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地理教学中应用

合集下载

主动参与意识在地理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主动参与意识在地理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要 求地 理教 学根 据学 生 的心 理发 展规 律 , 系生 活实 际安 排 教 学 内容 , 联 引导 学 生 从 现 实 生 活 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 鼓 励学生积极探究 , 培养地理学 习能力 , 形成 主动参与 的意 识 和 良好 的 学 习 态 度 。这 样 的 教 学 , 体 现 了 既 学 生 是 教 学 活 动 的 主 体 , 学 习的 主 人 , 让 学 生 充 是 又 分感受到 了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 , 是为了发展而学 , 不是为 了考试而学 , 使学生在行为 、 目标和心理上都 得 到 了解 放 , 起 来 会 更 轻 松 、 有 趣 , 习 欲 望 就 学 更 学 会 更强 。 那 么, 在教学 中如何培养学生 的主动参与意识 ,
提 高地理学 习兴趣 , 获取 更好 的地理学 习效果呢? 轻松的课堂氛围 。 创造参与的环境 朱熹说 :教人不见 情趣 , “ 必不 乐学 。新 课程理 ”


念要 求 关 注 “ 生 主体 发 展 ” 人 本 主 义教 育观 则 认 学 。 为 , 堂 气 氛 是课 堂教 学 心理 效 应 的总 体 反 映 , 学 课 是 生 之 间 、 生 之 问 的 关 系 长 期 发 展 的结 果 。所 以说 师 课 堂氛 围是 影 响 课 堂 教 学 效 果 的 软 环 境 , 好 坏 直 其 接 影 响课 堂教 学 的成 败 。轻 松 愉 快 的 课 堂 氛 围 能 激 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 , 使其大脑处于最佳 活动状态 , 主 动 学 习 , 极 思 考 。因 此 , 教 学 中构 建 和 谐 的 课 堂 积 在 气氛是 学生 自主学习 、 主动参 与 的重 要条件 。教 师 在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微笑 , 学生看 到教 师的笑容 , 尤 如一股春风吹进 心田 , 清新 自如 , 立刻就会消除课堂 的紧张感 , 拉近 了师生间的距离 , 有效地激发学生主 动参与 的兴趣 , 为教学活动创设轻松的氛围。同时 , 教师的语言在传授知识 、 启迪心智 、 培养能力等方面 也起着重要作用 , 是活跃课堂气氛 、 激发学习动机 的 催化剂 , 更是教学 中拉近 师生距 离的一 大武器 。面 带微笑 、 语气 平 和 、 辞优 美 、 趣 幽 默 , 加 上 恰 当 言 风 再 的体态 、 潇洒 的手势 、 灿烂 的表情 , 定会赢 得学生 肯 的青睐 。学生有喜欢你 的情感 , 才会 喜欢你 的课堂 和你 所 教 的学 科 , 会 真 正 主 动 参 与 到 你 的课 堂 教 才 学 中来 。 二、 设情景 , 心设 问, 创 精 激发 学 生 的参 与 热 情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指 出:学习任何知识 的最佳 “ 途径是 自己去发现。因为这 种发现 理解最 深 , 最 也 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 、 性质和联系。在教学 中 , ” 应充分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 用 , 即教师要 善于创设 情 景, 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 , 吸引学生主动 参

普通心理学第2课

普通心理学第2课

普通心理学第2课感知觉&记忆第2页:1.冷色产生深远感,有向后方退的感觉,指的是()。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相互作用 C.错觉D.联觉2.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

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觉()。

A.后像B.对比 C.适应D.相互作用【解析】 1.联觉指的是一个刺激产生两种以上的感觉。

如果单选题最优选项选D项,如果是多选题选择B、D两项。

【选D】第4-5页:感觉从四方面进行讲解,知觉同样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解: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种类、知觉的基本特征(考试考得最多,客观题形式备考)、观察(知觉的高级形式)。

【解析】看到一堆水果,立马认出苹果,利用了知觉,强调的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要跟感觉相区分。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常涉及到单一的感觉器官,比如对于苹果只看见是红色的,只尝到是甜的,是感觉,如果是“命名为”“认出”则是利用了知觉。

