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光合作用(partI)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共34张PPT)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 因为 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
C02原料的供应
2NH3+3硝O化2细菌 2HNO2+2H2O+ 能2H量NO2+硝O化2细菌 2HNO3+能量 6CO2+6H2能O量 2C6H12O6+ 6O2
异养生物
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 命活动。例如人、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的细菌
总结:
原光 理合 和作 应用
用的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化能合成作用
1.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 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 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 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 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 ⑤生长良好 ⑥生长不良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H2O 水的
光解
光 能
叶绿体 中的色

O2
[H ]
供氢 酶
ATP

ADP+Pi
2C3
CO2
多种酶参 加催化
C5
(CH2O)
光反应阶段 (类囊体薄膜 )
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基质)
光合作用总的反应式:
CO2+H2O 叶光绿能体(CH2O)+O2
光能
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实验 500 多次
结论:只有在光 照下只有绿叶才 可以更新空气

第四章及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

第四章及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

第四章及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四章: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植物和一些浮游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还释放出氧气作为副产物,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

以下将详细介绍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是:光能被植物捕获,并转化为化学能;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叶子的叶绿体中,而叶绿体中含有许多绿色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等。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能转换和化学能转化。

在光能转换阶段,光能经过光合色素的吸收和传递,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发生在光合色素分子所组成的光合反应中心中。

光合色素分子中的色素分子通过吸收光能激发,使电子获得能量,从而成为激发态的电子。

然后,这些激发态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的传递过程,最终传递到齐次电子受体,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化学能转化阶段是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激发态的电子被叶绿素分子中的齐次电子受体接收,并转移到电子传递链中的不同受体上。

这个电子传递链中的受体分子分为两类:一类接受电子并将其转移到下一个受体分子;另一类将电子转移到反式光合细菌中的离子泵。

这些反式光合细菌在电子传递链中通过光生产出的质子梯度驱动ATP合成酶,生成ATP;同时利用光合前细菌通过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生成ATP。

这些生成的ATP分子将能量提供给光合作用中下一个阶段的反应。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展的重要过程,它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节。

下面将介绍几种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

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增加对光合作用有刺激作用,但当光照强度过高时过量的光能会对植物产生伤害。

植物通过光敏感蛋白和光感受器对光照强度进行感知,并通过调节光合色素的合成或降解、调节光合酶的活性和光合抑制物质的产生等方式来调节光合作用的效率。

2.温度:光合作用对温度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对温度的响应也不尽相同。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定义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病菌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乳酸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要,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热能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1] )的生化过程。

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

植物生产链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价格控制,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无机叶绿体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

通过食用,价值链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

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

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作用机制作用原理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法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植物一些则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的一种。

对于绿植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在光照强度太强的时候植物的会关闭,导致营养物强度减弱),灵活运用它们利用太阳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孕期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关键的关键参与者是层次结构的叶绿体。

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才,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已成表皮淀粉等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逐步转变将太阳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中才的化学能的过程!化学方程式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12H2O + 6CO2+ 阳光→ C6H12O6(葡萄糖)+ 6O2+ 6H2O(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化学反应式12H2O + 6CO2→ C6H12O6(葡萄糖) + 6O2+ 6H2O 箭头上标的条件是:酶和光照,下面是叶绿体)H2O→2H++ 2e- + 1/2O2(水的光解)NADP+ + 2e- + H+ → NADP H(递氢)ADP+Pi+能量→ATP (递能)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2C3化合物+4NADPH→C5糖(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C3(一部分)→C5化合物(C3再生C5)C3(一部分)→储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有的还生成脂肪)ATP→ADP+Pi+能量(耗能)C3:某些3碳化合物C5:某些5碳化合物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所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注:因为反应中心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后,叶绿素a激发出了一个电子,而旁边的酵素酵素使水裂解成氢离子和氯离子,多余的电子去补叶绿素a分子上缺的。

