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面食社团备课
创意面点社团教案
创意面点社团教案教案标题:创意面点社团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提升学生的面点制作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面点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出创意面点作品。
3.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面点制作任务,并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学重点:1. 面点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创意面点的设计和制作。
3. 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面点制作工具和材料:面粉、酵母、盐、糖、油等。
2. 创意面点设计参考资料:可以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
3. 食品安全教育材料:关于食品储存、处理和消毒的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国家的面点文化,激发学生对创意面点制作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面点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特点。
知识传授:1. 介绍面点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面团的制作、发酵过程和烘烤方法。
2. 讲解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包括食品储存、处理和消毒的基本原则。
实践操作:1. 分组让学生合作制作面团,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面团制作方法。
2. 引导学生设计创意面点作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3. 学生根据设计制作面点作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合作完成面点制作任务,分工合作,展示他们的成果。
总结反思:1.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创意面点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困难。
2. 引导学生思考面点制作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的制作技巧。
3. 结合学生的反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制作面点,并带来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经验。
2. 组织面点制作比赛或展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面点作品。
3. 邀请专业面点师傅来学校进行面点制作示范和讲解。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包括面团制作的技巧和创意面点作品的完成度。
花式小面点
花式小面点教学指导教学目标1、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了解中华传统美食2、开动脑筋,挖掘学生潜力,学习面点的手工制作方法。
3、采用分组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和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分工协作能力,使动手操作环节有序进行;4、引导学生将制作好的点心和身边的老师、父母、小伙伴一起品尝,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发酵面团500克(彩色),干面粉50克,案板,筷子,剪刀等用具2、学生准备:少量发面。
(温馨提示:注意节俭,注意安全)3、课件重难点重点:全面掌握和了解中华面点的精美及操作步骤。
难点:制作过程中面点的造型创意。
一创设情境活动导入民以食为天,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视频,边看边思考:看到什么,有什么感想?师生交流:中国传统小面点文化通过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让学生了解“民以食为天”的思想,理解中华传统面点文化传承及创新。
感受….的魅力。
二微课教学技艺传承1、发面制作引出学生材料加工——发面团的制作2、教师课件展示学校中餐厅社团的微课教学视频,:通过观看微视频,使同学们了解中华传统面点的常用技巧二微课教学技艺传承揉:碾压有力表面光滑搓:控制力度逐渐拉伸擀:用力均匀薄厚一致三示范引领激发兴趣1、教师展示优秀面点作品,,花样造型;2、教师边讲解边展示枣花馍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过程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枣花馍①取面团,搓成均匀的长条② .一端沿上方卷向中心,另一端沿下方卷向中心③用筷子从中间夹入④剪刀将花瓣处剪开小口⑤枣花镶嵌在中间做点缀四教师指导强化技能 1、学生跟着教师共同制作小刺猬,亲身感受小面点的技艺魅力。
(提醒卫生以及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2、教师示范制作同时,指导孩子作品,及时纠正。
小刺猬演示作品①揉成一头较尖,类似于椎体的形状②拿剪刀在背部剪出刺状③镶嵌绿豆作眼睛,剪出嘴巴五实践探究创新传承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创意题目,小组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花样馒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花样馒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第三单元《小小面点师》的第5课时,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馒头的起源与文化,认识制作花样馒头的原料与工具,学习制作基本的花样馒头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馒头的起源与文化,增强对我国传统食品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巧制作花样馒头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花样馒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制作花样馒头的基本技巧。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制作出富有创意的花样馒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馒头制作视频、图片、教材、制作工具及原料。
学生准备:围裙、面粉、酵母、水、盆、保鲜膜、剪刀、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馒头制作视频和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花样馒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馒头的起源与文化,介绍制作花样馒头的原料、工具及基本技巧。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制作玫瑰花馒头为例,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所学技巧,动手制作玫瑰花馒头。
5. 创新实践(25分钟)学生分组,运用所学技巧,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水滴、兔子、小猪等花样馒头。
6.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有创意的花样馒头。
