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 而人均排放量远低于美国
3.1 碳排放与碳减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选择性
过渡:要环节马尔代夫面临的被淹没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关注碳排放和碳减排。
一.碳循环与温室效应1.碳循环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文字和图3-1-2,思考:(1)什么是碳循环?(2)什么是碳库?地球上的碳库有哪些?(3)组成碳循环的各子循环系统是如何运转的?(4)各子循环系统之间的碳循环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5)碳循环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碳汇与碳源”,了解碳源和碳汇的概念,并举出碳汇和碳源的实例。
2.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的原理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阅读课本,掌握温室效应的原理。
(2)温室气体看图,了解温室气体有哪些及来源。
维持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循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观看视频,阅读课本材料,回答问题:观看视频,思考温室效应的原理: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地面升温后释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使大气变暖,通过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类似栽培农作物的温室,称为温室效应。
观察图,说出: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学生活动:读图思考(1)为什么说碳循环和温室效应是两个彼此联系的自然过程?(2)温室效应加剧是什么引起的?3.知识扩展:全球变暖的过程知识扩展:观看视频和图片,从大气受热过程解释全球变暖的过程。
二.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1.碳排放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和数据,了解什么是碳排放?碳排放的途径有哪些?2.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和图片,体现了碳排放对环境的什么影响?学生活动:读课本内容和图片,小组讨论南极西部冰原变薄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观看视频,仔细看数据,回答问题:碳排放:主要指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时也指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排放;能源消耗。
观看视频和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1)海平面上升: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引起全球冰川融化,北极地区海冰范围持续缩减,导致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引起海水发生热膨胀,海水体积增加,造成海平面上升。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1课第2框《走向共同富裕》精品课件
1978年,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全都是国营企业 且在世界五百强中微不足道。2017年,世界五百强企业 中,中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115家,其中有超过25家是 民营企业。
探究
(1)我国过去40年取得快速发展靠的是什么?
请你从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与同学讨论:国家 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1)技术创新方面:这样做可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和电 力发展方式,开启“无燃煤”的绿色时代;实现更大范围 的“水”“火”互济,“风”“ 光” 互补,促进新能源 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 (2)社会责任方面: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碳 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粗放的能源 发展方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浪费;我国是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勇于承担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和为建设 绿色世界做贡献的环保责任。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 化道路,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
探究与分享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进 入新时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日益呈现新
小面康貌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关健看“钱
豪子”鼓起来没有。去年,我们村农民人均收入突破 万元,收入涨得比城里人还快。
②“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
(的重3)中它之为重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发展机
遇①夯? 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②让农民更有
安全感;
③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④为青年
怎样继续深化改 ①改革开放是革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 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 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 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中国第一
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中国第一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汽车尾气,燃煤电厂,森林火灾等都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比如全球十大污染城市,还有全球十大空气污染城市,都是一些污染气体排放超标的地方,看看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有哪些?10.加拿大(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57万吨)作为地球上第二大的国家,面积可能很大,但是也有空气污染的城市,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57万吨,2016年10月,签署了一项碳税计划,可能会减少碳排放量,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
9.韩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92万吨)韩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来源于自身,光首尔就有50座燃煤电厂,还怪我国的空气污染干扰了他们,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
8.沙特阿拉伯(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01万吨)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沙特阿拉伯的首都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最近沙特阿拉伯签署了减排50%空气污染的协议,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
