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述类非选择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全整理
高考攻略| 高考历史选择题/非选择题答题模板全整理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时间定位)。
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
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把握六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学弟学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资料 “古代文化人物评述类”作文写作指导(陈春)
“古代文化人物、现象评述类”作文审题指导和范文研习以及强化训练陈春(一)“古代文化人物评述类”作文暨“权衡比较选择类作文专题立意思维和思路构建”指导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思维指导“古代文化人物评述类”作文暨“权衡比较选择类作文”审题指导:1.题目的任务指令有哪几个要点?其中最重要的写作指令是什么?请在题目中划出,并思考在作文内容中如何落实。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全国卷Ⅰ】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江苏卷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苏卷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A.AB.BC.CD.D2.杨和平在《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中写道: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光荣革命”是革命的倒退B.《权利法案》吸纳革命原则C.妥协方式有助于社会发展D.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3.1970年,欧共体正式建立了欧洲政治合作机制,旨在通过成员国首脑、外长定期会议协调欧共体成员国的外交政策立场,使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这反映出欧共体A.各国外交政策趋同B.国际地位提高C.实现了政治一体化D.独立倾向增强4.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曾描述道:“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抑制人道主义,……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鲁迅《随感录》)这段文字揭示出()A.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之主流B.二十世纪初中国境内文化冲撞较激烈C.开展新文化运动以清除各种陈腐文化D.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绊脚石5.1980年以来,中国茶叶消费端从需要使用“茶票”来控制消费,到各种营销广告刺激消费;自由的市场环境中,就需要营业人员首先在形象气质上能给消费者带来好感,同时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引导技能。
2021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13_观点评述类小论文解题模板含解析
观点评述类小论文解题模板题型特点观点评论(析)类试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很受命题者的青睐。
解题方法1.亮明观点。
用词一定要确定。
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
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
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关键词可以抄下来)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
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主观、客观。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总结提升,一定要有这部,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
高考真题1.(2020全国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某某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
(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略【解析】题目要求“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可见本题主要是分析某一历史时期在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时代特征,如秦朝政治上的时代特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汉代思想上的时代特征是儒学成为正统,宋代经济上的时代特征是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明清经济上的时代特征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世界潮流。
非选择题共6小题60分(分)历史图片和时代流行语都承教新中国
非选择题共6小题60分(分)历史图片和时代流行语都承教新中国1、13.有历史学家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的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
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秦灭六国,统一中国②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③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④统一全国文字和货币()[单选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正确答案)2、3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朝衰落的原因[单选题]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央王国无法与之对(正确答案)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3、79.清朝前期,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织工超过50000人。
下列各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当时的人喜欢集中生产B.当时已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正确答案)C.清朝前期棉纺织业开始兴起D.农业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4、58.某位同学的历史学习卡片上能看到“公元25年”“刘秀”“洛阳”的字样。
这张学习卡片所学习的内容是()[单选题] *A.平王迁都B.刘邦建汉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正确答案)5、对太平天国运动评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英勇地反击了列强的武装干涉B.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C. 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D. 全盛时,太平天国已拥有中国的绝大部分的江山(正确答案)6、71.古代某城市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
《马可·波罗行纪》曾说:“城市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用语言描述它。
”该城市是[单选题] *A.北宋东京B.唐朝长安C.元朝大都(正确答案)D.明朝北京7、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是()[单选题] *A.《窦娥冤》(正确答案)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8、下列选项中,位于朝鲜半岛并与唐朝在各方面有密切交往的国家是[单选题] *A.新罗(正确答案)B.印度C.古罗马D.天竺9、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建立唐朝,定都( ) [单选题] *A.长安(正确答案)B.洛阳C.余杭D.江都10、42.汉武帝时期从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是()[单选题] *A.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正确答案)B.实行盐铁官营、专卖C.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D.把铸币权收归中央11、三国鼎立,位于北方的政权是()[单选题] *A.晋B.魏(正确答案)C.蜀D.吴12、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_历史主观题怎么答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_历史主观题怎么答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不会答?高中历史大题拿不到分?下面整理的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就能帮助大家解决历史主观题、材料分析题的困扰,让你在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上占尽优势。
了解高中历史非选择题题型在学习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前,我们要了解一下历史非选择题经常出现的题型,通过近几年高考看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一般都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因此会有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学弟学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弟学妹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弟学妹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历史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模板一、如何答好背景、条件、原因类非选择题1.历史背景=(国内+国外)(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治+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历史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的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的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的分析与北京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侧重于动态分析。
