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功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

大豆新功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大豆养育了中华民族”。近代科学发现,养育中华民族的大豆功效成分主要存在于豆粕之中,高温豆粕是大豆油脂加工业产量最高的产品,能否将高温豆粕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是振兴中国大豆油脂加工业。

由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发明的以高温豆粕为原料,连续提取高纯度大豆低聚肽、大豆异黄酮、大豆复合功效因子、面制品专用大豆浓缩蛋白等成分,由于提取物的生产工艺、理化指标有别于国内外的同类产品,属于自主创新发明专利,所以暂称为“新功效成分”。

1.大豆新功效成分与功效试验

(1)高纯度大豆低聚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发现大豆蛋白经控制性水解、精制后,可生成一种小分子蛋白,有别于结构复杂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5D以上的普通蛋白质。至21世纪初我国制订大豆肽粉行业标准,将分子量不高于104D的大豆蛋白质统称为大豆肽。

本项目发明生产:的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是以高温脱溶豆粕为原料,首次采取分离提取非蛋白成分,逆向留存、生物酶解非水溶性蛋白,产品的蛋白纯度不低于96.02%,远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分子量分布不高于1041)的成分为94.39%,明显小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溶解度为100%,NSI 值为100%,灰分不高于1.5%。为区别于国内外同类大豆肽

产品,暂命名为“高纯度大豆低聚肽”。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生产综合成本为50元/kg,出厂价按150元/kg计,每1t 豆粕仅加工正高纯度大豆低聚肽一项,利税就大于1万元。

试验结果证明,给猪灌饲喂高纯度大豆低聚肽后,在给药5min后,在血中检出;给药后10min,血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摄入后可不经消化酶解过程直接快速入血、吸收,是普通蛋白质摄入后需4h左右才能在血中检出的入血时间速度的2%。

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灌胃给予昆明种小白鼠剂量为10g/kg~30g/kg,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无中毒现象出现。

试验小鼠在灌服每1kg体重50mg剂量的高纯度大豆低聚肽后,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游泳时间最长的试验组为灌服10min与20min后的小鼠,平均游泳时间分别达到25.06min与32.35min,是对照组的4.12倍与5.32倍。与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完全一致,即摄入高纯度大豆低聚肽后10min达到血药峰值,同时产生明显的快速转化体能、短期内(10min)即可产生抗疲劳作用的功效。

(2)大豆异黄酮本项目提取的高纯度异黄酮,总异黄酮为95.93%,其中染料木苷为90.61%、大豆苷为5.32%,中试阶段产品已对日本出口。

染料木苷与大豆苷虽然同属大豆异黄酮一族,但由于结构不同,医疗保健功效不同。

实验结果表明,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对小鼠乳腺癌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36.0%~61.3%。同时表明,妇女服用低纯度大豆异黄酮每日约为5g,相当于服用染料木苷(G)约为20mg,经自身对照统计学处理显示P低于0.01,差异性显著,能明显提高女性雌二醇含量水平,具有推迟妇女更年期、延缓衰老的作用。

(3)大豆复合功效因子大豆复合功效因子是本项发明的一种新产品,含有人体生长发育与医疗保健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

本项目生产的大豆复合功效因子由于综合加工,生产成本板低,每1kg综合生产成本为30元,如按美国FDA推荐每人每日摄入20mg~90mg异黄酮,用于防治女性肿瘤,则每日用药费用支出仅为0.09元~0.15元,是一种可实现保健营养大众化的廉价新产品。

(4)面制品专用大豆浓缩蛋白本项目生产的面制品专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由于综合利用成本大幅度降低,成本低于3000元/t,中试产品出口售价为550美元/t,是我国目前同类浓缩蛋白(蛋白质≥65%)售价的50%,利用面制品专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添加于面粉中,可强化面粉蛋白含量。

2000年11月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出,每人每日摄入大豆蛋白50g,可有效降低心脏病对人体的危害。检验结果证明,以添加面制品专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的高蛋白面粉为原料与对照面粉相比,加工品品质全面提高,其中蛋糕提高10%、面包提高2%、面条提高3%。

面制品添加面制品专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使面制主食大豆蛋白营养强化,是实现《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关于全民提高大豆蛋白摄入量,最简捷、最安全、最便于实施的方式,由于高蛋白面粉基本不增加国家与居民的经济负担,又可改善全民大豆蛋白营养供给状况和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2004年,本项发明研制成功的高蛋白面粉已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2004EC112号),2005年本项目研发的专利产品(ZL99113106.1)高蛋白面粉被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批准为《营养健康倡导产品》。

2.大豆新功效成分的效益分析

在大豆加工领域,国内外均认为不可逆的热致过度变性使高温豆粕失去加工功能,只能用做饲料。本项目自主创新的发明专利采取分离提取高温豆粕中的非蛋白成分,逆向留存、生物酶解过度变性蛋白,将高温豆粕中的全部对人类有益成分综合提取,生产排放水COD值不高于25mg/L,循环用于生产,而使成本大幅度下降。由于分别提取,避免了不同成分相互混合而产生降低纯度的不良效应,从而使产品纯度显著提高。本项目由于连续提取,产品种类高于其他生产工艺的品种生产数量,由于综合得率提高,单位原料豆粕经本项发明专利技术加工后,同比综合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以加工1t高温豆粕为例,可新增利税2万元以上。即使效益波动,按波动系数为50%计,每1t豆粕加工利税也在1万元以上,而且本项目生产的大豆新功效成分无任何毒副作用。在当前全人类普遍追求天然、健康、美容、长寿的

