三章咳嗽(3学时)重点掌握咳嗽的鉴别诊断及各类咳嗽的辨证施治;熟悉外感咳嗽治疗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主,内伤咳嗽治疗重在调理肺脏功能,祛邪止咳或补肺养正。
了解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他脏以及历代沿革。
难点:咳嗽在肺、脾、肝、肾的症状特点和治疗用药。
第四章哮病(3学时)重点掌握哮病以痰为主要病理因素,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道,及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熟悉哮病发作时当区别寒痰、热痰,重点着眼于肺、脾、肾的具体辨证治疗;了解哮病的历代沿革。
难点:寒哮、热哮、浊哮、风哮的区别和治疗用药。
第五章喘证(3[4]学时)重点掌握实喘与虚喘、哮病与喘证的鉴别,治疗原则和各型论治;熟悉喘证寒热互见、虚实夹杂理论和喘脱的治疗;了解喘证的病理机制为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以及现代研究进展。
《内科学》教学大纲
《内科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内科学/Internal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学时数:总学时160学时,其中理论100学时、见习60学时学分数:9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等同步课程:《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等教材:《内科学》(第9版),葛均波,徐永健,王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参考书:《内科学》(第3版/八年制),王辰、王建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开课单位:锦州医科大学第一/三临床医学院学院诊断学教研室一、课程简介《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在临床医学整体理论与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
内科学可分为多个亚专科,本课程讲授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
通过《内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关于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知识,了解医学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发现疾病、诊断常见疾病、并提出初步治疗方案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与患方有效沟通、获取多种信息资源和进行健康教育等初步临床综合实践能力,涵养探索精神和医学人文情怀。
二、课程目标1.能够理解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知识,了解新进展。
2.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问诊和重点体格检查,提出初步的基本正确的诊治方案。
3.能够在制定诊疗方案中有以下意识:与患方进行平等的沟通,主动获取多种信息资源、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
4.具有针对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对患者进行基本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内科学教学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用)英文名称: Internal Medicine 总学时:96学时实验(实训)学时:9学时课程编码:23011 课程学分: 6学分课程类别:临床医学课程类型:必修教研室:西医临床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姜宏一、一般情况《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诊疗技术的临床学科,属临床专业课,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也是临床专业本科教学的主干课程。
高等中医院校开设“内科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病的现代医学诊疗知识,掌握必要的危重病抢救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中医学与西医临床的相互渗透与利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促进中医药学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学科,又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
因此,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应用发展的观点来组织教学。
讲授时要求概念准确清楚,临床思维严谨科学,内容重点突出、方法切实可行;要求讲授内容层次分明,突出常见病与多发病、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的讲授,并注意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注重床边教学的实施与临床见习,重视本学科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本大纲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第二版)教材编写,适用于中医、中西结合五年制,中医、针灸推拿本硕连读七年制专业学生教学。
教材内容中传染病内容在该专业开设的《传染病学》课程中讲授及考核,部分与急诊医学重叠的内容如急性呼吸衰竭、ARDS、DIC、上消化道出血等,放在《急诊医学》中讲授,该大纲中不作教学及考试要求。
大纲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结合典型病例教学两大部分,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强调运用典型病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其余疾病根据条件实施多媒体结合板书进行理论讲授。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概论【目的要求】1.熟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因素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3.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教学内容】1.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因素2.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3.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教学方法】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第二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目的要求】1.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讲课及其学时数安排
内容
学时
内容
学时
总论
1
总论+心力衰竭
4
呼
CDPD 肺心病
4
循
常见心律失常(介入和手术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6 2
吸
支气管哮喘 慢性呼吸衰竭+ARDS+呼吸支持
2 4
环
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6
系
肺炎 肺结核
3 2
系
瓣膜性心脏病 心肌疾病
4 2
统
肺脓肿+支扩 气胸
2 1
统
急性心包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1 1
胸腔积液 肺间质疾病
1
主动脉和周围血管病
1
2
心脏性猝死
1
肺癌
2
计
24
28
总论
2
贫血概述
1
胃食管反流病
2
缺铁性贫血
1
消
胃炎 消化性溃疡
2 2
造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概述
2 2
化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曼思病 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
2 2
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
1 3
内科学教学大纲
<医学院 二 OO九 年 六 月
前言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与临床医学各科、基础医学间的关系 甚为密切。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影像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基础学科的 飞跃发展,使内科学也相应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
