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课)2分析

合集下载

《如何赏析对联》课件

《如何赏析对联》课件

05
对联的应用与价值
对联在文学中的地位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
化内涵。
对联在古代诗词、曲艺等文学形 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文人墨客
展现才华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联的创作和欣赏能够提高人们 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对于传
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联在生活中的运用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常常被用于节庆、婚丧嫁娶等场合,增添喜庆或 哀思的氛围。
《如何赏析对联》 ppt课件
目录
• 对联的基本知识 • 对联的修辞手法 • 对联的鉴赏方法 • 对联的创作技巧 • 对联的应用与价值
01
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由 上下两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 诗句组成,常用于庆祝节日、装 饰门面等场合。
详细描述
对联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 构相似、意义相关,且讲究平仄 和韵律,以达到音韵和谐、意境 深远的效果。
总结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联进行多种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用途、按 字数、按平仄等。
详细描述
按用途可分为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等;按字数可分为五言、七言、八言等 ;按平仄可分为正格、变格等。不同分类的对联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各自的特 点和要求。
02
对联的修辞手法
比喻
总结词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的方式表达两 者的相似之处。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对联起源于中国的唐代,最初是人们 为了驱邪避害、祈福祝愿而用红纸书 写对仗工整的语句贴在门上,后来逐 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详细描述
对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文 学形式的精华,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 富。如今,对联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联学案分析

对联学案分析

《对联》学案分析环节一、熟悉----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情境导入,揭露题.同窗们,第一请大伙儿欣赏一首歌、大伙儿必然要认真听,想一想咱们在何时能常常听到它。

放录音(《恭喜恭喜》)2.谁来回答教师适才提出的问题?(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还要在大门口张贴大红的——对联。

(板书题:24对联,生齐读题)。

(二)初读文,了解对联内容.对联大伙儿大体都见过,谁情愿把自己明白的对联告知给大伙儿呢?同窗明白的对联还真很多,那对联所表现的内容到底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咱们一路去看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内容2.轻声朗诵第一自然段,用“”画出对联,用“”画出对联的内容。

3.谁来把你找到的描述对联有哪几方面内容的句子读一读。

(指名)咱们一路把画出的句子读一读。

(齐读)4.刻画漂亮春景的是哪一副对联?指名回答后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仍然十里杏花红从哪几个词中看出春景是美好的?你能来读好它吗?(个别集体)这么美的景色请同窗们快速把它记在脑海里。

(指名背).接下来咱们一路去看表现第二种内容的对联。

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从这副对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你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把这副对联读好吗?个别集体那个地址的“神州”指的是什么?谁来试着读好它。

(个别集体)快速把它记在头脑里。

(指名背齐背)6.文中还有表现其他两种内容的对联,大伙儿一路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勤劳家世春景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下面请一、二组看上面一副对联,三、四组看下面一副对联同桌进行讨论。

出示幻灯片,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这副对联讲的是书上哪方面的内容?(2)从哪几个词中能够看出?7.谁来讲讲你们的讨论结果?(教师可适本地址拨)提示:“家世”指的是人家。

“竹”指的是爆竹。

(引申)“岁”在那个地址指的是一年。

8.下面考一下大伙儿的反映能力,我说内容,大伙儿马上把相应的对联读出来。

最新《对联》教学总结与反思

最新《对联》教学总结与反思

最新《对联》教学总结与反思最新《对联》教学总结与反思 《对联》教学总结与反思 在使⽤电⼦⽩板教学之前,教师在讲授这届课时所能⽤到的教学⽅法和策略并不多,这是由本课内容知识性较强的特点决定的。

在运⽤电⼦⽩板进⾏教学时,使原本平⾯的、单薄的.课堂变得⽴体⽽丰富了,电⼦⽩板的运⽤,给课堂带来巨⼤的变⾰。

具体到本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 1.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顺序,对教学内容进⾏取舍。

电⼦⽩板依托⾃带的资源库和导⼊的素材库,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完全由学⽣对教学顺序进⾏选择,对教学内容进⾏取舍。

打破了多媒体教学使⽤课件时的机械和僵化,课堂教学由教师的预设,转变为了师⽣的共同⽣成。

2.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在讲授本课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是主要教学⽬标。

利⽤放⼤镜、电⼦笔等设备,可以使学⽣的注意⼒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极⼤地提⾼了学⽣的学习效率。

