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土开采工艺流程图

高岭土开采工艺流程图

高岭土开采工艺流程图

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

木雕工艺制作流程及雕刻技法 (一)木头的特性及选材 木头有的松软、有的粗硬,一般木头松软的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亮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适合雕刻结构复杂的、造型细密的作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和保存时不易断裂受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只是雕起来比较费工夫、容易损伤刀具。 比较疏松的木质适合初学者用,如椴木、银杏木、樟木、松木等。这类木材适合雕刻造型结构简单、形象比较概括的作品,雕凿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其木质软、色泽弱,有的需要着色处理,以加强量感。有些木纹比较明显而且变化多端,如:水曲柳、松木、冷杉木等,就可以巧用木纹的流畅、木纹的肌理,作一些较抒情的作品。一般说来,造型起伏越大,木纹的变化越丰富,也就越有味;造型的形状动态越婉转、流畅,木纹走向的效果也就越是理想,以至出乎意料的好看,极富装饰性。当然,这种木材的造型设计应是以高度概括为主,过于复杂和过于小的体积,不仅会破坏木纹,还会造成视觉上的反差。所以在创作一件作品之前,首先要对木材有所认识,选择适合于所表现的材料十分重要。 (二)木材的干燥处理 1、人工干燥: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使木材干燥。(根据木材的大小、厚薄,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干燥的程度最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左右。 2、自然干燥: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才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60cm 左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3、简易人工干燥:一是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二是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有损木质。 (四)雕刻技法 所谓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作品在“脱壳而出”的快感。甚至因木质的特性或用力过猛会减去不该减去的地方,而感到惊心动魄,但如处理得当,也可能因险象环生而喜悦。同时还能感受到各种刀法运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韵味,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产生新的意韵。因此,在木雕艺术创作中,是心理多变而复杂有意义的过程。优美的刀法之所以形成,是技术达到纯熟的表现。时常有人在临摹一张好画时,感到最难的莫过与笔触,因为笔触是作者心灵与技巧的产物,刀法也如此,是任何模仿都难以体现的东西。所以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刀法。那种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圆刀排列、平刀切削……它们所表现的艺术语言,其魅力是其他材质的雕塑无法达到的。 木雕的制作流程: 1、通常要画创意稿,再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 2、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它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的造型,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凿粗坯:可从下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凿粗坯时还需注意留有余地,如同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

提捞采油管理规定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大港油田提捞采油计划方案编写、施工操作前准备、提捞施工过程、安全环保要求、资料录取、提捞采油井日常管理等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提捞采油管理。 2 术语 2.1捞油泵:在提捞采油过程中,将井筒内液体提升至井口的专用工具。 2.2捞油井专用井口:安装在提捞采油井上的井口组合装置。 3 选井条件 3.1 地质条件 储层具有一定的可采储量;油层具有一定的供液能力;井筒内液面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地层压力系数在1.0以下。 3.2工程条件 捞油深度范围内,油井套管质量完好;井口大四通完好且各部件灵活好用;进井路及井场规格满足捞油车组通行和摆放。 3.3 生产条件 气油比不超过40m3/t;井口硫化氢含量不超过10ppm。 4 方案编制 4.2.1油气生产单位根据油井的地质、工程、生产情况,在长停、低产低效井以及没有油气生产集输系统的油井中,筛选确定提捞采油井号。4.2.2油气生产单位编制年度提捞采油计划方案,并按规定履行相关的审核审批程序。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提捞采油井号、预计的单井捞油产量、捞油工作制度、HSE及井控要求、施工应急处理预案等内容。 5捞油前的准备 5.1 油气生产单位根据生产情况向提捞采油施工队伍下达提捞采油指令。 5.2 施工队伍根据捞油指令,收集捞油井有关资料。

5.2.1 调查井身结构、完钻井深、人工井底、套管技术结构规范、射开层位、射孔井段、油层中部深度等基础数据。 5.2.2 调查地层压力状况、周边相对应的注水井情况、历次作业情况,施工测井资料以及更换套管短节记录等生产数据。 5.2.3 调查套管状况,井内有无落物及落物的名称、规格、鱼顶深度及历次作业施工结果。 5.2.4调查历次作业时和捞油施工前的硫化氢含量记录。 5.3 提捞施工人员要求 5.3.1 提捞车组人员至少应配备4人,包括提捞车司机、运油罐车司机各一人,操作手二人。 5.3.2操作人员必须坚持“二穿二戴”即穿工服、工鞋,戴手套、工帽。 5.3.3操作人员工作前严禁饮酒,杜绝酒后上岗。 5.4设备及工具检查 5.4.1提捞车检查 5.4.1.1 检查各部位螺丝紧固情况。 5.4.1.2 检查液压系统各接头是否渗漏、液压泵是否好用、液压油面高度以及各液压缸工作是否正常。 5.4.1.3检查底盘及底盘以上气路是否正常,有无漏气部位。 5.4.1.4检查发动机机油、柴油、汽油是否足量,发动机温度、机油压力是否正常,仪表灯及照明灯光是否齐全完好。 5.4.1.6检查防火帽、接地倒链、罐车进油孔盖软垫片或有色金属垫片是否配置齐全。 5.4.2运油罐车检查 5.4.2.1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转运易燃、易爆危险品条件。 5.4.2.2 设备性能是否符合井场、道路条件下重载通过要求。 5.4.2.3 设备是否满足冬季条件下的卸油要求。 5.4.3 检查捞油泵是否符合附件A《捞油泵技术规范及使用要求》。5.4.4检查钢丝绳是否符合附件B《提捞采油钢丝绳技术规范》。5.4.5检查防喷器、灭火器、硫化氢检测仪、输油管线、短节以及必