第5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3和4课时PPT课件

第5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第3和4课时PPT课件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叶绿体中 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叶绿素能够 吸收和转化光能,而且叶绿素只有在 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
.
21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吗?
变量因素: 光 设置对照: 一组有光,另一组无光 选用刚要长出第一片幼叶的小麦苗或豆芽
有光 叶片变为绿色 有叶绿素
无光 叶片为黄白色 无叶绿素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制造有机物,存储能量
.
27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食物来源
动物和人类的食物来源
.
28
(二)能量来源
植物、动物、人类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中的能量也是亿万年前 的光和作用存储的
.
29
(三)氧气的来源
生物呼吸要消耗氧气, 各种燃烧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叶肉细胞中有绿色颗粒结构
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绿色颗粒结构多 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 绿色颗粒结构少 11
叶片的基本结构
1、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
表 2、表皮细胞无色透明 有利于阳光射入 皮 3、细胞排列紧密 有利于保护
4、外有透明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保护 能防止水分蒸发 有利于透光
.
12
气孔组成: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呈半月形
.
19
小结:
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1、叶片:阔而扁平,吸收阳光的表面积大; 角质层:防止水分流失
2、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含有叶绿体 和叶绿素,利于吸收阳光和进行光合作用;
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利于气体在叶内 自由移动(如二氧化碳);
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

2024年光合作用优秀课件(多应用版)

2024年光合作用优秀课件(多应用版)

光合作用优秀课件(多应用版)光合作用优秀课件一、引言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化过程之一,它不仅为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提供了能量,而且为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

光合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本课件将对其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讲解。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是指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1.光反应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在光反应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产生高能电子。

这些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过程,最终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

2.暗反应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在暗反应中,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还原力,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如葡萄糖。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能的吸收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的吸收。

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含有光合色素,如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它们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

2.电子传递链在光反应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后,产生高能电子。

这些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过程,最终用于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

3.水的光解水的光解是指在光反应中,水分子被高能电子还原,产生氧气、电子和质子。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副产物,释放到大气中。

4.ATP的合成在光反应中,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最终用于ATP的合成。

ATP是细胞内的一种能量分子,用于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还原。

5.二氧化碳的固定在暗反应中,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还原力,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

这个过程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

6.有机物的合成在暗反应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二氧化碳被还原为有机物,如葡萄糖。

这些有机物可以用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可以作为食物来源供动物和人类食用。

四、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合作用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应等。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
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 试管,用拇指堵住管 口,倒转移入玻璃水 槽的水中,套在漏斗 短管上,试管内要充 满水。
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
4.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而阳光 充足的环境里,使金鱼藻接受 阳光照射。不久便可以看到许 多气泡从金鱼藻中放出,并聚 集在试管顶端。
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
得更旺。
排水集气法
本实验我们可以用下图装置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
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活动目标】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金鱼藻、玻璃水槽、玻璃
棒、剪刀、短管漏斗、试管、卫 生香或木条、火柴、小木块、碳 酸氢钠、清水。
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
因为它们白色的边缘不含叶绿素
实验小结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片, 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作用需 要叶绿素。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 叶绿体内,因此,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在玻璃板上放置一个培养皿, 将少量25%氢氧化钠溶液倒入 培养皿里(氢氧化钠溶液有吸 收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然后,将装有枝条的小烧 杯放在培养皿里,用广口瓶罩住实验装置,并在广口 瓶口涂一点凡士林,防止气体出入。用同样的方法做 好第二套装置,但培养皿里用清水代替氢氧化钠,形 成对照实验。
引申拓展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生活中哪些实例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圆圈内叶片就 没有水供应了
观察下列植物叶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银边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
彩叶草
实验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共47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共47张PPT)
⑵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光合速率减慢,当减弱到一定的光照强度时, 光合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几乎相等,此时的光 照强度为光补偿点
图一
图二
1、图二曲线和图一曲线有何不同,A、B、C三点的含义是什么?
A
AB
B
B点之后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阳生 阴生
若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请把 它们区分出来。
B 和 B′点都表示 CO2 饱和点。
应用:“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
3.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应 增大昼夜温差:

