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花圃》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参观花圃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参观花圃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参观花圃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教案标题:参观花圃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参观花圃,学生能够观察和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过程:1. 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回顾学生在花圃中观察到的花卉植物的种类和特征。

2. 引导学生回顾参观花圃的经历,并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有趣的事物。

3. 给学生展示一些花卉植物的图片,并让他们猜测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4.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并帮助他们理解植物的重要性。

5. 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小项目:设计一个理想的花园,包括选择植物、安排布局和设计装饰等。

6. 学生展示他们的设计,并相互评价和讨论。

7.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回顾和分享参观花圃的经历,巩固了他们对花卉植物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观察图片和猜测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了提高。

小组合作设计花园的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展示花卉植物的图片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或幻灯片,以更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呈现。

其次,在小组项目中,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设计素材和参考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想象和设计。

最后,在总结课程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如何在家庭或学校中种植和照料花卉植物。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表明学生在参观花圃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和提升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观花圃-北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观花圃-北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观花圃-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观花圃,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会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3. 实际应用:参观花圃,测量花圃的长和宽,计算花圃的周长和面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实际应用中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四、教学方法1.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花圃,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2.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3. 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花圃的长和宽,计算周长和面积4. 讲授法: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花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圃的形状,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2. 参观花圃组织学生参观花圃,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更直观的认识。

3.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数、角度等特点。

4.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演示计算方法。

5. 实际应用学生分组测量花圃的长和宽,计算花圃的周长和面积,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参观花圃、讨论、测量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成果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参观花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4.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花圃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参观花圃的意义和目的3. 参观花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5. 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的实践演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花圃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参观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的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圃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参观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实践,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花圃,亲身体验和学习。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花圃。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教学PPT。

3. 教学材料:花圃参观指南、保护生态环境宣传册。

4. 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参观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花圃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花圃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花圃的重要性和参观花圃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实践,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参观花圃的技巧和方法。

七、作业布置:2. 绘制一幅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画作,展示自己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花圃》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花圃》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参观花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参观花圃》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学生在参观花圃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的花卉,来学习和掌握分类和统计的知识。

教材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实例,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四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以及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他们在分类和统计方面的知识可能还不够扎实,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类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不同种类的花卉进行分类和统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观花圃,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的花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类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不同种类的花卉进行分类和统计。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复杂的花卉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法,我能够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分类和统计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实践法,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记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法,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参观花圃的场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我将会向学生讲解分类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3.实践:学生将分组参观花圃,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的花卉,然后将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

4.讨论:学生将在小组内讨论和分析所得到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观花圃》教案设计

《参观花圃》教案设计

《参观花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3)学会欣赏不同种类的花卉,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花圃,观察和研究花卉的生长环境;(2)学会使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搜集和整理有关花卉的信息;(3)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花卉的热爱和珍惜大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3)培养学生勤劳、细致、观察敏锐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3. 花卉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花圃的基本概念、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花卉的欣赏方法。

2. 教学难点: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的实践操作、花卉的欣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花圃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参观花圃:组织学生参观local 花圃,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花卉的生长环境。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花圃的基本分类、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花卉的养护实践,学会正确浇水、施肥、修剪等方法。

5. 欣赏与评价: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种类的花卉,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的掌握情况;3. 学生对花卉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4.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如花卉养护、团队协作等。

5. 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的培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提前联系当地花圃,安排参观时间;(2)准备花圃相关资料和图片;(3)制作PPT,展示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养护方法。

2. 学生准备:(1)查阅工具书和网络资源,了解花圃的基本概念;(2)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参观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3)准备一个问题,针对花圃或花卉的生长习性,打算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花圃》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花圃》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花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参观花圃》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参观花圃的活动,巩固和应用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参观花圃这个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现和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参观花圃的活动,巩固和应用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现和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参观花圃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参观花圃的活动,发现和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引导发现法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2.教学手段: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面图形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参观花圃的实际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花圃中的各种植物,发现和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3.交流:学生将把自己发现的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2参观花圃(1)|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2参观花圃(1)|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2参观花圃(1)|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观花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 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3.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花圃,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卉的形状、颜色、排列方式等。