铸铜工艺流程

铸铜工艺流程 铸铜等铸造类雕塑首先是泥塑的塑造,然后翻制阴模,翻制阴模后再翻制成阳模,实际上是一个材料转换的过程,即从可塑性泥制品转换到石膏和玻璃钢进行定型、最后送到专业铸造厂进行最后的铸造过程。每件铸铜艺术品都是需要经过最少11道复杂严谨的工序制作而成,这些工序中既有传统手工艺的痕迹,也有精密铸造的现代技术精彩所在。。。。 工艺流程之一:泥塑(每件产品的前身都需要一个泥塑原型,泥塑都是经过雕塑师在原创设计稿的基础上反复揣摩、推敲之后进行的再创作,泥塑的造型好坏、神韵的体现与否、意图的表达呈现直接影响今后的产品好坏,所以优秀的泥塑离不开优秀的雕塑师) 第一步天然特殊胶泥备料筛选,喷水醒泥48小时以上,圆雕焊接雕塑钢筋造型骨架,在骨架上缠绕十字型木条托泥装置,雕塑骨架上大间隙铺设金属网,可减少用泥量减少总重量保证雕塑不垮塌。如是浮雕需木工板铺设底板在板上每隔15公分钉钉子,钉子钉入一半另外一半露出方便挂泥,另在钉子上纵横缠绕细铁丝同样方便挂泥料。 第二步上大泥覆盖雕塑造型。上泥完毕一边用木槌砸实一边补平泥间空袭。全部上泥后对大造型进行不断的调整。造型不准需要返工对骨架进行休整直到满意,以上必须由专业雕塑师来完成。从此阶段开始雕塑必须经常喷水保持不开裂,半途公休要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直到雕塑模完成后。 第三部塑形,专业雕塑师来完成,塑形过程雕塑师中随时喷水随时塑造,具体细节其它工序简略。 第四步雕塑大型完成,通知甲方对大造型进行审核和提出意见或修改。继续不断的推敲调整和细节塑造达到完美,全部完成造型后进行整体推光泥塑,使用刮片进行推光。 第五步进入翻制阶段,在泥塑上用切片进行区块模具分割设计,然后喷洒肥皂水作为隔离防护。专业翻制技师配比石膏浆上于雕塑覆盖,具体石膏浆外层内层不同的水配比量由专业人员掌握和来完成。待石膏硬化干燥后开始脱模,脱模前要在区块上固定抓手,抓手用石膏麻木桩来制作。 第六步脱模后去掉分块模具上的残留泥,完毕后对石膏模进行细致修模,补磨。然后用金属铜网进行打磨。 第七部上玻璃钢,调配好树脂加入催化剂固化剂和填料与显色剂等。头层树脂上浆,二层配合玻璃丝布树脂一同上浆,一般需要三到五层上浆过程。形成厚度根据雕塑选择。 第八步拼合玻璃钢分体模块进行组合。拼合后进行缝隙的补平和加固,内部要建立永久性钢筋支持体系骨架。最后进行打磨,配合不同砂纸型号进行粗磨细磨水磨,大部分必须手工完成机器打磨无法圆润自然也难以完全无痕迹,所以必须手工砂带纸打磨。 工艺流程之二:矽xi胶开模(矽胶,英文名Silicon,此原料通常用作制作模具,精致度高,哪怕发丝粗细都可体现出来)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香肠工艺流程图 辅料验收原料肉验收 原料暂存肥膘解冻 精肉解冻水切丁辅料暂存分割热水漂洗1 漂洗2 加水绞肉 肠衣验收、暂存(处理)灌装、结扎 (包括猪原肠衣和蛋白肠衣) 咸水草、麻绳验收、暂存浸泡漂洗3 冷却 内包装 装箱、入库 出货

香肠加工工艺说明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原料肉验收、暂存化验室、仓库 按照原料肉验收程序进行,并要求供应商 提供兽药残留达标保证函及兽医检疫检 验证明 辅料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肥膘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肠衣验收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肠衣处理腊味加工间天然猪肠衣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冲洗,人造肠衣灌装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润湿 咸水草、麻绳 验收 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暂存仓库 浸泡腊味加工间咸水草、麻绳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浸泡使之变软 解冻解冻间肉类解冻分 割间 ≤18℃、18~20h恒温解冻间空气解冻 分割分割台、刀具肉类解冻分 割间 将原料肉筋键、淋巴、脂肪剔除、并分割 成约3cm小肉块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漂洗2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加工用水漂洗,将肉的污血冲洗干净 绞肉绞肉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12℃以下,采用Φ5mm孔板 肥膘切丁切丁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切成0.5cm长的立方

漂洗1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水温45-60℃,洗去表面游离油脂、碎肉 粒 灌装、结扎灌肠机香肠加工间按产品的不同规格调节肠体长度,处理量800~1200kg/h ,温度≦12℃ 漂洗3 水池香肠加工间水温45~60℃,清洗肠体表面油脂、肉碎 冷却挂肠杆预冷车间12℃下冷却0.5~1小时,中心温度≦25℃ 内包装真空机、电子 秤、热封口机 内包装间 将待包装腊肠去绳后按不同规格称重,装 塑料袋、真空包装封口 装箱、入库扣扎机、电子 秤 外包装间、成 品仓库 将真空包装的产品装彩袋封口,按不同规 格装箱、核重、扣扎放入成品库并挂牌标 识。

