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3.4牛顿第三定律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 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 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牛顿运动的三大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研究理论的基础。

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理解要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这应注意同二力平衡加以区别。

(5)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2.物体受力分析^p 的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法分析^p 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p 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别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3.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

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即F=mg+ma.;(2)失重: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

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N=0,即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4、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3)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微观粒子。

高一物理必修件牛顿第三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件牛顿第三定律

这个反作用力使得射门者的身体感受到一个向后的力 ,有助于射门者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乒乓球比赛中球拍对乒乓球施加摩擦力
在乒乓球比赛中,球拍对乒乓球施加一个向前的 摩擦力,使乒乓球获得向前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乒乓球也会对球拍施加一个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这个反作用力使得球拍感受到一个向后的力,有 助于球员更好地控制球的旋转和弧线。
动物奔跑过程中四肢对地面产生压力
动物在奔跑过程中,四肢对地面 产生压力,使动物获得前进的动
力。
地面也会对动物的四肢产生反作 用力,使动物能够保持平衡和稳
定。
动物奔跑速度越快,四肢对地面 产生的压力越大,地面的反作用
力也越强。
地球吸引月球导致潮汐现象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作用使得月球 围绕地球旋转,同时月球也对地
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即升力。
无人机的升力大小与螺旋桨的转速、桨 叶形状和角度等因素有关,因此无人机 需要精确控制这些因素以保持稳定的飞
行状态。
磁悬浮列车运行过程中磁场对列车产生悬浮力
磁悬浮列车利用磁场产生的悬浮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之上。
列车底部装有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与轨道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向上的悬浮力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 消失的,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并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 直线上,因此它们不能合成一个单一 的力,而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产生各自的效果。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如 果作用力是引力,那么反作用力也是 引力;如果作用力是弹力,那么反作 用力也是弹力。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是牛顿运动定 律之一。它表明,任何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施加一个力,同 时也会受到来自其他物体的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总结
本章将对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中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总结:
第一节牛顿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若无外力作用,则物体保持原状,即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受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质量和施加力的方
向上的速度变化率乘积,这叫做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表示两个物体之间作用的力,有着相等相反的作用力,这叫做牛顿
第三定律。

第二节求解动量定律的问题
1.匀加速直线运动:解决匀加速直线运动问题,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质量和加速度的变化,求得时间下的运动位移,以及初始和末时的速度。

3.圆周运动:解决圆周运动问题,可以使用平动量定律,根据质量、半径和速度的变化,求的时间内的旋转角度和初末的角速度。

第三节物体碰撞
1.完全弹性碰撞:完全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后动量和能量完全守恒,可以使用牛顿第三
定律来解决,根据动量定理可以求得合动量、反方向速度、碰撞时间等信息。

3.部分弹性碰撞:部分弹性碰撞也可以用动量定理和能量定理来求解,求得碰撞后每
粒子的速度、动能的损失和有效功率信息。

综上,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的内容总结主要为牛顿定律以及利用这些定律求解动量定律
的问题,以及碰撞定律的求解。

总之,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中学习到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
学习者对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牛顿三大定律高中物理

牛顿三大定律高中物理

牛顿三大定律高中物理1. 牛顿三大定律简介说到牛顿三大定律,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东西呀?”其实,这可是物理学的基石之一,是老牛顿大爷对我们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总结,简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啊!简单来说,牛顿定律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原则,告诉我们物体是怎么运动的,为什么会停下来,以及它们是怎么相互作用的。

嘿,听起来是不是挺高大上的?不过别担心,我会把这些复杂的理论给你讲得轻松又有趣!1.1 第一条定律:惯性定律首先,我们得聊聊牛顿的第一条定律,俗称“惯性定律”。

它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外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会一直静止下去,而运动的物体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简单点说,懒洋洋的你要是躺在沙发上,不想动,那就没外力的话你绝对不会动!就像你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电视一开,没准就能一直盯着屏幕,直到那部剧完结。

这条定律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不动就不动,动了就不停!”这个定律也正是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那种“哎呀,我又被沙发吸引住了”的懒惰情绪。

比如你坐公交车,突然刹车,身体向前倾,那就是因为你的身体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嘿,这可不是你脑袋坏了,而是牛顿的定律在作祟呢!1.2 第二条定律:加速度定律接下来,我们聊聊牛顿的第二条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和施加在它上面的外力成正比,而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换句话说,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你可能会想,这公式有什么用?其实,它能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呢!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在公园里玩推人。

你轻轻一推,他可能只是晃了晃;但如果你使劲一推,那他可就飞了起来!这就是力的作用。

再说说质量,质量越大,推得越费劲。

就像推一辆车,轻松推着玩具车,但推一辆重的SUV,那得有多费力啊!这就是生活中的牛顿定律在发挥作用,你可得好好记住了!2.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最后,我们要聊的是牛顿的第三条定律。

这条定律可真是个有趣的家伙,听着啊,它说的是“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稳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也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精确测量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扭曲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仍然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布季谢得出的,它不能由一般而言的实验一般来讲来验证.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力矩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理解:①瞬时性:内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质点(同一研究对象)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纯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加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才.(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分属性的力.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抗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牵涉到的前提.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交互作用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上所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大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思潮速度接近光速)和定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范围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后处理.易错现象:(1)错判则表示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耗散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4牛顿第三定律 (共22张PPT)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4牛顿第三定律 (共22张PPT)