但是,归根结底,电⼦⽩板教学是⼀种辅助教学⼿段。

教学中不能过于倚重,本节课显现出的问题就是⽩板的运⽤与教学设计有⼀定程度的脱节,⽩板有些喧宾夺主。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应该把精⼼进⾏教学设计放在⾸位,让电⼦⽩板、教学内容、学⽣、教师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另外,这节课学⽣在课堂上的活动不够充分,有的同学跟着⼤家⼀起热闹,对于讲故事,猜对联都⽐较感兴趣,但却没有扎扎实实地掌握对联的常识,使得课堂的效率偏低。

【最新《对联》教学总结与反思】相关⽂章:03-0308-2611-0210-0711-2611-2411-2311-2211-2407-20。

对联二知识点总结

对联二知识点总结

对联二知识点总结对联的种类对联分为平水对、仄水对、平分对、仄起对、仄分对、句对和声对等。

平水对是上下两句的平水韵韵式一样,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仄水对是上下两句的仄水韵韵式一样,如“霞下扬州初,月中洞庭初”。

平分对是上下两句的平水韵或仄水韵各抒己见,如“烟波深远去,山河日夜长”。

仄起对是上下两句的前后起首部分用平水韵,两句中部部分用平水对,最后一部分用仄韵对,如“门前古木千年,人间绝艳一姑。

”仄分对是两句完全是一首完整的诗,上下两句的结尾分别用同一种韵式,如“鸿雁几时休,离齐鹊有情”字数旁通不则相联。

句对是两句话之间在语言一方面见衬托呼应,句子之外的形式却略有不同的联,即为句对。

如“风骨荧华皆锦绣,骋怀一德更名垂”。

声对是上联与下联在韵律上呼应、荡气回肠,但在意义上并不相对,如“柳絮慕春瞧,花间舞影欢”。

对联的格式对联的格式一般是:上联四个字,下联五个字。

在写作过程中,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平仄对称,意义相对,音节韵律一致。

对联的格式要求句子简短明了,表达精练,避免出现重复、陈词滥调等问题。

对联的写作技巧对联创作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饱满:对联的上下联要求情感相对,使得对联具有内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 巧妙应用修辞手法:对联的创作要求灵活巧妙地应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对联更富有生动性和表现力。

3. 用词简练:对联的写作要求用词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庞杂,力求言简意赅。

4. 表达深刻:对联的创作要求深刻表达思想,准确表达意义。

对联的历史渊源对联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起源于民歌民谣。

在经过宋代的发展之后,对联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了当时文人雅士娱神消闲的一种流行形式。

到了现代社会,虽然受到了其他文学形式的冲击,但对联仍然在乡土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联的地位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汉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式。

《对联》教学反思

《对联》教学反思

《对联》教学反思《对联》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联》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联》教学反思1学校中级职称晋职教师展示课,在全校教师的关注下圆满完成。

我展示了一堂题为《语言运用——对联》的期末复习课。

教学过程中我希望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这堂展示课中我大胆的运用了小白板教学,并将小游戏贯穿教学始终。

整个教学过程我做的就是努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释放才智的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式、参与式的教学优势,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设计这堂复习课时,我首先运用到了导学案,让学生对教学过程能够有个整体的把握,我将学生在考卷中出现的问题用相机拍下来放在导学案中,让学生来找茬,发现自己的错误。

这个设计自我感觉还是蛮有用的。

平时考试过后让学生整理试卷上的错题,很多同学做得很敷衍,效果不太明显。

当我把大量的错题集中在一起让学生来整理错误时,他们的思维仿佛要敏锐许多,发现问题也要快很多、准很多。

为了让学生明确考卷书写的重要性,我专门将两张考卷放在一起作比较,一张字迹工整、书写漂亮,另一张书写凌乱、字迹潦草。

学生通过对比,很形象了地了解到了在老师批改试卷时学生书写工整是多么有优势。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动起来。

我将关于对联的游戏带入了教学。

如:行业连连看,巧用姓名组合对联,给史上最长的对联注音等五个小游戏。

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小组成员共同思考,用小白板呈现答案。

在这种有趣而且又有竞争的活动面前,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课堂氛围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本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选择一副励志的对联送给自己的组员,并送上期末的祝福。

学生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励志对联,通过小组交流,大家将知识共享后,知识量一下子就增加了。

