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气象学专业的科技英语课程建设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气象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论文一、阅读科技论文,提高专业知识高校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和写的技能,而气象专业的学生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已掌握了基本的气象专业知识。
为使气象专业的学生将已掌握的英语技能与气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应当从大气科学基础知识的英文文章开始学习,从而能在气象学与英语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衔接性。
选择与当今气象科技、环境问题、人文与气象等题材丰富新颖的文章,体裁包括论述文、说明文、描述文等,让学生接触内容和体裁多样的科技论文,不仅可加强学生对气象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将来科技论文的写作。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气象科技论文的能力也日益重要。
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从英文文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应当在阅读时注意这四个方面。
第一,要将一些专业词语连成词组连贯阅读,而不是逐词阅读,如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boundarylayer)和万有引力定律(thelawofuniversalgravitation)。
第二,避免过多地依赖词典和多余的翻译,遇到生词时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来判断其词义,阅读的目的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必要进行逐句翻译,自己理解即可。
第三,要扩大眼睛的视距,即增加两次停顿之间目光所见的词数,尽量抓住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词组,按词组进行阅读,视距越大,阅读速度越快。
第四,抓住段落和全文的中心思想,利用提示语,理解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关系(because、therefore 等)、对比关系(but、however、otherwise等)、总括关系(generallyspeaking、inaword等)。
例如,在《Thestructureandcompositionoftheatmo-sphere》的教学中,可以从单词开始,以学生已掌握的气象知识为基础,如大气圈的分层,按照温度和空气的垂直分布特征,将大气圈分成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中间层(mesosphere)、热成层(thermosphere)和外逸层(exosphere),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各层次的主要特征。
《GIS气象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GIS气象应用Application of GIS in Meteorology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课程学分:2学分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16学时,实验(含上机):16学时课程性质:选修开课学期:第4学期先修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教材:自编讲义开课单位:地理与遥感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GIS气象应用是本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任选课程。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GIS在气象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与广阔前景,理解GIS和气象两大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技术问题,掌握地理数据和气象数据的融合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分析技术在气象问题中的应用方法,为后续其它GIS应用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环绕气象空间数据类型与结构、气象空间数据库建立、气象数据空间处理方法与计算方法、气象空间数据的表达和产品制作等问题,阐述GIS技术在气象中应用的技术、方法。
为气象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到达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气象GIS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绪论(2学时)1.1 GIS在气象领域的研究历程(1学时)(1)了解国外GIS在气象领域的研究历程;(2)了解国内GIS在气象领域的研究历程;重点:通过GIS在气象领域的研究历程,理解GIS与气象结合存在哪些关犍技术问题难点:通过GIS在气象领域的研究历程,理解GIS与气象结合存在哪些关犍技术问题 1.2GIS在气象领域的应用现状(1学时)(1)了解GIS在各类气象问题中的应用现状;(3)了解GIS技术在气象领域应用的热点问题;重点:GIS在各类气象问题中的应用现状难点:GIS在各类气象问题中的应用现状第2章气象空间数据及其管理(3学时)基础地理数据及其分类(0.5学时)(1)理解地理数据的概念;(2)掌握基础地理数据的内容;(3)掌握基础地理数据的分类;重点:基础地理数据的分类难点:基础地理数据的分类气象数据及其分类(1学时)(1)理解气象数据的概念;(2)掌握气象数据的分类及各类内容;重点:气象数据的分类及各类内容难点:气象数据的分类及各类内容气象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1.5学时)(1)掌握气象数据格式;(2)掌握气象空间数据组织方式;(3)掌握气象空间数据的GIS表达方式;(4)掌握气象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式:重点:气象数据组织方式难点:气象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式第3章气象空间数据处理(5学时)(4)基础地理数据处理(1.5学时)(1)掌握基于GIS标准的基础地理数据格式转换(2)掌握基础地理数据图幅拼接(3)掌握地理数据投影变换;重点:基础地理数据图幅拼接难点:基础地理数据图幅拼接4.2气象台站网建立与常规气象资料处理方法(2学时)(1)掌握气象台站网建立的方法;(2)掌握常规气象资料常用处理方法;(3)掌握气象要素常用空间内插方法;重点:常规气象资料常用处理方法难点:气象要素常用空间内插方法4.3气象卫星数据的处理方法(1.5学时)(1)掌握气象E星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2)掌握气象卫星数据的GIS格式转换方法;重点:气象卫星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难点:气象卫星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第4章气象数据空间分析方法(4学时)4.1宏观地理因子、局地地形因子等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11学时)(1)理解宏观地理因子、局地地形因子等基本概念;(2)掌握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综合分析方法;重点: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综合分析方法难点:气象数据和地理数据综合分析方法多元地理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1学时)(1)理解多元地理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2)掌握多元地理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重点:多元地理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难点:多元地理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4.2气象空间数据分析应用实例(2学时)(1)掌握气象GIS适宜性分析模型构建过程;(3)掌握气象GIS适宜性分析模型实现方法;重点:气象GIS适宜性分析模型构建过程难点:气象GIS适宜性分析模型实现方法第5章气象空间数据制图与显示(2学时)5.1气象空间数据可视化(1学时)(1)掌握空间数据可视化技术;(2)掌握气象数据可视化技术;重点:气象数据可视化方法难点:气象数据可视化方法气象专题图制作(1学时)(1)掌握各类专题图制作方法;(2)掌握气象符号和信息标注方法;重点:各类专题图制作方法难点:气象符号和信息标注方法四、课程考核(1)作业等:作业:2次,课程论文:篇;(2)考核方式:课程报告与上机考试结合(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计算五、参考书目。