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楼新法-神经解剖53页PPT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解剖二ppt课件
23
9.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4)角视回觉(性3语9区言)中枢(阅读中枢):Wernicke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24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失写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运动 性失语(Broca失语)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感觉 性失语
阅读中枢——顶下小叶角回——失读症
25
视距听颞横 听颞上后行 视角书额中 说额下后用
26
端脑的内部结构
基底核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1)纹状体
(2)屏状核
(3)杏仁体
54
边缘系统
55
组成:
➢ 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 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海马、齿状
回) ➢ 有关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丘脑前核等
功能:“内脏脑”
➢ 与内脏活动有关 ➢ 与情绪和记忆有关 ➢ 参与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功能
56
边缘叶
隔区 扣带回
扣带回 额上回
胼胝体沟
扣带沟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2
总论
3
神经系统的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12对) 脊神经(31对)
4
5
总论--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neuron 1 、神经元的基本构造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9.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4)角视回觉(性3语9区言)中枢(阅读中枢):Wernicke区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24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失写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运动 性失语(Broca失语)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感觉 性失语
阅读中枢——顶下小叶角回——失读症
25
视距听颞横 听颞上后行 视角书额中 说额下后用
26
端脑的内部结构
基底核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1)纹状体
(2)屏状核
(3)杏仁体
54
边缘系统
55
组成:
➢ 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 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海马、齿状
回) ➢ 有关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丘脑前核等
功能:“内脏脑”
➢ 与内脏活动有关 ➢ 与情绪和记忆有关 ➢ 参与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功能
56
边缘叶
隔区 扣带回
扣带回 额上回
胼胝体沟
扣带沟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2
总论
3
神经系统的区分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12对) 脊神经(31对)
4
5
总论--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neuron 1 、神经元的基本构造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编辑课件
8
(3)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近的神 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4)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而 成。
编辑课件
9
(5)纤维束 白质中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神 经纤维聚合成束。
(6)神经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突起 聚集而成。外包被膜,神经束膜、神经内膜
编辑课件
神经解剖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形态结 构的学科,是神经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及临床神经、精神病 学的重要基础课,对神经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神经解剖学包括: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 神经系统的发生、神经系统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编辑课件
3
第一章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功能 1. 调节和控制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活动。 2 .通过调整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机体与外
编辑课件
28
(二)神经元的分类:
1.按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 (1)假单极神经元peudounipolar neuron
胞体的位置:细胞体在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 突起的特点:由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离胞体不远处呈“T”形分为两支, 一支伸向周围至皮肤、运动器或内脏等处的感受器,称为周围突;另一支进 入脑或脊髓,称为中枢突。 神经冲动的传导:感受器接受内、外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沿周围突和中枢突传到中枢。按传导神经冲动的方向,周围突相当于树突, 中枢突相当于轴突。 (2)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 细胞体的位置:此类神经元存在于视网膜、鼻腔粘膜嗅部和前庭蜗器神 经节内。 突起的特点:从胞体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其中一个是树突;连感受器; 另一个是轴突。 (3)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 胞体的位置:主要位于脑和脊髓内,也有部分存在于内脏神经节内。 突起的特点:有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是人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神经元。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Ⅳ车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VII. VIII. IX.
Ⅹ迷Ⅺ副舌下全。
XII.
XI. X.
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皮肤、肌、肌腱、口、鼻腔粘膜 和前庭蜗器和视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内脏器官, 味蕾和嗅器。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咀嚼肌、 面肌和咽喉肌。
本节小结
脑神经连脑、出颅及分布
嗅神经 连大脑 经筛孔
嗅觉
视神经 连间脑
视觉
动眼神经 连中脑 经眶上裂
眼外肌、眼内肌
滑车神经 连中脑
上斜肌
三叉神经 连脑桥
面部感觉
咀嚼肌
下颌神经经卵园孔
展神经 连脑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直肌
面神经 连脑桥 经内耳门
面肌、口腔腺、味觉
前庭蜗神经连脑桥
听觉、平衡觉
舌咽神经 连延髓
咽肌、腮腺、味觉
肌支支配咀嚼 肌、鼓膜张肌 和腭帆张肌,
分支
1.耳颞神经 2.颊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5.咀嚼肌神经
三叉神经 在头面部的 分布范围
二、面神经facial nerve
