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基础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基础教案

第一部分:经络学

学习目标:掌握:1、经络的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命名与脏腑的络属关系

理解:1、分析十二经脉的走向和循行分布规律

2、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的应用

第一节:经络学概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针灸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主要以临床应用为依据阐述人体各部之间的联系通路,即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系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是一个沟通全身的网络系统。即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系统,就是现代解剖学无法找到的一个系统。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大多循行于较浅的部位。经络把人体所有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使人体内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它们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肢节和皮肤。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最主要的部分,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别到奇行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指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从十二经脉中别出的重要支脉。起到沟通脏腑、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联系的作用。

十五络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连缀四肢百骸,主司运动关节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皮肤的分区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命名原则:

十二经脉对称的分布于人体的两侧,按一定的规律循行于上肢或下肢。主要循行于上肢的称为手经,循行于下肢的称为足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属阴经,每个侧面有三条经脉分布,一阴又衍化三阴,即为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循行于四肢外侧的属阳经,一阳衍化为三阳,即为阳明、太阳、少阳。所以,十二经脉的命名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

阳,结合其循行的肢体,以及其与脏腑相属络的关系而确定的。

故十二经脉分别为:循行于上肢内侧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上肢外侧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下肢内侧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下肢外侧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二、经络的走向、分布、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1、十二经脉的走向

走向:手三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从头走足

足三阴,从足走腹

手三阴,从胸走手

2、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同名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3、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1)头部:手足阳经交接时皆经过头部,故头为诸阳之会

(2)四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阳经行于四肢外侧。见课件

(3)躯干部:手三阳经,从手走头,所以循行于肩、肩胛部;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要经过身体躯干,足阳明行于胸腹,足少阳行于身体侧面,足太阳经行于背部;手三阴从胸走手,故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从胸腹走足,故而足三阴经均行于胸腹部,加上行于胸腹部的足阳明经,一共有四条经经过腹部,依次分别是: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手足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形成了6对表里关系。

规律为分布的前、中、后相表里。

具体见课件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在人体内外,并不是孤立存在,是像线一样,一贯到底的,其经脉中的气血运行也是循环贯注的。

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1、手太阴肺经:详细见视频及课件

四、十二经脉的主要病症

第三节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指的是奇异、奇特,是指这八条经脉的分布和作用和十二正经不一样,是十二经脉之余,也没有属络脏腑的表里配合关系,所以又称为奇经八脉。

循行特点:1、走向和分布无规律

2、与五脏六腑无络属关系

3、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4、奇经八脉间无表里关系

作用:

分别介绍:1、督脉的循行部位

循行: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延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延

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功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对阳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又称为“阳脉之海”

2、任脉:

循行: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延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经过咽喉,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穴,于督脉相会,并分别上行至两目眶下。

功能:总任一身之阴经,对阴经之气血有调节的作用,故称为“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经、带、胎、产关系密切,又称“任主胞胎”

3、冲脉:

循行: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并行,夹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功能: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又称为“五脏六腑之海”

可调节月经,主生殖功能:女子以血为本,妇女血室与冲脉密切相关,冲脉又具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可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冲为血海”。冲脉与生殖功能关系密切,当女子太冲脉盛,月事应时而下,故有子。男子先天冲脉未充,或后天冲脉受伤,均可导致生殖功能减退。

4、带脉

循行: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功能:约束诸纵行之脉,以加强经脉间的联系,固有“诸脉皆属于带”的说法可顾护胎儿

5、阴跷脉,阳跷脉

主司下肢的运动,死眼睑开合

6、阴维脉,阳维脉

维络诸阴诸阳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循行分布特点:离、入、出、合(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

生理功能:详见课件

2、别络

也是从经脉分出的分支,大多数分布于体表,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3、筋经,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

4、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在体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射区。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四大功能: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构成的,它们虽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有机配合,相互联系,就是主要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所以,有了经络系统,不仅使脏腑之间、经脉之间相互联系,而且使脏腑与五官九窍、外周肢节之间有机的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以脏腑为中心的统一整体。

2、运输渗灌作用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气血通过经络可通达全身,发挥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