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
[word格式]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
[word格式] 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爱素圭青开充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辨析口王永刚摘要: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关系的模糊与辩论,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既定认知的挑战,它们都被用来概括工笔画.”工笔”是画法,相对于”意笔”;”重彩”是材料性质突出色彩效果;”岩彩”是材料的出处强调革命性. 正是这些彼此不同的艺术派别,风格与个性,建构着当代中国本土绘画最新的形态.关键词:工笔画重彩画岩彩画十年前的2001年4月的”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8月的”首届中国岩彩画展”,9月的”与世纪同行——20O1工笔重彩艺术精品展”曾密集登场.2011年4月18日,全国”第八届工笔画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又开展了,而”第六届中国岩彩画展”也将于今年的9月在杭州展出.近十年来,又有多少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的单项展和综合展呢?参展的画家们有谁能清楚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名称背后的区别呢?2003年严好好的《生旦净丑》在第二届中国画展上获得金奖,引发了《中国书画报》自2003年10月9日到2004年1月29日连续12期关于中国画的界定标准,品评标准和评审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龙瑞,严好好,徐先堂,陈传席,刘国辉,李宝林,王建梓,甘长霖,赵绪成,胡明哲,郑雅风,喻继高,周积寅,郭西元,位正中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以时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的《中国画历史像一条麻绳要不断有新的麻和草续进去》文章为终结.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就这样纠结着,模糊着,发展着.在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间,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在理论上的探讨更是激烈,在”中国知网”的跨库检索中,关于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方面的论文有800多篇之巨.《美术》杂志在2002年第7期和第11期,分别登载了潘世勋的《”岩彩”作为画种的提法不妥》和胡明哲的《谈”岩彩”命名》两篇文章,就”岩彩”作为画种的名称展开讨论.同年6月,王天胜在一次访谈中提出:中国工笔画要想进一步发展,关键有这么几条:第一,要继续学习传统不能放弃,因为放弃传统,工笔画这个画种可能就要变体了,就不能称其为中国工笔画了.中国工笔画不是日本画或其他的什么画种,因为中国工笔画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个固定的画种,它必然受到一定的要求和规范的限制;第二,在此基础上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和艺术思想.同年8月,冯远在”首届中国岩彩画展”的序中谈道:着眼于复兴和推动中国当代岩彩画的发展,并拓宽,延伸其表现手法趋于现代化,需要发扬古代岩彩绘画勇于吸纳外来艺术精华的传统精神,发挥其融合东西方艺术表现手法的优势特性,结合当代审美观念来反映现实生活,推进岩彩画表现形态的现代化进程,才能44振兴中国的现代绘画.究竟什么是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它们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工笔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其最早的名称是”细画”.张彦远记述吴道子”其细画又甚稠密,此神异也”,概括其特征为”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谓的”细画”,实际上就是自魏晋以来就已成熟的精细化的色彩绘画,它尚意重型,尽其精微,意境抒情,在经历了唐宋院画的辉煌与繁荣之后,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而整体衰微.”工笔画”作为一个规范的绘画品类概念,是在清乾隆时期才被正式提出.清代邵梅臣在《画耕偶录》中记载:”渲染始自王维,右承以前皆钩研法也.工笔用钩研颇难藏拙,老眼更非所宜……闰甫与余同岁,交亦最久.乙未八月六十生日,必欲以余工笔画为寿,不忍拂其意,勉强作此,历二十一日始成.”清代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论朱听泉:”凡工笔写意人物,花卉,巨幛小幅,靡不臻妙.”又论及张大林:”凡工笔,散笔,靡所不能.无分既胜,而用心亦良苦矣.”这时被多次运用的”工笔”概念是相对于”意笔”而言的,”工笔画”要比”工致画”和”工细画”更能与”写意画”相对应;”工笔”不仅能表现线条的特质,也同样能表达”色彩”的特征.晋唐时期成熟的人物画和青绿山水画,两宋时期强盛的白描,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元明清时期贫弱的勾染体山水画,花乌画和人物画等,都能在”工笔画”的概念下获得归宿.工笔又可分为工笔淡彩和工笔重彩,工笔重彩是指设色时以使用矿物色为主所绘制的风格工整细密的作品,是相对于设色时以使用透明植物质颜料为主的淡彩而言的.有史学家认为”工笔重彩”的名称来源于潘絮兹.1991年,潘絮兹在”第二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前言中写道:”工笔重彩画终于走出了低谷,初步走向了繁荣昌盛.”工笔重彩画与重彩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时期内,重彩画的发展史与工笔重彩画的发展史是重叠的.薛永年在《重彩画及其语言》中写道: “新时期以来,在中日交流,当代壁画兴起,汉唐绘画出土的交互启发下,随着大国画意识的提出,重彩画在工笔画的复兴中重现生机,以淡化用线的,强化用色的没骨画为突破口,以矿物质颜料和代石色的更多开发与使用为致力点,重彩画的发展日渐兴旺.”重彩画是中华民族绘画的原发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观念更迭产生了不同的创作阐述与风格变化.我国古代最早的重彩壁画大约出自殷商时期,《说苑?反质篇》引《墨子》佚文云“殷纣时期?宫墙文画?,?锦绣被堂”…,可见殷商时曾创作过一些重大历史题材的庙堂壁画.我国最早关于工艺的专门着作《周礼?考工记》中所述的设色之工就有五种,”丹青”一词也出现于《周礼》中,”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丹青由最初的朱砂与石青颜料逐渐演变为我国绘画的代名词.”重彩”一词源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卷二”论画体工用拓写”一章中,写有“武陵水井之丹,磨嵯之沙……吴中之鳔胶,东阿之牛胶,漆姑汁炼煎并为重采郁而用之”.这里张彦远所记载的颜料通过研磨,熔炼,淘汰分出深浅,轻重;胶用漆姑汁煎炼,都作为重采(“采” 通”彩”),通过郁色后使用.清代张式在其《画谭》中提到”石青, 石绿,朱砂,谓之重色”.古人因矿物色色彩艳丽且具有覆盖性,而称之为”重彩”或”重色”.蒋采苹认为”重彩”是因矿物质颜料覆盖力强,与透明的植物质颜料形成对比,故称”重着色”.这种通过反复渲染,多重着色或者使用具有覆盖力的矿物色颜料绘制而成的具有浓重艳丽视觉效果的作品被称为重彩画.在”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理论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翟墨认为重彩画”把?