油墨生产工艺流程

油墨生产工艺的流程及原料? ?印刷油墨是印刷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未来要视印刷的发展而定,今后的印刷仍将是现有印刷方式的延续,所以油墨基本上仍靠连结料将着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连结料作为着色料的传递介质和粘合剂仍依然不变。但是,随着印刷高速化、自动化,联动加工作业的发展,以及环境卫生保护和节约资源能量方面的要求和限制,使油墨制造的内容不得不作相当的改变。 [关键词]连结料、有机溶剂、溶解性。 油墨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也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油墨应具有鲜艳的色彩,良好的印刷性能和满意的干燥速度。此外,还应具有耐溶剂、酸、碱、水、光、热等特性。 连结料是油墨的流体部分,能使着色料——颜料在分散设备上轧细、分散均匀,在承印物上附着牢固,而且使油墨能够具有必要的光泽、干燥性能和印刷转移性能等。对不同品种的油墨,选用合适的连结料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主要是连结料决定油墨的类型,因此有了良好的连结料,才能制得质量上乘的油墨。植物油大都可用来制造油墨的连结料,一些动物油、矿物油、合成油等也可成为油墨连结料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种合成树脂的出现,扩大并开辟了连结料的境界。 连结料大都是按干燥类型来命名的,如氧化结膜干燥型、渗透干燥型、挥发干燥型,热固型、紫外光光固型等。总之,不同类型的油墨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连结料。油墨使用主要的着色料颜料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颜料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或连结料而具有一定色彩的固体粉状物质。它不仅是油墨主要的固体组成部分,也是印到物体上可见的有色体部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墨的质量(如在色彩、稀稠粘度、理化性能、印刷适性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制造油墨要求颜料有鲜艳的色彩,较高的浓度,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其他有关性能。 一、网印油墨的分类与应用 1.网印油墨的分类 目前国内使用的丝网印刷油墨,其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承印材料分类 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合成塑料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①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②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③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④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⑤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晶、陶瓷器皿用油墨。 ⑥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聚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聚丙烯用油墨。 ⑦印刷线路板用油墨:电导性油墨、耐腐蚀性油墨、耐电镀及耐氟和耐碱性油墨。 (2)根据油墨的特性分类 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等。 (3)根据油墨所呈状分类 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4)根据油墨的功能性分类 印刷油墨是通过用印刷方法在承印物上表现图像线条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再具备其他物理、化学功能的油墨,则叫做“功能性油墨”。目前,使用的主要功能性油墨有: (1)物理性功能油墨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

提捞采油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大港油田提捞采油计划方案编写、施工操作前准备、提捞施工过程、安全环保要求、资料录取、提捞采油井日常管理等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提捞采油管理。 2 术语 2.1捞油泵:在提捞采油过程中,将井筒内液体提升至井口的专用工具。 2.2捞油井专用井口:安装在提捞采油井上的井口组合装置。 3 选井条件 3.1 地质条件 储层具有一定的可采储量;油层具有一定的供液能力;井筒内液面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地层压力系数在1.0以下。 3.2 工程条件 捞油深度范围内,油井套管质量完好;井口大四通完好且各部件灵活好用;进井路及井场规格满足捞油车组通行和摆放。 3.3 生产条件 气油比不超过40m3/t;井口硫化氢含量不超过10ppm。 4 方案编制 4.2.1 油气生产单位根据油井的地质、工程、生产情况,在长停、低产低效井以及没有油气生产集输系统的油井中,筛选确定提捞采油井号。 4.2.2 油气生产单位编制年度提捞采油计划方案,并按规定履行相关的审核审批程序。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提捞采油井号、预计的单井捞油产量、捞油工作制度、HSE 及井控要求、施工应急处理预案等内容。 5 捞油前的准备 5.1 油气生产单位根据生产情况向提捞采油施工队伍下达提捞采油指令。 5.2 施工队伍根据捞油指令,收集捞油井有关资料。

5.2.1 调查井身结构、完钻井深、人工井底、套管技术结构规范、射开层位、射孔井段、油层中部深度等基础数据。 5.2.2 调查地层压力状况、周边相对应的注水井情况、历次作业情况,施工测井资料以及更换套管短节记录等生产数据。 5.2.3 调查套管状况,井内有无落物及落物的名称、规格、鱼顶深度及历次作业施工结果。 5.2.4 调查历次作业时和捞油施工前的硫化氢含量记录。 5.3 提捞施工人员要求 5.3.1 提捞车组人员至少应配备4人,包括提捞车司机、运油罐车司机各一人,操作手二人。 5.3.2 操作人员必须坚持“二穿二戴”即穿工服、工鞋,戴手套、工帽。 5.3.3 操作人员工作前严禁饮酒,杜绝酒后上岗。 5.4 设备及工具检查 5.4.1 提捞车检查 5.4.1.1 检查各部位螺丝紧固情况。 5.4.1.2 检查液压系统各接头是否渗漏、液压泵是否好用、液压油面高度以及各液压缸工作是否正常。 5.4.1.3 检查底盘及底盘以上气路是否正常,有无漏气部位。 5.4.1.4 检查发动机机油、柴油、汽油是否足量,发动机温度、机油压力是否正常,仪表灯及照明灯光是否齐全完好。 5.4.1.6 检查防火帽、接地倒链、罐车进油孔盖软垫片或有色金属垫片是否配置齐全。 5.4.2 运油罐车检查 5.4.2.1 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转运易燃、易爆危险品条件。 5.4.2.2 设备性能是否符合井场、道路条件下重载通过要求。 5.4.2.3 设备是否满足冬季条件下的卸油要求。 5.4.3 检查捞油泵是否符合附件A《捞油泵技术规范及使用要求》。 5.4.4 检查钢丝绳是否符合附件B《提捞采油钢丝绳技术规范》。