再比如看到一个旗子能认出是五星红旗是知觉,因为要从颜色等各个特征来判断,再比如看到一朵花立马知道是玫瑰花,也是知觉。

再比如看到一个旗子能认出是五星红旗是知觉,因为要从颜色等各个特征来判断,再比如看到一朵花立马知道是玫瑰花,也是知觉。

考查通常为“下列属于知觉的是?”,考查单选题。

1.知觉的种类单选题备考,以客观题的形式,例子的形式考查。

知觉有三种(多选题),分别为空间、时间、运动。

(1)空间知觉:有个多选题,即空间知觉包含几个方面,简称为“形大方深”。

①“形”指的是形状,小朋友最先认识的形状是圆形,对于小朋友来说,圆形没有棱角最安全。

形状知觉就是对于形状的认识。

②大小知觉:比如他们知道大人吃大的,小朋友吃小的。

③方位知觉:比如上下、前后、左右。

小朋友最先分清左右,一般是7岁以后。

④深度知觉(重点掌握,考试考查过):有个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即“视崖实验”,山东省考查过,要知道“视崖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一、自学探究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等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这一类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改变了“教师占中心地位,学生处被动地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基本格局,鼓励学生自学和探索发现,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发挥,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各种活动能力。

在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事先设计出让学生能顺利自学、探究的学习程序。

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有了较大的活动自由,但教师仍需要作为引导人或成员参与到学生的自学探究活动中去,并且事实上由于采用了自学、探究、讨论等方式致使教学活动趋于复杂化,从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以自学或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读议讲练”法等。

二、实际训练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练习、实习等活动,巩固和完善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形成地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的方法。

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来说,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首先可以使学生亲自检验所学地理知识的本身是否正确,检验自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其次,它有利于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第三,它可以为将来在实践中应用地理知识作准备。

对于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来说,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更是一条基本的途径。

此外,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意志、品德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语言传递信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或者运用书面语言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际工具,它在教学过程中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媒体,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大量是靠语言来实现的。

对于学生来说,口头语言的训练、书面语言的表达“也是培养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开始科学、合理地对自然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到我国领土地大物博,多样化的地理面貌,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地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带动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改革。

使地理课程教学呈现出了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局面。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作一陈述。

一、关注地理情感教学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

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不仅是对地理教学工作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等。

教师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产生积极的效应,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学习是否投入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直接的联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思想,产生心灵的共鸣,形成积极的师生互动。

“爱屋及乌”说明了喜欢一个人会连带到与他有关的事物。

同样,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则会迁移到其所教的学科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

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用爱心浇灌学生;要从各方面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学生被教师的真情感染,对教师更加认可和尊重,会把这种情感返还于教师,表现在学习上会更加积极,热情高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地理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

心理效应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效应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纬度位置
式和 手段
如果学习者持续从事同一性质 的学习,就比 较容易逐渐丧失对学 习活动 ( 包括学习内容和学
习方法在内 ) 的兴趣 ,进而产生厌恶的态度。这
图2 巴西教 学结构 ( 分 ) 部
大 分国 位于 道 — { 部分国 位于 带 部 土 赤 .大 土 热
与 南回归线之 间
析 ,在18 年出版 的力作 《 93 心智的结构 》一书 中提出了
多元智能理论 ( l eItlecs Mu卸l n lgne),对人的七种智 ei
能 (7 9年后又提出一种智能 ) ——语言智能、数学逻辑 智能 、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关系
法老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想把 自 己在课外看到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但是这些故事中有的 的确是有历史记载 ,但有 些则是 后来人 们的杜撰 。此
种心理现象被心理学家勒温 ( ut e i )称为 K rL wn
心厌 效 应 。
利用一张地 图将各种地理现象进行关联 ,将零散
的组块 组合起来形成一个 “ 创克 ” ,方便学生理解记
预初年级的地理学 习以区域地理 ( 国家 ) 为主 , 在讲了几个国家之 后 ,教师或学生不 由自主地掉入 了 “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城市分布” 这条老路上去了。如何学出新意,避免学生产生心厌效
化学奖获得者和化学界的巨人。
嗯”声后 ,学生容易被造成暗示,就朝着这一个方向发 展 ,久而久之学生失去自己的个性或独创性 。另外 ,教 师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又要能及时指出学生话题 中 或回答 中的错误信息。 在讲授 “ 埃及 ”一课时 ,学生们对理学家加德纳经 多年研究,通过大量心理学的实验数据和实例的观察分

