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2023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

2023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

2023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知识点整理2023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点整理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

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和(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

5%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

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

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

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大气中有水。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13)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15)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水量,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16)水母的含水量高达,人体中含水量约占体重的,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如肌肉中含水,血液中含水,骨中含水一般成年人每天排尿约,通过呼吸和排汗散失水分约,我们每天至少应饮水17)人们曾发现埋藏在地下的1000多米的莲子始终没有发芽,后来人们把这种子播种在有水的泥土里,竟然发了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化不大,比如:食盐,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比如:熟石灰。

要使一杯饱和的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最好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23、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可采用:降温,增加硝酸钾,蒸发溶剂。

24、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食用油在水中形成乳浊液,泥土在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是乳浊液,豆浆是悬浊液。

碘在水中形成悬浊液,食用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25、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

如食盐溶液,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当其他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多的叫溶剂,含量少的叫溶质,比如5mL 汽油中加入10mL 机油,汽油是溶质,机油是溶剂。

2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7、用固体溶液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28、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为了增加导电性,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气泡,两只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发现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用点燃的木条接近另外一个玻璃管,观察到气体也燃烧,用一个干燥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式表示为: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 S+O 2\s\up7(点燃点燃SO 2)。

9、铁是银白色的金属,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实验中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水或细沙,原因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文字式表示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Fe+O 2\s\up7(点燃点燃Fe 3O 4)。

10、木炭是黑色的固体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温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温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温习知识点总结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第一章水1.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咸水1%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数水资源的%,陆地水占地球全数水量的%淡水%(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占全数淡水的%)3.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岩层深处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湖泊和沼泽土壤。

4.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类植物。

5.同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份的含水量不同专门大。

例如,根尖,嫩梢,幼苗的含水量可达60%-90%,树干40%-50%,风干的种子10%-40%。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咱们天天必需补充2—水。

7.地球上的水的循环:2个小循环:a.陆上内循环:大气-大陆b海上内循环:大气-海洋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8.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进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那个进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现在它的状态是固液共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冰的熔化图像9.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金属,石英,盐,糖,明矾,非晶体:玻璃,塑料,沥青,松香。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AB段海波处于固态,不断吸热,温度一直上升,BC段海波处于固液共存,不断吸热,温度维持不变,CD 段海波处于液态,不断吸热,温度一直上升。

如图是海波凝固的图像松香的凝固图像a图水沸腾后,温度均匀,下面压壮大,上面压强小,水蒸气由小变大。

b图水沸腾前热胀冷缩,下面热上面冷,水蒸气由大变小。

10.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1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华师大版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华师大版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水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70%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大水球,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陆地水占总水量的3.5%;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海洋中、陆地上、空气中以及生物体内。

4.水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咸水和淡水。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水是咸的,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

平均每1k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35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蒸馏法提取淡水。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其中大约1%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青海湖,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2.5%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它主要包括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下雨、下雪、与雾霜露的形成。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咸水,且淡水的主体是无法利用的冰川,可以用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

(2)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12.利用玻璃杯和冰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大气中有水。

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大气中存在水。

实验器材:玻璃杯、冰块。

最新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最新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最新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最新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答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3.5%,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2.5%,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2.5L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作者:日期: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篇一: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一章第一节水的存在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 .3% 3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 5 升水,人体重量的2 /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 5是水分5 .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地下径流)(2)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 2 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 /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 .、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 0气味无味凝固点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客服热线:、68 8 0191 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悬浊液、乳浊液:名称特征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均一、稳定下沉上浮举例糖水、汽水、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液等牛奶、肥皂水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一一用汽油擦洗客服热线:、68 801919学科王教育资源网【思考2】放在干洗店的衣服为什么不能当日取回?一一原理:有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液中,而这些有机溶液往往有毒、易挥发,因此不宜即日领回。

华师大七下科学复习

华师大七下科学复习

华师大七下科学复习第一章水【概念与规律】一、地球上的水广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它包括海洋水,不能直接利用。

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1)按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固态水(冰雪)、气态水(水汽)和液态水。

(2)按其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咸水(salt water)和淡水(fresh water)。

(3)按其存在的空间:可以分为海水(sea water)、大气水和陆地水(land water)。

(4)按其对生命的作用:可以分为生物体内的水和生物体外的水。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的96.5%,陆地水约占3.5%,其中1%是咸水,2.5%是淡水。

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

占地球上全部水资源的十万分之七。

4、大气水数量不多,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037%,而且多以气体的形式存在。

但能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

5、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的植物或者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中的含水量也不一样。

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高;生命力旺盛的部分比生命活动不旺盛的部分含水量高。

如,根尖、嫩梢、幼苗含60%~90%,树干为40%~50%,风干种子为10%~40%6、人体中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左右,一般情况,人每天至少应饮水2—2.5L。

二、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1、我们把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值叫做水的密度(density)。

水具有一定的密度,纯水在4℃时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

国际单位中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表示纯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水具有一定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2、水的三态变化及能量变化熔化(melting):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固态→液态熔化时吸热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凝固(condensation):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液态→固态凝固时放热此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凝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带※是老教材的内容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

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

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的资源。

17、由一种或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水是良好的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各种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

