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合集下载

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思考

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思考

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思考摘要】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定位标准(或穿刺方法)、胶原酶用量、靶点的界定及其应用等各家报道不一致。

我们的经验是碘海醇“灌注导引”下靶点穿刺、精准定位、药达病所、安全有效、便于推广。

【关键词】胶原酶;靶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30-02【Abstract】 Target point injection of collagenase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but positioning standard (or puncture), collagenase, definition of target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other schools reported inconsistencies. Our experience is that of iohexol "pour Guide" target under piercing, precise positioning, medicine reach the diseases, safe, effective and easy to promote.【Key words】Collagenase; Target; With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胶原酶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胶原酶靶点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该方法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总结报道如下,请同仁讨论指正。

1.存在的问题1.1 胶原酶用量不统一现有文献关于臭氧的浓度及用量差异较大,迄今未提出较统一的标准,直接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

重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燕春山;姜志高;刘晓光;刘玉波;郑晓红【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06(019)010【摘要】目的:探讨重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过注射胶原酶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重复注射胶原酶,观察疗效及影像学变化.L4.527例L5S131例;年龄20~61岁,平均42岁;男25例,女33例;病程2个月~5年,平均3.7个月.第1次注射到本次注射的时间平均为3.8个月.结果:根据疗效评价标准优46例,良5例,可2例,差5例.46例症状体征消失,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CT,原突出的椎间盘缩小2~6 mm,平均3.4 mm;余12例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术后1周复查CT,7例突出的椎间盘较术前大,5例椎间盘形态、体积无改变.此12例第3次溶盘术后其中10例症状体征消失,2例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其中1例行第4次溶盘术后症状进一步改善.27例CT显示有椎间盘出现真空征.复查CT突出的椎间盘溶解率73%,未发生过敏、感染、破坏、椎体滑脱等情况.结论: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重复进行,适应证选择恰当可以彻底治愈此病,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总页数】2页(P608-609)【作者】燕春山;姜志高;刘晓光;刘玉波;郑晓红【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风湿科,山东,威海,264200;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风湿科,山东,威海,264200;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风湿科,山东,威海,264200;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风湿科,山东,威海,264200;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风湿科,山东,威海,2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盘内注射超氧及硬膜外注射胶原酶配合针刀松解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J], 张强2.射频热凝术联合盘内注射超氧及硬膜外注射胶原酶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J], 张强;刘萍3.盘内注射和硬膜外注射胶原酶联合射频热凝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伍世亮4.胶原酶溶解术联合胶原酶+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冯伟平;刘树合;李景信;俎志勇;朱彦海5.经皮穿刺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疗效观察[J], 文海鹏;焦世华;朱媛媛;吴云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3例疗效观察

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3例疗效观察
AEDs 。
另外注意 ,奥卡 西平用药专家推荐 以开始小剂量给药 为宜 ,逐淅
3讨 论
加量 ,以一个 月左右达到治疗剂量 为佳 。总之 ,奥卡 西平可作为脑梗
过 去癫 痫 的治疗 常用 卡马 西平 、苯妥 英钠 、丙 戊酸钠 等传 统抗
死后癫痫应用AE s D 后不能耐受或控制不满意的替代用药。但由于其
文章编号 :17- 14(0 1 5 06 - 2 61 89 2 1 )3- 36 0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选取20年6 09 月至2 1年 1 0 1 月期间来我院治疗 的13 3例患者 ,其 中男 8例 ,女4例 。年龄最/ 岁 ,最大6岁 ,平均4岁 。外伤诱发7例 ; 4 9 ] q8 5 5 9 劳累诱发3例 ,诱因不明显 l例。均未进行过相关手术治疗 ,病情 时间 6 8 在 1d2年 ,平均8 5 ̄ 6 年。通过检查并确定患者的患病部位 ( 1 表 )。
邱 鹏 程
( 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 ,广东 佛 山 5 8 1 ) 佛 2 2 1
【 摘要】 目的 对腰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胶原酶注射液进行治疗后疗效分析。 方法 选取2 0 年6月至 2 1 年 1 09 01 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 13 3 例患者,
通过 进行 胶原 酶 注射 对 患者进 行 治疗 。结果 经过 6 3 月治疗后 ,进 行 随访 ,其 中恢 复健康 的患者 为 5 ,症状缓 解 的为 6 ,恢 复 - 0个 8例 9例
通道 。在 治疗 浓度时 ,这两种化合 物抑制 了细胞培养 中的鼠神经元 的
钠依赖性动作电位的持续性高频重复放电,这种效应可能有助于阻断 癫痫灶的痫性电活动的传播。奥卡西平及其在体内的代谢物羟基衍生 物均具有抗惊活性。可用于局限性及全身性癫痫发作【】 l。