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周著学【摘要】论文从《专业英语》课程自身特点、学校办学层次和定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切入点探索《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对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建议.【期刊名称】《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年(卷),期】2016(029)001【总页数】3页(P111-112,110)【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作者】周著学【作者单位】闽南理工学院,福建石狮36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0专业英语是应用于某一专业领域英语的通称,在分类上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装备及软件,在科学、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领域,近85%的科技资料使用英语出版,各大检索如SCI、EI等也是由英语主导,英语也是所有国际会议官方语言的首选。
因此专业英语是所有专业技术人员为掌握专业最新技术动态、交流学术成果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
笔者在闽南理工学院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从事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经过与同行的不断沟通与探讨,深深感到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英语》课程必须有针对性的依据其自身特性进行改革,笔者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1 厘清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的关系通用英语是指我们各个学习阶段,包括小学、中学阶段学习的英语课程,以及大学阶段学习的《大学英语》课程。
通用英语主要是以英语语法、英语词汇为训练核心,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基本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
《专业英语》是在系统学习《大学英语》后,在大学高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英语》的句法结构、篇章框架和表达方式、时态语态使用习惯都其独特之处。
各个专业、行业都有大量自己特色的专用词汇和专门用语。
《专业英语》的翻译不重在叙事推理,它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因此在翻译上更要注重内容准确、结构严谨和概念明了,最重要的是要求翻译者要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
Nature和Science论文在大气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Nature和Science论文在大气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使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The background of using Nature and Science papers in the teaching of atmospheric science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English proficiency in the field of atmospheric science.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the need to communicate findings effectively to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are required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scientific English. However, traditional language courses may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specialized language needs of students in atmospheric science.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incorporating Nature and Science papers into English cours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atmospheric science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se papers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top-tier scientific journals in the field. By utilizing these paper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cutting-edge research,innovative methodologies,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at are essential for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2. 正文2.1 Nature和Science在大气科学专业英语课程中的应用Nature和Science是两本国际知名的科学期刊,它们在大气科学领域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探索前沿气象科技:描绘未来天气预报的创新篇章
探索前沿气象科技:描绘未来天气预报的创新篇章With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the field of meteorology has witnessed remarkable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Weather forecasting, in particular, has seen significant innovation, paving the way for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prediction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elve into the frontiers of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and explore the innovative chapters shaping the future of weather forecasting.