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词义模糊性的几个问题探究

合集下载

词义模糊的认知[论文]

词义模糊的认知[论文]

词义模糊的认知探究摘要语言具有模糊性,对其研究可以从语音、语义和语法等角度进行,本文主要围绕语义具体说是词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义模糊性以及词义模糊性的消除进行研究,以便为我们研究词义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模糊性词义认知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1 词义模糊性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的语言分支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思维科学和哲学等领域,其研究对象是模糊语言。

模糊顾名思义就是不清晰、不清楚,《现代汉语词典》对其定义为:不分明、不清楚;混淆。

这种解释是没有任何疑问,但笔者认为模糊还可以与精确相对应为不准确、不精确,所以模糊总体可以理解为不清晰、不精确。

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能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概括而形成的这些一般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形成之后变为全体公民所用,不是哪个阶级或阶层的特权。

这是从语言的本体对词义进行的研究,由于词义是对复杂的、特殊的东西进行的概括,才造成了词义的模糊,像“苹果”这个词就是对品种、大小、形状、颜色、口味不同的各种苹果的一个概括,词义必然是模糊的,因为其中涵盖的东西太多而之间又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切入点是正确的,下面从认知语言学确切说是从认知语义学中认知范畴的视角对词义的模糊性进行分析。

2 词义模糊产生认知缘由范畴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广泛且含义模糊的语言术语,确切来说,范畴是事物在认知领域中的归类,我们在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下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范畴化的过程。

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比方说长桌、方桌、饭桌、麻将桌、课桌、电脑桌、木桌、铁桌等等都可以划归“桌子”这个词义范畴。

范畴化涉及对事物特征的估价和认知决策机制是如何组合这些特征的。

从认知的角度看,所有范畴(词义范畴)都是模糊范畴,必然会使词义呈现出模糊性。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08中基陈原 2008221102310005词义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所谓概括,是指人脑的思维活动对某一类事物,某一类现象抽象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区别于另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

换言之,词义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是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提炼的全过程。

而这种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东西,本身往往缺少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这就必然使词义产生了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实质上也就是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性状等本身界限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反映。

例如论及人的容貌“美”与“丑”就很难定出一个公认的精确的量化标准。

古代文学作品中描绘女子的美,大都只能借助于映衬、比喻等手法来渲染美人的姿色,例如唐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怎能不泪垂”,以及成语“倾国倾城”、“天姿国色”、“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容玉貌”、“冰肌玉骨”、“明眸皓齿”、“雪肤花貌”等等。

这些诗句和成语虽然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美”这个概念的内涵,但是如果离开具体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单纯只是作为“美”这个词的意义,则依旧是没有明确的边缘的。

这当中还包含着人自身对美的审美评价的主观性:同样一个人,一种事物,张三认为美而李四并不觉得美,否则俗话里也就不会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了。

生活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具有模糊性。

比如在表达时间方面,许多表示时间的名词词语就具有模糊性。

我们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可这早晨到底是指几点钟呢?5点钟是,6点钟也是,7点钟还是。

而“早晨”同“上午”、“下午”同“傍晚”、“傍晚”同“晚上”之间也都很难找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那么词义的模糊性是否会影响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呢?答案是否定的。

语言交际有着一定的语境,在一定的语境的制约及辅助下,一般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与误解。

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应对策略

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应对策略

语言文字模糊性的合理存在及应对策略摘要:从写作学、鉴赏学、汉语本身特点三个角度来看,语言文字模糊性确实是存在的。

针对语言文字模糊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重情景创设,披文入情;重整体感知,培养语感;重背诵记忆,积累语言;重各抒己见,培养个性。

关键词:模糊性披文入情语感积累个性一、理论层面:语言文字模糊性合理存在的依据语言文字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情感,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文化。

抓住了语言文字,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对语言文字特点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语言文字确实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首先,从写作学的角度来说,写作思维具有模糊性。

这可以从三方面来诠释。

(一)写作客体(即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往往(并不绝对)处于一种模糊性的存在状态。

模糊概念的发明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查德(L·A·Zadeh)教授指出:“现实中的物体类别之间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

”因此,他主张正视事物中的客观存在的模糊性,而不必去无谓地追求不可能的明晰。

例如,“黄山真美”,黄山究竟美到什么程度,说得清、道得明吗?(二)写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写作主体(即作者)反映客观事物和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其中必然蕴涵了主体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的隐约的部分,情感的模糊性必然带来写作思维的模糊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愁如何测量?无法测量。

李煜用“一江春水”比喻之,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新鲜,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可以说,李煜用了模糊逻辑;又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课文《孔乙己》中的一段话。

由于“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这段话学生往往难以理解。

因此,我作这样的点拨:“大约”表估计,表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

浅议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浅议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浅议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细心琢磨一下我们的语言,就会发现其实包含了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容。

比如这个句子:“天上飞过一群鸟儿”。

读完这个句子我们并不清楚这群鸟儿具体是燕子还是麻雀还是其他品种的鸟类。

比如,“鸡不吃了。

”这里是鸡不吃食了,还是(人)不想吃鸡肉了的意思呢?再比如说,“胖的同学加跑一圈。

”这里也没有说清楚要多少斤的同学才算是胖。

这些不清晰的地方,有些并不会引起误解,比如第一个例子。

因为鸟儿是所有鸟类的统称,读者往往不需要太具体的信息就能理解。

有些却会引起误解,比如“鸡不吃了”,因为这是一个歧义句,读者需要依靠语境或者前后文来推断到底是指哪一个意思。

而第三个例子就有些特殊。

这句话只能有一种理解,并没有产生什么歧义,然而却让听话的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怎么执行。