六、板书设计1. 花样馒头制作步骤2. 制作技巧及注意事项3.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运用所学技巧,为家人制作一份花样馒头大餐。
2. 答案:根据个人创意,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花样馒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学生制作技巧尚需提高,今后教学中应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面点文化,如意大利的披萨、日本的寿司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幼儿园创意烘焙:花样馒头制作实践教案
印象中,幼儿园创意烘焙一直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
每当提到幼儿园创意烘焙,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孩子们在厨房里认真地揉面、搓馒头的场景。
其中,花样馒头制作更是备受关注。
花样馒头制作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幼儿园创意烘焙中的花样馒头制作实践教案。
一、选择主题在进行花样馒头制作实践教案前,首先要选择一个有趣的主题。
幼儿喜欢色彩斑斓、形态可爱的食物,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
通过这些主题,孩子们可以在制作花样馒头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增加他们的兴趣。
二、准备材料在进行花样馒头制作实践教案前,需要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一般来说,制作花样馒头会用到面粉、酵母、水,以及一些色素。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天然无害的食材,确保孩子们的健康。
另外,适当准备一些模具、擀面杖、小刀等工具,有助于孩子们制作出更加精美的花样馒头。
三、制作过程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花样馒头制作实践教案的制作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面团:将面粉、酵母、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揉面,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
2. 分割面团:将做好的面团分割成若干小份,每一份都可以制作成一个花样馒头。
3. 添加色素:在每一份面团中加入适量的色素,并充分揉匀,让面团呈现出鲜艳的颜色。
4. 塑造造型:利用模具或直接用手,将彩色面团塑造成各种可爱的造型,比如小动物、植物等。
5. 发酵蒸馒头:让塑造好的花样馒头进行发酵,然后上锅蒸熟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在花样馒头制作实践教案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除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外,还可以通过制作花样馒头,让幼儿了解到食物的制作过程,增加他们的食物安全意识。
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制作花样馒头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五、评价方法在花样馒头制作实践教案结束后,需要对幼儿进行评价。
幼儿花样面食主题活动教案
幼儿花样面食主题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面食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面食制作所需的食材:面粉、水、蔬菜、水果等;2. 准备面食制作所需的工具:擀面杖、模具、刀具等;3. 准备活动场地:教室、厨房或户外场地;4. 准备活动指导书、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活动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面食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环节(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面食,并让他们描述面食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
3. 制作环节(30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面食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动手参与制作,可以制作面团、擀面、切割成不同形状等。
4. 欣赏环节(10分钟):幼儿将自己制作的面食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欣赏,并互相品尝。
5. 总结环节(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四、活动延伸:1. 继续探索不同种类的面食,比如饺子、馄饨、拉面等;2. 制作面食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寓教于乐的元素,比如制作动物形状的面食、用面食拼出图案等;3. 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共同制作面食,增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亲子关系。
五、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等;2. 收集幼儿的作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体会;3.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不断完善活动内容。
六、活动心得:通过这次面食主题活动,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制作面食,还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在活动中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不仅制作出了各种花样的面食,还互相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课外生活,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一次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对面食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花样馒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花样馒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第三单元《健康饮食,快乐成长》中的第二章《面食天地》,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面食的制作过程、花样馒头的创意设计以及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作基本面食的技巧,了解花样馒头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对面食文化的认识。
3.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健康饮食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花样馒头的创意设计及制作技巧。