(2)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花圃,如:花圃的面积、花卉的数量、花卉的排列规律等。

2. 教学阶段(1)数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花圃中的数,如:花卉的数量、花圃的面积等。

(2)量的计量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长度、面积、体积知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花圃中的量,如:花卉的高度、花圃的面积等。

(3)图形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知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花圃中的图形,如:花卉的形状、花圃的形状等。

(4)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花圃中的数据,如:花卉的数量、花圃的面积等。

3. 实践阶段(1)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花圃的面积、统计花卉的数量等。

(2)教师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花圃,如:花圃的形状、花卉的排列规律等。

四、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参观花圃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实践作业,了解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2)培养学生对花卉种植的兴趣和爱好;(3)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园艺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花圃,让学生亲身体验花卉种植的过程;(2)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花圃的经营和管理;(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2. 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3. 园艺工具的使用和维护;4. 花卉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5. 花圃的经营和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园艺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花卉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花圃的经营和管理。

2. 教学难点: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园艺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花卉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1.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花圃,亲身体验花卉种植的过程;2. 讲授法:讲解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花卉的分类和生长习性,园艺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花卉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花圃的经营和管理;3. 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花卉种植实践;4. 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访问,合作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花圃的相关资料,制作PPT;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观花圃;3. 教学场地准备:花圃,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展示对花卉种植的了解。

2. 参观花圃:(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花圃,让学生亲身体验花卉种植的过程;(2)学生观察花卉的种类、生长状况,了解园艺工具的使用和维护;(3)学生访问花圃经营者,了解花圃的经营和管理。

6.2《参观花圃》(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6.2《参观花圃》(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6.2《参观花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掌握花圃的设计和规划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2. 花圃的设计和规划方法3. 花圃的环保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花圃的设计和规划方法。

2. 教学难点:花圃的设计和规划方法,特别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花圃的设计和规划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花圃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花圃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亲身体验花圃的设计和规划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花圃,激发学生对花圃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参观花圃》。

2. 讲解花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1)花圃的构成:讲解花圃由哪些元素组成,如花卉、树木、草坪、景观小品等。

(2)花圃的特点:介绍花圃的布局、色彩、造型等特点,以及花圃的功能和作用。

3. 讲解花圃的设计和规划方法(1)设计原则:讲解花圃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美观、实用、经济、环保等。

(2)设计步骤:介绍花圃设计的步骤,包括现场勘察、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花圃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个花圃方案。

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注重美观、实用、经济、环保等原则。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亲身体验花圃的设计和规划过程。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参观的花圃进行分析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花圃设计的重要性和环保意义。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设计能力。

参观苗圃教学反思2024

参观苗圃教学反思2024

参观苗圃教学反思2022【--整改方案】篇一:参观苗圃教学反思《参观苗圃》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提供学习的素材,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得到很好的拓展。

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思考的。

① 计算教学应该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最枯燥无味的,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

在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②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评价、质疑,对比寻找最佳的计算方法。

③ 不足之处是:本教学设计的各项活动,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可能让他们感到无处下手,一片迷茫。

篇二:《参观苗圃》教学设计及反思《参观苗圃》教学设计及反思-----四年级上册汤河学校陆淼2012.9.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5—66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课前准备。

让学生做三道整十数的除法计算,进行热身运动,温故。

79÷20 860÷40 420÷60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2、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0×()154 所以不到10盆;② 因22×5=110<154 所以比5盆多;③因22×6=1320<154 所以也比6盆多。

