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论文
试析数学学科“小升初”衔接问题及对策
试析数学学科“小升初”衔接问题及对策摘要:新课程改革指出,中小学课程有机衔接的主要目标是统筹小学与初中各学科,各学段,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衔接,确保学生学科知识的有序过渡。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由于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连续性,因此,如果不能够很好把握小升初数学学科的衔接问题,将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态度、方法和观念,把握小升初数学学科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积极的探索确保小升初数学学科衔接效果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小升初数学学科有机衔接的适应性,本文主要就数学小升初衔接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小升初衔接;问题;对策从小学升入中学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困扰与问题,导致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效果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数学学科小升初衔接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学生数学学科衔接的问题,再加上教师自身认识存在局限性,对于数学学科的衔接关注度不够高,不能很好的把握小升初数学学科衔接的切入点,及时解决学生在小升初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困境,就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完成数学知识的有效衔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小升初学科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现小学生数学知识由小学到中学的平稳过渡。
一、数学学科小升初衔接中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对于小升初教学衔接认识不足现阶段对于小升初数学学科的衔接,有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传统的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均各自按照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并认为小学数学以初中数学的衔接并没有太多关联,因此导致很多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并不关注小升初数学学科的有机衔接,对于数学学科的衔接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很多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开始意识到小升初数学学科衔接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将小升初的有效衔接进行落实,导致学生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知识的过渡。
小升初数学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研究方案-总结
3.在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再给学生解释同级运算 的时候,告诉学生一级运算是加减,二级运算是乘除, 三级运算是乘方,开方,这样到时候学生再学习有理数 的运算顺序的时候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在讲解圆环面积公式的时候 我还会告诉孩子们这个公式还是个平方差公式,
S = p R - p r = p (R - r ) = p (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 )( R - r )
第1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1.2 几何图形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1.4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 第2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2.2 数轴 2.3 相反数与绝对值 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 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3.3 有理数的乘方 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3.5 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8.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 表达自己的想法。 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估算。 10.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初中新课标对有理数的要求: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 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 (这里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 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运算内容衔接
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第21页我们 可以知道4-6年级对数的运算的要求是: 1.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 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 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小升初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研究
小升初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研究摘要:国内还是有不少学者就小升初数学学科衔接问题进行研究, 而在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大多数的研究人员都认为我国的小升初数学学科衔接状况还是比较好的。
这主要是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比较关注初中数学教学,并会以此为目标,比较重视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的培养;初中教师也愿意积极地和小学教师进行沟通,对于小升初数学学科衔接也是比较关注的。
关键词:小升初;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引言:升初考试就是通过考试的形式,让小学生升入初中。
一般来说,小学生升初中都是采用就近入学的方式的,不过有些比较优质的初中学校,报考的学生会比较多,学生间的竞争也会很大。
所以就有一部分家长、学生对小升初会有很大的焦虑。
在进入初中以后,数学的难度和小学比起来提高了很多,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
所以在小学阶段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技能以及方法,这是很重要的。
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还不错,可是到初中以后,他们的数学成绩就下滑很快,所以人们对此也会很关注。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完成小升初的过渡,我们就针对小学数学,小升初考试应该怎样进行教学衔接进行了研究。
1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联系(1)小学数学涉及的内容主要就是数与代数,统计和概率,图形与几何等。
这些知识的学习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只需要简单的理解就好,知识点之间也没有太过深入的联系。
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适当的进行巩固,就可以有比较好的成绩。
如数和代数这方面的知识,在小学阶段只需要学生将情境中的数抽象出来,能够对其正确的进行读写;能够对分数\小数以及百分数进行熟练的转换;学会基本的运算方法,可以通过方程处理简单问题等,大多数难度都是比较小的[1]。
学生在掌握了教师讲解的方法以后,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处理大多数的习题以及考试题目。
再比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换,小学阶段的题目都是进行直接的转化,学生只需要将课堂的内容回忆起来,就可以进行计算,得到答案。