重点:面食的基本制作方法、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面粉、酵母、水、案板、擀面杖、剪刀、梳子等制作工具。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上述教具及食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面食文化,展示各种花样馒头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分享自己吃过的馒头种类,讨论制作馒头的方法。
2. 制作基本面食(10分钟)教师演示和面、发酵、揉面等基本制作步骤。
学生分组实践,掌握基本制作方法。
3. 创意设计花样馒头(10分钟)教师展示创意设计样品,讲解设计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花样馒头。
4. 制作花样馒头(15分钟)学生根据设计图纸,动手制作花样馒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烘烤与展示(10分钟)烘烤过程中,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评价。
6. 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教材,讲解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的食品安全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1. 制作基本面食步骤2. 花样馒头设计技巧3. 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花样馒头,并说明制作过程。
答案示例:设计一款小兔子形状的花样馒头。
制作过程如下:a. 准备面团,揉成小兔子形状。
b. 用剪刀剪出小兔子的耳朵和尾巴。
c. 用黑芝麻装饰小兔子的眼睛和嘴巴。
d. 放入烤箱烘烤至熟。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a. 买回家的食品注意保质期,不吃过期食品。
花样面食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面食作为我国传统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为弘扬中华美食文化,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文化素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特举办此次花样面食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传承美食文化,创新面食技艺”三、活动目的1.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食文化;2. 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文化素养;3. 促进餐饮行业的发展和创新;4. 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面食制作人才。
四、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17日五、活动地点市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六、活动对象全市范围内热爱面食制作、具有一定厨艺基础的个人或团队。
七、活动组织1. 主办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餐饮行业协会2. 承办单位:市文化活动中心、市烹饪协会3. 协办单位:市电视台、市日报、市广播电台八、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10月1日至10月10日)- 报名方式:现场报名、网络报名- 报名材料:身份证复印件、个人或团队简介、参赛作品照片等2. 初赛阶段(10月11日至10月14日)- 初赛形式:线上投票、评委评分- 初赛内容:参赛者上传参赛作品照片及简介,由评委和观众进行投票和评分3. 决赛阶段(10月15日至10月17日)- 决赛形式:现场制作、评委评分- 决赛内容:a. 选手现场制作花样面食,包括面点、面条、馒头等;b. 评委根据作品的外观、口感、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分;c. 观众现场投票,为喜欢的作品加分。
4. 颁奖典礼(10月18日)- 颁奖典礼上,为获奖选手颁发奖品和证书。
九、比赛规则1. 参赛作品要求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2. 参赛作品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违禁添加剂;3. 参赛作品需具有创新性,体现中华美食文化特色;4. 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制作;5. 评委评分标准:外观、口感、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
十、奖项设置1.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2. 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3. 三等奖3名,奖金2000元;4. 优秀奖若干名,奖金1000元。
幼儿园创意花样面点教案
幼儿园创意花样面点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创意花样面点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教案主要介绍了幼儿园创意花样面点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安排,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面点制作,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将能够:1.掌握基本面点制作工具和材料的名称和用途;2.进行简单的面团搅拌、揉捏和擀面;3.创意地制作出不同形状、颜色和口味的面点;4.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面点制作工具:擀面杖、模具等;2.面点制作材料:面粉、鸡蛋、糖、油等;3.食材:巧克力粉、果酱、果脯等;4.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面点制作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幼儿对面点制作的兴趣,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making pastries.2.多媒体展示:使用黑板或多媒体展示面点制作工具和材料的名称和用途, introduce the names and uses of pastry making tools and materials.3.理论讲解:通过简单的口头解释和图示,介绍面团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explain the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of making dough.4.示范操作:教师进行面团制作的示范操作,同时引导幼儿实践操作,教会他们搅拌、揉捏和擀面的技巧, demonstrate the process of makingdough and guide the children to practice stirring, kneading and rollingtechniques.5.制作活动:–小组活动:按照教师的指导,组成小组进行面点制作活动,每个小组制作一种面点, encourage group activities where each groupmakes a different type of past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自由活动: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创意,制作出不同形状、颜色和口味的面点, encourage children to make pastries of different shapes,colors, and flavors based on their creativity.6.教师辅助: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密切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provide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to children when needed.7.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展示和分享他们的成果,encourage each group to showcase and share their achievements.8.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制作面点的方法和经验, summarize the methods and experiences of making pastries.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观察: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合作能力;2.讨论:与幼儿进行面点制作的问题讨论,了解他们对制作过程的理解;3.创意评价:评价幼儿制作的面点创意程度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花样面食走进课堂教学设计