(2)计算:①该把22看成多少试商?②应该商几?商写在哪里?为什么?③商“7”是乘以20还是22?为什么?(3)尝试:350÷42=(4)试算:120÷18= 18120①该把18看成多少试商?②应该商几?商写在哪里?为什么?③商“6”是乘以18还是乘以20?为什么?④这一竖式与上一竖式有何区别?怎样知道对错?18?⑤如何检验:108+126108120⑥你会算吗:38170(5)归纳算法: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有余数的要验算。

参观花圃的说课稿

参观花圃的说课稿

参观花圃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参观花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参观花圃”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整数除法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后续学习小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首先通过创设参观花圃的情境,引出除法算式。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试商,让学生经历探索试商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于试商的方法还不够熟练。

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试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试商的原理,正确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参观花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2、自主探索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试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观花圃∣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参观花圃∣北师大版()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参观花圃,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互相交流提出的问题,师指出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1.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2.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二)探究新知1.解决第一个问题。

平均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1)师:小组合作完成,比一比哪个小组最棒。

温馨提示:①确定商是几位数。

②估一估结果是多少。

③尝试用竖式计算。

(2)汇报交流:方法一:15比22小,商在个位,是一位数。

方法二:把22看作20,20×7=140,20×8=160,可能是7盒。

方法三:列竖式154÷22=()答:平均每个小花坛有7盆牡丹花。

师:我们算的对不对呢,该怎样验算?验算:商×除数=被除数(3)小结: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师归纳: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

(4)试一试:856÷34=……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34比85小,商是两位数。

师: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样验算?生: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解决第二个问题。

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1)列出算式120÷18=()……()师:同桌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最多。

参观花圃的说课稿

参观花圃的说课稿

参观花圃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参观花圃”。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参观花圃”是教材版本年级册数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这部分知识主要涉及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创设参观花圃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的编排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说学情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和解题能力。

但是,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可能会在试商、调商等方面遇到困难。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试商和调商的方法。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参观花圃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直观演示法: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如试商和调商的方法,我将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参观花圃》课后反思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参观花圃》课后反思

第3课时参观花圃课后反思
《参观苗圃》这一课是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本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时,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本学期前两节课学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试商方法是两位数除法计算的关键。

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打下良好而必要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学过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前面有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基础后学习本节的内容不是很吃力,对一些同学有一定困难的可能是试商方法还不是十分熟练,由于刚接触,试商速度慢,在教学时,让学生真正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参 观 花 圃 教学反思

参 观 花 圃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参观花圃》教学反思
1.这节课是一节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课,我在四中的教师听完我的这节课后深刻反思,首先多媒体课件出示参观花圃的场景,引发本节课学习的问题,探索计算方法,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让学生观察除数不是整十数,能不能用我们学的四舍五入方法把它转化成整十数来试商。

这样一来本节课的知识和昨天学过的知识联系了起来,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很快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本节课因为学生已有《买文具》一课的基础,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的除法,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究,而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又特别关注学生的错例,并把这些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来评议。

由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都是有一定原因,学生在对错例的评议过程中,弄清了错误的原因,从而避免了课堂暴露的问题转移到课后。

3.在计算过程中,同学会考虑把除数换成是整十的数,但是没有同学想到把被除数也换成是整十、整百的数进行计算,而我也没有及时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确,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失误。

对于这个失误,我在听完课后晚自习及时进行了补救。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学反思【三篇】.doc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学反思【三篇】.doc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学反思【三篇】篇一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认识让学生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而突出教学的现实性,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不论是除法的计算,还是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解决简单的问题,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

篇二新课改以来,数学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答案的“独特性”、“多元化”,追求课堂气氛的形式热闹和学习情感的浅l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到学校学习,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日常生活和以往的课堂学习已经为他们建立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形成了他们对世界事物的一些看法。

在面临新情景、遇到新问题时,他们会基于已有的经验、依靠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形成对新问题的某种理解和解释。

所以,他们的头脑并非容器,而是一个加工厂,要经过自己自觉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吸取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排除自己不需要的厌恶的。