原因就是这个句子里使用了模糊的字眼“胖”。

要回答怎样才算“胖”,有的人提出可以用标准体重公式来衡量,以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若是大于30,则为肥胖。

但是这个公式并没有考虑脂肪比,人种差异等等因素,假如是个大骨架的人,算出的结果又不准确了。

所以本质上,这个句子里模糊含义的产生,和测量体格的方法精确与否没有关系,而是和“胖”这个字眼本身概念的不清晰有关。

《老子》中说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意思就是说长短难易这种相对的概念,都是相对而生的。

假如没有瘦子,就不会有胖子这个概念,概念的相对性是造成歧义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于不存在相对性的概念,例如名词,由于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存在局限,也不可能给出绝对正确的定义。

根据Rosch 在1978年提出的原型理论的假设,人类对客观世界中物体和现象的认识,是依据相似性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形成概念,最后变成自己认知的一个过程。

Liu Xiao-Ming 在1985年指出,许多客观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和持续运动的,但是我们只能通过相对静态的分类来观察和研究,事物的动态和人们认识的静态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语言中模糊的产生。

概述词义的模糊性特点

概述词义的模糊性特点

概述词义的模糊性特点
(1)词义具有模糊性是因为词义具有概括性的特点。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抽象的反映,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

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

例如,语言中“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等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相互间没有一个几点几分的明确界限。

(2)不会影响交际。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大致有一个范围,也必须包含能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但是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这两点在交际中的作用都很重要: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和能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就不能给现实现象分类,就会产生混淆。

可是,如果要求词义非得像术语那样丁是丁、卯是卯,身高六尺三寸才能说“个子高”,六尺二寸九就不行,那交际也就难以进行了。

词义的模糊性犹如划分气候带。

我们可以指出哪儿是热带、温带、寒带的中心地区,但是划不出带与带之间的确切界限。

这也是人们交际所需要的。

浅谈模糊词语的修辞效果

浅谈模糊词语的修辞效果

浅谈模糊词语的修辞效果一、引言词语的意义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般来说,实词都有一种与概念相联系的核心意义——理性义,此外还有一些附在理性义上面的色彩义。

以下都是从词语的理性义着手来探讨词义的模糊性和模糊词语的相关问题。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现代汉语》中指出:“词义的模糊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事物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还是比较明确的,但它与邻近事物的差异是逐步扩大的,其间本不存在明确的界限。

例如:时间是一分一秒地过去的,并没有中午与上午的明确界限。

但是‘中午’的核心还是明确的,这核心部分便是词义所要概括的主要对象。

”词义模糊是指词义揭示的意义不清楚,表示的事物、现象、性质的界限不明,导致人们在分辨是否属于这个词义指称的范畴之列时,有不清楚之处。

伍铁平先生在他的《模糊语言学》中将词区分为模糊词与精确词两大类,并将模糊词语定义为表达模糊概念的词语。

认为它表达的是界限不清楚的客观对象,但词语的语义内容还是明确的。

从逻辑学的观点来看,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要明确,要求其内涵和外延一定要明确。

一般情况下,概念的内涵是清晰的,不清楚的是外延。

模糊词语表达的是内涵明确而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

但是模糊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其外延是可以用量来反映的,而且量是不确定的,外延的量的变化决定着内涵的变化,内涵的变化也限制、制约着外延的变化。

如:“青年”假定其外延用量来反映是16-35岁之间,当量变小,变到15岁可能还些许程度地属于“青年”,当量再变小,变到14、13岁就肯定不是“青年”,而是“少年”了。

同样,从“少年”到“青年”,内涵发生变化的同时,外延也因受它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下面将简单阐述一下模糊词语产生的原因:(一)客观对象的模糊性从本质上决定了词义的模糊性。

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之间的界限也是相对的,许多客观事物不能进行精确地切割。

词语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因此,词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性。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谈词义的模糊性问题08中基陈原 2008221102310005词义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所谓概括,是指人脑的思维活动对某一类事物,某一类现象抽象出它们之间共同的、区别于另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

换言之,词义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是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提炼的全过程。

而这种抽象的、简单的、一般的东西,本身往往缺少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这就必然使词义产生了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实质上也就是词义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现象、性状等本身界限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反映。

例如论及人的容貌“美”与“丑”就很难定出一个公认的精确的量化标准。

古代文学作品中描绘女子的美,大都只能借助于映衬、比喻等手法来渲染美人的姿色,例如唐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怎能不泪垂”,以及成语“倾国倾城”、“天姿国色”、“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花容玉貌”、“冰肌玉骨”、“明眸皓齿”、“雪肤花貌”等等。

这些诗句和成语虽然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美”这个概念的内涵,但是如果离开具体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单纯只是作为“美”这个词的意义,则依旧是没有明确的边缘的。

这当中还包含着人自身对美的审美评价的主观性:同样一个人,一种事物,张三认为美而李四并不觉得美,否则俗话里也就不会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了。

