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高中培训浦东新王牌高考补习班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高中社会现象类作文写作指导:分类及写作方法
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从试题所给的材料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类:1、正面材料。
如全国课标Ⅱ卷的“同学关系调查”,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山东卷莫言在被“咬”之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并认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广西卷捡手机者认为不能用贪心来对待爱心。
这类材料感情倾向明显,彰显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此材料作为正面材料,考生可把它作为一般议论文来写。
(先立后破)以2013全国课标Ⅱ卷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对此,我们可从以下思路构思立意: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就事论事、略写)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确实如此,同学之间只有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关系才能变得融洽,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就事论事、略写)第三步:分析、阐释观点。
考生可选取的拓展素材有: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的调查表明,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②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③清华朱令案;④网友给同室的大学同学发短信感谢:“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
社会现象类作文写作指导
公开课记录授课时间:2016年3月3日第三节**人:***班级:岳西县汤池中学302班社会现象类作文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分清社会现象型材料作文与阐释型材料作文的不同特点。
2、掌握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基本写法和结构模式3、能较熟练地写作社会现象类材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多媒体展示两个作文题作文题一:2015年10月4日,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在青岛一家名为善德烧烤用餐时,各自都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双方发生争议,协商无果,朱先生和肖先生打了110报警电话。
经过协商,肖先生和朱先生分别给了烧烤店老板800元和2000元的餐费,之后才得以脱身离开。
肖先生和朱先生结束了旅游,都各自返回了家乡,他们把各自的遭遇发到了网上,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作文题二: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去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让学生指出两个作文题的区别,引入现象型材料作文的概念,导入新课。
二、认识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1、何谓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分为现实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哲理类材料作文,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属于现实类材料作文的一种。
顾名思义,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就是命题者选取当今社会存在或真实出现的某一种现象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这种现象可以是普遍存在的,也可以是特殊的个别的。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层进式--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找办法)11.24
学会礼让 荷兰不知名古镇德拉赫腾镇没有红绿灯,人们用眼神和手势来 交流达成默契,素不相识的驾驶者会在路口相让,“汽车让自行车, 自行车让行人”成为人们默认的规则,他们的礼让创造了交通奇迹。 荷兰古镇德拉赫腾的“无红绿灯”现象,使我不禁想到我国许多地 方的“无视红绿灯”现象。 在我国大小城市,红绿灯、电子警察遍布交叉路口和要道,可 谓设施完备,然而时常可见高速奔驰的汽车乱闯红灯。如果两车在 小巷“狭路相逢”,“虎视眈眈”的现象并不鲜见,你不让我,我 不让你,有时甚至恶语相向,拳脚相加。最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 国,“人让自行车,自行车让汽车”倒成为人们“默认的规则”。 不懂礼让的行为贻害无穷,使我们愧称“文明古国”的称号。
社会现象类就事论事型材料作文的 写作要想打开思路、叙深议透确实不容 易。通过以上四个角度经常进行写作训 练,一定能顺利打开写作思路、将就事 论事型材料作文叙深议透的,也一定能 写出一篇篇内容充实、论述透辟、思想 深刻的优秀作文。
强调三点:
1、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再好,结构再完美, 但缺少实际内容,肯定不是好文章。 2、所谓模式,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和借鉴,不能生搬 硬套。选用什么样的结构,还取决于文章的内容。 3、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结构方式。
以“娱乐至死”现象 写一篇层进式议论文
1
•
•
•Leabharlann 以“乐为小善”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并列式:
• •
• •
• •
• •
层进式: 一“乐为小善”,体现我们的心灵美(个人)。 一“乐为小善’’,能使集体团结、友爱、和睦(集体)。 一“乐为小善”,能使社会风气好转(社会)。 综合式:
一“乐为小善’’,可以修身。 一“乐为小善”,可以砺志。 一“乐为小善”,可能养性。
2021届上海浦东区高三二模作文及范文4篇