7.伊朗(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48万吨)伊朗的阿瓦兹,可能是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16年11月,其首都的所有学校都被迫关闭,雾霾太严重,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
6.德国(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8万吨)德国的工业发展很快,环境问题凸现这是有联系的,2014年,有64天PM2.5很高,涉及到德国的28个地区,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
5.日本(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37万吨)日本是亚太地区第二大空气污染国家,不过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日本对燃煤发电站的依赖,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37万吨,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
4.俄罗斯(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17万吨)俄罗斯的污染程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西伯利亚工业城市的崛起,带来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问题,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17万吨,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
3.印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274万吨)据估计,印度每年有120万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尽管印度已经签署了减排和使用清洁能源等相关协议,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之一。
碳排放基本数据
碳排放基本数据
碳排放基本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中国的碳排放量持续增加,但与此同时,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来控制碳排放,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的总碳排放量在2019年达到了约103亿吨,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相对较低,约为7吨左右,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且经济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也相对较低。
在全球范围内,碳排放主要来自于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
其中,能源领域的碳排放量最大,占据了总碳排放量的大部分。
工业领域的碳排放量也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
交通和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虽然相对较低,但也在逐年增加。
为了控制碳排放,各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
例如,中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步减少碳排放量,最终实现碳中和。
此外,各国政府还在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碳排放监管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总之,碳排放基本数据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来控制碳排放。
在未来,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相信碳排放量将会逐步减少,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将变得更加可行。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摘要:能源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却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能源问题。
本文就将分析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能源问题,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中国能源问题解决对策可持续发展近日,由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不仅对对日本及其邻国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国家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以及能源开发战略的思考和调整。
面对公众的不安情绪日渐升温,一些电力消费大国不得不放慢或者暂停核电发展的步伐。
我国也出台政策冻结审批新的核电项目,并预计冻结政策可能延续到2012年初。
能源问题再度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可以说能源问题是事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作为新世纪的发展动力,能源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能源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
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自然也不能例外。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能源问题我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
我国能源生产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不足逐渐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已到顶峰,世界还在路上
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已到顶峰,世界还在路上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国,人均能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但是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人均能耗中直接的生活消费并不多,3/4以上的能源消耗在生产过程中。
结构性(凝结在基本建设中)和转移性(出口)消耗占了总能耗的一半以上。
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两部分需求即将萎缩。
因此,即使居民的直接能源消费增加,中国距离总能耗峰值也不远了。
实际上,从城市居民看,十年来,居民收入倍增,但人居直接能源消费并没有多少增加。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2/3。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占据了全球煤炭产量的半壁江山。
每年40亿吨的煤炭产销量中,有将近一半用来发电,三分之一钢铁和水泥,还有大量的化工用煤,工业用煤合计占到我国煤炭总消耗量的80%以上,居民直接采暖和做饭的煤炭消耗并不多。
电力、钢铁、建材、化工产品在高速增长以后,未来很长时间内可能会处于一个平台期。
同时由于煤炭在环保上存在碳排放量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汞、砷、氟及放射性烟尘污染等不足,未来煤炭的市场需求很可能逐步萎缩。
而包括在建产能,未来国内市场煤炭供给可能达到50亿吨。
因此生产过剩,供过于求,可能是今后煤炭市场的基本态势,刚刚过去的10年是我国电力基建最为辉煌的10年,每年投产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包括英、法、德等老牌经济强国)全部的发电装机,过去规划中的2020年装机10亿千瓦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电力生产国,年发电量比美国多1/3,相当于欧盟、日本与印度的总合。
人均发电装机已经突破1kw,人均年用电量超过4000kw.h。
但是人均用电中仍然以生产过程用电为主,特别是工业用电,尤其是高耗能的钢铁、冶金和化学工业。