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夜晚适当降温,以降低作物细胞 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保证有机物的积累,促进作物生长。
水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夏季中午温度高 蒸腾作用强 叶片缺水
气孔关闭
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二、1779年英格豪斯(荷兰)实验
黑暗
光下
①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②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一段时间后
结论:植物可 以更新空气
一段时间后
三、1785年,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 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四、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 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ch光合作用中c3c5atph的含量变化h减少atp减少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合成量减少光照强弱co2供应丌变光照丌变减少co2供应含量上升ch2o合成量减少h相对增加atp相对增加条件c3c5h和atpch2o合成量光照减弱co2供应不变光照增强co2供应不变光照不变增加co2供应光照不变减少co2供应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加hatp变化同步c3c5变化相反变化发生在短时间内后又建立新平衡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节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节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节光合作用(知识点+练习)(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五、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发现内容时间过程结论普里斯特1771年蜡烛、小鼠、绿色植物实验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萨克斯1864年叶片遮光实验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恩格尔曼1880年水绵光合作用实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释放出氧鲁宾与卡门1939年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来自水2、场所双层膜叶绿体基质:DNA,多种酶、核糖体等基粒多个类囊体(片层)堆叠而成胡萝卜素(橙黄色)1/3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黄色)吸蓝紫光色素(1/4)叶绿素A(蓝绿色)3/4叶绿素吸红光和蓝紫光(3/4)叶绿素B(黄绿色)1/43.过程光反应暗反应条件光、、H2O、色素、酶CO2、[H]、ATP、C5、酶时间短促较缓慢场所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的基质过程①水的光解 2H2O → 4[H] + O2② ATP的合成:ADP + Pi + 光能→ ATP ① CO2的固定:CO2 + C5 → 2C3② C3/ CO2的还原: 2C3 + [H] →(CH2O)实质光能→化学能,释放O2同化CO2,形成(CH2O)总式CO2 + H2O ——→(CH2O) + O2物变无机物CO2、H2O →有机物(CH2O)能变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合作用的实质通过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制造有机物,实现物质转变,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②调节大气中的O2和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③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光合作用》PPT

《光合作用》PPT

1.领悟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 懈努力的结果。 2.领略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3.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
四个科学实验
17世纪上半叶 PPT模板:素材: PPT背景:图表: PPT下载:教程: 资料下载: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教案下载: PPT论坛:课件: 语文课件: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生物课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
1779 英格豪斯(荷兰)实验
1864 萨克斯(德国)实验
探索光合作用
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实验原理 绿叶在光下是否合成淀粉,可用碘液进行测试。因 为在化学反应中淀粉遇碘变蓝。但是碘分子难以进入叶 的活细胞,而且叶绿体中色素的颜色会干扰碘与淀粉显 示的蓝色。因此,用煮沸的酒精杀死叶片细胞,并使叶 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碘分子浸入脱色叶片的细胞中,测 试淀粉是否存在。
第1节 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 知识与技能: 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
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几个经典实验,能够解释光合作用 的发现过程、实验原理及理解光合作用发生 的场所和产物的判定方法及其原理,体验生 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 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演示实验(四):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水
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讨论分析
1.第一、第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二氧化碳
2.第一套实验装置的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第二套实验装置 的叶片变蓝,说明了什么?

必修1第5章 光合作用(50页)

必修1第5章  光合作用(50页)

• 自然环境一昼夜光合作用曲线
• 密闭容器环境一昼夜光合作用曲线
• 5.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
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出室内CO2浓度变化,并绘制
出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3-10-19所示)。根据曲线所
得到的结论是 (
)
• A.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是b点
• 和c点
• B.d点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比a点多 • C.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 • D.呼吸速率最高的是b点,最低的是c点
恩格尔曼实验证明了:
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水绵
好氧型细菌
恩格尔曼实验设计巧妙之处在于:
(1)选材方面,选用水绵为实验材料。水绵不仅具有细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 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分析研究。 (2)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光线和氧气的影响,从 而确保实验正常进行。 (3)选用了极细光束照射,并且选用好氧细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判断出水绵细 胞中释放氧的部位。 (4)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比实验,从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
光照不变 停止CO2供应 光照不变 CO2供应增加 光照不变 CO2供应不变 (CH2O)运输受阻
减少
增加 增加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H]、ATP、C5的变化一般呈正相关;C5与C3变化相反。 “无光C3多,无碳C3少”
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H 2O 2[ H ]
光解
暗反应 叶绿体的基质中
需多种酶催化
a.CO2固定:

植物生理学第五章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第五章光合作用
cytochrome b6f complex.
ATP酶复合体(ATPase)
证实叶绿体中CO2同化和光合放氧反应部位的实验
光+CO2
O2+CH2O
低渗 完整叶绿体
破损叶绿体
光+Fe3+
O2
Hill反应
离心
问题:如何证明CO2同化
基质
场所是在叶绿体的基质,
而光合放氧反应是在叶
绿体的膜上进行?
光合膜
叶绿素a 叶绿素b 高等植物
叶绿素 叶绿素c 叶绿素d
藻类中
细菌叶绿素—光合细菌
— ➢叶绿素是双羧酸的酯,一个 羧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 羧基被叶绿醇所酯化。
➢叶绿素a与 b的不同之处是 叶绿素a比b多两个氢少一个 氧。两者结构上的差别仅在 于叶绿素a的第Ⅱ吡咯环上一 个 甲 基 ( - CH3) 被 醛 基 ( - CHO)所取代。
3. 维持大气中O2和CO2的相对平衡 释放出千亿吨氧气/年
问题:为什么没有光合作用也就没有繁荣的生物世界?
人类面临 四大问题
人口急增 食物不足 资源匮乏 环境恶化
依赖 光合生产
因此深入探讨光合作用的规律,揭示 光合作用的机理,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 务,愈加显得重要和迫切。
光合作用研究简史
➢ 1771——1864(第一阶段,近93年) ➢ 1864——1945(第二阶段,共81年) ➢ 1945——至今(第三阶段) ➢ 当前,光合作用的分子生理学研究
• 狭义的:
绿色植物 利用光能把CO2和水 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 程。
CO2+ H2O 光 绿色植物 (CH2O)+O2
CO2+2H2O* 光 绿色植物(CH2O)+ O2*+ H2O

《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PPT课件
(1)徒手切片时常用手捏紧________________,将平放在载玻片上的叶片切成薄片。(2)切下的薄片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
并排的两个刀片
盛有清水的玻璃皿
(3)用毛笔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放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作成___________.(4)制成临时装片后,放在___________下观察,可以看到:①[2]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6]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__组织。②[3]_________和[5]_________共同构成了_________,属于_________组织。③[4]_________内含有输导水分、无机盐的_________和输导有机物的_______。
叶片的结构
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表皮叶肉叶脉
上表皮下表皮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网状叶脉平行叶脉
1.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地切下C.迅速地来回切拉 D.缓慢地来回切拉
练习徒手切片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观察叶片的结构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观察横切面图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叶的下表面
撕取叶的下表皮
对下表皮细胞染色
气 孔
表皮细胞
气 孔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表皮细胞内没有
叶的下表皮结构图
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
1.叶的组成
叶片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有什么特点?相邻两片叶的排列有什么关系?这种排列特点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

