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词义模糊性的几个问题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词义模糊性方面目前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在词义模糊性的几种词类现象、词义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和词义模糊性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具体性说明,将用具体的例子和分析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内容中包括现下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一些探究思考。

关键词:模糊性表现手法言语交际
说到词义的模糊性,就不得提起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词义的概括性是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简单的东西,这就是概论所完成的工作,概括的特点就是在于化繁为简,使词能够在交际过程中得到表达。

比如“矛盾”这个词,表现的是两者两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抽象关系,但是在汉语中“矛盾”的来源在于古代的一个关于“矛与盾”的寓言故事,用具体的兵器之间的关系来泛化定义两事物之间抽象的哲学关系。

这就体现了词义的概括性,但是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许多词语本身的含义就是相对的、模糊的、不精确的,比如“漂亮”与“丑陋”之间往往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限,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外貌才算是漂亮,什么样的外貌算是丑陋,二者之间没有一个精确的界限和标准,另外对一个人的外貌评价也会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知道在唐代会女性的审美上“以胖为美”,反映出当时的审美文化;而现在大多数女性“以瘦为美”,折射出当代女性的审美价值观。

比如还有,我们划分人类成长的阶段,我们会说“从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这样描述人的成长过程,但是仔细追究起来,我们并不知道从少年到青年的界限是什么,到底从几岁到几岁算作“少年”,从几岁到几岁算作“青年”,描述一个事物的发展阶段的词汇还有很多,从明确这些词的范围或界限来说,这些词汇本身就含有模糊的成分,人们在使用这些词汇去定义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细细精确划分事物发展的范围,首先要是去精确划分和定义这些过程发展的细节本身就很难做到,另外事物的发展阶段也是不符合一种精确的刻量的,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本事就是连续的,相连相成的,这两点就会使得某些词汇天然具有模糊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历史的变迁,对同一个词,比如“青年”这个词的词义范围也会发生变化模糊性就和模糊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还有一些表示一些外貌的形容词,比如“高与矮”,“胖与瘦”,“大与小”等词都是相对而言的。

再比如“夜间”这个词,人为规定应该是从傍晚六点到第二天凌晨六点之间,可是具体来说,“夜间”到底算是从几点到几点呢,却是模糊的。

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在给现象分类,必然会产生混淆和重叠部分,若是非要像是术语那样一是一,二是二,那么我想交际一定会变得难以进行和无趣性,有时候词义的这种模糊性正是造就了词的模糊美。

在词义模糊中有几种现象值得一说,就上文所提到的,这些描述外貌的形容词属于性状词类。

在这类词中有一些是分为相对的,这种相对性的词语在表示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标准,是变化的,也可看作具有一种通用性,是使词义产生模糊性的一个原因。

除了性状词之外,还有颜色词,事实上我们对颜色的划分能力是有限的,颜色的深浅、明暗、色调的不同配合都会造成不同的颜色,用语言去规定这种细致的变化现象很难做到,所以面对蓝色,尽管有很多种蓝色,比如天蓝,碧蓝,深蓝,淡蓝等多种蓝,颜色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这些颜色的变化和比较中。

另外还有上文提到的“夜间”“青年、少年”等时间词,虽然我们对时间的划分现在已经相当精确,有年、月、日、小时、分钟和秒,但是类似于“早晨”“上午”“傍晚”“前天”“过去”“现在”“等会儿”和“最近”这些词,由于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界限不明状态,还是存在模糊性的,甚至从时间词的模糊性会导致言语交际中更多的词义模糊性,在此认为,由于一类词的固在模糊性会泛化到句子中会出现模糊性程度的变化。

那么词义为什么会具有模糊性的这种特点呢?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事物本身的界限很模糊。

人们在给于自然现象定义和概括时,由于自然界本身的界限不精确性,导致了人们定义自然界的词也就失去了精确性。

比如说我们划分的“四季”,在自然界的界限就很模糊,从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的过渡也是一个模糊的阶段。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是客观事物自身的模糊性是形成词义模糊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比如我们说一个小鸟的成长过程,什么时候能够羽毛初露,到羽毛丰满再到能够展翅飞翔,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模糊的阶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无法精确来定义。