含有3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 支配面肌
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 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内脏感觉纤维: 止于孤束核, 传导舌前2/3区域味觉
4、 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 面神经—鼓索----舌前2/3味觉 舌咽神经-------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
5、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
面神经—鼓索-----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
脑神经解剖图谱PPT课件
眶上裂 圆孔
眼 眼裂以上皮肤
眼裂口裂之间 皮肤 上牙、口鼻粘 膜
相应 部位 感觉 障碍
耳颞下颏皮肤, 咀嚼 卵圆孔 下牙、舌前2/3 肌瘫
咀嚼肌
痪
Ⅴ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分布
眼神经 泪腺神经 额神经 鼻睫神经
上颌神经 上牙槽神经 眶下神经
下颌神经 耳颞神经 颊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咀嚼肌神经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成分
起始 细胞
出颅部位
分布
损伤表现
内脏 感觉
嗅 神 经
嗅细 胞
筛孔
嗅粘膜 嗅觉障碍
躯体 感觉
视 神 经
视网 膜节 视神经管 视网膜 视觉障碍 细胞
Ⅲ动眼神经
成分 起始细胞 出颅部位 分布 损伤表现
躯体运动
动眼神经 核
内脏运动
动眼神经 副核
眶上裂
五块眼外 眼睑下垂
肌
眼外斜视
睫状肌瞳 调节反射 孔括约肌 瞳孔对光
腮腺 神经
舌咽
舌下腺 颌下腺 泪腺
面神经
舌的感觉神经分布
味神经
面神经
舌前2/3
三叉神经 一般感觉
舌后1/3
舌咽神经
作业
归纳总结:头面部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头面部 骨骼肌的神经支配、头面部腺体的副交感神经支 配、舌的神经分布。
试述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 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
头 面 部 皮 肤 的 感 觉 神 经 分 布
Ⅶ面神经
成分 起始细胞 出颅部位 分布 损伤表现
躯体运动 面神经核 内脏运动 上泌涎核 内脏感觉 膝神经节
内耳门 茎乳孔
面瘫、角
表情肌 膜反射消
神经系统解刨(ppt)
神经系统解刨(ppt)
1
(优选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主要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的轴突组成。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按分布及性质又分为: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五、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 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1 、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树突 轴突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如脊髓灰质。
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白质。
髓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聚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内脏运动神经节-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纤维束
白质 髓质 纤维束
神经元胞体集聚 ——神经节 周围部
神经纤维集聚 ———神经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活动。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1
(优选有绝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主要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的轴突组成。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神经按分布及性质又分为: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五、神经系统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
(一)神经元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 有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1 、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
胞体 突起
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树突 轴突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如脊髓灰质。
皮质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
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称白质。
髓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 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聚称神经节
感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内脏运动神经节-传出神经元胞体集聚而成 纤维束
白质 髓质 纤维束
神经元胞体集聚 ——神经节 周围部
神经纤维集聚 ———神经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活动。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
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位置 起 始 后索 脊神经节
终止 薄、楔束核
行走方向
主要机能
上行
传导本体觉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束 侧索 后角细胞
小脑皮质
上行
传导本体性感觉
脊髓丘脑侧束 侧索 后角细胞
丘脑腹后外侧核 上行
传导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 前索 后角细胞
丘脑腹后外侧核 上行
传导粗略触觉
皮质脊髓侧束 侧索 大脑皮质运动区 脊髓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前束 前索 大脑皮质运动区 脊髓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侧束
位置:外侧索 起于:大脑皮质运动区
延髓交叉(锥体交叉)后下行。 止于:脊髓灰质前角(皮质脊髓束)。 功能:控制随意运动。
皮质脊髓前束
位置:前索正中裂的两侧
起于:大脑皮质运动区, 在同侧脊髓下行,
止于:脊髓灰质前角
功能:控制肌肉随意运动。
15
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其止和功能
名称 薄束、楔束
锥体外侧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锥体交叉:锥体下段90%纤维互相交叉,叫锥体交叉。 橄 榄 体:在锥体外侧的卵圆形隆起。
锥体与橄榄体之间有舌下神经。 桥 延 沟:为脑桥与延脑间的腹面界沟,
有 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发出。
27
脑神经
28
延髓的背侧面
薄束结节:延脑下部,后正中沟的两侧,内有薄束核。 楔束结节:薄束结节的外侧。内有楔束核。 绳 状 体:楔束结节的外上方。为脊髓、延髓入小脑的
下行 下行
控制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侧索 红核
脊髓前角细胞
下行
调节肌紧张(屈肌)
前庭脊髓束 前索 前庭外侧核
脊髓前角细胞
下行
调节肌紧张(伸肌)
网状脊髓束 前侧索 脑干网状结构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29
丘脑的各核群及其功能(重点)
机体警觉水平 整合各种感觉
内核群
听觉皮质下中枢
内膝状体 外状体
视觉皮质下中枢
内脏功能调节基本情绪 活动
前核群
外核群
各种感觉输入大脑皮质 及深部核团中继站
ppt课件.
30
(二)下丘脑
下丘脑
ppt课件.
31
ppt课件.
下丘脑的分区及主要核团
□
视前区
视上区
室旁核 视上核
大脑纵裂
34
分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额叶 颞叶
ppt课件.