不锈钢雕塑工艺流程图

不锈钢雕塑-—时代新宠 作者:广州凰宁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张自胜 不锈钢雕塑,简单理解就是用不锈钢做的雕塑,统称为不锈钢雕塑。不锈钢学名叫不锈耐酸钢,通俗一些就是在空气中不容易生锈,或者耐化学物质腐蚀。不锈钢在中国起步并不晚,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研究和生产不锈钢,并于1952年制定了我国自己的不锈钢技术标准,不过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不锈钢这个词一直属于非常专业的词汇,仅活跃局部的专业领域,根本无法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大都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更难得一见。此时的不锈钢属于短缺资源或管控物质,仅被用于特殊领域.时至1985年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锈钢的生产、应用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不锈钢的名字开始进入普通市民的听觉范围,不锈钢的产品开始映入老百姓的眼睑。一些不锈钢制品逐渐的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由于不锈钢制品光泽银亮、硬朗的质感、易于成型,给人们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拥有的心理冲动,也有人说是不锈钢让我们迎来了具有酷感审美的金属时代,此等赞誉不可谓不高,也只有不锈钢无愧于此美名. 用于制作不锈钢雕塑的材料:304和316. 304不锈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不锈钢(铬—镍),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无热处理硬化现象(使用温度—196℃~800℃)。是国家认可的食品级不锈钢。在非工业区、重度污染区、沿海等地区和城市的室内外不锈钢制品的首选材料。 316不锈钢因添加Mo,故其耐蚀性、耐大气腐蚀性和高温强度特别好,可在苛酷的条件下使用;加工硬化性优(无磁性);高温强度优秀;固溶状态无磁性;冷轧产品外观光泽度好,漂亮;相对304,价格较高。316也被称为船级材料,由于其耐腐蚀性强,常被用于制造轮船和军舰。 不锈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不锈钢,在强酸高温的环境中,304和316也会锈蚀。 雕塑常用材料厚度:板材0。5—3mm,管材0.3—5mm,材料厚度越厚制作工艺难度越大,价格越高。我公司曾经使用过厚度为10mm不锈钢

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烧结厂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德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烧结厂建设1座12m 2竖炉,利用系数 6.3t/m 2?h ,年产酸性球团矿60万t 。 车间组成及工艺流程 1.1 车间组成 车间组成:配料室、烘干机室、润磨室、造球室、生筛室、转运站、焙烧室、带冷机通廊、成品缓冲仓、风机房、煤气加压站、软水站、高低压配电室等。 1.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付图 1.2.1 精矿接受与贮存 竖炉生产主要原料为磁铁矿精粉,对铁精粉化学成分要求是 精矿进料采用汽车输送,汽车将精矿粉卸到下沉式精矿堆场,经抓斗吊运至配料仓。 进厂铁精粉化学成分 名称 TFe( %) Feo (%) SiO2(%) S(%) 粒度(-200mm ) 磁铁矿 份 ≥65 ≤23 ≤7 ≤0.2 ≥85

1.2.2膨润土接受与贮存 竖炉对膨润土化学成分要求是: 进厂膨润土化学指标 名称 吸水率(2h) ∕% 吸蓝量 (100g膨润土∕g) 膨胀容(2g 膨润土∕ml) 粒度 (-200mm) 水分 (%) 钠基膨 润土 ≥400 ≥30 15 ≥95 ≤10 袋装膨润土用汽车运入,储存在膨润土库,由库内设的电葫芦将袋装 膨润土运至膨润土配料仓平台,由人工抖袋将膨润土卸到膨润土配料仓。 1.2.3配料系统 配料矿槽采用单列配置,4个精矿配料仓,容积100m3,储量8.8h,三用一备;2个膨润土仓,膨润土仓为一用一备。配料室为地 下结构。采用自动重量配料,根据设定的给料量和铁精粉与膨润土的 配比,自动调节给料量。铁精粉通过仓下2m圆盘给料机和配料皮带 秤配料。膨润土通过螺旋给料机和螺旋秤配入皮带。圆盘给料机和螺 旋给料机采用变频控制。并且尽量做到铁精矿与膨润土两料流首尾重合。在配料室膨润土落料点处和膨润土设抽风除尘,采用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采用反吹清灰方式。 设置铁精粉仓库和膨润土库。铁精粉仓库能容纳约9天的用量, 下沉式结构,铁精粉采用抓斗吊上料,设置2台10t抓斗吊。膨润土 库用来堆放袋装膨润土,膨润土设电葫芦环形轨道由电葫芦将袋装膨

植物油提炼设备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1.油料清理 (1)油料在收获、晾晒、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会混进一些沙石、泥土、茎叶及铁器等杂质,如果生产前不予清除,对生产过程非常不利,油料中所含杂质可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和含油杂质三大类。 (2)所谓油料清理,即除去油料中所含杂质的工序之总称。对清理的工艺要求,不但要限制油料中的杂质含量,同时还要规定清理后所得下脚料中油料的含量。 2.油料剥壳与仁壳分离 剥壳要求 ①仁中含壳率:不超过*%。 ②壳中含仁率(手拣)不超过*%。 3.油料干燥 油料干燥是指高水分油料脱水至适宜水分的过程。油料收获时有时在雨季,所以水分含量高。为了安全贮藏,使之有适宜水分,干燥