自然界事物的发展与成长,事物的发展状态,和事物本身的现实状态以及时空条件下事物的微小变化等都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不可能达到精确性,总是伴随着含糊不确定和相对接近的性质,永远不可能真正绝对完全地描述事物的状态。

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对于世界地图的划分,在世界地图上,人们给不同的山脉,河流,平原,盆地等地形进行规范范围,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地形有些人为划分的界限,但是在现实中这些界限并不存在,从一个地形到另外一个地形的过渡也是渐渐地而非明显的;还有国与国之间边界的划分,有的国家之间往往是以一座山或是一条河为界,在地图上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来,但是在具体的地形上,若是一条河,我们不可能说这河里多少水是属于我们国家的,多少鱼是属于你们国家的,人们也无法做到如此精确地区别两个国家的边界,而事实上也没有必要那样做。

第二:一些修辞或表现手法的应用。

在这方面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由于表达效果的语言,我们会作用一些夸张,比喻等修辞书法,这就造就了词义的模糊美朦胧美。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比喻夸张相对来首更有利于意义的表达和强烈情感的外泄。

文学作品中间,比如诗歌,大量运用比喻,象征,夸张等,虽然丰富了形象的塑造,在表象上较为具体,但是在表意上却是大大增加了词义的模糊程度,再比如散文,作者运用自己的想象加上手法的渲染,会给我们营造一种语义的朦胧美,作者会把感情藏在所表达的意象中,我们通过这些意象去感受作者内心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若是作者表达的情感过于含蓄,我们会会意错,会偏离作者的真正表达的情感,这些意象本身随着历史的发展具有的意义,比如“梅花”,“竹子”,“松树”和“月亮”等,拿“月亮”举例,自古以来,“月亮”往往象征着思念故乡含义,大多数中国古典诗词中都有这一常见意象,比如著名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若是有这么一个诗人,在一天晚上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心情大好,并没有想起故乡亲人朋友的情绪,就因为把明月看做一个美景,见此美景,心情愉悦,就把“明月”作为笔下的一个意象,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去解读此人笔下的“月亮”意象时候,往往被脑中的刻板印象给弄糊涂,而错误地误解了坐作者的意思。

这样的一个例子在于说明象征手法在运用时所产生的模糊效果。

比较经典说明的朱自清的散文,比如他的《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的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我们对荷叶的认识更加形象化更加多面化,而这种形象化和多面化正是反映出了词义的可塑造性,这种可塑造性使得词义的表现更加灵活和多动,造就了词义的不定性和模糊性。

另外还有一些描写手法的运用,描写手法导致了模糊语言在诗歌,小说,散文中的普遍存在,比如红楼梦中描写一些女子的服饰等,贾府的环境等等,尽管描写的无比华美精致,但是对我们而言,到底华美精致到什么程度我们只能想象,作者通过词义的模糊性来表达艺术的效果。

再如《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氏“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
双。

”就运用了描写手法。

文学作品中使用词义的模糊性能够使得语言表达更加凝练能够传达出更多的信息。

第三: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关
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模糊性和局限性,当人们认识一个事物现象时,对事物做出总的形式和发展趋势做出定义判断概括总结。

比如我们在定义“象”“马”“豹”等时,潜指的是陆地上“象”“马”“豹”,但是后来出现了“海象”“海马”“河马”“海豹”,但我们提到“象”“马”“豹”时我们脑中想到的往往是陆地上的“马”“象”和“豹”,而很少想到了“海象”“海马”“河马”和“海豹”。

这是“马”“象”和“豹”这个词词义就具有了模糊性。

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一个词所包含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一个时代里的人来说,一个新产生的词的内容性往往较为单纯,但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演进,人们在生活中不断根据需要充实某个词义使之具有更为丰富的寓意,当我们再提到这个词时就往往会出现对词义的理解性偏差,如果不对语境的考量,人们对词义的理解就会产生障碍,这一点也要取决于人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人们不断地对一个词的意义深刻化复杂化,当一个词的词义所包含的内容太多,理所当然地产生词义的误解和误用,这也造就了词义的模糊性。