(完整版)光合作用优秀课件

(完整版)光合作用优秀课件
过程简述
光合作用可以简单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 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还原氢;在暗反应阶段,植物利用还原氢和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在酶的催化下合成有机物。
光反应与暗反应区别联系
区别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需要光,产物为氧气、还原氢和ATP;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需要 光,产物为有机物。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暗 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二者紧密 联系,共同完成光合作用。
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过程
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 ATP中的化学能;在暗反应阶段,这些化学能被用来合成有机物。
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参与了自然界的碳循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 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些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被利用或转化为其他生物可利用的 物质,从而实现了碳在生物圈中的循环。
(680nm)的吸收和传递;PSI产生的还原力用于NADPH的形成,而
PSII产生的氧化力用于水的光解和质子的释放。
电子传递链载体和路径选择
电子传递链载体
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质蓝素(PC)等。
路径选择
在光合作用中,电子从PSII传递到PSI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细胞色素b6f复合体的循环电子传递路径,二是 通过PSI的直接电子传递路径。不同植物和环境下,两条路径的选择有所差异。
除叶绿素外的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对光合作用影响
辅助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扩大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同时,它们还能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破坏。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含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能
量子 原初反应
电能
电子 电子传递 类囊体膜
活跃的 化学能
ATP NDAPH2 光合磷酸化
稳定的 化学能
碳水化 合物等 碳同化 叶绿体间质
二、同化力的形成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步。 原初反应 也可分为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CO2同化三大步 。
(一) 原初反应
原初反应是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 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结构
类胡萝卜素除有吸收传递光能的作用外,还 具有使光合器免遭强光伤害的保护功能。 叶绿体色素的含量与比例,随植物种类和生 长环境条件而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 叶 绿素∶类胡萝卜素=3∶1, 叶绿素a∶b=3∶1 。
(三) 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叶绿素吸收带主要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
离体叶绿体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分为二大步光反 应与暗反应
The light and carbon (formerly dark) reactions of photosynthesis occur in distinct chloroplast compartment
光合作用中各能量转变情况
能量 变化 能量 物质 转变 过程 反应 部位
光能的吸收
包括
光能的传递 光能的转化
原初反应特点是: 反应速度快,在 10-12和10-9秒内 完成,且与温度无 关,可在―196℃ (液氮)和 ―271℃(液氦) 温度下进行。
第三节 原初反应
1.光能的吸收与传递
原初反应是光合单位(photosynthetic unit) 完成的。 光合单位是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进行光化学反应的 基本单位。大约由210-300个色素分子组成。
(2)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因素 光:影响原叶绿素酸酯转变为叶绿素酸酯。 温度:最低温度是2-4℃;最适温度是30℃; 最高温度是40℃。 矿质元素:N、Mg、Fe、S、Mn、Cu、Zn等元 素都影响叶绿素形成,缺乏任何一种,都导致 缺绿病。 水分:缺水时,叶绿素不能形成,已有的叶 绿素加速分解。 氧气: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几个过程都需 要氧,缺氧影响叶绿素合成。
传递方向:高能 (短波) 低能(长波)
激子传递 传递方式: 共振传递
激发能在色素间的传递机制: 共振传递 :一个分子色素吸收光能激发后,其中高能电 子的振动会引起附近另一个分子中某个电子的振动, 这样连续传递下去直到中心色素,共振传递适于分子 间距离大于2nm色素分子间的光能传递。传递速度与分 子间距离6次方成反比。在相同和不同色素间均可传 递。 激子传递:适用于分子间距离小于2nm的相同色素分子间 的光能传递。传递速度与分子间距离3次方成反比。
第二节
光合细胞器与光合色素
一、 叶绿体 (chloroplast )
(一) 叶绿体的发育、形态及分布: 1.发育: 由前质体(proplastid)发育而来,前质 体存在于茎端分生组织中。当茎端分生组织 形成叶原基时,前质体的双层膜中的内膜若 干处内折并伸入基质扩展增大,在光照下逐 渐排列成片,并脱离内膜形成囊状结构--类 囊体,同时合成叶绿素,发育为叶绿体。
光合作用氧气的来源 (1) 细菌光合作用 紫色硫细菌和绿色硫细菌: CH2O + 2S + H2O CO2+2H2S 紫色非硫细菌: 将光合细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比较,提 出光合作用通式: CH2O + 2A + H 2O CO2+2H2A
鲁宾和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中氧 来自于水。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意义和研究历史
光合作用 的特点