花样面食走进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花样面食是中国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花样面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此,将花样面食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花样面食走进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1.了解花样面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地区的花样面食特色;2.学会制作一些常见的花样面食,如抓饼、面人、剪刀面等;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开发新颖的花样面食。
三、教学内容1.花样面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不同地区的花样面食特色;3.常见的花样面食制作方法;4.创新设计花样面食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1.引入向学生介绍花样面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花样面食的兴趣并展示一些精美的花样面食图片。
2.了解不同地区的花样面食特色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地区的花样面食特色,并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同学们。
3.学习制作常见的花样面食选择一些常见的花样面食,如抓饼、面人、剪刀面等,向学生展示制作过程,并进行实操。
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食材和工具,学生们可以分组轮流操作。
4.创新设计花样面食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头脑风暴,鼓励他们设计自己独特的花样面食,并让他们尝试制作。
可以设立评选环节,让同学们投票选出最佳创意。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花样面食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2.检查学生实际操作时的动手能力;3.评价学生在创新设计环节中的表现和成果。
六、教学资源1.准备食材和工具,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操;2.收集一些花样面食的图片和视频,备课时使用。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展。
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要注意食材的选择和操作的安全性。
花样面食真美味 教案
花样面食真美味教案教案标题:花样面食真美味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面食的制作过程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特点。
2. 学生将学会用简单的材料和技巧制作出美味的花样面食。
3. 学生将培养对食物创新和创造力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面食的种类和制作工艺。
2. 面食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特点。
3. 制作花样面食的材料和步骤。
4. 学生的实践和创作环节。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展示板。
2. 食材和厨具:面粉、盐、水、食用色素、蔬菜、香料等。
3. 制作花样面食的示范工具和器具。
4. 学生实践和创作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面食图片、面食的传统文化背景、或讲述一个关于面食的趣味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Step 2:知识讲解和示范(15分钟)2.1 介绍面食的种类和制作工艺,包括面条、饺子、包子等。
2.2 探讨面食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特点,如中国的面点文化、意大利的意面文化等。
2.3 通过示范制作一个花样面食,如花卷、彩色面条等,讲解制作过程和技巧。
Step 3:学生实践和创作(30分钟)3.1 学生分成小组,根据示范的制作过程和技巧,自行制作花样面食。
3.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尝试不同的食材和形状,进行个性化的花样面食创作。
3.3 每个小组完成后,学生可以品尝自己制作的面食,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Step 4:总结和展示(10分钟)4.1 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花样面食放在展示区,进行展示和分享。
4.2 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和讨论每道花样面食的创意、形状、口感等特点。
4.3 总结讨论面食的重要性和创作的乐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创造美食。
Step 5: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进行一次家庭面食制作,并写一份简短的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面食文化研究,探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面食,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异同。
大班家庭花样面食活动方案
大班家庭花样面食活动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家庭成员的时间就餐愈加分散,大班家庭聚餐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因此,为了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交流和凝聚力,我们推出了大班家庭花样面食活动方案,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让家庭成员在共同制作和分享美食的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活动内容1.活动时间:每个周末下午2点至5点2.活动地点:家庭厨房或室外烧烤区3.活动流程:–欢迎致辞: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团队分组:将家庭成员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烹饪准备:提供各种面食制作原料和厨具,家庭成员自由选择制作花样面食–烹饪比赛:每组制作出一道独特的花样面食,评选出最佳作品–品尝分享:家庭成员品尝所有制作的面食,分享制作心得和体会–颁奖环节:颁发最佳作品奖和最佳团队奖活动目的1.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共同烹饪和品尝面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亲情交流。