工笔?摆脱开来,专门以?重彩?命名画种,这是一种革命,一种扩展,一种自由”,是传统工笔画的开放形态.重彩画又可分为传统工笔重彩和现代重彩,现代重彩将传统的工笔重彩方法与没骨画法,写意以及材料制作等现代绘画语言要素融合在一起,强化绘画的本体特质,更具视觉冲击力.现代重彩画注重作品的立意,强调作品的主题性,在取材和立意上更自由.传统意义上的”人物,山水,花鸟”分类边界已经不再清晰,内涵和外延更加开阔.岩彩画的兴起始于借鉴日本画风与材料的说法,最早见于熊文韵个展(1996中国美术馆)上胡明哲的文章《以岩彩为契机》.部分20世纪90年代留日回国的画家们打出”岩彩画”的旗帜,借助日本画的材料技法和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加入工笔重彩画的复兴运动.20世纪80年代留学日本,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05年归国的刘新华教授在其《勿忘民族性》一文中谈到岩彩是源于日本画对于石色的称谓.日本画称石色为”岩绘具”,”岩”是岩石,”绘具”是绘画色彩,绘色之意……”岩彩”与“石色”,”重彩”均为同样概念,都是岩石色彩之意,不可厚此薄彼.但是,在思想深层它反映了中国画家的立场和思想倾向.即是以中国画还是以日本画为母体的意图.黄宾虹说:”画学有民族性,为遗传性.”以”岩彩画”命名画种,在体现中国绘画的民族性上不够明确.2010年9月在广州的”东方色彩?中国意象中国岩彩画之学术理想研讨会”上,”岩彩画”是否应当被看成是一个新的画种,认同材料划分,强调材料技法及艺术语言自成一体;美术时空ARTEDUCAT1oNRESEARCH还是将”岩彩画”看做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跳出地域和文化以及材料和技法的限制,成为自由发展的艺术表现的命题,再一次被提出来.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清晰明确”岩彩画”精神的内核,即那些与传统文入画,工笔画,宗教壁画等传统绘画有明确承传关系的部分.近3O年的工笔画现代复兴之路,承载着现实与历史的碰撞,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矛盾,呈现出中国画的文化品格和图式形态向现代转型的多种可能.当下工笔画所缺少的,是独立的,彼此真正不同的艺术派别,风格与个性,以及现实主义的厚重和对意境美的追求.重彩画从被文人画长期忽视的”色彩”出发,追寻中国绘画本真的意象语言,表现中国绘画情景与语言交融的独特审美.岩彩画的革命性丰富了工笔画的内涵,延伸了文人画的外延.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关系的模糊与辩论,是与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完全同步的一个文化现象,是当代国际文化大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解读的必然,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既定认知的挑战,是现代中国画中最具革命性的一部分,预示着2l世纪”中国画”发展的主要趋势,建构着中国本土绘画当代最新的形态.参考文献:[1]冯远.中国画如何界定如何评价——《中国书画报》关于第二届中国画展金奖作品的讨论.美术,2004(5).[2]潘世勋.”岩彩”作为画种的提法不妥.美术,2002(7).[3]胡明哲.谈”岩彩”命名.美术,2002(11).[4]陶宇.再创中国工笔画的新辉煌——王天胜访谈.东方艺术,2002 (6).[5]冯远等.首届中国岩彩画展?序——学术研究:继承,借鉴和创新——关于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文艺评论,2002(6).[6]何香久.丹青之约——中国工笔画艺术高层论坛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132.[7]薛永年.重彩画及其语言.美术观察,1998(7).[8]蒋采苹.蒋采苹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73.(作者单位: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编辑伍宝45。
新时期中国工笔重彩画中岩彩材料的应用
新时期中国工笔重彩画中岩彩材料的应用作者:***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3期摘要:受到颜料种类少,技法单一的阻碍,中国现代工笔重彩画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质疑。
直到90年代,被日本画影响的中国画家在日本岩彩颜料上看到了转机,在对这种颜料的探究中发现,岩彩来源于出现断层的中国矿物质颜料,日本画家对岩彩的运用引發了中国画家对矿物质颜料的研究思考,并尝试将岩彩归入工笔重彩,为中国现代工笔重彩画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我们应在借鉴日本主流岩彩画中保存中国绘画的特色,结合优秀的先驱画家在绘画中对岩彩的尝试使用进行探讨,思考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现代重彩画中的运用形式。
关键词:新时期;工笔重彩画;材料拓展;日本岩彩;中国矿物质颜料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在国家强盛稳定,经济持续繁荣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提下,又一次进入了美术发展的活跃期。
其中不乏能者,有提倡“中西融合”的林风眠,有强调在中国画中加入西画光感和体积感的李可染等,这些走出国门的优秀先驱者给中国画家提供了新思路。
至20世纪80年代,学习与融合了西画技法的中国画家民族主义精神觉醒,意识到西画技法与材料运用在中国均已发展成熟,然而以水墨为主体的现代国画依旧形态单一、结构淡薄,“中国画该何去何从”引发了中国画家们的思考。
中国现代传统水墨的优势也对比出了中国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弱势,12色管装颜料的颜色选择少、质感选择少、难以保存等问题使得刚刚兴起的中国现代重彩画受到挫折。
幸运的是,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下,中国画家在日本画上看到了一种带有浓重东方色彩的绘画材料——岩彩,日本岩彩提取工艺成熟,颜色繁多,尝试的空间大,并且极具东方韵味之美,这些优势激发了中国画家对矿物质颜料的思考。
矿物质颜料这种中国古老的绘画颜料被中国画家们重新发掘运用,满足了中国现代重彩画的设色需要,使得中国工笔现代重彩从单一变得多元,原来庄重严肃的工笔画倒生出些许趣味来。
一、岩彩与中国工笔重彩的不可分割性对于许多近现代的中国画家来说,岩彩(在古代中国亦是矿物质颜料或石色,传到日本后被称为“岩彩”)是较为冷门的名词,其实东西方美术最初用来设色的材料便是岩彩。
中国现代岩彩画与工笔画特点之比较
绘 画 “新 生 儿 ” 。
于 土 导性 f 位 。 无 沦 足 新 石 器 时 期 仲 韶 文 化 的 舞 蹈 彩 陶 地 纹 盐 、 硝 汉 的 软 供 妻 墓 帛 画 、 甘 肃 嘉 峪 关 的 魏 野墓 彩 砖
以矿 物 颜 料 为 主 要 绘 画 材 料 . 继 承 传 统 工 笔 重 彩 的 绘 画 思
于 现 代 岩 彩 丽 , 其 表 现 效 果 同 古 典 岩 彩 画 冉 着 质 的 不 同 由于 现 代 岩 彩 画 是 以宣 纸 、绢 棉 、 板 、 术 、 壁 等 多 种 材 料 为 依 托 物 .带 动 物 腔 做 特 接 剂 , 将 天然 与 人 造 矿 物 色 等 绘 画 材 料 定 着 到 画 砸 的 一种 既 占 老 又新 奇 的 绘 画 网 此 . 它 融 合 了中 国 传 统 绘 画 美 学 精 神和 东 西方 绘 蕊 观 念 , 进 一
维普资讯
中国现代岩彩画与 工笔画特点之比较
任 磊
隗西教育学院 艺术致计系 陕西 西安 7 O6 l 0
、
中国现 代岩彩 画足2 世纪在综 合丁中国传统绘必 、H 0
本 画 和 西 方 绘 耐 部 分 技 法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f 个 新 画 种 它 『 f j
表 现 』 。 庄 中 国 传 统 绘 画 的 历 史 渊 姆 中 . 邑彩 瓯 奉 就 有 着 J
极 为 蘑 要 的 地 位 . 使 用 矿 物 颜 料 进 行 绘 画 , 往历 史 l 处 : 曾
