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易林逸象 注解
人之第十三_焦氏易林的意思

人之第十三_焦氏易林的意思同人。
櫜置山颠,销锋铸刃。
示不复用,天下大欢。
通《师》。
坤为櫜,震为陵,干亦为山陵、为颠。
艮为锋刃,艮覆故销、故不用。
坤为天下,震乐故曰大欢。
○櫜置,宋本作密櫜,疑非,兹依汲古。
干。
一臂六手,不便于口。
莫肯为用,利弃我走。
○便于,从宋本,汲古作使堵,非。
坤。
獐鹿逐牧,饱归其居,安宁无悔。
○宁,从宋本,汲古作息,此用《同人》伏象。
屯。
鸿鱼逆流,至人潜处。
蓬蒿代柱,大屋颠仆。
艮为鸿,坤为鱼、为水、为逆,故曰鸿鱼逆流。
鸿,大也。
坎为圣人,在下故曰潜处。
坤为蓬蒿,震木为柱。
坤在艮屋下,故曰代柱。
坎陷故颠仆。
○大,从宋元本,汲古作天屋。
处,宋元本作渚,依汲古。
仆,依《观》之《需》校,各本皆作倒。
《五行志》:"心嫱?荆?郁~逆流上",故林词不吉。
蒙。
三羖五?,相遇俱行。
迷入空泽,经涉六驳,为所伤佟7鼍棱怀颍?试涣、曰?。
艮纳丙,故曰三羖。
坎纳戊,故曰五?。
互震为行,坤为迷、为虚,故曰空泽,坎陷故曰泽。
艮为驳,能食虎豹,然曰经涉则非兽也。
《诗·秦风》:"隰有六驳",《传》:驳,如马。
陆机云:驳马,梓榆也。
树皮青白驳荦,遥视似驳马,故谓之驳。
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言木,此不应言兽,兹林词曰经涉六驳,为所伤伲??迷妩Z。
亦以六驳为木,与陆诂合。
坎数六,故曰六驳。
坎又为佟!瘃,依宋本,汲古讹骏。
末句汲古作为偎??浪卧?尽?懰?者,言羊为驳木触伤也。
需。
黄帝出游,驾龙乘马。
东上泰山,南过齐鲁,邦国咸喜。
离为黄,干为帝、干为马,故曰驾龙乘马。
离为东,干为山,兑为鲁。
伏坤为邦国。
兑悦为喜。
○东,依宋本,汲古讹乘。
讼。
履危不安,心欲东西。
步走逐鹿,空无所得。
通《明夷》。
震为履,坎为危,故履危不安。
坎为心,为西,离为东,震为鹿、为走,坤虚,故空无所得。
○坎西、离东证。
师。
望尚阿衡,太宰周公。
藩屏汤武,立为侯王。
伏离为望,伏巽为权衡。
焦氏易林注(屯卦)

焦氏易林注(屯卦)屯之第三屯。
兵征大宛,北出玉關。
與胡寇戰,平城道西,七日絕糧,身幾不全。
坎衆、坤衆,故曰兵。
震爲征,坎位西,故曰大宛。
艮爲關,震爲玉、爲出,坤位北,故曰北出玉關。
坤陰爲胡,坎爲寇,正覆艮震,故曰戰。
艮爲城、爲道,坎爲平、爲西,震數七,伏乾爲日,震爲糧,坤虛,故曰七日絕糧。
坤爲身、爲死,故曰不全。
《史記》:“高帝至平城,爲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
大宛,西域國名,《史記》有《大宛傳》。
坎坤全用先天卦位。
乾。
汎汎柏舟,流行不休。
耿耿寤寐,心懷大憂。
仁不逢時,退隱窮居。
九家及荀爽皆以乾爲河,《易林》亦以乾爲江河,乃知荀及九家之所本爲河,故曰汎汎、曰流行。
乾由屯變來,屯之乾亦乾之屯,屯下震爲木、爲舟,故曰柏舟。
坎爲心、爲憂、爲隱,艮爲時、爲居,故曰退隱窮居。
《左傳》云:“震之離亦離之震”,林所本也。
《詩·邶風》:“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毛傳》謂“婦以柏舟自比,茲曰退隱”,義與毛異。
○退,各本皆作復,依咸之大過校。
坤。
採薪得麟,大命隕顛。
豪雄爭名,天下四分。
坤爲薪、爲文,故爲麟,坤死故曰大命隕顛。
遇卦屯震爲豪雄,艮爲名,初至五正反艮震,故曰爭名。
坤爲天下,坤拆故四分。
《公羊·哀公十四年》:“薪采者獲麟,孔子聞之,反袂拭面涕沽巾,自知死不久也。
”蒙。
山崩谷絕,大福既竭。
涇渭失紀,玉曆既已。
二四艮覆,故曰山崩、曰谷絕,乾爲福、爲大,三至五乾伏坤喪,故大福竭。
坤水、坎水混合漫流,故曰涇渭失紀。
震爲玉、爲時,故爲曆。
《論語》:“天之暦數在爾躬,天祿永終”。
玉曆既己者,言暦數盡也,《史記·周本紀》:”幽王二年,三川竭,岐山崩”,《竹書·幽王二年》:“涇渭洛竭,岐山崩”,後幽王被犬戎所殺,西周亡。
