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肺痿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肺痿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肺痿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肺痿的中医辨证和治疗肺痿,指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说;“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为肺痿之病。

”病名释义;肺指肺叶,痿义同萎。

草木枯槁不荣曰“萎”,引伸到肺病,肺叶失润,不能发挥正常功能者曰“肺痿”,属于人体生病之萎证,故去“帅”从“广”,名为“肺痿”。

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注云;“痿者萎也,如草木之枯而不荣。

用形象比拟之法以释其义。

[历史沿革)本病病名首见于东汉《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篇中对肺痿的主症特征、病因、辨证、治疗,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历代医家多在金匮的基础上予以引伸阐述,明确指出总属肺虚不尽之疾,认为该书篇中的麦门冬汤即为治虚热肺痿而设,《千金。

肺痿门》出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以治虚寒肺痿,《外台秘要。

肺痿门》倡用炙甘草汤以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喻嘉言《医门法律》对本病的理论认识和治疗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此后,有的医家主张用他创制的清燥救肺汤治疗虚热肺痿,张璐《张氏医通》列有肺痿专篇,详述证治方药,对临床颇多启迪,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肺痿门)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提出了精辟的论述,指导实践颇有裨益。

由于仲景翠后世医家,共同认识到肺痿是多种肺系疾病的慢性转归,故常与相关疾合并叙述,单独立论者较少,并且提示肺痈,肺痨,久嗽,喘哮等伤肺,均有转化成为肺痿的可能。

如《外科正宗.肺痈论》中说s。

久嗽劳伤,咳吐痰血,寒热往来,形体消削,咯吐瘀脓,声哑咽痛,其候转为肺痿。

指出肺痈溃后,热毒不净,伤阴耗气,可以转为肺痿;《外台秘要。

咳嗽门》引许仁则论云;。

肺气嗽经久将成肺痿,其状不限四时冷热,昼夜嗽常不断,唾自如雪,细沫稠粘,喘息上气,乍寒乍热,发作有时,唇口喉舌干焦,亦有时唾血者,渐觉瘦悴,小便赤,颜色青白,毛茸,此亦成蒸。

”说明肺痨久嗽,劳热熏肺,肺阴大伤,进一步发展则成肺痿,他如内伤久咳,或经常喘哮发作,伤津耗气,亦可形成肺痿。

肺痿诊疗常规

肺痿诊疗常规

肺痿肺痿系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肺叶痿弱不用的一种肺部慢性虚损性疾病。

临床以发作不已或次第出现的咳吐浊唾涎沫、气短为主症。

常见于西医的间质性肺疾病等。

1 诊断与鉴别诊断1. 1 诊断要点1. 1. 1 以咳吐浊唾涎沫、气短为主症;或痰黏而稠,不易咯出,或有咯痰带血;或吐涎沫,痰清稀量多。

1. 1. 2 有肺脏内伤的久咳、久嗽病史。

1. 2 鉴别诊断1. 2. 1 肺痈:肺痈为实,肺痿为虚;肺痈脓痰腥臭,肺痿浊痰不臭;肺痿发病缓、病程长、形体消瘦,肺痈发病急、形体不瘦。

1. 2. 2 咳嗽:咳嗽既是中医临床一个病种,又是多种肺系(包括肺痿)疾病的常见症状。

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临床辩证准确多可获愈。

肺痿的咳嗽初起多为干咳,呈反复发作,渐次加重,难以治愈。

1. 2. 3 喘病:肺痿之喘以劳力性气短为特征,喘病之喘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难以平卧为特征;喘病分为虚实两端,而肺痿则多属虚证;喘病日久可转化为肺痿。

2 辩证论治肺痿乃以咳吐涎沫、气短、动喘为主,临床常见虚热兼有肺热,虚寒兼有肾气不足,寒热错杂,肺肾气虚血瘀之证。

治法有滋阴清肺,温肺益气,温清并用,润补肺肾,纳气活血等。

该病常有变证,注意外感诱发咳喘加重,当标本兼顾。

2. 1 虚热证证候:咳吐浊唾涎沫,其质黏稠,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咳声不扬,咽干而燥,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质干,脉象虚数。

兼肾阴亏损者,可同时有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症;兼心阴不足者,可见心悸虚烦、健忘少寐、失眠易惊、多梦纷扰等症。

病机:肺阴不足,虚火内炽,热灼津液,肺焦叶枯。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桑叶9g,石膏12g(先煎),太子参9g,甘草3g,胡麻仁9g,阿胶9g(烊化),麦冬9g,杏仁9g,枇杷叶9g。

加减:兼心阴不足者,合用黄连阿胶汤治之;兼肾阴不足者,用麦味地黄汤加减治之;如火盛,出现虚烦、咳呛、呕逆者,则加竹茹9g,竹叶9g以清热和胃降逆;如咳吐浊黏痰、口干欲饮者,加天花粉15g,知母12g,川贝粉2g(冲服)以清热化痰生津;津伤甚者,加北沙参15g,玉竹15g以养肺津;潮热者,加银柴胡9g,地骨皮9g以清虚热而退蒸。