(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二、如何答好过程、内容、状况类的非选择题1.过程(趋势):历史事件按其时间顺序,可分为开始、发展、结局。
趋势是历史事件的总体走向。
例如:是加强、还是减弱,是上升、还是下降等。
2.内容(措施):(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等。
(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3.状况:从在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习俗、风气,或者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社会状态等来归纳。
三、如何答好评价、评述、认识、启示类的非选择题1.题型解读:“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
公考言语态度观点题
公考言语态度观点题
公考言语态度观点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给定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判断作者的态度、观点或意图。
这种题型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可能是新闻报道、评论文章、演讲稿等等,要求考生分析作者对于某个问题或事件的观点和态度。
对于这种题型,考生需要先通读文段,理解其内容和主题,然后仔细分析作者使用的词汇、句式和语气等,从中推断出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例如,如果作者使用了积极的词汇描述某个事件或人物,那么可以判断作者对该事件或人物持有积极的态度;如果作者使用了负面的词汇来描述某个事件或人物,那么可以判断作者对该事件或人物持有负面的态度。
总之,公考言语态度观点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考生可以通过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和答案
2023广东高考真题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 《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 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 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2.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
”陆贾的上述思想()A. 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 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 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A. 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 豪强势力的膨胀C. 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 专制皇权的弱化4.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
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 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 缓和了朋党之争C. 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 加剧了阶级矛盾5. 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
这一基层制度是()A. 邻保制度B. 保甲制度C. 十家牌法D. 里甲制度6.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
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
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
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A. 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B.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 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D. 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7.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生物试题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下列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₂的表现型比为3₂1B.F₂产生配子的比为1₂1C.F₂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1₂2₂1D.测交后代的比为1₂12.如图为山羊的毛色遗传图解(相关遗传因子用A和a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白色对黑色为显性B.图中黑色山羊均为纯合子C.4和5再生一只白色雄性山羊的概率为3/4D.7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3.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③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④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接近1∶1A.₂₂B.₂₂₂C.₂₂D.₂₂4.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₂~₂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₂的遗传因子组成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5.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
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纯种的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₂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₂自交得F₂,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对F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F₂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型B.F₂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₂1C.F₂中与亲本表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D.F₂I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6.杜洛克大红猪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R、r和T、t)控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闭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D)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反映论B.先验论C.可知论D.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D)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实践观点(D)5.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A.反映论B.先验论C.可知论D.不可知论(B)6.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是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C.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D.有些唯心论者是可知论,有些唯心论者是不可知论(D)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A.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C.实践D.人类认识能力(C)8.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A.起主导作用B.起决定作用C.起重要作用D.不起作用(C)9.认识主体是指A.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B.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C.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人的主观精神世界(C)10.客体指A.一切客观事物B.自然界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C)11.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A.是不可靠的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D.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C)1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A.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D)1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D)14.