生活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具有模糊性。

比如在表达时间方面,许多表示时间的名词词语就具有模糊性。

我们说“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可这早晨到底是指几点钟呢?5点钟是,6点钟也是,7点钟还是。

而“早晨”同“上午”、“下午”同“傍晚”、“傍晚”同“晚上”之间也都很难找到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那么词义的模糊性是否会影响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呢?答案是否定的。

语言交际有着一定的语境,在一定的语境的制约及辅助下,一般不会引起语言交际的障碍与误解。

也论现代汉语词义的模糊性

也论现代汉语词义的模糊性
辽 宁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2 0 1 4 年 第 … 期
J o u na r l o f L i a o n i n g T V &R a d i o U n i v e r s i t y
总第 1 3 0 期
也论现代 汉语词义 的模 糊性
地力
新疆塔城地 区广播 电视 大学 ( 塔城
虽 然在 光 学上 它们有 各 自的光 波波 长 范围 ,但在 实
际运用 中,对 于它 们词 义边 界相 交处 出现 的一些 颜 色 ,依然很 难精 确 的归 于 “ 黄 色 ”还是 “ 橙色” 。 如单就 “ 绿” 这一 种颜 色而 言 , 又 可 以分 为 “ 墨 绿 、黛 绿 、浓绿 、碧 绿 、翠绿 、豆 绿 ”等 多种 ,它 们 之 间 的界 限肯定 是模 糊不清 的,这 些词 语 的义界 表 现 出模 糊性 。
“ 毛 孩子 ”中 ,“ 毛 ”是 年龄 小 的意 思 ,但 多 大 的
词 义是 对客观 事物 的概 括 反映 ,模糊 词语 的意
义 所 概 括 和 反 映 的客 观 对 象 的 才算 “ 毛孩 子 ”却是 模 糊 的 ,“ 毛 ”又具 有 了
9 2

小弟 弟 ”这 首顺 口溜 说 明如今 人 的寿命 在 延长 ,对 于 “ 老年 ”的人 的范 围的认 识也 正在 发 生着变 化 ,
导致 “ 老 年 ”与 “ 中年 ” 的过 度地 带变 宽 ,义界 更 不确 定 ,词义 的模 糊性 更 大 。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义模糊性有不少学者对词义的模糊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感而发我也对生活中这些常见的语法现象进行论述就现代汉语词义的模糊性展开讨论尝试总结词义模糊性的表现揭示词义模糊性的产生原因并对具有模糊性的词语进行词性分类企望能对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有所帮一模糊与多义歧义词义的模糊性即词的义界不清楚甚至词义核心不确定

8-汉语模糊性及其对策

8-汉语模糊性及其对策

汉语的模糊性及其对策周锡令xlzhou0421@2006-3-26摘要●模糊性乃是自然语言的本色之一;语言交流中模糊性常常很有用处,并非就是纯粹的缺点。

●汉语的“不精确表达方式”多半属于“习惯”、“文化特点”的范畴,不完全是现代汉语在语言方面的本性。

●虽然从总体上来讲,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允许较多的“不精确表达方式”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将它改写成“精确表达方式”。

●但是由于文章作者对于自己说出的话语中所存在的模糊表达方式具有清楚的解读,因而他对于这些模糊之处通常是“浑然不觉”●如果汉语学家把汉语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的“不精确表达方式”收集整理,开发出一个《暧昧表达方式数据库》,就有可能开发出相应的检查软件●利用这一软件工具就可以帮助文章作者在发表文章之前事先发现文章中的表达不精确之处,进行必要的修改●进一步的工作:不仅“发现”,还要能“提出修改建议”关于“汉语是否不够精密”的辩论甲方长期以来,汉语被很多人称为“文学语言”,言下之意就是:汉语不适合于表达精确的科学概念。

鲁迅就认为“汉语不够精密”,因此需要从其他语言中引进新的语法机制。

他说:“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

作文的秘诀,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就是好文章。

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

这就是话不够用,所以教员讲书,也必须借助于粉笔。

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

倘若永远用着胡涂话,即使读的时候,滔滔而下,但归根结蒂,所得的还是一个胡涂的影子。

”改造传统汉语,促使汉语现代化,让中国人拥有新型的语言,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的重要目标。

鲁迅的翻译方式和翻译风格与这一目标有直接的联系。

鲁迅的话是七十多年以前讲的,从那时开展白话文运动到现在,汉语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是这个“汉语不够精密”的问题似乎已然存在。

某些领域(例如计算机软件)的科技资料翻译过来就不容易看懂。

乙方但是也有人[1]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英语中照样有“不够精密”的成分。

词义的模糊性为什么不影响语言交际理解(共13页)

词义的模糊性为什么不影响语言交际理解(共13页)

导学11:第五章词义⑵九、词义的模糊性为什么不影响(yǐngxiǎng)语言交际理解?由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在词义中,就产生了词义的模糊性特点。

但是词义的模糊性不等于词语使用中表达(biǎodá)的含糊性,不等于意义表达模糊不清。

词义的模糊性并不影响交际理解。

第一,词义的划分是有相对性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gàiniàn)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比如“快”与“慢”的界限不好(bù hǎo)确定,但“马比人快、汽车(qìchē)比马快、火车比汽车快,飞机比火车快,火箭比飞机快”,这里的快相对而言又是清晰的。