今天,大豆新功效成分将有着广阔的市场。本项目生产的高纯度、低成本大豆加工品,对于我国大豆加工业的全面振兴、面向世界增收创汇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在不影响我国饲料行业对高温豆粕需求的前提下,采用自主创新高技术对我国资源丰富的高温豆粕进行深加工,可使附加值大幅度提高,缩短油脂加工业扭亏为盈的周期,拉动大豆产业的发展。

高、低温豆粕提取蛋白质、短肽、核酸、异黄酮、皂甙、低聚糖的方法与用高温或低温豆粕提取复合性大豆功能因子的方法等项发明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大豆加工是拉动大豆产业发展的龙头,加业产生高效益,高效益刺激必然引发大豆产业大发展。原料大豆种植是大豆加工的第一车间,按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内容转化后,凡采用本发明专利的大豆加工业,应以订单形式,向原料大豆生产专业户实行订单农业,将大豆加工业新增利润,以优质优价、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适当让利于原料大豆生产专业户,大豆加工企业虽然向豆农让利,但由于自主创新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附加值,所以对加工企业不构成新增负担,对农民却是显著增收,相当于在不增加耕地、不增加农业投入的条件下,依靠自主创新高技术使豆农增收,使大豆加工企业与原料大豆种植农户实现双赢。自主创新大豆加工高技术对农民迅速致富,缩短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周期,将起到积极的实际效果。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加工利用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加工利用 摘要大豆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作物,其子粒所含蛋白质比禾谷类作物小麦、稻米、玉米高2~3倍,也高于肉类、蛋类和奶类,营养成分丰富;其种子可作豆粉、豆浆及饮料、酱类等,也可以生产豆油和脱脂大豆,大豆植株可作饲料和绿肥。 关键词大豆;营养价值;加工利用 大豆是世界上少见的高蛋白和高脂肪含量的作物,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大豆在农作物中是粮食兼油料作物,又是家畜和轻工业的重要原料作物。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农业中,大豆以其高质量的植物蛋白质和稻、麦及薯类等淀粉为主的热能作物组成优良的膳食结构,以补动物性蛋白质的不足,同样也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1营养价值 1.1蛋白质含量高 食用豆类营养丰富,而大豆是食用豆类中的佼佼者,被称之为“植物肉”。大豆子粒一般含40%左右的蛋白质,比禾谷类作物小麦、稻米、玉米高2~3倍,也高于肉类、蛋类和奶类(见表1)。 1.2氨基酸含量丰富 大豆蛋白质易溶于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吸收利用率达85%以上。大豆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质量好,氨基酸种类齐全,尤其是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如赖氨酸比禾谷类作物高6~7倍(见表2)。 1.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大豆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含油率18%~20%,为优质食用油,其中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0.5%,亚油酸占52%~65%,亚麻酸占10.6%,而饱和脂肪酸占的比例很少。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大豆中的卵磷脂含量与鸡蛋相近,约3%,为人体心、肝及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以大豆制成的卵磷脂制品,可阻止肝脏油脂的积存,促进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吸收和利用。澳大利亚食品研究所发现,整粒大豆皂苷含量为5.6%,脱脂大豆中含量2.2%,豆腐

大豆新功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

大豆新功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大豆养育了中华民族”。近代科学发现,养育中华民族的大豆功效成分主要存在于豆粕之中,高温豆粕是大豆油脂加工业产量最高的产品,能否将高温豆粕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是振兴中国大豆油脂加工业。 由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发明的以高温豆粕为原料,连续提取高纯度大豆低聚肽、大豆异黄酮、大豆复合功效因子、面制品专用大豆浓缩蛋白等成分,由于提取物的生产工艺、理化指标有别于国内外的同类产品,属于自主创新发明专利,所以暂称为“新功效成分”。 1.大豆新功效成分与功效试验 (1)高纯度大豆低聚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发现大豆蛋白经控制性水解、精制后,可生成一种小分子蛋白,有别于结构复杂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5D以上的普通蛋白质。至21世纪初我国制订大豆肽粉行业标准,将分子量不高于104D的大豆蛋白质统称为大豆肽。 本项目发明生产:的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是以高温脱溶豆粕为原料,首次采取分离提取非蛋白成分,逆向留存、生物酶解非水溶性蛋白,产品的蛋白纯度不低于96.02%,远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分子量分布不高于1041)的成分为94.39%,明显小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溶解度为100%,NSI 值为100%,灰分不高于1.5%。为区别于国内外同类大豆肽