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 h i tAfi e op a,A h iMe i lU i r t,H fi D p r n fP i Maa e n ,T e Fr fl td H si l n u m n s ia t dc nv sy a ei e e 202 ) 302
C udn efr h et n f x e . trlu a i e it n( L H) ehd : 8pt ns Tg iac et a o t r met t me1 ea lmb r s h r ai oe r a d c n o E D .M to s 8 a e t i
HE RNI I ECTI A-NJ oN OF COLL AGENAS FOR E THE TREATM E NT OF EXTREM E- ATER- L
AL LUM BAR S HERNI DI C ATI oN
Z HAO l,CHEN JaHu i i- a
lc dacrig oteC ae te o ae aew s net y h ec t eu e i-u c r i et codn Ti g , h ncl g ns a jce b ep rua o s r ap nt e t e t h m l i d t n hn u wh
维普资讯
中 国疼 痛 医 学 杂 志 C ieeJu a f anMei n 0 7 1 ,2 hn s or l i n o P dc e2 0 ,3 ( ) i

8 ・ 5
突 出物 内注 射 胶 原 酶 治疗 极 外 侧 型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赵 丽 陈 家骅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疼痛科 , 合肥 20 2 ) 30 2
摘 要 目的 : 探讨 C T引导 突 出物 内注射胶 原 酶溶 解术 治疗极 外 侧 型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 L H)的 ED 疗效 。方 法 : 回顾 性研 究 自2 0 0 0年 5月 至 20 05年 1 收 治的 E D 病例 8 2月 LH 8例 。穿刺 在 C T引 导 下进行 , 根据 C 图像 以突 出物为 “ ” 选择 穿刺 层 面及 穿 刺 路径 , 特 制 的“ T 靶 , 用 多功 能 脊椎 穿 刺 针” 实施经 皮 突 出物 内穿刺 , 合靶 内外注射 胶 原酶 。 结果 : 次 穿刺 15次 , 联 首 0 全部 一次 成 功。 术后 经 3~ 4个 月随访 , 5 2 优 5例 , 2 良 4例 , 5例 ,差 4例 , 良率 8 .% 有 效 率 9 .% 。 其 中 1 于 可 优 98 55 2例 注 射胶 原酶 3~1 月 后复查 C 影 像 显示 突 出物消 失 4例 , 2个 T, 缩小 5 % ~ 0 7例 , 明显 变化 1 0 9% 无 例 。结论 :T 引导 突 出物 内注射 胶 原 酶 溶 解 术 治 疗 E D 不 仅 临 床 疗 效好 , 且 影像 学 改变 显 C L H, 而 著 , 一种安 全 、 是 有效 、 微创 、 济 的治疗 方法 。 经 关键 词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 核 化学 溶解 术 , 原 酶 ; 出物 内注 射法 髓 胶 突

胶原酶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胶原酶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严格把握适应证 , 熟练掌握操作 技术 , 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较其它疗法显得更为优越 。
本组病例注射后无 神经根或脊髓损伤 , 无椎 间隙感 染 、
过敏等严 重并 发症 。 6例在注射后感疼痛明显加重 , 口 有 经 服镇 痛药 后缓解 。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 , 随访 时间为 3 个月 一
自 19 9 8年 3月 一 0 7年 9月 , 者应 用胶 原酶 硬 膜 外 20 笔
易造 成副损伤 。 鉴于传统疗法的种种弊端 , 我们采用治疗腰
椎间盘突出症 的新 方法一胶 原酶溶解 术。 胶原 酶溶解 酶对胶 原蛋 白有 特异 的专一水 解作 用。注 入的胶原酶能通过破裂的纤 维环裂隙直接 渗透入或经弥漫 吸收选择性地 溶解突 出物 , 降低 盘内压力 , 使突 出物缩 小 、 吸收 ,从 而减轻或解 除对神 经的压迫达到 消除或缓解症 状
法 和手术治疗 两种 。非手术 包括 内服药 、 按摩 、 引 、 牵 理疗 等, 虽然得到缓解 , 但疗程一般较长且不能使 已突出的髓核 还纳 , 对保守治疗 无效 或严 重病历要采用手术摘除髓核 , 以 解 除 对神经 根压迫 , 对病 人的损伤 很大 , 卧床时 间长 但 且
有腰痛加剧者 , 可予非 甾体类药 以抗炎 、 镇痛处理。
不应忽视 注射后休息对康复 的重要性 ,腰椎间盘突 出 症 患者腰腿痛症状 与活 动密切相关 ,我们在注射胶原酶后
嘱患者继续严格 卧床 1 ,一方 面可 以缓解 因站立或行走 周
1 疗效判定标准 参 考胡有谷【] . 3 1 所拟标准评定 。 : 优 症状 完全消失 , 恢复正常 的工作 和生活 ; 偶有轻度疼痛 , 良: 经休
息即可恢 复 , 影响工作 和娱 乐 ; : 不 可 由于持续性 和间歇 的 腰痛 和兼 有下肢症状 , 能从 事某些 工作或娱乐受 限 ; : 不 差 不能工作 或因症状持续 存在而需要手术治疗。