小升初衔接数学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升初衔接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强小升初衔接,本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探讨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对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和策略有待改进。
(2)学生方面:部分学生对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内容掌握不牢固,学习兴趣不高。
2. 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目标探讨(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小升初衔接数学知识,为初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策略研究(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巩固学生数学基础。
(2)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案例分享(1)案例一:以“分数”为例,探讨如何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衔接。
(2)案例二:以“图形”为例,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 教师交流与反思(1)教师分享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找出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活动,教师们对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探讨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了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五、后续工作1. 教师继续深入学习小升初衔接数学教学理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小升初衔接作文
小升初衔接作文
《小升初,新起点》
哎呀呀,想起小升初那段时间呀,可真是有好多事儿呢!就说有一次,我为了准备小升初的考试,在家里那是刻苦学习呀。
那天中午,我吃完饭就直奔书房,坐在书桌前,打开书本就开始复习。
我先从数学开始,那些公式呀,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眼前跳来跳去。
我一个一个地去记住它们,慢慢地做着练习题。
做着做着,突然遇到一个难题,我就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啊想,草稿纸都用了好几张。
嘿,我还就不信了,我一定要把它给解决了!就在我苦思冥想的时候,我家那只调皮的猫咪跑了进来。
它呀,直接跳到了我的书桌上,还在我的作业本上踩了几个脚印。
我当时就急了,“哎呀,你这小淘气,快下去!”我赶它它还不走,还在那东看看西瞅瞅,好像在说:“哼,我就不下去,你能拿我怎么样?”我无奈极了,只好先把它抱下去,然后赶紧清理作业本上的脚印。
等我再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思路好像被那只猫咪给打断了,哎呀呀,又得重新开始思考。
不过没关系,我可不会轻易放弃。
就这样,我一直复习到了傍晚,虽然中间有点小插曲,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努力的。
小升初的衔接呀,真的很重要呢。
我知道以后的学习道路还很长,但我已经做好准备啦,就像那天面对难题和调皮猫咪一样,我会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向着新的目标前进!嘿嘿,加油吧!。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与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数学教师也开始更加关注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提出了加强学段衔接的教学理念,除了突出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还明确提出要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的要求。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策略研究引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要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前言”部分提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
”并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衔接”的要求:“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的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做好学段衔接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
文章主要谈一谈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从何衔接”和“如何衔接”的问题。
1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价值小学高年级的衔接教学,对于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恰当地进行衔接教学,有利于学生后续更好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从中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及技巧,从而使整体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同时,中小学衔接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温习、内化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增强对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及系统性,形成数学思想,帮助其更快速地理解数学知识,培育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等因素,学生在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安排等方面自主选择和决策的空间相对较小,教师与家长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很多学生习惯于服从指挥、听令行事,紧跟环节、统一步调的学习。
尤其是小升初的就近入学政策,使学生没有较大的升学压力,导致部分学生更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满足于教师和家长引导下被动的“他主”学习。
浅谈如何做好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浅谈如何做好"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升初中阶段优化数学教学衔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
通过分析当前数学教学衔接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教学衔接的对策,包括加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教师的交流合作、提供小学预备性知识和思维训练、重视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复习,以及关注学生的学情,注重个性化发展。
这些对策有望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学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学习成绩;个人发展引言:小学升初中是学生教育生涯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衔接尤为重要。
良好的数学教学衔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如知识断层、教材不匹配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绩表现。
一、“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现状当前,"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小学和初中之间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升入初中后面临知识断层和学习困难。
教师之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差异较大,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教学衔接的过程缺乏连贯性和协调性。
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往往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这也增加了数学学科的转换难度。
综合来看,当前"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存在诸多问题,待改善和优化[1]。