重温肺痿肺痹文献,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

重温肺痿肺痹文献,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
息 为 主 要 表 现 , 中医 古籍 中 “ 痿 ‘ 痹 ” 证 颇 相 类 似 。 通 过 重 温 历 代 医籍 中相 关 证 治 的论 述 , 们 得 出特 发 性 肺 间 质 纤 维 与 肺 肺 病 我 化 以肺 气 不 足 、 络痹 阻 、 虚 血瘀 、 浊 内生 、 或 阴 阳俱 虚 为 基 本 病 机 , 疗 应 以益 气 活 血 、 通 络 脉 、 除痰 浊 、 阴 温 阳 为 肺 气 痰 甚 治 疏 祛 滋 重 点 . 于 今 天运 用 中 医药 方 法 防治 本 病 起 到 了 较 好 的 指 导作 用 。 对
属 于脏 痿 。 因汗 、 、 导致 津液 重亡 , 或 吐 下 上焦 阴虚 内
热 , 失 濡 润而 成 , 上 焦 虚冷 而 致 ; 床 以 张 口短 肺 或 临
率 高 , 人类 健康 危害 严重 , 引起全 世界 的广泛 关 对 正 注 。因其 临床表 现与 中 医古 籍 中 “ 痿 ” 肺痹 ” 证 肺 “ 病
状 可见 咳嗽 , 吐涎 沫 , 中温 温 , 心 咽燥 而不 渴者 , 为 一
生姜 、 参 、 草 、 人 甘 大枣 ; 为甘草 ; 二 三为生天 门冬捣取 汁、 、 、 酒 饴 紫菀 ; 四为甘草 、 姜 、 可 见其对肺痿 的 干 枣。 治疗总 以益气温 阳、 阴润燥 、 滋 滋养肺脾 之气 阴为主 。 隋代 巢元方 在 《 诸病 源候论 ・ 寒肺 痿候 》 中对 伤 问 肺 痿 的病 因 、转 归作 了论 述 :大发 汗后 。因复下 之 “
上焦 者 , 因咳而 为肺痿 ” “ 口脉数 , ,寸 其人 咳 , 口中反
虚 邪 中于肺 ……欲 咳而不 能 。 浊唾涎 沫 . 此为肺
有 浊 唾涎沫 者何 ?师 日 : 为肺痿 之病 ” “ , 肺痿 吐涎 沫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痿

中医内科学肺系病症-肺痿

典型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王某,男性,75岁,因 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就 诊。
诊断
经过中医望、闻、问、切四 诊,诊断为肺痿,证属阳虚 型。
治疗
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以温阳 散寒、止咳化痰为法。同时 配合针灸、艾灸等中医特色 疗法。
效果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咳 嗽、气喘、胸闷等症状明显 改善,复查X线胸片显示肺 部病灶稳定。
发展
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 善肺痿的理论体系,对其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病因与病机
病因
多由久病肺虚,痰热互结,或气阴两虚所致。
病机
肺热叶焦,气阴两虚,肺失濡养,肺叶萎弱不用,咳吐浊唾涎沫。
02
肺痿的症状与诊断
主要症状
01
02
03
04
咳嗽
持续或反复咳嗽,痰少或无痰 ,严重时可能出现气短、呼吸
典型案例二
患者情况
诊断
患者张某,女性,42岁,因反复咳嗽、咳 痰、乏力就诊。
经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诊断为肺 痿,证属气阴两虚型。
治疗
效果
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以益气养阴、止咳化 痰为法。同时配合穴位贴敷、拔罐等中医 特色疗法。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咳嗽、咳痰等症 状基本消失,乏力感明显减轻,复查X线胸 片显示肺部病灶明显缩小。
日常调护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
调整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
情绪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压 力过大。
饮食调理
温热饮食
选择温热性质的食物,避免生冷、 寒凉食品。
滋阴润肺
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 百合、蜂蜜等。

肺痿的辨证论治

肺痿的辨证论治

肺痿的辨证论治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金匮要略心典。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

”一、辨证要点应辨虚热、虚寒。

虚热证易火逆上气,常伴咳逆喘息;虚寒证常见上不制下,小便频数或遗尿。

二、治疗原则治疗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

虚热证,治当生津清热,以润其枯;虚寒证,治当温肺益气而摄涎沫。

临床以虚热证为多见,但久延伤气,亦可转为虚寒证。

治疗应时刻注意保护津液,重视调理脾肾。

脾胃为后天之本,肺金之母,培土有助于生金;肾为气之根,司摄纳,温肾可以助肺纳气,补上制下。

三、证治分类1.虚热证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黏稠,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嗄,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

证机概要:肺阴亏耗,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代表方: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前方润肺生津,降逆下气,用于咳嗽气逆,咽喉干燥不利,咳痰黏浊不爽。

后方养阴润燥,清金降火,用于阴虚燥火内盛,干咳痰少,咽痒气逆。

常用药:太子参、甘草、大枣、粳米益气生津,甘缓补中;桑叶、石膏清泄肺经燥热;阿胶、麦冬、胡麻仁滋肺养阴;杏仁、枇杷叶、半夏化痰止咳,下气降逆。

如火盛,出现虚烦、咳呛、呕逆者,则去大枣,加竹茹、竹叶清热和胃降逆;咳吐浊黏痰,口干欲饮,加天花粉、知母、川贝母清热化痰;津伤甚者加沙参、玉竹以养肺津;潮热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退骨蒸。