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developments in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hese algorithms can analyze vast amounts of weather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satellites, radars, and weather stations, to identify patterns and make predictions. By continuously learning and adapting to new data, AI-powered weather forecasting models can provide more precise and timely forecasts.Another groundbreaking technology that is revolutionizing weather forecasting is remote sensing. Remote sensing involves gathering data from space-based platforms, such as satellites, to monito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and provide real-time information. These satellites can measure various parameters, includingtemperature, humidity, wind speed, and cloud cover, enabling meteorologists to track weather systems accurately and predict their future movement.Furthermore, the advent of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weather modeling capabilities. Sophisticated computer models now simulate complex atmospheric processes, allowing meteorologists to generate detailed forecasts for specific locations and timeframes. These models consider multiple variables, such as temperature gradients, air press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to generate accurate predictions. Moreover, they can also simulate extrem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hurricanes, tornadoes, and severe thunderstorms, aiding in early warning systems and disaster preparedness.In addition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integration of big data analytics has revolutionized weather forecasting. By analyzing vast amounts of historical weather data, meteorologists can identify long-term climate patterns and trends. This information helps in predicting seasonal weather patterns, such as monsoons, El Niño, and La Niña events, with greater accuracy. Furthermore, big data analytics can identify correlations betweenweather patterns and various socio-economic factors, enabling better planning and risk management for industries such as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Moreover, the emergence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has expanded the network of weather monitoring stations. These devices, such as weather sensors and personal weather stations, collect real-time data on temperature, humidity, wind speed, and precipitation. By integrating this vast network of IoT devices into weather forecasting models, meteorologists can access more localized and accurate weather information, especially in areas where traditional weather stations are sparse.In conclusion, the future of weather forecasting is being shaped by a range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rom AI-powered forecasting models to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 from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to big data analytics and IoT devices, meteorologists are equipped with an array of tools to make mo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predictions. As these technologies continue to evolve, we can expect even more precise and localized weather forecasts, enabling us to better prepare for and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severe weather events.通过技术的进步,气象学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性研究
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性研究大气科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大气科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大气科学概论课程在教学方法、内容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大气科学概论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探索性研究。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文采用了双语教学的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使用中文进行讲解,并在讲解的过程中使用英文示意图、数据和模型进行说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还组织了一些英文的小组讨论和作业,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交流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在内容选择方面,本文对大气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大气科学概论课程通常包括大气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变化等基本概念和原理,但很少涉及到大气科学的前沿研究和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将大气环境、大气健康和大气灾害等较新的研究领域纳入到课程中,使学生了解到大气科学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在教材选择方面,本文选用了一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性的双语教材。
这些教材既包括一些经典的大气科学教材,也包括一些最新的研究报告和应用案例。
通过使用这些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明显增加。
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通过英文的小组讨论和作业,学生有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对大气科学的前沿研究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和讨论一些最新的研究报告和应用案例,学生了解到大气科学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增强了学生对大气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双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大气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气象科技英语-3GPPT课件
一般主动句:主语(S),谓语动词(V),表语(P),宾语(O),补语(C)
(1)SV
例:Air mass moves.
(2)SVP
例:Meteorology is the science of atmosphere.
(3)SVO
例:Computer assesses the observational data.