2.培养孩子们的烹饪兴趣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家庭环境中锻炼烹饪技能,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3.丰富周末家庭活动内容创意面食活动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家庭活动,为周末增添别样乐趣。
材料准备1.面粉、鸡蛋、水等基础原料2.蔬菜、肉类、海鲜等各种配料3.锅具、炒勺、面模等厨房用具注意事项1.活动中需保持炉灶和厨房的整洁,确保安全2.孩子们在烹饪过程中需有成年人陪同和指导3.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清理餐具和厨房,保持环境整洁结语大班家庭花样面食活动方案将为您的家庭带来一个充满乐趣和温馨的周末时光,让家庭成员在美食中共同成长,共同快乐。
让我们一起动手,享受烹饪的乐趣吧!。
花样面食
四个子课题:(1)饺子的来历与传说;(2)饺子的品种;(3)饺子的有关讲究;(4)包饺子的过程与技巧。
活动过程1、信息资料收集阶段2、分类整理信息资料阶段3、成果展示阶段(1)汇报交流学生搜集到的有关饺子的信息。
(2)各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开始包饺子。
(3)煮饺子。
(4)品尝饺子。
《花样面食》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课题的产生:清明时节燕归来,我们班的于静霞带来了一只燕子——那是她奶奶蒸的面食,红豆当眼睛,剪刀剪就的小嘴和尾巴,燕子妈妈背着小燕子,展开翅膀飞翔在春风里,那惟妙惟肖的样子让同学们震惊了,他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满脸的羡慕。
见我凑了过来,便纷纷嚷着:老师你看,多漂亮的燕子啊!老师我奶奶也会捏燕子,还会捏刺猬呢!是啊是啊,要是能亲手捏一个多好啊!“大家真的想捏燕子吗?”我连忙问。
“想——”异口同声又七嘴八舌:我还想捏刺猬,我想捏小兔子……一石激起千层浪,清明时节蒸燕子让我们眼前一亮。
我们山东盛产小麦,面食是主要的食品,山东大馒头、海菜包子、鲅鱼饺子等面食花样繁多。
“同学最喜欢吃的面做的食品有什么?”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石激起千层浪,包子饺子馒头南瓜馒头……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
“我最喜欢吃我妈妈包的饺子了,我妈妈包的饺子味道非常好,肉馅的不腻人,素馅的也鲜美。
”一位同学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的说“我奶奶包饺子总是包4、5种馅的呢,吃一顿饺子就像走进了饺子馆,各种口味换着吃。
”大家纷纷议论着,夸奖着自己家里的厨艺高手。
“老师,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不能研究研究这些面食?”“是啊,老师,教我们包饺子吧”“对啊,我还想学习烙油饼。
”就这样,我们最终确定了《花样面食》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
二、活动目的:1.收集学习面食的相关信息,学习简单的制作面食技术。
2.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做生活的小主人,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对父母的热爱,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小乌龟花样面食教案
小乌龟花样面食教案教案标题:小乌龟花样面食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乌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小乌龟花样面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制作面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小乌龟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 面团、食用色素、面条机、模具等制作面食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小乌龟花样面食的制作步骤和示范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小乌龟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小乌龟的了解和认识。
主体:1. 向学生介绍小乌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包括外形、颜色、生活环境等。
2. 分组让学生合作制作小乌龟花样面食。
3. 教师示范制作小乌龟花样面食的步骤,并提供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学生根据示范制作自己的小乌龟花样面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
5.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制作的小乌龟花样面食,可以进行评选或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总结:1. 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小乌龟的特点和制作小乌龟花样面食的步骤。
2. 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合作中的体会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制作小乌龟花样面食,并与家人分享制作过程和成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乌龟花样面食展览或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2. 评估学生制作的小乌龟花样面食的完成度和创意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面食花样多健康教案
面食花样多健康教案教案标题:面食花样多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面食及其营养价值。
2. 学习制作多种健康面食,并了解其制作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教学内容:1. 面食的种类和营养价值:a. 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b. 饺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适合作为主食。
c. 包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早餐食用。
d. 馒头: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健康面食的制作方法:a. 面条:介绍手工制作面条的步骤,如和面、擀面、切面等。
b. 饺子:学习制作饺子皮和馅料的方法,包括擀皮、包馅、煮熟等。
c. 包子:学习制作包子面团和馅料的方法,包括发酵、擀皮、包馅、蒸熟等。
d. 馒头:介绍制作馒头面团和发酵的方法,包括揉面、发酵、蒸熟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面食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讨论面食对人体的重要性和营养价值。
2. 知识讲解:a. 介绍不同种类的面食及其营养价值。
b. 详细讲解健康面食的制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和卫生要求。