2.虚寒证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治法:温肺益气。

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前方甘辛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

后方则以补脾助肺,益气生津为主。

常用药:甘草、干姜温肺脾;人参、大枣、白术、茯苓甘温补脾,益气生津。

肺虚失约,唾沫多而尿频者加煨益智;肾虚不能纳气,喘息,短气者,可配钟乳石、五味子,另吞蛤蚧粉。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西医诊断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目录:一、肺间质纤维化究竟是一种什么病?二、肺纤维化的治疗方法三、孔彪儒教授特效验方温肾清肺汤治疗肺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究竟是一种什么病?正常人的肺就像一块海绵,海绵里面的小孔就好比是我们的肺泡,这些孔与孔之间的部分就是“肺间质”,因为肺间质部分的正常作用,健康的肺就像一块海绵一样有很好的弹性,肺泡能够储存大量的氧气,保证我们的呼吸自如,得了肺间质纤维化的肺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就像干硬的丝瓜瓤,尽管中间也有很多孔,但是孔与孔之间的“肺间质”已经变成纤维组织,导致肺不能够有弹性地收放,已经失去弹性,这就是纤维化了的肺。

由于失去弹性,肺泡无法完成气体的交换,于是人就会出现气短,胸闷,咳嗽等这样一些症状,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呼吸,憋死。

肺间质纤维化还有一个更为形象的名字叫做“蜂窝肺”,它目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患者生存率非常的低,5年生存率不到50%,10年生存率只有不到10%【肺纤维化症状体征】:常见症状时有呼吸困难,干咳。

此后常因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和加重,且呈进行性加重。

逐渐出现呼吸增快但无喘鸣,刺激性咳嗽或有咳痰,少数有发烧、咯血或胸痛。

严重后出现动则气喘,心慌出虚汗,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唇甲紫绀及杵状指(趾)。

作体检时在下肺野可听到湿罗音。

在并发肺原性心脏病时有肺动脉第二音亢进,颈静脉努张,肝肿大和下肢浮肿。

ILD 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

虽然此疾病存在着急性期,但起病常隐袭,病程发展呈慢性经过,机体对其最初反应在肺和肺泡壁内表现为炎症反应,导致肺泡炎,最后炎症将蔓延到邻近的间质部分和血管,最终产生间质性纤维化,导致瘢痕产生和肺组织破坏,使通气功能降低,炎症也可累及气管、毛细支气管,往往伴机化性肺炎,也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表现。

【肺纤维化病理】:欧洲学者多称本病为隐源性致纤维性肺泡炎。

美国习用IPF。

中医内科学 第四章 肺系病证 第八节 肺痿

中医内科学 第四章 肺系病证 第八节 肺痿
虚热
虚寒
表现
鉴别点
咳吐浊唾 咳痰带血
咳吐涎沫 清稀量多
口渴咽燥 潮热盗汗 舌红 脉虚数 神疲乏力 食少形寒 舌淡 脉虚弱
谢 谢
肺痿 ——证治分类
1.虚热 临床表现:咳吐浊唾,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嘎, 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可伴潮热盗汗,形体消瘦,皮毛干枯, 舌红而干,脉虚数。 证机概要:肺阴亏耗,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治法:滋阴清热,生津润肺。 代表方: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前方润肺生津、降逆 下气,后方养阴润燥、清金降火。
甘草干姜汤: 甘痿 ——证治分类
2.虚寒 常用药:甘草、干姜温肺脾;人参、大枣、白术、茯苓甘温 补脾,益气生津。 辨证加减:若肺虚失约,唾沫多而尿频者,加益智仁、白果 等;肾虚不能纳气,喘息,短气者加钟乳石、五味子,另吞 服蛤粉。
附: 证型鉴别
证型
肺痿 ——证治分类
2.虚寒 临床表现:咳吐涎沫,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 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 脉虚弱。 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治法:温肺益气,生津润肺。 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前方辛甘化阳、温 养肺胃,后方补脾助肺、益气生津。
肺系病证
第八节 肺痿
肺痿 ——概述
1.概念:肺叶痿弱不用,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疾病。
西医病名: 间质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不张、 肺纤维化
肺痿 ——概述
2.文献摘要: (1)《金匮要略》: ①最早出现“肺痿”病名; ②主要病机有“热在上焦”“重亡今夜”“肺中冷”; ③麦门冬汤、甘草干姜汤。 (2)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该病分为热在上焦和肺中虚 冷。 (3)清·张璐《张氏医通》:“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 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散火热。”

纤维肺炎的中药治疗方案

纤维肺炎的中药治疗方案

一、中医病因病机纤维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邪气、内伤七情、久病体虚等。

病机主要是肺气虚、肺阴虚、痰湿阻肺、气滞血瘀等。

治疗原则为补肺益气、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活血化瘀。

二、中药内服治疗方案1. 基本方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麦冬、五味子、杏仁、枇杷叶、瓜蒌皮。