产品,暂命名为“高纯度大豆低聚肽”。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生产综合成本为50元/kg,出厂价按150元/kg计,每1t 豆粕仅加工正高纯度大豆低聚肽一项,利税就大于1万元。 试验结果证明,给猪灌饲喂高纯度大豆低聚肽后,在给药5min后,在血中检出;给药后10min,血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摄入后可不经消化酶解过程直接快速入血、吸收,是普通蛋白质摄入后需4h左右才能在血中检出的入血时间速度的2%。 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灌胃给予昆明种小白鼠剂量为10g/kg~30g/kg,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无中毒现象出现。 试验小鼠在灌服每1kg体重50mg剂量的高纯度大豆低聚肽后,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游泳时间最长的试验组为灌服10min与20min后的小鼠,平均游泳时间分别达到25.06min与32.35min,是对照组的4.12倍与5.32倍。与药物动力学试验结果完全一致,即摄入高纯度大豆低聚肽后10min达到血药峰值,同时产生明显的快速转化体能、短期内(10min)即可产生抗疲劳作用的功效。 (2)大豆异黄酮本项目提取的高纯度异黄酮,总异黄酮为95.93%,其中染料木苷为90.61%、大豆苷为5.32%,中试阶段产品已对日本出口。 染料木苷与大豆苷虽然同属大豆异黄酮一族,但由于结构不同,医疗保健功效不同。 实验结果表明,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对小鼠乳腺癌有明显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大豆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1.大豆皮 豆皮占大豆全粒质量的6%~8%,大豆中32%的铁集中在豆皮内,此外豆皮中还含有约86%的膳食纤维及碳水化合物、8.8%的粗蛋白质、1.2%的粗脂肪及其他微量成分。 (1)制备膳食纤维由于豆皮中具有明显生理功能的膳食纤维含量高,目前含有豆皮纤维的产品主要有膳食纤维饮料、面包、饼干等,豆皮膳食纤维在面包、饼干等产品中应用时需先经高温处理。这类产品既强化了其中的膳食纤维,又可改善产品的品质。 (2)铁强化剂集中在豆皮中的铁,植酸含量较少,对铁元素在体内的吸收影响较小,可广泛用于烘焙制品、饮料、保健品等食品中,作为铁的强化剂。据试验证实,在面包中添加5%的豆皮粉,其中铁的含量将由0.70mg/100g增加到1.89mg/100g,因此豆皮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天然食物来源。 (3)可降解方便餐具大豆皮中,除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外,还含有果胶、甘露聚糖、古柯豆胶等可溶性纤维,是制做模压一次性可降解方便餐具的良好纤维源。 2.大豆胚 大豆胚芽是大豆的生殖器官,占大豆总质量的2.5%,大豆胚芽营养丰富,含有28%蛋白质与10%左右的油脂,与小麦胚芽的含油量相当,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

80%,此外还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维生素E和甾醇等,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和营养价值。 (1)大豆胚芽油大豆胚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亚麻酸和亚油酸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7.2%。从脂肪酸组成来看,大豆胚芽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为这两种脂作为必需脂肪酸,它对保持人体各种组织的机能和正常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大豆胚芽油还富含维生素E,其维生素E含量为190mg/100g。维生素E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具有抑制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保护细胞膜、增强免疫力、延缓人体衰老等功能。大豆胚芽油还富含植物甾醇,其甾醇含量为0.37%,具有调节高胆固醇血脂的能力和抗肿瘤能力。β-谷甾醇还具有抗炎活性,在脂肪酸的合成中具有抗老化的作用。 (2)异黄酮大豆平均含总异黄酮0.2%~0.4%,其中胚芽中含1.40%~1.76%、子叶中含0.15%~0.32%、种皮中含0.01%~0.02%。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包括黄豆甙、黄豆糖甙和染料木黄酮,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弱雌性激素活性、抗氧化活性、抗溶血活性和抗真菌活性,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白血病、骨质增生、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在预防和改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据日本Fujiko公司和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推算,每人每天异黄酮的必需摄入量为40mg~50mg。大豆异黄酮这种早先被视为抗营养的成分,

大豆异黄酮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大豆异黄酮及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大豆异黄酮(isoflavoens)是一组存在于豆科植物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因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表现出雌激素与抗雌激素活性,因此又被称作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流行病学、人体和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特殊的生理功能。其类似雌激素样作用对绝经期后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导致的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血脂升高等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对激素依赖型肿瘤如乳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及美容的保健作用,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及多种特殊的生理功能日益受到世人关注,是一类颇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保健食品原料。 1 大豆异黄酮概述 大豆异黄酮主要存在于大豆、墨西哥小白豆、绿豆、苜蓿和葛根等植物中,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苜蓿和大豆,一般苜蓿中含量为0.5~3.5%,大豆中含量为0.1~0.5%。大豆的品种及栽培条件对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长,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也就越高。 大豆异黄酮由12种单体组成,包括3种游离型的苷元:染料木苷元(或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大豆苷元(daidzein)、大豆黄素(glycetein),和9种结合型的β-糖苷[1-2]。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染料木苷元和大豆苷元的糖苷型结合物,即染料木苷(genistin)和大豆苷(daidzin),二者约占大豆异黄酮总量的50~95%[3]。 大豆异黄酮制品一般为黄色至淡黄色粉末,较强的苦涩味,溶于水,耐热、耐酸,稳定性高。在水溶液中120℃加热30min后几乎不分解,于180℃加热30min后仍保留80%以上,在酸性PH=2时仍保持稳定,因此在用于食品加工时非常稳定。由于其口感不好,以前在食品加工中多被除去,现已开发出味微苦的大豆异黄酮制品。 2 吸收与代谢 游离型的苷元可在小肠被直接吸收,但大豆及其加工食品中的大豆异黄酮多数是以糖苷结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并不是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形式,它们通过小肠刷状缘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后被吸收(Wilkinson et al.2003;Rowland et al.2003),在血液中与葡萄糖醛酸和少量的硫酸结合发挥生物活性。没有被吸收的大豆异黄酮会在结肠被肠道微生物降解为雌马酚(equol)和去氧甲基安哥拉紫檀素(O-desmethylangolensin),然后进一步被肠道吸收。这一过程很难进行证明,但有利于我们理解功能性食品中大豆异黄酮是如何发挥生物学活性的[4]。影响大豆异黄酮代谢的因素包括膳食和肠道微生物[5],人体试验证明,饮食中较高的膳食纤维会降低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度。肠内乳杆菌等益生菌含量高的有利于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一般大豆异黄酮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为13~35%。 3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准确、快捷的方法。染料木苷(genistin)和大豆苷(daidzin)占大豆异黄酮总量的50~95%,一般以染料木苷或大豆苷为标准样品,采用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254nm或260nm)测定,峰面积定量,外标法计算结果。HPLC法因选用的色谱柱、流动相不同,最佳色谱条件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采用VP-ODS柱的最佳色谱条件为:内径4.6nm,长150mm,流动相V甲醇:V乙酸:V水(40:0.5:60),流速1.5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王哲等,2003年)。采用日本岛津Shim-Pack CLC ODS柱的色谱条件为:内径6nm,长150mm,流动相V甲醇:V 乙酸:V水(30:3.5:66.5),流速1.0~1.5ml/min,柱温50℃,检测波长254nm(江和源等,2000年)。 样品的前处理一般用甲醇或50%乙醇溶解,超声提取30min,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定容、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