就十分必要。 利用干燥设备加热油料,可使其中部分水分汽化,同时,油料周围空气中的湿度,必须小于油料在该温度下的表面湿度,这样形成湿度差,则油料中的水分才能不断地汽化而逸入大气,并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油料表面的空气量越多,则油料的脱水速度越快,干燥设备强制通入热风进行干燥,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4.油料破碎 用机械的方法,将油料粒度变小的工序叫破碎。破碎的目的,对于大粒油料而言,是改变其粒度大小利于轧胚;对于预榨饼来说,是使饼块大小适中,为浸出或第二次压榨创造良好的出油条件。 5.油料软化 软化是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使其变软。增加塑性的工序。为使轧胚效果达到要求,对于含油量较低的大豆、含水分较少的油菜籽以及棉籽等油料,软化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大豆,由于含油量较低,质地较硬,如果再加上含水分少,温度又不高,未经软化就进行轧胚,

势必会产生很多粉末,难以达到要求。 6.油料轧胚 轧胚亦称“压片”、“轧片”。它是利用机械的作用,将油料由粒状压成薄片的过程。轧胚的目的,在于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为蒸炒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在压榨或浸出时,使油脂能顺利地分离出来。 对轧胚的基本要求是料胚要薄,面均匀,粉末少,不露油,手捏发软,松手散开,粉末度控制在筛孔1毫米的筛下物不超过10%~15%,料胚的厚度:大豆0.3毫米以下。轧完胚后再对料胚进行加热,使其入浸水分控制在7%左右,粉末度控制在10%以下。 7.油料蒸炒 油料蒸炒是指生胚经过湿润、加热、蒸胚和炒胚等处理,使之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并使其内部的结构改变,转变成熟胚的过程。 蒸炒是制油工艺过程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因为蒸炒可以借助水分和温度的作用,使油料内部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例如细胞受到进一步的破坏,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磷脂和棉酚的离析与结合等,而这些变化不仅有利于油脂从油料中比较容易地分离出来,而且有利于毛

雕塑制作工艺流程方案

雕塑的制作流程 一设计 先收集资料,画出雕塑的基本特征,不同角度的造型及机理若干张。 二泥稿 用底座木块、小木条与不同型号铁丝做成目标雕塑的基本形态,捆绑成型后,用雕塑专用油泥塑形,在塑形的过程中始终把握目标雕塑的动态与特征,这过程花费约两天左右。 三翻模制作 把小的泥稿翻模成目标材质雕塑模型。 四泥稿放大 1:计算出小稿子放大最后的尺寸比例,用尺子拉不同角度计算出骨架的大小。买齐不同型号的角钢0.1吨、铁丝5捆、木条80米、绳子3把、焊条若干等。 2:根据计算出的尺寸进行搭建骨架,先把底座尺寸量好后进行角钢、钢条焊接,再按目标雕塑的形态用角钢焊接出基本造型。 3:用铁丝做好雕塑的机理轮廓,再用木条和绳子填充其中使其饱满,把雕塑的基本形态与机理轮廓做好。 4上雕塑大泥,用4个资深研究生进行形体塑造,(大约8天左右,此过程因加急增加2人耗时6天)过程中不停进行修正与校对,使雕塑形态优雅而不失气势。 五:泥塑保养 塑形过程中有专业人员不停进行维护与保养。 六:翻模制作 1:形体塑造完毕在雕塑表面喷洒专用水以便脱模。再3个专业工人涂石膏雕塑表面上,待干后用石膏、棕毛涂其表面,最后用细铁丝木条方向不一固定于雕塑表面。(因加急添2工人耗时一天) 2:待彻底干后用260把左右雕塑专业切片刀按雕塑机理走向大小不等分约十二个区域,分好后小心分割开,把泥土、木条等骨架清理干净。(3个专业人员耗时一天)

3:把外模泥土用汽油、洗衣粉、刷子等彻底清洗干净。 4:用汽油,滑石粉、树脂、固色漆、雕塑专用液等按不同比例勾兑,待外模干后涂于内壁若干次,再贴玻璃纤维两层。此过程用两遍达到标准厚度。(因加急增加2个专业人员) 5:去模,清洗外模。 6:再按大小搭建焊接骨架,6个专业人员进行合模,清洗。 7:进行清洗、缝补、调整、打磨等工序。 七:效果处理 完成后在表面上色3次,再做效果、艺术加工等。 八: 进行包装、运输、安装及调整。 更多雕塑制作工艺、雕塑案例、雕塑产品请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5c9295182.html,查看

石雕、铜雕施工工艺流程

石雕雕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一、工程特征 本雕塑工程采用圆雕及高浮雕雕刻手法,雕塑材料采用花岗岩和红砂岩。 二、石雕设计要求 雕塑制作是个复杂的过程,雕塑作品艺术含量高,对作品制作的艺术要求较高,施工时药考虑艺术品的特殊性,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处理问题。 1、整体雕塑创作设计制作安装流程 创作设计阶段: 创作构思→平面效果图→泥塑小样创作→泥塑定型 模型制作阶段: 按尺寸要求制作大泥塑→制作玻璃钢→合模卸模 石雕雕刻阶段: 选材→石雕初稿→细部刻画→艺术总监指导修饰→验收 运输阶段: 包装→装车→运输→卸车 安装阶段: 前期准备→基础验收→安装→调整→清理→验收