对联 小学教案之学习和欣赏对联的构造和艺术

对联 小学教案之学习和欣赏对联的构造和艺术

对联小学教案之学习和欣赏对联的构造和艺术【小学教案之学习和欣赏对联的构造和艺术】一、课程背景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和欣赏对联,小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语言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对联的基本构造和特点;2. 学会分析对联中的修辞手法和思想内涵;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4.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课程内容1. 对联的基本知识解释对联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 对联的构造和形式介绍对联的上下联、横批的构造和形式特点,以及如何区分上下联。

3. 对联的修辞手法讲解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寓意深刻等。

4. 对联的思想内涵介绍对联的思想内涵,包括表达美好愿望、传承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等。

5. 经典对联赏析选取一些经典的对联,进行深入的赏析,帮助学生理解对联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课程实施1. 课堂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构造特点,以及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思想内涵。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对联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创作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自己写对联,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4. 赏析评价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赏析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五、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创作的对联作品的质量;3. 思想表达:评价学生对对联思想内涵的理解和表达;4. 进步情况: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小学生对联鉴赏教案及教学反思(修改)

小学生对联鉴赏教案及教学反思(修改)

对联鉴赏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对联的基本常识,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点,学会赏析;3、运用知识,尝试自己写对联;教学重点:1、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对对联的兴趣;2、掌握拟写对联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1、用启发法来讲述对联的基础知识,鼓励大家多发言;2、用提问法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3、用讨论法来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活跃课堂;教具准备:幻灯片课件的准备,配合讲课的图片及对联教学过程:一、对联是什么?1、对联,雅称「楹ying联」,俗称对子。

2、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4、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师:对联是我国文学花园里的奇葩。

对对子还是中国古代文人习文会友时的一种炼字消遣的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对联。

二、常见的对联形式1、春联上联:家家桌上丰收酒下联:户户窗前迎春花上联:千家爆竹辞旧岁下联:万户红灯庆新春2、公园、古建筑门口的楹联上联:惟楚有才下联:于斯为盛3、现在很多的公益宣传,都借鉴了对联的结构上联:今天祖国花朵下联:明日建设英才上联:讲求做事道德下联:注重经商文明上联:节约光荣下联:浪费可耻三、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要相等上下联字数要相等,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

对联基本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

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2、词性要关联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3、内容要关联每副对联上下两联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关联,上下联都围绕同一主题。

如果上联说祝寿,下联谈结婚,就不伦不类了。

4、内容独立,朗朗上口每一幅对联,都具有独立的、完整的表达,词句押韵,容易上口。

四、对联鉴赏(一)新中国成立以后,著名画家齐白石,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送毛主席一幅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龙游海域,鹤翔云天,境界十分开阔,表达了作者对毛主席和共产党,将给新中国带来一个新天地的激动心情。

经典对联赏析5篇

经典对联赏析5篇

经典对联赏析5篇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经典对联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对联赏析篇一: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下联中各有自对者。

上联中“山明”可以与“水秀”成对,下联中“鸟语”可与“花香”相匹,兼之上下联本来对举,十分有意思。

“酒绿灯红辞旧岁;莺歌燕舞庆新春”也与此相似的对联,“酒绿”与“灯红”、“莺歌”与“燕舞”自对。

这种对联讲求了特殊的形式,其美也端在于其特殊。

泽沾雨润,杨柳依依亲万户;民富物丰,财源滚滚涌三江。

《诗经·小雅·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写不舍之状。

“财源滚滚涌三江”或“财源滚滚达四海”之类,为意欲发财致富者常用。

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赏其得失。

秦岭东西,梅放千枝报春早;大江南北,雪飞六曲兆年丰。

《韩诗外传》曰:“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盖雪花为六角形的晶体,遂以“六出”“六曲”形容之。

此联方位对方位,数目对数目,也算工稳。

百年大计,树人为本;万里长征,立志当先。

适宜用于学校,其妙在于两面俱到。

于国家,于学校,于教师而言,育人自然是重中之重,是为“本”。

至于学生,发奋读书当以立志为首要之事,否则若鸟飞而不知所止,船行而不知所之,必入迷途,是以言“立志为先”。

此联妙在喻义完足,两联缺一,即非美事经典对联赏析篇二:今天,我们学习了《春联》一课,我最喜欢的对联是: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我认为这一联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这一联通过“舒眉”和“开口”两个词把本来不会动的柳、桃写得生动起来,我觉得“辞”和“贺”用得很好,让我联想到在新春佳节,人们早早地起床,在门上贴倒写的“福”字,换上一副新的对联,朝刚刚爬过去的“小蛇”说再见,向迎面奔来的“骏马”握握手。