2021届上海浦东区高三二模作文及范文4篇文题当今时代,我们总是鼓励年轻人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而有人却说“我的孩子,我只要她(他)健康快乐就好”。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论年轻人的价值追求(一类卷上 68 分)当今时代,鼓励年轻人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呼声高涨不息。
但同时,也有人表明只要年轻人健康快乐就好。
这种反差之下,是现代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
本质上这两个观点并不完全矛盾。
追求卓越不代表不追求健康快乐,而拒绝平庸也不意味着拒绝健康快乐。
然而,一者的积极进取,一者的保守基础,反映出传统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力争上游” 的积极进取的观念主导了社会舆论,成为一切年轻人的终极目标。
一方面,身为鼓励者们的家长深切意识到,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之根基仍深植于健康幸福之中。
另一方面,身为被鼓励者们的年轻一代的价值追求更加多元,充分意识到了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典型模具,而是众多取向之中的一支而已。
其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觉醒,从而推动了传统观念“一统天下” 地位的动摇,两股内外合力,使青年人追求的目标有了巨大变化。
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卓越”本身的异化也为我们所见。
人本身成为卓越的手段,而非卓越的目的。
人为卓越而追求它,拒绝平庸,却忘却其根本目的仍落在使年轻一代能更好发展之上,“平庸”成为一种弃之若敝履的恶行。
现代教育业的许多畸形现象,便来自于这种异化了的追求卓越的驱动。
这种急切的推动不会使人更加卓越,反而会导致“垮掉的一代”。
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从盲目的热情之中醒悟,由“追求的热情”转向“追求的理性”。
另一方面,个人才能的限制也决定许多人终将抱憾止步于“卓越”的门前,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给予承认。
但健康快乐却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可以且极可能可以争取到的。
“惟愿吾儿鲁且钝,无灾无难到公卿”,不论是如同追求卓越,拒绝平庸那样的自我实现,还是只求健康快乐,其归宿仍是相同的,即个人心中的满足感。
2024届高考作文材料分类训练:现象类(含解析)
作文材料分类训练-------现象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我们身处的信息时代,大数据、阿尔法、机器学习等新兴事物,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信息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形成了“信息茧房”“玻璃笼子”等效应。
词语解读:信息茧房,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房子”中的现象;玻璃笼子,暗喻在自动化的时代,彼此能看见,却又在笼子里面,无法逃离出机械自动化的笼子。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做课前演讲,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3.作文。
生活中,当我们被有差别对待时,可能会感到不公平;但有时被无差别对待时,我们也会觉得不公平。
请就此现象,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香菱学诗”时有一个情节,香菱向黛玉请教学习作诗,黛玉道:“作诗不过是起承转合,平仄虚实相对,若有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有对的极工的,有不对的,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以上材料谈及创作诗歌时,或讲求规矩,或以新奇为上,但都要抓住意趣这个关键,最终写出佳作即可。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审题训练学习资料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审题训练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类材料特点: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中学生写作时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1、要有针对性。
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
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
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3、要有说理性。
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类型:一是客观叙述时事二是叙事之后还附有几种看法写法:(1)读材料,概括现象(2)列举现象的具体表现(3)分析现象的实质(4)分析产生的原因(内因、外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5)分析结果(积极效应、消极效应)(6)类比、对比联想同类或相反的现象(7)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针对原因)(一)就事论事→一事一议→评(二)据事说理→普遍意义→论范例:一、客观叙述时事•近年来有些低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
“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
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无独有偶,无论在《水浒传》还是在《金瓶梅》里,都是一个地痞恶棍形象的西门庆,眼下却成了“红人”。
山东临清市推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西门庆院落”是重点内容之一;山东阳谷县即将向游人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扩建工程中,“西门庆府院”也成为一大看点。
•而今年,与低俗文化有关的事件接二连三:电视的相亲节目被叫停,“凤姐”和“伪娘”相继走红……练习挤公交车时我们常遇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挤上车前,我们总是大喊大叫着让我们上车,大家往里面挪一挪,里面还有地儿。
当大家挤上车后,我们又开始讨厌别人再挤上车,极不情愿挪动位置。
