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21课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历史1.活动内容本课内容是一节活动课,要求我们来共同感受历史,感受历史的途径很多,比如说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身边的事物都有历史,都可以作为话题进行探究。
而身边的历史往往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让学生从现实生活角度列举实例去切身体会这种变化,去感受身边的历史,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根据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活动重点确定为:【活动重点】黄石市名溯源;华新水泥厂的沿革;家族的变迁。
2.活动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历史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历史知识、技能,还要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因此,确定活动目标如下:【活动目标】1.通过本课的活动,使学生了解黄石市名的由来;华新水泥厂的历史沿革;同学们家族的变迁。
2.通过小组的展示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主义道路的胜利。
3.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3.活动过程一、课前收集整理1.教师提出活动主题《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历史》2.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三个小组:“黄石市名溯源”;“华新水泥厂的沿革”;“家族的变迁”。
让学生自己确定小组探究的内容。
3.给学生介绍资料的搜集方法。
搜集资料形式多样,可以是查阅书籍,网络搜索,也可以是咨询老师和父母介绍等。
4.小组成员在一起对有关材料进行研究、讨论,并确定本小组探究内容的呈现方式,如文字说明,课件展示等。
二、课中展示探究(一)学生展示探究成果黄石市名溯源组:首先,展示小组搜集、整理的有关黄石市名由来的资料。
然后,由小组成员给大家介绍黄石市名的由来。
1.历史悠久早在1亿6千年前,中生代燕山运动对地质构造产生了深刻影响,经过大约七万年的地质运动作用,孕育了独特的黄石山水和丰饶的矿产资源。
30万年前,古人类在河口章山石龙头一带栖息劳作,钻木取火,繁衍生息。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为活动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历史,加深对历史事件和文物的理解。
教材内容可能涉及历史文物、文字演变、书籍演变、货币演变、服饰演变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来体验历史的真实感受。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有限,但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他们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多数局限于课堂学习,对历史的认识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文字、书籍、货币、服饰等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
学生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如搜集历史资料、参观历史博物馆、采访老年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世界。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历史文物和场景。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历史文物或复制品,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学习。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历史纪录片或展示一张历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讲授新课:文字演变: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图片,讲解文字的演变过程。
书籍演变:介绍竹木简、帛书、线装书、现代书籍等书籍的演变过程,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展示。
让我们共同感受历史500字
让我们共同感受历史500字英文回答:Let's experience history together. History is a fascinating subject that allows us to explore the past and understand how it has shaped the present. It is like a time machine that takes us back to different eras and helps us connect with the people and events that have shaped our world.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I had was visiting the ancient city of Rome. Walking through the ruins of the Colosseum and imagining the gladiator fights that took place there was truly awe-inspiring. I could almost hear the cheers of the crowd and feel the excitement in the air. It was like stepping back in time and witnessing history unfold before my eyes.Another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xperience was visiting the Hiroshima Peace Memorial Park in Japan. Standing infront of the Atomic Bomb Dome, I couldn't help but feel a sense of sorrow and reflection. It was 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devastating impact of war and the importance of striving for peace. The stories of the survivors, known as hibakusha, touched my heart and made me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life even more.In addition to visiting historical sites, reading historical novels and watching historical movies also provide a unique way to experience history. For example, reading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gave me a firsthand account of the Holocaust and the hardships faced by Jewish families during World War II. It made m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olerance, acceptance, and standing up against injustice.中文回答:让我们共同感受历史。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600字作文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600字作文上了初中后,我们接触了许多新的课程,历史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通过学习历史,更加体会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劳动人民在华夏历史的长河里创造了极其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一串串光辉的脚印。