○既,從宋元本,汲古作盡。
需。
夏臺羑里,湯文所厄。
鬼侯輸賄,商王解合。
通《晉》。
艮爲臺、爲里,上離故曰夏臺。
《書·康誥》:“羑”,王肅云:“道也。
”艮爲道,故曰羑里。
焦氏易林 部分断辞

焦氏易林》详解(一) 第1章蚕乾之第一:以乾卦变出的六十四个之卦断辞乾之乾:求事无功乾之坤:自招祸殃乾之屯:雌雄相从乾之蒙:长受嘉福乾之需:举家蒙宠乾之讼:舌不能言乾之师:民人安息乾之比:有神保佑乾之小畜:顺天无忧乾之履:富足快乐乾之泰:适宜外出乾之否:禄命通天乾之同人:母子分离乾之大有:修德行惠乾之谦:山险难行乾之豫:民得安存乾之随:民乐安处乾之蛊:寿如松柏乾之临:朝政如盗乾之观:逐水而居乾之噬嗑:命运堪忧乾之贲:择地而居乾之剥:万里无险乾之复:美酒畅饮乾之无妄:勿信传言乾之大畜:精损力疲乾之颐:天下归仁乾之大过:自相残杀乾之坎:思念故国乾之离:才尽其用乾之咸:意外之财乾之恒:互相扶助乾之遁:争斗失败乾之大壮:大厦将倾乾之晋:迷途不返乾之明夷:败而受害乾之家人:思夫不归乾之睽:天下大旱乾之蹇:羊入虎口乾之解:小鬼缠身乾之损:仁义为福乾之益:礼仪治国乾之央:红颜祸水乾之骺:凤凰来仪乾之萃:不堪重负乾之升:迷于女色乾之困:内心坚固乾之井:顺应阴阳乾之革:劳累过度乾之鼎:不利出行乾之震:闲者无居乾之艮:奸人潜伏乾之渐:阴阳失衡乾之归妹:互相憎恨乾之丰:常安无患乾之旅:受福多孙乾之巽:路遇恶人乾之兑:举事不成乾之涣:折兵失妻乾之节:位至公卿乾之中孚:担当大任乾之小过:伤及无辜乾之既济:劳而无功乾之未济:贵人赐福第2章坤之第二:以坤卦变出的六十四个之卦断辞坤之坤:适合外出坤之乾:展露生机坤之屯:家境贫困坤之蒙:国有祸患坤之需:不宜外出坤之讼:温仁受福坤之师:难得高升坤之比:光辉普照坤之小畜:人人富有坤之履:难逃劳苦坤之泰:外族入侵坤之否:谨慎外出坤之同人:福禄欢喜坤之大有:奸恶横行坤之谦:五谷丰登坤之豫:耗力无功坤之随:安然入睡坤之蛊:天怒丧国坤之临:龙争虎斗坤之观:建德获福坤之噬嗑:王母赐子坤之贲:乱无所得坤之剥:美妾被盗坤之复:不宜久居坤之无妄:久盼无音坤之大畜:典册永存坤之颐:仁道不通坤之大过:不宜远行坤之坎:异地价增坤之离:祸及子孙坤之成:利于久居坤之恒:年丰岁熟坤之遁:转危为安坤之大壮:暴君当政坤之晋:自找麻烦坤之明夷:出仕为官坤之家人:姐妹相依坤之睽:兄弟相煎坤之蹇:失小得大坤之解:常受天福坤之损:不得原谅坤之益:失物难寻坤之央:难得一致坤之姤:顺应时序坤之萃:遇贵解困坤之升:求事少便坤之困:效法君子坤之井:久思常忧坤之革:家中无粮坤之鼎:名臣辅国坤之震:本性难移坤之艮:求事不得坤之渐:失道可改坤之归妹:居不得安坤之丰:因欲而亡坤之旅:遭遇暴雨坤之巽:君子无忧坤之兑:激战大败坤之涣:心生悔恨坤之节:奸臣生乱坤之中孚:稳如泰山坤之小过:先忧后喜坤之既济:抱膝独宿坤之未济:功业不久第3章屯之第三:以屯卦变出的六十四个之卦断辞屯之屯:全军覆没屯之乾:退隐穷居屯之坤:天下四分屯之蒙:气数已尽屯之需:行贿解灾屯之讼:终生无官屯之师:国无宁日屯之比:无灾无难屯之小畜:不见所爱屯之履:忠臣辅佐屯之泰:城被攻克屯之否:由弱转强屯之同人:城弱失守屯之大有:交通困难屯之谦:岁乐民安屯之豫:安全返回屯之随:没有凶忧屯之蛊:迁至新家屯之临:富足和平屯之观:归而有喜屯之噬嗑:八世大昌屯之贲:不利出行屯之剥:君安其居屯之复:终无祸患屯之无妄:鸣条之灾屯之大畜:克己有福屯之颐:疾病难医屯之大过:乱伦之过屯之坎:枝叶凋零屯之离:君臣相承屯之成:火灭复明屯之恒:徒自劳苦屯之遁:宜置田宅屯之大壮:无所收获屯之晋:灾及妃后屯之明夷:不可进取屯之家人:蒙受大福屯之睽:无力相帮屯之蹇:夫妻分离屯之解:长眠于墓屯之损:利禄尽失屯之益:心劳且忧屯之夹:主将远征屯之骺:思念故居屯之萃:适宜久居屯之升:役无休止屯之困:赔本经营屯之井:成就大业屯之革:神保无患屯之鼎:天下太平屯之震:利于经商屯之艮:出必有得屯之渐:分歧争讼屯之归妹:秋无收入屯之丰:不忍见灾屯之旅:胸部受伤屯之巽:异乡苦旅屯之兑:善辞无忧屯之涣:独居愁思屯之节:重立贤主屯之中孚:道路不通屯