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理学科具有极强的生活实用性,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加强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对初中地理教学十分重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七年级地理教学方法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直观教具___如模型___、示范性实验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取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供展示的对象有很多,而且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演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

在实际地理教学课堂中,如果教师只用传统的言语讲授,这样的方式会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地理概念与原理,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很显然,演示法有突出的直观性特点,通过形象、逼真、动态的过程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到“有用地理”的真正内涵,加深了学习印象,慢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地图法地图法是指在地理教学中,老师运用各种地图,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成为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___20_版___中,共有47条标准涉及到“运用地图学习”,它包括“运用地图说出/描述/归纳/概括……”“在___图上识别……”“阅读___图”“在___图上指出……”等具体的标准。

地图教学法在地理教学方法中无可替代,地理教师要多用、常用此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使用地图的习惯,慢慢提高学生的综合使用地图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三、纲要法纲要法,又可以称为“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利用由字母、文字、数字或者其他符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简单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纲要法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综合分析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记忆知识点也有很好地促进作用,这种方式比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知识点效果更好,印象更深刻。

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

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摘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而兴趣正是激励、唤醒、鼓励的第一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当前的情况下显的尤为困难与必要。

要结合人的心理效应,充分利用人的猎奇心理,同时辅之以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猎奇心理直观手段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52-01在江苏高考中,由于地理作为等级来考量的,学生通过最简单的识记就很容易在等级考量中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等级,所以在高中6门选修科目中学生普遍认为地理好学。

但深究起来,这种所谓的“好学”其实是针对等级能达到相应要求而言的,而对于真正的地理学科的素养和知识体系等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为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表现的就不是那么的积极和深入,大部分都是浅尝辄止的学习,为此要想在当前高考制度下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起作用,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此浅谈如下方法以与大家共同商榷。

1 利用人的猎奇心理激活学生的兴趣与探知欲望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并且在这种心理的指引下有不断探索与求知的欲望和动力。

因此我们就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与探知欲望。

充分利用一些有特色的古墓探宝系列纪录片。

古墓特别是一些皇陵贵族的寝陵,往往在建造时就考虑的很多的地理因素,从而出现了很多的有地理特色的效果。

如一些古墓里尸体的保存完好,就引导学生去联想出现的地理因素,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的主体参与性。

同时,不管最终得出的结果如何,这样一个过程又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知能力和名族的自豪感,可谓是一举多得。

巧用心理效应,地理课堂妙趣横生

巧用心理效应,地理课堂妙趣横生
一 一 线 快 递 应 ,
地 理课 堂妙趣 横 生
口 周 建 民 吴 秀玲
[ 键 词 ]心 理 效 应 ; 新 课 改 ; 力使 学 习充 满 无 拘 无束 的气 氛 ,使 儿 关
地 理 课 堂
童 和教 师 在 课 堂 上 都 能 自由 地 呼 吸 ,
所 谓 “ 因效应 ” 首 ,就 是 第 一 次接 鲶 鱼 效 应 沙 丁 鱼 捕捞 后 如果 没 有刺 激 和 活
如 果 不能 建 成 这样 良好 的氛 围 ,任 何
怎 样 的地 理 课 堂 学 生 才 喜 欢 呢 ? 怎样 才 能让 地 理课 堂 一 改 以往 的枯 燥

种教 学方 式 都 不能 发挥 作 用 。 ”
有一 次 ,我 准备 上 “ 中国南 北 方
乏 味 为 引人 人 胜 、妙 趣 横 生 呢 ?有 个 差异 ”这 一 内容 。上课 之前 我 在 教 室 半 。 地 理 课 堂也 不 例 外 。首 因效 应 ” 因素 很 重 要— —课 堂 上 的心 理 效 应 。 中 巡 视 时 发 现 : 由 于 上 一 节 是 体 育 启 发 地 理 教 师 :应 做 好 课 堂 导 人 工 心 理效 应 是 社会 生 活 当 中较 常 见 的心 课 ,学 生 活 动 多 ,个 个 累 得 满 头 大 作 。 恰 当 的 导 人 ,在 教 材 的 章 节 之 理 现象 和 规 律 ,是 某 种人 物 或 事 物 的 汗 ,还 没 有 把 心 思 从 操 场 上 收 回来 。 间 、层 次 之 间 起 到 承 上 启 下 的作 用 , 行 为或 作用 ,能 引起 其 他 人 物 或 事物 果 然 ,上 课 铃 响 后 ,学 生 都在 讨 论 体 可 使 学生 很 快 进 入角 色 ,使课 堂 一 开