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解析: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时,马
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 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B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2:15:50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牛顿第三定律》

F与G是一对平衡力
F与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 不 对象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
同 点
作用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时间
,不可单独存在
不一定同时大小之间的关系
研究对象 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实验装置
F2
F1
需要测量 测量工具
相互作用的拉力 弹簧测力计
2
2
两个力传感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 增大,同时减小,总是大小相等
2
总结归纳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一句话概括?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属于同一种力
3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B. 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 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 反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 衡
2.如图所示,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A.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B.马对车的拉力小于车对马的拉力 C.马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对马的拉力 D.只有当马车匀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才等于车对马 的拉力
3.沼泽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 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于人在其上行走时容易下陷,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若下陷的过程是加速运动,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 地对他的支持力。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4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教科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4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教科版必修1
5.讨论在以下非弹性碰撞情况下,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实例:一辆汽车与另一辆汽车发生碰撞,两车粘连在一起。
答案:在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仍然适用。碰撞前,两辆汽车的总动量是各自动量的和。碰撞后,由于两车粘连在一起,它们作为一个系统,总动量仍然保持不变。虽然动能由于内部摩擦等损耗而减少,但动量仍然守恒。
补充说明:
-在解释牛顿第三定律时,可以通过图示或动画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在讨论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通过具体的碰撞案例,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来展示动量守恒的原理。
-实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时,应强调实验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引导学生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
-在分析生活实例时,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普文章:阅读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科普文章,例如“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与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奥秘”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物理学科网站:中国物理学会、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网站,提供丰富的物理学科资源,包括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实验视频等。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书籍:学生可以阅读推荐的物理学科相关书籍,深入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提高物理素养。
4.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5.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分析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情况。
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增强学生的科学责任感;
-作用与目的:
巩固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g x2
拓展: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总共通过的路程.
例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为m=75kg,以v0=2m/s2的初 速度沿山坡匀加速下滑,山坡的倾角为θ=300,在 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为s=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题: 1.题目要求哪个物理量?
2.加速度a怎么求?
(二)习题演练
例1.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 要的间距,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 假设前方汽车突然停止,后方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 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 时间)t=0.5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 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 的间距至少是多少?
复习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或_静止_状态,直到有_力_迫使它改变这种 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__F合=ma__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
新课:
(一)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例(2),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题目要求哪个物理量? 2.求x需要选择哪个公式? 3.加速度a怎么求? 4.如何求解合力?
练习2.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了有正常的舱门和 舷梯连接,供旅客上下飞机,一般还有紧急出口, 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舱门, 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的斜面,若机舱离气囊 构成的斜面竖直高度为3.2m,气囊构成斜面的长度 为4.0m,一质量60kg的人在气囊上滑至低端时的速 度为 m/s,试求(1)人下滑时的加速度(2)人下 滑过程气囊对人的阻力(3)人与气囊间的动摩擦因 数.(g=10m/s2)
(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2,则水平拉力F1 为多大?
(2)若F1大小 突然变为F2=6N,并持续作用2s,问:在这 2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大? 问题:
v
a
1.题目要求哪个物理量?
N
f
F1
N
f
F2
2.求x需要选择哪个公式? 3.加速度a怎么求?
mg
mg
4.如何求解合力?
谢谢!
41.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 57.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32.成功的人总是愿意做没成功的人不愿意做的事。 15.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73.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29.我命由我,不由天! 8.知识、辨别力、正直、学问和良好的品行,是成功的主要条件,仅次于兴趣和机遇。 29.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步,比进步。 41.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 3.我们用人生最好的年华作抵押,去担保一个说出来都会被嘲笑的梦想。 8.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62.人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才会努力奋斗,人生才会更有意义。如果没有梦想,那就只能做庸人。 29.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步,比进步。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是后者再向前了几步。 66.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 52.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 98.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99.只要你想,这个世界就会有奇迹。 48.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36.别忘了,你曾经也是第一名。 43.成功人记住经验,忘记痛苦所以勇往直前;失败人记住痛苦忘记经验所以裹足不前。 48.亲人是父母给你找的朋友,朋友是你给自己找的亲人,所以同等重要,孰轻孰重没那么多分别。 67.超乎一切之上的一件事,就是保持青春朝气。 35.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复习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状 态或_______状态,直到有_____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___________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且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
v
a
N f
t1 x1
mg x2
练习1.质量m=10kg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70斜向上 的力F=100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从静止开始运动,已 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在开始运动后 的第2s末撤去拉力F,求 (1)第2s末撤去拉力F时物体的速度.
a
NF fθ
v
a
N’ f’
mg
t x1
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
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①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②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
③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④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1.质量是4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 进,如图所示。
(三)灵活运用
练习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斜 面上恰能匀速下滑;若给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初 速度vo,则它能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N
v
f
m
θ
θ
mg
vo
N
f
m θ
θ
mg
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思考: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
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