之小过:迷行失路屯之既济:福善并作屯之未济:心高命薄第4章蒙之第四:以蒙卦变出的六十四个之卦断辞蒙之蒙:室家分离蒙之乾:常饶优足蒙之坤:富如敖仓蒙之屯:心怀忧虑蒙之需:凯旋而归蒙之讼:剥官免职蒙之师:与道合契蒙之比:君主亡国蒙之小畜:功成业就蒙之履:失去利益蒙之泰:求不可得蒙之否:安和无咎蒙之同人:乐且日富蒙之大有:失利不乐蒙之谦:功德大隆蒙之豫:背井离乡蒙之随:金玉不失蒙之蛊:先失后得蒙之临:劳无所得蒙之观:万物生茂蒙之噬嗑:善言不实蒙之贲:招祸致凶蒙之剥:削官免职蒙之复:君子有喜蒙之无妄:见利不得蒙之大畜:休养生息蒙之颐:喜上添喜蒙之大过:安乐富有蒙之坎:天下太平蒙之离:以下克上蒙之咸:幸福常伴蒙之恒:天下安宁蒙之遁:国富民安蒙之大壮:远绝无家蒙之晋:名播四海蒙之明夷:不虞之患蒙之家人:忧患解除蒙之睽:适宜归隐蒙之蹇:商氏失政蒙之解:望鸡得雏蒙之损:知恩图报蒙之益:口粮不存蒙之央:虽贵必危蒙之骺:吉祥无殃蒙之萃:因小失大蒙之升:子孙兴旺蒙之困:徒生悔忧蒙之井:夏姬亲附蒙之革:背憎为仇蒙之鼎:欢乐无疆蒙之震:农人无食蒙之艮:所往必得蒙之渐:不尽人意蒙之归妹:行坐忧愁蒙之丰:流离失所蒙之旅:与善并居蒙之巽:患解忧除蒙之兑:生不逢时蒙之涣:阻碍重重蒙之节:三夫共妻蒙之中孚:家有祸殃蒙之小过:贪婪凶恶蒙之既济:身死魂去蒙之未济:环境恶劣第5章需之第五:以需卦变出的六十四个之卦断辞需之需:久旱三年需之乾:身受利福需之坤:得其欢乐需之屯:出师战败需之蒙:远离兵灾需之讼:恩将仇报需之师:长生乐乡需之比:没有凶忧需之小畜:寡处无夫需之履:全军覆没需之泰:恶有恶报需之否:心如死灰需之同人:化敌为友需之大有:遇难有救需之谦:国破家亡需之豫:春寒伤禾需之随:拘制笼槛需之蛊:常愁忧苦需之临:外出谋生需之观:房屋被毁需之噬嗑:费日无功需之贲:居家就火需之剥:好色之灾需之复:凶祸彰显需之无妄:心诚感天需之大畜:福泽深远需之颐:暴政失民需之大过:安乐喜庆需之坎:劳无所得需之离:半途而废需之咸:饥无所食需之恒:丑陋难饰需之遁:福泽相伴需之大壮:子孙封侯需之晋:终无悔咎需之明夷:家无所食需之家人:欢乐有福需之睽:徒破其财需之蹇:夫妻恩爱需之解:得不偿失需之损:共享利益需之益:姓愁苦需之夹:常受天福需之姤:无谋兵败需之萃:天下安昌需之升:祸及子孙需之困:延年益寿需之井:应聘齐秦需之革:阴沟翻车需之鼎:家室相安需之震:国家兴盛需之艮:旱灾伤禾需之渐:拜为公卿需之归妹:福禄相伴需之丰:利得过倍需之旅:灾后得福需之巽:病入膏肓需之兑:患忧大解需之涣:捕获逃犯需之节:危而不险需之中孚:龙化为虎需之小过:忧心忡忡需之既济:禄安身全需之未济:蒙恩复职第6章讼之第六:以讼卦变出的六十四个之卦断辞讼之讼:干戈平息讼之乾:子孙昌隆讼之坤:长女无夫讼之屯:忧患得解讼之蒙:无所不通讼之需:祸不成灾讼之师:客居在外讼之比:必有余庆讼之小畜:无灾无难讼之履:公事繁多讼之泰:与天同寿讼之否:穷极而通讼之同人:圣人将终讼之大有:谗言所害讼之谦:与母别离讼之豫:翅折目盲讼之随:天下归服讼之蛊:布价大涨讼之临:脱离牢笼讼之观:永享安福讼之噬嗑:众人争讼讼之贲:天下康宁讼之剥:中途而返讼之复:唇亡齿寒讼之无妄:拥有幸福讼之大畜:无妄失位讼之颐:意见不同讼之大过:拜受大福。
焦氏易林注(大有卦)

焦氏易林注(大有卦)大有之第十四大有。
白虎張牙,征伐東萊。
朱雀前驅,贊道說辭。
敵人請服,銜璧而趨。
兌爲虎、爲牙,西方色白,故曰白虎張牙。
白虎,西方宿。
离爲東,兌爲決、爲斧鉞,故曰征伐東萊。
萊,汲古本作東華。
按:《史記》云:師尚父封于營邱,未至國,萊人來伐,爭營邱。
營邱,邊萊。
萊,夷人也。
但太公征萊今史不詳,不知華萊孰是,姑從宋元。
朱雀,南方宿。
离爲雀,南方色赤,故曰朱雀。
兌口,故曰贊道說辭。
道導通。
乾爲玉,兌口故曰銜璧。
○東萊,汲古本作東華,依宋元。
乾。
南山太行,困於空桑。
老沙爲石,牛馬无食。
此用《大有》象。
乾爲山、爲行,位南,故曰南山。
太行,亦山名也。
伏坎爲困,艮爲桑,坤虛,故曰空桑。
艮爲沙石。
坤爲老、爲牛馬,兌爲食,坤閉,故曰无食。
○无食,宋元本作无糧,依汲古。
坤。