社会上这类现象很普遍,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练习借助网络、微博上的“随手拍照乞讨儿童”呼吁,掀起全国性解救乞讨儿童运动;借助网络,吴菊萍成为了“最美妈妈”;但更多的还是借助网络,因为网民盲目跟风、恶搞或者起哄,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声名鹊起”,杜甫“脱胎换骨”,哈尔滨实习医生被杀害“大快人心”等等。
2024上海浦东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导写与优秀作文
一、原题再现有人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找寻新的天地,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二、试题评析本作文题命题上体现了上海高考的一贯风格,既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又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具有较大的思考和写作空间。
题干用语简洁,含义清晰,不增加学生审题障碍,能考察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
“新眼光”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向内发掘;“新天地”则指向外部世界,考生如果赞同题目中的观点,那么可将思考的重点落在对日常琐碎生活抱欣赏的态度上,在好奇心、探索欲的驱使下,或去发现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的不同寻常的一面,或是发现固有事物中蕴藏的新的规律、意义,更新自己的体验,完善已有的认知。
如果反驳这一观点,那么则可以从当今最紧缺的,也是最需要的原创性探索、创新入手,从而思考人们不应固守旧物,而要创造出全新天地的价值,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中学生所应具备的素养。
当然,考生也还可以对题目的观点进行补充,从而拓宽题目的内涵。
素材上,作文题与教材关系密切,从屠呦呦到袁隆平,从苏轼的《石钟山记》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还有选必下第四单元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拓展……这些课文中所涉及到的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内容,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和素材。
几个重要概念辨析1.真正的发现之旅(1)旅:旅游、旅行的意思,具有愉悦、享受,收获丰富的意味。
(2)真正的:意味着有的发现是虚假的、肤浅的。
(3)真正的发现之旅:通常指经过探索研究认识或找到前人没有认识或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或对固有并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事物进行批驳、考证,从而得出新的论断。
2.新的天地“天地”涵盖自然界和社会,如新地点、新疆界、新领域。
对个人而言,新天地是超越个人生活的世界,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突破;对社会而言,人类不断发展、进步,正是源于对新天地不断地探索。
3.新的眼光“新眼光”一般是指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看待事物的新态度、判断事物的新取向,它包括人能够突破固有的视角,凭借自己的新眼光来探索“旧的天地”中值得开发的领域,也能够以审美眼光发现习以为常生活的美好等等。
2022届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讲评(附范文3篇)
2022届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讲评(附范文3篇)一、题目有人说,作为年轻人,确认我是谁比拒绝我是谁更重要。
也有人不以为然。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年轻人”:激情主义、个性张扬的人生阶段,心智有待完善,生活阅历还有待丰富,认知水平和处事能力尚有空间,道德情操和对于世界的感知态度正处在形成和发展时期。
容易对现阶段心生不满,喜欢天马行空,“拒绝”做平庸的自己。
“确认我是谁”:理性接受现实,为自我找到一个在社会中的正确定位,找到稳步塑造提升自我的道路。
“拒绝我是谁”:超越于社会身份,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彰显人性化自我的特殊性,让自己保持的那份独立、自由的意志。
三、立意示例一:当你“拒绝我是谁”时,也许你并不知道你是谁。
只有在你“确认我是谁”时,你才真正懂得了我应该是谁。
“拒绝我是谁”是因为你对自我与社会之间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社会规范之下,我们不应把一切循规蹈矩都理解为怯懦的庸俗行为,反过来讲,肤浅的荷尔蒙爆发式的挑战世俗社会也不应给予掌声。
在带有盲目色彩的“拒绝我是谁”之下,我们更需要“确认我是谁”,立足当下,了解作为一个年轻人所必然具有的不足和长处,明确自己在社会中应在的位置,理解与生活良好相处的积极意义,从而脚踏实地地生活,在适当的时候完成自己的人生追求。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不愿与庸俗社会潮流妥协的反抗斗争精神,如果我们在作文时预设的所要面对的是社会不合理,落后腐败的风潮,那文章的立意则可转变为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心灵的选择,拒绝社会为你框定的那个“我是谁”,确认好如何在适当的抗争中活出真正的自我。
示例二:“确认我是谁”是要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欲望与需求,人们绝大多数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与生存;而“拒绝我是谁”则告诉我了我们,不可以过分任性,企图通过这个方式来满足所有的需求,我们在某种意义下要对于自己的身份进行超越。
我们要了解到,人的欲望都是单向的,指向于自己内在的,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对于自己社会身份的认同,不要将欲望作为应对世界的唯一行为路径。
2024届现象评议类作文指导+课件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
社会现象类作文审题指导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要使自己的作文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就要求做好写 作的第一步,准确审题立意。
注意: 其实这些“陷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记住一点:不能让文章
的中心游离于“事件之外”。 以及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对各类社会现
