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80例防治探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80例防治探讨
增加 , 由于没 有诊 断这一疾病的统一标 准 , 容 易出现误诊 、 漏
准” 及“ 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 ”

1 . 2 方法
本组 8 0 例患者均接受 综合治疗 , 给予 其低流 量
的持 续吸氧 以及解 痉平 喘 , 维 持其水 、 电解 质平衡 , 抗 感染 ,
利 尿等 , 同时联合应用丹参 、 黄芪 、 肝 素等活血化瘀 药物进 行
选择 8 O例患有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病并冠心病 的患者进行研究 , 对 于处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 要在进行综合
治疗 的基础之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 生素 , 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凝 、 溶栓 以及有创或者是无 创机
械通气等 的处理 , 对缓解期 的患者进行 随诊 , 同时进行 长期 的家庭 氧疗及 口服空血小板 凝集药 物、 无 创
重 要 的影 响 。 参 考 文 献
[ 1 ] 王 海 燕. 肾脏 病 学.第 2 版.北 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2 0 01: 1 6 5 8 .
[ 3 ] 刘文英 , 莫颖 , 张蕾. 连 续性血 液净化 治疗 老年 重症急性 肾衰
竭. 中国中西 医结合 肾病杂志 , 2 0 1 1 , 1 2 ( 6 ) : 5 2 9 - 5 3 0 . [ 4 ] 周红卫. 血液净化方 式对老 年急性 肾衰竭 预后 的影 响. 《中国
表l 8 0 例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并冠心病患者 的临床表现 ( 例, %)
作者单位 : 4 7 3 0 5 8 河南省南 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附属医 院心 内三科
老年 学 杂 志》, 2 0 0 7, 0 6 : 1 2 4 — 1 2 5 .
[ 5 ] 王悦 , 崔专 , 范 敏华. 住 院患 者 中急 性 肾功 能衰 竭的流 行病学 和病 因分 析. 国危重病急救 医学 , 2 0 0 5; 1 7 ( 2 ) : 1 2 1 ・ 1 2 3 . [ 6 ] 周蓉 , 张芸 , 沈杰. 老年人急性 肾功能衰竭 的病 因与 预后分 析. 中国血液净化 , 2 0 0 4, 3 ( 5 ) : 2 6 1 - 2 6 3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A. Do some exercise.B. Go shopping.C. Wash her clothes.2. 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A. To cancel a flight.B. To make an apology.C. To put off a meeting.3. How much more does David need for the car?A. $ 5,000.B. $20,000.C. $25,000.4. What is Jane doing?A. Planning a tour.B. Calling her father.C. Asking for leave.5. How does the man feel?A. Tired.B. Dizzy.C. Thirst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A. Watch TV.B. Play outside.C. Go to the zoo.7.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home.B. In a cinema.C. In a supermarke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

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

浅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治疗的8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42例,观察组合并冠心病,对照组42例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数据。

结果在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及心界扩大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其症状由于受到体征影响,不易被发现,在临床上很容易漏诊、误诊,所以,大力加强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治疗医学上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是:由于患者肺组织、动脉血管或胸廓发生慢性病变,从而引发肺部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异常;对于冠心病的定义:是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由于这两种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且极易互相诱发,所以当两者同时发生时患者病情会更复杂,症状和体征的相互掩盖加大了诊断难度,目前尚无确切的诊断标准,因此漏诊、误诊时有发生,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1]。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心悸、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界向左扩大等,患者心肌缺氧缺血。

为了进一步认识该类疾病,本文选取我院8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详细情况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42例合并冠心病患者,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是(50±5.3)岁。

对照组为42例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是(51±4.6)岁。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经过相关诊断标准分别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和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自然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研究
统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2 . 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 表现
对 两 组 患者 的临 床 表现 进 行 对 比,结 果发 现 : 实 验 组 患者 呼吸 困难 、心界 向左扩 大 、心 悸 、心 绞痛 发 生 率较 较 对照组 高 尸 <0 . 0 5 ,具有 显著差 异性 。具 体统 计数据 如表 1
者 2 9例 ,年 龄 4 4~8 2岁 ,平 均 年 龄 ( 5 2±6 . 5)岁 。将 8 O例患 者随机 分成两 组 ,每 组 4 0例 ,观 察 组 均 为慢 性肺 源 性 心脏 病 合并 冠 心 病患 者 ,对 照组 为 单 性 慢性 肺 源 性心 脏 病 患者 。两 组 患 者 的年 龄 、性 别 等 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4 年第 l 4 卷第 3 期