(1)肺气虚证:以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为主,配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以补气养血。

(2)肺阴虚证:以麦冬、五味子、杏仁、枇杷叶为主,配以熟地黄、当归、白芍以滋阴润肺。

(3)痰湿阻肺证:以茯苓、瓜蒌皮为主,配以杏仁、枇杷叶、炙甘草以化痰止咳。

(4)气滞血瘀证:以川芎、当归为主,配以桃仁、红花、牛膝以活血化瘀。

2. 个性化加减:(1)咳嗽:加紫苏子、桔梗、半夏以止咳平喘。

(2)咯痰:加橘红、浙贝母、瓜蒌皮以化痰止咳。

(3)发热:加石膏、知母、黄芩以清热解毒。

(4)盗汗:加浮小麦、糯稻根、龙骨、牡蛎以敛汗固表。

(5)乏力:加党参、黄精、枸杞子以补气养血。

三、中药外敷治疗方案1. 针对肺气虚证:取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药物,研末后用醋调匀,敷于胸部,每日一次,每次敷30分钟。

2. 针对肺阴虚证:取麦冬、五味子、杏仁、枇杷叶等药物,研末后用蜂蜜调匀,敷于胸部,每日一次,每次敷30分钟。

3. 针对痰湿阻肺证:取茯苓、瓜蒌皮、杏仁、枇杷叶等药物,研末后用生姜汁调匀,敷于胸部,每日一次,每次敷30分钟。

四、针灸治疗方案1. 针对肺气虚证:选取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采用补法。

2. 针对肺阴虚证:选取肺俞、肾俞、三阴交、太溪等穴位,采用滋阴法。

3. 针对痰湿阻肺证:选取肺俞、中脘、丰隆、阴陵泉等穴位,采用化痰法。

4. 针对气滞血瘀证:选取肺俞、膻中、血海、曲池等穴位,采用活血化瘀法。

五、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解读中医仙芪扶阳固本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解读中医仙芪扶阳固本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揭秘中医仙芪扶阳固本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中医仙芪扶阳固本意在扶正固本、健脾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宣肺祛痰,达到固本强身之效,此法适用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同样适用于尘肺、哮喘、肺癌、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科病,凡见于脾肾两虚型患者:有喘息气短、动则加剧,咳嗽、痰稀白,反复易感,四肢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暗、苔白腻,脉滑、涩等症候者都适用。

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把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归属为肺痿的范畴。

肺痿病名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该书对其疾病病名、症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有了明确的论述,并分为虚热、虚寒两型。

并制定了干姜甘草汤、麦门冬汤两个名方,医圣张仲景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肺痿的中医临床。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症状表现为喘息气短、动则加剧,咳嗽、痰稀白,反复易感,四肢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暗、苔白腻,脉滑、涩等症候,在辨证分型当中归属于正气不足、脾肾两亏、痰瘀毒损伤肺络型肺痿。

针对上述症状,仙芪扶阳固本疗法意在“扶正固本”,健脾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宣肺祛痰,该中药中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淫羊藿、蛤蚧、黄芪、白术、茯苓等。

主要作用是补肺、健脾、温肾、扶阳固本。

主治咳嗽、哮症、喘症、肺胀、肺痿、肺痨、肺痹。

仙芪扶阳固本疗法不但适用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同样适用于尘肺、哮喘、肺癌、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科病,见于脾肾两虚型。

中医治病原则在于调理和防治,这种固体强身地做法适合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患者。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进展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进展

.1062・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9Mar,18(9)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进展于书云1,郭笑冬2(1.天津市塘沽区传染病医院,天津300451;2.天津市塘沽区中医院,天津300451)[关键词】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中圈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49[2009)09—1062—02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包括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继发于某些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肺闯质纤维化。

此病起病隐袭,主要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多数患者双肺下部可闻及爆裂音,可出现杵状指(趾)。

晚期可发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最后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迄今不明【lJ,呈进行性加重,为肺系疾病中的疑难重症。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此病的记载,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中称此病属“肺痿”范畴;中医认为,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

外邪侵袭或它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失宣肃,肺气胀满,呼吸不利而致喘促。

邪袭于肺,郁而化热,煎液为痰,痰热内蕴。

气还肺问,气失所主。

气滞则血瘀,痰阻脉络,痰瘀互结。

迁延不愈,由肺及肾,肺之气阴亏耗,不能下荫于肾,肾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

肾为气之根,与肺同司气体出纳,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能接续,气逆于肺而为喘,久则耗气伤阴,肺气胀满【21;总之,中医认为该病病机多为肺肾不足,气阴两伤,兼有痰、瘀。

尽管中医对本病尚缺乏系统研究,但在讨论相关疾病亦常涉及,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说“肺主气,为五脏上盖,气立皮毛,故易伤于风邪,风邪伤于脏腑,而气血虚弱,又因劳役大汗之后,或经大下而亡津液,津液竭,肺气壅塞,不能宣通诸脏之气,固成肺痿”[3]。