岛、 走 瞥等 皆可 随 意 涂 抹 . 写 实 、 写 意 . 具 象 、 抽 象 1 画 = _ E 家尽情发挥 。颜料使用 以粗 .细 颗{ 宅矿物色入画 .充分麓 挥 出 晶 体 矿 物 色 颜 料 的材 质 美 感 . 传 承 传 统 壁 画 形 式 可
岩彩画与工笔重彩画的比较及二者在当今中国的发展研究
岩彩画与工笔重彩画的比较及二者在当今中国的发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岩彩画与工笔重彩画的比较及二者在当今中国的发展状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史料资料法等方法,通过从历史演变、绘画材料、造形方式、绘画语言等角度,结合对当今中国在岩彩画和工笔重彩画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及其代表画作进行分析,总结出岩彩画和工笔重彩画之间的关联和区别,以及它们在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岩彩画;工笔重彩画;比较;发展现状与趋势近年来“岩彩画”一词反复被提及,并在中国逐渐呈现较热的趋势,人们对于岩彩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画者将其作为自己艺术的呈现方式来进行创作,有更多的艺术院校或艺术社会机构开设了岩彩画课程。
但伴随在岩彩画身边的争议并没有消失。
解释清楚岩彩画与工笔重彩画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并且对当今美术创作及美术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岩彩画与工笔重彩画的概念“岩彩画”是20世纪末出现在中国美术界的一个新的绘画概念。
中国岩彩绘画的名称是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胡明哲老师提出的,她以创作媒材的角度为其命名:“被拓展的传统矿物色”为“岩彩”;相关的作品为“岩彩画”。
岩彩绘画是把彩色的岩石研磨成粗细不同的颗粒,用胶调和,涂绘在纸、布、木板、墙壁、金属等物体上的平面绘画。
“工笔重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工整细腻,施以重色的中国画。
以矿物质颜料为主,画面艳丽华贵,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每遍施以薄色,层层加深,使得画面色彩沉着、厚重。
多使用绢布、熟宣进行绘制。
二、岩彩画与工笔重彩画的来源岩彩画与工笔重彩画在中国早期的发展属于一脉相承,但是后期发展产生了分割。
所以导致二者来源各异,工笔重彩画主要出自卷轴,体现出的是含蓄、雅致的一面;岩彩画主要源自壁画,体现壁画风侵雨蚀、烟熏火燎等自然的破坏因素所带来的色变、破损颜色多变的表现性一面。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岩彩绘画据考察证实世界上最早的绘画艺术基本都是由岩彩颜料绘制的。
工笔淡彩和重彩的区别
工笔淡彩和重彩的区别
▲
中国画可分为工、写两大类,即工笔与写意;工笔中有淡着色与重着色两种画法,分别叫做工笔淡彩与工笔重彩。
重彩画指粉质不透明颜料的画法,淡彩指透明颜料和墨色为主的画法。
一、淡彩法,只能用国画里的植物颜色作画,禁用矿物质颜料。
即先墨彩的方法把对象画到八九分,然后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的叫淡彩。
淡彩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离色,既能融合一体,又能显示墨的韵味,才能产生一种淡雅、朴素的效果。
淡彩强调淡雅、单纯、朴素、纯净之美,所以基本上以墨为主加透明颜料以描绘虚幻、朦胧的意境。
如果采用淡彩法,一般使用透明颜料,渲染完毕,全画也就接近完成;
二、重彩法,即浓重色彩的画法。
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
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
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如果采用重彩法,则渲染工作只算进行了一半,还需要罩色(粉质
色和石色)、提线等步骤来完成。
如果采用重彩法用矿物色罩色,底色的渲染要重一些,因为矿物色的覆盖能力强,如果渲染的痕迹不重,会给覆盖掉。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中国重彩画与日本岩彩画比较研究
中国重彩画与日本岩彩画比较研究作者:曹暇来源:《颂雅风·上半月》2019年第02期摘要:中国重彩画与日本岩彩画在艺术发展的渊源上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重彩画在艺术内容与形式上给予日本岩彩画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模本,而日本岩彩画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重彩画发展又产生了回流的影响,对于二者之间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传统与当代重彩画与岩彩画绘画艺术产生必要的思考启示,从而为我们梳理出重彩画与岩彩画今后的发展方向。
中国重彩画与日本岩彩画在艺术特征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其具体的艺术面貌则是分别具有各自独特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因素影响下决定塑造而成的,对于二者之间的趋同与差异性方面的内容实则需要予以辩证地看待理解。
关键词:重彩画岩彩画比较分析重彩画与岩彩画作为在艺术形式上具有颇多共同点的绘画门类,是绘画领域具有独特影响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同时也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特点与内涵。
要对二者做出系统的理解认知,需要对重彩画与岩彩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各自的艺术形式的具体表现特征分别进行探讨,同时还需要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保持密切的关注与分析。
重彩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门类之一,而在日本发扬光大的岩彩画实则脱胎于我国传统工笔重彩绘画。
对重彩画及岩彩画的研究实际不管对任何一方做出讨论,都或多或少包含着另一方的主要内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具体围绕中国重彩画与日本岩彩画的探究过程中也便可以保持一定的理性与思路,以促进对二者各自内涵与彼此之间异同方面内容的理解。
近些年来,艺术界对重彩画与岩彩画的关注愈加明显,而有关重彩画与岩彩画自身的艺术创作上的一些具体问题也相继伴随产生。
例如,有关中国岩彩画的传入及其发展问题,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或者现代重彩画的关系问题等。
我们在对中国重彩画与日本岩彩画做出比较研究的同时会涉及到类似的问题,并具体展开相应的说明。
实际上,对诸此类问题内容的关注是我们对中、日两国在重彩与岩彩艺术领域的比较分析过程中必不可免的探索,因为中国重彩画与日本岩彩画乃至涉及到中国岩彩画之间,其相关联结的内容部分很多。
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
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
中国画可以根据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寓意和主题等因素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
一、工笔画:工笔画是用细密的线条和均匀的色彩来描绘具体形象和表现细节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具体的景物、人物或花鸟等,形象逼真,具有精细、细致、严谨的特点。