临床研究 ・
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病合 并冠心病 临床研究
( 新疆额敏县人 民医院 ,新疆 额敏县 8 3 4 6 0 0)
王月青
摘 要 :目的 研 究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痛 合并冠心病 临床特 点 ,为该病症的 临床 治疗提供依 据。方法 回顾分析 2 0 1 2年 1 0 月至 2 0 1 3年 1 0月我院收 治的 8 0 例 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病 患者病例 。将 这 8 O例 患者 随机 分成观察组 与对 照组 ,每 组 患者 4 O 例 。其 中观察组 患者均为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病合 并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为单一性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病患者。观察对 比两 组 患者临床 表现 以及 心电图状 况 ;观察组在 治疗肺 心病 的基 础上 ,使 用酚妥拉 明和 多巴酚丁胺 治疗冠心病 ,并给予基 本 的- 临床护理 。对照组使 用复 方氨基酸 、川 弓嗪 、肝素 、藻酸双脂钠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 组患者呼吸 困难 、心界 向左 扩大、心肌梗 死等发 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 0 5 ;实验组 陈旧性心肌梗 死、束支传导 阻滞、电轴左偏 、缺血性 S T . T改 变发 生率高于对照组 P < 0 . 0 5 。使 用对应方法治疗后 两组 患者康复情 况较好 ,未出现其他不 良反应 。结论 慢性肺 源性 心脏病合 并冠心病 临床表现复 杂,临床 中应加强该病症的治疗研 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0月入院治疗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中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40例。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经过采用具有差异性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患者心电图各项的检查结果。

结果经过两组患者的对比分析之后,其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相较于对照组比较多;心电图的各项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改变比例相较于对照组较高。

结论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的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因此,在该病症的治疗中,掌握患者的具体病情非常重要,也是实施治疗的重要依据,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治疗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患者的肺部组织以及动脉血管出现了病变的情况,造成了肺部组织结构出现问题,一般情况下,此类患者会出现心脏衰竭的情况[1]。

冠心病则是由于患者的动脉腔变窄而出现心绞痛以及心肌缺血的现象[2]。

以上两类疾病为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中,合并发作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本文以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悉尼港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其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来自于本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另一组是对照组,为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全部的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且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所示: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入医院后实施治疗,需要检查患者的肺部和心脏等方面的情况,获得胸片、心电图以及彩超等检查结果,之后根据检查的结果对患者实施吸氧以及抗感染的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方法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是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高度重视,如果发现身体不适要到医院诊断并及时的治疗。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病情一般比较重,所以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治疗,还要对患者予以精心的护理[1-4]。

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优质的护理,能够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让医院护理人员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

醫院的医护人员,一定要对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予以最为贴心的护理服务。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8~74岁,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0~75岁,为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病原因、冠心病发病情况以及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吸烟史等),将上述指标进行分析。

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对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观察与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观察与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观察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诊疗观察与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人进行相关检查、临床症状的统计,并且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结果:彩超显示左心房室长大的患者有25例,占69.44%;两心室长大的患者有10例,占27.77%;左心室后壁搏幅下降的患者有32例,占88.88%。

放射检查显示左心室长大者的患者有13例,占36.33%;左右心室长大的患者有15例,占41.66%,经过系统全面的治疗后有效率达78.46%。

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进行诊断时应该将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研究,最终才能降低对患者的误诊率。

而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该病的情况比较复杂、治疗的矛盾很多、预后欠佳。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冠心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几种疾病,但是相对于年龄大的患者来说,二者经常同时发生,由于就诊时表现的症状缺少特异性,这样很容易给诊断造成麻烦,从而影响到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认为临床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要加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研究[1]。

本文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做出相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共接治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5例,选取3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5岁,肺源性心脏病平均病程6年;典型的心绞痛共有4例,占11.11%;不典型的心绞痛共有1例,占2.77%;心前区不适的共有16例,占44.44%;夜晚间断性呼吸困难共有13例,占36.11%;严重心力衰竭共有18例,占50.00%。

1.2 研究方法将36例相关患者的病例提出并采取回顾性分析,严格遵循《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观察表》中的临床要求进行治疗,同时安排专业人员记录治疗数据结果,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等方面,最后加以统计,分析最终结果。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与治疗研究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与治疗研究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与治疗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9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组。

甲组46例为合并冠心病者,乙组44例为未合并冠心病者,对比两组心电图表现和临床表现的差异性,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甲组患者心肌梗死、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电轴左偏、缺血性ST-T、束支传导阻滞等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治疗,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18%。

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尤其是心电图表现更体现出特异性,在加强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效果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其对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干扰,尤其是两者并存时,临床易出现误诊,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1],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9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组。

