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时备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时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课时设计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1. 2.
3.
1. 2.
3.
1. 2.
3.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介绍全面、
清楚。

介绍生动有
趣。

观察感受到
的写清楚。

)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还要把自己观察到的、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备课组长意见:学科负责人意见:
备课专用【课时设计】。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堂备课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堂备课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堂备课一、课堂概述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课堂备课。

本单元主要围绕着《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展开,通过阅读、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研究策略,同时增强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汉字的拼音和基础的词语,能够独立阅读一定难度的课文。

然而,他们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文言文、诗词等还不是很了解。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们需要适应学生的研究能力,尽量选择简单明了、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 理解《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 研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和表达方式。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研究策略,例如预测猜测、上下文推断等。

- 增强对家庭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四、教学重点- 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方法- 阅读课文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 利用图片、演示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

-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主题。

2.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

3. 讲解:重点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5. 活动: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写作等,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6. 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再次强调课文的主题和重点。

七、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贡献等。

-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和作业,评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学生间的互评和自评。

八、教学资源-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材料- 多媒体设备和展示工具- 练和作业纸以上是《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堂备课》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1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2 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 1 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 2 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习作1 第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教案
第节总序第节。

(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文章按事情的开展顺序,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教我们善待挫折与失败,教我们在逆境中崛起。

一起看看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心理变化的过程。

★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屈服。

教学重点:懂得正视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不向逆境屈服,是本文的重点。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布鲁斯的心路历程,通过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方法:以自由朗读为主,理清故事条理,创设情景,体味人物心理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在勾画、朗读、感悟、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真正读懂文章,“读出自己〞。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本课教学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喜欢看动画片吗爸爸妈妈不允许你看的时候,你怎么办失败了吗你又怎么做的最后成功了吗2、看来失败不要紧,只要主意多,敢于去尝试,就会成功的。

同学们在一次次的尝试过程后,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23课尝试。

板书,指名读,齐读。

二、读文识字:1、看着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这么多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解决,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先读通文章,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读不通的句子一定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3、听着朗朗的读书声,我知道大家读的都很认真,只有学会了字,才能读好课文,把书翻到105页,和老师一起读生字,注意每个读两遍。

盖着拼音,同位互相考一考,对了表扬他,错了一定要帮助他。

4、认识了生字,课文读起来就会正确、流利了。

请以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一定要读正确,流利。

5、读书就要这样专心致志,谁想读给大家听其它同学认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解课文:1.布鲁斯是一国之君,为什么会隐蔽在山林里交流预设:抓住“顽强〞、“寡不敌众〞引导学生体会布鲁斯连战六次又连败六次的原因,最后不得已逃到山林中避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全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全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第二课时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第三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课堂检测:
请写出2路公交车行驶的路线。

2路公交车从公交总站出发,向__________方向行驶到东街口,再向_________方向行驶到鼓楼,再向___________方向到中心公园,然后再向__________方向行驶到文化宫;以后向___________方向行驶到少林寺,最后向________方向行驶到达终点站到达游泳场。

第四课时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课堂检测:看图回答问题
(1) 公园在小清家的();图书馆在小清家的();东方广场在小清家的();学校在小清家的();医院在小清家的();
加油站在小清家的();饭店在小清家的()。

(2) 公园在饭店的(),在东方广场的()。

小清家在图书馆的(),在学校的()。

医院在饭店的(),在东方广场的()。

饭店在公园的(),在加油站的()。

2022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30页)

2022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30页)

感受多彩春天1、认识 20 个生字,读准 4 个多音字,会写 36 个字,会写 34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默写《绝句》。

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5、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味山水景物之美。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摹仿课文例段写话。

感受景物的夸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味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重陶。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练习。

本单元环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味优美生动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是本单元的此外一个教学重点。

在《燕子》及《荷花》中,注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的特点,能将一种事物具体描写出来。