实际上,除了大型公共建筑(包括有中央空调、自动扶梯的大型商业中心、轨道交通中心等),一般住宅和商用建筑的的能耗水平都比欧美同类型建筑低很多,我国居民家用电器已经基本普及,仅仅是北纬35o以南农村地区夏季空调和北纬35o—25o 地区冬季采暖的满足程度较低,因此,居民住宅能耗,特别是电力消耗未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增加,大约可以维持在每人每年1000 kw.h左右。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摘要: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我国碳排放现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挑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积极构建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我国碳排放状况分析首先,通过碳的年排放总量和所占世界份额比例来看我国都呈迅速增长的态势,但是按照历史累计排放量计算,我国仍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碳排放总量在1990年是22.44亿吨,2000年为33.38亿吨,到2005年增至51.01亿吨,年平均增长率为5.6%。
由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年美国的碳排放量为59亿吨,我国超过美国达到60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图1 1985-2009年世界各国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份额如图1,从1985年到2001年期间,美国所占全球碳排放比例基本在20%—30%之间波动,欧洲的发达国家在20%—30%之间波动,2001年之后都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
我国从1985年到2001年期间,所占全球碳排放比例一直比美国少,但是在2001年之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在2009年已经超过了20%。
可以说我国目前的碳排放量仍属于生存型排放。
图2 2001年-2005年世界部分国家碳强度其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很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大。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世界平均碳排放强度保持在0.5千克碳/美元以内,我国远高于此水平。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并不大,基本在0.5的变动范围以内。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议上第一次向世界宣示,中国提振气候雄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逐渐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容,“双碳”目标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实践。
2021年,“双碳”行动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全社会反响更为强烈。
10月3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再次确认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相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之内,并努力将其限制在1.5℃。
这就意味着,全球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将被锁定在2050年前后。
欧美等发达国家倡导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甚至更早呼吁碳中和。
中国勇于承担责任,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
虽然比发达国家的时间节点略晚,但中国零碳建设的成效有目共睹。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碳中和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国碳中和的进程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还要推动中国新时代新思想、新格局的转型发展进程。
此外,要示范和引领发展中国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认识碳达峰确保碳中和进程平稳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碳。
农耕文明的能源基础源自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辐射能,而工业革命的能源基础来自地质年代形成的化石燃料。
这也是《巴黎协定》规定的温升目标要以工业化以前的地表温度为参照的原因。
化石能源热值较高且成本相对较低,因而工业化进程多以化石能源为燃料。
但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步入后工业化阶段,高耗能产业规模缩减,产品需求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和碳排放将经历一个先升后降的自然达峰过程。
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的碳达峰,几乎都是自然达峰进入下降通道后才启动人为减排过程。
历史地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有的甚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启动之前就已经达峰,几乎不存在外在的达峰压力。
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培训在线考试试卷答案
①国内外节能减排现状、发展趋势与当前节能工作重点一、单选题1、我国人均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A)A、27%,B、25%,C、32%,D、45%。
2、长江流域冬季采暖能耗较低的原因不包括(D)A、供暖的面积,B、供暖时间,C、暖气的开/关时间,D、采暖能源供应较少。
3、我国2020年的用能规划中,用能最少的是(C )A、制造业,B、农业,C、交通,D、建筑4、世界上人均建筑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B)A、中国,B、美国,C、丹麦,D、日本5、我国能源供应状况里,生产量逐年减少,需要依靠进口的是(C )A、煤炭,B、天然气,C、石油,D、稀土二、多项选择题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ACD )的生态文明理念.A、尊重自然,B、控制自然,C、顺应自然,D、保护自然2、采用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需要以自然界能够提供的上限为约束条件,下列属于自然界能够提供的上限的有(ABCD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能源资源,D、环境容量3、中外建筑能耗巨大差别的原因主要有(ABCD )A、建筑通风的风机能耗、B、运行时间/天,C、空调系统结构,D、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三、判断题1、目前全球碳排放量304。
9亿吨,中国碳排放为全球第一,占22.3%,人均碳排放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 )正确、错误。
2、我国南北方水资源情况中,北方主要是水体总量不足,南方主要是水质性缺水.()正确、错误。
3、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先定发展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尽可能降低实现这一目标的生态代价.( )正确、错误.②公共机构节能政策解读及节能管理岗位角色认知③公共机构能源管理计算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电力系统功率单位是().A、KvA、B、KW,C、KJ,D、KL2、我国法定能源为焦耳(J),热量单位1cal=()·JA、4.1816,B、1。
0,C、100,D、103、1Kwh=( )KJA、100,B、3600,C、1000,D、104、1公斤标准煤(1Kgce)的发热量为()KcalA、5000,B、7000,C、10000,D、6000二、多项选择题1、第1题一次能源有( )。
在环境领域,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更高?