甲组46例为合并冠心病,乙组44例未合并冠心病。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甲组包括男性24例,女性22例;岁数63岁~81岁,平均岁数(70.73±10.12)岁;肺源性心脏病病程2年~20年,平均病程(10.45±1.12)年;吸烟史1-25年,平均(14.24±3.45)年。

乙组包括男性24例,女性20例;岁数63岁~82岁,平均岁数(70.12±10.40)岁;肺源性心脏病病程2年~21年,平均病程(10.59±1.01)年;吸烟史1-26年,平均(14.40±3.51)年。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男女比例、岁数、发病时间、吸烟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75例。

其中一组采用肺心病治疗方案,另一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分析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ST-T段改变、电轴左偏、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发生率均高于单一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70例(93.3%),高于对照组的59例(78.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具有特殊性,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电图;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41-0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调查显示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和人们饮食方式的转变,发病率持续升高[1]。

由于这两者症状类似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就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5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依据《实用内科学》[2],患者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

在对照组中,男性40例(53.3%),女性35例(46.7%);年龄处于45~81岁阶段内,平均(62.4±2.3)岁。

在试验组中,男性42例(56.0%),女性33例(44.0%);年龄处于44~79岁阶段内,平均(61.0±2.7)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针对性比较(P>0.05)。

1.2 方法1.2.1诊断方法和单一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50例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心电图特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

• 临床研究 •16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研究梁金芝(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9)【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将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诊疗中图分类号:R563.9;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4-0165-0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均属于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且两种疾病合并的患病率较高,在16.70%~32.70%[1]。

二者合并,临床症状复杂,容易出现误诊或是漏诊,病死率较高。

为了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价值,笔者特选取70例病例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

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为(63.11±1.40)岁。

病程在2~10年,平均(4.03±0.44)年。

临床症状:心绞痛6例,心前区不适12例,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3例,心界向左扩大的有5例。

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为(63.17±1.33)岁。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将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肺心病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梗、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对于慢性肺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在单纯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实现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治疗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from March 2013 to April 2014 a total of 52 cases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study group application of nitrates in dru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comparison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of heart palpitations,dyspnea,angina,myocardial infarction,ischemic ST-T change,left axis deviation incide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complicated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should be in simple anti infec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Nitris medicines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clinical practice significance.Keywords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oronary heart disease;clinical treatment;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均为老年人临床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本身对患者身体健康有较大危害性,如果同时存在冠心病,会造成临床治疗难上加难,本次就针对合并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展开分析。

方法:主要对此次调研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达到研究要求的病例为80例,患者均存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有冠心病表现,以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确定是只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其他的患者均同时有冠心病症状,例数相同,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干预,其中对照组为一般治疗,观察组是常规治疗配合硝酸酯类药物干预,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进行整体评估。

结果: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给其进行临床治疗干预,对治疗后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低;查看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如心悸、心肌梗死等,显示观察组发生率偏低(P<0.05)。

结论:当患者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同时伴有冠心病,促使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治疗也比较有难度,患者病情较易反复发作,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通过科学的治疗干预能够达到更为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前言当人进入老年阶段,年龄逐渐增加,身体各项机能、器官等都会迅速退化,这会促使患者有很大的几率出现各类疾病,尤其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也有患者因为疾病的发展同时存在冠心病,当两类疾病合并在一起时会造成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症状更为严重,极易发生误诊、漏诊的情况[1]。

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疗,作为医生掌握患者病情特点是关键,因此,需选择科学的诊疗方法保证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降低患者病死率。

此次就对研究目标实行相应的临床干预,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主要从心脑血管科近几年接收的病例当中进行了选取,均存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者合并冠心病患者,选入病例为80例,纳入时间是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确定患者存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还有部分患者有冠心病表现,根据患者病症类型做分组,对照组为一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表现,所有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低于85岁,患病时间不超过10年,同时存在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男性与女性患者病例一样,各是20例,患者年龄在59岁以上,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对调查目标的相关资料、其他合并症、治疗史等调研,无显著比较意义(P>0.0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为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观察组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电图情况并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病情较为复杂,诊断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结合临床特征,避免漏诊的情况出现,治疗过程中兼顾治疗冠心病,在综合干预的帮助下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诊治水平的显著提高。

标签: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冠心病都是多发生在老年患者身上的常见疾病,合并发生的几率非常高,近年来二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选取我院就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以其作为分析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详情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现根据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2.2±6.6)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1.3±6.5)岁。

经过比较,两组在年龄、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后仔细的询问病情,如吸烟史、临床症状和过往病史,然后完成各项检查,在此基础上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将合理的治疗方案确定下来[1]。