播木折枝,與母別离,絕不相知。
依《訟》之《謙》校。
播,種也,言折枝種於他所,與母樹分离也。
○宋元、汲古皆作'蟠木失歧',誤。
按:此亦用《大有》伏象。
屯。
噂噂所言,莫如我垣。
歡樂堅固,可以長安。
詳《乾》之《困》。
○宋元本作譐譐,依汲古。
莫如我垣,亦依汲古,宋元作'莫知我恒',誤。
蒙。
雹梅零墜,心思憒憒。
懷憂少愧,亂我魂氣。
艮爲果、爲梅,坎爲冰,故曰雹梅。
《爾雅》葖蘆萉注:紫花大根,俗呼雹突,由此例之,是雹梅爲象形之字,作李者非也。
坎折故零墜。
坎爲心思,坎憂故憒憒。
坤爲我、爲亂、爲魂氣。
○憒憒,依宋元本,汲古作積憒。
雹,各本作李,依《頤》之《否》校。
需。
火雖熾,在吾後。
寇雖多,在吾右。
身安吉,不危殆。
离爲火,伏坤爲吾,在下故曰在後。
坎爲寇,兌爲右,伏坤爲身、爲安。
殆,音以。
訟。
虎臥山隅,鹿過後朐。
弓矢設張,猬爲功曹,伏不敢起,遂至平原,得我美草。
乾爲虎、爲山,伏震爲鹿、爲後。
《廣韻》:'朐,山名',《史記·始皇本紀》:'立石上朐界中',由是例之,後朐或山名也。
坎爲弓矢、爲棘、爲猬、爲伏,伏坤爲平野、爲我。
焦氏易林注白话译文

焦氏易林注白话译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焦氏易林注白话译文据《汉书》记载,焦氏“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孟康注云:“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四卦为三百六十日。
焦氏易林注焦氏易林注卷九焦延寿著

焦氏易林注焦氏易林注卷九焦延寿著阅笔焦氏易林注卷九逐祸除患,道德神仙。
遏恶万里,福常在前,身乐以安。
坎为患,震为逐,艮为寿,故曰仙。
震为神、为道德、为福、为乐,艮为身。
○遏,汲古作过,依宋元本。
阅笔行唐尚秉和节之注陶朱白圭,善贾息资。
公子王孙,富贵不贫。
通《履》。
乾为朱,离火为陶,故曰陶朱。
乾为玉、为圭,巽白,故曰白圭。
巽为商贾、为利,故能息资。
本卦震为公子、为王,艮为孙、为贵,坤富故不贫。
阅笔受业蒲城仵道益、丰润董维城堃校刊东方孟春,乘冰戴盆。
惧危不安,终失所欢。
通《艮》。
中爻震为东、为孟春,坎为冰,震为乘,坎在下故乘冰。
震为盆,艮为戴,故曰戴盆。
坎为危惧,艮为终,兑为欢。
○首二句谓当春暖戴盆行冰上,故危而不安也。
古人以头戴物,孟子所谓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汲古作载,非,依宋元本。
失,宋元、汲古皆作身,依周本。
阅笔遯之第三十三光祀春成,陈宝鸡鸣。
阳明失道,不能自守,消亡为咎。
详《大有》之《井》。
○祀,汲古作礼,宝作室,阳作师,均依宋元本。
阅笔遯。
三涂五岳,阳城太室。
神明所保,独无兵革。
艮为径,纳丙,数三,故曰三涂。
艮为山,互巽,卦数五,故曰五岳。
三涂、五岳、太室,皆山名。
阳城,谷名,艮为谷也。
乾为神明、为保佑,乾数无,故曰独无兵革。
艮为刀兵、为肤革。
○保,汲古作住,依宋元本。
左有噬熊,右有囓虎。
前触铁矛,后踬强弩,无可抵者。
震为左,兑为右,伏艮为熊虎,兑口,故曰左有噬熊,右有囓虎。
乾为前、为铁,震为后,兑折故后踬。
伏艮为刀兵,故曰矛、曰弩。
抵,御也。
艮为御,艮伏故无可御者。
阅笔乾。
软弱无辅,不能自理。
意在外野,心怀劳苦,虽忧不殆。
此用遇卦《遯》象。
遯伏临,上坤为柔,故曰软弱。
坤为野、为心、为忧苦,震往故曰意在外野。
坤为万物,役故曰劳。
○不殆,宋元本作无但,依汲古。
昭公失常,季氏悖狂。
逊齐处郓,丧其宠身。
互大离为昭,艮为常,在外故失常,坎为失也,事见前。
艮为季,震为狂,巽齐坎陷故曰逊齐、曰处郓。
焦氏易林注(蹇卦之第三十九)

焦氏易林注(蹇卦之第三十九)蹇之第三十九蹇。
同載共輿,中道別去。
喪我元夫,獨與孤居。
坎爲輿,重坎故曰同載共輿。
艮爲道,坎爲中,坎死故別去。
震爲夫、爲元,震覆,故曰喪我元夫。
坎爲孤,艮爲獨,故曰獨與孤居。
乾。
叔肸居冤,祁子自邑。