激发地理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激发地理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激发地理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摘要】地理在中学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但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常常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初中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消极状态。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是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法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是中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推动学生认识地球、认识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当前,初中生由于受语、数、外“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地理学习中投入的精力较少,往往处于消极状态,造成了地理课程难教的局面。

面对这种情形,笔者认为只有从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着手,并因势利导,促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乐趣,才能保证学生对地理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从而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情感是我们心理层面的东西,情感的沟通是维系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科学的教学过程并不是机械地将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的过程,而是师生间心灵碰撞的过程。

因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从而产生友好、亲切、信赖等心理效应。

真挚的师生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它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上进心,从而有利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具备良好的情绪,从而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其在课堂上精神振奋,而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情感交流,进而抑制其智力活动。

由此我体会到,学生在友好、轻松、合作互助的课堂气氛下其学习效果就好,课堂思维反应也十分敏捷,如果在紧张、对抗的气氛中,其学习效果较差,思维缓慢,甚至处于零思维状态,学生从心理上就产生了排斥情绪。

因此,我认为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过程,并不是靠简单的重复,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情感的交流碰撞而达到的。

初中地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中地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初中地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首先,教案的设计要围绕地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例如,在
讲解地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时,可以引入环境保护的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反省能力。

通过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理解不同地区人们面临的挑战,增强全球公民意识。

接下来,教案中的活动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不同国家的人民,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
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
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此外,教案还应包含情感教育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感人故事,或者展示一些自然美景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通过这些情感的触动,学生能够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培养感恩的心态,这对于他们的心理
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教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
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于地理现象的看法和感受。

这种自我表达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测量与地图学教学大纲

测量与地图学教学大纲

《测量与地图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测量与地图学》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类基础课。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因此,测量与地图学的任务是系统传授先进、实用的地图学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服务。

2、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学会地图设计和地图分析应用技能,能够运用地图工具进行地理学教学研究,尤其是在GIS 中的展示和基本分析。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地图制作、地图分析的基础软件的各项功能的应用方法及基本操作。

(3)、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

本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中除注意突出重点,讲清基本原理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操作、应用地图软件的能力上,加强上机练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图特性、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地形图、地理图、专题地图和计算机制图。

教学难点: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地图概括、地图制图数据处理和地图编制。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地图具有表达空间地理信息精确、丰富、灵活和动态等特点,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传统数据源,很多地理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地图,地理学其它学科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研究、分析结果的表达手段主要是地图,地图方法已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地图学理论和地图分析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

5、学时分配、学分学时分配表6、使用教材: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7、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能力培养,采用课堂讲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目标呢?教学实践中我有五点体会。

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来,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唤起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才能全面提高学业水平。

因此,首先要融洽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要想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就要以尊重、信任和关心之情感染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凡是经常受到教师关心和信任的学生往往都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从而获得教师所期望的学习效果。

反之,师生关系紧张,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课堂氛围往往也不是教师所期盼的。

其次要尊重学生,实行民主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看法、敢于质疑、敢于批评、敢于超越。

教师对于学生的独特、富有创意的想象要给予表扬,使他们充满喜悦感、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积极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信息输出,对那些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生要有耐心,对于学生所体现出的独创性和富有个性的闪光点给予高度评价,以鼓励与引导学生。

再次要关爱学困生。

教师要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少的优点,也要放大,给予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感到老师就是自己最信任的伙伴,课堂是最快乐的园地、和谐的家园。

二、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兴趣课堂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尤为重要。

1.充分利用新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教材每一节课的开始都采取从实际问题、情境入手,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

比如,地理故事、地理游戏、歌谣等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来导入新课。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反思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反思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反思《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反思 1本周是必修三最后一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感觉这一章的内容不好讲,一是因为深浅不好把握,不知道同学们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二是教学条件的限制,如果教室可以联网的话,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操作,让学生们进行直观的感受,直接感受技术的力量,但是在实际讲课的过程中,只能让他们看一下谷歌地球启动时电脑缓存的一些内容,这在同学们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都说看地图有了看美国大片时的激动。