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常见加工方式

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常见加工方式大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常见的加 工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豆的营养成分以及常见的加工方式。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大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以下是大豆 的主要营养成分: 1. 蛋白质: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其中所含的氨基酸比例与 人体需求相当,被称为“完全蛋白质”。大豆蛋白质比肉类蛋白质更易 被人体吸收利用。 2. 纤维素:大豆中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和胆固醇的升高。 3. 脂肪:大豆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保护 心血管健康的作用。同时,大豆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饱和脂肪酸。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群、维生素E、钾、钙、镁、锌等矿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力等方 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天然植物化合物:大豆中富含异黄酮和大豆球蛋白等天然植物化 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调节内分泌等多种保健作用。 二、大豆的常见加工方式

1. 豆腐:豆腐是将黄豆磨成浆后加热凝固而成的豆制品。豆腐是一 种传统的大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是素食者的重要蛋白 质来源。 2. 豆浆:豆浆是将浸泡过的黄豆研磨成浆,并经过加热煮沸而得到 的营养饮品。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是早餐或饮品 的理想选择。 3. 黄豆粉:黄豆粉是将磨碎的黄豆加工成粉末。黄豆粉可以作为面 粉的替代品,用于制作面食或烘焙食品,增加食品的蛋白质含量和营 养价值。 4. 大豆油:大豆油是通过压榨黄豆中的油脂而得到的油类食品。大 豆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并可用于炒菜、烹饪和 制作调味品。 5. 大豆蛋白粉:大豆蛋白粉是从大豆中提取出的蛋白质,常用于体 育营养补充品和保健品中,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6. 豆干:豆干是将黄豆浆经过凝固、切割、烘烤等加工而成的食品。豆干富含植物蛋白质和纤维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素食零食。 以上只是大豆的部分常见加工方式,大豆还可以制作豆渣、豆腐皮、豆乳等多种食品。通过不同加工方式,大豆的营养成分能够更好地被 人体吸收利用。 总结:

大豆蛋白食品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大豆蛋白食品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第一章、大豆蛋白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大豆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的一种植物蛋白质,其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包括丰富的氨基酸、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等。按照提取方法,大豆蛋白可以分为大豆分离蛋白、大豆超浸膏、大豆粉和大豆异黄酮等多种类型。 第二章、大豆蛋白食品的发展历程 大豆蛋白的应用历史可追溯到21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的美国巨头企业GenFas公司推出了第一代大豆蛋白食品,主要用于替代传统肉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大豆蛋白产品逐渐受到欢迎,产品形态也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豆奶、豆腐干、豆腐丝等多种食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大豆蛋白食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健康选择。 第三章、大豆蛋白食品的应用前景 1.高蛋白替代肉类

相对于传统的肉类食品,大豆蛋白食品含有更高的蛋白质,而 且不会将多余的脂肪和胆固醇积累到身体中,更适合在膳食中作 为替代肉类摄入。未来,可以考虑将大豆蛋白应用到更多的肉制 品中,如肉丸、饺子、汉堡等,以实现更广泛的替代效果。 2.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断升温,保健品市场变得越来越广阔。作为一种天然的高蛋白营养素,大豆蛋白产品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开发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保健食品。 3.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对于大豆蛋白食品的需求尚处于早期阶段,国内消费者对于大豆蛋白的了解和接纳度尚需进一步提高。同时,国内大豆产业的规模逐步扩大,助力了大豆蛋白食品的生产,预 计国内大豆蛋白食品的发展前景良好。 第四章、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趋势

1.技术难关 大豆蛋白产品的生产工艺难度较大,需要依靠现代生物制造科技进行研发改良,将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提高产品质量和口感。 2.品质把控 如何保证产品不含有重金属等不健康成分,如何保证生产环节不含有任何农药和化工品,如何避免转基因大豆对消费者健康带来的风险等问题,都需要制造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和解决。 3.创新发展 未来大豆蛋白食品市场将会面临百花齐放的竞争,如何利用其他食材和新技术进行配合,打造出更加高性价比的新型大豆蛋白食品,是大豆蛋白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结语:

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及其在中的应用

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摘要:概述了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介绍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豆蛋白;营养价值;食品工业;应用 Nutritional value of soybean protein and the application in food Abstract:The nutritional values of soya protein are detailed. The article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whey protein in food industry, and gives an application prospect on it. Keywords:soybean protein; nutritional value; food industry; application 在中国,人们对大豆类食品的消费和食用已有很长的历史,并深深地知道大豆对身体的益处。大豆蛋白在世界上已经是公认的高营养蛋白,与牛肉,鸡蛋、牛奶等中的蛋白营养是等价的,而且不具有肉类蛋白的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热量。大豆蛋白营养价值高,尤其是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因此大豆蛋白广泛应用于焙烤食品、肉制品、乳品等食品领域。 1.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分析 1.1.按地理位置分析 东北主产区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7%-40%,黄淮地区为39%-42%,而一些优良品种可达45%。食用豆类的蛋白质含量大多在20%-30%之间,高者可达34%以上。 1.2.从氨基酸组成看分析 从氨基酸组成看,大豆蛋白质也是较为理想的。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大豆除蛋氨酸较少外,其余均较多,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石彦国1,任莉1(1998大豆制品工业学)每克蛋白质中为63.4毫克,比小麦粉高1.4倍,略低于蛋清(69.8毫克)、牛肉(79.4毫克)。这种氨基酸含量较充足、组成又较全面的蛋白质,叫做优质蛋白质。 1.3.从氨基酸分数分析 王尔惠2(1999大豆蛋白质生产新技术)得出氨基酸分数以全蛋、人奶、牛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引言: 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大豆在世界各国都具有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和功能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大豆精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热点领域。本文将介绍大豆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以期推动大豆产业的升级和增值。 一、大豆蛋白分离与提纯技术创新 1. 酸溶解法:通过酸溶解大豆蛋白,进而分离和提纯蛋白质。创新的酸溶解剂和工艺条件可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和质量。 2. 超滤技术:利用膜分离原理,通过膜孔径的选择性排除大豆中的杂质和低分子物质,实现蛋白质的高效提纯。 3. 高效分离杂质技术:采用离心、遇沉法等新型杂质分离技术,有效去除大豆中的颗粒、沉淀、油脂等杂质,提高蛋白质的纯度和功能性。

二、大豆异黄酮提取与应用技术创新 1. 超声波提取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促进大豆异黄酮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提取效率和品质。 2. 液液萃取技术:采用适宜溶剂与大豆异黄酮进行反应,形成非极性复合物,通过溶剂的萃取分离,提高提取效果。 3. 污泥活性炭吸附技术:通过选择性吸附,去除大豆中的杂质和色素,提高大豆异黄酮的纯度和活性。 三、大豆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创新 1. 大豆异黄酮功能性饮品:在保留大豆天然营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创新开发大豆异黄酮饮品,比如能量补充饮品、儿童成长饮品等,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饮品的需求。 2. 大豆蛋白功能性食品:通过蛋白质组分的调整和工艺的创新,开发大豆蛋白的各类功能性食品,如高蛋白饼干、蛋白粉等,满足不同人群的膳食需求。 3. 大豆菌胶和酸奶颗粒技术:通过菌胶和酸奶颗粒的添加,提高大豆产品的口感和口感稳定性,增强消费者的食欲和食品体验。

大豆的检验及营养价值的应用

大豆的检验及营养价值的应用 摘要:经过多年对大豆营养成分的检验和研究,本文就大豆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去除方法这几方面进行阐述,初步探讨大豆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很高,大豆经加工可制作出多种豆制品,因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优质蛋白质而成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使人体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关键词: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大豆制品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适于冷凉地域生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按其色泽可以分为黄、青、黑、褐等,通常说的大豆就是指黄豆。因为用途多样,营养价值高,栽培广泛,便于出口,在缓和世界性饥饿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还可预防癌症、心血管等疾病。近年来,大豆加工业主产品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国家大力支持大豆加工业的发展,大豆

的发展将向生产一体化、加工企业规模化、进一步开发大豆功能、发展大豆深加工业的方向发展。 1 大豆中的营养物质 经过对大豆营养物质的检验和研究,大豆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大豆异黄酮等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具体如下: 1.1 蛋白质大豆植物蛋白质含量在36-42%,而肉、蛋、鱼、奶等蛋白质不足30%,谷类食物蛋白质占8-13%。大豆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组分齐全,属于“优质蛋白质”。大豆蛋白质中80-90%是大豆球蛋白,并含有少量的清蛋白。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在基因结构上也最接近人体氨基酸。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也因人而异,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发表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有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2 脂质大豆中的脂肪含量为18-20%,富含亚麻油酸和亚麻油稀酸,为不饱和脂肪酸,所以使得大豆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卵磷脂含量也较高,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1.3 碳水化合物大豆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仅为25%-30%。大豆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约有一半的棉籽糖和水苏糖,是人体所不能消化和吸收的,如果加工成大豆制品就较易消化。