二、写意画:写意画是以意境为主,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个性,通过抒发画家的思想、情感、审美感受来表现形象的绘画形式。
它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山水、花鸟或人物等,注重意境和意象的表现,表现出画家的个性和思想。
三、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综合画:综合画是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绘画形式。
它既注重形象的细腻和准确,又强调意境和气韵的表现,综合了工笔与写意两种画法的优点。
特点:中国画具有以下特点:
一、笔墨意蕴:中国画注重笔墨,笔墨意蕴是画家的思想、情感、审美和艺术境界的综合反映。
墨色深浅、笔画轻重、变化繁复等,都能表现出画家的意境和风格。
二、意境表现:中国画讲究意境,注重画家的思想、情感和气韵的表现。
通过画家的笔墨技法和创造力,表达出独具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韵味。
三、提炼形象:中国画以简洁、凝练的笔墨表现形象,尽可能地提炼出物象的本质特征,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四、注重空间:中国画注重表现画面的空间感,通过墨色的深浅和笔墨的运用,创造出逼真的空间感。
以上就是中国画的分类和特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岩彩画的名词解释
岩彩画的名词解释岩彩画是一种以自然石块为画布,使用天然颜料进行绘制的艺术形式。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但在现代呈现出了更为立体、逼真的效果。
岩彩画的创作过程非常独特,需要结合雕刻、绘画和造景技巧,融合自然山水元素和艺术创作的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首先,岩彩画将自然石块作为画布,这一点与传统绘画有着很大的不同。
石块的形状、纹理和色彩成为了艺术家表达的基础。
他们会根据石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案和题材,巧妙地运用色彩和线条,将画面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效果。
每块石块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幅岩彩画也都是无法复制的艺术品。
其次,岩彩画融合了雕刻和绘画的技巧。
艺术家在石块表面刻划出山水、花鸟等元素,然后再将颜料涂抹在刻痕的表面,形成绚丽多彩的图案。
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让岩彩画充满了立体感和层次感,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仿佛能够亲临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同时,岩彩画也注重构图和造景的技巧。
艺术家会巧妙运用各种视觉手法,使得画面中的山水和物体呈现出逼真而和谐的效果。
他们会考虑到透视、比例和色彩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具有艺术感和美感。
同时,岩彩画还会融入一些规模小的景观元素,如石桥、石亭等,使得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岩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又融入了现代的创作手法。
它将自然山水融入艺术创作中,使得观者不仅能够欣赏艺术家的创作才华,还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岩彩画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国际艺术界也逐渐崭露头角。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岩彩画的独特魅力,它成为了当代艺术中的一颗新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岩彩画的创作空间也越来越大。
现代的艺术家开始研究和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和材料,使得岩彩画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而且,各种岩彩画作品也逐渐进入到家庭和办公场所,成为装饰艺术的新潮流。
岩彩画的名词解释不仅仅是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定义,它是对艺术家创造力的赞美,对大自然美妙的再现,对观者感官体验的引导。
中国绘画类型
中国绘画类型
中国绘画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水墨画:也被称为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
它使用水和墨,通过不同的墨色和水的运用,表现出丰富的变化,有独到的艺术效果。
2.工笔画:这是一种精细的绘画风格,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细节的刻画,常常给人以精致、细腻的感觉。
3.写意画:这种绘画风格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简练的笔触和概括性的描绘,追求神似而非形似。
4.重彩画:使用浓重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5.白描画:使用单一的墨色线条勾勒形象,不添加任何颜色或修饰,具有简洁、朴素的特点。
6.界画:界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主要描绘建筑、园林等场景,强调透视和比例关系。
7.花鸟画:以花鸟为主要表现对象,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达。
8.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注重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现。
9.人物画: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可以包括肖像画、故事画等多种形式。
10.院体画:这是宫廷画家和由宫廷设置的画院画家的绘画风格,
注重规矩和形式感。
以上就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方式,都是中国艺术的重要代表。
工笔人物画有淡彩、重彩之分
例如,我们把人体的每一部分都当做圆柱体对待,衣纹始终围绕着圆柱形由前向后转动消失,衣纹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围绕圆柱这一主体而存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再画衣纹就不至于盲目。再有应注意线与线之间的关系,不要画成既板又无空间的铁丝框框。
其实每个衣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周围的衣纹有联系,它们相互生发.相互呼应,气脉相连。有凹下去衣纹必有凸?要凭借线条的虚实转折,起收笔的方向性。
工笔人物画有淡彩、重彩之分。淡彩法是基本以墨、透明色为主的画法,适合表现淡雅清秀,朦胧虚幻的境界,有利于发挥墨与色的晕染作用,画面丰富、含蓄。重彩法是主要以不透明的石色颜料为主的画法,其中间用墨及透明色,特点是色彩浓重绚烂、富丽堂皇,具有一定的装饰味道。
淡彩法与重彩法虽可单独存在,但不宜截然分开。淡中有重,重里含淡,两者巧妙结合,画面效果会更美妙。如这幅《银花之三》(见图),就运用了“重”、“淡”相间法。银饰用赭墨渐次分染,细腻微妙。背景和几块红、蓝颜色用不透明颜料。从审美角度讲,颜色的薄厚、轻重,浓烈与淡雅的效果,在把握上尤其要注意。
因为衣纹是依附于人的体积结构而存在的,所以组织线条时要时刻注意其体积结构的变化,使每根线条都能明确地发挥作用。同时还要注意领口、袖口、裤脚、衣裙下摆边缘的变化,这些部位很典型地体现出圆柱体的感觉,是表现体积的重要所在。