1、认识“融、燕”等 7 个生字;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借助注释、插图,还可以通过练习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慕之情。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3 课时1、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分析
防假看 防假听 防与学生为敌
防假听 防人力资源单一
课题:《古诗咏柳》
课型:要素组合
课时:1
反思或评价:
教学素材
任务一:总体认识(板书)(出示投景片①
分钟
任务二:
分钟
任务三:阅读课文
分钟
任务四:
分钟
任务五:学习第5段
分钟
目标:1.学生学习诗歌赏析。
2.教师以《咏柳》和《<咏柳>赏析》为例,帮助学生跨入诗歌欣赏之门
(2)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3)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5J
板卡:大卡 约定:表扬。表达呈现
表达呈现:书面表达
板卡:白板
表达呈现:书面表达 板卡:白板 大卡 团队:小组合作
表达呈现:书面表达 口头表达
△请同学们带表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1—3段,讨论投景片②上的题(五分钟)。
1.作者怎样串讲第一句?为什么抓住“碧玉”进行分析?通过什么进而分析全诗?
2.作者怎样串讲第二句?为什么抓住“绿丝绦”进行分析?怎样进而分析全诗?
3.作者抓住了第三句诗中哪一个关键词进而引出了“春风”的?
△订正:明确“碧玉”是描绘柳树整体的关键词;作者是通过揭示“碧玉”的双关意义进而分析全句的。“绿丝绦”是描绘柳枝的关键词;作者通过想象,化静(万条垂下)为动(随风飘拂),进而分析全句。作者抓住第三句中的“谁”自然地引出了春风。
俊( ) 骏( ) 俏( ) 悄( ) 拢( )
竣( ) 峻( ) 哨( ) 梢( ) 笼( )
添( ) 沾( ) 倦( ) 谱( ) 符(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但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比较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学习任务单:准备与每个知识点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情境中的部分。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分数的意义。

同时,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材P2-3页例1,完成“做一做”。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1、挂图、指南针2、学具准备: 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今天我们去参观参观吧?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认识方向:出示主题图: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个吗?(先同桌之间互相练习解说,师出示教学挂图,介绍天安门的地理位置)引出例1)2、实践方向:带领学生去操场参观。

(1)早晨,太阳在什么方向,现在是早晨,我们又朝着太阳,那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我们的背对的方向是什么。

老师强调:我们面向的方向是东,背面的方向是西。

(2)现在同学们象老师一样伸开两手,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方指的方向是南(学生相互说说两手指的方向)师强调:我们前面是东方的时候,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向南方。

(3)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师分别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

(4)请四个同学面朝四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指向的方向,引导其它学生观察和发现指东西二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指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老师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然后,按4 人小组合作指方向。

3、总结方向:东西相对,南北相对回教室,把例一填好,出示第三页挂图。

让学生说说小明的各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师小结各知识点。

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都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每课知识点总结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每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教案+知识点1.古诗三首 (1)2.燕子 (6)3.荷花 (10)4*昆虫备忘录 (14)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17)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18)语文园地一 (20)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画面,并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几幅春景图,配乐,学生说感受)2.小结导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

自古就有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绝句》。

(板书课题,师简介杜甫)二、自主读文,初读感知1.播放配乐诗《绝句》。

(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2.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课件出示词语,注意指导读准音调)迟日泥融燕子沙暖鸳鸯3.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1)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练读,师生读。

三、细读感悟,深入探究1.默读《绝句》,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2.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指名读,思考:“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季太阳落山渐晚)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温暖的太阳,青山绿水,鲜花,绿草)(2)师小结:多么美的春景!多么温暖的春风呀!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3)指导朗读:语调轻柔,读出春风的柔和、春景的美丽。

3.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泥融”是什么意思?(泥土湿软)你们从这句诗中又读懂了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鸳鸯在沙滩上晒太阳。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子备课

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能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学具准备:方格图、情景图预习设计:见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情景图,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有重点地板书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拔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1)引导学生列算式,教师板书(2)让学生试着列竖式算一算。

(3)全班交流、展示,总结算法。

2.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让学生试着做,集体交流3.李叔叔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列出算式,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小结: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一)类化练习自主练习1-5题。

(二)限时作业下发限时作业。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鹤山乡刘楼小学吴妍生教学内容:课本6-7页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道理,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3.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掌握商中间有0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学具准备:小棒预习设计:见预习提纲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到了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了参观,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各生产厂家看一看,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好吗?(播放情境图)2、进入情境,搜集信息。

三年级下1单元课时备课

三年级下1单元课时备课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几句话。
第六册语文教案设计




主备内容
我的修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听写词语,指名分节读课文
二、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
2、设疑:“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对照挂图,想像一下,都有哪些姿势?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
3、指名读最后一句。比较句子。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沾、圈、漾、倦、符、演、赞)
3、观察识记字形。
(2)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
(3)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8篇)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咏柳》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春天的故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快乐自学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激励导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6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6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16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材分析: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

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

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

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

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

“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

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学目标:1、识记本单元教材中的生字新词,达到人人会人会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课文或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语段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抓重点语段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预计需用12——13课时1 燕子教学目标: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备课(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词语学习: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句子学习: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理解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

3. 段落学习: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理解段落结构,提高学生的段落表达能力。

4. 阅读理解: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文学欣赏: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学习、句子学习、段落学习、阅读理解、文学欣赏。

2. 教学难点:句子结构、段落结构、阅读理解、文学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词语、句子、段落、阅读理解、文学欣赏等方面的知识。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内容:词语学习、句子学习、段落学习、阅读理解、文学欣赏七、作业设计1. 词语练习:抄写本节课所学的词语,并用词语造句。

