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佛教绘画是佛教实现其普度众生的慈悲理想,引发大众的信仰热忱,扩大佛教的影响,更广泛地传播佛教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苇,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花香幡盖,敬心而供养……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佛书中言,凡见佛像,要生起敬重,如同真佛。佛教典籍中,多处说到利用绘画来弘扬佛法,恭敬绘画、礼拜、供养、赞叹佛菩萨圣像,有很大的功德利益。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指地藏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

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鬼神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贤愚经》中言,释加(迦)牟尼佛过去世中,曾请人画84000如来像,分送各国,令人供养,由此功德,后生形相端正殊妙,并在成佛涅槃之后,还当得84000诸塔的果报等等。根据佛教经典的教导,佛教信众们都很乐意于绘制,恭敬礼拜供养佛菩萨圣像等,利用绘画来传播弘扬佛法。

据《释氏要览》、《毗奈耶》等典籍记载,古印度佛寺几乎每处殿堂、门墙都要彩绘,绘画主题有佛、菩萨圣像、药叉神像,教化引导广大民众的佛教故事、生死轮回图、地狱变相等等。而利用视觉图象的教化力量,以圣君贤相、忠臣孝子、先贤功烈的形象为典范,“图之屋壁”,垂训将来,是中国汉地的古老传统。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迅速流布南北各地,最初是以“设像传道”为基本手段的。中国古代曾把佛教称为像教,某种程度上说出了佛教特有的传播方式。即使是在佛教兴盛的时期,佛像以及各类题材的佛画仍然是传播佛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音乐、戏剧、舞蹈这类艺术相比,绘画艺术具有较典型的静态特征,但与雕塑艺术相比,它又有着更大的动态、抒情、

浪漫的特点。各个时期不少的名士奇匠,尽心展力,将绘画佛像、佛画的仪则与中国汉地人民的审美习俗融会贯通,创造出了大量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佛教绘画,推动了中国绘画向精深发展,使中国绘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绚烂局面。

佛教绘画中,有着不少关于供养人的描绘。供养人多是指对佛教怀有崇高信仰、对人生怀有美好愿望的善男信女,他们崇敬佛教,对佛法表现出无限的虔诚。较有代表性的如唐代壁画中《乐庭瓖夫妇供养像》、《张仪潮出行图》等,画中的人物,丰腴圆润,雍容华贵,那充满信心的表情,对佛法的无限崇敬与虔诚,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令人感动。世人普遍的心态是恐惧死亡,逃避痛苦,解脱现实人生的苦难,追求幸福、永恒与圆满;而现实人生中,人们有着生老病死、怨瞋相会、所求不得等种种的烦恼与痛苦,给予人们的常常是绝望多于希望,焦虑多于平静。佛教典籍中所描述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东方净琉璃世界,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度一切苦厄”的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慈悲愿力,诸佛菩萨历劫苦修、勤苦度化一切众生的智慧与慈悲,深深感动着广大信众们的心灵,让信众们得到心灵的寄托、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指引。供养人对佛教的无限崇敬与虔诚,对佛菩萨大慈大悲、无私无我普度众生的智慧和崇高品德的敬仰,对美好人生的无限期望,充分表现在他们所虔诚描绘的一幅幅精美的佛教绘画上,使这些佛教绘画洋溢着庄严、圣洁的气氛,具有相当美妙感人的力量。

如有人曾描述过他观看法海寺“水月观音”壁画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内心活动:“……我们置身在这伟大的慈视之中,实在觉出语言的苍白无力。那种感受,用陶醉、感染、激动、感官的冲击等等一切审美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当时的内心状态。我想,在她安详慈善的注视下,一切人类甚至战争狂人亦会熄灭贪婪愚昧的欲望之火。或许,一代一代的善男信女们,在她的慈视之中,已被接引至那美丽纯净的乐土去了”。佛教绘画所具有的这些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汉传佛教绘画艺术,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起了相当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典艺术宝库中灿烂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瑰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