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D)15.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B)16.真理是A.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B.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D.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C)17.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B.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18.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认识,这说明A.认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客观世界B.认识是主观自生的C.客观事物不能被意识正确反映D.认识受认识主体状态的影响和制约(D)1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和错误没有原则界限B.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都是真理C.不同人有不同的真理标准D.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D)20.假象是A.人们认识中发生的错觉B.从正面反映本质的现象C.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D.不表现本质的现象(C)21.认识对实践具有A.决定作用B.检验作用C.指导作用D.中介作用(C)2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C)23.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A、经验主义B、先验论C、绝对主义D、教条主义(D)24.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B.改造客观世界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C.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D.改造客观世界的核心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25.下列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有①修身养性②经济体制改革③脱贫致富④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26.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世界观B.人生观C.阶级立场D.价值观(A)27.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是A.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然地改造了主观世界B.改造主观世界主要是靠自己自觉地学习,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C.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主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努力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只有改造好客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C)二、多项选择题1.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己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ACD)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ABCD)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
2025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卷本试卷共6页,19题。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荆门屈家岭遗址发掘出距今5100年的熊家岭水利系统(见下图),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是已知构成要素最为齐备的史前水利系统。
该水利系统()屈家岭遗址熊家岭史前水坝示意图A.顺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B.证明社会协同机制较为完善C.为当时先民改造自然的优秀成果D.侧面反映当时水患灾害频发2.西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皇后制度。
立皇后为皇帝的嫡妻,再加上众多的嫔妃,以及一大批女官、宫女、宦官等人,一起组成后宫;后宫人员分成十几个等级,与外朝官僚机构的爵位、等级、俸禄挂钩。
这一举措()A.对中枢决策机制形成冲击B.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稳定C.直接导致外戚干政的局面D.提高了皇族的政治地位3.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即推行部落离散政策,解散贺兰、独孤、慕容等部族,实行计口授田。
此后,被征服的塞北及关陇以西的部族,也被北魏迁徙以远离故地。
由此,北魏时期少有部族乱事。
据此判断,该政策()①弱化了各部族的政治差异②顺应了部落的农耕化趋势③破除了门第对政治的束缚④有效加强王朝内部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北宋及以前,绘画几乎都是全景构图,一座山,一棵树,一株花,一座假山等等都是完整的全景。
江苏省如皋市2020_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选修202103170139
某某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选修)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元代的高层政区(行省)不存在多个机构并立,而实行众官集体负责制,尤其是军事、财赋二权不得集于一人,且调动军队、更改赋税等都须有中书省的诏令。
材料表明元代行省A.保证地方享有自主权B.使集权分治有机统一C.导致严重的冗官现象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2.宋朝皇帝不可以不经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而将“圣旨”直接下达有关机构。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批发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然后颁行。
这表明当时中枢机构的运行A.保证君权独尊B.注重决策程序化C.提高行政效率D.有利于权臣干政3.“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某某十多年,几乎丝毫没有在制度上建树。
……因为这一集团里,太没有读书人……他们又到处焚毁孔庙,孔子的书被称为妖书,他们想把民族传统文化完全推翻。
”材料评价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A.结束了我国的闭关锁国状态B.使列强获取资本输出特权C.开启了中国政治某某化进程D.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5.下表为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构成统计表。
某某区北方区某某区某某区工人42.68% 63.7% 84.32% 46.9%农民30.14% 2.4% 14.4% 知识分子及其它27.4% 33.8% 15.3% 11.75%2册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是A.北伐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6.“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为了消灭这支军队,解放军发动了A.某某会战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7.“(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vs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20世纪90年代,西欧和北美劳动力新的来源地是()A.中东B.北非C.东欧D.北美洲2.1880年后,西欧和北欧移民美国的人数开始减少,由来自东欧和南欧的移民取代。
新来的移民使本地人及较早来的移民处于不利的地位,从他们手里拿走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当时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反映了这些新移民()A.拒绝承受比其他人待遇差的工作B.为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C.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D.挑拨美国政府与早期移民的矛盾3.元朝马祖常有诗云:“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该诗歌()A.记载了一段战争往事B.表达了作者对疆土的热爱C.反映元朝中外交流通畅D.反映元朝桑麻质量较好4.明朝中后期,中葡两国的贸易中,中国主要输出生丝、丝织品、黄金、水银、瓷器、朱砂、麝香等;葡萄牙输往中国的主要是白银、胡椒、苏木、檀香等。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B.朝廷严厉实行“海禁”政策C.中国工艺制造水平领先世界D.中国较早完成近代社会转型5.2013年,习近平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
丝绸之路的开通()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6.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对外交通发达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7.1080年,宋朝政府正式修订颁布《广州市舶条法》,这是中国最早的涉外经济立法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成文法规之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90分。
2.请选出1—25小题的答案,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
3.26—28小题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尼罗河水位变动与古埃及文明演进历程示意图。