第二,语言交际中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时候,说话人不需要传递确切信息,受话人也不需要把握确定的信息,人们常常就使用具有模糊义的词语,这常见于一些描述性的语句中,例如“昨天一阵大风,刮走了我的衣服”,“那棵树长得又高又直”,“这种新品种苹果,形状又大又圆,味道又酸又甜”。

正因为如此,语言中很多看起来十分精确的词语,实际上反映的是模糊信息,例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千山”,而实际上何止千难万险、万水千山呢。

再如“参加游行的人,有十万之多”,其实到底是多少恐怕谁也无法统计,也无须统计。

而客观情况的变化,也使得确切的数字显示出模糊的特性来,比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死亡人数,最初媒体报道是6千多人,后来统计是5千多人,而2003年美国官方公布的确切数字是3063人。

类似于这样的重大事件,人们更加关心的是事件发生发展过程本身,而不是具体确切的数字。

第三,人的大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特殊功能,能从一系列比较模糊的信息中综合出较为清晰精确的信息,这是词义模糊性不影响交际最重要的原因。

例如“那个高个子、身材魁梧、宽脸膛、浓眉毛、厚嘴唇的小伙子是我男朋友”,这之间出现了一系列模糊词语,但听话人根据这些模糊信息综合加工分析,往往能十分容易地从一群人中把那个特定的人找出来,如果使用十分精确的词语去替换上面的模糊词语,反而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只能使听话人迷惑。

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的模糊语义问题及解决对策

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的模糊语义问题及解决对策

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的模糊语义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杜晓卿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22年第04期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工具,英语翻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面,翻译人员遇到模糊性语言的现象比较常见,不仅会影响语句的通顺性,而且会增加歧义,最终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本文通过模糊语义的界定,分析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并讨论了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常见的模糊语义现象,最后探究关于英语语言文学中的模糊语义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模糊语义;问题;对策在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许多语义模糊的句子,给人带来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因为这些模糊语义容易产生多种含义,让人难以定夺。

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想高质量地翻译英语语言文学,其难度是相当大的,既需要译者拥有扎实的翻译基础,又要译者具备轻松搞定模糊语义翻译的能力。

对于母语是非英语国家的翻译人员而言,要想百分之百地理解模糊语义、毫无差错地翻译出真实的意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有注重翻译技巧,注重不同的翻译情景,才有可能领悟出其中的真实含义,从而展示出英语语言文学作品中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和思想主题。

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模糊语义问题及解决对策,以便为译者的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一、模糊语义的界定所谓“模糊语义”,就是说话人或书写人员的语言表达不清楚,或者是自然语言本身就存在语法、语义、语音、词汇方面的语言模糊现象,或者是无法表达准确而刻意创造出含糊其词的语言,令人感到似是而非,捉模不透。

模糊语义来自模糊语言,这种模糊语言是双面性的存在,表面可以是模糊的,实质却是鲜明的。

一方面,在定性描述过程中,模糊语言是固定不变的;在定量表达过程中,模糊语言是灵活变动的。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模糊语言的存在是确切的;在形式表现方面,模糊语言并非死板的存在,其灵活性较强。

词义模糊的认知探究

词义模糊的认知探究

词义模糊的认知探究作者:林鹏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1期摘要语言具有模糊性,对其研究可以从语音、语义和语法等角度进行,本文主要围绕语义具体说是词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义模糊性以及词义模糊性的消除进行研究,以便为我们研究词义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模糊性词义认知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1 词义模糊性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的语言分支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思维科学和哲学等领域,其研究对象是模糊语言。

模糊顾名思义就是不清晰、不清楚,《现代汉语词典》对其定义为:不分明、不清楚;混淆。

这种解释是没有任何疑问,但笔者认为模糊还可以与精确相对应为不准确、不精确,所以模糊总体可以理解为不清晰、不精确。

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能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概括而形成的这些一般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形成之后变为全体公民所用,不是哪个阶级或阶层的特权。

这是从语言的本体对词义进行的研究,由于词义是对复杂的、特殊的东西进行的概括,才造成了词义的模糊,像“苹果”这个词就是对品种、大小、形状、颜色、口味不同的各种苹果的一个概括,词义必然是模糊的,因为其中涵盖的东西太多而之间又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切入点是正确的,下面从认知语言学确切说是从认知语义学中认知范畴的视角对词义的模糊性进行分析。

2 词义模糊产生认知缘由范畴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广泛且含义模糊的语言术语,确切来说,范畴是事物在认知领域中的归类,我们在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下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范畴化的过程。

一种事物及其类似成员可以构成一个范畴,比方说长桌、方桌、饭桌、麻将桌、课桌、电脑桌、木桌、铁桌等等都可以划归“桌子”这个词义范畴。

范畴化涉及对事物特征的估价和认知决策机制是如何组合这些特征的。

浅谈词义的模糊性

浅谈词义的模糊性

明的界 限。虽然在季节 的分期上 ,我们规定 了从几月到几 月是季节 的变换 ,但这个 规定与 实际是很不相 符的 ,只有

在 文 学作 品 中 , 由于 表 达 的需 要 ,存在 很 多夸 张 、 比喻 的现象 。例 如: “问君 能有几多愁 ?恰 似一江春 水 向
个粗略 的情况,是一个参考。