重彩作品赏析
也叫“岩彩画”,以天然五彩矿石研磨加工而成的一种颜料,以宣纸 (主要指高丽纸)、绢及棉、壁为依托物,用岩彩、金银等以及胶质调和 所绘制的装饰画。
高丽纸
高温结晶颜料
现代重彩画概述:
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现代审美条件下变革和发展的 一种新样式,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延续至今。 它重新高举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民间重彩的旗帜,重振汉唐雄风, 复兴色彩的表现力;它充分利用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特点,大胆 地把抽象构成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来,以造型、色彩、肌理交织而成 的视觉美感强化了绘画的本体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刘明孝 现为四川美术学 院教师。刘明孝 的画是现代新形 态的国画,它的 布面和远古的绢 帛画一脉相承; 它的色彩和“重 彩画”相呼应
唐秀玲 1998年结 业于文化 部重彩画 高研班。 历任山东 省轻工美 校教师。
樊萍 川大教师
凤胤斐 凤胤斐 ,生 于甘肃兰州 ,现居北京 ,职业画家 ,2007年首 创《空间光 度色彩关系 法》并首用 于对重彩画 技法的当代 性探索与实 践中。
学生课堂练习
重彩作品赏析壁 画 类 重 彩云南画派丁 绍 光
重彩高研班 蒋彩萍
胡明哲
唐勇力
新锐画家
陈子 结业于中 央美术学 院重彩研 修班
胡永凯 胡永凯是 生于北方 的江南才 子,在北 京受教育 ,在上海 成名,后 移居香港 ,又以杰 出艺术家 身份获美 国永久居 留权,现 长居香港 和深圳。
浅谈当代中国工笔画的艺术流派
浅谈当代中国工笔画的艺术流派【摘要】工笔画、重彩画和岩彩画正建构着中国绘画最新的形态,“工笔”的传统画风法、“重彩”的色彩回归、“岩彩”的革命创新是当代中国工笔画不同的艺术流派在风格与个性上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工笔画的重要艺术流派。
【关键词】工笔画重彩岩彩艺术流派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工笔画包括了“积色”与“敷色”的不同风格,“密体”与“疏体”的不同样式,“重彩”与“淡彩”的不同材料,“笔彩”与“笔墨”的不同精神,以及不同时代的各异形态。
郎绍君在《浅谈当代工笔画》中提到“当下的工笔画所缺少的,是独立的、彼此真正不同的艺术派别、风格与个性。
”重彩画和岩彩画作为两个新的画种,在材料划分、材料技法及艺术语言上不能各成体系,岩彩画和重彩画应是当代中国工笔画的两个重要的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的确立是当代中国工笔画体系建设的核心。
艺术流派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艺术家们自觉地组成社团,形成流派;二是不自觉地形成流派;三是后人把思想倾向、美学立场、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划归为一个流派。
不论是哪一种艺术流派,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
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发展一直是在社团的组织下运行的,工笔画社团和机构的发展与裂变是当代工笔画形成不同艺术流派的基础。
1979年9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在北京北海画肪斋成立,刘凌沧为名誉会长,潘絜兹任会长;1987年10月28日在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的基础上于烟台成立了“当代工笔画学会”,潘絜兹任会长,林凡、蒋采苹、刘义西、徐启雄、喻继高、朱理存等任副会长。
2008年6月28日在当代工笔画学会的基础上于北京成立了“中国工笔画学会”,林凡任会长。
“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同时在北京成立,蒋采苹任会长。
2006年5月天津大学重彩工笔研究所成立,这是国内首家培养研究重彩工笔画艺术博士的机构,刘新华任所长。
1991年中国重彩岩彩画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王雄飞任所长。
我国的工笔画专业机构还有现代工笔画院、中国美院岩彩画研究所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岩彩艺术研究中心等,全国也相继成立了地方性的工笔画组织,北京、湖南、浙江、江苏、四川、安徽等成为当代工笔画的重镇。
“岩彩”与“重彩”的差异性研究
着上世纪八 、 九十年代 中日 邦交正常化 , 大批画家 留日 后, 发现这种使用石色材料的传统在 日本得 到 了很 好 的保 留 , 遂将 其技 法重 新学 习 、 消 化并带 回国内。为了区别传统“ 重彩” , 将其作为一种复 兴的艺术形式重新以“ 岩彩 ” 命名 。第二 , 在日 本 画家们将天然石色称为 “ 岩绘具” 。随着千百年 来 的开采 , 很 多 原 有 品种 的矿 脉 日渐 枯 竭 。纯 天
关键词 : 岩彩 ; 重彩 ; 差异 ; 传 统
中图分 类号 : J 2 1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0 7 6 8 ( 2 0 1 3 ) 0 5— 0 0 9 3— 0 4
谈及“ 岩彩” , 一般 情况下被作为一种新型的 画种来看待, 或者有作为一种外来材料看待 的倾
含蓄性 , 一个具有表现性 。在 中国对这本属 于 自己传统的 艺术 , 感到 了一定程度 的陌生, 理智而客观地正视 两 者 的“ 差异性” , 使 其脱 离异 国趣味 , 回 归到 中国传 统轨道 中来 , 同 时也 考验 我们对 传统 文化 异化后所 具有 的
包 容 和 消化 能 力 。
向。近十年来有诸多概念对 “ 重彩” 和“ 岩彩 ” 进 行解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没有使 原有 的混乱 情况得 以改善 , 反而使其愈发模糊 , 甚至搞不清楚 黼者到底有什么样的具体差别 , 是一 回事还是两 码事。当然这里面包 含有历史 的原 因, 也有人为
致的。在没有化学合成技术的原始社会 , 原始人
刘虎 ( 1 9 8 1 一 ) , 男, 山西晋城人 , 北京林 业大学园林学院讲 师 , 博士, 研究方 向: 国画。
9 3
“岩彩”——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变革
“ 岩彩”——传 统工笔重彩画的变革
蒸 晓 满
( 河南科技学院艺术 学院 河南 新乡 43 0 ) 5 o3
【 要 】中西文化思潮的碰撞 。给 工笔画 家带来 了极好 的契机 ,而改革开放为工笔人物 画的振兴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画家们在继承古 摘 代优 秀传统的 同时 ,不断从 西方绘 画、 日 本绘 画、装饰绘 画、民间艺术中汲取 营养,使 当代 工笔 画的面貌产 生了巨大的变化 。 “ 岩彩”便是
用 榻 写 ”一章 中有 : “ …… 东阿 之 牛 胶 、漆 姑 汁 ,炼 煎 并 为重 阶 。而 且色 相 品种 已发展 至 四十余 种 。除传 统 的红 、黄 、蓝 、绿 采 ,而 用之 ” , “ 重着 色 ”是指 所使 用 的颜 料 以粉 质颜 料— —天 基 本色 以外 ,又研 制 出 多种 中间色 。极 大地 丰富 了传 统石 色 的范 然 矿石 颜料 为主 。因矿 石颜 料覆 盖力 强 ,与透 明 的植物 颜料 形成 围。现 代重 彩画 所使用 的颜 料 大致 可 以分为 天然 、人 工两 种 ,进 1 2 3 对 比,故称 “ 着色 ”。黄 河流 域 的古代 文 明,上 溯仰 韶彩 绘 、 而 可细 分 为 : ( )天然 矿物 色 , ( )高温 结 晶体颜 料 , ( ) 重 4 5 殷 墟 “ 画” ,下延秦 汉 、隋唐 ,根 植于 这块 广 阔土地 上 的彩绘 透 明 水 色 , ( )水 干 色 , ( )金 属颜 料 等 几 类 。这 些 色 相 丰 地 基 础 十 分 广大 ,经 过数 千 年 的滥 觞 、演 变 , 逐步 形 成 了以 “ 石 富 、种类 繁 多的颜 材 的使用 ,强化 了 中国画 色彩 的表现 力 ,不透