西医目前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药物,但是只适用于部分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也被用于此病的治疗,疗效尚不肯定;正处于研究观察阶段的药物还有乙酰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干扰素、甲苯吡啶酮、前列腺素F、转化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拮抗剂、红霉素、秋水仙碱等L4J。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与治疗2011-04-04 14:24:36| 分类:呼吸系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肺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喘证”、“肺”、“肺痹”等疾病范畴。

其病位主要在肺,其病机为肺虚津气失于濡养所致。

如《素问·脏气时论》云:“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

”。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愤郁,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素问·逆调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

”《巢氏病源论》谓:“肺主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上气喘,鸣息不通。

”如《灵枢·经脉篇》指出:“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

内经》指出本病的主要症状有“不得卧、行而喘者”,“劳则喘息汗出”、“烦满喘而呕”。

《金要略》有“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此与本病劳力性呼吸困难颇为相似。

《景岳全》云:“实喘之症,以邪在肺。

虚喘者,气短而不续……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

”又云:“水病为者,以肾邪干肺也。

”《医门法律》云:“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真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

……凡治肺痿病,淹淹不振,……故行峻法,驱涎沫,图速效,反速毙,医之罪也。

”清代王九峰说“气息短促,不能接续,提之若不能升,之若不能降,呼吸之气,浑如欲绝”。

这些描述与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颇为相似。

本兵病机多从、肾入手,以气阴亏虚立论,此外有些医家认为痰、瘀与本病有关,如宋·陈无择云:“夫五脏有上气喘咳,但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于肺。

喘既动气,故以肺为主”;王九峰认为《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肺合皮毛,风邪易袭,邪气以从其合。

肺中津液不归正化,凝结为痰,屡肺纤维化主要是邪毒入络导致肺肾功能失调而产生痰、瘀阻于肺络,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肺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肺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03年)。

肺痿是临床表现为气息短促,动则气喘加重,干咳少痰或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2年4月发布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诊断。

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标准可分为有外科(开胸/ 胸腔镜) 肺活检资料和无外科肺活检资料。

(1)有外科肺活检资料a.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特点。

b.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如药物、环境因素和风湿性疾病等所致的肺纤维化。

c.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 或气体交换障碍。

d.胸片和高分辨CT(HRCT)可见典型的异常影像。

(2)无外科肺活检资料(临床诊断)缺乏肺活检资料原则上不能确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但如患者免疫功能正常,且符合以下所有的主要诊断条件和至少3/ 4 的次要诊断条件,可临床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

a.主要诊断条件:①除外已知原因的弥漫性间质性肺(ILD),如某些药物毒性作用、职业环境接触史和风湿性疾病等;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 减少,而FEV1/ FVC 正常或增加)和/或气体交换障碍[静态/ 运动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 - a) O2)增加或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降低];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肺网状改变,晚期出现蜂窝肺,可伴有极少量磨玻璃影;④经支气管肺活检( TBLB) 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F)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

b.次要诊断条件:①年龄> 50 岁;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进行性呼吸困难;③病程≥3个月;④双肺听诊可闻及吸气性velcro音。

(二)证候诊断1.燥热伤肺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干咳无痰,或少痰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偶见痰中带血,咳嗽剧烈,阵咳,咳甚胸痛,口鼻咽干,可伴有发热、恶寒。

肺痿中医治疗经验方大全;

肺痿中医治疗经验方大全;

肺痿中医治疗经验方大全;肺痿中医治疗经验方大全;摘要:肺萎病名。

见《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

即肺痿。

详肺痿条。

>>>查看全文相关文献:•肺萎肺萎病名。

见《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

即肺痿。

详肺痿条。

作者:•肺萎肺萎概念肺萎是指肺叶萎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纤维化、肺硬变、肺不张等。

历史沿革 1肺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 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l•[卷一]肺萎论肺萎,肺之大叶不举也。