3. 示范与实践:a. 教师示范制作面食的步骤,解释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b.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面食。
4. 制作成果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面食成果,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与评价:学生回顾所学的面食知识和制作技巧,进行总结,并评价自己的制作成果。
6. 拓展活动:邀请一位面点师傅来学校进行面食制作技巧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更多的面食制作方法。
教学资源:1. 面食图片和营养介绍资料。
2. 面食制作所需的食材和厨具。
3. 面食制作步骤的图文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制作的面食成果展示和口头分享。
2. 学生对自己制作成果的评价和总结。
3. 学生对面食营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其他种类的面食,如馄饨、煎饼等。
配色花样面食教案
配色花样面食教案教案标题:配色花样面食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面食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不同食材的配色原理。
3. 学生能够通过制作花样面食,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面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配色原理和技巧。
3. 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面粉、水、食材(例如蔬菜、水果等)。
2. 面团擀面杖、刀具。
3. 烹饪器具(例如锅、蒸锅等)。
4. 彩色食用色素(可选)。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面食的了解和经验,例如他们喜欢吃哪些面食,以及他们是否尝试过制作花样面食。
2. 引入今天的主题:配色花样面食。
解释配色对于面食的重要性,可以增加食欲和美感。
步骤一:介绍面食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约15分钟)1. 介绍面食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制作面团、擀面、切割等步骤。
2. 演示面食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3. 强调面食制作的注意事项,例如面团的松软度、擀面的均匀厚度等。
步骤二:讲解配色原理和技巧(约15分钟)1. 简要介绍颜色对于食物的影响,例如红色可以增加食欲,绿色可以提供健康感。
2. 解释基本的配色原理,例如对比色、类似色、冷暖色等。
3. 提供一些配色技巧,例如使用不同颜色的食材进行搭配、利用食用色素进行染色等。
步骤三:制作配色花样面食(约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份面团。
2.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配色原理,选择不同的食材进行搭配。
3. 学生可以运用擀面杖和刀具,将面团制作成不同形状和花样。
4. 提醒学生注意面食的烹饪时间和方法,可以选择蒸、煮或炸等方式。
总结: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配色花样面食,并让其他同学品尝。
2.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面食制作的基本方法和配色原理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更多创意的面食制作。
扩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中制作更多的花样面食,并与同学分享。
花样面食教案
花样面食教案教案标题:花样面食制作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花样面食,并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制作花样面食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学生能够动手亲自制作花样面食,并能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2. 花样面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面粉、水、食材等制作花样面食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4. 制作花样面食的示范视频或实物样本。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类型的花样面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花样面食的了解和喜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1. 向学生介绍花样面食的定义和特点,例如形状、颜色、口感等。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样面食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收集该花样面食的制作方法、所需材料和工具,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教师在展示和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补充说明。
实践:1. 教师示范制作一种花样面食,同时解释每个步骤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制作一种花样面食。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3.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花样面食,并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花样面食制作的技巧和要点。
2. 学生进行小结,回顾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尝试制作其他花样面食,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和研究其他类型的花样面食,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2.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花样面食制作比赛,展示他们的制作技巧和创意。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报告的内容和准备情况。
2. 学生在制作花样面食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3. 学生对花样面食制作技巧和要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在引入部分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资源。
制作花样大馒头教案
制作花样大馒头教案教案标题:制作花样大馒头教案目标:1. 了解馒头的制作过程和基本材料。
2. 学习制作花样大馒头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材料:面粉、酵母、糖、盐、水、食用色素、蔬菜、水果等。
2. 工具:搅拌碗、面板、刀具、烤箱或蒸锅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最喜欢的面食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馒头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探究活动:1. 介绍馒头的基本材料和制作过程,包括面粉、酵母、糖、盐、水等。