国画调色方法
国画调色方法
6. 淡彩Leabharlann :淡彩是指使用较浅的颜色进行绘画,以表现出柔和、清淡的效果。可以通过稀 释颜料或者轻柔的笔触来实现淡彩效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国画调色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在实践中,艺 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调色方法,并进行实践和探索。
国画调色方法
国画调色方法是指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使用颜料进行色彩的调配和运用的技巧和方法。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国画调色方法:
1. 水墨渲染法:水墨是国画中最常用的颜料,通过调节水墨的浓淡、水分的多少和笔触的 运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灰度和层次感。
2. 重彩法:重彩是指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进行绘画。在国画中,可以使用颜料进行调色 ,然后用较浓的颜色进行上色,以突出形象的鲜明和立体感。
国画调色方法
3. 透彩法:透彩是指通过颜料的透明性和叠加效果来表现色彩的深浅和层次感。可以使用 透明颜料,如蓝宝石、翡翠绿等,通过叠加和调配来表现出不同的色调和明暗。
4. 点彩法:点彩是指使用颜料点描的方法进行绘画。可以使用细小的笔触或者点状的颜料 来表现细节和纹理,以及色彩的变化和过渡。
5. 渐变法:渐变是指色彩在画面中逐渐过渡和变化的效果。可以通过调配颜料的浓度和颜 色的混合来实现渐变效果,以表现出光影和空间感。
浅论现代重彩画与传统工笔画之异同
是要染 到位 , 为下一个步骤 的罩染做铺 垫。分染结束 后, 据各 根 自对 象进行 罩染 , 作 的调 和媒介是 水 。工笔 画是要 露 出一部 制
分纸底 的 , 求要染得薄 , 色要饱 和透 明, 且要 墨不碍色 、 要 颜 而 色
不碍 墨 、 线不碍 色 、 不碍线 。从视 觉效果看 , 统工 笔 画总体 色 传 来说 更适合近 处欣 赏。 因其造 型的基础 是线条 , 色彩在 线条周
材 为 宣 纸 、 笔 、 汁 、 料 等 , 重 彩 画 的 画材 为皮 纸 、 、 石 毛 墨 颜 而 笔 矿 颜料、 、 、 等。 箔 泥 墨
1 笔 .
对造 型的理解和程 武化的创造及运 用最终落脚于 以线造型 的基 础上 。不论是 学 习绘 画还是创 作作 品 , 统工 笔 画都 是从 传 白描入手 的。纵观 中国绘画史 , 我们可 以说 , 传统工笔 画把线使
用 到 极 致 的程 度 。 在 对 线 的 效 果 要 求 上 , 统 工 笔 画 根 据 不 同 传 物 体 的 质 感 和 空 间形 成 了相 应 的表 现 技 法 , 如 : 透 纸 背 、 比 力 锥 画 沙 、 漏 痕 等 , 些 既 是 工 笔 画 的 绘 画技 巧 , 是 衡 量 线 条 质 屋 这 也
3 3
笔。 白云笔较好 , 因为 它外层是 羊 毫, 中间部分 是硬 而挺 的毛 ,
因此 既 能 含 水 分 又 有 弹 性 。 工 笔 画 经 常 需 要 涂 底 色 , 做 大 面 或
积 的平涂和 渲染 , 因此需备 有各 种宽度 的羊毛 板刷或 排笔 。重
彩 画 由于 颜 色 的颗 粒 、 浓度 不 同 , 使 用 的 笔 也 不 同 。颗 粒 粗 的 所
涨知识什么是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画有什么特征
涨知识什么是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画有什么特征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以矿物色为主)的绘画艺术。
在中国绘画历史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重要的地位。
迄今为止,已出土的许多秦汉时期墓室的壁画、帛画,元代的永乐宫壁画,北京的明代法海寺壁画以及敦煌大量的重彩壁画都是重彩画的杰出例子。
另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据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工笔重彩宗教祭祀绘画作品,构图巧妙,线描精细,设色绚丽,显示了当时工笔重彩画技法到了十分成熟的阶段。
工笔重彩画即浓重色彩的画法。
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
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
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中国画可以分为宫廷画、民间画和文人画;其中,宫廷画和民间画多以勾线为主、着色为辅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一直被沿用至今,称作工笔重彩。
从技法上讲,中国画可分为工、写两大类,即工笔与写意;工笔中有淡着色与重着色两种画法,分别叫做工笔淡彩与工笔重彩。
工笔重彩的使用不仅十分广泛,而且形式多样。
从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夔凤》、《人物御龙》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们已经具备了工笔重彩画的雏形。
如果从中国绘画使用的原料看,工笔重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远古的原始岩画。
据考古发现,原始岩画的红色涂绘颜料含有较多铁质,由此,可以推断它是一种矿物质颜料。
在制作岩画的过程中,“画家们”将赤铁矿磨制成粉,调和牛血等制成调和料,并用手指或羽毛等工具蘸着颜料绘制于岩壁之上。
这些原始绘画尽管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却仍保持如初,这充分证明了矿物质颜色所具有稳定而不易变色的特性。
这也是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发挥出其特性并一直沿用至今的缘故。
无论是敦煌的壁画,还是唐宋时期的卷轴画,抑或是元代的永乐宫壁画,明代的法海寺壁画等作品,都大量使用天然矿物质石青、石绿、朱砂、朱瞟、金、银、云母等颜色,这些充分证明了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画运用的原始性及重要性,及其与重彩画发展历史的内在联系。
工笔重彩技法
工笔重彩技法工笔重彩技法是中国画中的一种传统绘画技法,它注重细节和色彩的表现,是中国画中最为精细的一种技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工笔重彩技法。
一、工笔重彩技法的概述1.1 工笔和重彩的概念工笔,是指用毛笔或者其他器具,在画纸上逐字逐句地描绘出形象、写出文字或图案等。
它强调线条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色彩鲜艳。
重彩,是指在中国画中采用浓烈鲜艳的颜色来表现物象。
它强调色调浓烈、层次分明、光影变化丰富。
1.2 工笔重彩技法的特点工笔重彩技法注重对细节和色彩的表现,要求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非常仔细地描摹每一个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并使用浓烈鲜艳的颜色进行填充。
此外,工笔重彩还要求画家必须精通各种不同材料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便能够在画中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质感和纹理。
二、工笔重彩技法的基本步骤2.1 素描素描是工笔重彩技法的第一步,它是为了确定画面的构图和形态。
画家需要用轻柔的线条勾勒出整个画面的基本形状,并细致地描绘出每一个物体的结构和比例。
2.2 用笔用笔是工笔重彩技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需要画家使用毛笔或其他器具,按照素描所示的形态逐字逐句地描绘出每一个物体。
