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运动)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初一地理湘教版)
C
B
A
A
从A到C,离海渐远,降水渐少,植被渐少。
自主学习(二)
4. 气温:阳坡气温 高 ,阴坡气温 低 。
5.降水:迎风坡降水 多 ,背风坡降水 少 。
6.地势增高,气温
降低 ,一般情况下,
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
读图分析: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的 景观有何差异?为什么?
A
B
西 风A B
7.改善气候:如人工造林 修建水库 ;
恶化气候:如
滥伐森林
。
8.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人口密度 大 、工
业 集中 ,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 高 、风速
比郊区 小 、上升气流显著, 雾 和低云增多。
全球变暖
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冰 雪的快速消融。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形状 二、地球运动 三、海陆分布
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气温:夏季陆地高海洋低,冬季陆地低海洋高 四、地形地势 降水: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气温:阴坡低,阳坡高;山上低,山下高 五、人类活动——温室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
1.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
终年白雪皑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A.地形地势因素 B.纬度因素
气候现象 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南极冰盖面积在逐渐减小
东京比北京降水多,冬季 也比北京温暖
常德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主要影响因素
地势因素 人类活动 海陆因素 地球运动
西侧植被繁茂,东侧植被稀少,因为西侧位于迎 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3.暑假小芳到某名山去旅游,从山麓到达 山300米,气温为26℃, 山顶海拔为2300米,请问山顶气温为多少?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梯级评价(第1课时)(教师版)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地球形状与气候地球运动与气候地球形状与气候1.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所导致的。
2.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图甲中,当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时,地表的受热面积会越来越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就会越来越少。
3.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是当天最大的太阳高度。
4.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知识回顾】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名师提醒】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获得太阳光热多少、气温高低的关系。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获得太阳光热气温低大多高高小少低地球运动与气候1.地球自转与气候:(1)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2)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昼夜更替: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不停地更替同一个地方的人们,每天经历着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连续变化,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2.地球公转与气候:·画图在甲图中地轴上方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在乙图的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填图将画线部分补充完整。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
(2)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3)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
(4)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3.地球上的五带:(1)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2)名称、范围、现象。
【图示导学】昼夜长短与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质疑判断】1.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垂直,太阳直射点会一直照射到赤道上。
(√)2.低纬度地区全部位于热带。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参考课件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例2】为了使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达到最佳,我市某中学学生根据一年 四季的太阳光照不同,对自己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面的倾角进行了调整,如上
2 纬度位置与气候
根据各地表获得太阳光 热的多少,是否有太阳光 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 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 面划分为“五带”。
1.5亿KM
太阳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
1 纬度位置与气候
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 观察:同一束光线散布的面积有亮度有何不同?
斜射: 光线照射面积大,亮度小; 直射: 光线照射面积小,亮度大;
1 纬度位置与气候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正午 日出
日落
地面
日出|太阳高度为 0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日落|太阳高度为 0
2 纬度位置与气候
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无
极
昼
有阳光直射
极
夜
无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
地球上的五带
终年寒冷 四季 分明
终年 炎热
四季 分明 终年寒冷
下图为地球五带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例7】气候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温度带是( )
A.a
B.b
C.c
D.e
【例8】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
A.a
1 纬度位置与气候 比较两幅图的太阳高度有何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热一样多吗?
大气层
A BC
太阳高度角相同 光热散布面积相同
C B
A
太阳高度角A>B>C
太阳光热A>B>C
1 纬度位置与气候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ppt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制作人:胡老师
十二月份的澳大利亚
十二月的俄罗斯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猜一猜?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运动
太阳辐射
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的因素一: 地球的形状
太阳高度
直 射
斜 射
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最高时 能达到90度。
23.5° N 66.5° N
有极昼极夜
北极圈
北回归线
有 赤道 射 太 现阳 象直
南回归线
23.5° S 66.5°S
南极圈
终年寒冷
90 ° S
有极昼极夜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非 洲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欧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欧洲
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
南极洲
太阳高度角:
c b a
c
b a
a= >b = >c 获得的太阳热量:
a> =b> =c
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各地获 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 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 高纬度地区,太 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
思考
一天中,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我们感受到的 气温有何变化?为什么?