浅谈 词 义 的模 糊 性
。张 红娟
摘 要 :模糊语 言学作为一 门新兴的语言科学理论 ,正逐步发展壮 大,作 为世界使用人 口最多的汉语 ,毫不例外
地充 当了其 中重要 的一员。汉语词 义的模糊性是由多方面原 因造成的 ,它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 ,具有 一定的积 极作 用,也存在很多缺 点。通 过 了解汉语词义的模 糊性,可 以帮助人们发现语言的美,提 高人们学 习汉语词 汇的



9 n1 n1
语 嬲
管在形 象的表达上 是具体 的,但在表 意上还是 需 要 非 常 准 确 , 关 键 要 能相 互 理 解 ,
例如 : “ 飞流直 下三干尺 ,疑是银河落 九天 。”对句 中的 以实现沟通 目的 。因此 ,在使用模 棱两可 的语 言方面很是
客 观事 物 自身 的模 糊 性是 形 成词 义模 糊 性 的一 个 重 东流 。 ” “ 福 如 东 海 长 流 水 , 寿 比南 山 不 老 松 。 ” “ 飞 流 要原 因。以 “ 人 ”这 个概念为例 , “ 人 ”既可指具体 的个 直 下 三 干 尺 ,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丰 富 而 生 动 的 比 喻 和 夸 人 ,也 可作为整个人 类的概称 。又如 中学课 本 中讲 “ 农田 张给 作品插上 了想象 的翅膀 ,它不仅有 助于意义 的表达 , 卫 士——青蛙 的发育过程 ” ,即蝌 蚪逐渐发育 的过程 。小 而且利于情 感的宣泄 。成 功的 比喻和 夸张 ,可 以创造 出惊 蝌 蚪从小小 的受 精卵开始缓慢 发育 ,随着 时间 的推移 ,长 人的艺术效 果和丰富而深 刻的意境 ,使作 品出彩。在文学 言出两条后腿 ,再 长 出两个前 腿 。此 时 ,它有4 条腿 ,像 青 创 作 上 , 诗 人 广 泛 而 大 量 地 使 用 了 比 喻 、夸 张 等 手 法 ,尽

关于词义模糊性的几个问题探究

关于词义模糊性的几个问题探究

摘要:在词义模糊性方面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在词义模糊性的几种词类现象、词义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和词义模糊性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具体性说明,将用具体的例子和分析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内容中包括现下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一些探究思考。

关键词:模糊性表现手法言语交际说到词义的模糊性,就不得提起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词义的概括性是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简单的东西,这就是概论所完成的工作,概括的特点就是在于化繁为简,使词能够在交际过程中得到表达。

比如“矛盾”这个词,表现的是两者两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抽象关系,但是在汉语中“矛盾”的来源在于古代的一个关于“矛与盾”的寓言故事,用具体的兵器之间的关系来泛化定义两事物之间抽象的哲学关系。

这就体现了词义的概括性,但是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许多词语本身的含义就是相对的、模糊的、不精确的,比如“漂亮”与“丑陋”之间往往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限,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外貌才算是漂亮,什么样的外貌算是丑陋,二者之间没有一个精确的界限和标准,另外对一个人的外貌评价也会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知道在唐代会女性的审美上“以胖为美”,反映出当时的审美文化;而现在大多数女性“以瘦为美”,折射出当代女性的审美价值观。

比如还有,我们划分人类成长的阶段,我们会说“从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这样描述人的成长过程,但是仔细追究起来,我们并不知道从少年到青年的界限是什么,到底从几岁到几岁算作“少年”,从几岁到几岁算作“青年”,描述一个事物的发展阶段的词汇还有很多,从明确这些词的范围或界限来说,这些词汇本身就含有模糊的成分,人们在使用这些词汇去定义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细细精确划分事物发展的范围,首先要是去精确划分和定义这些过程发展的细节本身就很难做到,另外事物的发展阶段也是不符合一种精确的刻量的,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本事就是连续的,相连相成的,这两点就会使得某些词汇天然具有模糊性。

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及应对策略

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及应对策略

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及应对策略在阅读语文文本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意义模糊的情况,这对于理解文本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产生了一些困难。

本文将从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出发,探讨一些应对策略。

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多种解释有些单词、短语或者句子的意义可以被解释成多种不同的意思,这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最合适的意义。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股票的涨幅”这个短语时,它既可以理解为股票价格的增值幅度,也可以被理解为交易量的增加幅度。

字词的多义性有些词语具备多种不同的含义,这种情况也会增加我们理解的难度。

例如,“水”这个词既可以表示液体,也可以表示普通话中的“说话”。

同音字或近义词混淆有时我们在阅读语文文本时,会遇到一些同音字或者近义词的使用,这时需要我们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最合适的解释。

如果只凭借语音来判断,就容易产生误解,比如“蜜蜂”和“米饭”。

知识面的限制对于一些较为高深的词语或者特别的领域知识,很难通过阅读文本来理解其含义。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在阅读时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

应对策略遇到语文文本意义模糊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加深对文本含义的理解:通过上下文寻找线索在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文本前后的语句来寻找线索,以得到更直接的意思。

有时候某句话并不能直接理解,但靠着理解前后句子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查阅词典在遇到多义词、同音字等困扰时,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来解决问题。