在环境领域,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更高?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许多国家的碳排放量不断攀升。
特别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环境方面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那么,在环境领域,中国和哪个国家的碳排放量更高呢?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
一、中国和美国据统计,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超过了416亿吨,而其中中国和美国的总排放量占据全球总排放量的34.7%。
2019年,中国的排放量为1.02亿吨,美国的排放量为4055万吨。
虽然中国排放总量高于美国,但由于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比中国高出一倍以上,所以在人均碳排放量上,美国比中国高出了一倍以上。
二、中国和印度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国,其碳排放量也逐年攀升。
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的碳排放量达到21.5亿吨,与中国的排放量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但在人均排放量上,中国比印度高出3倍以上。
同时,印度政府正致力于推广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预计未来几年印度的碳排放量将进一步减少。
三、中国和欧盟欧盟作为全球能效和可持续性标准的引领者之一,其碳排放量在近年来也明显下降。
2020年,在欧盟的努力下,整个欧盟的碳排放量比2018年再度下降了4.1%。
虽然中国的总排放量远远高于欧盟,但欧盟在人均碳排放量上远高于中国。
同时,欧盟也在积极推动全球环保行动和清洁能源投资,预计未来将继续减少其碳排放量。
总结综合上述三个方面,虽然中国的总碳排放量仍是全球最高,但在人均排放量上,美国、印度和欧盟等国家都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从长远来看,全球各国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推行低碳经济,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减少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CO2排放排名
该机构分析称,水泥生产是制造业中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源,而中国的水泥生产量将
近占了世界的一半。随着四川大地震灾后房屋道路重建工程的水泥需求量增加,预计中国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进一步增多。
该机构原本是荷兰的政府机构,现已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向荷兰政府和联合国等提供各
2.美國6,963.818.44%23.5(7)
3.歐盟5,047.713.37%10.3(39)
4.俄羅斯1,960.05.19%13.7(18)
5.印度1,852.94.91%1.7(120)
6.日本1,342.73.56%10.5(37)
7.巴西1,014.12.69%5.4(74)
8.德國977.42.59%11.9(25)
以上数据表明,美国仍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由于这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很高,火
力发电厂较多,因此光美国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占到了全球发电厂排放总量的25%。
中国是唯一在排放上最接近于美国的国家,不过,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仅为2吨,而每
个美国人每年排放二氧化碳不少于9吨。而总排放量位居全球第7名的澳大利亚实际人均排
烧森林木材现象也大大加重了环境污染。对英国的布朗政府来说,怎样完成其上周提出的
减排60%的目标是一个很困难的课题,而韩国,也需要在削减二氧化碳上下下功夫了。
气体排放和改善环境。
印度的人均年排放只有0.5吨,不过,因为印度的工业化惯性发展,印度总的二氧化碳排放
量未来几年将会有明显增加。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年来有明显增加态势,其国内产业
部门的减排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办公场所和民用减排却无所建树,并且明显滞后。日
本有关部门已公开承认,无法完成《京都议定书》制订的相关目标,即到2012年日本
低碳经济考试全真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低碳经济考试全真试卷(经测试85分以上)低碳经济判断题及答案1.无论从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考虑,减污与减碳都是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所以减污与减碳必须同时进行。
(错误)2.气候变化公约下的节能减排是指能够被论证“可测性”和“额外性”的节能,而减排是仅针对温室气体,而非硫、氮等污染气体的减排。
(正确)3.气候变化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和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哥本哈根争议的实质并非是发展权、排放空间之争。
(错误)4.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错误)5.低碳经济与减少人类对碳的依赖无关。
(错误)6.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的间接原因。
(错误)7.低碳经济将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
(正确)8.低碳经济将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一道成为重塑世界格局的三大力量,将成为占胜金融危机走出经济长期衰退的新引擎。
(正确)9.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正确)10.欧盟的排放要求低于《京都议定书》,实施的是独立减排制度。
(错误)11.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煤炭消费大国,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错误)12.碳排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
(错误)13.美国众议院在09年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提出征收碳关税的条款。
实质上是让减排成为一个强制执行的东西,这是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原则相符合的。
(错误)14.我国确定的2020年前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减少5%的目标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其他招标比较,具有强烈的约束性。
(错误)15.坚持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
(正确)16.太阳能是最大的非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是未来人类能源利用的重点。
(正确)17.目前太阳能发电只占再生能源的千分之五,居四大可再生能源的末位。
(正确)18.我省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提升到制造业的产业现代化转型。
《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摘要】低碳经济与现代能源的关系,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的关系,石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带来的问题,以及未来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利用前景。
要解决能源、生态双重危机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全方位的节能减排经济,就是创新的“新能源开发经济”,也就是全人类“生态文明经济”,归根到底是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的经济。
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发“第五能源”——节能减排,同时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关键词】低碳节能能源生态【正文】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