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尼罗河水量丰富时,古埃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B.尼罗河水量不足时,古埃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C.尼罗河水位情况与古埃及经济、政治无关D.尼罗河河水枯竭,导致文明没有延续下去2.某部法典序言中声称,“令正义出现在大地上,摧毁罪恶,使强者不能欺凌弱者”。
它是古代两河流域涉及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法典。
这部法典是()A.《新法典》B.《十二铜表法》C.《法理概要》D.《汉谟拉比法典》3.以下是九年级某同学编写的有关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剧本情节,符合种姓制度规定的是()A.不同等级相互通婚B.商人弃商从政C.等级身份世代相袭D.国王掌管祭祀4.苏格拉底对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提出诸多批评,引起雅典人的反感,70岁时被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
这主要反映了雅典()A.专制主义的盛行B.津贴制度的实行C.城邦内部的混乱D.民主政治的弊端5.下图是一枚古罗马货币,上面绘有罗马公民在围成圆形的栅栏内进行投票的场景。
该货币可以用于说明古罗马()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B.开创了古代民主制度C.公民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以下表述中推论合理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荷马史诗》叙述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期间古希腊人的社会情况《荷马史诗》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状况的宝贵资料B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C罗马建筑和希腊建筑都运用了石质梁柱希腊建筑吸收了罗马建筑的特点D凯撒命人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凯撒运用了计数法中的60进制A.A B.B C.C D.D7.腓尼基人在西亚和埃及两大文明影响下发展出了最早的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
七下历史期末考试观点论述题(解题指导+专项练习)(解析版)
1.什么叫观点论述题?观点论述题是一种考查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题型,要求考生掌握从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形成观点并进行完整论述的能力。
通常表述为“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即根据材料论述历史观点2.观点论述题解题三步走第一步:观点:阅读材料,提炼观点。
1、阅读材料,列出涉及的历史事件(列事件)2、找出材料关键句、关键词,概况材料大意①、对材料的分析,要注意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各个历史要素。
②、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③、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如材料的出处)④、注意材料中标点符号的变化,可在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第二步:论证:选择史实,论证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的史实。
要记住,孤证不立,需围绕观点,遴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作为论据论证。
所遴选的史实,其中一个可以来源于材料,另一个来源于所学知识。
不论是观点提炼还是论据选取,都应与“材料主题"有关,切忌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课本知识乱发挥。
第三步:结论:总结升华,再现观点。
最后,要对全文进行总结,结论需要进一步进行升华,总结归纳。
注意不是重抄一遍,重抄不得分。
要求:结语以综上所述,说明+重申观点,所以要怎么做(认识/启示类语句,体现出家国情怀)温馨提示:一定要紧扣观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观点论述题(共10小题)1.(2023•姑苏区校级一模)清朝前期,中国仍处在典型的农耕文明时代,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18世纪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其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
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法]谢和耐著,耿异译《中国社会史》材料二:如图材料三:如果将康、雍、乾时期纵向与汉唐时期相比,无论是人民的精神风貌,还是统治者的气度胸襟均相差甚远,难以并称“盛世”;如果与同时代欧洲社会比较,无论在科学成果上还是社会发展上,康、雍、乾三朝都已逐渐被西方列强抛在后面,也难以自称“盛世”。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一模试题含解析
【答案】4. D 5. C
6.①“科教兴国”的坚决信念,心怀复兴、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进一步突破”功率器件极限的幻想,为陈星弼探讨供应源源不竭、执著追求的内在驱动力;②勤勉钻研、严谨求精、不畏困难的科研精神促使陈星弼克服条件的艰苦,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取得精彩的成就。
这一独创的相关专利在全世界范围内已被引用超过550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特别明显,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仙童、东芝等公司都投入生产。依据法国半导体领城的一家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超结功率器件将以10.3%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而超结MOS器件的应用也特别广泛,包括电脑电源、照明电源、液晶电视、光伏逆变器,以及医疗、电信、工业等多类电源都有它的“身影”。
D.《汉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易》为据,希望百姓能明四时之序统治者能德配天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体采纳层进式结构,依次从三个层面论述了《汉书》以《易》为据、对天人关系作出的新探讨。
B.为论证《汉书》深受《周易》影响,全文都是通过援引《易》中的相关文句来印证作者的主要观点。
B. 为突破功率器件硅极限问题.陈星弼发寝忘食.反复试验,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独创了超结器件。
C. 超结器件虽然应用广泛,得到了世界认可,但照旧有缺陷,为此陈星粥再次动身,并取得进一步突破。
D. 陈星强一生致力于民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他和团队探讨的新发电方法,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项,“明四时之序”表述错误,依据文本“确定上下、尊卑秩序的建立是达成社会和谐的基础”可知,应为“上下、尊卑之序”;
高考历史科B线生复习专题训练29 评述、论证类非选择题doc
专题训练29 评述、论证类非选择题(B说明:(1)本卷为非选择题,满分60分。
(2)建议在30分钟以内完成。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1)结合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16分)材料二 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尽,来自45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聚集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结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那种混乱的国际经济秩序,寻求国际货币合作的新方式。
围绕着这个问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史称“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凯恩斯与怀特二人虽然私交甚好,但在谈判桌上都为捍卫本国利益而努力。
……凯恩斯主张由债务国和债权国共同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承担责任,成立一个专门的国际机构,发行300亿美元的货币,无偿地提供给各成员国,用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结算。
怀特计划的核心精神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
目的是由美国来重整国际货币体系,强调国际货币应以黄金为基础,以保持其币值的稳定。
由于这两个计划是针锋相对的,因而凯恩斯与怀特之间的讨价还价也异常地激烈。
最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怀特方案为基础,以凯恩斯计划为参照,形成了一个折衷的货币合作协定,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评述类非选择题专题训练题型特点1.类题常见的三种设问类型:多个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论述型;依据所给材料提取1~2个信息并进行论证型;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写一篇短文型。
2.此类题型往往独立设计题目或是材料题中设问的最后一问,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考察主要有两个方向: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
3. 本类型试题给定的信息不一定丰富,需要借助所学知识,运用一定的历史观对材料观点进行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能力。
解题技巧:1.归纳观点:阅读所给材料,概括归纳材料中包含的几种观点。
2.选定观点:如果是两个以上观点的,要选择其中一个。
如果仅有一个观点,就以此观点展开论述。
选定论点是要直接明了,不能出现不选定观点而直接论述的现象。
3.论证观点:在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从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现象、历史观点,以从容与平和的心态,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4.组织答案:“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经典模拟题1.(2015·湖北天门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