现在互联网上的查询工具也非常方便,只需输入单词即可找到其多种释义,并查阅相关用法。

注重语境和语气语文文本往往会包含丰富的语境和语气,我们需要注重理解语文中的框架,应该注意文本的情感倾向和语气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语意和意图。

广泛的阅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广泛地阅读,以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增加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力。

词义模糊性管窥

词义模糊性管窥

边缘范畴。
互相交叉。由此可见,《现代汉语词典》对“蔬菜”和
好的模糊释义的标准就是释义能体现词外延的核心区 “水里”的释义是很准确的。
为,“这湖有多深?”“那房子有多大?”将其中的“深”和 这些也是不甚明了的。
“大”看作不同于其基本义的另一意义比较合理。
(三)时间词的模糊性
在实际语言中,使用对立的两项来表示事物某方面的
兹古斯塔在他的《词典学概论》中说:“不同的语言
性状,被认为是增加了表达的模糊性。但人们在使用这些 对于客观现实的同一部分加以不同无终的时间的切分是显
包含了“矮”的意义。因此,这里的“重”,实际上是问 “蓝”“黄”程度的不同,其混合的颜色也是不同的。《辞
石头的轻重。“重”里实际上包括了“轻”的意义。
海》则对“绿”释义为:“青中带黄的颜色。”但是我们并
“宽、长、大、深”等词也有同样的情况。一般认 不明白青到什么程度才是“青”,带黄又要达到什么程度。
性状词时,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加以补偿,并以此减少 而易见且很引人注意的。”说“过去、现在、将来”这类
表达的模糊性。汉语中就可以用在对立的两项性状词前加 词语义有模糊性,我们一般都会赞同。
否定词或各种表程度的词语(副词居多)。如:
(1)现在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现在”包括过
A.加表程度的词语
去和将来。)
关键词:惯用语 语义构成 特点
一、 汉语惯用语特征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一般认为汉语惯用语是汉语熟语的一个子系统,是语 言符号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符号。有的教材对它的定义是: “惯用语是结构相对稳定,具有整体意义,口语色彩较 浓的习用型短语。”在惯用语的一般特征上,人们的共识 是:在结构上它具有稳固性;在意义上它具有整体性,不 能分割理解,也不能简单地组合字面意义进行理解;在句 法上多为动宾结构;在音节上多为三音节或三音节以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惯用语的研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人 们借鉴西方语言学者的惯用语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深入 剖析诠释,极大地推动了汉语惯用语的研究。然而人们往 往因为“惯用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极少涉及对汉语惯 用语语义构成的机制和结果的研究,给人一种对惯用语望 而生畏的感觉,尤其是对那些不具备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 者。笔者考察了《中国惯用语大全》中从按照音序a到c部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探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了语言。

客观事物是难以计数的,语言也无法对每一种现象、每一种行为、每一种事物进行精细准确的命名,因此语言产生初期的明确性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趋势。

模糊的概念是在1965年时由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札德教授最先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里提出来的。

语言的模糊性对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借由它,我们避免了繁琐庞杂的表达,用少量的符号即可表达丰富的信息,表达更为简洁得体,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率。

但是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汉语词义的模糊性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了困难。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提出高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这对汉语学习者正确掌握汉语模糊词的语义、语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形成词义模糊性的原因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语言的模糊性。

笔者认为客观对象的模糊性是首要原因。

如青年中年老年这一组词,人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这一过程是连续不断的,我们可以说出每个阶段的大致年限,却无法准确分割清楚。

第二,主体认知特点也是影响模糊性的重要因素。

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具有不确定性,世间万物纷繁复杂,人们因受自身智力、经验、知识、所处环境、时代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对于事物的认识不可避免的带有不可确定性和局限性,从而形成各异的主观判断。

第三,语言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是无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造成语言的表现力是有限的这一事实。

正是出于经济原则的需要,人们有意减少了词汇的数量,利用模糊性来进行更加有效的交际。

二.模糊词的分类(一)模糊义的名词1.方位词。

在现代汉语范畴中,方位词是非常丰富的。

在这类词中,单纯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等的词义都带有模糊性。

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是这样解释的:①方位词。

浅谈词义的模糊性

浅谈词义的模糊性

浅谈词义的模糊性摘要: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科学理论,正逐步开展壮大,作为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毫不例外地充当了其中重要的一员。

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它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存在很多缺点。

通过了解汉语词义的模糊性,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语言的美,提高人们学习汉语词汇的兴趣,从而便于人们更好地学习汉语。

关键词:汉语词义模糊性一、引言词义的模糊性通常指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不同词义概括范围的边缘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

如“青年—中年—老年〞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从哪一岁开始算中年,哪一岁之后算老年,再如“好〞与“坏〞、“高〞与“矮〞、“胖〞与“瘦〞等等也都是相对而言,其间并无明确的界限。

所以说,词义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但词义的核心局部一般来说却是明确的,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虽只有一个大致范围,但其必须包含能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

二、语言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界自身的概念界线模糊在人类的语言中,用文字表达的许多词语的概念的边缘其实是不精确的,这与自然界自身的概念模糊不清有很大关系。

例如对时间和空间的划分,霍克斯说:“时间和空间其实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没有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界限或划分,每种语言都按照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去划分时间和空间。