2、地球运动:
影响局部气候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热岛效应
巩固练习
1仅丛太阳高度考虑,下列4幅图中, 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 A
A B C D
B 2地球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于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太阳的照射 D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省一等奖) 完整版PPT课件
影响气候的因素
有、 、 、 。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答案: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一般在寒流经过的
沿海地区,气温 较 ,降水较 。
答案: 低
少
返回
我国江西庐山为什 么是夏季避暑胜地?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 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 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 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 斯托克,位于40N°以北,冬季海 港却全封冻了。这是什么原因?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 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 水多少的因素是?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概念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绕转的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现象 产生昼夜交替、时差 季节变化、五带
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赤道地区除外);使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 的四季更替。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形 成五带。
总结 纬度相同的地方 陆地 海洋
夏季
高
低
冬季
低
高
活动:P71 1
靠近海洋的地方温差小,受海洋的 影响,升温慢、降温慢;远离海洋 的地方,受海洋影响小,升温快, 降温快。
总结
中纬度地区 陆地 最高气温月 7月 最低气温月 1月
海洋 8月 2月
活动:P71 2
海洋最高气温月和最低气温月比陆 地出现得迟。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讲练(湘教版)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版)
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概括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③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昼夜等长:6、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7、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分布;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地形地势;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纬度位置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夏至,B冬至。
(2)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此时海南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这一天是在6月22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上的五带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E南寒带。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纬度:①北极圈、66.5°N②北回归线、23.5°N③南回归线、23.5°S④南极圈、66.5°S(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观察\思考
读图判断气候类型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降水量/mm
沿海某地气候
600 500 400 300 200 1 1 4 7 10(月) 0 内陆某地气候0
结论4 纬度相同的地方
夏 冬 季 季
气温
陆地 高 低
海洋 低 高
海陆 位置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 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 轴 与 公 转 轨 道 面 的 交 角
地球的公转的特征: 1.地轴永远指向北极星;
2.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 66.5°的交角。
探究4: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关系
①太阳直射点是在什么范围之间移动?
(23.5°N——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
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轨迹示意图
夏至
北半球
秋分 春分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 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1.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我以日始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 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于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 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 笑曰:“孰谓汝多知乎?”
昼弧 夜弧
晨昏线与太阳光 线是什么关系?
地球上的昼夜为 什么不断交替?
③.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昼夜现象 地球 自转
昼夜交替
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一天 24 小时
(2)、时刻差异
地球的自转
同一纬线上东边 总是先看到日出, 先到达正午
地方时
两小儿辩日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3
地球磁场的长期变化还可能导致地磁极的移动 ,这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地球的辐射平衡
地球的辐射平衡是指地球表面吸收和发射能量的 总和。
地球的辐射平衡受到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影 响,如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等。
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引发全 球变暖,进而影响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带
地球的气候带是指地球表面不同地区 的温度、降雨和植被等特征的分布。
检测全球变化
气候模型可以模拟过去和现在全球气候变化,检测温室气体排放 和其他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提高应对能力
建立气候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应 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全球气候模型的比较和分析
基于不同假设和算法
全球气候模型基于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原理,适用于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范围,因此需要 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 球的形状和运动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地球的形状和气候 • 地球的物理属性 • 地球的气候系统 • 地球的气候变化 • 地球的气候模型
01
地球的形状和气候圆,不是正球体,因此不同地区的纬度 距离和日照时间会有所不同。
地球赤道半径
04
地球的气候变化
自然变化
季节性变化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球的倾斜角度,导致地球各地区的 气候在一年四季中呈现周期性变化。
长期变化
地球气候系统存在长期变化,如冰河期和间冰期。这些变化周期 长,影响范围广泛。
短期变化
气候系统也存在短期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这些 变化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气候异常。
季节因素
地球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到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间的影响,导致不同季节的气 候特征有所不同。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运动)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方
向
自西向东
(南顺北逆)
自西向东
周
期
一天(24小时) 昼夜更替
一年(365天) 四季更替、昼夜长短 变化(赤道除外)
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春分日 赤道 3月21日 昼夜等长
冬至日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昼短夜长
课前复习:
1 简述世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③ 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 简述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③ 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一 地球形状与气候:
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 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
不会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23.5°N
66.5°N
北寒带 北 极 圈 北温带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变化 明显
北 回 归 线
有太阳直 0° 射现象
23.5°S
赤
热
带
道
终年炎热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1、、地球的运动、、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太阳辐射影响着气候。
2、地球具有表面,同一天,南北方不同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的夹角)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也随着发生变化。
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太阳辐射最。
当太阳光线垂直A.地球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的周期是;地球自转,使人们经历的同时,也感受着一天早中晚天气的变化。