悠悠中华史,上下五千年,这期间沧桑更迭,改朝换代时分时合,演绎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凝成了无数瑰丽的珠宝。
由于古代人们限于当时生产力和发展水平,他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低,而又要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解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封建迷信等不科学的色彩,这就需要我们要正确对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我国古代自远古夏商周开始,到秦统一天下这一时的.历史和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盘古开天地”等,都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表现了我们的祖先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决心和智慧。
华夏民族在形成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从青铜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从结绳记事发展到了诸子百家争鸣,完成了封建化的全过程,走向了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
秦统治时期,采取郡县制统治,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但又由于秦始皇施行暴政,大兴土木,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兴建阿房宫和马丽山陵墓,不到二十年就灭亡了,这一时期又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一奠定了基础等。
此后,又经过汉、唐、元、明、清各朝的努力,统一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于创造。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她以繁荣的经济,灿烂的艺术文化和光辉的科学技术成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科学,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华夏民族的五千多年的光辉足迹。
学好历史,我们才能更好的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好的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
历史》课堂笔记
本次历史课采用了活动课的形式,让我们通过参观博物馆、观看影像资料和亲身体验等方式共同感受历史。
首先,我们去参观了博物馆,从中了解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
我们了解到,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条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长江大桥,建造于1955年,经历了很多波折才最终建成。
我们还看到了当时建造所用的巨型钢筋和测量工具等实物,深深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建造难度,了解到了我们日常使用的桥梁也有着灯红酒绿的过去。
其次,我们观看了影像资料,了解了民间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
从影像中了解到,民间文化是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我们看到了武术、传统手工艺和音乐等民间文化的表演和呈现。
这些民间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其在民间的传承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些亲身体验的活动,使学生们亲身体验一些历史文化活动和生活方式。
例如,我们展示了几件古代生活用品,教大家接触观察和品味。
在学习班级制度的同时,我还举办了一个小型班会,让学生们实际操作班级制度,学习班级纪律的重要性和维护班级稳定的方法。
学生们通过互动和体验,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历史,并体会到文化的多元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次活动课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历史文化,让他们从观念上认识到历史的长远和文化的多样性,营造出了浓郁的历史气息,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心。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课堂实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课堂实录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堂特别的历史课——活动课。
在这堂课上,我们将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述历史,而是亲身感受历史,了解历史。
一、前期准备课前老师组织了一些同学,为今天的活动课做好了准备工作。
他们把教室布置得像一个探险场,地上铺满了柏油路,墙上贴满了招贴画和广告牌。
它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验20世纪初期的城市生活。
二、活动体验接下来,是老师为我们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体验。
1. 穿越时光隧道老师为我们设计了一条“时光隧道”,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亲身感受古代和现代的差距。
我们先穿过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看到了早期人类发明的农具、石器等工具;走过中世纪的村庄,了解到当时的生活和文化。
随后,我们又穿过了20世纪初期的城市,欣赏到了火车、汽车、跑车等。
2. 城市旅行穿越隧道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现代城市。
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份城市旅行计划,我们要根据线路图依次找到各个地标,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的第一站是一座建于20世纪初期的火车站,老师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火车文化和发展。
然后是曾经的市中心广场,现在建成了一个大型商业中心。
老师介绍了历史上的广场,展示了曾经的建筑和活动,还让我们进行游戏和模拟商业交易。
我们还参观了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了解了学校的建立历史和教育方式。