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取舍才能发挥效果。

如果教师只是带着成人化的,想当然的思想意识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会适得其反。

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预设教学活动。

例如,本课《参观苗圃》一课的设计,首先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原则。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连,运用“冬天已经来了,很多树木的叶子都掉光了,可是在苗圃里的花草树木却绿意浓浓,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块去参观苗圃。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学反思【三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学反思【三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学反思【三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同学实际状况动身,细心设计。

我我整理了北师大版四班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学反思【三篇】,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熟悉让同学经受探究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从而突出教学的现实性,为鼓舞同学进行探究,不论是除法的计算,还是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解决简洁的问题,教材都为同学供应了自主探究的空间。

篇二新课改以来,数学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同学答案的“独特性”、“多元化”,追求课堂气氛的形式喧闹和学习情感的浅层愉悦。

至于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价值目标,怎样引领全体同学进行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进展,却被老师忽视甚至丢弃,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教学过程是同学自主建构和老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既要真正体现同学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老师的引领作用。

才智引领,互动生成,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成为每一位数学老师的不懈追求。

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我慢慢明白,数学活动过程建立在同学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之上,对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同学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

老师应激发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向同学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心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仆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同学到学校学习,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日常生活和以往的课堂学习已经为他们建立了丰富的活动阅历,形成了他们对世界事物的一些看法。

在面临新情景、遇到新问题时,他们会基于已有的阅历、依靠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形成对新问题的某种理解和解释。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

《参观花圃》教案--【教学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不同种类花卉的特点和生长习性;(3)学会花卉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花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2)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花卉的差异;(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种植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不同种类花卉的特点和生长习性3. 花卉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4. 参观花圃,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花圃的基本概念、花卉的特点和生长习性、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2. 教学难点:花卉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花圃的相关资料、图片、实物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花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花卉的特点和生长习性;(2)教师讲解花卉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学生做好笔记;(3)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参观花圃: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花圃,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种植一种花卉,并记录生长过程。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种植花卉的实践操作能力;2. 学生对花卉特点和生长习性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花卉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的掌握情况;4. 学生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花圃的奥秘;2. 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花卉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花卉种植和养护技巧;4.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花圃》教学反思
红石湾小学秦宏三
教材分析:
《参观花圃》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内容,本课主要是以“参观花圃”这一情境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基础上出现的把除数个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看做和他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不需要调商)的商是一位数的两位数除法。

这部分内容由于在除的过程中不需要调商,学生容易掌握,在基本掌握了试商的方法后再学习在除的过程中需要调商的,就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因此,学好本课内容是学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学过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前面有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基础后学习本节的内容不是很吃力,对一些同学有一定困难的可能是试商方法还不是十分熟练,由于刚接触,试商速度慢,所以我将本课分两课时进行,先学习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下节课在学习商是两位数,或者需要商写“0”占位的除法。

本节课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亮点和不足:
一、温故知新,说说做做,作好了知识准备
温故知新中设计的几道除法算式,让孩子先说一说商是几位数,在进行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目的是让学生重温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

通过这一个练习,训练学生的试商思考方法,有利于学生迅速准确地进行试商。

通过这一部分的知识准备,为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树立强有力的支撑。

让学生感悟到研究新知的思索方向。

二、情境导入,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计算教学应该是整个数学教学中最枯燥无味的,也是学生最不喜欢的。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结合课题设计带学生参观花圃的情景,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探索试商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去表达。

在抛出问题后,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们去交流,大胆说出试商的过程,在说的训练中掌握算理。

不足之处:
1.教师钻研教材不够深,不敢真正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总想去扶一扶,引一引。

2.没有注重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成长需求。

3.应该结合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贵在思,激励学生养成认真思索的好习惯。

本课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试
商法比较熟练的进行试商,能顺利正确的进行笔算。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没能够大胆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说、思、议、练”等活动中自主地进行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