其外症以咳而唾白沫者为真。

《病源》或兼欲咳不能咳及呕逆、小便言之,成无己注《伤寒论》,则以咽喉不利、唾脓血为肺萎,皆非的候。

惟《外台》引许仁则云肺萎之状,“唾白如雪,细沫稠粘。

”此八字深得仲景言外之意,最•[卷第六]治肺萎诸方肺萎多涎唾。

小便数者。

此肺已中冷。

必多头眩。

若小便数。

不渴不咳者。

宜服此方白芍药(一两半)干姜(一两炮裂锉)甘草(一两半炙微赤锉)上件药。

捣筛为散。

每服三钱。

以水一中盏。

煎至六分。

去滓。

不计时候温服。

治肺萎•[卷第二诸疾通用药]肺萎•[卷第三十一]治骨蒸肺萎诸方夫肺者为五脏之华盖。

盖诸脏腑通于声。

主于气。

若人劳伤不已。

邪气干于肺。

则壅生热。

治骨蒸。

肺萎咳嗽。

胸膈痛。

舌涩口干。

宜服紫菀散方。

紫菀(三分去苗土)桑根白皮(三分锉)甘草(三分炙微赤锉)栀子仁(半两)赤茯苓•[卷第十四]治伤寒后肺萎劳嗽诸方夫伤寒后肺萎劳嗽者。

是大发汗后。

因复下之。

则亡津液。

而小便反利者。

此为上虚不能制肿。

治伤寒后肺萎劳嗽。

四肢烦疼。

痰唾不止。

宜服麻黄散方。

麻黄(三分去根节)桔梗(一两去芦头)天门冬(一两去心)白蒺藜(一两微炒•[卷之二十一脾胃病诸候(凡五论)]五、肺萎候肺主气,为五脏上盖。

气主皮毛,故易伤于风邪。

风邪伤于腑脏,而血气虚弱,又因劳役,大汗之后,或经大下,而亡津液,津液竭绝,肺气壅塞,不能宣通诸脏之气,因成肺萎也。

《金匮要略》肺痿病证治源流研究

《金匮要略》肺痿病证治源流研究

《金匮要略》肺痿病证治源流研究《金匮要略》肺痿病证治源流研究引言:《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所撰写。

该书内容丰富,治疗多种疾病,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金匮要略》中肺痿病的证治源流,以期对中医诊疗有所启示。

一、肺痿病概述肺痿病是中医学中的常见病之一,主要以肺功能衰竭为主要病机,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等。

据《金匮要略》记载,肺痿病多数参寥气偏之病,治疗方法主要是调理脏腑,平衡气机。

二、肺痿病的证候分类肺痿病的证候主要包括寥气、喘促、呼吸短促等。

据《金匮要略》记载,肺痿病证候的分类主要分为太阳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四个类别。

每个类别又分为不同的分型,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法。

三、肺痿病证治的源流研究1. 太阳阳明病类证治:《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太阳阳明病类证治中,主要特点是脉滑大而疾,病情反复难以治愈。

该类型的治疗方法强调调理阳气,增强肺功能,常配合升清药物,如人参、黄连等。

2. 少阳病类证治:《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少阳病类证治中,主要特点是寥寥无气,症状较轻,但危机感较强。

该类型的治疗方法强调调理虚阳,增强肺肾功能,常配合补益药物,如黄芪、熟地等。

3. 少阴病类证治:《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少阴病类证治中,主要特点是肺肾阴虚,病情较重,常伴有全身虚弱症状。

该类型的治疗方法强调调理阴虚,滋养肺肾,常配合滋阴药物,如沙参、麦冬等。

4. 太阴病类证治:《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太阴病类证治中,主要特点是寒凝肺部,病程较长,常有寒热交替症状。

该类型的治疗方法强调祛寒,调理气机,常配合温阳药物,如附子、干姜等。

结论:通过对《金匮要略》的研究,我们发现肺痿病的证治方法可以归纳为太阳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以及太阴病四个大类。

每个大类又有不同的分型,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主要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机的方式,对肺功能进行修复与强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金匮要略》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也需要综合考虑,因此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

肺痿(甘草干姜汤,麦门冬汤,炙甘草汤,甘草汤,生姜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肺痿(甘草干姜汤,麦门冬汤,炙甘草汤,甘草汤,生姜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肺痿(甘草干姜汤,麦门冬汤,炙甘草汤,甘草汤,生姜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一、“肺痿”的概念所谓“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特征,相当于西医的某些慢性肺实质性病变如肺纤维化、肺硬化、肺不张等。

二、“肺痿”的发病原因久病损肺,误治津伤,肺脏虚损,津气严重耗伤,以至肺叶枯萎,发为本病。

本病病位在肺,但与脾、胃、肾等脏密切相关,病理性质有虚热、虚寒之分。

邪热耗津,误治伤阴,可导致肺澡津枯,发为肺痿;如肺痿日久,大病以后,耗伤气阳,气不化津,肺失所养。

三、“肺痿”的辨证论治肺痿辨证应分清虚热虚寒之不同,治疗上以补肺生津为主。

具体分型证治如下:虚热证: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嘎,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质红而干,脉虚数;为肺阴亏耗、虚火内炽、肺失肃降所致,治疗以滋阴清热、润肺生津为主,方药选用麦门科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麦冬、人参、半夏、粳米、桑叶、生石膏、胡麻仁、阿胶、杏仁、枇杷叶、甘草、大枣等。

虚寒证: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为肺气虚寒,气不化津,当反为涎所致,治疗以温肺益气为主,方药选用甘草干姜汤加减:甘草、干姜等;或生姜甘草汤加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等。

虚热①症状:咳吐浊唾涎沫,其质粘稠,不易咯出,胶粘长丝不断,或痰中带有血丝,或咳甚而咯血,其色鲜红,咽干而燥,渴喜凉饮,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质干,脉象虚数。

兼肾阴亏损者,可同时有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遗精尿频等症。

兼心阴不足者,可见心悸虚烦,健忘少寐,失眠易惊,多梦纷扰等症。

②病机分析:肺阴不足,虚火内炽,热灼津液,故见咳吐浊唾涎沫粘稠;热伤血络,故痰中带血,或有咯血;阴津不足,津失上承,故咽干而燥,渴喜凉饮;阴血枯竭,内不能洒陈脏腑,外不能充身泽毛,故形体消瘦,皮毛干枯;阴虚内热,故舌红质干,脉象虚数。

治肺痿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肺痿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肺痿病症精选的药方治肺痿病症精选的药方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