乘遽解患,羊舌脫免,賴得生全。
肸,叔向名也。
《左傳·襄二十一年》:欒盈之亂,范宣子殺羊舌虎,虎叔向弟,故囚叔向。
大夫祁奚聞之,乘馹而見宣子,救叔向,免之。
遽即馹。
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於鄭。
注:傳車,即驛遞也,此似用遇卦象。
蹇下艮爲叔、爲邑,坎爲車,重坎故曰遽。
遽,傳車至驛而更有類,重坎象。
坎爲患,兌爲羊、爲舌,兌伏故曰脫免。
○肸居,宋元本作盻拘,依汲古。
脫免,宋本、汲古作免脫,依元本校協。
坤。
兔聚東郭,衆犬俱獵。
圍缺不成,无所能獲。
此仍兼用遇卦象。
坎爲衆,离位東,艮爲郭、爲犬,坎爲衆,坤爲圍,中斷故圍缺。
震爲兔,茲无震象,疑用艮。
《戰國策》'東郭□,宋之狡兔也'。
屯。
作室山根,人以爲安。
一夕崩顛,敗我壺飱。
艮爲室、爲山,震爲人,艮爲安。
坎爲夕,數一,故曰一夕。
震爲覆艮,故曰山崩。
坤爲壺、爲漿、爲我,坎破故曰敗。
○顛,宋元本作頹,壺作盤,依汲古。
蒙。
疾風塵起,亂擾崩始。
彊大並小,先否後喜。
坤爲風、爲疾,艮爲塵,震爲起,坤爲亂擾,二四艮覆故曰崩。
震爲始,言亂自此始也。
震爲彊大,正反震,中互坤,坤小故曰彊大並小。
坎陷故曰否。
震爲喜、爲後,故曰先否後喜。
○擾,汲古作我,依宋元本。
始,疑爲殆,殆,古音以,亦叶。
需。
潔齊沐浴,思明君德。
哀公怯弱,風氏復北。
《論語》:'陳成子弑簡公,孔子沐浴而朝,請討之'。
坎爲水,故曰潔、曰沐浴。
乾爲君,互离爲明。
思明君德者,言宜討齊以明君臣之分也。
乾爲公,坎爲憂哀、爲怯,風疑爲姜。
巽爲姜,二至四巽覆,故曰姜氏復北。
北,敗也。
坎爲北,言公不從孔子之請,姜氏自此滅也。
丁晏等以風氏指顓臾季氏伐之爲解,似非。
○君,汲古作不,非,依宋元本。
焦氏易林注(蒙卦)

焦氏易林注(蒙卦)蒙之第四蒙。
何草不黃,至未盡玄。
室家分離,悲憂於心。
震爲草、爲玄黃,坤貞。
未,言草至未而將變色,《詩·小雅》“何草不黃”“何草不玄”,箋:玄,赤黑色。
艮爲室家,二四艮覆,故曰分離。
坎爲心、爲悲愁。
○憂,依宋元本,汲古作愁。
乾。
海爲水王,聽聖且明。
百流歸德,無有畔逆,常饒優足。
乾爲海、爲水、爲王、爲聰聖、爲明、爲百,《禹貢》:“汇漢朝宗於海,故百流歸德”,乾順行,故無有畔逆,乾富故常饒優足。
坤。
左輔右弼,金玉滿堂。
常盈不亡,富如敖倉。
此全用《蒙》象。
震爲左,震反爲右,震爲輔弼,故曰左輔右弼。
艮爲金,震爲玉,艮爲堂、爲厫倉,厫倉所以盛粟,震爲粟,故尤切。
○汲古本、宋元本首有“天之所有,禍不過家”二句,文義與下不屬,而元本家下一云左輔右弼云云,是上二句確自爲一林,非與下爲一林,故刪上二句而附記於此。
屯。
安息康居,異國穹廬。
非吾習俗,使我心憂。
坎位西。
安息、康居,皆西方國。
又中爻艮止,故曰安息康居。
艮爲國、爲廬、爲天,故曰穹廬。
坤爲我、爲俗,坎爲心、爲憂。
需。
范公鴟夷,善賈飾資。
東之營邱,易字子皮。
把珠載金,多得利歸。
坎爲毒,故曰范公,范蠡也。
《檀弓》:“范則冠而蟬有緌”是也。
伏艮爲鴟,鴟夷者,革囊,盛酒器。
楊雄《酒箴》所謂“鴟夷滑稽,腹大如壺”是也。
艮又爲革,坎爲酒,故曰鴟夷。
《易林》用一字兼數象往往如是,范公鴟夷者,言范蠡適齊、號鴟夷子皮也。
乾爲資財。
飾、飭,通治也。
離爲東,伏艮爲營邱、爲皮,伏坤爲字,故曰易字子皮。
艮爲把、爲金,反震爲珠,坤爲載、爲利,兼用旁通。
○鴟,依宋元本,汲古作陶,非。
載金,依宋本,元本作戴,非。
得利,汲古作福利,依宋元本。
訟。
老楊日衰,條多枯枝。
爵級不進,日下摧隤。
巽木乾老,故曰老楊。
離爲日、爲枯、爲爵,巽爲隕落,故摧隤。
○下,依宋元本,汲古作乃。
日下,依泰之咸校,宋元本作遂下,汲古作遂乃。
師。
小狐渡水,汙濡其尾。
利得無幾,與道合契。
此用《蒙》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一)2009-05-13 20:11乾逸象为日、《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彖》“大明终始”,大明即日。