2. 句子练习:仿写本节课所学的句子,提高句子表达能力。

3. 段落练习:仿写本节课所学的段落,提高段落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会写本课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说出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过程与方法: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以读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诗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作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认读、会写本课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古诗,了解作者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绝句》,背诵、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春天里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绝句》,背诵、默写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春天里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课件:几幅春天美景图,配上音乐,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春天的美)2、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

(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二、初读感知1、听完这首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板书学生的发言)(板书:美丽安闲)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呀?生介绍完后,师出示课件(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保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首,《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

)指名学生读。

3、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课件出示词语:迟日泥融燕子沙暖鸳鸯)(1)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鸳鸯的图片,看图后再指导读鸳鸯,注意“鸳”是前鼻音鸯”是后鼻音(2)指导学生书写“融、燕、鸳、鸯”这四个字。

4、这些词语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3. 板书设计应包括关键词和重点词句,以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
- 突出显示关键概念和定义。
- 使用记忆卡片或闪卡来复习重要词句。
- 设计练习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填写关键信息。
九.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频率、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来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此外,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笔记、作业和考试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审美创造:学生能够欣赏并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
5. 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包括它们的音、形、义。例如,“忙碌”、“成绩”等词语的正确读音和书写,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 列出本节课的主要概念、公式或步骤。
- 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以便学生轻松阅读。
- 使用图形、图表或流程图来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加入有趣的事实、相关的历史或文化背景。
- 使用幽默的插图或表情符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设计互动式板书,鼓励学生参与和提问。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是对课本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本课时教案以课本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备课

教材内容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个性修改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展开想象。

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理解“俊俏、聚拢、生机、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等词语。

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学习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课时)课时任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

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看到过的燕子的样子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话勾勒燕子的形貌,能让学生带着情趣走进文本。

)二、预习检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间以段落为顺序,小组长检查读文情况,注意订正字音。

3.每组相同组号的同学或者教师指名读文,检查学生是否读正确。

4.检查下列字词的读音。

(出示课件)带生字的词:唧唧、横掠、荡漾、倦了、几痕、五线谱、演奏单个的生字:唧、掠、漾、倦、痕、谱、奏要理解的词:俊俏、聚拢、生机、横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顺势指导“倦”、“痕”的书写,“倦”中的卷不要多横或者撇不出头,“痕”别把病扇写成“广”字。

5.再次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课时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课时备课
课题
3.荷花
课型
新授
使用教师
陈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舞蹈,翩翩起舞,蜻蜓”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培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观察图画,结合课文中描写的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学习《春日》。
(一)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3.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指导朗读: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四)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二、精读感悟,感情朗读。
(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课时一、教学内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P2-3例1、例2及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培养初步推理能力。

难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四、课型新授五、教具准备课件主题图投影仪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在我们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它们在什么方向?今天我们请小导游来给大家介绍:(以天安门为中心,天坛在南面;地坛在北面;颐和园西面……)师:要想当好小导游员,了解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方向(二)认识东南西北1.出示北京地图(或学生给客人介绍自己的学校)(1)在地图上找一找公园的位置(学生可能用上、下、左、右;也可能用东西南北来描述)同学们不仅会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还能用东西南北,真的了不起。

那你们知道吗,我们看地图时有统一的规定,通常是上北下南。

(2)看地图,你能用东西南北来给大家介绍一个的位置吗?找几个学生说一说)2.找辨别方向的好方法在生活中,你有哪些辨认方向的好方法?(1)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时在南方。

(2)夜晚时,北极星在北边(3)指南针(指针指着南方)(4)树叶的密的一边是南边。

……轮船在大海,飞机航行要用到什么3.在教室里辨认方向刚才说了许多辨认方向的方法,那在教室里你还能辨认东、南、西、北方向吗?(1)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教室的方向?(根据阳光或已有经验)(2)如果不知道方向,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由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看书第7页)(3)介绍指南针的使用,找到教室的四个方向后学生自己活动(转,体会按顺时针方向)观察这四个方向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4)根据指南针确定教室的方向后,学生活动请一个学生站起来,面向东伸开双臂,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汇报:面向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按顺时针记忆(板书)追问:当你面向西、北、南时,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自己站起来找一找。

汇报:面向北时, 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面向西时,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面向南时,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5)小结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知道一个方向后就能辨别其它三个方向的?(先找对面,再按顺时针、按东、南、西、北方法)(三)绘制教室平面图1.知道教室的方向了,你能按照教室里物品排放位置的画出平面图。