3. 模拟民主选举最后,老师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个民主选举模拟。
我们分为两个政党,发表各自的政见,争取选民的支持。
此时,我们也了解了现代政治。
三、课堂总结整节课的活动体验,更让我们了解历史。
我们从穿越时光隧道、城市旅行和民主选举来深刻理解历史,更加感受到历史的重要性。
在结束课堂的时候,老师表达了对今天课程所带给我们的意义,让我们明白“通过设计体验感受历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教育方式”。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2024版新教材)
小组成员共同对有关材料进行研究、讨论,并确定选定主题的研究成果展示形式,如文字报告、展板或课件展示等。各小组将成果在班上进行汇报。
活动评价
全班同学在观摩和讨论的基础上,对各组的研究所得进行评议,选出“最佳故事奖”“最佳编辑奖”“最佳演示奖”“最佳合作奖”等。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活动导入
每当提起历史,我们就会想到那是离我们很久远的事情。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历史离我们很近,我们是可以感受到历史演进的脉搏的。我们只要认真地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会发现“历史”就在身边。
活动内容
以“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为题,通过多种方式考察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变化,并通过搜集反映历史的各种资料,如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图像资料等,对身边的“历史”进行叙述和分析。
选择事件作为考察对象,可以选本地区在历史上或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了解其来龙去脉,撰写对事件的介绍和评论。选择物品作为考察对象,可以选生活当中的用品,如服装、家具、农具、钟表、电话等。通过搜集材料,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它们的历史演变。
活动过程
根据同学的兴趣,组成若干小组,确定选题。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分工,分别对选定的题目及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了解。运用各种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如调查、观察、访谈、查阅图书、查找图片、网络搜索等,进行相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着自身的历史,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通过对有关材料的搜集、阅读、整理,以及运用调查、访问等手段,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活动建议
从周边可以接触到的人物、事件、物品中选择可以了解和调查的对象。选择人物作为考察对象,可以是本地区的历史名人、现在的社会知名人士,也可以是自己家庭中的人物。了解选定人物的经历,撰写人物小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一)活动课开展的背景初中历史学习的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在六册历史课本中,系统介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国的发展历程,对乡土历史涉及较少。
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身边发生的历史往事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然而,广州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创造了早期的岭南文明。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国民革命的策源地和现代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党的十八大后,广州鉴于“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更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作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作为广州人,只有更好的了解、认识家乡才能更好的爱家乡、建设家乡,促进家乡的发展与进步。
经过思考与学生讨论,我最终选定《学历史、玩游戏、游广州》作为历史活动课的主题。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的第一环节——历史寻踪,让学生“亲近”家乡的历史,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创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态度;理解“历史即生活”,“历史就在身边”,学会“用心发现身边的历史足迹”;初步培养收集、整理历史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交流、合作的能力。
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一个长期性的平台。
2.通过活动的第二环节——中国历史和乡土历史知识的竞赛,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个大概的回顾和复习,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三)活动过程:1.活动准备(1)老师课前与学生讨论并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选出活动课主持人,制定活动计划。
由学生代表组成历史兴趣小组,敲定研究的主题,并通过实地参观、查找资料等方式收集并整理与主题相关的出名的历史遗迹材料。
安排好1到2位代表在课堂上发言展示成果。
老师课前指导小组长完成本组活动的编排。
(2)老师印发相应的竞赛内容,让全班同学都共同参与并且自由分好竞赛时候的活动小组。
2.课堂展示:(略)见课堂实录和后面的竞赛内容附文(四)活动总结:我觉得本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呈现了自己的研究学习成果,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优质课教学设计_0
人教2011课标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用思路构建课堂、用思维激活课堂、用思想引领课堂”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据此,设计本课时我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紧扣学情特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创设“览宜昌之全貌”、“探屈原祠之魅”、“寻宜昌抗战之影”、“悟历史之价值”、“叹宜昌之巨变”五个教学情境,用“览”架构历史时空、用“探”还原历史真相、用“寻”觅求历史踪影、用“悟”体味历史真谛、用“叹”升华历史情感,从而串起本课教学的主线。
结合学生已经参加过的“参观屈原祠”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亲历体验,说感悟、谈收获,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寻”,营造一个教与学的人文环境,有效推动学生探究、分析和思考,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原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屈原及其诗歌,感悟其爱国精神;知道屈原祠的修建和搬迁;举例说出宜昌民间的端午习俗;知道“宜昌大撤退”;知道挫败日军的石牌保卫战。