二、“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这一阶段的教育衔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术发展和学习成绩。
一个顺畅的数学教学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他们在小学阶段获得的数学知识,确保他们能够顺利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
良好的数学教学衔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学习和掌握也为学生打开了更多学科和职业的大门。
关于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
关于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作者:谢晓民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36期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升初中过程中的衔接问题也逐渐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并且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促使學生在小学阶段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以此更好地进入初中学习状态。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概述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希望学生进入初中后能够快速适应数学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初中;数学;衔接;方法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有所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鉴于此,教师们十分重视小初衔接问题。
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因此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不仅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还要不断促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和思维等发生质的飞跃。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多加注意,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能够克服两个阶段的差异性,迅速进入初中学习状态。
一、注重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众所周知,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小学数学知识浅显易懂,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系统性。
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会感到数学知识难度明显增大,不愿意主动地克服困难,进而导致学习成绩逐渐落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生升入初中前,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内容采取激趣式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之产生较强的数学学习动力,为探究难度更大的初中数学知识做好充足准备。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将负数知识与生活联系到一起,可以将百分数与问题联系到一起,可以将比例知识与情境融合到一起,以此促使学生逐步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产生兴趣。
二、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人们常说,良好的习惯是人潜在的资本,够一个人享用终身。
因此,教师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由于粗心、不认真审题等各种原因导致计算出错。
而数学是一门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学生语言、思想、创造等有推动作用。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有效避免上述不必要问题的出现,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快地成长。
小升初数学应用问题衔接的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小升初数学应用问题衔接的对策研究作者:朱秋燕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11期【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一旦出现小升初过程脱节情况,学生将随之表现出数学成绩逐渐下降的问题,对学习数学逐渐失去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把握好小升初数学应用问题衔接对策,通过小升初的完美过渡发展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升初;应用问题;衔接小升初数学应用问题衔接过程仍存在单向衔接、片面衔接、表面衔接、超前衔接等问题,不少小学生无法快速地适应数学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改变,难以做好学习上的衔接。
为顺利实现小升初数学应用问题衔接,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小升初衔接工作,在“育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科学地开展衔接。
一、挖掘联系,构建链接与小学数学教材相比,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更为复杂、抽象,涉及几何图形面积、体积、自然数运算等知识的应用。
对于小升初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知识的转变。
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挖掘小学、初中数学应用问题知识的密切联系,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在充分了解小学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利用新旧知识联系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过渡,让学生顺利实现数学应用问题的有效迁移,避免在数学应用问题学习过程中跟不上。
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数学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主要以学习算数知识为主,基本用数字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科学构建知识的链接,帮助学生完成算数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转化。
整个教学阶段可设计这样一道数学应用问题:小明以3千米/小时的速度走了45分钟,又以一定速度跑了30分钟,一共前进6千米,求出小明跑步的速度。
二、转变方法,适应教学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会有一定差异,其中,小学数学应用问题教学主要以直观式、示范式、探究式、谈话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初中数学应用问题教学主要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性数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应用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尽量采取实例教学或者生活化、直观形象教学方式讲解知识,多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不能操之过急,保證小升初数学应用问题的有效衔接。
搭好小升初数学衔接教育的桥梁——立足初中数学给小学高年级家长的几点建议
撷英篇搭好小升初数学衔接教育的桥梁———立足初中数学给小学高年级家长的几点建议丁美华(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江苏常州)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写道:“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确立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体制;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它的提出,为不同学段教育断层的现象指明了方向。
不知多少次跟初一家长交流时,大多认为孩子的成绩下降明显。
家长不了解小学和初中的差异:一是两个学段的难度不一样,初中的知识点多,课容量大;二是初中科目多时间紧,让学生反复的机会少。