大豆功能性食品

大豆功能性食品 随着食品科技、医学、生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饮食观念的更新,大豆中的一些成分的功能特性被重新认识,这就为新型大豆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近几年的大豆综合深加工的研究过程中,尤其注重了对大豆中营养保健成分及大豆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为改善目前我国大豆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加工深度不够的现状提供了新的途径。 1大豆保健功能成分 大豆含有约40%蛋白质,18%脂肪,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近年来,人们发现大豆中有许多具有保健功能的成分,如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大豆膳食纤维及大豆磷脂等。大量实践证明,大豆中的这些特殊成分具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血脂、抗癌等功能。 1.1大豆多肽 大豆多肽是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经蛋白酶水解并经分离精制所得到的以分子量低于1000为主的低分子肽,其氨基酸组成几乎与大豆蛋白完全一样,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大豆多肽除具有优于大豆蛋白的加工特性(如高保湿性、发泡性、非酸沉性等)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特性:(1)易消化吸收性和低抗原性。现代生物代谢研究表明,人类摄食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作用后主要是以肽形式(二肽、三肽)吸收,并且比氨基酸更易吸收利用,同时多肽的低抗原性食后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所以大豆多肽可作为肠道营养剂或手术后病人恢复的食品;(2)促进脂肪代谢。日本学者小松卡夫[1]等人在治疗儿童肥胖过程中发现,大豆多肽比牛乳更能提高基础代谢水平,使食后发热量增加,促进能量代谢进行,并且可促进皮下脂肪减少。大豆多肽还能有效减少体脂肪,同时保持骨骼肌质量不变。(3)降血压和阻止胆固醇水平升高的作用。 1.2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大豆低聚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70%,热值仅为蔗糖的50%,且具有良好的热、酸稳定性。水苏糖和棉子糖作为双歧增殖因子,能够活化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并促进其增殖,产生大量醋酸、乳酸,降低肠内的pH值,从而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能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大量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2],低聚糖促进双歧杆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殖,而双歧杆菌能诱导免疫反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这些功能归功于双歧杆菌细胞壁的成分和其胞外分泌物,使机体免疫力提高,起到抵抗肿瘤的作用。 1.3大豆膳食纤维 大豆膳食纤维主要是指大豆中那些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高分子糖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纤维素、果胶质、木聚糖、甘露糖等。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医学及营养学界公认大豆膳食纤维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的重要食物成分。首先,大豆膳

浅谈发酵黑豆功能成分及其应用

浅谈发酵黑豆功能成分及其应用 发酵黑豆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式,其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的营养学理念和传统饮食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人们对健康营养的更高要求,发酵黑豆的功能成分和应用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了具有大量健康价值的功能食品。本文旨在探讨发酵黑豆的功能成分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一、发酵黑豆的基本成分 发酵黑豆的基本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等,其中最为重要的蛋白质含量可达25%以上,而且具有生物活性成分,被称为“发酵黑豆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黑豆蛋白质被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对人体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二、发酵黑豆的功能成分及其作用 1.亚麻酸 亚麻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能够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前列腺素等化学物质,具有细胞增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研究表明,发酵黑豆中亚麻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豆,同时酿造时间越长,亚麻酸的含量也越丰富。 2.异黄酮

异黄酮是一类天然植物化学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包括抗氧化、抗炎、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发酵黑豆中富含大豆异黄酮,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大豆异黄酮,其含量取决于发酵过程中的条件和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酿造时间越长,异黄酮的含量越高。 3.大豆皂苷 大豆皂苷是大豆中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成分,在发酵黑豆中也具有一定的含量。研究表明,大豆皂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防止肠胃疾病、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4.神经酰胺 神经酰胺是一种抗氧化物质,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防止血管老化、提高免疫力等。在发酵黑豆中,含有大量的神经酰胺,这使得发酵黑豆成为一种非常有益健康的食物。 三、发酵黑豆的应用 1.保健食品 发酵黑豆含有丰富的功能成分,如亚麻酸、异黄酮、大豆皂苷等,因此被制成许多保健食品,如发酵黑豆油、膳食营养补充剂等。 2.功能美食 发酵黑豆作为一种美食,在餐桌上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可制成丰富口感的豆腐、豆腐干等食品。

浅谈大豆功能性食品

浅谈大豆功能性食品 李晨 1143091108 摘要:大豆中的保健成分主要有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大豆膳食纤维和大豆软磷脂,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特有的功效。本文将对各成分的功能及加工过程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大豆的深加工工艺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大豆;功能性食品;加工工艺 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将关注的重点转向营养与保健。由于大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大豆功能性食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功效与生产工艺也深博众人眼球。笔者经过查阅大量的书籍,总结了大豆中所具有的保健成分,并对其加工工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大豆加工中存在的利用率低、加工深度不够等问题也找到了一些基本对策。 天然大豆中的营养保健成分 一,大豆多肽 大豆多肽即"肽基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简称,是大豆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再经特殊处理而得到的蛋白质水解产物.大豆多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样,含量丰富而平衡,且多肽化合物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具有防病,治病,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大豆多肽是极具潜力的一种功能性食品基料,已逐渐成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 大豆多肽主要有以下功能及特性: 1、易消化吸收性。人工合成已在体外解决了它的消化问题,它进入人体不需消化,直接吸收; 2、促进能量代谢,从而显现出抗肥胖作用; 3、促过度疲劳恢复精神、体力的效果; 4、增加肌肉的耐力,促进肌红蛋白恢复; 5、具有低抗原、低过敏性; 6、降低胆固醇作用,可调节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通透性,防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防止脑血栓,防止中风;