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
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
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₂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节能减排题库(154道常识单选题)
知识题1.使用空调耗费电量很大,夏季调到多少度既相对舒坦又省电(B)A、25 度;B、 26 度;C、 24 度;D、18 度。
2.酸雨作为全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主要由( B)气体的排放惹起?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C 、臭氧 D 、一氧化碳3.变频空调的变频器使空调一直处于最经济的转速状态,进而提升能效比,比惯例的空调理能 20%~30%,其启动电流小,转速是逐渐加快,启动电流是常规空调的( A)A、1/7B、1/5C、1/3D、1/104.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推行室内(C)制度。
A、冬天不得低于18℃,B、夏季不得高于24℃C、冬天不得高于20℃,夏季不得低于26℃D、温度不做控制5.新建建筑或许对既有建筑进行热水采暖节能改造,应当依照规定安装( A)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A、用热计量装置B、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C、电热锅炉D、燃煤锅炉6.对负荷变化场所的风机、水泵等设备采纳( A)技术,可降降低能耗。
A:变频调速 B :双速电机 C :液力耦合7.“绿色建筑”是指( C)A、立体绿化、湿度保持好的建筑;B、建筑构造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C、对环境无害、能充足利用环境自然资源,而且在不损坏环境基本生态均衡条件下建筑的一种建筑。
8.家用电电扇在以下哪几种状况下使用最省电( C)A、用高速档启动。
B、电扇搁置在空气较封闭地点C、电扇的搁置在便于空气流通的地点。
9.开空调时如何协助空调制冷成效好( A)A、封闭空调房间的门、窗,减少空调制冷空间B、开开窗户C、翻开窗帘10.哪一种方式不利于暖气片的散热( A)A、将暖气片包起来B、在暖气片与墙体之间插进一张铝纸C、将暖气片挂起来11.对于空调使用错误的做法是( A)A、空调过滤网不宜常常冲洗B、尽量防止屡次启停空调。
C、空调不使用时应封闭电源,将电源插头拔掉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 D)A、计划生育 B 、节俭资源 C 、环境保护 D 、全民健身13.我国的发电主假如煤,均匀( A)克煤能够发一度电?A、122.9 B 、200 C、500D、100014. 生活热水供给的温度一般设置度在多少度以下为宜(B)A、30度B、45 度 C 、60度D、80度15.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万亿立方米 , 居世界第几位( D)A、第一位B、第二位 C 、第五位 D 、第四位16.我国人均水据有量仅 2300 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据有水量的( C)A、1/2B、1/ 3C、1/4 D 、1/517.选无磷洗衣粉( B)A、保护衣物 B 、防备污染 C 、保护双手18.18.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天 ? (D)A、5月 6日B、3月21日C、12月1日D、6月5日19.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 C)A、蔬菜,水果B、绿颜色的食品C、安全无污染食品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20.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百分比约是多少?( C)A、35.3%B、10.2% C 、2.7% D、15.8%21.污水经办理净化后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指标,供冲卫生间、洗汽车等用途的水叫(B)A、洁净水B、中水 C 、可用水22. “低碳”是指(B)A. 减少碳水化合物 C. 减少一氧化碳排放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D.减少碳金属23.地球日是指哪一天( A)A、4月 22日B、6月 5日C、3月 12日24.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由是( B)A、丛林愈来愈少B、化石能源焚烧开释出大批二氧化碳C、大片湿地的资源开发开释出大批的沼气D、与以上原由都有关系。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我国自建国以来,中国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集,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条外交脉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交政策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谈我国外交政策》摘要: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例如"搁置争议"就反映出我国在解决主权争端问题上一厢情愿的和平愿望,而他国则践行社会达尔文主义,"重实利而轻脸面"。
他国对争议地区实际控制日久即为既成事实,从而令我国的愿望彻底落空。
关键词:外交政策我国是外交战略学的发祥地,战国时即产生了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思想。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
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
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
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
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
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
因此,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最早产生于西方。
西方外交实践遵循的是马基雅维里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曾经是西方殖民地的广大发展我国家在独立后,因袭了这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实践。
因此,国家利益至上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准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的发展1955年,于万隆会议,我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021-2022年高中地理课后练习6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课后素养落实(六)(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下图为碳的生物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近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环节是 ( )A.①B.②C.③D.④2.下列有关碳的生物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陆地水提供了大量溶解碳酸盐B.大气中的氮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的C.没有参与岩石的形成过程D.现今地球大气成分受碳的生物循环影响较大3.植树种草是碳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方建设防护林时提倡多种树种搭配,主要是为了( )A.追求森林产品的多样化B.削弱呼吸作用的碳排放C.降低防护林工程成本D.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C 2.D 3.D[第1题,从图中可知,二氧化碳增加的途径主要有三个:②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③人类燃烧化石燃料、④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被微生物分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近百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故选C。
第2题,陆地水中大量溶解的碳酸盐是化学溶蚀作用提供的,A错误;大气中的氮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还有一部分是从原始大气中分离出来的,B错误;地下的石油和煤炭等是生物参与岩石形成过程的结果,C错误;碳的生物循环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对现今地球大气成分的影响较大,D正确。