第四:经济,文化,历史,社会等因素
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对同一个现象的形容会产生差异,比如就农村与城市而言,在农村人们认为楼层有四五层算是挺高的楼了,但是城市二十三十层才算是高楼,高楼与否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而农村与城市的“高楼”差生了差异,到底什么样的楼才算是高楼呢,没有明确的界限,设想如果没经济差异导致的农村与城市之分,那么大家对高楼有一个普遍统一的认知。

另外一个词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会出现不同意义,模糊性会产生,模糊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无论这些认识里是范围深度还是指代不同,只要两者出现差异性,那么当人们提到这一事物时,就会难以避免出现理解的差异,尽管有时候这种差异很小不至于想象对事物的整体性理解,但是还是会给听者造成一些模糊性体验。

这一方面,在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第五: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为了营造某种气氛的语境而使用一些具有特定模糊性的词汇。

比如,在一个聚会上,我们与刚刚结识的朋友聊天,当对方问及我们的工作收入怎么样时,我们并不想具体详细的透露这些问题,会说“眼下还行吧”“还凑合着”或者说“挺满意的,你呢”,或很快转移话题,不言此而言他。

人们用这些含糊笼统的词汇一个是自己不愿意向刚结识的朋友透露自己的状况,二也是提醒了对方这些信息属于自己的隐私自己不想告知,听者要懂识趣不再追问下去。

还有一些场合,比如某人生日,众人为其准备礼物,营造惊喜,实现不让此人知道,但要是问及众人为何神神秘秘时,不好明说便以含糊性理由掩盖。

就是要利用词义的模糊性来制造自己的“挡箭牌”,这个可看作言语交际中一个技巧。

词义的模糊性对交际的影响:
词义的模糊性具有双重性,从语言的实际运用来看,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语言中的消极因素,否则随着语言的发展对词义的模糊性也会有所替除,相反,词义的模糊性是作为言语交流中的一种积极因素存在的。

当我们在实际交流中并不需要对词义的范围界限要求的极为精确,只要求能够把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区别开来就已经足够,过度的对界限的划分并没有对实际交流产生积极影响,反而有可能成为言语交际的赘累,只要求掌握词义所概括一个大致范围就可以了。

其实,人类的认知能力的有限和人类思维本身就有一种“混沌”似的模糊性,人们思考事物时会存在不确定性,与词义的模糊性相契合。

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试想若是我们在言语交际中要求精确界限明确,那么我们的交流势必会变得效率低下,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从语言表达的实用性来说,这种词义的模糊性所导致的交流中的模糊性会使得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高效,但前提是这种模糊性的程度是人类思维所能够处理和识别的,若是过于
模糊,就像我突然问你“昨天在干嘛”,没有任何语境的提示下,听者怎么知道问者的具体意思,昨天干了很多事情,听者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说一遍吧,所以问者需要对昨天什么时间段进行要求,写完听者才能清楚的回答。

在平时非正式的与朋友私下交流中,尽管像这种“昨天在干嘛”模糊性很强的问题,听者也能随意答出,这种与熟人的交流中,因为存在彼此之间的一定程度上的相知基础上,所以模糊性较大的词汇和句子也能想明白彼此真正要问的意思,所以相同句子在不同场合表现的模糊性程度影响是不同的。

同样上面的问句,如果人们运用在不是同熟人交流场合,就会造成交流困难,使人觉得不知所云,不明其义。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特定场合比如法庭,科学会议和政治政策决策会议等,所使用的科学用语,法律用语,文件用词等都必须要足够精确具体细致表述,尤其是法律文件,否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词义模糊性在对言语交际的影响中,还有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

比如丈夫说:这次,大获丰收(行窃归来)妻子说:你干这事的时候就没为我和孩子考虑吗?丈夫说:哎呀,忘了,再说在超市里也没有适合你们两的东西啊。

词义的模糊性误解会造成在言语交流中产生一种喜剧娱乐的效果,这一点的运用在喜剧电影对白中运用广泛,也很能说明词义模糊特点在言语交际中的积极因素的存在,甚至是人类语言交际的需要,要是我们不断试图用约定的办法尽量消除词义的模糊性,我想我们的语言会变得贫乏,交际和表达也会收到极大的限制,毁了语言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鹭《略论词义的模糊性》
《汉语词义模糊性的语用价值》
曹有鹏《词义的模糊性初探》
李锦白《词义模糊性及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娜布其《略谈词义的模糊性及其语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