本文将从小学高年级家长的角度就如何引导孩子尽早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状态给出几点建议。
一、狠抓听课习惯,一定要做到专注听课环节是孩子整个学习环节的重中之重。
只有高效听课,才能保证孩子的作业质量以及良好的成绩。
或许有家长会质疑这是老师的事,事实上光靠老师是不够的,老师肯定会关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但是还有些学生表面功夫了得,人坐在教室思想不知飞哪儿去了。
虽然家长在学校期间没有办法盯着孩子,但是孩子的作业质量能够反馈孩子的听课效率,如果作业质量很差,那孩子的听课效率家长不就清楚了吗。
这时无论家长的水平有多高,都不要立马去帮助孩子解决错题,为什么呢?如果孩子天天如此,家长早晚被累倒,现在题目简单家长还能教,题目难了教不了怎么办?所以家长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要问清原因。
孩子肯定会找各种理由,避重就轻,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自己说出主要原因:听课不认真导致的。
让孩子自己回顾课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家长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给予帮助。
这样孩子就会体会到自学有点痛苦,还是认真听老师讲比较明智。
对于低年级就没养成好好听课的学生来说,要想扭转肯定要下大力气,如果现在不扭转,到初中几乎不可能,一没时间,二孩子大了不会再理会家长。
浅谈如何做好“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NO .1 1. 201 3
Y u S h u Wa i X u e X i
2 0 1 3年第 1 1 期
浅 谈 如 何做 好 “ 小 升初 ’ ’ 数 学教 学衔 问题 穗数 讣学 接 坷
钱 钦 亚
( 滨海县条 洋初级 中学 , 江苏
摘
盐城
2 2 4 5 0 0 )
数
堂
比较 零 散 的 知识 , 学 生 往往 理 解不 透 , 记忆不深, 学生 的生 活实 际 引入 , 深 入浅 出地 讲。 在做 课 堂 练 习 的 同 时 , 教 对 知识 的理 解 ,
师 可 以对 有 困难 的学 生加强 指导 , 练 习要 严 格统 一 书 写格 式 。同 教 学时应 根据知 识 内 在联 系 , 揭 示 各知 识 点 的本 质 , 帮 助学 生 理 时针 对初 一学 生 的注 意力 尚不能 长时 间 集 中 , 不 适应 单 一 的教 学 解 记忆 。如在讲 授 同类 项 时 , 不仅 要 使 学 生知 道 同类 项 , 合 并 同 还 要使学 生 明确 是 在多 项 式 基础 上 研 究 同类 项 , 又是 在 同 法 的特点 , 课 堂教学 要充分 利用起 始 的 2 5分 钟 , 方法 上 要先 学 后 类 项 , 教讲 练结 合 。使学 生感到 升入初 一就 像 在小 学 升级 那 样 自然 , 从 类项 的基 础上 进 行 合 并 同类 项 的运 算 , 这 样 揭 示 知识 的 内在 联 而减“ 小升 初 ” 感觉 的负效应 。
三、 做 好学 习习惯 的衔 接
学习起来很吃力, 这也是学生不易适应之处。因此讲课前 获 得 的 知识 非 常容
学生 预 习 , 让学 生有个 准备 , 另外有 时 要有 意 放慢 进 度 , 概念 要从 易 遗忘 , 在 教学 中 , 我们 应尽 量使学 生避 免 机械 的记 忆 方 法 , 重 视
数学小升初的衔接研究报告
数学小升初的衔接研究报告数学小升初的衔接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小升初是指小学六年级毕业后,升入初中的过程。
在小升初考试中,数学是重要科目之一。
针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本研究报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问题分析小升初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与小学的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难度增加:小学阶段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初中会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拓展和应用,难度相对增加。
2. 知识体系变化:小学数学的知识点组成了初中数学的基础,但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和复杂,各个知识点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3. 解题方法的变化:初中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相对复杂,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小学到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数学提供基础。
2. 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材衔接。
在设计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材时,要考虑到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让小学知识能够为初中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小升初数学复习课程设置。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的学习,可以设立小升初数学复习课程,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初中学习做好准备。
四、调查分析本研究对小升初数学衔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通过对部分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考试的测试,得出以下结果:1. 学生对小升初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扎实,存在一定的知识漏洞。
2. 学生在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方面相对薄弱,缺乏逻辑思维的应用。
3. 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了解欠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
五、建议措施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 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多做数学题目来提高解题能力。
最新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例文
最新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例文想写好教案,必修首先研读教材,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各个知识点,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关系都要弄明白,这样做到了心中有数,就可以开始写教案了。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小升初数学衔接教案例文1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的数,理顺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表示较大的数。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能进行估算并能比较万以上的大数。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数学的方法,数学思想。
难点:逐步形成知识网络。
主要导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活动内容导学策略与方法备注一、导入新课师:数在数学界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阶段,你们都学过哪些数?师:能用自己的方式把他们表示出来吗? 回顾旧知,为新知的构建打下基础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网格图。
师:你能根据网格图,说说你对数的理解吗?2、出示数轴师:请在数轴上将学过的数找出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3、呈现课本情景第一幅图:师:第一幅图表示了什么?你发现了那些生活中的数?第二幅图:师:在第二幅图中是怎样表示“没有”的?第三幅图:师:怎样表示不能平均分的量?第四幅图:师:如何表示零下二摄氏度?4、整数的意义、读写方法。
5、自然数。
6、计数单位与数位。
7、数的整除。
师:你还记得五年级时学过的倍数与因数吗? 学生先独立看网格图,在与同桌交流。
小组合作,找出学过的数,交流发现。
理解正整数的产生背景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集体订正。
三,当堂检测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15分 1、教材第43页习题。
2、教材第44页第2、3、4题。
3、小组合作出题,组与组之间交换所出习题,交流完成。
四.小结与评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数的认识(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读写、改写。
小升初数学衔接
小升初数学衔接小升初数学作为小学到初中数学的过渡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