在讲第三节课全球定位系统的时候,我给他们播放了一个视频《世纪最强告白》,讲的是日本一男子带着GPS定位仪,花费一年的时间徒步环绕日本一圈,将所走路线最后在地图上绘制出了MERRYME的字样,同学们都很惊讶,趁着这股惊讶劲,我说:“这就是地理,这就是技术的进步。

”接着就开始讲,其实GPS和RS都是收集地理信息的一种手段,收集完信息之后便使用GIS来处理信息,制作地图。

所以在最后地图的绘制过程中GIS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3S技术的巧妙结合与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也就是说在讲授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研究的手段,不应该仅仅存在于专门讲授地理信息技术的这一两个单元之中,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也应该运用大量的技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实,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这一章通常是被忽略的一章,许多老师也是一带而过。

但是,如果条件真的允许,教师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完全可以用3S技术来讲课,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

例如在讲工业区位选择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GIS中的叠加功能,可以将土地、水源、市场、交通等多个因素叠加起来,选出最优的地方,即最终工业选址的'区位。

此外,实际上在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当中,遥感图片的应用是非常非常广泛的,它涉及到自然、人文、区域都是非常多的,在讲述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时,具体地讲到荒漠化、湿地资源、农业类型等内容时,完全可以运用某一地区不同年份的遥感图像来观察该地区近些年来土地利用情况的改变,形象又直观,而且还能够观察出变化的方向和路径等具体的内容,一方面提高了我们教师收集整理素材的能力,另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023年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学反思

2023年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学反思

2023年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学反思2023年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学反思1经过一周左右的准备,我完满的完成了本学期高三年公开课的教学,可以说这对我又是一次锻炼,我没有浪费这次机会。

它既是对我平时上课的一种升华,同时也是我对自己教学的一种重新体验和尝试,虽然公开课结束了,但是它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味,同时在教法和学法上,都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现在我们年段已经进入高考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我这次上公开课的内容是《地球和地图》这个专题中的有关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这一部分。

有关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及自主命题省份高考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

随着人类交往的密切,国与国之间联系也越来越来密切,使得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因此这一部分内容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

该类题重点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的考查,在平时及高三复习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于这节公开课我是这样这样进行设计的:课前用五分钟左右把前一节课复习过的有关地图这一部分内容用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一下,然后用三十分钟左右以讲练结合的形式讲清以下四方面内容①经线和中央经线②0点和12点,③晨线和昏线,④时间和空间日界线等来复习本专题内容,最后留五分钟左右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本节课内容。

但课后发现实际教学过程与最初的教学设计并不完全一只。

细细一想,我觉得主要是这样的原因,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或者对教学实践反思得不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这一环节准备得不充分,因而也就难以使课前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过程相一致。

因此在备课时除了要备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外,还要备我们这边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这一环节,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优化教和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复习,从而取得最佳的第二轮专题复习效果。

认知试题

认知试题

认知[单项选择题]1、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开来。

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觉()。

A.后像B.对比C.适应D.相互作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白色、红色和蓝色是三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刺激物进行区分,是感觉对比的现象。

[单项选择题]2、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种“有色听觉”是()。

A.联觉B.后像C.感觉适应D.感觉对比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有色听觉”属于联觉现象。

[单项选择题]3、人们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特征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单项选择题]4、朱老师上课时,经常将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圈画出来,加强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理解,这体现了知觉的()。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对比律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差异律针对的是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

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

题干当中,教师将重点内容圈出来,使得重点内容能够与其他内容相区别开,体现了知觉的差异律。

[单项选择题]5、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

A.认知B.注意C.意识D.无意识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它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单项选择题]6、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起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或减弱,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

地理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地理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地理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作者:刘若静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04期〔关键词〕地理教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心理状态,使学生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

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深研教育心理学,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心理专家调查表明: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对学习影响非常大。

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很难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

因此,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减轻压力,更容易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可以把学生带到老师的授课中去,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让学生敢于交流、乐于交流,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

在教学中,要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

有些教师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真笨”,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学生会觉得自已很差,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有压抑感,于是就产生了厌恶学习的心理。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激励性语言来控制和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如“你回答得真好”“你表现得真棒”“你们真聪明”等。