7、抗氧化作用,消除人体自由基,防止新的自由基形成,延缓人体退化、老化的过程; 8、通过抑制ACE活性,而显示降低血压的作用; 9、调节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10、促进微生物生长发育,调节改善胃肠功能,相同氨基酸组成的大豆蛋白质和氨基酸无此效果; 11、对双歧杆菌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大豆低聚糖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呼,它是a-半乳糖苷类,主要由水苏糖四糖、棉子糖等组成。成熟后的大豆约含有10%低聚糖。大豆低聚糖是一种低甜度、低热量的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70%,其热量是每克8.36千焦耳,仅是蔗糖热能的1/2,而且安全无毒。 大豆低聚糖的主要功效主要为保护肝脏、润肠通便、降低胆固醇及增加肠道中有益菌,近几年开始畅销。 三,大豆膳食纤维 大豆膳食纤维主要是指那些不能为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大分子糖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纤维素、果胶质、木聚糖、甘露糖等。膳食纤维尽管不能为人体提供任何营养物质,但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浆胆固醇、调节胃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等功能。 研究表明,大豆膳食纤维可以有效防止肥胖的发生,同时也有预防便秘、排毒清废的功效。 四,大豆软磷脂 大豆卵磷脂是大豆中的精华物质,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卵磷脂是人体细胞中的基础物质,负责细胞的信息与能量传递。当人体中的卵磷脂充足时,就意味着人体的代谢力、免疫力和生命活力充沛。有效的调节血脂、保护肝脏、提升大脑活力、延缓衰老。 此外,大豆软磷脂还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功效,特别是延缓衰老的作用,大豆软磷脂已被制成各种产品,深受广大中老年人群的喜爱。大豆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工艺

以大豆为代表的植物次生代谢物中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

以大豆为代表的植物次生代谢物中的活性成 分和作用机制研究 植物是自然界中生命受到重视的生物之一,它们在自己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在抵抗外界环境中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释放一些次生代谢物来保护自己。这些次生代谢物包括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药用成分,对人体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其中以大豆为代表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证明了它们的多重作用和成分活性。 大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的植物,很多人在日常饮食中都有大量的摄入。除此之外,大豆所含有的次生代谢物也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异黄酮类化合物。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药理活性和调节内分泌作用的天然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药物起源和创新研究方向。 大豆异黄酮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它可以通过赖氨酸受体、雌激素受体和细胞信号途径等多种途径,影响身体细胞各器官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临床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摄入对患有更年期综合症、冠心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者有较大的治疗效果。此外,它还能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血管健康等。因此,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大豆异黄酮的效果可以看出,植物次生代谢物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是非常丰富的。从化学结构的角度来看,次生代谢物主要分为酚类和多酚类二类。酚类物质主要指的是单酚类物质和酚醛类物质,比如茶多酚、白藜芦醇等。多酚类物质则包括花色苷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等,如种子中的儿茶素、樱桃中的芦丁等等。 这些植物次生代谢物除了在医学和营养领域中有重要的作用之外,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环境保护和农业领域。在食品工业中,次生代谢物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保鲜性和风味;在美容和健康领域中,它们还能够作为抗

黄豆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特色豆品种种类及利用 - 种植技术

黄豆的营养价值和功效特色豆品种种类及利 用-种植技术 我省大豆以粒大、圆、质香、低胆固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大豆制品更是传统食品。按大豆品种种皮的颜色和粒形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褐大豆、大粒豆及小粒豆类,以黄大豆比较常见。特色大豆与大豆营养成分基本相同,但有其自己的特点。黄豆中含有对人体十分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蛋白质,蛋白质及其水解后的氨基酸和氨基酸的季铵衍生物,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是体内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之一。一斤黄豆中含铁质55毫克,对缺铁性贫血十分有利。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黄豆的营养价值和功效特色豆品种种类及利用。 1、特色大豆的基本营养成分:1、1 有利的营养成分:特色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达35%~45%,是植物中蛋白质质量和数量最佳的作物之一。特色大豆的脂肪含量为15%~20%。特色大豆含25%~30%的碳水化合物。特色大豆中各种B族维生素都比较高,例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是面粉的2倍以上。但是,干大豆中不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特色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总含量为4.5%~5.0%。其中钙的含量高于普通谷类食品,铁、锰、锌、铜、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高。此外,豆类是一类高钾、高镁、低钠的碱性食品,有利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除营养物质之外,特色大豆还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物质,如大豆皂甙、大豆黄酮、大豆固醇、大豆低聚糖等。1、2 特色大豆中的不利物质:多种豆类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它们能够抑制人体内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等蛋白酶的活性,由于存