因此,数学的衔接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使学生顺利过渡,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需要关注数学衔接的问题。
本文将从数学知识的承接、数学思维的转变以及数学学习方法的转变三个方面探讨小升初数学的衔接问题。
一、数学知识的承接小升初数学的知识点多数是在小学阶段学过的,但是随着升学的空间扩大和年级的提升,数学知识会相应地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在这方面,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深入和扩展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学会将这些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是数学的基本概念的扩展。
很多小学知识都需要在初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
比如在小学,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而在初中,学生需要学习长除、分数的计算等,这就需要对加减乘除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是数学的知识点的延伸。
比如小学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性质,而初中要学习更加复杂的几何知识,包括相似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等。
这就需要对几何图形的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是数学的知识点的拓展。
小学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很多都是静态的,而初中的数学知识则会更倾向于动态和变化的。
比如在小学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函数概念,而初中要学习更加复杂的函数和方程式,这就需要对函数和方程式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
二、数学思维的转变小学数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概念为主,初中数学则主要是以逻辑和推理为主。
这就意味着在小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概念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
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
小学数学主要是运用具体的实例进行习题演练,而初中数学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小升初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问题之间的联系,从具体的习题演练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形成抽象的解题思路。
二是从表象到本质的转变。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直接看出来的,而在初中数学中,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的逻辑推理。
小升初“引桥工程”之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论文
小升初“引桥工程”之如何学好初中数学【摘要】我们都了解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模式会有一个质的跨越。
七年级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尽相同。
而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与中学生应有的学习习惯也不尽一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
【关键词】教学方式思想方法教学衔接一、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1.数与代数领域的衔接“数与代数”是中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
小学数学是在算术数中研究问题的,而中学数学一开始就有有理数。
因此,从算术数过渡到有理数是一大转折。
为此,须抓住以下几点:(1)讲清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引入负数的关键。
这里,可以通过多举些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使学生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及负数的意义.例如,如何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在教学中可以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为了区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数--负数。
(2)逐步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有理数与算术数的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
这样,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运算的掌握就简便多了。
其次,让学生知道有理数的分类与小学的算术数相比较,只是多了负整数和负分数。
(3)有理数的运算,其包含两部分组成:小学学习过的运算和中学学习过的”符号”确定,要学生特别注意符号的确定,那么有理数的运算就不成为容易多了。
如:(-8)+(-5)先确定符号为”-”再把数字部分相加即可。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衔接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的初步知识,认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直观感知。
初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内容。
认识方式也从直观感知到”说一点理”,即由直观感知逐步过渡到逻辑论证。
要顺利实现这个领域的衔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逐步理解说理是必要的,逐步学会怎么说理。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如何做好“小升初”的数学衔接
【作者单位:天水市实验小学 甘肃】
如何做好“小升初”的
数学衔接
◇周 芳
- 67 -
发展渗透
关于小升初数学衔接,有句话说得 巧:“小学考一百,初中不及格。”这种情 况是真实存在的。许多学生因此产生恐 惧心理,进而影响整个中学阶段的学生, 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心病。如果我们 不做好升级衔接工作肯定会导致他们失 去 学 习 的 兴 趣 和 信 心 ,成 为 数 学 后 进 生。因此,针对这个情况,我结合一线教 学实践,对怎样做好小升初数学衔接,谈 谈几点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所以只 有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当然, 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确定是让学生先 预习还是先讲课。只有正确的学习方式 才能促进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要 考虑,一些知识点适合学生先进行预习, 那么就组织学习展开良好的预习工作, 同时反思如何展开有效的后教;相比较 小学数学,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更加复 杂,难度系数更大,当然每节课的讲授内 容会更多,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 习方法,会变得非常被动,因此在小学阶 段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逐渐将每一 堂课的内容加大,让学生慢慢适应快节 奏 的 学 习 过 程 ,为 今 后 步 入 中 学 奠 定 基础。
四、重视学习习惯的规范养成
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主要靠记忆, 由于学习内容少,同一题反复练习,这种 学生记忆代替思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 有效的训练和提升,当他们进入初中后, 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增多,难度明显增大, 难以理解也记不住,因此,有此学生很快 出现学习困难,成绩一落千丈。
初小数学衔接现状分析与思考
初小数学衔接现状分析与思考摘要:初小数学衔接是当下广大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学习内容方面有所不同,难度也有所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畏难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此,如何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初小数学衔接现状,探究相应的教学措施,以此来帮助学生顺利开展数学学习。