〞如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在日常用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就是模糊的,它们之间很难找到泾渭清楚的界限。

虽然在季节的分期上,我们规定了从几月到几月是季节的变换,但这个规定与实际是很不相符的,只有一个粗略的情况,是一个参考。

客观事物自身的模糊性是形成词义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人〞这个概念为例,“人〞既可指具体的个人,也可作为整个人类的概称。

又如中学课本中讲“农田卫士——青蛙的发育过程〞,即蝌蚪逐渐发育的过程。

小蝌蚪从小小的受精卵开始缓慢发育,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个前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词义模糊性方面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在词义模糊性的几种词类现象、词义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和词义模糊性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具体性说明,将用具体的例子和分析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内容中包括现下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一些探究思考。

关键词:模糊性表现手法言语交际说到词义的模糊性,就不得提起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词义的概括性是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简单的东西,这就是概论所完成的工作,概括的特点就是在于化繁为简,使词能够在交际过程中得到表达。

比如“矛盾”这个词,表现的是两者两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抽象关系,但是在汉语中“矛盾”的来源在于古代的一个关于“矛与盾”的寓言故事,用具体的兵器之间的关系来泛化定义两事物之间抽象的哲学关系。

这就体现了词义的概括性,但是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许多词语本身的含义就是相对的、模糊的、不精确的,比如“漂亮”与“丑陋”之间往往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限,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外貌才算是漂亮,什么样的外貌算是丑陋,二者之间没有一个精确的界限和标准,另外对一个人的外貌评价也会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知道在唐代会女性的审美上“以胖为美”,反映出当时的审美文化;而现在大多数女性“以瘦为美”,折射出当代女性的审美价值观。

比如还有,我们划分人类成长的阶段,我们会说“从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这样描述人的成长过程,但是仔细追究起来,我们并不知道从少年到青年的界限是什么,到底从几岁到几岁算作“少年”,从几岁到几岁算作“青年”,描述一个事物的发展阶段的词汇还有很多,从明确这些词的范围或界限来说,这些词汇本身就含有模糊的成分,人们在使用这些词汇去定义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细细精确划分事物发展的范围,首先要是去精确划分和定义这些过程发展的细节本身就很难做到,另外事物的发展阶段也是不符合一种精确的刻量的,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本事就是连续的,相连相成的,这两点就会使得某些词汇天然具有模糊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历史的变迁,对同一个词,比如“青年”这个词的词义范围也会发生变化模糊性就和模糊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还有一些表示一些外貌的形容词,比如“高与矮”,“胖与瘦”,“大与小”等词都是相对而言的。

再比如“夜间”这个词,人为规定应该是从傍晚六点到第二天凌晨六点之间,可是具体来说,“夜间”到底算是从几点到几点呢,却是模糊的。

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在给现象分类,必然会产生混淆和重叠部分,若是非要像是术语那样一是一,二是二,那么我想交际一定会变得难以进行和无趣性,有时候词义的这种模糊性正是造就了词的模糊美。

在词义模糊中有几种现象值得一说,就上文所提到的,这些描述外貌的形容词属于性状词类。

在这类词中有一些是分为相对的,这种相对性的词语在表示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标准,是变化的,也可看作具有一种通用性,是使词义产生模糊性的一个原因。

除了性状词之外,还有颜色词,事实上我们对颜色的划分能力是有限的,颜色的深浅、明暗、色调的不同配合都会造成不同的颜色,用语言去规定这种细致的变化现象很难做到,所以面对蓝色,尽管有很多种蓝色,比如天蓝,碧蓝,深蓝,淡蓝等多种蓝,颜色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这些颜色的变化和比较中。

另外还有上文提到的“夜间”“青年、少年”等时间词,虽然我们对时间的划分现在已经相当精确,有年、月、日、小时、分钟和秒,但是类似于“早晨”“上午”“傍晚”“前天”“过去”“现在”“等会儿”和“最近”这些词,由于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界限不明状态,还是存在模糊性的,甚至从时间词的模糊性会导致言语交际中更多的词义模糊性,在此认为,由于一类词的固在模糊性会泛化到句子中会出现模糊性程度的变化。

那么词义为什么会具有模糊性的这种特点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界事物本身的界限很模糊。

人们在给于自然现象定义和概括时,由于自然界本身的界限不精确性,导致了人们定义自然界的词也就失去了精确性。

比如说我们划分的“四季”,在自然界的界限就很模糊,从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的过渡也是一个模糊的阶段。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是客观事物自身的模糊性是形成词义模糊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比如我们说一个小鸟的成长过程,什么时候能够羽毛初露,到羽毛丰满再到能够展翅飞翔,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模糊的阶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无法精确来定义。

自然界事物的发展与成长,事物的发展状态,和事物本身的现实状态以及时空条件下事物的微小变化等都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不可能达到精确性,总是伴随着含糊不确定和相对接近的性质,永远不可能真正绝对完全地描述事物的状态。

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对于世界地图的划分,在世界地图上,人们给不同的山脉,河流,平原,盆地等地形进行规范范围,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地形有些人为划分的界限,但是在现实中这些界限并不存在,从一个地形到另外一个地形的过渡也是渐渐地而非明显的;还有国与国之间边界的划分,有的国家之间往往是以一座山或是一条河为界,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来,但是在具体的地形上,若是一条河,我们不可能说这河里多少水是属于我们国家的,多少鱼是属于你们国家的,人们也无法做到如此精确地区别两个国家的边界,而事实上也没有必要那样做。