同时可以提高和降低音调或变换板书颜色,运用刺激物的情绪特征、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比喻、栩栩如生的画面等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吸引学生的注意。

这样,学生在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深挖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既结合实际又适应社会需要的地理教学内容,本着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抓好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地理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理性地驾驭地理知识。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效应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心理效应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课堂上有效利用一些心理效应,可以优化课堂,提高质量。

本文就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同体效应、鲶鱼效应、超限效应、近因效应等方面,阐述了心理效应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效应;课堂效率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和事物的行为或作用,能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一些心理效应,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达到理想效果,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初次对人产生的知觉印象往往最为鲜明和深刻,并对以后的认知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地理课中和新生接触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让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地理。

首次上课,我们主要讲绪论,在绪论课中,要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与学生谈谈日月星辰,地外文明,从蜀犬吠日到藏民的高原红,再到氟利昂的排放、臭氧层的空洞,从水滴石穿到沧海桑田。

从三峡大坝到泾渭分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生动的例子,会使学生对地理产生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当然,“首因效应”同样适用于课堂的导入,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堂课的导入都非常重要,好的导入可以立刻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良好的听课状态。

二、以点带面——“晕轮效应”
随着师生交往的深入和增多,第一印象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原来的印象也可能因此而改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加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好的印象。

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的印象之后,还会把这种印象推及到其他特征的认知上去,这就是“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对教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尽管有其消极的方面,但它也表现出积极的有利于教学的一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要善于创建自身的“晕轮”,在人品、知识面、个人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内化教师才华,发挥“晕轮效应”。

这样,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才有折服力,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的人品及其才华影响着学生对其所传“道”的接受程度。

对于学生来讲,最可能让学生崇拜,产生“晕轮效应”的就是教师的才华。

三、亲其师,而信其道——“同体效应”
“同体效应”是指学生认为教师和自己属于同一类型的人,教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和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淡化师生之间的等级关系,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由课堂上“教师教”变成“学生和教师一起学”,这样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在课堂上才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讲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学生总结说:“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由于日界线在某些地方发生弯曲,所以说有
时向北、向南也可越过日界线而发生日期的变化。

经过讨论,全班对此结论一致通过,并对该学生表示赞许,因为是学生提出质疑,自己解决的,所以他们理解也更深刻。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鲶鱼效应”
挪威渔民发现,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很快就会死去,如果在鱼舱放几条鲶鱼,鲶鱼和沙丁鱼之间就会发生摩擦和争端,大量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结果,在抵达港口时,沙丁鱼依然活蹦乱跳,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鲶鱼效应”。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平铺直叙,没有起伏的过程往往吸引不起学生兴趣,激发不了学生活力。

教师也要掌握技巧制造适度的紧张,在适度的紧张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如讲述热力环流时,涉及很多物理知识,学生们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渐渐会处于一种疲惫状态,这时可以让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来绘制现实生活中的热力环流,如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海陆风的形成、山谷风的形成等。

这些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巩固课堂知识的实例,这就是激起学生思维活跃的鲶鱼。

五、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超限效应”
“人们在接受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心理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们就不愿意认真地对待这些信息和刺激了,甚至还会产生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种现象叫“超限效应”,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学会给课堂留下空白,让学生学会用思考来填补课堂空白,就会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如在我们讲到重难点时,稍微停顿一下,讲完主要内容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分析总结,对于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得出结论,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巧妙设计的课堂“空白”。

六、课已毕,兴犹浓——“近因效应”
事物新近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非常深刻,难以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一节课拥有完美的结尾,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和谐,给学生留下余味,促使学生对知识加以概括、理解,增强学生进一步的探究精神。

也可以承前启后,使地理教学形成整体,从而增强师生的双向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

地理课堂教学的结尾,不拘一格,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因课而异,精心设计课堂结尾。

常用的地理课堂教学的结尾有课堂小结型、巧设悬念型等。

课堂小结型结尾,是对整节课的归纳总结,必须用全面准确、简明扼要、生动有力的语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巧设悬念型结尾,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心理效应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心理规律,它在地理教学中有着独到的作用,只有认识、解读心理效应,恰当运用心理效应,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才能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地理教学课堂,使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责编周春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