理解一定地域的历史、人物与传统是历史上该地区地方人文素养的积淀。
2、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结合宜昌本地的教育资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览”、“探”、“寻”、“议”、“叹”五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将知、情、意融为一体,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使课本成为促进学生成长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2)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相关知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在与父母、亲友的交流中,在搜寻相关书籍资料中,在探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拓展课程的范围。
(3)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乡土历史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历史课堂上的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让学生感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感悟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其传承、宜昌大撤退、石牌保卫战。
突破方案:通过“探屈原祠之魅”这一中心教学环节的设计,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历史,用心灵去感悟历史,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突出本课重点知识。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公开课获奖教案_1
2011年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活动主题:“广州寻迹”专题调研活动(一)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关注身边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
2.通过在多种资源中寻找历史,对历史知识的搜集、整理,重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比较、分析、归纳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并逐渐形成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其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3.培养学生组织、管理、代表参与交流的能力。
并通过学生的小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一个长期性的平台、创办一个长期性的园地。
通过开放式评价,培养学生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和自信心。
(二)活动过程:1.活动准备老师课前与学生讨论并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选出活动课主持人,制定活动计划。
由学生自由组合分为7个学习小组,通过实地参观、查找资料等方式收集并整理与主题相关的出名的历史遗迹材料。
各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负责组织工作,并安排好1到2位代表在课堂上发言展示成果。
老师课前指导各个小组长完成本组活动的编排。
2.课堂分组显示(略,见课堂录像)第一组(美食),第二组(骑楼),第三组(西关大屋),第四组(岭南建筑),第五组(广彩),第六组(黄埔古港),第七组(十三行)3.本着“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由师生共同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组,并评出一、二、三等奖。
(在活动课结束后另外一节历史课进行,把听课老师的评价表统分,占50%,本班同学的评价表统分,也占50%,评价表见后面)(三)活动预期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纷纷呈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由于学生走出了教材,走进了社会生活,动脑想了,动手找了,动眼看了,动口讲了,从而亲身体会和感受了历史的真正存在,发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历史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另一方面,有助于体验、感悟家乡的历史文化,并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史兴趣。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课件ppt
第21课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面 积:1402.5平方公里 总人口:109.9万
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424个村委会
学习小组
第一组:史前遗迹组(赣马镇、城头镇) 第二组:古城遗址组(班庄镇、海头镇、塔山镇) 第三组:名人足迹组(夹山乡、金山镇)
-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
——《左传·定公十年》
东海之怀仁,故祝其也,或以地为氏。 ——《路史》
归义有盐仓。(魏之归义县,就是西汉之赣榆)
—— 《魏书·地形志》
赣榆故城,名盐仓城,在县东北30里,汉旧县也,属琅
琊郡。
——《元和郡县图志》
莒,赢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斤, 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
——《姓氏族谱》
-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赣榆古城遗址
塔山镇大莒(јŭ)城遗址
春秋莒国都城
柘汪镇纪鄣(zhāng)城遗址
-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第三组:名人足迹组
海头镇小口村:秦始皇与秦山神路
秦山离岸有40里,传说秦始皇为了到达秦山,曾鞭石成路。 今天。每当大潮退后,仍能看到一条鹅卵石堆成的道路,一直伸 上大陆,长约10公里。此路任凭风吹浪打,千余年来不曾消失。 当地的人称之为“秦桥”或“秦山神路”。
《活动课_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活动课_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作业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宁思维能力。
二、活动内容:
1. 通过教室讲解,介绍历史的观点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3. 设计历史主题游戏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加进修的趣味性;
4.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历史书籍或资料,拓展他们的历史知识。
三、活动安排:
1. 第一节课:介绍历史的观点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 第二节课: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3. 第三节课:设计历史主题游戏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