关键词:初小数学;衔接教学;现状分析;应用探究在分析初小数学衔接现状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衔接教学的重要性。
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不仅要从自身出发,还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影响现今初小数学衔接教学效率的因素,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能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
一、当下初小数学衔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未充分了解学生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时,由于初中数学教师没有与小学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仅仅通过小升初的成绩判断该生的学习情况。
这种了解方式过于片面。
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能力,但不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方面是什么样的。
未充分了解学生最终会导致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时考虑得不够全面,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学生未只能通过自身,一点点适应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学习习惯小学化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内容多以基础为主,学生只要跟着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学习,加上适当的练习,很快就能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但进入初中后,学习难度有所提升,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而学生的学习习惯依然停留在小学,通过单纯的听讲,做笔记,做习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因此,这也是造成初小数学衔接教学质量下降的因素之一。
二、初小数学衔接教学的措施探究(一)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数学中,很容易被枯燥、晦涩难懂的学习内容所影响,产生厌学心理。
新课改背景下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策略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各位教师要针对小升初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探寻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序推进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工作,使学生更快适应中学生活,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真正学好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课程的魅力。
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小升初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策略的总结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潜能,同时为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渗透奠定良好基础,一举数得。
关键词:新课改;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策略引言:新课改对于小升初的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教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并不断提升教学趣味性和引导性,在了解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取得最佳的数学教学衔接效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积累下丰富的知识经验,从而统统转化为个人能力。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升初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笔者特意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阐述了几点自己的教学看法,仅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借鉴。
1、小升初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工作的开展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教师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小升初”数学教学有效衔接对于学生能力发展产生的影响,实际教学中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堂活动,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地接收知识,因此,并未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真正乐趣[1]。
其二,教学要求过高,师生互动效果不尽人意,学生产生了挫败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数学,思考问题,应付学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就导致小升初数学教学的衔接更困难,容易遇到重重阻力,衔接不科学,致使各项育人计划的贯彻落实存在着表面化现象。
其三,家长不够重视小升初的教育衔接,未能积极配合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共同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关注学生的负性情绪,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无形中演变为叛逆的孩子,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将遇到更大的挑战。
2、新课改背景下小升初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2.1做好调研工作,整合教育资源首先,数学教师应该通过“走访调查”,去聆听不同学生对于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的不同看法,学会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变换教学方法、授课手段、互动形式等[2]。
小初衔接数学教学关键点案例分析
小初衔接数学教学关键点案例分析【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小初衔接工作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们所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知识对比,提升了不止一个难度,同时,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做好基础准备,小学阶段正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初中数学知识,做好相应的延伸与拓展。
对于同一知识,初中与小学阶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如果教师仅凭着自己的经验以及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情况,教会导致教学脱节。
本篇文章,主要以小初衔接数学教学关键点案例分析为中心,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首先明确了小初衔接的问题与关键,其次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一下小初衔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关键点,并提出一定的案例,在此情况下,实现小初衔接数学教学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小初衔接;教学策略;案例分析;关键点引言学生这一生的学习要经历很多的阶段,从幼儿园开始步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像接力赛跑一样,前一场的准备都是为了下一场更加顺利的前进。
所以,小初衔接工作有着其独特的性质,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小学这一时期的学习,就是为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做准备的。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好小初衔接工作,是每一个学科教师必须要关注的内容,也要将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结合,使得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起到影响他们一生成长的作用。