2、技术及艺术品位质量控制要点 ①先作泥塑小样,因泥塑小样是平面效果图的立体表现形式,便于对整体效果的把握,小样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平面的透视效果,按适当比例制作注重表现手法。 ②泥塑大样为成品的1:1稿样,以小样按比例准确放大,必须通过泥塑制作作为成品雕塑的参照模型,这是艺术家作品区别于民间工艺作坊的分水岭,制作时要准确把握制作比例,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对各部分的刻画细致,特别明显,必须由艺术家监理。 ③石膏模是将泥塑转变为玻璃钢样品的中间环节,而玻璃钢样品是石雕制作的模型,此工序直接影响到雕塑的作品质量,故应认真细致制作。 三、石雕塑工程的重点、难点部分 经对设计施工图的认真阅读及仔细研究,精心制作玻璃钢模型,结合雕塑意图及实际情况,本工程重点、难点如下: 1、重点性分析 ①选材:因为整体雕塑结构美观大方,为了减少接缝所用的原材料为大方料石且质地须均匀。 ②雕塑构件拆分与拼接:认真研究拆分位置,尽量选择在横直线条上进行拼接。 ③包装运输:因大部分雕塑构建都有雕刻图案。 ④构件安装:雕塑构件安装是从图纸变为现实,使设计理想得以体现的重要环节。

植物油生产工艺流程图(1)

植物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料验收 清选去杂 烘干冷却 破碎脱皮 热风烘炒 降温、轧糁 蒸炒 榨油 降温过滤毛油成品油

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1.原料验收: (1)原料100%来自经评审合格的供应商或备案基地。 (2)原料进厂前,对所收购的原料按《原辅料验收制度》进行验收,不合格的原料一律拒收。 (3)原料进厂时,检查供应商的三证和检验证明。 (4)合理安排生产所需的原料量,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生产。 2.清选去杂 清除原料中的石子等杂质,用分级筛分离出花生中的未成熟粒、霉变粒、破碎 粒等不完善粒,这部分可用于生产二级油,单独销售。 3. 烘干冷却 将花生在烘干房用热风气流干燥机烘干后水分控制在5%~6%。然后迅速用冷空 气把油粒温度降至40℃以下。 4. 破碎脱皮 用齿辊式破碎机将红外衣扒掉,破碎后用风力风选器或吸风平筛将红外衣吸出,分 离出的花生红皮可用作医药化工原料。 5. 热风烘炒 将总量25%~30%的花生瓣送至燃煤热风烘炒炉,在此烘炒炉内油料被加热到180℃~200℃。烘炒温度是浓香花生油产生香味的关键因素,温度太低,香味较淡; 温度太高,油料易湖化。 6. 降温与轧糁 为防止油料糊化和自燃,烘炒后应迅速散热降温,降温后用齿辊式破碎机轧成碎粒状。 7.蒸炒 用蒸炒锅对生坯进行蒸炒。出料温度108℃~112℃,水分5%~7%,为保证花生油有浓郁的香味,蒸炒锅炉的间接蒸汽压力应不小于0.6mpa。 8. 榨油 本工艺使用的是200型螺旋榨油机,对榨油机主轴转速作了适当调整,主轴转速由原来的8rpm提高到10rpm,并适当放厚饼的厚度,一般控制在10mm左右。入榨温度135℃,入榨水分 1.5%~2%,机榨饼残油9%~10%。 9.降温 用冷冻盐水于低速搅拌下将植物油冷却到10℃~15℃,然后保温沉淀静置48h。 10.过滤毛油 将沉淀48h后的毛油泵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在滤饼形成前得到的过滤油较浑浊,应在滤饼形成后重新过滤。

玻璃钢雕塑工艺制作流程

玻璃钢雕塑工艺制作流程 雕塑由来已久,在石器时代以来,雕塑便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纵观中外历史,各个名族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都是以壁画或浮雕的形式,将文明传承。雕塑作为其中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发展到如今,雕塑早已变成艺术的化身,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接触到雕塑。 历来,雕塑材质通常为木材、石材及金属材质等,但各有优劣。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作为新型材质也逐渐作为雕塑的载体,其中以玻璃钢最为突出。玻璃钢全称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英文简写为FRP。它是以天然树脂与滑石粉等骨料复合而成,具有轻质、强度高、防腐、防水等特点。再加上它的模具制作简便,雕塑成品造型独特、图案精美等因素,备受客户信耐。

玻璃钢雕塑根据外形,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在细分则是人物、动物雕塑、卡通雕塑、商场美陈雕塑、校园浮雕、城市雕塑、欧式建筑雕塑、抽象艺术、小品雕塑等。无论是圆雕还是浮雕,其制作过程都不尽相同,只有把握住关键步骤,就能制作出精美独特的玻璃钢雕塑。、 第一步—泥塑制作 1、根据设计图以及成品特性,预先做好支撑骨架和造型。 2、填泥。根据雕塑样式不同,可采用不同方法。如泡沫剪切、刮板等办法。 3、精雕以及精修,在客户认可之后方可进入下个步骤。 第二步—翻制模具 1、首先技术人员会根据各方面因素,决定泥塑表面的处理方法。 2、根据客户要求,翻制不同材质模具。如硅胶模、石膏模,亦或玻璃钢模。几种模具各具有优缺点。如硅胶模,其成本极高,但它翻出的成品,其效果最佳。玻璃钢模也可多次使用,成品效果也不错,却有易变性的缺点。而石膏模则是一次性的,造价低。 3、制模时候,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产品形状,将模具分成两块以上。但其宗旨便是不破坏模具、方便安装以及易于拼接。 第三步—制作成品 1、玻璃钢雕塑制造采用手糊成型办法。分别对若干个单元模具进行翻制。 2、拼接,又称作组装。依此成型出单元产品,然后将它们组合成一整体。 3、接缝处理,将若干单元产品拼接之后,其缝隙需要粘接、打磨处理。 4、支架制作。即支撑成品稳定的骨架,一般情况都是以钢材为主。 第四步—后期处理