“尽管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但这是自己的职责,这枚5毛钱硬币或许没人在意,但孩 子拾金不昧的行为却值千金。”成都民警“加戏”受好评,是因为他不满足于例行公事, 而是多花一份心思、多用一份付出,让本职工作体现出最大的社会价值。给孩子善行一 个积极的回应、鼓励的赞许,孩子的善行便能坚持传递下去,何乐而不为?像成都民警 那样立足岗位工作珍惜每一次凡人善举,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能更加明亮。
现象评议类作文的审题立意
月考作文“互联网下的文化作品”讲评
2024届北京市模拟考
【原题回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一些文化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出
现了如下情态:发表作品相当容易,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音乐家;产 品被广泛共享,甚至免费欣赏,人们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尽情吸纳;更 多文学奖、音乐奖不再受到大家过分关注,海量的作品中,没有几部小 说、几首歌曲能在全民中流行;一位歌手说,尽管在网络海洋中我的声 音不一定会被很多人听到和喜爱,但我依然要创作与歌唱。
——《徒手接人,成败都应该受尊重》
小结:现象型作文结构模式
“表现→原因→影响→建议” 是社会现象类材料文章的基本范式。 1.“表现”用排比思维,从多个角度描述某社会现象的直观印象,烘托渲 染此现象的广泛性或严重性,为下文讨论提供清晰明确、全面完整的对象 范围。 2.“原因”,用分类递进、分类互补思维,来揭示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与 间接原因。力求大类穷尽,忌讳只说一个原因。 3.“影响”,用分类递进、分类互补思维,来指出现象产生的直接影响和 深远影响。力求大类穷尽,忌讳只说一个影响。 4.“建议”,针对原因和影响对症下药,提出对策或指出现象可能发展的 趋向。
2023高三一模浦东作文题解析及范文(不必如此 原来如此 为何如此)
2023高三一模浦东作文题解析及范文(不必如此原来如此为何如此)(这是对2023高三一模浦东作文题的解析及范文,从题目类型、关键词、界定概念、漂亮标题、素材积累及佳作展示等方面解析。
6篇佳作,其中1篇63分,1篇64分,2篇65分,2篇66分。
且每篇都有老师的简析。
)原题回放:有人说,从以为“不必如此”到发现“原来如此”仅差了一个“为何如此”。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800字。
题目类型:观点型关键词:不必如此原来如此为何如此。
界定概念:不必如此:①直觉否定,对存有问题的事理的一种否定,显得骄纵轻狂;②质疑精神,是求索的表现,是知识的起点,是未雨绸缪的积极主动,化冗余为休止符。
不必如此----事情的起点。
原来如此:面对结局、真相出乎意料时的顿悟或悔恨。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的终点。
为何如此:面对存有问题的事理提出自己的疑惑----事情不断探究的过程。
为什么会以为“不必如此”?1.不必如此是一种建立在自己过去认知和经验之下所做的某种意义上的预判,这个预判能够帮助我们合理的分配精力,让自己花时间在一些在我们认知中更加有效的地方,不要去对于某些事情进行过激的投入。
2.这个世界本质的稀缺,我们的精力、资源都有限的,所以我们没必要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稀缺让筛选成了必然,这是一种生存理性。
3.人的视角不一样,带来的意义也会不一样,一些在我们眼中没有意义的事情,很有可能在他人眼中变得有意义。
所以我们会会以为“不必如此”。
4.在直觉中可能会认为某事情是件冗余,或低收益的行为,抑或于偏激、过度的行为;从其本质来说,就是很多他人所做的,在我们直觉中被否定的事情。
为什么说:从以为“不必如此”到发现“原来如此”仅差了一个“为何如此”?1.不同认知差带来的视角差异,使别人看到了一些你所未看到的意义。
实行者和旁观者之间的归因偏差,这样一种在我们当下个体视野无法发现的意义的增量与溢出性,我们必须要提问为何如此,才能将事物的意义进行洞悉。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层进式--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找办法)11.24
增加讹诈的违法成本,从而促使当事人和全社会道德、法制素质的提升。
社会舆论体系要加大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力度,如积极宣传沈阳雪中被撞谎
称"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的"正能量大爷"。国家援助体系
要设立"见义勇为奖",大学法律系要免费为扶人者提供法律援助,让他们
免除见义勇为受伤或被讹诈的后顾之忧。当然我们在扶摔倒老人时也要讲
2021/3/10
讲解:XX
7
注意:
考生在写作时,如果能从纵横联想、同 类拓展两方面补充一些同质素材,并将之写 具体一点,这样既可以避免陷入就事论事的 局限,又可以更好地打开思路,为下文的" 谈危害、挖根源、想办法"作铺垫。
2021/3/10
讲解:XX
8
二、就事论事、逐层深入谈危害 有了前面的叙例摆现象,接下来我们则要谈危害或好处。
从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对环境,对 过去、对现在、对将来,对身体、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 对精神、对人格品质形成等角度多重挖掘,层层深入,然后 辅以因果论证、假设论证、正反论证等论证方法自然就可以 将危害议深议透了。
2021/3/10
讲解:XX
9
仅以"小孩低头一族"为例写一个"谈危害"的论证段: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层层相扣,层层递进,分析讨 论透辟入里,便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论证。
适用于一事一议类文章。
2021/3/10
讲解:XX
4
使用这种结构法要注意:
1、论述每一层内容都是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 论证要体现层进的特点。
2、加强思想认识修养,提高认识分析的能力。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材料分类训练现象类(含解析)
作文材料分类训练------现象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丰子恺在散文《剪网》一文中写到:“我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
所以我想把握某一件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