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P H效果比较.中华消化杂志 ,2 0 ,2 () 9一 0 3 3 8 :4 l
4 2. 9
作荇l :I80 丹东市筇…医院 单位 0 0 I
维普资讯

3)・ (
东医药 20 年第 3 》 06 期
持续或 问歇的 的腰 痛痈或 下肢症状 ,不 能从事某些 r 或娱乐 受限 ;劣 :不 能 作或 症 状持续存在 作
维普资讯


塞医 … 鱼 2 生筮



2 ・ 9
临床 医学 ・
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赵旭辉
【 摘要】 目的 探 讨注射 用胶原酶 (oaea )对腰椎 间盘突 出症的疗效 。方法 19 年 9 Clgns l e 98 月至 20 年 05
埃索美拉唑 是第 一个以单一 s异构体存在的 P I P,是 奥美拉唑的左旋异构体 … 。在维持 2h胃酸抑制 疗 4
l 姚光弼 质子泵抑制剂的新成员一埃索美批唑. 中华消化
杂志 ,20 ,2 () 3 - 2 5 0 2 2 4 :2 3 _ 3 .
2 钟捷族 索美拉 哗 与 奥美拉唑对 胃食管 返流病 2 4小时胃
本组 6 例 ,其 中男 4 例 ,女 l 2 3 9例。年龄 l— 8
5 8岁 ,其 中 3 . 5岁 占 7 %。病 程 1 .0年 ,其 2. 4 I 年. 2
3 讨论
面 ,埃索美拉唑 4 r 比奥美拉 唑 2m ,兰索 拉 m 0g a 0 g或 雷 贝 拉 唑 2 r 0 g更 为 有 a 效 …。埃 索美拉唑较消旋 的奥美拉唑有更高 的生物
而需要手 术治疗 。
中 15 2 例 ,5 1 年 2 —年 3 —0 4例 ,1 以_ 5例 , 0年 卜1

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6 5岁 。多无 外 伤史 , 程 时 间 1—2 病 4个 月 。’ 全组 均 有 典 型 的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症 状 及 体征 , 经 C 并 T或 MR 检 查诊 I 断 为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 除其 他 原 因 所 致 腰 腿 痛 。 部 位 : 排
间盘 髓核 中黏多 糖 和水 分 减少 , 原纤 维 成 为 整个 椎 间盘 胶 的主 要成 分 。S sm n 在 体 外 试 验 中证 明 , 原 酶 能 迅 us a 胶 速选 择性 地 溶解 突 出 的髓核 和纤 维 环 , 不 损 伤邻 近 神 经 而 组织 、 血管 、 明 软 骨 、 后 纵 韧 带 以 及 邻 近 骨 膜 和 骨 组 透 前 织 。腰椎 间 盘突 出症 是 在椎 间盘 退 变 的基 础 上 发 生 , 因压
2 讨 论
胶 原酶 化 学髓 核 溶解 术 是 近 年 发 展 起 来 的治 疗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微 创 手 术 方 法 之 一 。x 线 导 向 下 硬 膜 外 前 间 隙 注射 胶原 酶 治疗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 法 简单 、 全 性 高 , 方 安
越来 越 多地 得 到 应 用 … 。 我 院 2 0 0 1年 1 0月 一2 0 0 3年 1 0
维普资讯
临床误诊误治 20 7 l 0 07年 第2 卷第7 Y 期
Cii l i igoi &Mihrp , l2 0 ,o. , o l c s ans naM d s s e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J y 07V 1 0N . t u 2 7
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 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临床疗效
1 2 2 操作 步 骤 : 患者 介 绍 治 疗 的意 义 、 术 过 程 及术 .. 向 手 中 可 能 出 现 的情 况 等 。测 量 脉 搏 、 压 , 肢 开 放静 脉液 血 上 路, 前 3 术 0分钟 静 脉 注 射 5 % 葡 萄糖 2 l加地 塞 米 松 0 0m 1 0mg以预 防过 敏 反应 。 患 者 患 侧 向 下 侧 卧 于 检 查 床 上 ,