2、地球自转产生现象。
例如:“昼夜更替”,当北京中午12点时,美国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______。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方向;B、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的平面成66.50的固定夹角。
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根据教材P80“地球公转示意图”,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近似圆的椭圆)②地球在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转)③问: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南半球,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
四季更替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2、地球公转的周期;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现象;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保持度的交角。
(叫黄赤交角)④问:太阳直射点是在什么范围之间移动?(线之间)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简图”春分日: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北半球昼夜______夏至日:___月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北半球昼_____夜______秋分日: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北半球昼夜______冬至日:___月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北半球昼_______夜_____⑥地球公转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但必须强调:除赤道地区外),使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使中纬度地区产生明显的四季更替。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倾斜
地球的倾斜角度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倾斜23.5度,这导致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 度发生变化,影响气温分布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进动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由于进动现象,地球公转轨道面相对于恒星背景呈周期性变 化,这导致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略有差异。
02
地球的运动和气候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定义
地球的赤道半径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1千米,这使得地球在赤道处接收到的 太阳辐射量较大,导致热带气候的形成。
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和海洋
地球表面分为大陆和海洋,海洋对地球气候有显著影响。海洋比热容较大, 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对调节全球气温具有重要作用。
高山和峡谷
高山和峡谷等地形特征对气流和降水分布产生影响。高山阻挡气流,导致迎 风坡和背风坡的气候差异;峡谷则可形成地形雨。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农业和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周期、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全球粮食 安全。
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疾病传播范围扩大,如蚊虫传播的疾病,同时 高温和干旱也可能引发城市热浪等健康问题。
社会经济
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如对基础设施、能源 消耗、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压力。
对经济的影响
地球表面的水分循环是指水从陆地和海洋表面蒸发、升腾到大气中,然后以降水 形式返回地球表面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地球表面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的 影响。
水循环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大量降水可以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的发生,而降水不足则会导致干旱和缺水等问题。
05
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出现春、秋分。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直射 昼夜长短 点
赤道
季节
春分 3 月 21 日前后
昼夜等长 3、4、5 月为春季 昼最长
夏至 6 月 22 日前后 北回归线 秋分 9 月 23 日 前后 赤道
夜最短
6、7、8 月为夏季
昼夜等长 9、10、11 月为秋季 昼最短 冬至 12 月 22 日前后 12、1、2 月为冬季 南回归线 夜最长 Presented By
城市“热岛效应”
A B 郊区
市区
A 郊区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B
效 果 检 测
1.反映各地气候特点的
气候要素是 和 。 气温 降水
幻灯片 27
答案:
2 . 影 响 气 候 的 因 素
有
、
、
、
。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答案: 地形地势 洋流因素
【答案】AD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3、109 届广交会举办时间为 2011 年 4 月 15 日至 5 月 5 日 在此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在哪两点之间?(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
(2)此期间,位于 北半球的广州市的 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昼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所以气温也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黑夜
白昼
地球的自转
逆时针
北极天使
太 阳 光
线
顺时针
南极天使
地理: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湘教版七上)
读图填充
转动地球仪,用箭头分别在下列各图中标出地球 自转方向,并填空: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
概念
旋转中心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轴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自西向东 24小时(一天)
产生的现象
产生昼夜更替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_昼__夜__交__替__现象,影响 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导致一天当中气温的 变化的变化。
❖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到9月23日左右,秋分, 太阳直射点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等长。
❖ 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左右,冬 至,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 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
❖ 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下一年的3月21日左右, 春分,太阳直射点又直射在赤道上。如此四季更替、变 化。
课堂活动P70 4、读下图,按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②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___热_带__ ,出现极 昼、极夜现象的是___北_寒__带和___南_寒__带。
课堂活动P71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线起来。
热
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和南温带
气候终年炎热
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太阳热量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热带 、北温带 、 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南北回归线;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南北极圈 ; 3、热带有 太阳直射 现象;寒带有 极昼极夜 现象。
① 找出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热带:__2_3_._5_0S至_2_3_._5__0N; 北温带:_2_3_._5__0N至__6_6_._5_0N;南温带:_2_3_._5__0S至__6_6_._5_0S; 北寒带:__6_6_._5_0N至__9__0__0N; 南寒带:_6_6__.5__0S至__9_0___0S;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一一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防止提供给生枯燥的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那么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那么不然。
师: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生: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师: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活动: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早上影子长,气温低;中午影子短,气温高。
)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的情况,比拟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一一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
做一做: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不同。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说课稿新人教版
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够: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可能过于注重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导致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不高,影响到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