2. 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花样大馒头图片,并讨论它们的外形和颜色。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花样大馒头,可以使用什么材料或工具来增加颜色和形状。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花样大馒头进行制作。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选择合适的食用色素和添加物,如蔬菜汁、果汁等,来增加馒头的颜色和味道。
3. 学生按照馒头的制作过程,逐步操作,制作花样大馒头。
4.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刀具进行切割和雕刻,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图案的馒头。
总结活动: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花样大馒头,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总结制作花样大馒头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3.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制作的花样大馒头与其他食材搭配,创造更多美味的食品。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花样大馒头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2.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其他形状和花样的面食,如小兔子馒头、小猪包子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对制作花样大馒头的理解和创意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特别是使用刀具时要注意操作规范。
2. 需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教学流畅进行。
3.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于面食的艺术教案
关于面食的艺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面食艺术之美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地域和文化中的面食艺术,并欣赏其独特之处。
2. 学习面食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面食艺术的背景知识和文化魅力。
2. 面食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面食艺术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不同地域和文化中的面食艺术作品。
2. 面食制作所需的食材和工具。
3. 学生分组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面食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并引发学生对面食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面食艺术与他们平时所了解的食物有何不同之处。
探索: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地域或文化的面食艺术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或其他资源来获取相关信息。
2.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简短的报告,包括选定的面食艺术的背景知识、制作过程和特点等内容。
3. 小组报告和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他们对该面食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实践:1. 面食制作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种面食艺术品。
可以选择一种简单的面食制作方法,如饺子、包子或面条等。
2.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形状、颜色或装饰等方式,使面食艺术品更加生动有趣。
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展示自己制作的面食艺术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成果。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面食艺术的背景知识和制作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面食艺术对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个人评价和感悟。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面食艺术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尝试创作自己的面食艺术品。
拓展活动:1. 邀请面食艺术家或面点师傅来学校进行面食制作示范和讲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面食艺术展览或面点工坊,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面食艺术之美。
3.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不同地域或文化的面食艺术品,并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蒸锅内放入适量的水,放入发酵好的花卷生胚,盖严锅盖,大火隔水足汽蒸约15分钟后关火,等约3分钟后开盖取出即可。
三、学生动手制作
四、评选花样达人
教学效果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花卷馒头的制作过程,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8花样面食社团备课
社团内容
《包包子》
社团目标
1.搜集有关制作包子的资料图片,获得感性的认识。掌握基本的包子制作方法。2.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3.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参加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精美的图片)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在欣赏图片时咽了咽口水。(是不是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回顾交流上节课馒头制作过程。
第一步:和面 第二步:揉面 第三步:醒发 第四步:二次揉面 第五步:成形 第六步:二次醒发 第七步:蒸制
二、实践操作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面食—猪蹄。
四、总结评价
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感悟。
5、拓展延伸
6、1.其实馒头不但是我们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在很多节日中、习俗中,它也占了重要位置,出示花样馒头的照片学生欣赏。
2、将发好的面团置于面板上,揉去其中的空气,把面团分成每个35克的面团;
3、把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擀成皮。
4、取适量的肉馅放入皮中,包好。
5、蒸锅放水,放一层油纸垫在屉上(因为我的纸太小所以放了4张)、
四、学生制作包子
大家想不想动手试一试啊?(想)
五、成果评价,共享成果
1.各小组代表呈上自己制作的包子。
课件展示做包子的材料。
想一想做包子需要什么工具呢?
材料和工具我们都有了,你们猜猜怎样运用它们制作包子呢?