《晋》彖传“顺而丽乎大明”,是。
注:乾纯阳,故为大明,故为日。
假借取象。
一说,乾与离相舍于南,离为日,是以乾亦为日,假借取象。
大川、见《同人》。
注:乾卦象古文字。
《易纬·乾坤凿度上》;乾川。
象形取象。
河海、《同人》“利涉大川。
”注:乾为川,故为河海。
假借取象。
山陵、《同人》“升其高陵。
”注:乾刚,为天故崇,故为山陵。
会意取象。
石、《说卦》“乾为玉。
”注:乾为玉,故为石。
假借取象。
南、《同人》荀注:“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注:先天八卦方位。
离为日,乾亦为日。
虎、《文言》“风从虎”,“履虎尾。
”注:乾阳刚威猛,乾为君王,故为虎。
会意取象。
顺据《焦氏易诂》补录注:《易诂》:“乾顺行,坤逆行。
《乾凿度》云;‘乾贞子,左行阳时六。
坤贞未,右行阴时六’。
此实易道阴阳往来交姤之枢纽。
”此系以纳甲而言阴阳消息也,乾初爻在子,阳气上行故为左为顺,依次行子、寅、辰、午、申、戌六个阳时;坤初爻在未,阴气下行故为又右为逆,依次行未、巳、卯、丑、亥、酉六个阴时。
此借经典之言而来,仍为假借取象。
坤逸象为水、《益》“利涉大川。
”注:先天八卦,坤居北方,坎为水,故坤亦为水,同乾为日,假借取象。
一说,坤卦纯阴,至柔之象,《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故坤为水,假借取象。
江淮河海、注:坤为水,故为江淮河海,形声假借。
渊、《讼·彖传》“入于渊。
”注:坤为水,纯阴静止,故不前为回,《说文》;“渊,回水也”,会意取象。
鱼、《剥》“贯鱼。
”注:坤为水,为众,水中众多者,鱼也。
会意取象。
蛇《上系》“龙蛇之蛰。
”注:伏乾为龙,在天为龙,在地为蛇。
错卦假借云、《小过》“密云不雨。
”注:《说文》:“云,山川气也”,坤为水为川,阴虚为气,坤为纯阴,故为云,会意取象。
一说,象形取象,坤卦象古“气”字。
一说,坤土为气,层层迭升,地气上升故为云也,象形取象。
墟、《升》“虚邑。
”注:墟,《说文》:“大丘也”。
坤为地,则坤之阴爻为土,三爻相连,层层堆积,故为大丘之象也,象形取象。
茅茹、《否》“拔茅连茹。
”注:三阴似草而相连,茅茹之象。
象形取象。
逆、坤逆行。
《乾凿度》“坤右行,阴时六。
”注:见乾为顺。
假借取象。
北、先天。
注:坤先天卦位居北。
借卦图而得辞,假借取象。
心、《益》九五“有孚惠心。
”注:坤为腹,引申为身。
《说文》:“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清人徐灵胎《难经经释》:“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注云:“脐上,心之位也”。
可见由西汉到清,古人皆以为心在腹中,故坤为心。
假借取象。
志、《益》九五“大得志。
”注:坤为心,故为志,形声假借。
忧、《泰》九三“勿恤。
”《升彖》“勿恤。
”注:坤为心而中虚,心神不宁,故为忧。
会意取象。
疾病、《复》“出入无疾”,《损》六四“损其疾。
”注:坤为心而虚,心气不足,自然疾病,引申假借。
一说,坤伏乾,乾健,故坤为疾病,错卦取象。
毒、《师》“以此毒天下”。
注:毒,《说文》:“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
”坤阴故为害,三爻皆阴,象毒草之厚也,象形取象。
一说,毒,通督,治理也。
坤阴而顺,故为治也,假借取象。
劳、坤役天下,故劳。
注:《说卦》;“致役乎坤”,假借取象。
风、《文言》“风从虎。
”《内经》谓“风,士气所生。
”注:假借取象。
野、龙战于野。
注:《周礼·秋官》:“县士掌野”注云:“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坤为地,故为远,伏乾为王而不见,是远离王者之地也,故为野。
假借取象。
郊、《小畜》“自我西郊。
”郊用伏坤。