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加重的原因分析

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加重的原因分析

腰 椎 间盘突 出症是 一 种 常见 病 、 发病 ,T介 多 C
膜外穿 刺时患 者 出现 下肢 放 电样 感 觉 , 术后 发 生 同 侧下肢 剧烈疼 痛 , 予抗 炎 、 水及 营养神经 治疗后逐 脱
渐好转 。
入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溶盘术是一种精确、 有效 的治 疗方法 J 。但仍 有一 部分 病 人术 后 疗 效不 甚 满 意 ,
C T引导下靶 位注射 胶原酶 溶盘术 是一 种安 全 、
1 例合 并椎 管 狭 窄 和腰 椎 退 变 , 后 Mam b标 准评 定 , 良率 在 ca 优
仍有疼痛 , 且较术前加重 , 术后一月行硬膜外消炎镇 痛药仍 无 明显 缓解 ; 为突 出髓 核 游离 , 后第 四 2例 术 天于起床时突发腰腿痛 , 予脱水活血化瘀治疗 , 疼痛 缓解不佳 , 术后二周行 C 及 M I T R 扫描 , 发现部分溶
甚至 发 生 疼 痛 加 重 或 异 常 疼 痛 的 现 象 。 我 们 自 20 05年 1 到 20 0月 0 7年 5月 , 观察 、 随访 4 8例 C 1 T 介导 下腰 椎 问盘 胶原 酶 溶盘 术后 病 人 , 中 35例 其 7 患者术 后腰腿 痛症状 基本 消失 ,3例 患者 在术 后 再 4 次 出现腰腿痛 症状 加 重 , 出现 新 的症 状 、 征 , 或 体 对 可 能引起 的相 关 因素进行分 析 , 旨在找寻 其原 因 , 以 提供 临床参考 , 减少 这种并 发症 的发生 。
重 的 比率虽 然不高 , 十分 之一 , 约 但是也 占了一定 比 例, 也给患 者带来 了痛苦 。在这些 患者 中 , 有一 部分 是 因为术前 手术适 应症把 握不严 格 。合 并椎管 狭窄 患者 , 术后溶 解物 膨 胀 , 体积 增 加 , 椎管 内压力 进 一

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56例

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56例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 dr ora o Itg tdTaioa C i s n s r e in 0 2Jn 2 ( ) oenJunl f ner e rd i l hn eadWet nM dc e 1 a , 1 3 a tn e e i 2 表 1 2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症 状 比较 例( ) %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D 是 腰 腿 痛 常 见 原 因 之 一 。近 年 L H)
来 , 创 介 入 治 疗 得 到 了迅 速 发 展 , 中 胶 原 酶溶 解 术 被证 明 微 其
是 有效 的 方 法 之 一 。但 极 外 侧 型 突 出 因 小 关 节 阻 挡 , 物 难 药 以送 达 , 响 疗 效 。19 影 9 6年 3 一 2 1 月 0 0年 2月 , 者 在 C 笔 T引 导 下经 小 关 节 内 外 侧 入 路 联 合 注 射 胶 原 酶 治 疗 极 外 侧 型 L H 患 者 36例 , 果 较 好 , 报 道 如 下 。 D 5 效 现
[ ] 许 晓 琼 , 明 .稳 心 颗 粒 对 室 性 早 搏 病 人 心 率 及 主要 症 状 改 善 2 孙 的观察[] J .中 西 医 结合 心 脑 血 管 病 杂 志 ,0 7 9 9 :0 2 0 ,5( ) 80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① P<0 0 。 .5
( 稿 日期 ] 2 1 收 00—1 2—1 5
气 活 血 , 珀 镇 悸 安 神 , 方 传 承千 古 名 方 “ 甘 草 汤 ” 琥 组 炙 。 现代 药 理学 研 究 表 明 , 长 稳 心 颗 粒 可 提 高 冠 脉 血 管 流 步
量 , 低 心 肌 耗 氧 量 , 心 颗 粒 符 合 世 界 公 认 的 当前 最 理 想 的 降 稳 抗 心律 失 常 药物 标 准 : 延 长 心 肌 有 效 不 应 期 ( 、 通 道 阻 能 钠 钾 滞 ) 抑 制 触 发 活 动 ( 制 晚钠 电 流 ) 较 高 浓 度 下 减 少 跨 心 室 、 抑 , 壁 复极 离散 度 ( 制 晚 钠 电 流 ) 打 断 折 返 激 动 , 有 效 治 疗 抑 , 可

胶原酶治疗极小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治疗极小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5 I m 。
I4 术后处理: _ 术后平卧硬板床 6 , 天 常规静滴抗 生素、 甘露醇 3 , 天 必要时对症处理。
维普资讯

・5 ・ 7
1 5 治 疗结 果 : . 本组 患者 随访 1~ 1 月 。 2 8个 治疗后
维普资讯 ・5 ・ V 走”“ ,筋强 ” 得到恢复正常, 等, 从而解除对神经 、 血 管的刺激和压迫症状 。 24 若 梨状 肌 损伤 反复 多次 发作 , 多次不适 当的 . 或 重 手法 按 摩 , 肘 压 、 踩等 , 延 日久可 致 肌纤 维 如 足 迁 和肌筋膜肥厚 、 变性、 瘢痕化 、 粘连等, 形成慢性梨状 肌损伤 。若加上局部硬块、 小脂肪瘤, 曲张的静脉 团 占位病变 , 使坐骨 神经出口狭窄 , 致 卡压坐骨神经
1 1 一般资料 .