通过上述分析过程,一般来说全句的语法结构和意义便已清楚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The discovery of the upper air wave as an even more important seat of energy than the associated low level cyclone, followed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t of Rossby(based on Helmholtz′s vorticity theorem) before World War Ⅱ,and of such investigators as Charney, Eady, Fjortoft,Eliassen, Starr,Kuo, Lorenz,and Phillips, after the war, has finally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airly consistent picture of the large scale motions of the atmosphere, culminating 终极in Phillips successful numerical solution for the main properties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1956). 在上面的长句中,主要成分是The discovery has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这是SVO结构的 一般主动句。所有其它的介词短语、副词及分词从句都是修饰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像这 一类的长句在《读物选》的课文中经常可见。作为练习,大家可以自己将它们找出来,进
气象科普研学活动方案
气象科普研学活动方案【中英文实用版】英文文档内容:Meteorology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ctivity PlanIntroduction:The meteorology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ctivity plan aims to promote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raise awareness about weather phenomena among students.The plan includes a series of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activities that will allow students to explore various aspects of meteorology, such as weather forecast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mpact of weather on society.Activities:1.Weather Observation Station: Set up a weather observation station on school grounds to monitor temperature, humidity, wind speed, and rainfall.Students will collect data regularly and record observations in a weather log.2.Weather Forecasting Competition: Divide students into teams and challenge them to create accurate weather forecasts for a specific region.Students will utilize historical data, weather maps, and forecast models to predict weather conditions for a given period.3.Climate Change Debate: Organize a debate on the topic of climate change, where students can present arguments and evidencesupporting or refuting the existence of human-induced climate change.This activity will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scientific evidence.4.Weather Impact on Society: Conduct research project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weather on various aspects of society, such as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health.Students will present their findings through presentations or posters.5.Meteorology Guest Lecture: Invite a meteorologist or climate scientist to deliver a guest lecture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field of meteorology and answer students" questions.Conclusion:The meteorology scienc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ctivity plan will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weather phenomena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Through hands-on activities, critical thinking exercises, and guest lecture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complexities of the atmosphe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weather science.中文文档内容:气象科普研学活动方案引言:气象科普研学活动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气象科技英语__课文翻译
目录第一课: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2)第二课:锋生和锋的特征 (6)第三课:气象预报 (10)第四课:温室效应 (14)第五课:大气环流 (18)第六课:强风暴 (21)第七课:季风 (25)第八课:数值天气预报的一段历史 (29)注意事项本文档中楷体文字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锻老师翻译,其他字体均为他人翻译。
本文档的原始文档来自网络,加工排版及后绪处理为锻老师完成,特此致谢!第一课:大气的结构和组成就像海洋中的鱼一样,人类被限制在大气中一个非常狭窄的层次之内。
尽管包裹着地球的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性比在垂直高度上的要小得多,但确实在这两个方向上都是不均匀的。
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标准来划分大气的层次。
有的根据垂直温度廓线的性质,有的根据不同高度上的大气成分,有的根据大气在不同高度上对飞机的影响等来划分。
气象文献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是根据空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
根据1961年世界气象组织高空气象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地球大气被划分为5个主要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以及散逸层。
这些层次之间有4个浅薄的过渡区域:对流层顶、平流层顶、中间层顶以及热层顶。
对流层是介于地球表面和对流层顶之间的大气最低层。
在对流层中,温度以平均6.5°C/km的递减率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上边界在极地和中纬度地区大约位于8-12km的高度,在热带地区大约位于16-18km的高度。
在极地和中纬度,对流层包含了大气层中空气总质量的75%左右,在热带地区则包含了大约90%。
对流层顶作为中间过渡层次,据观测,其温度是逆温或等温分布的。
平流层是位于对流层之上的大气层。
平流层中的温度随高度增加或者几乎保持不变。
在平流层下部(地面以上约20km)温度实际上是一个常数,约为-56°C。
然而再向上,在大约20-30km的高度,温度以1°C/km的速度增加,在30-47km 高度,温度增速约为2.8°C/km。
Nature和Science论文在大气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使用
Nature和Science论文在大气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摘要】大气科学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中使用Nature和Science论文的实践已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指出当前国内大气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利用Nature和Science 论文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研究意义在于为提高大气科学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正文部分分别阐述了选用Nature和Science论文的理由及方法,探讨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案例分析,并对效果进行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教学实践的收获与不足,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大气科学教学的未来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有望推动大气科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大气科学、英语课程、Nature、Science、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效果评估、总结、展望、建议、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中还可以从教学方法的创新角度来理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