本篇主要是分析了肺痿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 6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1.虚热肺痿证:咳吐浊唾涎沬,其质较粘稠;或咳痰带血;气急喘促;咳声不扬,甚则音哑,口渴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

1.虚热证1(麦门冬汤加减):肺胃阴伤,气火上逆,咳嗽气急,咯痰粘浊不爽,口渴咽喉干燥不利者。

以润肺生津为主2.虚热证2(清燥救肺汤加减):阴虚燥热伤肺,呼吸短促,干咳少痰,口鼻干燥,舌干苔少,或痰中带血者。

适用于燥火较甚者。

3.如肺痨后期(王海藏紫苑散方),肺叶虚燥成痿者。

2.虚寒肺痿证:咯吐涎沬,其质清稀、量多;不咳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小劳则喘更著;神疲乏力、纳少;头眩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1.虚寒肺痿证(甘草干姜汤)1:肺寒久咳,痰稀而有白沬者。

肺中寒冷偏重者。

2.虚寒肺痿证(生姜甘草汤)2:虚寒肺痿,咳唾涎沬。

肺脾气虚显著者。

3.虚寒肺痿证(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痰涎壅盛,咳逆上气,不能平卧,本虚标实明显,当急则治标之法。

(一)虚热证症状及分析;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一虚热灼津成痰,或咳痰带血一一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气急喘促一一火逆上气,肺失肃降,咳声不扬,甚则音哑,口渴咽燥一一燥热伤肺,津液不能濡润上承,午后潮热一一阴虚则生内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一一肺胃津液耗伤,不能洒陈脏腑,充身泽毛.舌红而干,脉虚数一一津液亡失,阴虚热灼之征。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滋阴润肺生津以治本,辅以清热,复其清肃之职。

方药: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1.麦门冬汤麦门冬42g 半夏6g 人参9g 甘草6g 粳米6g 大枣4枚1.阴伤甚者,加沙参9克、玉竹9克等;2.咳逆较甚者,加百部9克、款冬花9克等;3.呕吐较甚者,加竹茹9克、生姜9克等;4.方中用西洋参代人参,则益气养阴之功更佳。

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施治

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施治

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施治作者:王亚南王玉光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08期肺纤维化病因复杂,包含200余种疾病。

以活动性呼吸困难、弥漫性肺浸润、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为肺系疾病疑难重症。

大部分肺间质疾病病情持续进展,现代西医匮乏有效干预手段,尤其对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难治性咳嗽更是束手无措。

中医辨证施治肺纤维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肺纤维化难治性咳嗽,中医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及临床体悟。

肺纤维化归属于中医“肺痹”“肺痿”范畴。

“肺痹”最早见于《素问·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并论述了五体痹及五脏痹的关系,认为“皮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传于脏,是为“肺痹”。

“肺痿”则首见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治证》:“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日:为肺痿之病。

”目前肺纤维化归属于“肺痹”或“肺痿”仍存在争议,大部分医家认为“肺痹”及“肺痿”是肺纤维化的不同阶段。

肺纤维化进展过程是“肺痹”向“肺痿”的转化。

西医学将肺纤维化临床表型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病情可逆但也可能进展,具有自限性;另一类为病情不可逆,可能稳定、也可能持续进展。

我们在中医长期临证实践中认为,应当将肺纤维化临床表型和中医辨病相结合,将肺纤维化病情可逆的一类疾病归为中医“肺痹病”范畴,将病情不可逆的一类归属于中医“肺痿病”范畴。

肺痿病及肺痹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肺痿病。

起病隐匿,病情迁延,并持续进展。

多以呼吸困难、咳嗽为表现,发现本病时,影像学以纤维化样表现为主体(蜂窝、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网格为主,伴或不伴磨玻璃影),不适用于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经抗纤维化治疗后影像学或肺功能难于逆转。

2.肺痹病。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较短,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以“炎”症反应为主(磨玻璃、实变为主体,伴或不伴网格影),病因去除或经治疗后,影像和肺功能可逆转。

17 肺病科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17 肺病科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肺纤维化的住院患者。

一、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痿病(TCD编码:BNF02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肺纤维化(ICD-10编码:J84.1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胸科学会(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欧洲呼吸学会( 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ERS) 、日本呼吸学会( 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JRS) 和拉丁美洲胸科学会( Latin American Thoracic)2011年3月共同颁布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肺痿病(肺纤维化)临床常见证候:燥热伤肺证痰热壅肺证气虚血瘀证肺肾不足、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肺痿病(肺纤维化)。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痿病(肺纤维化)的患者。

2.咳、痰、喘症状加重的患者。

3.明确诊断急性感染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相关特殊处理,且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CT(有条件情况下需选择胸部高分辨CT)、肺功能+弥散功能检查、心电图;末梢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ANA+ENA及ANCA等免疫系统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圣乔治问卷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03年)。

肺痿是临床表现为气息短促,动则气喘加重,干咳少痰或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2年4月发布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诊断。

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标准可分为有外科(开胸/ 胸腔镜) 肺活检资料和无外科肺活检资料。