第3题,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在建设防护林时提倡多种树种搭配,这样能够使防护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复杂化,从而增加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某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二氧化碳多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二氧化碳少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二氧化碳多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二氧化碳多5.全球气候变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分布范围向南扩展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4.A 5.D[第4题,由图可知,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夏季低、冬季高),主要是因为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二氧化碳多;夏季二氧化碳含量低,主要是因为西伯利亚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广布,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吸收二氧化碳多。
最新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考核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低碳转型的推力是( )。
A.保障能源安全B.避免碳锁定效应C.提升国际竞争力D.实现可持续发展E.应对金融危机2.世界上已经有(德国,英国,中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低碳产品认证。
3.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不包括(可过度开发原则)。
(单选)4.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迪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
5.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行动是从防止海洋(石油)污染开始的。
(单选)6.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单选)7.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 “恒温消费”)消费。
(单选)8.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单选)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总体技术水平落后9.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
(单选)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立法保障 D技术水平低10.(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单选)A森林 B海洋 C陆地 D山脉11.低碳模式集成体系包括理论集成和(现实框架)。
(单选)12.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单选)13.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是(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单选)A大力发展科技 B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C控制人口 D发展教育14.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15.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即(经济消费)消费。
(单选)16.以下不属于新能源范围的是( )。
A.太阳能B.核能C.煤炭能源D.石油E.海洋能17.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 )的障碍。
A.经济B.技术C.政治D.意识E.制度18.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 )。
A.建筑B.交通C.水利D.规划E.教育19.以下行为中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报告显示我国人均碳排放远低于欧盟和美国
报告显示我国人均碳排放远低于欧盟和美国
《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3)》2013年1月发布。
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人均碳排放为6.2吨二氧化碳,仍远低于欧盟和美国水平。
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3.62亿吨,比上年增长7.9%;水泥生产过程排放为9.92亿吨二氧化碳,两项合计为83.54亿吨二氧化碳,人均碳排放6.2吨二氧化碳,仍远低于欧盟、经合组织和美国水平。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碳排放总量已经全球第一,但因为人口庞大,所以人均数字还很低。
报告指出,中国低碳发展过程中,在节能、风能利用和光伏三个领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政策执行模式。
“十一五”期间,中国累计能效投资8224亿元,其中社会融资共计6498亿元,占79%,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报告认为,中国“十二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应用投资需求总计约1.8万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37.5%。
现有的融资模式难以满足大规模发展分布式发电的资金需求。
低碳发展试点是中国低碳发展政策和制度创新的关键途径,然而,目前各试点低碳规划和发展手段雷同,发展目标尚不够远大。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教授表示,未来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将可能取代出口成为导致我国碳排放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值得特别关注。
我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 而人均排放量远低于美国
我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 而人均排放量远低于美国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自然气候变化》专刊在线发表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机构——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全球碳计划”2012年度研究成果。
根据最新年度数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将在今年进一步增加,预计较去年增加幅度为2.6%,达到创纪录的356亿吨。
研究显示,2011年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28%),美国(16%), 欧盟(11%)和印度(7%)。
研究发现,尽管总量偏高,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为6.6吨,与美国的人均排放17.2吨相差甚远。
同时,欧盟的人均排放量降至了7.3吨,仍高于中国的人均排放量水平。
专家对世界气候前景表示忧虑研究指出,森林砍伐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全球排放总量相对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又增加了10%。
到2011年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了391ppm。
在伦敦主持发布以上数据的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英吉利大学教授科琳乐凯芮表示:“我很担忧,按照目前的排放趋势,全球气候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太高,我们必须采取更为激进的减排计划。
”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分析结果显示,为保证实现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全球排放在2020年之前必须大幅削减。