5 6岁, 平均 4. 03岁, 患者剧 烈腿痛病史 3 月~2 年, 均椎旁压痛, 直腿抬高试验 2  ̄4 例, 0 06 股神经
牵拉 试 验 阳性 4例 。
i2 C . T及造影特点
l 例均行 C 2 T薄层扫描 , 2
倒在 C T扫描不能确诊的情况下 , 神经根管造影 行
L , 间盘突 出 2例 , . 间 盘 突 出 8例 。Ls, :椎 . ks 椎 s 椎
间盘 突 出 2 ; 中椎 间孔型 6 , 间孔 型加后 外 倒 其 倒 椎 侧 型 4例 , 间孔 型加 椎 间孔外型 加后 外侧 型 2倒 。 椎
1 3 穿刺 方 法 .
131 后外侧型加极外侧型 6 : .. 倒 分两操作。 首 先行 后 外侧 突 出物 注射 , 照 宋 文阁 侧 随窝 参 穿 刺技 术 。 上述 穿刺 路径直 达 侧 隐窝后 , 沿 再通 过

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体会

硬膜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体会
17 通 过 鉴 定 后 运 用 于 临 床 。 由于 胶 原 酶 对 胶 原 蛋 白有 特 9 9年
效水解作用 , 对椎间盘突 出也有较好疗效 I 本组 病例中 1 例效
果评价为 差 , 分析原 因主要是 因为患者椎 间盘退变 明显 . 影响 了治疗效果。 明显 的椎问盘膨出改变 , 有 根据我们的经验 , 选择 适应证较 为关键 。凡是椎间盘突 出伴钙化 、 椎问盘突 出游离居 椎管内 、 骨性椎管狭窄 、 侧隐窝狭窄等都是治疗 的禁忌证l 4 I 。同
发病 。 1 选用 药物 . 2 胶原 酶均 为上海 医药_ 研究 院研 制 , T业
略俯 卧位等不 同体位 。 3 胶 原酶注射 量可根据 突出椎 问盘范围而决定 ,一般 3
采 用 1 0 宜 。 0U为 2 34 辅 助 性 药 物 的选 择 对 疗 效 有 一 定 的 影 响 。对 神 经 根 .
3 讨 论
31 早在 15 . 9 3年美 同科学 家 Ma d I首先在 自溶组织 hi
肽 孢 杆 菌 (l tcim h tyc m) 分 离 胶 原 酶 , 于 胶 原 c s i u ii tu 中 o sl s li 对
蛋 白有特异作用 。而我 国从 17 9 3年开始对胶 原酶进行研究 ,
刺 , 透 视 监 控 下 进 针 , 开 横 突 和 小 关 节 突 达 目标 椎 问 孔 中 在 避
水 肿增 粗的 患者在 注射 胶原 酶前 先推 注 5mg 塞米松 注射 地
每支 含胶原酶 6 0U 0 . 1 治疗 方法 . 3 体位 采用 患侧 向下侧 卧 ,在透视监控定 位下 , 平突出椎 间盘 棘突水平连线 向患侧旁 开 6 m~ m, 为 8 作 e c 穿刺 点, 常规消毒 , 手术 巾后穿刺 , 2 经 铺 用 %利多卡因 5m L做 局部麻醉 。然后用 1#静脉 留置针与冠状面呈 4 。一 0 8 5 6 。角穿

椎间孔置管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椎间孔置管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椎间孔置管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近年来,随着胶原酶髓核溶解技术的发展,盘外注射方法得到了有效临床应用,我院在实际工作中,应用C臂下椎间孔盘外置管技术,将胶原酶注人突出的髓核周围,通过该酶催化降解髓核的胶原成分,降低髓核内的压力,使突出的椎间盘缩小或回复,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

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操作安全简便,直达病变部位,充分发挥了胶原酶的的溶盘作用,达到了微创介入治疗的最大疗效。

现将该技术汇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于我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人作为观察对象,男性42人,女性28人,年龄20-60岁,平均(40.03±11.64)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50±2.55)。

病变节段:L3/4为20例,L4/5为60例,L5/S1为32例。

所有患者经MRI或CT确诊为腰间盘突出症。

术前均行正规系统保守治疗3~6个月,效果不明显。

1.2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于C形臂X光机专用手术床上,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腹下垫枕,在患侧椎间隙旁开8-12cm做体表标记,常规消毒铺巾,用0.5%利多卡因行皮肤、皮下和肌肉浅层、深层局部浸润麻醉给药,从侧后方经“安全三角区”穿刺,持18G长17cm 骶管穿刺针穿刺,抵达腰4、5椎椎板外切迹,固定穿刺针,拔出穿刺针针芯,置入带有钢丝的硬膜外导管到达硬膜外前间隙,利用穿刺针斜面控制导管偏向病变侧,拔出钢丝,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射3ml碘海醇造影剂。