”生活中有人在忙于“织网”,也有人在努力“剪网”,对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开山岛,“80后”“90后”接过守岛接力棒,用青春奋斗续写爱国奉献的崭新篇章;在贵州平塘,年轻的“天眼”守护者探索星辰宇宙、建设国之重器,在群山深处追逐科技强国的梦想;在东京奥运会,年仅14岁的全红婵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水花消失术”,以三跳满分的优异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一朵朵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尽情绽放,为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增添着亮丽的青春色彩。
然而榜样并没有获得当代青少年一致认同,甚至走向反面,榜样成为被嘲讽的对象,榜样会被孤立。
针对青少年怕做榜样的心理现象,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临近春节,春运抢票大战日趋“白热化”。
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机票昂贵,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增,春节去往大城市团圆成为新风尚。
“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
对“反向春运”这种现象,大家的意见不一:专家:“反向春运”是城乡现代化进程标志场景,意味着城乡之间紧张的对立关系出现了转折,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春节。
网友一:春节就是团圆,父母在哪;哪就是家;一家人在哪,哪就是年。
上海高考作文话题——社会现象类
社会现象类一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120-1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日前,一社会机构对“高中生认为最有用的手机app类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请简单描述以上数据,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调查结果的看法。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学校等真实信息)【参考范文】These days, a social organization is conducting a survey of the most useful mobile app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can be easily seen from the above figure,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urvey who chose social app and game app accounts for 45% and 32% while those who chose learning app and others accounts for only 12 % and 11%.It is not a good trend but a disturbing one. What is the real reason behind it?As far as I’m concern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technology, a wide variety of phones are available at a less expensive price within people of all ages, particularl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one, it not only provides them with easy access to knowledge on the internet but also makes it much easier for them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henever and wherever they want.Nevertheless, in my opinion, for students what matters most at present is that they should try their hard to focus on study rather tha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games, using their learning apps to the full. Only when you realize it is wrong to do so can you spare no efforts to make gradual progress in study and achieve success in the end.二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in 120-15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假如你是社区“老年之家”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李明,近期准备组织老人们到公园踏春赏花。
202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大多数人认为有所缺才会有所需,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导写及范文
2023届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二模作文“大多数人认为有所缺才会有所需,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三、写作(70分)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认为有所缺才会有所需,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1.“缺”与“需”的关系缺少什么需求什么,是一个基本事实,或者说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通则。
如衣食住行,有所缺,就有所需。
一般意义上说,“所缺”是“所需”的充分条件——只要有所缺,就会有所需。
但题目中的“所缺”与“所需”的陈述,是一个必要条件句——只有有所缺,才会有所需。
我们知道,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别:在充分条件中,有了条件,就会产生结果;在必要条件中,有了条件,也未必产生结果。
在必要条件中,有结果了,就一定能推出必要条件;而在充分条件中,有结果了,除了能推出这一充分条件,还可能推出其他条件。
从一般通则看,“所缺”对“所需”而言,应当是一个充分条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
如今天有些人欲壑难填,别墅几幢,豪车几辆,黄金万两……这样了,还在财富的追逐中。
这些别墅、豪车、黄金……并不是因其“有所缺”才去追求,而是根本不缺也在狠命追逐。
那为什么会这样追逐呢?是人“爱财”的欲望所至,或者说是“财富人生”的概念控制所致。