(1)有外科肺活检资料
a.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特点。

b.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如药物、环境因素和风湿性疾病等所致的肺纤维化。

c.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 或气体交换障碍。

d.胸片和高分辨CT(HRCT)可见典型的异常影像。

(2)无外科肺活检资料(临床诊断)缺乏肺活检资料原则上不能确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但如患者免疫功能正常,且符合以下所有的主要诊断条件和至少3/ 4 的次要诊断条件,可临床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

a.主要诊断条件:①除外已知原因的弥漫性间质性肺(ILD),如某些药物毒性作用、职业环境接触史和风湿性疾病等;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 减少,而FEV1/ FVC 正常或增加)和/或气体交换障碍[静态/ 运动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 - a) O2)增加或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降低];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肺网状改变,晚期出现蜂窝肺,可伴有极少量磨玻璃影;④经支气管肺活检( TBLB) 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F)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

b.次要诊断条件:①年龄> 50 岁;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进行性呼吸困难;③病程≥3个月;④双肺听诊可闻及吸气性velcro音。

(二)证候诊断
1.燥热伤肺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干咳无痰,或少痰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偶见痰中带血,咳嗽剧烈,阵咳,咳甚胸痛,口鼻咽干,可伴有发热、恶寒。

舌尖红,苔少或薄黄,脉细略数。

2.痰热壅肺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呼吸急促,咳嗽痰多,白粘痰不易咯出,或咯吐黄痰,心烦口苦,身热汗出,大便秘结。

舌红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气虚血瘀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干咳无痰,心慌乏力,口唇爪甲紫暗,肌肤甲错,杵状指,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涩。

4.肺肾不足、气阴两虚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干咳无痰或少痰,气怯声低,神疲乏力,汗出恶风,腰膝酸软,形瘦便溏,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燥热伤肺证
治法:清肺润燥,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桑杏汤加减。

桑叶、杏仁、沙参、淡豆豉、梨皮、浙贝母、麦冬、炙杷叶、天花粉、炙紫苑、五味子、蝉衣、百部等。

中成药:养阴清肺口服液等。

2.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推荐方药:清肺化痰方加减。

黄芩、鱼腥草、金荞麦、栝楼、半夏、海浮石、桑白皮、炙紫苑、杏仁、麦冬等。

中成药: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等。

3.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散瘀。

推荐方药:西洋参、三七粉、山萸肉、五味子、紫苑、麦冬、白果、红景天、炙甘草等。

中成药:补肺活血胶囊、扶正化瘀胶囊、诺迪康胶囊等。

4.肺肾不足、气阴两虚
治法:调补肺肾,养阴益气。

推荐方药:党参、仙灵脾、补骨脂、山茱萸、云苓、生熟地、赤芍、紫苑等。

中成药: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

(二)根据病情选用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
清热化痰:痰热清注射液等。

活血化瘀:丹参注射液等。

益气固本:生脉注射液等。

(三)其他疗法
1.中药穴位贴敷:平衡阴阳、调护表里。

适用于易感冒、咳嗽频繁的患者。

推荐穴位:肺俞、膏肓俞、膈俞、天突等。

2.艾灸疗法: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适用于阳气不足,阴寒内盛的患者。

推荐穴位:肺俞、膏肓俞、大椎、足三里、气海等。

3.中药沐足:行气活血、温阳通络。

适合于四末青紫,瘀血较重的患者。

4.拔火罐:祛湿逐寒、消瘀散结。

适用于阳气不足,阴寒内盛的患者。

主要选择背部太阳经及肺经循行路线运用闪罐、走罐、留罐等多种手法治疗。

(四)内科基础治疗
1.氧疗:根据病情需要使用。

2.糖皮质激素:已使用激素者,继续维持原治疗,或减量治疗。

(五)护理调摄
1.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2.适当活动。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证候积分:
稳定:证候积分下降10%。

有效:证候积分下降30%。

2.生活质量评价
(1)圣乔治问卷评分:
稳定:评分下降10%。

有效:评分下降30%。

(2)6分钟步行实验:
稳定:提高10%。

有效:提高30%。

(3)呼吸困难评级:
稳定:维持原评级。

有效:下降1级。

3.胸部CT、肺功能+弥散功能评定标准
(1)稳定:符合以下2项以上条件
A.TLC(肺总量)或VC(潮气量)变化<10%或变化<200ml;
B.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变化<15%或变化<3ml/(min•mmHG);
C.在心肺运动试验中氧饱和度(SaO2)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无变化(SaO2变化<4%,P(A~a)O2变化<4mmHg,或0.53kPa)。

(2)有效:
X线胸片或高分辨CT(HRCT)肺部病变减轻;
符合以下2条以上的生理功能改善指标:
A.TLC(肺总量)或VC(潮气量)增加≥10%(或至少增加≥200ml),
B.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增加≥15%,或至少增加≥3ml/(min•mmHG),C.在心肺运动试验中氧饱和度(SaO2)升高或正常(SaO2升高≥4%)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升高(较前次升高≥4mmHg)。

(二)评价方法
根据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表、血气分析、胸部CT(有条件需选择高分辨CT)、肺功能+弥散功能、6分钟步行实验、呼吸困难评级、圣乔治问卷评分等变化评价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