天然水是溶液。

18、一般来说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也可以用纸槽。

19、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20、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1、20℃时,食盐的溶解表示:20℃时在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g食盐。

那么20℃时在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g食盐;要溶解72g食盐需要200g水。

22、大部分物质的溶解的升高而升高的,少数物质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比如:食盐,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比如:熟石灰。

要使一杯饱和的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最好用增加溶剂的方法。

23、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可采用:降温,增加硝酸钾,蒸发溶剂。

24、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物,叫做悬浊液。

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食用油在水中形成乳浊液,泥土在水中形成悬浊液,牛奶是乳浊液,豆浆是悬浊液。

碘在水中形成悬浊液,食用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

25、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溶液,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当其他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多的叫溶剂,含量少的叫溶质,比如5mL 汽油中加入10mL 机油,汽油是溶质,机油是溶剂。

2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27、用固体溶液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28、在水的电了增加导电性,可以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气泡,两只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发现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用点燃的木条接近另外一个玻璃管,观察到气体也燃烧,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出现了水珠,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为:1:2。

水的电解的文字式表示为:水=====通电氢气+氧气,(H 2O=====通电H 2+O 2)。

29、在点燃气体之前必须检验纯度。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形成淡蓝色的火焰。

文字式表示为:氢气+氧气=====点燃水,( H 2+O 2=====点燃H 2O)。

30、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1、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配和地区上分布不均匀,而且人均淡水占有量也比较低。

※1、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度。

经过实验测定,纯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为1g/cm 3=1×103kg/m 3,表示: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103kg 。

一滴水的密度等于(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2、单位换算:①×103kg/m 3=cm 3,②1g/mL=×103kg/m 3,③=×106mL=×103dm 3,④=×106cm 3=×103L ,⑤9t=9×106g=9×103kg 。

※3、硫酸铜粉末遇水颜色由。

其反应式为:硫酸铜+水→水合硫酸铜,(CuSO 4+5H 2O→CuSO 4·5H 2O)。

氯化钴遇水颜色由蓝色变成红色。

其反应式为:氯化钴+水→水合氯化钴,(CaCl 2+6H 2O→CaCl 2·6H 2O)。

用这两种化学药品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第二章 空气1、一切物质都有质量,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有质量。

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保护的作用。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

3、暖气片一般安装在底部,是为了:空气对流(热空气上升)。

4、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

5、稀有气体不活泼,曾体,但是也能够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

氦气也可以用来填充气球,当电流通过稀有气体的灯管时,就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6、法国的拉瓦锡首先发现空气的组成。

7、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和 氧气,这是根据他们的沸点不同。

这种方法叫分离空气法,是物理变化。

8、硫是黄色的固体粉末,硫在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式表示为: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 S+O 2=====点燃SO 2)。

9、铁是银白色的金属,铁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实验中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水或细沙,原因是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文字式表示为: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Fe+O 2=====点燃Fe 3O 4)。

10、木炭是黑色的固体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O 2=====点燃CO 2)。

11、红磷是暗红色的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O 2=====点燃P 2O 5)。

12、蜡烛在氧气中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出现,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13、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缓慢氧化特点是不发光,但要发热。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可燃物、空气和温度。

1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用氧炔焰来焊接和切割金属,液氢在液氧中燃烧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来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15、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在增大压强和降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雪花状的固体,这种固体也可以叫做干冰。

16、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水蒸气液化的作用。

17、检验二氧化碳用 澄清二氧化碳可以发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个时候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Ca(OH)2+CO 2→CaCO 3+H 2O)。

18、在盛无色水的试管中加入紫则试管中的液体变成了紫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成了红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碳酸(CO 2+H 2O→H 2CO 3),如果给上述试管加热,发现液体又变成了紫色。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加热二氧化碳+水,(H 2CO 3=====加热CO 2+H 2O)。

19、大气层被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

20、在平流层中有大量的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在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

21、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一氧化二氮等。

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有氟氯烃、氮氧化物等22、一般认为空气的污染物只要是污染性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

※1、实验室常用、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其中前两种都需要同一物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它加快了分解速度。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

因为他密度比空气大,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来收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式表示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H 2O 2=========二氧化锰H 2O+O 2)。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化碳。

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a(OH)2+HCl→CaCl 2+H 2O+CO 2)。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水空气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是否熄灭。

※3、盛有石灰水的容器敞开后,容器壁上常会形成一层白色物质,其原因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若要除去这种白色物质,可以用稀盐酸冲洗,原因是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原因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4、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①水H2O,②氢气H2,③氧氧化碳CO2,⑤二氧化硫SO2,⑥五氧化二磷P2O5,⑦四氧化三铁Fe3O4,⑧氢氧化钙Ca(OH)2,⑨碳酸钙CaCO3,⑩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

※5、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干冰CO2,②石灰水Ca(OH)2,③石灰石CaCO3,④盐酸HCl。

第三章阳光1、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

它是一个不断燃烧的气体球。

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有光和热。

2、光源是本身线度很小,或者距离就可看成点光源。

离点光源越远的被照面上看起来越暗的道理是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到达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量是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少。

3、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几乎是平行的。

4、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热的关系。

在做这个实验时,应使用控学探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