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特别注意线条的清晰和结构的严谨。
2.3 上底色上底色是指在完成用笔之后,使用浅色调来填充整个画面。
这一步骤可以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明亮、清晰,并能够为后续上色打下基础。
2.4 上色上色是工笔重彩技法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需要画家使用浓烈鲜艳的颜料进行填充。
在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颜料的搭配和使用方法,以便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光影变化和质感。
2.5 补色补色是指在完成上色之后,对画面进行必要的修整。
这个过程中,画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颜色调整和细节修正,并确保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完美。
三、工笔重彩技法的应用范围工笔重彩技法在中国画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花鸟画、人物画和山水画中。
它能够表现出各种不同材料和器具的质感和纹理,并能够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生动。
中国绘画的分类方法与类型
中国绘画的分类方法与类型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分类方法与类型。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国绘画的分类方法与类型。
一、按照表现形式分类1. 写意画:也叫“工笔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注重墨笔勾描和构图,以股劲有力、形神兼备著称。
代表作品有吴昌硕的《竹石图》、张大千的《千里江山图》等。
2. 工笔画:也称“工笔细画”,其特点是细腻精致、色彩鲜艳,注重细节描绘和色彩表现,代表作品有齐白石的《游春图》、徐悲鸿的《游春图》等。
3. 线描画:又称“轮廓画”,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着重描绘形体和结构,代表作品有郎世宁的《百骏图》、唐寅的《元宵图》等。
二、按照题材内容分类1.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传统中最为重要的题材之一,以表现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如山、水、云、石等,代表作品有王翬的《千里江山图》、郑板桥的《烟霞舫图》等。
2. 花鸟画:以描绘花卉、鸟类为主题,突出艺术家对自然的感悟和表现,代表作品有齐白石的《牡丹图》、徐渭的《百鸟图》等。
3. 人物画:以描绘人物为主要内容,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社会地位,代表作品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吴道子的《洛阳图》等。
三、按照历史时期分类1. 古代绘画:指中国绘画发展的前期阶段,以刻画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为主,代表作品有《黄帝内经图》、《清明上河图》等。
2. 中古绘画:是中国绘画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代表作品有李唐的《唐玄宗幸蜀图》、赵孟頫的《寒食帖》等。
3. 现代绘画:指中国绘画发展的后期阶段,以西方绘画的技法和观念为主要借鉴对象,代表作品有徐悲鸿的《黄河大合唱》、林风眠的《仙女图》等。
总之,中国绘画的分类方法与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具特色和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精髓。
工笔人物画中岩彩肌理的探究
工笔人物画中岩彩肌理的探究工笔人物画中岩彩肌理的探究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形式,以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达,精细描绘人物面部神态和服饰细节。
岩彩是其中一种常用的色彩表现方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层次感,能够表达出岩石的质感与肌理。
本文将探究工笔人物画中岩彩肌理的表现技巧和意义。
首先,岩彩肌理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技巧十分重要。
笔者通过观察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的岩彩部分,总结出以下几点技巧。
首先,运用透明的水墨效果。
“轻重之间渐次润泽”,是中国工笔画家常用的表现方式。
采用淡墨涂抹,在画布上营造出一层淡淡的水墨薄雾,形成朦胧的效果。
其次,注重层次感的创造。
“层层深浅褪晕处,竹叶花边报秋音”。
岩彩肌理的表现,需要通过层层的深浅来创造出岩石的肌理质感。
最后,运用细腻的笔触。
“软硬相浑专趋活”,工笔画家多以羊毫作画,通过羊毫的软硬适度,勾勒出岩石细节的丰富纹理。
其次,岩彩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意义不可忽视。
在中国绘画中,岩石常常被赋予象征永恒和坚韧的意义。
岩石是自然界中最为坚硬的物质之一,常用来象征顽强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在工笔人物画中,艺术家通过绘制岩彩肌理,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出岩石的质感,更是希望借此传递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状态。
岩石的硬朗和坚实可以与人物形成对比,凸显人物的柔美和委婉。
此外,岩彩在工笔人物画中还有一种装饰和平衡的作用。
在画面构图中,岩彩肌理常常被用于装饰画面或平衡画面的整体布局。
通过在画面中巧妙地安排岩彩部分,艺术家可以调整画面的整体平衡,使其更加和谐和美观。
同时,岩彩肌理的细节描绘,也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表现力。
综上所述,岩彩肌理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技巧和意义相辅相成。
艺术家通过透明的水墨效果、层次感的创造和细腻的笔触,能够生动地表现出岩石的质感与肌理。
同时,岩彩在工笔人物画中还具有象征永恒和坚韧的意义,能够突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状态。
此外,岩彩肌理还起到了装饰和平衡画面的作用,使画面更加美观和有层次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笔画 工
重 彩 画 岩 彩 画
括其 特征为 “ 历历具足 , 甚谨甚细 而外露巧 密” 。所谓 的“ 画” 细 ,
实 际上就是 自魏 晋以来就 已成 熟的精 细化 的色彩绘 画 , 它尚意
十年 前 的2 0 0 1年 4月的“ 首届 中国重 彩画 大展 ” 8月的“ 、 首 届 中国岩 彩画展” 9 、 月的“ 与世 纪 同行—— 2 O 工笔 重彩艺术精 01 品展” 曾密集 登场。2 1 年 4月 1 01 8日, 国“ 全 第八届工笔 画暨 中 国新农 村建设 成就绘 画展” 又开 展 了, 第六届 中国岩彩 画展 ” 而“
《 旦净 丑》 第 二届 中国 画展 上获 得金 奖 , 生 在 引发 了《 国书 画 中
报》自2 0 年 1 03 0月 9日到 2 0 0 4年 1月 2 9日连 续 1 2期关于 中国
历二 十一 日始成。 清代蒋 宝龄在《 ” 墨林 今话》 中论朱 听泉 :凡工 “
笔写 意人 物 , 卉 , 花 巨幛小幅 , 不臻妙 。 又论 及 张大林 : 凡 工 靡 ” “ 笔、 笔, 散 靡所 不能 。无分 既胜 , 而用 心亦 良苦矣 。 这 时被 多次 ”
什 么? 它们 又有着怎样 的关 系呢?