观察组可以采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此有助于心脏负荷的显著降低;静脉滴注60 mg多酚丁胺和10 mg酚妥拉明,以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辅助治疗,即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和化痰药物,辅助呼吸的措施也十分有必要;治疗过程中及时补充相关的电解质,以此确保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能够始终都维持在平衡的状态;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则可以适当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和兴奋剂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_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_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患者为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作為对照组,另外43例患者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症状情况。

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症状表现要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的心电图状况要明显好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不仅仅要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要加强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来保证患者的有效治疗。

标签: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当肺部组织以及肺动脉血管以及胸廓出现病变时将会造成肺组织结构异常并让肺部血管阻力上升,此时肺动脉压力也将升高从而引发右心扩张、肥大等症状造成心衰进一步延伸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

大多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都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所致,另外部分患者在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同时会出现冠心病则会给正常治疗带来较大的阻碍且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命质量[2]。

我院对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治疗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对照组43例(单一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观察组4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

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46~74岁,平均年龄为(49.2±5.7)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51.3±4.7)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氧疗、降脂、降压等常规治疗支持,另外加强抗感染预防并让患者得以维持正常的酸碱平衡。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观察目的观察和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每组34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肝素、藻酸双酯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硝酸酯类的药物对冠心病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心电图。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使用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在肺心病的用药基础之上,使用硝酸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标签: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效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是老年患者群体中较为多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肺功能异常、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等。

由于其与冠心病的发病时的症状表现比较相同,因此在其合并发生时会出现相互掩盖的情况提高了临床诊断的难度,在对其诊断时还较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1]。

本次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34例。

其中男40例,女28例。

年龄45~80岁,平均为(58.3±11.4)岁。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心肌缺血患者15例、心力衰竭患者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2例、7例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症状。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的常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行基础治疗,具体为:进行强心利尿、长期服用常规的抗生素药物,给予患者心肌给氧,并对患者体内的酸碱含量进行调节。

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对照组患者藻酸双酯钠、肝素、复方氨基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发表时间:2020-12-22T14:43:28.0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作者:杨明春1,黄和艳2[导读]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

杨明春1,黄和艳21.西昌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凉山彝族自治州615000,2.西昌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凉山彝族自治州615000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

对照组中选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选用科学治疗方法。

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3%(25例),观察组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则有97.14%(34例),在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使用科学治疗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缓解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程度,加强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1]。

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临床诊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和喘憋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发病机制不同,需同时针对肺部和心脏进行治疗。

严重的感染期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及时纠正心衰,预防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供血功能。

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病情较为复杂,常规的治疗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有专家指出,科学治疗方法或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有较好治疗效果,因此选取70例研究对象展开下列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共70例,全部来自于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分析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分析
1 0例 。
1 . 2 诊断标准
确诊 为慢性肺 源性心脏 病的老年 患者只要具
老年慢性肺 源性心脏 病合并 冠心病 是老年 多发疾 病 ,为
防止漏诊 与误诊 ,在初期 诊断 时 ,使用心 电 图检查是 诊断 此 病 的重要依 据之 一 ,同时应结 合冠 心病 的临床表现 来综合 判 断 。慢性肺源性 心脏 病 的病 理变化是 由于 慢性 阻塞 性肺病 反 复发作 ,进 而导致缺 氧与二氧 化碳潴 留,使得 血细 胞受 到压
源 性心脏病合并冠 心病 患者 8 0例 ,采用扩血管药物 对其 进行 治 疗 ,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滴 进行静脉滴注 ,1 次/ d ,6 d为 1 个疗程。
2 结 果
应用 山莨菪碱对其 治疗后 ,1 6例 呼衰 患者 ,呼 吸功能得
件 :①心 电图检查显 示左 束支 、左 前分 支或 是左后 分支 、双 束支 以上房室 传导阻滞 ,窦 房阻 滞 ,多 出现 多源 性室性 期前
积 。全血 与血浆 的黏 稠度增 加 ,纤维蛋 白原 的含量增 多 ,增 加 了血 液流动的阻力 ,使得冠状动脉 的循 环阻力也随之增 加 ,
最终使 得冠状动脉的供血 量不足 ,从 而导 致心 肌缺 血。因长
“ 双 心病 ” 即慢性肺死 l 0例 患者 ,应用 硝 酸甘油 注射液 2 5 a r g 加入 5 %葡 萄糖溶 液 2 5 0 m l ,控 制每 分钟 8~1 O
两 病并 发也十分常 见 。临床 初期 诊 断 漏诊 率 与 误诊 率 较高 , 本研究 选取我院 2 0 1 0年 2月—2 0 1 2年 8月 收治的老年慢 性肺
到了改善 ;应用硝酸甘油治疗 后 ,7例急性心肌梗 死 ,心前 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治疗率为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