《对联赏析》教学设计

《对联赏析》教学设计

《对联赏析》教学设计《对联赏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联赏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掌握对联知识,了解对联的起源、种类和基本规则。

二、通过对对联,熟悉运用对联基本规则。

三、感受对联文化,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对对联基本规则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过程一、微课学习通过观看微课,使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种类以及基本规则。

二、对对乐园试身手(一)字数相等1、一字联月(星)雨(风)红(绿)马(羊)2、二字联冷月(寒星)春雨(秋风)红花(绿叶)河马(山羊)3、三字联孙行者(胡适之)水帘洞(花果山)红烧肉(黄焖鸡)独角兽(比目鱼)水底月(镜中花)苹果脸(葡萄牙)其中,苹果脸对葡萄牙一对,属于无情对,对联背后还有光绪和珍妃的故事。

(设计意图:从一字联到二字联再到三字联,字数逐渐增加,难度也逐渐增大,让学生一边对对联,一边熟悉巩固对联规则。

同时重点掌握字数相等的`规则。

)4、对联小故事祝枝山和徐子建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五台山上五层台,台台台台(二)平仄和谐1、四字成语对联请在括号里标出下列成语对联的平仄声,平声用“—”,仄声用“|”。

例:(——||)春来眼际喜上眉梢(||——)()披肝沥胆刻骨铭心()()风吹草动水涨船高()(设计意图:因平仄较难,本课又为对联的起始课,所以先只要求学生能区分平仄声,并了解上下联相应位置上的字,平仄声相对)(三)词性相对1、以集句联为例分析词性相对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总结: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四)考考你颜料店趣味对联上联:鹅黄鸭绿鸡冠紫下联:鹭白鸦青鹤顶红请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对出下联(五)拓展:玻璃联对联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和谐、内容相关,处处体现着一种对称之美,而这种美,恰恰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欣赏的。

对联

对联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教师:学生:时间:年月日段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1、感受对联的艺术魅力;2、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3、尝试对对联。

二、授课内容:(一)导入新课。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发源于唐代的律诗。

因为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讲究对仗的,那时人们往往就单独地把这两联拿出来创作,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之情。

这种文字游戏人们觉得很有趣,于是对联就发展起来了。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各地方电视台送春联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

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对联的知识。

(二)欣赏佳联。

1、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2、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3、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4、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声5、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6、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分析:1、你知道第一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吗?明确: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采用了“谐音”修辞。

2、第二副对联相传是清朝大才子金圣叹因为文字狱被判斩,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

有两字也采用了“谐音”修辞,是哪两字呢?明确:莲,梨。

对联表面的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

准确、形象的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是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第一副对联叫作隐字联,第二副对联叫作谐音双关联。

3、第三副对联又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明确:顶真。

所以它就叫顶真联。

4、你们知道第四副对联是送给谁的吗?明确:巴金。

他的名字嵌入了对联中,这就是嵌字联。

5、你看出第五副对联的奥妙了吗?它写的是桂林名胜斗鸡山和龙隐洞。

明确:倒过来读也一样。

这就叫回文联。

6、第六副对联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据说它的上联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和外国人议和时某外国代表想侮辱中国人民就挑衅地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而清政府中地一位书记官义正言辞地对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打消了侵略者的狂妄气焰。

小学校本课程_对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校本课程_对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对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来历、发展过程和分类及形式特点,并能试着对对联。

2.在自我探究学习方式的基础上与大家进行讨论交流,进行学习资源的整合。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了解及学习对联的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对联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写作要求和分类,感受对联独特的艺术魅力。

2.难点:了解对联发展的年代以及对联的形式特点要求。

教学过程一.互相交流同学们自己搜集的对联和老师带来的对联,导入新课二.说对联故事1.乾隆和纪晓岚的故事2.苏轼和佛印的故事三.对联的基本常识1.对联的起源及发展(学生先自读课本进行学习,后进行展示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

楹,就是建筑物堂前的柱子。

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楹联是从春联演化而来的,而春联的出现,则与桃符关系密切。

对联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

一直到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王安石《元日》。

3.对联的分类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寿联(重点了解不熟知的“挽联”)4、对联的形式特点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有些还有“横批”。