工笔 画的历 史可 以追 溯到 战国时 期的 帛画 , 其最 早 的名称 是“ 细画” 。张彦远记述 吴道子“ 其细 画又甚 稠 密, 此神异也 ” 概 ,
正是这些彼此不 同的艺术派别 、 风格 与个性 , 建构着 当代 中国本土 绘画最
新 的形 态 。
运用 的“ 工笔” 概念是相对 于“ 意笔” 而言的 ,工 笔画” 比“ “ 要 工致 画” 工细 画” 能与“ 意画” 和“ 更 写 相对应 ; 工笔” “ 不仅 能表现 线条 的特质 , 同样 能表 达 “ 彩” 也 色 的特征 。 晋唐 时期 成熟 的人物 画
和 青绿 山水 画, 两宋 时期强 盛的 白描 、 花鸟 画和青 绿 山水 画 , 元 物 画等 , 能在 “ 都 工
工笔重彩是指 设色 时以使 用矿物色 为主所绘制 的风格工整 细 密 的作 品, 相对 于设色 时 以使 用透 明植物质 颜料 为主 的淡彩 而 是
在 理论上 的探讨更是 激烈 , 中国知 网” 在“ 的跨 库检索 中, 关于 工 笔 画、 彩画和岩 彩 画方 面的论 文有 8 0多篇之 巨。 美术》 志 重 0 《 杂 在 2 0 年 第 7期和 第 1 02 1期 , 别登 载 了潘 世勋 的《 岩彩” 为 分 “ 作 画种 的提 法不妥》 胡 明哲 的《 岩 彩” 名》 和 谈“ 命 两篇 文章 , “ 就 岩 彩” 作为 画种 的名称展 开讨论 。 同年 6 , 月 王天胜在 一次访谈 中
重型 、 其精微 、 尽 意境抒 情 , 在经 历 了唐 宋院 画的辉 煌 与繁 荣之
后, 随着文人 画的兴起 而整体 衰微 。 工笔 画” “ 作为 一个 规范 的绘 画品类概 念 , 在清乾 隆时期才被 正式提 出。清代 邵梅 臣在《 是 画
也将 于今年 的 9 月在杭 州展 出。近十年 来 , 又有 多少工 笔画 、 重
爱 素青 充 圭 开
工笔画 、 重彩画 和岩 彩画辨析
口王 永 刚
摘
要 : 笔 画 、 彩 画和 岩 彩 画关 系 的模 糊 与辩 论 , 对 中 国传 统绘 工 重 是
振 兴 中国的现 代绘 画。 究竟什 么是 工笔 画 、 重彩 画和岩 彩 画? 它们 的历 史渊 源是
画 既 定认 知 的 挑 战 , 们 都 被 用 来 概 括 工 笔 画。 工 笔 ” 画 法 , 对 于“ 它 “ 是 相 意 笔 ” “ 彩 ” 材 料 性 质 突 出色 彩 效 果 ;岩 彩 ” 材 料 的 出处 强调 革命 性 。 ;重 是 “ 是
国 画历 史像 一条 麻 绳 要 不 断有 新 的麻 和 草 续进 去 》 章 为终 文 结 。工笔画、 重彩 画和 岩彩画就这样纠结着 、 糊着、 模 发展着 。
在从 2 0 0 1年 到 2 1 0 1年这十年 间, 工笔 画、 重彩 画和 岩彩 画
笔画” 的概念下获得 归宿 。工 笔又可分为 工笔淡彩和 工笔重彩 ,
续学 习传 统不 能放 弃 , 因为放弃传 统 , 工笔 画这个 画种可 能就 要
变体 了, 就不 能称其 为 中 国工 笔 画 了。 中国工 笔画不是 日本 画
提 出: 中国工 笔画要想进 一步发展 , 关键 有这 么几条 : 第一 , 要继
言 的。有 史 学家认 为“ 笔重 彩” 工 的名 称来 源 于潘絮 兹 。1 9 91 年, 潘絮 兹在“ 二届全 国工笔 画大展 ” 言 中写道 : 工笔 重彩 第 前 “
画终 于走 出 了低谷 , 步走 向了繁 荣 昌盛。 工笔 重彩画 与重彩 初 ” 画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一定 的时期 内, 在 重彩 画的发展史 与工笔重
彩 画和岩彩 画的单项展 和综合展 呢?参展 的画家们有谁 能清楚 工 笔画 、 彩 画和 岩彩 画名称 背后 的 区别 呢?2 0 年 严好好 的 重 03
耕偶录》 中记载 :渲染始 自王维 , “ 右承 以前 皆钩研法也 。工笔用
钩研颇难 藏拙 , 眼更 非所宜…… 闰甫与余 同岁, 老 交亦 最久。 乙 未八月 六十生 日, 必欲 以余 工笔 画为寿 , 忍拂其意 , 强作 此 , 不 勉
画的界 定标准 、 品评标 准和评 审标 准等 一 系列 问题 的讨论 。龙 瑞、 严好 好 、 徐先 堂、 陈传 席、 国辉 、 刘 李宝林 、 王建梓 、 甘长 霖、 赵 绪 成 、 明哲 、 胡 郑雅风 、 喻继 高、 积寅 、 周 郭西元 、 位正 中从不 同角
度 发表 了 自己的看法 , 最后 以 时任文化部 艺术 司司长冯远 的《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