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常规治疗;硝酸酯类;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072-0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随着近年来高能量食物的不断摄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1]。

本文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54~75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6.2±1.8)岁;观察组3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53~78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65.2±1.2)岁。

1.2 治疗方法[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将 60mg 多巴酚丁胺(山东方明生产,国药准字:H20053297)、10mg 酚妥拉明(上海旭东海普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31020589),加入至 500ml 葡萄糖溶液中,1 日 1 次。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李秀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李秀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探析李秀宴摘要】目的:探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观察。

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80例参与本次的调查研究,其中有40例患者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另外40例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两组之间对比患者呼吸困难、心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界向左扩大的例数;对比患者心电图中检查的缺血性 ST-T段改变、陈旧心肌梗塞、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结果;对比两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例数,综合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期间伴随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病症症状例数较多,占比较大;观察组心电图的检查中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严重;观察组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例数占比较大。

两组对比之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合并患者的冠心病临床反应,两者进行同步检查与治疗整合分析,能够帮助患者综合康复,对于患者的冠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皆有良效。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044-01引言:心脏是我们的生命根本,但是小小的心脏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患上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早期容易右心房扩大,大大削弱了呼吸系统的防御能力患者的自体抵抗力较弱,由稳定期变为急性加重期后,容易发生肺性脑病,出现右心房扩大后,结构异常容易导致电生理异常,易产生房颤、房扑、房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检查中部分的患者还同时伴有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脏疾病中比较多发的一种,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几率很大,单一化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忽视冠心病的反应,反而使得治疗方式受到掣肘,采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双向化的治疗模式,能够结合具体的检查信息,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5T15:43:51.6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6期作者:周世恒
[导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为综合性治疗。

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中心二病区 629000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复发氨基酸、藻酸双酯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探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

结果探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不良症状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心电图指标上,对照组患者的缺血性ST-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及陈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探究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为综合性治疗,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使患者尽早康复痊愈。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是当前医学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该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且这两种疾病所呈现的临床特征十分相似,在处于合并发作时容易出现误诊现象[1]。

因此,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展开临床诊断和治疗时,需对该疾病采用综合性方式进行诊断,并应用综合型手段进行治疗,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得到准确诊治,使患者的生命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2]。

对此,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本文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

其中,经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得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8~76岁,平均年龄为(50±6.5)岁;探究组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9~77岁,平均年龄为(51±6.7)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对此,在临床基础性资料的比较上,2组患者相比无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复发氨基酸、藻酸双酯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药物包括:25mg复方氨基酸、15mg藻酸双酯钠、20mg肝素、13mg川芎嗪进行药物组合治疗。

探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冠心病治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减轻器官负荷,并将酚妥拉明10mg+多酚丁胺50mg+500ml葡萄糖溶液进行混合调试,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1天1次,治疗过程中需确保患者呼吸正常,对患者做好吸氧及常规抗感染措施。

1.3疗效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标准包括:显效:日常咳嗽痰液呈白色,心肺功能指标检测为二级,各项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咳嗽症状连续,痰液粘稠,心肺功能指标检测为一级,肺部存在炎性症状;无效:心扉功能指标无变化,临床症状恶化,病情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7.0,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值进行组间对比,如果P<
0.05,那么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不良症状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指标上,对照组患者的缺血性ST-T改变、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及陈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探究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3.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与患者肺部长期出现缺氧症状有关,使得患者体内发生红细胞增多,冠状动脉
血液变慢,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引发血栓的形成[3]。

在此过程中,患者的心肌细胞会长时间处于缺氧阶段,导致细胞的敏感度开始降低。

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常规单一的治疗方式往往难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因此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及治疗所需对患者进行通气、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类药物进行血管扩张,使肺动脉压开始降低,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4]。

此外,还可根据患者治疗状况给予合适剂量的镇静剂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研究对患者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措施外,还对患者应用了硝酸之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包含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等,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加强治疗,并在研究结果中得出,探究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和病情症状均要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因此说明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5]。

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为综合性治疗,在对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使患者尽早康复痊愈。

参考文献
[1]贾克敏,周慧君,邓丽.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规范治疗效果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1(05):78-80.
[2]袁园.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1(07):47-48.
[3]王润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6(12):45-47.
[4]尹晓姝,彭俊,钟琳玲,许祖芳,王祥贵. 88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J].当代医学,2015,21(35):97-98.
[5]李彩军.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114+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