4. 第四节课: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历史书籍或资料,拓展他们的历史知识。
四、作业要求:
1. 撰写一篇关于历史的感想或体会,字数不少于500字;
2. 制作一个关于历史的展板或海报,展示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3. 参与历史主题游戏或互动活动,积极表现并分享进修心得。
五、评判标准:
1. 作业内容完备,表达清晰,观点奇特,语言流畅;
2. 展板或海报设计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版面美观;
3. 参与活动积极,表现精彩,能够深刻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六、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进修兴趣和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对历史的热爱,不息探索历史的奥秘,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的魅力,共同尽力,共同进步!。
七年级历史上册听课记录: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听课记录:七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手段(如实物、图片、视频等)感知和体验历史,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态度。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一件古代文物复制品(如青铜器、瓷器碎片等),展示给学生看,并简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或文化意义。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件物品来自哪个历史时期吗?它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共同来感受历史的魅力。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手中的文物复制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部分学生可能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或生活经验,猜测出文物的历史时期或提出相关问题。
•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其探究历史的兴趣。
同时,也为后续的活动做了铺垫,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分组探究教师行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主题(如古代服饰、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等)。
•提供相关史料、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分析和整理信息。
学生活动:•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查阅资料,讨论并确定展示内容和形式(如PPT、海报、小品等)。
•动手制作展示材料,准备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
过程点评:•分组探究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动手制作展示材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历史主题,增强了历史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二)展示交流教师行为:•组织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鼓励其他小组认真观看并提问。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作文400字
穿梭于历史的丛林中,感受昔日的辉煌。
流逝的时光将它埋没,但是人们却不能忘记它!忘记它带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耻辱。
走进秦始皇,看见他统一全国的愿望都一-实现,成为我国第一个皇帝。
为此我们感到钦佩。
与此同时“一将成万古枯”,放眼望去,在那蜿蜒的长城脚下,掩埋了无数案屈的灵魂!不仅如此“焚书坑儒”的号令一下,又有多少能人志士被葬送。
这,又不得不令我们对这位皇帝感到胆战心惊。
一代英雄,西楚霸王双手持剑,将宝剑渐渐逼近自己的胸膛。
一缕残阳伴着时间一起静止。
他屹立在我们眼前。
他走了,但他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我至今都能感受他的遗憾和自尊。
接着历史随着一首沁园春雪中的“秦旱汉武略输文米,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带我们来到了清朝末年,我们一起目睹外国侵略者轻易推开中国的大门,他们早就盯着这块垂涎已久的食物。
只见一吨吨的鸦片运进了中国。
就有如一个魔鬼吮吸着人民们的意志!终于林则徐站了起来,领引中国人民走向精神上的第一次胜利!一次又一次的禁烟,成就了一代民族英雄,林则徐。
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但历史也永远不会终止,我们更要为美好的明天奋斗,普写辉煌的历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学设计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教案主讲人:杨红如一、教学目标1.分5组搜集历史遗迹《藤花落古城》、历史系列文献《海州的属地变迁》、文物发掘资料《古墓丽影凌惠平》、历史遗迹《佛教名山孔望山》和历史传说《东海孝妇的故事》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历史,让学生运用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等手段得到上述史料,并且对搜集的史料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和展示,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2.按照从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的历史顺序逐一展示身边的历史,让学生初步感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通过学生对史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和展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拉进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家乡有历史认同感,逐步感知和树立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重点难点突破重点:搜集、处理、展示史料难点:展示的历史与已学历史的联系三、教学流程1.导入:《连云港的历史中国之最》(最好是图片展示,并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或者让学生说说都知道连云港有哪些历史遗址、历史故事等导入)。
中国最早的原始社会岩画――被誉为“东方天书”的将军崖岩画中国第一座内外城结构的史前城址――新石器时代的藤花落古城遗址中国建制最长的海港城市――自秦朐县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界域石刻――西汉琅琊郡东海郡界碑中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孔望山东汉佛教摩崖石刻,比敦煌早200年中国最早的郡级统计年报――东汉尹湾六号汉墓的汉简2.正课:按时间先后分组展示小组搜集的连云港历史:第一组:考察历史遗迹,访寻藤花落古城遗址。