2.“只有有所缺,才会有所需”,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特征吗?从一般情况看,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其实更多是并无所缺而拼命追逐。
所以“有所缺才会有所需”,并不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特征,而是相反。
这些年“内卷”这个词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内卷”简单说,就是无意义的消耗。
这个无意义的消耗现象,从很大程度上说,也就是“并无所缺而拼命追逐”。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也确实存在许多“有所缺才会所有需”的现象。
如知识更新极快,许多人在工作中常感知识的不足与陈旧,于是需要重新学习;如人们的需求变化很快,满足需求的产品更新步伐就需要跟上需求的变化,不能一成不变……3.“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真正“所缺”的是什么?其真正“所需”的是什么?“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中国,“所缺”的是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是献身精神,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从0到1”的发现能力与创造才华。
事件(现象)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与构思训练(一)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与构思训练(一)编审:审批:一、事件(现象)型材料此类材料作文,作文材料为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或者某种社会现象。
这类作文材料的审题立意,原则上只需选取原材料中的某一角度就事论事地展开评论,以材料的内容立意;或者恰当地扩大材料范围,以材料的含意立意。
但无论是以材料内容还是含意立意,都必须围绕原事件(现象)进行,不可脱离。
【真题回放】(2015年全国新课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
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考题解析这道作文题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
时代气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统一。
这是一种直击社会热门话题的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充分体现公民意识、彰显大语文教学理念、洋溢着强烈时代责任感。
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辨性”。
写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题目可以自拟,可根据你的立意拟一个贴切的题目,也可以直接写“给XXX的一封信”。
书信格式也是作文的评分标准之一,而且要求写信人姓名为“明华”。
(二)审题立意1.审清事实人物:父亲、小陈、警察、网友事件:小陈举报父亲高速公路屡次开车打电话。
结果:警察对老陈进行教育和处罚并公布于官方微博;引起网友点赞或质疑。
2.审出问题小陈为何要举报老陈?网友为何点赞或质疑?警察为何教育处罚老陈?为何把这件事公布于官方微博?3.审出道理小陈举报父亲是出于对父亲的爱以及公民的责任意识;警察教育处罚老陈源于交通法规的要求;老陈被举报源于对个人和他人安全意识的淡漠、对交通规则的不遵守和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的缺失;网友点赞出于对小陈的赞同和对遵守规则的肯定,质疑是出于对小陈呵护亲情方式的不理解(或许出于对警察公布小陈举报事件的不认同)4.确立立意(1)可以写给老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学生稿)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特点:
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我们高中学生写作时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1、要有针对性。
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
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
甚至你的评论标题就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
3、要有说理性。
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进而如何解决。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要素及结构安排:
1、读材料,概括现象;
2、列举现象的具体表现;
3、分析现象的实质;
4、分析产生的原因(内因、外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5、分析结果(积极效应、消极效应);
6、类比、对比联想同类或相反的现象;
7、针对产生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目前,“戏说”、“大话”之风盛行。
有《戏说乾隆》《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甚至还有《戏说孔雀东南飞》等等。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材料解析:
立意参考:
例文欣赏:
拒绝“愚乐”,追求崇高
时下的荧屏、银幕,充斥的是“戏说”“大话”,满眼的是“外传”“新编”,一时间,纷纷攘攘,你方演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人们的娱乐已蜕变成了低级庸俗的“愚乐”!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拒绝“愚乐”,追求高尚。
“愚乐”之风祸国殃民,害人匪浅。
乾隆帝、《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可以说,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这些闪亮的瑰宝是支柱是“中坚”!如果我们把这些瑰宝都去“戏说”“大话”“新编”,用庸俗的情节,无聊的场面去糟蹋,那么,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将荡然无存,毁于一旦!试想,一个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国家将有什么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全民皆“愚”的民族还有什么未来?