近期,国际能源署、联合国环境项目、世界银行、欧洲环保署等机构也分别发布报告,显示了碳排放情况的紧迫性,这些报告的分析均指出,目前全球的排放趋势已经非常危险,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和巨大损失。
如何看待中国碳排放世界第一英国丁铎尔中心报告发布后,复旦-丁铎尔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认为:“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接近全球30%的排放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国家消费的产品有关,所以全球碳排放责任的归属非常复杂。
但是,中国在目前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了我们迎接挑战的能力。
”复旦-丁铎尔中心主管主任戴维斯教授指出:“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须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负主要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 而人均排放量远低于美国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自然气候变化》专刊在线发表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机构——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全球碳计划”2012年度研究成果。
根据最新年度数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将在今年进一步增加,预计较去年增加幅度为2.6%,达到创纪录的356亿吨。
研究显示,2011年全球碳排放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28%),美国(16%), 欧盟(11%)和印度(7%)。
研究发现
,尽管总量偏高,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为6.6吨,与美国的人均排放17.2吨相差甚远。
同时,欧盟的人均排放量降至了7.3吨,仍高于中国的人均排放量水平。
专家对世界气候前景表示忧虑
研究指出,森林砍伐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化使全球排放总量相对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又增加了10%。
到2011年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了391ppm。
在伦敦主持发布以上数据的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东英吉利大学教授科琳乐凯芮表示:“我很担忧,按照目前的排放趋势,全球气候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太高,我们必须采取更为激进的减排计划。
”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分析结果显示,为保证实现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全球排放在2020年之前必须大幅削减。
近期,国际能源署、联合国环境项目、世界银行、欧洲环保署等机构也分别发布报告,显示了碳排放情况的紧迫性,这些报告的分析均指出,目前全球的排放趋势已经非常危险,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和巨大损失。
如何看待中国碳排放世界第一
英国丁铎尔中心报告发布后,复旦-丁铎尔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建民教授认为:“作为制造业
大国,中国接近全球30%的排放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国家消费的产品有关,所以全球碳排放责任的归属非常复杂。
但是,中国在目前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了我们迎接挑战的能力。
”
复旦-丁铎尔中心主管主任戴维斯教授指出:“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须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负主要责任。
但
是今天的挑战是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的。
我们相信,中国的改革和创新以及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使得其有能力在面对这一全球挑战时起主要的引领作用。
”
目前联合国在卡塔尔多哈举行气候变化大会。
会议期间,英国丁铎尔中心发布了有关全球碳排放总量排行情况,并发布了“中国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的论调。
对此,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博士指出,国际研究机构这一论调,似乎得出“中国碳排放水平很高”的相关结论,但是,如果说这一结论在技术上成立的话,那么在社会经济意义上则是不成立的。
李志青认为,首先,人均的碳排放水平上,中国低于欧美;特别是在人均产出的碳排放效率上,中国更加远远低于欧美和世界水平。
其次,时间结构上,中国的历史排放水平和整体排放水平都较低;能源结构上,中国一直体现为“多煤,少油,少气”的特征,去除这个权重因素,中国的碳排放水平会大幅下降。
李志青特别强调,在贸易结构上,中国的碳排放有“在内生产,在外消费”的转移特征,生产属于高排放过程,消费则是低排放过程,也就是说中国的碳排放很大程度上是在为世界做贡献。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也不能简单将中国称之为“碳排放第一大国”。
李志青表示,从历史比较的角度,说明我们的碳排放效率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碳排放强度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他又指出,中国的碳排放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实际上也是在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红利”,做出了贡献;中国已将生态文明列入国策,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将继续坚持节能减排的道路,继续努力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水平,这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应逐步提高碳排放约束水平
李志青建议,“十二五”期间,伴随着经济转型,中国应逐步提高碳排放的约束水平,包括以比例和总量控制等方式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加强碳减排的环境绩效考核等。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董文博指出,无论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积累,还是从中国本身情况出发,都应正确客观看待中国的碳排放问题。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近年来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董文博介绍,1990年以来,全球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美国下降了27%,中国则下降了50%。
中国的煤电消耗,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目前每度电煤耗已经降至300克以内,优于多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吨钢能耗,从1990年的1.5吨下降至目前的0.6吨左右,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
不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生物质能,中国的发展速度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正在考虑到20 5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升到50%左右。
另外,中国的人口控制也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董文博表示,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由此可见党和政府保护环境的决心。
当前,需要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更好地向世界各国阐述,同时将此作为国策向国民做更深入的宣传,使国民人人树立“环保、低碳”的生活观念。
记者 张炯强
原文地址:/news/4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