C型臂X光机透视下影像显示造影剂在椎体后缘椎管内呈斑片状或窄带状分布,再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观察20分钟,证实患者无全脊麻症状出现,缓慢推入1200单位胶原酶混合溶液3ml,患者无不适,拔出穿刺针,针眼处贴创可贴。

术后俯卧位6小时,卧床7天,常规抗炎脱水治疗。

1.3 评定方法(1)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第1周、第1个月、6个月,做VAS疗效评定。

注射胶原酶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射胶原酶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维普资讯
・0 5 4・
颈腰痛杂志 2 0 0 7年第 2 8卷第 6期
T e ora o ev ov i a dL mbd na2 0 , o.8N . h un l f rபைடு நூலகம் d na n u o v i 0 7 V 1 o6 J C c 2
收稿 日期 :0 7 0 — 5 修订 日期 :0 7 0 — 5 20 - 3 1 ; 20—6 1 作者简介 : 燕春 山( 9 5 )男 , 1 6一 , 辽宁籍, 主任医师 副
病变椎间隙中点旁开 0 ~ . m小关节 内侧缘为进 .0c 5 8 针点 , 常规消毒铺单 , 抽取 2 %利多卡因 5 l接 7号 m,
腰 穿 针 , 据 C臂机 指 示 方 向 , 记 点进 针 , 进 针 根 标 边
更好发挥其疗效 。据 以往报道和经验主要应用于轻 中年 患者 , 于老 年腰 突症 患者 已列入 禁 忌证 范 畴 , 对
关键 词 : 年 患 者 ; 椎 问 盘 突 出 ; 原 酶 老 腰 胶
复注射 , 老年患者仍是胶原酶溶盘 的适应证。 中图分类号 : 5 .: 6 1 3 Q569 R 8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5 7 3 (0 70 — 5 - 3 10 — 2 4 2 0 )6 0 0 0 4
纯腰椎 间盘突出症 老年患者 , 采取对其 突出的椎 问盘内注射胶 原酶方法进行治疗 , 比治疗 前后椎 对
问盘 的变化 , 溶解不彻底 的患者进行重复注射 , 观察该方法疗效及安全性 。随访 3月~ 2年 , 平均 72 . 月。 结果 论 优 l 6例(4 ; 2 3 %) 良:2例( 7 , 良率 8 %, 4 %)优 0 有效 率 9 %, l 复查 C T突 出的椎问盘溶解 0 — 6 m, m 平均 35 平均溶解率 5 %。重复注射的患者 3 , mm, 9 0例 , 没有感染 、 神经损伤 、 等并发症 发生。结 注射胶原酶的方法治疗腰突症对于老年腰椎 间盘突 出症患 者仍 有较 高的疗效及安 全性 并可重

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预防并发症
治疗失败的处理
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医生应采取措施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减少过敏反应、减轻 神经根损伤等。
若术后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或出现反复, 应及时就医,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04 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的 案例研究与效果评估
案例选择与介绍
01
02
03
案例来源
选择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 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确保病例具有代表 性。
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的技术发 展将不断优化,以提高治疗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新的溶解剂和药物剂型的研发将 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
用。
技术的改进将促进胶原酶髓核化 学溶解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
应用,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 大。
术前准备
01
诊断确认
通过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认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适
合进行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
02 03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手术过程、风险及注意事项,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必 要的术前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等;要求患者术前停止使用某些可 能影响手术的药物。
手术器械和药物的准备
局部炎症
注射胶原酶后可能出现局部炎 症反应,表现为腰部疼痛、肿 胀等症状。
症状反复
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症状 反复的情况,需再次接受治疗

应对策略与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
术后护理
在接受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之前,患者 应接受全面的评估,确保手术适应症和无 禁忌症。
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 回诊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 势,以促进术后恢复。