而使用Nature和Science论文作为教材,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这些高水平、前沿性的科研成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大气科学领域的研究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探讨Nature和Science论文在大气科学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大气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使用Nature 和Science论文的有效性及其对学生学习和能力提升的影响。
通过分析这两类高质量的科学期刊文章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我们旨在寻求更加优质和实用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和英语水平。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深入了解Nature和Science论文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优化大气科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航空气象全英语课程现状调研分析
航空气象全英语课程现状调研分析作者:顾莹赵顾唯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26期文/顾莹赵顾唯【摘要】航空气象是飞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针对学生出国学习需求,开设全英语课程。
通过网络问卷形式,从课程现状和今后改进方向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具备全英语课程学习的基础,并支持开设。
全英语课程的最大困难在于航空气象专业英语难度大,但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和专业理论水平。
缺少全英语/双语教材是目前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学院相关教学工作者将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完善教材和辅助性教学资料、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来改变现状。
【关键词】航空气象;全英语课程;问卷调查【作者简介】顾莹(1982-),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大气环境的数值模拟;赵顾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项目“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
一、航空气象全英语课程建设背景航空气象全英语课程主要面向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开设。
本专业学生采用“2.5+1.5”定向培养模式,即在国内完成2.5年理论学习后,在剩下的1.5年中赴国内外高校、航校进行实际飞行训练,获取实习所在国的飞行员执照。
由于部分学生将赴国外进行学习,这对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英语听说读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据国外航校反映,航空气象是学生在国外飞行期间学习最困难的课程之一。
航空气象不仅仅是飞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AABI, aviation accreditation board international)规定的航空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因此,航空气象全英语课程紧紧围绕航空专业认证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达到中国民航局飞行驾驶人才职业标准为目标,以行业规章为引领,以面向国际交流为需求导向,运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和资源,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情景意识,从而为实现“学历教育+执照培训”的培养体系作出贡献。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降水测量”为例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气探测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刘西川,胡帅,赵世军(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江苏南京211101)[摘要]面向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的“大气探测学”教学需求,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
剖析了大气探测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等特点,引入任务型教学、结构教学法和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法。
并以“降水测量”一课为例,强调以大气物理为基础,以先进电子技术为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从大气探测基本原理到切实可行的仪器之间的技术工程问题,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寻找答案的自主能力。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大气探测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防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强军新工科’背景下应用气象学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研究”(U2018109)[作者简介]刘西川(1985—),男,河北清河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气探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P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01-0074-04[收稿日期]2020-06-19———以“降水测量”为例一、引言应用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重要分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空、军事等各个方面,是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的交叉性应用学科[1]。
自1998年教育部调整与颁布大气科学类新专业以来,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8所大学都开展了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教育[2],大多面向公共气象服务、农业气象、航空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从2017年开始招收应用气象学本科生,主要面向军事气象保障,期待该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大气物理、大气探测学、电子技术基础、遥感与遥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军事大气探测设备使用维护、技术保障的初步能力。
培养目标不同,课程设置也有较大区别。
“GPS气象应用”课程建设
“GPS气象应用”课程建设薛丰昌;赵显富;王晓英【期刊名称】《全球定位系统》【年(卷),期】2011(036)004【摘要】GPS is becoming routin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is more widely used in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GPS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s" course helps students develop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improve employabi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goal of building the cours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knowledge modules of the course, and teacher training for the course.%GPS正逐步成为气象部门常规探测仪器,地理空间信息正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气象服务。
“GPS 气象应用”课程有助于拓展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
探讨了课程建设目标与建设意义、课程建设方案、知识模块与师资力量建设。
