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0级EMBA毕业典礼上的主题演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彦宏:没有理想的创始人就不该再做下去了
凤凰科技讯10月29日消息,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近日参加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0级EMBA毕业典礼并做了主题演讲,李彦宏表示做一个企业,无论企业大还是小,一定是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你觉得自己心中还有那个理想,还要试图去完成它,你就觉得这些困难不是什么,如果觉得我已经差不多了,那其实你就真的不应该再做下去了,还有人心中有理想,应该让他来做这件事情。
附李彦宏演讲全文:
首先,祝贺同学们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毕业,今天对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非常值得纪念和回忆的日子。
今天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因为我不仅有这样的荣幸能够来参加中欧商学院的毕业典礼并讲话,这也是我一生当中第一次穿上这样的学袍。我有好几次毕业的经历,大学毕业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学袍这一说;在国外读书的时候,读的是博士,中间没有读完我就决定退学了,退学的时候也不是正常的毕业时间,因为我过了所有的考试所以给了我一个硕士学位,所以,我在美国也从来没有参加过毕业典礼,没有穿上过这样的学袍,后来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今天对我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
我看到同学们都是大公司的高管,或者拥有自己企业的老板,你们都很有钱,也很忙,你们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到中欧来学习、来读书,这说明什么呢?首先说明中欧办的很成功,更深层次的是,我们的同学其实对自己还不满意,还没有满足,你们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所以才来到这里,花这么多时间学习很多新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因为很多事情的成功就是从你对现状的不满意开始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们心中还有一个理想,还有一个自己认为还没有达到的境界,还想追求一些更好、更美、更善良的东西,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
百度的创业过程到今天为止已经快13年了,中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每一年大概都有一两次会觉得这个事情太难了,真的做不下去了,这道坎如果过不去的话,这个公司就要完了,但最后每一次这样的事情都挺了过来,都顺利度过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心中还有一个理想,还想让更多的人从我所做的东西中受益,让人们更便捷平等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理想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来学管理,它的本质不是一个人完成一个理想,而更多是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完成一个理想。就像奎尔
奇教授提到的,在百度,大家相互协作,为了共同的理想做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学管理也要学这个,学习怎么不仅仅靠自己,而是靠更多人一起把一件事情做成,做成一件伟大的或者说更伟大的事情。
除了理想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人,怎样让每一个身边的人、团队里的人、上级下级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理想做成一件事情,这是我觉得作为管理者最需要去认真思考的。最早百度开始成立的时候,我偷懒,说将来可以找一个CEO,他是职业经理人,懂得所有管理。而我是一个技术男,做我的产品和技术就好了,所以百度创立的头五年,公司是没有CEO 的,我的职位过去一直是总裁。一直到2005年,公司要上市,律师开始写招股书的时候问董事长和CEO是谁呢?后来没办法只好把我放上去了,即使这样我还有一个幻想,我应该只管三个人,一个CTO、一个COO、一个CFO,剩下的人全部让他们管,在百度上市之前我也的确实现了这样的组织架构。后来发现不行,有些事情我不管会出问题,有些高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也离开了,现在直接向我汇报的人有7、8个,我放弃了原来什么都不管就能做成事的想法。
同时,这么多年除了对于技术和产品继续的执着之外,我也在不断琢磨人的问题。百度的人才理念是,招最优秀的人、给最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当人足够多的时候,一定要让优秀的人和不优秀的人,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有激情的人和没有激情的人区别开来,只有公司有这样的文化和环境才能真正让那些有能力、有贡献的人有施展的机会,所以,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讲,实现理想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我自己的理想其实是在不断变化,小的时候,上小学上中学大家都会写作文说我的理想是什么,那时候我根本没有什么理想,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是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但是随着人生不断发展,理想在逐步变得清晰,当然,有时候也有一些偶然的事件使得你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语言不是特别流畅,更关键的是我转了专业,我在北大学的是情报学专业,在美国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当时我看上了一个教授的图形学项目,申请进入他的实验室,他问了我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我没太听懂,有些问题我确实不知道,所以回答的不好,他最后一个问题问我什么呢?他问:中国有计算机吗?我当时觉得很受伤,因为我自己问题回答的不好,导致美国的教授都开始怀疑中国有没有计算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让我觉得有一天一定要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件事情后来逐渐变成了我的理想——用自己的技术去改变世界,这个理想应该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我每过一天都在逐步地接近理想。网上有人说,因为我太太拔了后园子里的菜我才回国创业,其实不是,追根溯源,是当时美国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更加有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我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计算机就开始热了,我的家乡在山西,我生长在一个小城市里面,那时候我们中学里面就有计算机,我很喜欢,到87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避开了计
算机专业,原因是我觉得计算机太热了,我想做一个没有那么多人做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但又不完全是纯学计算机的专业。
在80年代中期,计算机在中国已经是很热的领域,但为什么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中国没有出现特别成功的软件公司?一方面跟我们当时对于软件产业的认识有一定关系,比如在大众的心目中觉得什么是做软件,什么是优秀的程序员?就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里面不停抽烟、编程序,最后经过半年、一年编出一个谁也做不了的东西。其实,软件产业不是这样子的,计算机不是这样子的,而是需要多人共同协作的。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上个世纪的中国,软件产业也好、IT产业也好,市场太小。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做的东西再好也是无法持续的,因为每一个新的技术都在不断变化,需要不停投入,投入就需要钱,而市场小就挣不到钱。那些跨国公司比如英特尔等等,在市场上挣了很多钱,可以不断地投入,去更新自己的技术,而中国市场小,再优秀的人、再崇高的理想也无法做的非常大、非常成功。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非常不一样了,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有人们讲“三座大山”,这说明有些公司已经比较成功,规模已经比较大了,这可以归结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不可或缺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市场已经很大了,我回国的时候,中国的网民人数不到1000万,而现在,中国的网民人数有5亿多,是全球第一大的互联网市场,并且我们这个地位会一直保持下去,美国恐怕永远没有机会在这方面超越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就有很多机会,所以,我觉得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毕业了,你们处在一个非常令人激动、非常令人兴奋的市场当中,中国的市场已经足够的大,大到可以支撑很多非常优秀的、成功的公司在这片土壤上诞生,所以我很期待也很相信,这些同学在未来一定能够做出非常优秀的业绩,能够做出来让你自己感到非常激动兴奋,让中国感到骄傲,让世界感到震惊的好的业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