2.学生活动画图3.汇报展示(1)谁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大家介绍追问:你的图上的上方是什么方向?你怎么才能让大家知道你的上方是东呢(板书介绍方向标)再找几个不同的来介绍(2)有的同学把上定为东、有的同学把上定为西或南,但是你们知道吗,在地图上通常我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3)再次调整自己画的示意图(四)反馈练习1.出示主题图(1)如果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中心,能说一说四周围的建筑有什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方向的?(看示意图上的方向标)(2)人民英雄纪念碑一会说在国旗南,一会又在毛主席纪念堂的(3)你还想以谁为中心说说2.咱们知道了我们学校的方向了,打开书看第2页这是小明的学校,你们知道它们学校的方向吗?(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课堂检测题:1、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你的左面是(),你的右面是();[如果将早晨改为傍晚呢?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你的后面是(),你的左面是(),你的右面是()。

2.我国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第 2 课时教学内容:例3及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难点: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型:新授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做游戏(按卡片写好方向找,再说出其它三个方向)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观察例3图,你能说出它的方向?是怎么知道的?(图上标有)(2)看图我们知道体育场在少年宫的西边,少年宫在体育场的东边(3)那你能提个问题来让同学解答?咱们看看小明有什么问题?少年宫怎么走?(4)请你先用铅笔描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对吗?(5)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2.出示做一做图(1)看图把四个方向标出来,自己说说哪儿在哪儿的什么方向?(2)这幅图除了能看出方向外,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3)独立解答书后问1题(4)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及距离。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1.第6页第3题观察:在图上标出8个方向,图上都有哪些地方?分别在什么位置?2.第7页第4题: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

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四、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第3课时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感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难点: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课型:新授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东边和北边)2.师: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在西边和北边之间又是什么方向呢?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几个方向?(东南、西北、西南)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米字图)6.观察例4图:(1)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2)校园分别在多功能厅、食堂的什么方向?7.观察例3图用今天学的方向知识来说一说谁在谁的西北,东北,西南,东南三、练习:1.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补充:小明家在学校的东南;小红家在学校的西北;小丽家在小军家的东边。

2.第10页第2题:(1)读一读小健的描述(2)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

讲评四、总结: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五、板书设计课堂检测:辽宁大致在北京的()方向。

四川大致在北京的()方向。

江苏大致在陕西的()方向。

新疆大致在青海的()方向。

第4课时教学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体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难点: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型:新授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描述行走路线:1.观察例5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2.你能指出图中的8个方向吗?(1)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2)说一说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组织学生看图回答。

()在狮山的东面;()在狮山的西面;()在狮山的南面;()在狮山的北面;()在狮山的东南面;()在狮山的东北面;()在狮山的西北面;()在狮山的西南面。

3.解决问题:(1)小明想去熊猫馆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熊猫馆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2)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3)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

(4)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去飞禽馆怎样走?去海洋馆怎么走?……)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参照物变了,方向就变了)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1)说一说从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

(2)说一说从动物园到火车站的行车路线。

(3)说一说从火车站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和从动物园到火车站的行车路线有什么不同?(4)以组为单位,说一说从任意一站出发到另一站的行车路线。

2.第11页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

图中有哪些建筑物?所呈现的是什么情境?(2)商店、报亭、冷饮店分别在十字路口的什么位置?(3)你还可以提什么问题?3.完成练习二第6题。

(1)明确图意。

(2)森林中的小动物各住在什么位置?(3)分组活动:为小熊设计一条送货路线,画出来。

(4)学生汇报,用语言描述。

四、总结:你们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课堂检测题:第5课时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巩固知识、加深提高。

在各种变式训练中,灵活运用方位知识,知道8个方向。

能绘制、设计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路线图,并具有一点比例的思想。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进一步体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熟练地辨认8个方向,准确描述物体所在方向难点:准确描述物体所在方向课型:练习课教学过程:一、生活处处有方向1.常识类(1)北京在我国的()面,在杭州的()面(2)杭州在我国的()面,在北京的()面(3)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就是面朝()面,你的后面是()面下午,当你面对太阳时,就是面朝()面,你的后面是()面(4)树年轮较密的朝(),较疏的朝()(5)燕子每年秋天都从()方飞往()方过冬(6)小红家在小兰家的西南面,那么小兰家在小红家的()面(7)早上起大风,兰兰看见国旗正向西南方向飘动,说明这时刮的是()风(8)小松鼠在森林里迷路了,它的家在森林的南面。

那么它应该A、面朝北极星方向走 B背对北极星方向走(10)一架朝东北方向飞行的飞机,后来转向朝相反方向飞行。

这架飞机后来朝()方向飞行。

★如果你面对的是南面,则你左面是西面,右面是东面,后面的背面,对吗?(指导学生可以先根据给出的方向,画出正确的方向图,再与题目进行比较)老师可根据需要选择着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