1. 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将更加注重与实际案例的结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2. 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我也会注意引导和鼓励那些参与度不高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课后拓展1ຫໍສະໝຸດ 拓展内容:(1)阅读材料:《气候变化对全球水资源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纬度和地形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气候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3. 地形地势因素: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脉的阻挡作用、海拔高度的影响以及山谷的气温差异等方面。山脉可以阻挡冷空气或暖空气的流动,从而改变气候带的范围。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导致气温的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 海陆因素:海陆分布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海洋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海洋附近的地区气温较为稳定。海洋和陆地的热容不同,导致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变化不同,进而影响气候的形成。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教学内容与分析(一)教学内容1.地球形状与气候2.地球运动与气候3.海陆分布与气候4.地形地势与气候5.人类活动与气候(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3.能简要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4.能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5.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正确的环境观念。
6.学会综合分析影响一个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目标分析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内容较抽象,由于学生的空间概念意识不强,对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影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借助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来突破难点、建立空间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对于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地球自转对天气的影响和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空间思维太强,利用课件动画展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公转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形成四季,便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法)通过PPT展示各地不同的景观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同地区景观的差异。
问题一:地球形状与气候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问题1: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明确:(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南极洲。
(7)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区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太 阳直射现象吗?每年哪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北温带
无
每年3月22日至9月22日昼长夜短。
南、北回归线太阳光每年直射 1 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太阳光每年直射 2 次。
小结: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运动
不同纬度带 气候差异
气温: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降水: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1)对照“地球公转示意”图,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冬至日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昼短夜长
秋分日 赤道
9月23日 昼夜等长
A
B
C
D
两分两至节日 (北半球)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 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日期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昼夜长短 (北半球)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一 地球形状与气候:
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 在阳光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
不会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 光斜射,温度低。
1 一天中的气温从早晨到正午到晚上会有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
课前复习:
1 简述世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
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③ 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 简述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③ 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66.5°N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23.5°N
有太阳直 射现象 0°
23.5°S
无太阳直射 无极昼极夜
66.5°S
有极昼、极夜现象
90°N
北寒带
气候特征: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终年严寒
北极圈
北温带
四季变化 明显
北回归线
赤热 带 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S
终年炎热
四季变化 明显
终年严寒
3 地球上“五带” 的划分:
3月21日和9月23日
6月22日
12月22日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
6月22日
(3)在你居住的地区,每年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5月1日:昼长夜短
10月1日:昼短夜长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填写。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大
气
层
A BC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
(1)读右图,A、B两处中哪 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
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A处
A处
(2)在希腊语中,“气候”一
词原义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
阳对在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
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议一议,
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
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
3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①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 大 ,获得的太阳辐射 强 ,气温 高 。 ②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 小 ,获得的太阳辐射 弱 ,气温 低 。
二 地球运动与气候:
地球的运动 定义
自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球围绕地轴
旋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南顺北逆)
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
四季更替、昼夜长短 变化(赤道除外)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春分日 赤道
3月21日 昼夜等长
夏至日 北回归线 6月22日 昼长夜短
气温从早晨到正午到晚上会有从较低到较高再到较 低的变化。
原因就是太阳高度不一样。
2 那么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又是正午太阳高度呢? 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时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读右图,如果地球表面不是 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 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 同吗?
有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 无太阳直射
无
南、北寒带 南北极圈至南北极点之间
无
有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和南温带
气候终年炎热
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6)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欧洲大 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在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 一个洲?
五 带 纬度范围
天文、气候特征
北寒带 66.5°N~90°N 有极昼、极夜,气候终年严寒
北温带 23.5°N~66.5°N 四季变化明显
热 带 23.5°N~23.5°S有太阳直射,气候终年炎热
南温带 23.5°S~ 南寒带 6666..55°°SS~
四季变化明显 有极昼、极夜,气候终年严寒
极昼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太阳总在地平面以上的现象。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总是看不到太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