字数多少无定规,要求对仗工整,平仄(zè)协调。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四、名对欣赏1.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2.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4.语文中的古诗句五.对联“快乐大本营”给每个小组分配研讨任务,交流讨论后依次上台展示六.牛刀小试:我为学校写对联挑选学生写完的上黑板展示,师生点评。

七.教师小结对联,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珍宝,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机会把它发扬光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用和领悟能力,能赏析简单的对联,并对对联的来历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但是,因为没有学过历史的原因,可能对一些朝代还很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对联的形式特点,他们能很快地找到一些简单的上下相对的词语或字,但是对韵律或者对仗之类的知识只能是模糊地理解,所以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不同的小组活动,意在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特点进行展示,不至于让自己觉得学起来费劲,没有成就感。

对联赏析活动课

对联赏析活动课

对联赏析活动课一、活动目的: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2、初步培养学生赏析对联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自觉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二、活动过程:(一)由一则对联小故事(《王安石巧对联成双喜歌》)导入主题同学们,对联是我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独具风格的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文化艺术芳园中极为别致的一朵奇葩。

今天让我们走进对联,你们搜集了很多对联资料,谁来说说从这些资料中你对对联有怎样的认识?(二)请同学谈谈对对联的认识,师择要板书(三)师小结对联的相关知识1、对联的概念,对联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来源于律诗的回联八句,大多贴在互相对称的柱子上,因此又叫楹联(楹:柱子)或楹贴(既区别于文章的篇,诗词的首,又区别于日记、新闻的则)。

上联叫出句(也叫对公、对首),下联叫对句(也叫对母、对尾)。

我们对别人的出句或写作对联都可以叫做“对对子”(上联叫被对句,下联叫对句)。

2、对联的种类①从适应性广上分类,对联可分为:春联,门联,堂联,名胜古迹联,婚联,寿联,交际联,新居联,挽联。

此外还有戏台、寺庙、祠墓、庆贺(指升子、升迁等)、灯联、谜联和器皿联等。

②从内容广泛上来分类A、写景状物类,如瘦西湖月观郑板桥亲书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把最常见的景物形象得肖妙而灵活。

B、叙事咏物类,如关岳庙联:“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

”述而有评、简练有力。

C、抒情言志类,如冯玉祥将军叙志联:“头可断,身可杀,民族斗争不可屈;将非骄,卒非惰,外交妥协岂非忧。

”格言哲理类:如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叙志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作者借助书中这副对联,说出了他自己对人生的深切感受。

上联作者通过重复几个“好”字,突出表现“学好便好”的主题。

这副复字联,能将生活中深奥的道理用浅显明白的哲理语言予以表现,读后令人回味深思。

《奇妙的对联》活动课教案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初中语文_对联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对联常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进入初三,各类针对中考的专题训练日益重要。

对联是今年中考中的一大亮点,更是一大热点。

而对联本身又很有趣味性,学生很乐于接受。

但是对联自身的难度又影响了学生的得分率。

针对这些问题,我确定了这节课的最初构想——对联专题训练。

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可以让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古诗文中对仗的句子,并学习对联的相关知识。

《对联常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对联有关常识,学会欣赏对联。

2、感悟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民族文化底蕴,学写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联。

课前热身:诗句填空:1、两个黄鹂鸣翠柳,()。

2、(),吹面不寒杨柳风。

3、海日生残夜,()。

4、(),病树前头万木春。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一)、1、组间交互:课下小组内准备的对仗工整的诗句2、小组内交流自己课下搜集到的对联,说明搜集的渠道,喜爱的理由以及对联的作用。

交流中要注意的问题:a、耐心、专注地倾听,明确对方说话要点。

b、自信、负责地表达,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c、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d、自然、大方与人交谈,注意使用文明交际用语。

(二)、填空:1、对联由和组成,要求字数。

2、词性相对是指名词对名词,,,。

3、结构相应是指上下两联的应当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

4、对联讲究平仄相协,起码要求是,。

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两种,仄声包括、两种。

5、运用上面提到的有关对联知识,简要分析下面两句是否符合对联的特征。

A、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B、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6、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与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对联分析报告

对联分析报告

对联分析报告引言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一种既有文学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表达形式。

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对联作品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一些经典对联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结构特点和意义。

方法我们选取了三组对联进行分析: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山河如画,人杰地灵。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我们将分析每一组对联的结构、意境和文化内涵。

分析结果对联一: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组对联由桃李春风一杯酒和江湖夜雨十年灯两句组成。