在这类物质,生大豆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很低。豆类中所含有的低聚糖在经大肠细菌的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等,使人腹胀不适,过去也作为抗营养因素对待,实际上它们对营养吸收收并无妨碍。 2.、特色豆品种种类及利用随着育种技术的飞速发展,我省的名优特用大豆品种有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有专用于生产豆制品的高蛋白大豆,有专用于生产豆油的高油脂大豆,有营养丰富、色彩缤纷的彩色豆等。这些大豆新品种因其特有的颜色、优良的品质、特殊的利用价值等而备受市场的青睐。下面主要介绍特色豆的特有营养特点及品种利用。2.、1 黑大豆:黑大豆为豆科植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野生和栽培2种。按黑大豆子叶的颜色又分为黑皮黄仁大豆及黑皮青仁大豆两类。按籽粒的大小又可分为大粒、中粒、小粒。黑大豆为典型的黑色食品和传统中药,具有活血、利尿和解毒功效。黑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含有独特的生命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身滋补、扶正防病、延年益寿等作用。黑大豆蛋白质含量居其它豆类之首,不仅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且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大豆皂甙,有滋补强身、消炎解毒、补肾利水、活血化瘀、清脑明目等功效。2.、1、1 黑皮黄仁大豆:黑皮黄仁大豆富含蛋白质,其含量高于肉类、鸡蛋和牛奶,素有植物蛋白之王的称号,并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并且含碘量较高。其中蛋白质46.3%、脂肪16.9%、赖氨酸5.95%、苏氨酸 3.68%、亮氨酸7.51%、异亮氨酸 4.66%、苯丙氨酸 5.45%、色氨酸0.98%、组氨酸2.4%、天门冬氨酸10.91%、谷氨酸8.74%、甘氨酸4.23%,酪氨酸3.13%。其脂肪酸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l论文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 摘要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适宜多种人群。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 《史记》里有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吃豆有几千年的历史。当下,大豆更是膳食指南中规定的中国居民每天都该摄入的食物之一。人们常吃的豆类有十余种,为什么独独大豆获得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等美誉?这主要是因为大豆5个无可比拟的优点: 1.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鱼及蛋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相媲美,被称为“优质蛋白”。 2.动物性食物虽能补充优质蛋白,但却带来了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大豆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富含的卵磷脂还有助于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代谢,预防血管硬化。 3.富含钙质:每100克大豆中含有钙200毫克左右,其钙含量是小麦粉的6倍,稻米的15倍,猪肉的30倍。 4.含多种保健因子:例如异黄酮、植物固醇、皂甙等多种“非营养成分”,对于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维护健康有重要作用。 5.食用方式丰富:可以加工成豆浆、豆腐、豆干、腐竹、豆芽,发酵后可制成豆豉、豆汁、酱油及各种腐乳,大豆深加工则能生产分

离蛋白、卵磷脂等产品。 大豆蛋白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促使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于1999年10月公布了关于大豆蛋白的健康的声明:食物中每天包含25克大豆蛋白可以减少心脏疾病的危险。如每天4次进食,每次应摄入6.25克大豆蛋白,在每次吃的食物中必须含有少于1克的饱和脂肪和少于20毫克胆固醇。如今,关于大豆蛋白的抗癌研究也已提交FDA专家论证,不久将有结果公布。 尽管大豆粉在营养上和性价比上有着许多特点,但是它却不能单独做成食品或直接食用。它需要一个载体。面粉被发现是大豆粉最好的载体。由于两者的粗细度相同,面粉可以与大豆粉以任何比例混合,并且可以制成各种主食如面包、馒头、面条、方便面、饼干、蛋糕、油条、饺子皮和馄饨皮等。这给大豆粉的使用开辟了许多途径,也改变了传统大豆制品(豆浆、豆腐、豆制品等)不能作为主食的缺点,为人们多吃大豆蛋白提出了新的思路。 大豆粉和面粉混合制成食品在营养上有两个好处:一是大豆粉的添加使面粉食品的蛋白含量增加。二是蛋白质的质量提高。面粉缺乏赖氨酸,大豆粉恰恰富含赖氨酸,二者结合接近理想水平。由于大豆蛋白质具有许多功能特性,比如吸水性、保水性、吸油性、保油性、乳化性、胶凝性、起酥性等等,在面粉中添加5%-10%的大豆粉制作

大豆价值和深加工

大豆是自然界中所有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之王,我国又是“大豆之乡”。大豆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于禾谷类和薯类食物的2.5—8倍。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分析:黑龙江省生产的大豆,平均每100克中,含蛋白质37.3克。因此,大豆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多吃大豆及其制品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 国家大豆消费目标是:到2010年人均大豆消费需求量达到16千克,总消费需求量达到2310吨;到2030年,人均消费需求量达到25千克,总消费需求量达到4000万吨。 大豆全身都是宝,大豆除生产蛋白质外,还可以生产豆腐、豆油等初加工产品和卵磷脂、异黄酮、皂甙等高科技精深加工产品,豆皮、豆渣也有多种用途。 广阔前景的大豆蛋白质及大豆深加工产品 食品行业是永不衰退的朝阳产业,从动物蛋白为主向植物蛋白转变,大豆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食品作为消耗性工业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需求弹性系数较大,食品工业的增长将会与GDP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过渡,大豆深加工产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长青产业。 从全球范围分析,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逐渐提高,并且对食品的品质和营养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日常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温饱型转向了优质化、高档化,对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精深加工的大豆蛋白食品需求十分旺盛。大豆蛋白制品众多,如大豆蛋白粉、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组织蛋白等。这些产品可作为蛋白质原料,添加到肉制品、面制品、儿童食品、糕点、冷饮等各种食品中。 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含量90%左右的高纯度蛋白质,属于低脂肪不含胆固醇的精制蛋白质。产品具有高倍吸水,高倍吸油和高凝胶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与肉制灌制食品领域(火腿肠),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主要填充材料,它可使肉制食品提高营养,降低成本,增强口感和弹性,延长保质时间等作用。 大豆功能性蛋白蛋白质含量70%,具有起泡性、溶解性、乳化性、分散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面制食品、烘焙食品、冷饮食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食品添加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