第二:一些修辞或表现手法的应用。

在这方面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由于表达效果的语言,我们会作用一些夸张,比喻等修辞书法,这就造就了词义的模糊美朦胧美。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比喻夸张相对来首更有利于意义的表达和强烈情感的外泄。

文学作品中间,比如诗歌,大量运用比喻,象征,夸张等,虽然丰富了形象的塑造,在表象上较为具体,但是在表意上却是大大增加了词义的模糊程度,再比如散文,作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加上手法的渲染,会给我们营造一种语义的朦胧美,作者会把感情藏在所表达的意象中,我们通过这些意象去感受作者内心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若是作者表达的情感过于含蓄,我们会会意错,会偏离作者的真正表达的情感,这些意象本身随着历史的发展具有的意义,比如“梅花”,“竹子”,“松树”和“月亮”等,拿“月亮”举例,自古以来,“月亮”往往象征着思念故乡含义,大多数中国古典诗词中都有这一常见意象,比如著名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若是有这么一个诗人,在一天晚上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心情大好,并没有想起故乡亲人朋友的情绪,就因为把明月看做一个美景,见此美景,心情愉悦,就把“明月”作为笔下的一个意象,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去解读此人笔下的“月亮”意象时候,往往被脑中的刻板印象给弄糊涂,而错误地误解了坐作者的意思。

这样的一个例子在于说明象征手法在运用时所产生的模糊效果。

比较经典说明的朱自清的散文,比如他的《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的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我们对荷叶的认识更加形象化更加多面化,而这种形象化和多面化正是反映出了词义的可塑造性,这种可塑造性使得词义的表现更加灵活和多动,造就了词义的不定性和模糊性。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手法的运用,描写手法导致了模糊语言在诗歌,小说,散文中的普遍存在,比如红楼梦中描写一些女子的服饰等,贾府的环境等等,尽管描写的无比华美精致,但是对我们而言,到底华美精致到什么程度我们只能想象,作者通过词义的模糊性来表达艺术的效果。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氏“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就运用了描写手法。

文学作品中使用词义的模糊性能够使得语言表达更加凝练能够传达出更多的信息。

第三: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关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模糊性和局限性,当人们认识一个事物现象时,对事物做出总的形式和发展趋势做出定义判断概括总结。

比如我们在定义“象”“马”“豹”等时,潜指的是陆地上“象”“马”“豹”,但是后来出现了“海象”“海马”“河马”“海豹”,但我们提到“象”“马”“豹”时我们脑中想到的往往是陆地上的“马”“象”和“豹”,而很少想到了“海象”“海马”“河马”和“海豹”。

这是“马”“象”和“豹”这个词词义就具有了模糊性。

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一个词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一个时代里的人来说,一个新产生的词的内容性往往较为单纯,但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演进,人们在生活中不断根据需要充实某个词义使之具有更为丰富的寓意,当我们再提到这个词时就往往会出现对词义的理解性偏差,如果不对语境的考量,人们对词义的理解就会产生障碍,这一点也要取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人们不断地对一个词的意义深刻化复杂化,当一个词的词义所包含的内容太多,理所当然地产生词义的误解和误用,这也造就了词义的模糊性。

第四: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因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对同一个现象的形容会产生差异,比如就农村与城市而言,在农村人们认为楼层有四五层算是挺高的楼了,但是城市二十三十层才算是高楼,高楼与否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而农村与城市的“高楼”差生了差异,到底什么样的楼才算是高楼呢,没有明确的界限,设想如果没经济差异导致的农村与城市之分,那么大家对高楼有一个普遍统一的认知。

另外一个词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出现不同意义,模糊性会产生,模糊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无论这些认识里是范围深度还是指代不同,只要两者出现差异性,那么当人们提到这一事物时,就会难以避免出现理解的差异,尽管有时候这种差异很小不至于想象对事物的整体性理解,但是还是会给听者造成一些模糊性体验。

这一方面,在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第五: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为了营造某种气氛的语境而使用一些具有特定模糊性的词汇。

比如,在一个聚会上,我们与刚刚结识的朋友聊天,当对方问及我们的工作收入怎么样时,我们并不想具体详细的透露这些问题,会说“眼下还行吧”“还凑合着”或者说“挺满意的,你呢”,或很快转移话题,不言此而言他。

人们用这些含糊笼统的词汇一个是自己不愿意向刚结识的朋友透露自己的状况,二也是提醒了对方这些信息属于自己的隐私自己不想告知,听者要懂识趣不再追问下去。

还有一些场合,比如某人生日,众人为其准备礼物,营造惊喜,实现不让此人知道,但要是问及众人为何神神秘秘时,不好明说便以含糊性理由掩盖。

就是要利用词义的模糊性来制造自己的“挡箭牌”,这个可看作言语交际中一个技巧。

词义的模糊性对交际的影响:词义的模糊性具有双重性,从语言的实际运用来看,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语言中的消极因素,否则随着语言的发展对词义的模糊性也会有所替除,相反,词义的模糊性是作为言语交流中的一种积极因素存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