不锈钢雕塑制作加工流程

河南弘美雕塑公司http: 不锈钢雕塑制作加工流程 不锈钢雕塑是在传统石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雕塑种类,因为其特有的明亮、活泼、不易污染、与现代都市生活相符等特点,已经逐渐被大众接受,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逐渐有超过传统石雕的趋势,下面教大家不锈钢雕塑制作加工流程的详细步骤。 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见到不锈钢雕塑,公园、小区、甚至咖啡馆、酒店、餐厅等都充分利用其装饰作用,它给整个大环境起了很大的烘托作用,整体的光感很强、不容易损坏而且有整体感觉。很多地方用到的不锈钢雕塑都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内骨造型架的制作 1、根据雕塑模型按比例核算到所需高度,雕塑内骨架的规格采用12#、10#、 6."3#槽钢和76㎜*3㎜、50㎜*3㎜、32㎜* 2."75㎜的管材、5*5角钢从底往上,由粗变细、由密而疏焊成方笼。 2、焊接前,除检查切口平整度外,对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4㎜的管子,应对管端加工V型坡口,管子坡口应按规定留有坡口间隙。所有承重骨架采用双面满焊,整体骨架完成后用防锈漆满涂三遍。 1、主支架设计 (1)主支架承受的主要载荷。 1)主支架、副支架、铜像壁板及其他附件的重量。 2)稳态风载。在选定风速下,一般考虑正面、侧面、背面、等四个方面作用在雕像身上的各方向风力。为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对统计出的实际重量、风速还得加一个放大系楼再用于主、副支架的设计。放大系数的大小每座雕塑都

不尽相同,因各地的风速、温差、雕像自身结构物点等有所不同,前两者要从当地多年来的统计数据选定: 后者则要从雕像身高度与底面直径之比值来考虑: 风载大小可根据选定风速进行计算,再用模型风洞试验测点数据验证后确定。 (2)主支架的外形及尺寸 主支架的外廓形状和尺寸的设计,用1:5中样模型来测取,从底平面开始,取垂直Z轴的横截面与雕塑外廓交线的一线点,量取其平面坐标值。取点数的多少,应以能准确绘制出此截面上一整圈外廓形状的曲线为准。测得各点的坐标值乘5以后就得到了1:1足尺像的平面坐标值。各横截面之间在Z轴上的间距为 0."5(1:1值),逐层向上测量,就得到了整座雕塑外形的空间坐标。再使主支架外形与雕塑外形相似,留出两者间 0."5~ 1."0m的间隙,这样就确定了主支架的外形和尺寸后。 (3)主支架的形式 型钢焊接主架: 利用槽钢、角钢等型材,焊接连成主支架。它有很好的刚度、强度,制作、安装比较主便。大多数都对几何形状作准确测量的难度大,在安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支架与铜壁板间有碰撞现象。而雕塑的铜壁板的外形不允许变动,只能修改主支架。 (4)副支架高计 雕塑的外形往往是不规则的,主支架的外廓形状不能做得和雕像内腔形状完全一致,铜壁板不能直接挂在主支架上。而铜壁板上的载荷又必须传递到主支架上,并让它承受。钢与铜合金的膨胀系数不同,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

铸造工艺流程介绍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 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型砂的性能 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2、型砂的组成 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砂型铸造分为手工造型(制芯)和机器造型(制芯)。手工造型是指造型和制芯的主要工作均由手工完成;机器造型是指主要的造型工作,包括填砂、紧实、起模、合箱等由造型机完成。泊头铸造工量具友介绍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手工造型因其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备简单,无需造型设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但手工造型生产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手工造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整模造型 对于形状简单,端部为平面且又是最大截面的铸件应采用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操作简便,造型时整个模样全部置于一个砂箱内,不会出现错箱缺陷。整模造型适用于形状简单、最大截面在端部的铸件,如齿轮坯、轴承座、罩、壳等(图2)。

试油工艺流程

常规试油工艺流程 **************工艺研究所 2007-10-26

一、试油的概念 试油是钻井完井之后,对油气层进行定性评价的一种手段。试油的目的是将钻井、综合录井、测井所认识和评价的含油气层,通过射孔、替喷、诱喷等多种方式,使地层中的流体(包括油、气和水)进入井筒,流出地面。这一整套的工艺过程,将取得产层流体的性质、产量、地层、地层压力及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相处理获得地层的各种参数,对地层进行评价。 二、常规试油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附图 1、施工前的开工准备 (1)安装试油井架。认真检查、紧固井架各部位,不得开焊、缺螺栓及严重变形。天车滑轮转动灵活并打好黄油,确认合格方可安装。 (2)井架底座必须垫水泥基础垫。 (3)井架安装必须按照设计和相关要求、标准进行安装。井架安装要符合安全技术,校正后才能使用。其它要求执行立井架标准。 (4)认真检查钻井井口,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5)安装井口四通及防喷器,都必须按照要求安装。 (6)井口地面管线要按照井控和安全的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风向标、逃生路线指示牌和套管闸门指示牌都要按照要求悬挂和安装。 2、通、洗井 (1)用油管底部连接通井规进行通井、洗井。当下至距人工井底50m时,下放速度要缓慢,每分钟不得超过5m。司钻要认真观察拉