【总页数】3页(P88-90)【作者】薛丰昌;赵显富;王晓英【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1【相关文献】1.BB教学平台在航空气象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J], 潘丽丽2.基于固体火箭和GPS测风技术的中低空气象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J], 贺文彬;罗俊颉;王鹏;田显;苏立娟3.翻转课堂在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 王轲道;王金华4."GPS定位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J], 吉长东;乔仰文5.面向应用气象学专业的科技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J], 肖薇;王伟;张弥;赵小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应用气象学专业的科技英语课程建设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面向应用气象学专业科技英语课程建立研究Course Construction o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Major of Applied Meteorology Xiao Wei Wang Wei Zhang Mi Zhao Xiaoyan〔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210044,China〕:To meet the country’s demands to expand the opening-up of education and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i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on the course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mperative. Taking the major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course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senior personnel in Applied Meteorolog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ose classic textbooks in English writing by some famous scientists should be introduced;student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manuscript, exercises on reading literature,writing manuscript and communicate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in English should be conducted.s:Applied meteorology; English for science andtechn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开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1]中特别强调“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综述
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综述一、新兴学科的创建基础(一)教学实践与积累成人教育体系中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虽然没有范例可参照,但也不是空中楼阁,凭空而建。
其基础首先是需求,其次是基于需求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就我国气象部门而言,气象人员外语能力的培训需求也是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且通过教学实践与积累,逐步将培训内容从单一的基础英语扩展到了与气象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气象科技英语。
表1给出了气象部门2002年以来的英语培训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针对气象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大多数英语培训班都开设了气象英语课。
其中,在2008年开办的“实用气象英语远程培训班”上,针对气象业务和相关人员的实际需要,主讲教师以“天气、气候与大气环流(Weather,ClimateandGeneralCirculation),云和降水(CloudsandPrecipitation);雾(Fog);温度与湿度(TemperatureandHumidity);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季风(Monsoon);中国的天气和气候(ClimateandWeatherinChina);英文天气预报EnglishWeatherForecast);天气警报(WeatherWarnings)及如何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和摘要(HowtoWriteEnglishScientificPaperandAbstract)”为主要授课内容,实践了将英语和气象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气象科技英语教学,使学员在学习气象知识的同时,学习了气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色,了解了基础英语和气象专业英语的区别。
非常有意义的是,部分气象预报员在参加这期培训之后立即把所学的天气预报、警报的英文表达用到了2008年的奥运气象服务之中。
此外,在近三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国气象局高级英语强化班上,“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及科技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员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气象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很受学员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应用气象学专业的科技英语课程建设研究Course Construction on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Majorof Applie d MeteorologyXiao Wei Wang Wei Zhang Mi Zhao Xiaoyan(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University of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210044,China):To meetthe country’s demands to exp and the opening-up of education and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in un iversity, construction on the course of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mperative. Taking the major of AppliedMeteorologyas anexample, the teachingcont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course of English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To train the st udents to senior personnel inApplied M eteorology,it is suggested that thoseclass ic textbooks in Englishwriting by some famous scientists should be introduced; student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ofscientificmanuscript, exerciseson reading literature, writing manuscript andcommunicate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in English should be conducted.s:Applied meteorology; English for science an dtechn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中特别强调“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为了落实该纲要,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的通知,决定依托高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三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一。
其中,应用气象学是“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应用气象学是大气科学专业的重要分支,重点是将气象学的理论应用到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如农业、环境、水文、航空、军事和医疗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前身是农业气象学专业,始建于1960年,2002年更名为应用气象学专业,为中外气象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应用气象学业务骨干和科研人才[2]。
作为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
为了应对国际化挑战,有必要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科研工作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而科技英语课程就成为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的关键课程。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是指用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英语文本。