“愚乐”之风之所以盛行,与当前文化走向市场密切相关!诚然,文化走向市场无可厚非。
可是,我们的一些所谓的“艺术家”“大师”,却将文化产品当成了“摇钱树”!只要能带来“银子”。
只要有票房收入,有收视率,哪里考虑什么社会影响!这些“艺术家”“大师”,堕落了良知,泯灭了人性,用庸俗无聊的低级趣味去迎合一部人猥琐变态的欣赏趣味,用令人瞠目的“戏说”“大话”去夺人眼球,从而达到疯狂圈钱的目的!殊不知,此风不煞,我们的文化将“岌岌危乎哉”!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高举真正的“文化大旗”,向“愚乐”开战,向庸俗宣战!拒绝不良的“艺术家”,无德的“大师”!我们每个人都要追求高尚,追求崇高!
我们要牢记,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严肃的,有骨气的文化,不容许恶搞!只有热爱优秀的
民族文化,我们才能对得起“中国人”的光荣称号!只有远离庸俗,追求高尚,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我们要明白,“愚乐”误国,庸俗害人!我们需要的是有思想、有品味的高尚的娱乐,而不是低级、媚俗的“戏说”“大话”!“愚乐”之花看似美丽,而实质是有毒婴粟花、精神鸦片!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远离它,拒绝它,不要让“愚乐”的毒花迷住了你的慧眼!
最后,我再次大声疾呼:拒绝“愚乐”,追求崇高!
“戏说”下的反思
康乾盛世的繁华曾经让人向往,西游路上的奇险让人何其神往,然而当三国的风云变幻被水煮的不咸不淡,《孔雀东南飞》的唯美被戏语烹的火候失调,我们不能不好好反思如何让昔日的经典应对今日的喧嚣了。
反思其实并不等于批判,用客观的眼光看世界,会发现“戏说”中也包含今人对古人的理解与骄傲。
易中天做客央视大品三国,唤起了国人对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的向往与自豪;于丹置身讲坛评论语,也点醒了国人心中积压太久的真性情与真人格。
立足经典,反思现实,用过去的哲人理念来指导今人的尘世浮华,能给浮躁的时代注入清醒的解药。
但毕竟前人相去甚远,所以适当地以“戏说”作为沟通古今的渠道,也值得我们拍手致意,鼓掌微笑。
然而,肯定亦不等于盲目,盲目地放任经典被凡夫俗子烘烤,会麻木一代中国人的品味和骄傲;允许对经典做出新解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忍受对经典的嘲笑,这就是为什么胡歌水煮《无极》让《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红得发紫,而对经典《闪闪红星》的恶搞却招来了舆论的讨伐于群众的唾弃。
或许现在紧张的生活需要幽默的调剂,但积淀千年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却在当代一再吹响号角,号召人们立足现实,认清对象,找准目标。
这也告诉我们铁一般的事实:经典不是娱乐的下脚料,文明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恶搞。
这就对我们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到底如何让经典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众人的渴求与需要。
其实,《百家讲坛》的风靡已经告诉我们答案:合理地诠释定能让经典重现光芒。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胡闹,《百家讲坛》长期的好评如潮与屹立不倒已经说明国人心中潜在的价值观已经分辨出了对错是非,孰恶孰好,只是时代赋予的喧嚣往往掩盖了内心真实的声音,让我们稀里糊涂地对那些恶搞报以微笑。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擦亮求知的双眼,只要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经典,恶搞就必然会逃之夭夭。
立足现实,谨慎地诠释经典会让文明欢笑;追逐浮华,盲目曲解经典会让精华逃遁,让糟粕喧嚣。
大浪淘沙,孰去孰从,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然后才能真正地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