学生展示:藤花落古城,时空定位为前4000年淮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东夷少昊国古城遗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今天中云办事处西诸朝村。
东夷少昊古国是以藤花落古城为中心,藤花落原始城及周边所在的龙山聚落群,展示出一幅典型的古国图景。
其古国的范围是东西40公里、南北45公里,具体的遗址有桃花涧遗址、大伊山石棺葬遗址、二涧遗址、陶庵遗址、大村遗址等20余处中心聚落。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赛课教案_1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听课教师的评议摘录】[评课时间]:2016年12月16日上午[评课地点]:厦门三中2号楼106[评议教师]:陈温柔、徐太阳、厦门三中历史组、湖里区各学校备课组长[评课摘录]:总体上肯定这节活动课很有意思,很漂亮的活动课。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身、动心。
活动内容选点依据课标要求,教学过程衔接恰当、顺畅,主题线索贯彻始终,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非常恰当,激发学生兴趣,使初中生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把握到位。
教学过程中完美展现出"六导、四主、双合",注意培养学科素养。
凸显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具有闽南地方特色,体现文明多样化。
不足之处:学生的发言,有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要及时纠正,主题升华可再提升。
本节课鲜活、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体会中感受乡土历史,突出课改"六导、四主、双合"主题,以生为本,渗透人文关怀,在活动过程中巧妙隐性发挥教师主体作用与显性学生主导作用,渗透课改理念,让学生亲切感受闽南文化。
并在活动中使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润物无声体现出来。
是一节成功的值得借鉴的主题活动课。
【自我诊断与反思提升】本课为活动课,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形式上也可以更为多样。
我把本课内容设定为厦门的历史,选取了鼓浪屿、中山路骑楼、厦门特色小吃、闽南语四块内容,基本的历史知识点由教师讲解,其余由学生来分享和活动。
整堂课以旅游攻略的形式进行,以玩和吃这些与学生最贴近的东西入手来了解厦门。
课堂动静皆有,学生相对积极活跃,闽南语学习积极主动。
总体的趣味性有。
但是历史的知识性不够,历史味不够浓厚,线索不够明确,只有最表层的线索,没有真正知识性的线索铺设。
如果能以厦门在近代2次开放,文化也呈现中外结合,如果能以此为主线,介绍厦门在近代发展崛起的过程,更有历史味道。
学生活动方面设计不够仔细,应该进一步设置好游戏规则和评比标准。
既是活动课,还是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知识以单纯讲授的方式进行,还是显得过于沉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评课稿1. 课程内容及目标在本课中,我们将通过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并通过参与实际活动,感受历史的魅力。
本课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2. 教学设计2.1 活动一:历史展览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我们准备了一项历史展览的活动。
学生们将根据自己所选的历史事件,制作相关的展板,并在课堂上展示。
展板上需要包含事件的基本信息、背景、影响等内容。
学生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和互助来完成展板的制作。
2.2 活动二:历史角色扮演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历史,我们设计了历史角色扮演的活动。
在课前,老师将分配不同的历史角色给学生们,例如国家领导人、知名历史人物等。
学生们需要在课前了解所扮演角色的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并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话和互动,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人物的思想。
2.3 活动三:历史文物展示为了让学生们从实物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我们准备了历史文物展示的活动。
老师将带来一些历史文物,例如古代器物、书籍等,展示给学生们观看。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自行带来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文物或图片,进行分享和讨论。
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文化和生活。
3. 教学过程3.1 活动一:历史展览1.老师介绍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并开始查阅相关资料。
2.学生们在课前准备展板,包括事件的基本信息、背景和影响等内容。
3.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展板,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选择的历史事件。
4.学生们可以提问和交流,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3.2 活动二:历史角色扮演1.老师提前分配历史角色给学生们,并告知相关背景和任务。
2.学生们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所扮演角色的历史事件和思想。
3.在课堂上,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话和互动,表达角色的观点和思想。
4.学生们可以就角色扮演进行讨论和反思,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奇二:宁远之战震撼全国
宁远之战又称宁远保卫战、宁远大捷,发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 年)正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明朝与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开 战八年来,明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其传奇意义还在于这是一场以少 胜多的经典战例。此战和牧野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一同被列 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十大战例。
帝自二十五岁 征伐以来,战无不 胜,攻无不克,惟宁 远一城不下,遂大 怀忿恨而回。
——《清太祖实录》
努尔哈赤是否在宁远之战中被红夷大炮击 中负伤,长期以来成为历史疑案,至今众说纷 纭。事实上,最早记载其中炮的文字资料是朝 鲜史料《春坡堂日月录》。即使努尔哈赤没有 中炮,他的死也与这场战败后的心境郁闷有重 要关系。努尔哈赤死于背部毒疽,于宁远保卫 战7个月后不治身亡。
历史造就城市气质,传承城市精神,一座城市不能没有自己 的历史,历史是城市的魂魄和筋骨,是一座城市发展振兴的内在 潜力和精神动力。匮乏历史的城市,是没有根的城市。
葫芦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太多 的名人故事、朝代更迭、古今演变、文化衍兴。今天这节活动课 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们的家乡——葫芦岛,共同感受家乡历史的 深沉与厚重!