与基础英语不同,科技英语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性明显,强调客观事实或过程,使用专业英语词汇[3]。
对于本科生来说,《气象科技英语》一般设立在大三或大四,此时学生们的基础英语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气象科技英语》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而对于研究生来说,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是对科研技能的基本要求,《气象科技英语》课程对于全面提升研究生们的这些科学技能应该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该文结合作者们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实践,以应用气象学专业《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为例,提出将英文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相结合的观点,讨论如何从科技论文结构入手,结合专业文献阅读和英文论文撰写等实践,全方位提高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技英语水平。
1 英文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相结合要提高《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引入权威的英文原版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英文原版科技论文写作的教材是由一些著名科学家结合自己在撰写论文、申请项目和审阅稿件等科研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得出的科技论文写作的理论和方法,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riting Science――How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4]、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ow to Write and Publisha ScientificPaper》[5]和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riting Successful Science Proposals》[6]等,这些数据既从写作规范方面介绍了科技论文的结构,又结合论文对比分析,内容深入浅出且注重细节,为初学者提供了权威的信息,这些书籍已经成为国外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科书。
因此,在《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中引入这些英文原版教材,能让学生们了解权威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相对于学习中文版本的科技论文写作教材,能做到事半功倍。
另外,随着气象学专业建设的发展,目前有一些针对气象学专业的科技英语教材,如《气象科技英语教程》[7]《气象科技英语阅读》[8]和《气象科技用语翻译》[9]等。
这些教材以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为例,详细给出了专业词汇的中文和英文表达方法,讲解了科技英语的语法特征,并提供了很多阅读和翻译的素材,为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
2 学习科技论文结构科学家扮演的角色是收集数据并将他们转化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
这一过程需要经历几个步骤:将仪器观测出的原始数据(Data)转变成有用的信息(Information),然后转化成知识(Knowledge),将这些知识综合以后产生新的理解(Understanding),即数据―信息―知识―理解[4]。
以DNA结构的发现过程和遗传学的分子基础为例:1952年,Rosalind Franklin拍到了DNA的X射线衍生照片(Photo 51);基于这一照片,1953年Francis Watson和James Crick绘制出了DNA双螺旋型的分子结构;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为遗传学提供了分子基础。
在这个例子中,Photo 51是原始数据;Rosa lind Franklin用数据构建了真实的结晶体DNA的原子结构,这是关键信息;Francis Watson和James Crick 将这一信息转变为知识,即双螺旋结构;而最后一步是理解――用DNA分子结构这一知识解释分子复制和遗传。
要做到从原始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撰写出优秀的科技论文,需要掌握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
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华裔科学家Xuhui Lee教授曾反复强调:“科技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其次才是语言。
”科技论文中常常采用的是OCAR结构,即首先描述较大的科学问题和核心研究对象(O pening);形成一个有趣的的科学问题(Challenge);描述研究方案,开展科学研究,展示科研结果(Action);向读者展示通过研究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如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Resolut ion)。
而大部分科技论文通过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来展示上述结构。
另外,根据发表论文的需要,也有其他论文结构可以使用。
《气象科技英语》课程有必要通过课程讲授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并通过阅读文献深刻领会,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论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做到逻辑结构合理。
3英文文献阅读科研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对国内外科研动态的掌握,而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发表在英文期刊中的,因此,英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就成为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
3.1 科技文献检索(1)介绍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
了解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是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开端。
首先,要向学生们介绍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对于应用气象学专业来说,主要文献数据库包括: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系列期刊、欧洲地球物理联盟EGU系列期刊、美国气象学会系列期刊等。
其次,需要让学生熟悉文献检索网站的使用技巧,如Web ofScience和Google学术等。
再次,指导学生调研该校图书馆购买全文的权限,并探讨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更多文献全文的方法,如ResearchGate等。
(2)探讨论文检索技巧。
3.2 英文科技文献阅读阅读英文文献没有捷径。
很多初次阅读英文文献的同学喜欢先翻译再阅读,比如把专业名词翻译成中文,或者在头脑中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先翻译再阅读,既影响阅读速度,又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利于养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
所以,在《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中,有必要鼓励学生们从一到两篇熟悉的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入手,激发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兴趣,训练其阅读能力,培养其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
总之,阅读英文文献,痛苦的过程不可避免,贵在坚持。
4 科技论文撰写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撰写科研论文。
通过阅读著名科学家的论著,不难发现大多数著名科学家不但思考深入、创新性思维强,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与他人分享他们的观点。
因此,科学家,应该也是专业的作家。
5结语要想真正地掌握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就需要从权威的英文教材中学习;要想真正地提升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就需要从优秀的英文文献中学习;要想提高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就需要不断地写作和改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任务重点不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如何翻译一些专业词汇或者翻译一些文章段落,而应该让学生先了解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培养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经典书籍和文献中学习科技论文写作,从而培养本科生把基础英语应用到专业学习的能力,提升研究生在英文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