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通过 发酵可大量 获得 ,微 生物 来源 的胶 原酶在应用
方 面具有更广 的应 用范 围。通 过对酶学性 质研究表
盘外注射法 ( 硬膜外针穿刺 留置管法 ) 具有操作简单 损伤 小,适应证广 泛等优 点 [ 1 ,但应特别注 意,误
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 患者化学性截瘫。 “
1 9 6 3年 ,S mi t h【 l 首 次 用 木 瓜 凝 乳 蛋 白 酶 ( c h y mo p a p a i n ,简称 木 瓜 酶 ) 治疗腰 椎 间盘突 出症 患 者, 并取 得 成 功,从 此 开 创 了溶 盘 术 治疗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历 史 先河 ,当 时将 其 称 为 “ 化 学 溶 核 术 ”( c h e mo n u c l e o l y s i s ) 。1 9 6 8年 S u s s ma n [ 2 首先提出 用胶原酶替代木瓜凝乳 蛋 白酶 治疗腰椎 间盘突 出症 , 3 / 4和 1 / 4两个片段 。使之溶解度增加 ,最终 降解为 相 关 的氨基 酸 ,被血浆 中和吸 收 [ 9 】 。由于 突出椎间 盘 I 型胶原 含量增加 , I I 型胶原含量减 少,纤维环 I 型/ I I 型的 比例升 高 [ 】 ,而注射用胶 原酶对 3种 亚 型的胶原 蛋 白水 解率是I I I 型 >I I 型>I 型 ,因此 胶 原酶化学溶解 术治疗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疗 效具有 逐步显现 、缓慢增加 、渐趋稳定 的特点 [ 1 ” 。 2 . 胶 原酶的注 射方法 根据酶促反应动 力学基本理论和胶原 酶注射 疗 法 的作用机 制, “ 药达病所 ,酶达底 物 ”是胶 原酶 化 学溶解术 治疗 的基本要求 。安全 性和微创性 是该 疗法 存在 的基础 ,而影像学监视和 局麻药试验 是重 要 的保证手段 。 无论设计何种穿刺途径和注射方法, 都应 该遵 循这 3个要素 [ 1 2 ] o注射胶原酶方法 可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理: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主要成分是胶原组织,胶原蛋白酶是一种主要溶解胶原蛋白的酶[或称胶原纤维的靶酶,它只对胶原蛋白有降解作用,由溶组织梭状芽胞杆菌中提炼而成。

此酶能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害邻近结构,不损伤细胞膜及神经细胞,不破坏血红蛋白、硫酸角质素等蛋白质。

能在生理温度和酸碱度下分解胶原纤维,使髓核和纤维环溶解65~90%[盘内注射],并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解除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盘外注射直接溶解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缓解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并中和局部的致炎物质,从而达到消除神经根性疼痛的目的。

胶原纤维被溶解后,分解为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赖氨酸等氨基酸,随后被血浆所中和。

椎间盘组织被此酶溶解后,镜下可见分散成丝状的断裂胶原纤维,或为呈浅色无结构的均质状物质。

鉴于退变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主要成分是胶原组织以及木瓜蛋白酶的严重的毒性反应,1969年Sussman及Mann提出用胶原蛋白酶进行椎间盘溶解。

并于1981年对胶原酶溶盘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报导[盘内法]。

1975年国内合成医用胶原酶,同年应用于临床。

1995年国内胶原蛋白酶制剂的生物效价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制剂。

2002年由中华骨科学会和卫生部科技发展中心医药咨询公司联合主持进行IV 期临床方案论证,江西省疼痛临床中心为全国六家论证单位之一,也是唯一一家非骨科单位。

1适用征
经临床病史、症状、体征、CT和/或MRI明确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曾经一般治疗症状不能稳定缓解者。

腰椎间盘髓核溶解术的相对适应征有:椎间盘突出病人手术失败或复发、脊柱镜下切吸不全及椎体轻度滑脱、椎管狭窄合并间盘突出,有典型的腰腿疼痛症状、体征,并同CT和/或MRI诊断相符者。

2禁忌征
--椎间盘髓核脱出或游离者;
---椎间盘纤维不钙化者;
---腰椎有明显不稳者;
---影像学虽然显示有椎间盘突出,而症状主要为腰痛,无下肢根性放射痛;
---腰椎退行性病变严重,如椎是隙严重狭窄,侧隐窝狭窄,骨赘增生及黄韧带肥厚与骨化等构成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压等;
---马尾神经损害;
---肌力严重损害、足下垂;
---存在精神及心理障碍者;
---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
---孕妇及14岁以下儿童。

3穿刺注射方法
可简单分为盘外注射法和盘内注射法。

将注射用胶原酶注射到突出的腰椎间盘髓核周围的方法即盘外法。

盘外法又分为硬膜外前间隙和硬膜后间隙法
硬膜外后间隙法,由于注射点远离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给药量相对要大,临床疗效较差目前已不推荐临床使用。

硬膜外前间隙法依局部解剖和进针径路不同以分为四种方法:
1)经椎间孔安全三角区进针至突出髓核的旁路法;
2)经骶管裂孔插管从硬膜外前间隙至突出髓核周围的骶管裂孔前间隙法;
3)经棘突间隙进针从硬膜外后间隙插管至突出髓核周围的硬膜外前间隙法; (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此法效果有局限性)
4)经椎板外切迹或小关节内缘穿刺至铡隐窝的硬膜外前间隙法。