很多经葫芦岛遣返回国的日侨 将葫芦岛视作“再生之地”,这 是佐佐木宗春女士捐资修建的位 于新区龙湾公园的感恩碑。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先
后有丸山岩、日本国际善邻协会等日本 友人和友好团体来葫芦岛故地重访。左 上图为当年从葫芦岛港遣返归国的日本 老人们重访仍在使用的马仗房火车站。
传奇五: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
张万年上将 参加过塔山
阻击战
中国独一无二的红色旅游景观—— 八位指挥塔山阻击战的开国将军去世
后相约安葬在昔日的战场上。
林彪,共和国十 大元帅之一,1945年 10月从陕北辗转来到 葫芦岛,当时他无兵 无将,奉中央命令来 东北组建武装,建立 根据地。曾住在锦西
县的钢屯。
塔山阻击战中,林彪的经典话语是:
塔山阻击战简介
在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与锦州市之间的辽西走廊咽喉要 道上,有一个小村庄名叫塔山堡,这里东临渤海、西近虹螺 山,山海之间是一条宽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北宁铁路纵贯 其间。塔山属平原地貌,村北最高点白台山的海拔仅有261米, 基本上是无险可守。就在这块土地上,1948年10月,东北野 战军指战员演绎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一座兴城古城,半
部明清战史。纵观明清 战争,宁远城是明朝在 山海关外唯一没有被清 军攻克的卫城。即使是 1642年松锦大战结束后, 宁远城仍牢牢坚守在明 军手中。守卫宁远城的 明军主帅就是吴三桂。 令清朝两位帝王望城兴 叹的宁远城是崇祯十七 年(1644年)三月十日 吴三桂率军增援北京而 主动放弃的,几天后, 明朝灭亡。因此所谓 “宁远失,大明亡”
8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今天葫芦岛 市的城市有机体正式形成。1994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准锦西市更名 为葫芦岛市。葫芦岛市虽然是环渤海经济圈最年轻的城市,但这座城
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早在七千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生 存繁衍。葫芦岛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市级文物保 护单位97处,文物资源丰富。在葫芦岛历史上,发生过很多重大历史 事件,走出了许多在国内有影响的名人------
传奇三:百年筑港风云
孙中山 在《建国方略》 一书中,勾画 了葫芦岛港的 美好蓝图
葫芦岛港自清朝末年的 1908年开始筹备修建,因 清朝灭亡和军阀战事,直 到1930年7月才正式开工。
张作霖、张学良父 子都主张中国自建葫 芦岛港。1930年7月2 日,张学良亲自主持 筑港开工典礼。
1937年5月,葫芦岛港正式开港通航。新中国成立后, 葫芦岛港转为军港。新世纪以来,葫芦岛新港在不断建 设。2008年葫芦岛港全面对外开放。百年港口梦,凝结 着葫芦岛人的期盼。
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塔山!