注:《说文》:“距国百里曰郊”,取象与野同。
假借取象。
原、《比》“原筮,元永贞。
”注:《周易尚氏学》:“原者田也。
《左传•僖二十八年》:‘原田每每’注:‘高平曰原’。
《周礼》‘太卜原兆’注:‘原,原田也’。
按古皆井田,每每者,井与井相间之形。
坤为拆,象原田,故曰原筮。
坎为筮,坤为原。
原筮,犹言野筮也。
《曲礼云》:‘外事以刚日’,郑注:‘外事,郊外之事’。
《仪礼·士丧礼》:‘筮于兆域’,兆域在郊外,即原筮也。
”按此,坤象田形,原即田,故假借取象。
然,原即野也,原野一词至今犹存,以野训原应更便捷也。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二)2009-05-13 20:22震逸象为武、《国语》“震,车也。
”车有震武。
注:大象半坎,坎为舆,故震为舆,假借取象。
一说,震为行,上虚可容物,故为舆,会意取象。
震为马,是以震为马车,小车也。
邻、《泰》六四、《谦》六五“以其邻。
”注:《易》中“邻”字有五处:1《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2《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3《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4《震》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
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
”5《既济》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尚秉和先生随卦取象,大抵以震为邻:《小畜》九五,以伏震为邻;《泰》六四,《谦》六五,皆以互震为邻;《震》上六,以悔震为邻;《既济》九五,则离东为东邻,坎西为西邻。
以震训邻者,震为车,为声,故为邻,《诗·秦风》:“有车邻邻”,《注》:“众车声”,会意取象。
一说,震本坤体,坤众为邑,《释名》:“邑,人聚会之称也”;故震亦为邑,故为邻,《说文》:“邻,五家为邻。
从邑磷声”,形声假借。
征伐、《谦》六五“利用侵伐,征不服。
”注:震动为行,征,《说文》:“正行也”,故震为征,假借取象。
狩、《明夷》“于南狩。
”注:震为行,伏艮为犬,艮止为守,故曰狩。
会意取象。
一云,大象半离,离为网罟,故震为网罟,震为林木,故曰狩,假借取象。
田、《师》“田有禽。
”注:田,即畋也。
取象同狩。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三)2009-05-13 20:27震逸象(续)旗、《左氏》“火焚其旗。
”以震为旗。
注:震为征伐,震鸣,故为号令,故震有旗鼓之象。
羽翰、《贲》“白马翰如。
”注:翰,羽也。
震下阳象羽翮,上两阴象展开之羽毛,故震可为羽,可为飞翼,象形取象。
翰如者,尚秉和先生以为马疾行如鸟飞。
诸家多训翰为白,盖震为的颡,为馵足,则震故有白之义也。
飞翼、《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
”飞翼,皆指应爻震。
注:同羽翰。
象形取象。
鸿、《渐》伏象。
注:鸿,《说文》:“鹄也”,注解见《说卦》。
鹤、《中孚》“鹤鸣在阴。
”注:同上。
隼、《解》上六“公用射隼。
”注:《诗·小雅》:“鴥彼飞隼,其飞戾天”,《笺》:“隼,急疾之鸟也,飞乃至天,喻士卒劲勇,能深攻入敌也。
”盖隼与鸿、鹤,皆以震健行取象也,假借取象。
射、见上。
《左传》“射其元。
”皆以震为射。
注:震大象半坎为弓,震为木为矢,覆艮为手为引,故为射也。
会意取象。
南、《升》“南征吉。
”《左传》“南国蹙。
”注:震大象半离,又得乾阳在初,乾离皆为南。
假借取象。
爵、《中孚》“我有好爵。
”樽、《坎》六四“樽酒。
”瓮、《井》九二“瓮敝漏。
”伏象。
缶、《比》初六“有孚盈缶。
”言阳来出成震。
瓶、《井》“羸其瓶。