顶叶 枕叶
岛叶
35
ppt课件.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重点): 表面为皮质(灰质),深部为髓质(白质)。
大脑皮质分层(以颞叶为例)含锥体C,各类C及Nf、 (1)分子层:含少量水平C和星形C,f与表面平行走向 (2)外颗层:含小型锥体C和星形C (3)外锥层:含中、小型锥体C (4)内颗层:C密集,多为星形C,发出f与其它各层联系 (5)内锥层:含大锥C,轴突向髓质,位中央前回,房中央小叶的此C最大 (6)多形层:含梭形与三角形的C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重要的功能中枢
(1)运动中枢: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半(厚3-4mm),Ⅲ、Ⅳ层锥C多。
(2)感觉中枢: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半,Ⅳ层内颗粒层厚。
人与 动物
(3)视觉中枢:距状沟旁的楔回与舌回,薄1.5-2.5mm(Ⅳ层厚)
相同 (4)听觉中枢:颞横回:厚3mm(Ⅱ、Ⅲ、Ⅳ、Ⅵ层厚)
Ⅶ面Ⅷ听Ⅸ舌咽; 迷走副N舌下完
Ⅰ—大脑
Ⅱ—间脑
2.脑N附着部位 Ⅲ—Ⅳ:中脑
系统解剖概要脑神经幻灯片
躯体运动纤维
五
上睑提肌、上直肌
六
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七 动眼神经副核
内脏运动纤维
八 下斜肌支 括约肌
睫状短根 睫状神经节 瞳孔
九
睫状肌 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
四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erve 躯体运动纤维。是脑神经中最细者。起于对侧
五 的滑车神经核,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及外耳道皮肤,中枢突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十一 . 副神经 含躯体运动纤维
副神经核 肌
颈静脉孔出颅
胸锁乳突肌、斜方
副神经核
十二. 舌下神经 hypoglosal nerve
十三 运动性脑神经, 含躯体运 动
纤维。
舌
下 神
舌下神经管
全部舌内肌
经
大部舌外肌
核
舌下神经
一侧舌下神经 损伤:
患侧舌肌瘫痪并萎缩, 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Ⅲ 动眼神经 Ⅵ 展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Ⅻ舌下神经
顺 口 溜: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十迷十一副十二舌下连。
脑干
脑神经
顺序名称 性质 连脑部位 进出颅腔部位
Ⅰ.嗅神经 感觉性 端脑
筛孔
Ⅱ.视神经 感觉性 间脑
视神经管
Ⅲ.动眼神经 运动性 裂
中脑
眶上
Ⅳ.滑车神经 运动性 裂
再
见
分布于皮肤、肌、肌腱和口腔、视器和前庭蜗器. ②内脏感觉纤维:
分布于头、颈、胸、腹的脏器及味蕾. ③躯体运动纤维:
分布眼球外肌、舌肌、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等 ④内脏运动纤维:
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脑神经解剖ppt课件
VI 展神经 (Abducent nerve)
展神经核 眶上裂 外直肌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展神经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III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
动眼神经核 眼内、外肌、 动眼神经副核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II
视神经
(Optic nerve)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神经系统课件PPT
延髓与脑桥的背面共同组成第四脑室底。
(3)中脑:腹侧有大脑脚,背侧有四叠体(上 丘和下丘),发出滑车神经。没有脑室,只有 中脑导水管连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脑干的内部结构:
多种感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和运动 (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核以及重要 的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
脑干网状结构:由交错的神经纤维及散在 的神经核构成。
各种反馈调节的需要。
延髓与脑桥的背面共同组成第四脑室底。 中央沟前后分别为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和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左右交叉,定位上人体倒立(头正立)。 脊髓丘脑束(浅部感觉)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修复,促进消化,蓄积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 (3)中脑:腹侧有大脑脚,背侧有四叠体(上丘和下丘),发出滑车神经。 支配内脏、心血管的平滑肌、心肌、腺体 趣图: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弥散张量成像(DTI,一种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形式 ) 中央沟前后分别为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和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左右交叉,定位上人体倒立(头正立)。 记忆:储存学得信息并在需要时“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突触是多种药物的作用部位,如各种受体兴奋剂和抑制剂。 翼腭神经节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没有脑室,只有中脑导水管连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二者相互对立,形成一对调节系统。 延髓与脑桥的背面共同组成第四脑室底。
硬膜外隙:指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腔隙, 是硬膜外麻醉的基础。
蛛网膜下隙: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也是“腰麻” 的部位。
2、脑室:脑内的腔隙,有4个,相互连通, 充满脑脊液。
3。脑脊液:脑室脉络丛分泌,注满蛛网膜下 腔。、脑室及脊髓中央管内,营养、缓冲 保护作用。
脑脊液循环途径:
反射弧5要素
(3)中脑:腹侧有大脑脚,背侧有四叠体(上 丘和下丘),发出滑车神经。没有脑室,只有 中脑导水管连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脑干的内部结构:
多种感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和运动 (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神经核以及重要 的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
脑干网状结构:由交错的神经纤维及散在 的神经核构成。
各种反馈调节的需要。
延髓与脑桥的背面共同组成第四脑室底。 中央沟前后分别为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和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左右交叉,定位上人体倒立(头正立)。 脊髓丘脑束(浅部感觉)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修复,促进消化,蓄积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 (3)中脑:腹侧有大脑脚,背侧有四叠体(上丘和下丘),发出滑车神经。 支配内脏、心血管的平滑肌、心肌、腺体 趣图: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弥散张量成像(DTI,一种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形式 ) 中央沟前后分别为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和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左右交叉,定位上人体倒立(头正立)。 记忆:储存学得信息并在需要时“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突触是多种药物的作用部位,如各种受体兴奋剂和抑制剂。 翼腭神经节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没有脑室,只有中脑导水管连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二者相互对立,形成一对调节系统。 延髓与脑桥的背面共同组成第四脑室底。