将注射用胶原酶注射到突出的腰椎间盘髓核或纤维环内的方法即盘内法。

盘外法穿刺法除经棘突间隙进针从硬膜外后间隙插管法外,其他三种方法在对应椎间隙穿刺进入椎间盘或突出的髓核内给药则为盘内法。

4术前准备
--一般检查治疗;
--术前谈话,签字;
--交待好术前床上行二便训练。

--术前抗菌素过敏治疗,当天行息斯敏感10mg口服,围术期抗菌治疗;
--术前开放静脉行50%GS20ml+DX5mg iv,并以液体维持通道。

5术后观察及护理
国产胶原酶自临床应用以来末见过敏休克和脊髓病变合并症,从这方面来讲是很安全的。

盘内注射术后腰痛中常见和主要的反应,有时会很剧烈,可行消炎止痛药,必要时要行硬膜外阻滞。

间盘感染以严格的无菌操作来杜绝,否则后果严重。

术后腹胀,尿潴留均为暂时性的,对症处理即可消失。

具体处理如下:
1)平车送回,俯卧6小时后取屈膝屈髋平卧3天。

此体位可使腰腹肌松弛,以
达到降低间内压,防止及缓解腰痛。

2)保留输液以防迟发变态反应或肛门排气之前补液。

3)术后2小时内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4)为予防腹胀以生及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应早期进食,术后也可胃肠动力药或
莱菔承气汤。

5)盘内注射溶盘后腰痛为术后常见反应,在处理上较为困难,有必要让患难与
共者术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其机理大多认为间盘内压增高或间盘内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窦椎神经有关。

6)术后卧床3~7天,可据病人腰痛情况及程度来决定是否下床。

下床后腰围保护3月。

7)病人下床活动时,大多数会有腰酸、使劲不上或腰痛加重等现象,均是脊柱
失稳所至,故下床初期仍然以卧床休息为主,同时加强腰背肌力锻炼,一般会逐渐消失。

8)过敏性休克诊断和处理同快速过敏反应。

9)一旦突然出现腰腿疼痛加剧,并有肌力进一步下降的表现,应考虑有髓核脱
落的可能,尽早手术治疗。

7不同形态突出与穿刺径路选择的关系
在对不同形态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我们体会到,不同穿刺径路注射胶原酶对临床效果有相当在的差异性,我们的体会是,对侧方型突出者可采用小关节内缘穿刺,必要时可盘内外联合注射;对极外侧型突出则宜采用侧外入路注射;对中央偏侧型突出可采用侧外入路或骶前硬膜外置管法注射。

对任何形态的突出均采用一种方法效果是有局限性的,也是不可取的。

8 关于神经损伤
胶原酶注射无论盘内或盘外均有与神经根接触的可能,因此,接触神经根损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985年Rydevik用临床使用浓度胶原酶与兔的胫神经接触
2h、4w及8w,通过荧光显微镜、神经电生理等进行观察,其结果表明胶原酶可引起周围神经水肿,而神经内微血管床的通透性无改变。

4周及8周后神经内有轻度纤维化,但神经电生理检查无任何神经机能损害,也不损伤神经外膜屏障功能,因此脊神经根接触胶原酶后也不会受到损害。

临床上盘内、外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只要脊神经根鞘膜及神经外膜完整,即使胶原酶与神经根接触也不会损害神经根。

但脊神经根屏障破坏或直接注射到神经鞘膜内则有损伤神经根的可能。

临床上报导的神经根损伤多为进针直接损伤神经而非胶原酶所致。

如若胶原酶漏入或误入蛛网膜下腔即有发生严重后果,甚至截瘫及脑出血的可能。

9 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突症的效果
胶原酶注射溶核术除严格掌握适用征外,其疗效与操作技术;突出类型、程度、突出大小、是否有合并症及病程长短有关。

各期临床试验后复证实其对临床上最常见侧方型轻/中度突出疗效明显。

酶制剂作用后胶原降解需要一定的时间,胶原
酶注射疗效显示比较缓慢而持久,其疗效显示具有缓慢发挥---逐渐增加--保持稳定的特点。

治疗效果一般在注射后两周起开始明确增强。

与手术组比较结果显示:3个月?a1年优良率溶盘组比手术组平均高10?a11%,2年以上无需其他治疗者两组分别为88%和86%,10年后复发率溶间组为32%而手术组39%。

再次手术率几乎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溶盘组二次溶盘治疗的成功率仍很高。

另外,我们在临床上结合现有的工作条件对一些中央型或侧方型较大甚至巨大间盘突出[7—10mm]进行了探索性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原则上,除操作失败原因外,注射两月后评估无效或复发者应选择其们治疗方式法,不宜重复溶盘。

但近几年临床上对此有新的认识,如果突出物大或多间隙突出者也可在2周?a2月内再次溶盘,溶盘前应提早3天进行抗过敏治疗。

总结
胶原酶注射髓核溶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特别是近几年的探索研究,它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方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但一定要在有丰富穿刺经验的专科医生严格掌握适用征前提下实施,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