”用伏。
注:此五象,皆以震上虚下实,大象半坎为水为酒取象也。
会意取象。
虚、《归妹》“承虚筐也。
”注:震上两阴半象坤,故为虚也。
半象假借。
口、《颐》“自求口食。
”注:大象半兑,兑为口,半象假借。
食、《颐》“自求口食。
”注:大象半兑,兑为口,古引申为饮食之义,引申假借取象。
羊、《大壮》、《归妹》上六皆曰“羊”。
注:大象半兑,兑为羊,半象假借。
此三象皆以大象半兑取象也。
君、《归妹》六五“其君之袂。
”公、《解》“公用射隼。
”父、《蛊》六四“干父之蛊。
”初爻用伏。
老夫、《大过》九二伏象。
注:此四象,皆以震得乾初阳而为言也,乾尊为首,故为君为公为父;乾为天为老,故为老夫,皆借乾象言也。
假借取象。
神、帝出乎震。
帝即神。
注:此亦借乾象而言也,《系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即指乾坤为神也。
假借取象。
福、《震》“恐致福也。
”注:震为神,故可引申为福佑,此可视为引申假借,亦可视为形声假借,盖皆示旁也。
周、《文言》“反复道也”、“周而复始。
”注:震得乾初阳,乾为圜,《说文》:“圜,天体也。
全也,周也”,盖言天体全而密也,故圜可训周;又圜周皆有“环”之义,贾谊《治安策》:“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圜视”即“环视”也;《左传·成公二年》:“逐之,三周华不注”,“三周华不注”,即“环华山三周”也。
《文言》“周而复始”,乃后一义也。
假借取象。
姬、周姓。
注:震为周,姬乃周姓。
假借取象。
胎、《屯》六二“十年不字。
”字,妊娠也。
震象。
注:《说卦》:“帝出万物于震”,则震有妊娠之意也。
又震大象半离,离为大腹,女人妊娠皆大腹也,故坤离皆有妊娠之象。
皆假借取象。
舟船、《中孚》“乘木舟虚。
”注:震大象半坎,坎为水,震为木为行,水上所行之木,故为舟船也,会意取象。
然中孚卦,上巽下兑,巽为木为风,下兑为泽,木借风力于水上,非舟船者何?此与《系辞》“舟楫之利”“盖取诸《涣》”同也。
商旅、《复传》“商旅不行。
”注:震为行,伏巽为利,为天下,行天下而得利者,商旅也,此会意取象。
古有行商坐贾之说,故震为商而不为贾也。
箕子、《明夷》“箕子以之。
”孩子、《随》二“系小子。
”《明夷》六五之箕子即孩子。
注:《明夷》之“箕子”,乃商王子,纣王叔父也。
震为乾之子,乾为王,则震自为王子,震为商,故为箕子也,此会意取象。
商秉和先生以为震上虚下实,其形象箕,故震为箕,此说亦通。
小子之象,盖以阴阳消息而言,震一阳始生,阳在地位,幼小之象,故震为小子;艮,阳在上,阳气已至天位,齿高之象,故艮为丈夫。
巽兑同此论。
然若以文义推求,震长男,则宜为丈夫;艮少男,则宜为小子也。
然则此为变例邪?襦、《既济》“襦有衣。
”襦、繻通。
注:襦,《说文》:“短衣也”。
震得乾初阳,乾为衣,故震为衣;震雷迅疾,其时短也,故震为短,震为短衣,故为襦。
会意取象。
袂、《归妹》“其君之袂。
”形声乾为衣会意伏艮手注:震得乾初阳为衣,伏艮为手,而手不见,在衣而能藏手者,袂也,衣袖也。
会意取象。
斗、《丰》九四“日中见斗。
”注:斗,北斗星也。
《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
”震得乾初爻,乾为君王,故震为诸侯,《说卦》:“帝出乎震”,亦可证此说。
《国语》:“震,车也”,震为帝为诸侯,为车,故为斗。
此会意取象。
约言之,斗为天之诸侯,震为诸侯,故震为斗。
辰、邵子以震为辰。
本此。
辰,时也。
《损》、《益》皆曰“与时偕行。
”皆以震故。
注:震为斗,故亦为星为辰。
此引申假借。
岁年、为辰,故为岁年。
《同人》“三岁不兴。
”用伏。
注:震为辰,辰,时也,《尚书·皋陶谟》:“抚于五辰”,《注》:“谓五行之时也”。
震为时,故为岁年,此假借取象。
又,震为禾稼,覆艮为成,《说文》:“秊(年),谷熟也”,故震为年,此会意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