一、理论讲授部分 1、概述阻塞性肺气肿的定义与 COPD的关系,各种肺气肿含义的区别。 2、阐述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在我国以慢支为主的慢性气道阻塞引起的阻塞性肺气 肿多见,病理上主要形成小叶中央型肺气肿;α1-AT缺乏症在我国很少见,故全小叶肺气肿也较少 见。 3、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和主要的病理生理,是临床症状,体征和诊断的病理基础。 4、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内容和临床特点。 5、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自发性气胸,下呼吸道及肺部急性感染,肺动脉高压和慢性 肺原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 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要点是膈肌深呼吸锻炼、缩唇呼气和氧疗;如继发肺部感染,则用抗菌药 物,解痉和祛痰。 二、实践部分 1、掌握阻塞性肺气肿胸部 X线表现特点,但不特异。 2、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肺功能诊断条件:FEV1/FVC%<60%、MVV%<70%、RV/TLC>40%, 7分钟呼气末 N2%>2.5%。 3、当 PaO2<8.0kpa(60mmHg)、PaCO2>6.67kPa(50mmHg),则并发Ⅱ型呼吸衰竭。 4、课前画好中心小叶肺气肿与全小叶肺气肿示意图,使学生容易理解。与慢性支气管炎一次讲, 重点放在阻塞性肺气肿节。
阻塞性肺气肿
目的要求 一、了解慢支、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熟悉慢支等慢性气道阻塞所致肺气肿α1-AT缺乏所致肺气肿在病理上的差别。 四、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症状、体征及主要并发症。熟悉肺气肿的肺功能改变。熟悉 A型和 B 型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特点及二者的鉴别要点。 五、掌握肺气肿的防治方法、尤其是膈肌锻炼和缩唇呼吸。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2
2 分 皮质醇增多症
2
2
泌 皮质醇功能减退症 代 糖尿病
1 3
2 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
急性肾功能不全 统 慢性肾功能不全
2 疾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
2
4 病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1
计 风湿性疾病概论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计 共计:
18
2
中毒概论
2
一氧化碳中毒
2
镇静催眠药中毒
有机磷中毒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如不加防治最终将 导致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 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在发病中的作用,了解慢 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征。 三、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分期,诊断分期要点及防治方法。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1、概述慢支的定义,发病情况、病因、发病机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含义和概念。 2、分述慢支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着重阐述外因中吸烟对慢支的发生、发展的危害和内在因素与 发病的关系。 3、简述慢支的病理特征。 4、临床表现主要阐明咳、痰、喘三大症状与炎症的关系;正确地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 5、根据定义临床表现,分型和分期、正确进行诊断的内容,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 管肺癌等鉴别诊断的要点内容。 6、诊疗和预防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二、实践部分 大致了解 X线胸部检查、肺通气功能及痰脱落细胞,痰检查菌情况。 有条件试画出正常支气管上皮及纤毛运载系统示意彩图,慢支示意彩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 印象。
本大纲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疗系五年制内科学教学用,亦可供销其它基础医学、预防医学、 口腔医学、护理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及临床低年医师的参考。
通过内科学的教学,最终应使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提 高对内科疾病的知识和应诊能力,为日后医疗、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六、五年制)使用,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可参考应用。
6
14 1 1 2 2 6 14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1
目的要求 一、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及其原因。 二、熟悉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三、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四、了解肺功能检查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五、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预防和科研进展。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讲授部分 1、概述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上升情况及主要原因。 2、讲述呼吸系统四大病谱:炎症、COPD、肿瘤、间质疾病及其在内科疾病中的地位。 3、简述过去十年在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所面临严重的防治任务。 二、实践部分 1、痰和其它分泌物的细菌学、细胞学检查的正确取材方法和主要临床意义。 2、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胸部 X线表现。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主要指征,禁忌症及术前准备。 4、皮肤过敏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5、肺功能检查中的阻塞型、限制型和混合型通气障碍、换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异常及气道 反应性阳性各所代表的临床意义。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因学时不够,自学为主;有问题在各论结合具体疾病提问,解答和讨论。
系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4 2
系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2 1
统
肝性脑病 急性胰腺炎
2 2
统
骨髓增殖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概述
1 1.5
上消化道出血
2
过敏性紫癜
1
特发性血小板
1.5
减少性紫癜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2
计
24
20
总论
2
总论
2
泌 肾小球疾病 肾病综合症
尿 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疾病
系 尿路感染
4 内 甲状腺机能亢进
通过内科学的学习,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治原则诸方面有一个比 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医学实践或基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顺应当前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堂讲 授和临床实践(见习和实习),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支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循环渐进的教学 方法,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 提高对内科疾病的诊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