三、教师演示
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师露一手?教师现场操作并演示
1.做法:
包子馅提前做好(肉馅中加入鸡粉、盐、老抽、香油、葱末、姜粉、植物油搅拌均匀放置20分钟;将用水发过的香菇木耳切碎挤去水倒入肉馅中,搅拌均匀)
7、2.同学们回家后能够尝试做猪蹄的完整过程,再做其他形状的馒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行面食文化的研究,了解更多的知识。
教学效果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猪蹄的制作过程;学会揉面、做简单形状的馒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社团记录表
时间:4.4地点:学校餐厅参加对象:全体社团成员
内容:一、揭示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实践操作
社团记录表
时间:4.11地点:学校餐厅参加对象:全体社团成员
内容:一、揭示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实践操作
1.发好的面,用擀面杖擀平,薄厚均匀
2.上面撒上葱花,盐,食油,五香粉,花椒面,十三香什么的,一定要均匀,尤其是盐
3.从一头向另一头卷去,
4.卷好后,把边用手压实,然后用刀切成均匀的小块
5.用手拿起一块,刀口的部分在侧面,两只手轻轻的拉开。拉开后不是中间薄了吗,正好顺势折过来抓做一头,转个圈,让两个头部汇合,粘在一起两个头部,用点力,捏在一起,就好了。
2.各小组学生品尝自制包子的味道。
3.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六、活动拓展
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继续动手实践,创造出更好看、更美味、更可口的包子,献给你们的父母,做一名孝心少年。
教学效果
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包子制作方法,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参加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2.上面撒上葱花,盐,食油,五香粉,花椒面,十三香什么的,一定要均匀,尤其是盐
3.从一头向另一头卷去,
4.卷好后,把边用手压实,然后用刀切成均匀的小块
5.用手拿起一块,刀口的部分在侧面,两只手轻轻的拉开。拉开后不是中间薄了吗,正好顺势折过来抓做一头,转个圈,让两个头部汇合,粘在一起两个头部,用点力,捏在一起,就好了。
(一)学生交流猪蹄的制作过程
1、揉面 2、醒发 3、醒发好的面团分成大小相同的剂子,擀成圆片4、刷上一层油5、对折成半圆6、再刷上一层油后,对折成扇形7、在尖角一端切一刀8、然后接口朝下,反折捏牢即可9、醒发10、分钟后上锅蒸熟
(二)学生按照步骤做猪蹄
三、总结评价
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感悟。
效果: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猪蹄的制作过程,学会揉面、擀皮的基本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社团记录表
时间:4.18地点:学校餐厅参加对象:全体社团成员
内容:一、揭示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探究学习
三、教师示范
1.分割成等大的面剂,擀皮,包馅
2、放上适量的肉馅。
3、包好的包子盖上湿布,室温下进行二次饧发
6. 蒸笼底部刷少许油,放入花卷生胚,用湿纱布将蒸笼起来,让花卷再饧20分钟;
7.蒸锅内放入适量的水,放入发酵好的花卷生胚,盖严锅盖,大火隔水足汽蒸约15分钟后关火,等约3分钟后开盖取出即可。
三、总结评价
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感悟。
效果:通过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出漂亮的玫瑰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审美能力。
2.你知道包子的起源吗?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说一说现在被我们称为“包子”-古人称为“馒头”的来源于在哪里。
唐代“是盛行于南北各地的著名小吃,(内有馅能蒸而食之和烤而食之)也有人说是波斯传入的一种馒头(包子)。早在1500年前,南北朝时,传入中国。
3.你知道包子有哪些营养吗?
二、探究学习
1.制作包子需要哪些步骤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看我这揉面功夫,就知道我的手艺有多好了哈哈。。。。。
有模有样,将来的美食达人肯定是你们!
4.11花样面食社团备课
社团内容
《花卷的做法》
社团目标
1.学生了解花样馒头的制作过程。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是不是馒头吃够了,那么,我们吃花卷好不好?
二、花卷的制作教学环节
1.发好的面,用擀面杖擀平,薄厚均匀
花样面食-社团备课
———————————————————————————————— 作者:
———————————————————————————————— 日期:
花样面食社团备课
4.4
社团内容
学做花样面食---猪蹄
社团目标
1.继续巩固揉面、做简单形状的猪蹄。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 聊天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