硬膜外隙:指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腔隙, 是硬膜外麻醉的基础。
蛛网膜下隙: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也是“腰麻” 的部位。
2、脑室:脑内的腔隙,有4个,相互连通, 充满脑脊液。
3。脑脊液:脑室脉络丛分泌,注满蛛网膜下 腔。、脑室及脊髓中央管内,营养、缓冲 保护作用。
脑脊液循环途径:
反射弧5要素
《神经解剖学概论》课件
THANKS
汇报人:PPT
脑干是位于 大脑和脊髓 之间的部分, 负责协调身 体运动和感 觉
脑干包括中 脑、脑桥和 延髓三个部 分
中脑负责协 调身体运动 和感觉,包 括视觉、听 觉、平衡等
脑桥负责协 调身体运动 和感觉,包 括面部表情、 咀嚼、吞咽 等
延髓负责协 调身体运动 和感觉,包 括呼吸、心 跳、血压等
小脑的结构与功能
息
运动神经:控制肌肉收缩, 实现运动功能
Part Five
神经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包括感觉神经 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 元
感觉传导通路是神经系统中 负责传递感觉信息的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的起点是感觉 器官,终点是大脑皮层
感觉传导通路的传递速度比 运动传导通路慢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脊髓前角 细胞、脊髓后角细胞、脑干 运动神经元等
神经突触 的形成: 神经突触 的形成、 生长和再 生过程
神经环路 的形成: 神经环路 的形成、 生长和再 生过程
神经可塑 性:神经 系统对环 境变化的 适应性和 可塑性
神经再生与修复的机制
神经干细胞:负责神经再生和修复的 主要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的重要物质
轴突再生:轴突断裂后,通过再生机 制重新生长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包括传递信息、 整合信息、调节身体功能等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化 学突触和电突触
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
支持和保护神经元:为神经元提供结构和营养支持,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参与信号传递:参与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免疫调节:参与免疫调节,保护神经元免受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的侵害 修复和再生:参与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9
组成和分布
10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11
横断面
12
脊髓和脊神经根
13
1、颈丛
14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1)
15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2)
16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
17
2、臂丛
18
19
纵隔
20
21
腹后壁的肌肉和神经
22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脑干、间脑、小脑、大脑 (二)脑神经:12对 (三)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
85
第四脑室位置: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
下外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上 外界,小脑上脚;外侧角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 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分隔 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
枕叶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颞叶 temporal lobe 外侧沟以下 枕叶 occipital lobe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
迹(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岛叶 insular lobe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
颞叶掩盖
46
三条恒定的沟
外侧沟: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 半球上外侧面的深沟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后丘脑 metathalamus: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
9
组成和分布
10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11
横断面
12
脊髓和脊神经根
13
1、颈丛
14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1)
15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2)
16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
17
2、臂丛
18
19
纵隔
20
21
腹后壁的肌肉和神经
22
二、脑和脑神经
(一)脑:脑干、间脑、小脑、大脑 (二)脑神经:12对 (三)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
85
第四脑室位置: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
下外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上 外界,小脑上脚;外侧角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 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分隔 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
枕叶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颞叶 temporal lobe 外侧沟以下 枕叶 occipital lobe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
迹(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岛叶 insular lobe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
颞叶掩盖
46
三条恒定的沟
外侧沟: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 半球上外侧面的深沟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后丘脑 metathalamus: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①感觉神经元,也称传人神经元,可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传向中枢。 ②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调节其活动。 ③中间神经元,也称联络神经元,介于感觉和运动两类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人 类神经系统中,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复杂网络。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