力表,发现遇阻加压不得超过20KN,连续实探人工井底三次,确定人工井底深度。 (2)探到人工井底后,上提油管1-5m,安装好井口,连接好进出口管线。进行洗井时,洗井液上返速度应大于2m/s,达进出口液性一致为合格。 (3)如果井筒内为高密度的钻井泥浆,或者设计要求需要分段洗井,则采取分段洗井的方式,油管下到预定位置后,安装好井口,连接好进出口管线。进行洗井时,洗井液上返速度应大于2m/s,达进出口液性一致为合格。然后再加深油管到指定位置,安装井口进行洗井,直到人工井底。 3、试压 (1)装好井口采油树,全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压,一般油水井要求试压15MPa,气井要求试压20MPa,经30分钟下降小于0.5 MPa 为合格。装好防喷器、旋塞阀,防喷器处于半封状态时进行试压(半封闸板与油管尺寸相匹配)15MPa,经10分钟压力下降小于0.7MPa 为合格。然后对全封闸板进行试压15MPa,经10分钟压力下降小于0.7MPa为合格。若试压不合格严禁进行施工,并及时向试油监督和试油测试公司工艺研究所汇报。 生产套管管柱试压符合表(见表1):

雕塑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雕塑的制作方法与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雕塑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玻璃钢 一、备泥加工 首先将直接自地下的泥去掉杂质,用木槌,木棒敲砸进行人工捣炼,有条件的可用捣泥机加工。太湿的泥,要先放在室内通风处,让泥土吹干达到合适的湿度;太干的泥则要泥土砸碎,放在容器内,浇上适量的水浸泡,然后再进行捣炼。最后要使泥土达到软硬适度又不粘手为佳。加工好的泥块要放在缸内或其他盛具内,用湿布或塑料布盖好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备用。或者直接购买雕塑红泥备用。 二、小样稿制作 1)雕塑根据业主确认的设计图,制作1米以下小样模型。 2)小样的制作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主体综合效果、加工的可行性、结构的合理性、工艺的艺术性的基础上,从三维结构及艺术造型上再创作。 三、搭内骨架 搭制骨架常用木,木版,铁丝,钢筋,铁钉等。泥塑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样,起着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它是泥塑的基础条件,不可忽视。 搭骨架要注意: <1> 骨架要牢固,以保证泥塑的稳定,上泥后不倾斜,不倒塌。 <2> 堆泥后要使其既不掉泥,又不露架。 <3> 要体现雕塑的大体形状。 <4> 所搭骨架要简单,便于变动和制模时拆架。 四、上大泥堆大形 泥与骨架备好以后,就可以动手上泥了。先在骨架上喷一次水,以便泥块与骨架能牢固地结合,不易掉落。 上泥时,将泥块一块一块地堆贴在骨架上,用手按紧,拍实,然后层层加泥,用木槌或拍泥板将泥砸实帖牢。

上大泥时,要从大处着眼,从整体入手,切忌缩手缩脚,陷入到局部细节的塑造中。雕塑是三维的实体,每添一块泥都要照顾到各个视角之间的关系,要经常转动雕塑台,不断进行观察比较。泥不要一次堆足,只要堆出大形即可。 五、深入塑造 在大的形体与比例为准确的基础上,便可进入深入塑造的阶段。 随着局部和细部的深入,使泥塑的体量逐渐到位。做局部要经常与整体比较,使局部服从于整体。 在深入塑造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局部与细部的关系,也要反复推敲,始终掌握"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只要整体把握得准确,局部才能做的正确,而局部做准确了,也更充实完善了整体。 往往在深入刻画局部时精力十分集中,常在一个面上塑造时间太久而忘了转动雕塑台,这样越是做得细致,体积也越容易拉平。所以要注意始终保持整体的观察和塑造。 另外,要注意对称关系,可在泥塑上画中心线来检查,比较和修正。 六、调整统一 在深入阶段,难免会出现某些局部的细节表现得过分突出,形体的大转折被削弱,形体间缺乏连贯或处理僵硬等,在调整统一阶段就要把它调整到整体的大的关系上来。 泥塑圆雕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对泥塑作品喷水,特别在夏季水分容易挥发,更要定时喷水,使泥始终保持在合适的干湿程度,以便塑造形体。在冬季气温低,泥塑如不注意保暖,经冻结,整个泥塑会松裂,所以要在暖和的室内工作室工作,这样泥塑才不至于松裂。每次工作结束以后,要用塑料布把泥塑包好,使泥塑不易干裂,其水分不易挥发,以便继续塑造。 七、外模翻制 将制作完泥模的作品,分模分好后上隔离层;分模要充分考虑其主体综合效果、加工的可行性、结构的合理性、工艺的艺术性的基础上,从三维结构及艺术造型上进行分模。 八、硅胶模翻制。 九、石膏外模翻制。 石膏外模翻制时,需用长度合适的木条加固,以控制大型。 十、拆下模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