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
……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
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一层次:首先,提炼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其次,表明自己态度:赞成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然后,对所持观点予以合理的解释;第二层次:围绕观点展开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三层:总结升华:上升理论的高度说明观点的合理性或局限性。
答案参考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
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
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
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如有其它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2015·湖北武汉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2008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徐中约(美国)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副标题:1600—2000,中国的奋斗)的部分目录摘编。
关于“近代中国”这一话题,你认为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所提观点应该明确清楚;说明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符合历史事实,合理充分。
) 解析本题可以根据所给信息,提取观点,并且从多角度多侧面辩证思考、论证、评析史学观点。
特别要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辩证思考,避免单一的角度。
比如可以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放在全球视角下,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世界历史发展(全球)的重大事件及和与此相关联的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进行论述;或内外因综合作用下来思考和论证,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提取相关信息加以论证、说明。
答案评分参考:观点:3分。
说明:9分。
其中:7——9分,说明充分,史实准确;4——6分,说明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0——3分,说明不充分,史实不准确。
示例一:观点:对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考查应该放在世界视野下展开。
说明:16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无论是西欧的探险家、商人、传教士的东来,还是俄罗斯的推进,都对当时的清朝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清朝与西方因鸦片等冲突,使得中国的农耕文明与西方的工业文明全面产生关联,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
示例二:观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
说明:中国社会在1600—1800年期间,手工业的进步,商业活动的繁荣,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和思想潮流(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国的考证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学东渐、商业活动(如鸦片贸易)、侵略战争等的冲击,在促进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起了重要作用。
示例三:观点:学生把上述两种观点综合在一起,或提出新的观点(如:“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可酌情给分。
说明:仿照上面的表述展开,具体略。
3.(2015·湖南郴州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
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指出材料中陈旭麓评价“中体西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按照这一原则,任选下表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价解析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那个时候的中国‛‚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等,表明原则是把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第二小问,在三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运用放到具体历史背景下的原则进行分析,考生可选1787年宪法,观点明显是片面的,只看到不足,而没有看到在当时的优点;也可选一五计划,观点也是只看到弊端而没看到优点;或者选光荣革命,虽然革命不彻底,但当时英国封建势力强大,能够有如此大的民主紧张已属不易。
答案原则: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或背景)下分析。
(以下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①美国1787年宪法:该观点只看到宪法的不足之处,却忽略了当时美国建国之初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在当时确立了联邦政体,保障了民主制度,扭转了美国的内外交困的局势,推动了美国经济政治的发展。
②一五计划:该观点只看到一五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却忽略了当时中国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包围、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社会背景;没有看到一五计划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奠基作用。
③光荣革命:该观点只看到光荣革命的不彻底性,却忽略了当时英国封建势力依然强大、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的历史背景;光荣革命以一定的妥协,完成了英国向民主政治的平稳过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2015·江西新余高三期末)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56个不到2000人口的选区和31个不到4000人口的选区共取消143个议席;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北方郡及苏格兰和爱尔兰。
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席;北方郡选区,获得65个议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获得13个议席。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以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为例,多角度论述“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这一主题”。
(要求:从三个角度论述,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解析审题时抓住主题,围绕‚三个角度‛这个限制,充分利用材料,结合教材以补充史实、丰富结论。
据第一段材料中的‚北美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理念‛,可以从政治变革与思想解放关系的角度上展开论述;据第二段材料‚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的143个议席分配给了新兴工业城市‛这一关键信息,归纳为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的关系;据第三段材料中‚1870年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可以从政治变革反作用于经济发展角度组织回答;据‚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可以从政治变革的具体方式与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关系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角度一:政治变革离不开对思想现代化成果的吸收如:美国吸收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理念;美国传承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角度二:政治变革往往受经济现代化的推动如: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角度三:政治变革可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如:英国议会改革推动君主立宪制完善;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德国资本主义发展。
角度四:政治变革的领导力量会影响到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如:旧势力掌握现代化领导权导致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
5.(2015·贵州黔东南州高三模拟)独立与富强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阅读材料:材料一部20世纪中国历史中,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它必须分两步走:后者是人们憧憬和奋斗的目标,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结合20世纪中国的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