传奇六:“重庆号”巡洋舰起义
“重庆号”巡洋舰是英国制造,原名“阿罗 拉号”,排水量5270吨,曾在二战中与德意法 西斯作战,1948年被英国当局送给中国,是当 时国民党海军中实力最强的军舰,也是最大最 好的军舰和唯一的巡洋舰。蒋介石没有想到, 这艘巡洋舰会起义参加解放军。
塔山阻击战,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中的关键一战。 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等部 遵照中共中央军委、东北野战军制定的“攻锦打援”方针、 部署,以高昂的斗志浴血奋战,经过塔山、虹螺山顽强的阻 击战,遏止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援锦,保障了东北野战 军主力攻克锦州与辽西围歼战等重大胜利。从而解放了东北 全境,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传奇四:百万日侨俘葫芦岛大遣返
从1946年5月至1948年9月,葫芦岛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承担了遣 返日本遗留在东北的侨民、战俘的历史使命,共有105万1047名侨、 俘(俘虏16607人)从葫芦岛遣返回日本。百万日侨大遣返创造了 战后从单一港口遣返敌国难民人数的世界之最,充分展示了中国 人民以德报怨、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 。
1949年3月20日“重庆号”巡洋舰自沉
于葫芦岛港三号码头后,于1951年6月打 捞出水,此后作报废处理。重庆舰是中 国海军迄今为止最后一艘巡洋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葫芦岛籍“重量级”名人有祖大寿、吴三桂、杨
利伟、华谊兄弟(王中军、王中磊)等。除此之外,葫芦岛籍名人还有港台 著名导演李翰祥、男篮教头蒋兴权、著名歌唱家郭颂、舞蹈家张曼茹(胡松 华夫人)、国家京剧院院长吴江、央视著名主持人马跃、喜剧演员程野以及 民国时担任国会议长的吴景濂、民国时期直隶省长的陆军上将王承斌、曾任 张学良参谋长的郜汝廉、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上将、原南开大学 校长母国光院士等。清朝自清太祖至道光的8位皇帝,均到过葫芦岛境内。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 家乡——葫芦岛,依山傍海, 风景秀丽。一代代勤劳勇敢 的葫芦岛人在这片土地上繁 衍生息。这里的山山水水滋 养着我们成长,这里的历史 故事成为我们发展振兴的精 神动力!努力奔跑吧!孩子 们!期待你们用实际行动书 写属于自己的历史,书写这 座城市的未来,书写我们家 乡的辉煌!
谢 谢 大 家!
“重庆号”上校舰 长邓兆祥,后任解放 军海军副司令员、全 国政协副主席。
1949年2月25日凌晨,“重庆”舰 起义,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起航,向解 放区烟台港进发。3月4日该舰抵达葫 芦岛,毛主席得知消息,致电称“重 庆号是人民海军建设的先锋”。3月17 日,国民党空军飞机开始轰炸该舰。
起义到达解放区后,邓兆 祥舰长胜利高呼,他前后在 海军72年,勘称海军元老。
绥中“碣石”又称姜女石,本是海中耸 立的三座礁石,又称“海中三礁”。然而她 很神秘,吸引着人们的探究,就在礁石正对 的海岸,考古发现了大型秦汉行宫遗址。
今天,碣石宫(姜 女石)遗址已经得到 有效的保护,有关她 的秘密还将继续被研 究、考证……
同学们可以上网搜索 “姜女石遗址”或搜索“走 遍中国沧海遗宫”、“走遍 中国碣石觅踪”延伸了解有 关碣石秦汉行宫的传奇……
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为给父亲报仇,同时实 现父亲“遗志”,率兵再次围攻锦州、宁远,再次遭遇失败,史 称“宁锦大捷”。此后一直到1643年皇太极去世,清(后金)军 队再也没有攻下宁远。宁远城,让努尔哈赤开疆拓土的梦想戛然 而止,也让他的继任者望城兴叹,成为两代皇帝的心病。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 照古人。今天的兴城古城早已 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抚 今追昔,宁远城昔日的荡气回 肠仍激励着小城民众发奋进取
宁远之战明军取胜的法宝除了军民同心御敌外,主要是“凭坚城,用 大炮”,使用了当时先进的红夷大炮。红夷大炮具有“射程远、瞄得准, 威力大”等优势。宁远城在明代称为宁远卫城,是明朝在山海关外辽东的 二十五卫之一,她还见证了宁远之战第二年即天启七年(1627年)宁锦大 捷的胜利。在宁远之战后,袁崇焕构筑的关宁防线被明军一直坚守了18年 之久。
“大音希声扫阴翳”
“拨开云雾见青天”
1、东临碣石 2、宁远之战 3、张学良筑港 4、百万日侨大遣返 5、塔山阻击战 6、重庆号起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整合课下 活动搜集的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奇一:东临碣石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名诗千古传颂,据考证,曹操“东临”的碣石 就是今天绥中县万家镇的碣石海滨。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九 月,曹操征伐少数民族政权乌桓,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得到了 袁尚和袁熙的首级。胜利班师的途中登临碣石望海,慷慨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