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1.水被氧化为分子态氧, 2.二氧化碳被还原到糖水平 3.同时发生日光能的吸收,转化和贮藏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意义和研究历史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是制造有机物质的主要途径; 2.大规模地将太阳能转变为贮藏的化学能,是 巨大的能量转换系统; 3.吸收CO2,放出O2,净化空气,是大气中氧的 源泉。
第三节 原初反应
2.光能的转换 光合反应中心是一个复杂的色素蛋白复合 体,它是由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原初电子 受体和原初电子供体组成。它们协同作用 进行光化学反应,完成光能的转换功能。 D•P+•AD+•P•AD•P•A D•P*•A
光能
PSI和PSII 两个光化学反应
PSI光化学反应: P700A0 P700*A0
3.类囊体(thylakoid): 基质类囊体 (stroma thylakoid)或基质片层基粒类 囊体 (grana thylakoid)或基粒片层,片层与片层接触 的部位称堆叠区(appressed region),不接触的部分 称非堆叠( nonappressed region)。
A: Structure model of plant chloroplast. B: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plant chloroplast.
叶绿体的发育
2.形态:扁平椭圆,大小在长3-7μm,厚2-3μm。 一般在10到数百个不等,大小在长3-7μm, 厚2-3μm。 3.分布:多分布在与空气接触的质膜旁,与非绿色细 胞相邻处如表皮细胞和维管束细胞, 这样的分 布有利于叶绿体同外界交换气体。 4.运动:随原生质环流运动。随光照的方向和强度运 动。
Chloroplast movement in the green algal genus Mougeotia
叶绿体的运动
(二) 叶绿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1.被膜(envelope): 外膜,内膜 2.基质(stroma)及内含物 基质成分: 水,可溶性蛋白(各种酶系,特别是RuBP),低 分子有机物,无机离子, DNA, RNA, 脂类等. 在基质中进行的反应:CO2同化,亚硝酸还原,氨同化,硫 酸还原、叶绿素合成等。 内含物: 淀粉粒, 质体小球
第三节 光合作用机理
一、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1771年普里斯特利的设计实验证明了植物可能更新空气
在光下植物绿色叶片中有淀粉粒形成,在暗中数小时后 淀粉粒将减少。 证明:光合产物是淀粉。 同时证明: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照条件
此后经历了约100年的时间(1771-1864), 确 立了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6CO2 + 6H2O C6H12O6 +6O2 简化后的光合反应式 : CO2+H2O (CH2O) + O2 ΔG0'=478kJ• mol-1
(2) 希尔反应(Hill reaction) 英国科学家希尔 (1939) 发现在离体的叶绿体 (实际是被膜破碎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当 的电 子受体(如草酸铁、铁氰化钾、醌、醛), 照光时可 使水分解而释放氧气。 4Fe3+ +2H2O 叶绿体
希尔氧化剂
4Fe2+ + 4H+ + O2
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有电子受体存在的情况 下,分解水放出O2的反应称为希尔反应. 电子 受体称为希尔氧化剂。 希尔反应的意义: ①证明了光合作用氧的释放和CO2还原是两个不 同的过程,O2 来自水的分解。 ②将光合作用研究深入到细胞器水平,为光合作 用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聚光色素(light-harvesting pigment)没有 光化学活性,只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绝大多数 色素如叶绿素类、类胡萝卜素类者属于聚光色素。 反应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er pigment)是指具有 光化学活性的色素,其既能捕 获光能,又能将光能转化为电 能,反应中心色素又称之为光 能的捕捉器和转换器。由一些 特殊的叶绿素a分子构成。
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意义和研究历史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1.定义: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CO2和 H2O同化为有机物,并合细胞 (CH2O)+O2+H2O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意义和研究历史
光 6CO2+6H2O 光合细胞
基本公式
(C6H12O6)+O2
(1)PSⅡ复合体 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产生 强氧化剂,使水裂解释放氧气,并把水中的电子传 至质体醌。这一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的两侧,在膜 内侧进行水的光氧化,膜的外侧还原质体醌。 PSⅡ主要分布在类囊体的垛叠部分,PSⅡ颗粒 较大,直径为17.5nm。 是含有多亚基的蛋白质复 合体。反应中心色素是P680。
用大于685nm 的远红光照射小球 藻,虽然仍被叶绿 素吸收,但量子产 额急剧下降,称为 红降现象。
双光增益效应(enhancement effect) 或爱默生效应 (Emerson effect): 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 光合效率的现象称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
因此,推测有两个光系统存在。后从叶绿体 光合片层中分离出了两个光系统,称为光系统Ⅰ (PSⅠ)和光系统Ⅱ(PSⅡ)。
类囊体膜结构
二、叶绿体色素 (一)种类 叶绿素 叶绿素a,兰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α、β、γ)橙黄色 叶黄素 黄色 藻胆素 藻红蛋白 (仅存在于红藻、蓝藻中) 藻蓝蛋白
(二)结构和性质 1.叶绿素类(chlorophylls)
2.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由8个异戊二烯单位形成的四萜,分子两端各有一个不 饱和的取代的环已烯,即紫罗兰酮环。包括胡萝卜素 (carotene),叶黄素(xanthophyll)。
(三)类囊体膜上的蛋白复合体 类囊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上 膜上分布着四类光合复合体:光系统I(PSI)颗粒、 光系统II(PSII)颗粒;Cytb6/f 复合体;ATP合成 酶复合体。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有利于电子传 递,H+的转移及ATP合成。
Organization of the protein complexes of the thylakoid membra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