一、小初衔接的问题与关键(一)学生学习动机在衰减,找到学习价值是关键学生步入初中以后,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知识内容增加的影响下,衰减学习动机,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
为了解决这一情况,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体现学生的价值。
这里所提到的价值包括了自我价值和学习价值,传统教学侧重于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比如学生解答了一道数学题,答案正确即会获得夸奖,一次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会被家长与教师说你真厉害,学习成果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升初数学教学的衔接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师,如何认真分析、研究这些知识改变并采取科学对策处理它们,对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我们起始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首先要认识到做好小学、初中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努力。
一、认识中小学数学知识之间的坡度,并消除其影响。
中小学中有很多相同的数学概念。
小学强调的是直观上的描述,初中强调的是深层的表述这些概念的表述。
有些是一致的,也有一些在表述的角度和严密性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明显的知识坡度。
在数学运算-亡的中小学数学存在着坡度:由非负有理数运算发展到有理数运算,不仅要计算绝对值,还要首先确定运算符号。
运算结果在小学一个算式的运算结果是唯一的,而在初中一个算式的运算结果却不一定唯一,如:|x|的计算结果就应分三种情况讨论。
代数式的运算,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公式的理解、记忆及运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都比数的运算复杂。
在数与形到数形结合方面虽然在小学学过用数量表示图形的长度、面积等,但数与形仅为表示与被表示的关系,学习了数轴后,数与点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数轴上的数就是点,点即是数。
从数与形到数形结合,有一个思想方法上的坡度。
如何解决知识坡度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要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数学的重要性不
仅仅是它蕴含在各个知识领域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很好地锻炼人的思维,有效地提高能力。
而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则是关系到学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们要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其次要让学生知其不足,正确对待坡度。
要让学生认识到,小学数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将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还需要加深、拓宽。
学习中遇到知识坡度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从而激发他们跨越坡度的内动力。
以旧引新,减缓坡度梯度另外我们还要及时归纳,消除坡度梯度。
小学、初中数学知识,虽然存在差异,但其本质内涵是相同的,不应人为地造成割裂,而应及时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
如学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后可相机指出:在小学所学的运算,只是零、正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特殊有理数的运算。
这一归纳,使小学、初中的有关运算浑然一体,消除了由小学升人初中在四则运算上的坡度梯度,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
二、高度关注教法上的改变,让学生适应老师的教学。
初中的数学教学要由讲解示范式教学逐步向自主探究式教学转变;要注意学法衔接,要从机械记忆、重复模仿逐步向理解记忆、变式训练转变;在讲授新课前要特别注意小学学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小学生机械识记能力较强,自我表现欲强,喜欢别人表扬,但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自制力较差。
无论管理上,还是学习上基本依靠老师。
小学由于科目少,而且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也较中学少,所以课外课内的时间较充裕,教学方法上多数采用讲解
法、谈话法,高年级有时采用讨论法、探究法。
一般来说,小学老师教态较亲切,课内提问次数较多,有时一堂课内每位学生都可能有被问一次的机会,问题多半讲得较细,有时还可反复讲、反复练。
尤其小学高年级教师的教学。
经验普遍更丰富(有的教师长期在高年级“把关”),所以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是基本可以掌握好小学的有关知识的。
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和每节课的授课内容都比小学多,课内外的时间都比较紧,课内提问、练习、辅导、讲解都不可能像小学那样频繁,那么多,那么细,但由于初一新生基本上还具有小学生的那种学习心理,所以初一教师教法一般来说,开始一段时间(前3个月)应顺应小学教师的教法,教学的内容少一些,进度慢一些,这种少与慢是为了今后的快。
因此,初中老师应到小学高年级去听课,应虚心向小学老师学习,吸取小学教师教法的优点。
在具体讲授每节课知识时,做到“八个字”,即形象、直观、对比、有趣等;做到“四个多”,即课堂上尽可能多提问(但要提到要害处,不要什么都问,也要反对满堂哄的提问方法)、多启发、多表扬、多练习。
当然在初一上期中以后也可适当采用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甚至是单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课题研究法等,但不能操之过急。
三、密切了解初一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引导。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有了不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认真、字迹工整,坐姿端正,回答老师提问大胆、踊跃,这些好习惯在进入初一后,就要求学生继续保持,甚至要有更高的要求。
如作业的
规范化问题,应在入学后的一至二个月内达到要求。
还应要求学生从初一开始就要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时间、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探究的好匀惯。
小学和初中应有所区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差异,小学生通常是老师课一讲完就可以动手做作业,即使有些课外作业遇到难题,大部分家长可以帮助解决。
因此,学生往往产生一个错觉,认为学习就是背书、做习题,从而养成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看书的不良习惯,这对学好初中课程是很不利的。
作为初中一年级的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应当告诉学生,必须改变小学的学习方法,而要养成课前(内)自觉预习(教师应给出提纲、指明预习的范围和任务要求),作业独立思考,学会小结归纳等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些习惯和方法一定要在初一新生入学时就开始抓。
初中一年级老师应该了解小学生一般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在初一年级的上学期尽可能照顾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小学高年级教师也要了解初中学生的--般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逐步地靠拢初中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进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如何做好起始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教学上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各个学校,各个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具体的方法措施。
但总的目的只要一个:一切为了我们的学生。
相信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认真教学,一定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