它们的结构非常典型,分别由上联六个字和下联六个字组成,符合对联的基本规律。

在意境上,上联描述了春风和一杯酒,给人以温暖、欢乐和醉人的感觉。

下联描绘了江湖夜雨和十年灯,给人以悲凉、孤寂和长久的感觉。

这两句对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生活中的欢乐和孤寂,展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它们通过对比的手法,给人以强烈的对比感,引发了阅读者的共鸣。

对联二:山河如画,人杰地灵。

这组对联由山河如画和人杰地灵两句组成。

在结构上,它们都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属于四言对联。

这种结构简洁明了,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觉。

在意境上,上联描绘了山河如画,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下联讴歌了人杰地灵,强调了人文环境的重要性。

这两句对联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山水山景和人的才华,彰显了美丽和智慧的结合。

它们传达了对生活和社会的热爱,并鼓励人们去追求卓越。

对联三: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组对联由巴山楚水凄凉地和二十三年弃置身两句组成。

在结构上,它们都是由八个字组成的,属于双八字对联。

这种结构庄重肃穆,给人以沉重和悲壮的感觉。

在意境上,上联描绘了巴山楚水的凄凉,表现了悲苦和无助。

下联揭示了二十三年弃置身的遭遇,展现了坚持和勇气。

这两句对联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揭示了生活的艰难和困境,传达了坚持不懈、战胜困难的信念。

它们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鼓舞人们勇敢面对挑战。

结论通过对以上对联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对联的结构多样,有六字、四字和双八字等。

《对联》ppt课件

《对联》ppt课件

详细描述
夸张通过对事物的描绘进行夸大或缩小,强调其某一方 面的特点,在对联中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或深刻的寓 意。例如,“水深千尺龙鱼跃”,夸张地描绘水的深度 和鱼跃的情景,表达了壮观的自然景象。
05
对联的鉴赏
语言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对联的语言美体现在其音韵和谐、对仗工 整、平仄有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结词
春联是最常见的对联类型,用于庆祝春节等喜庆场合,通常以红色纸书写,寓意吉祥如 意、幸福美满。
详细描述
春联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整 体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常见的春联主题包括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财源广进等。
婚联
总结词
婚联是为庆祝新人结婚而写的对联, 通常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总结词
对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和推崇。
详细描述
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不仅在民间广受欢迎,还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 喜爱和推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都是对联的高手,他们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对联作品,为后人所传 颂。同时,对联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对联的起源
总结词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最初是为了驱邪避凶,后来演变为一种文学形式。
详细描述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在春节时,人们会在门户上悬挂桃木板,上 面写上吉祥的词句或神名,以驱邪避凶。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上的字句变得越 来越讲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发展
对联讲究声调的和谐,平仄的搭配,词语 的对仗,句式的统一,给人以音乐美感。

对联简易赏析教案

对联简易赏析教案

对联简易赏析教案教案标题:对联简易赏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对联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对联的赏析方法和技巧;3. 能够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对联示例素材;3. 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对联的概念和定义,解释对联的特点和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对联在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对联的形式和结构(10分钟)1. 展示对联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包括上联、下联和对数;2. 解释对联的字数、字体、韵律和平仄的要求;3.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对联,如对仗对联、对反对联等。

三、分析对联的内涵和意义(15分钟)1. 分享一些经典对联的例子,并解释其内涵和意义;2. 引导学生思考对联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和哲理;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分析其他对联的内涵和意义。

四、赏析对联的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介绍对联的赏析方法,如理解上下联之间的关联、把握对联的核心意思等;2. 分析对联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仗等;3. 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照等方式进行对联的赏析。

五、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发一些对联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分析和赏析;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共同讨论和学习。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对联的基本知识和赏析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对联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中的应用;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对联,培养对联的鉴赏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对联,并分享给同学;2. 组织对联比赛或展览,提高学生的对联创作和赏析能力;3. 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对联,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对联的定义和特点有基本了解;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赏析方法分析对联;3. 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对联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讲解、分析、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对联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字联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联 在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 继重叠出现。
顶针联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后一个分句
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 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 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 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 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上联:春晖盈大地 平平平仄仄
下联:正气满乾坤 仄仄仄平平
象春 伴风 新习 年习 到新 来思
想 新 气
象春 惯爆 伴风 随竹 学 新习 旧声 以 年习 岁声 致 来新 离旧 用 到思 去风
想俗 新旧 气习
配对联 ①棕树剥皮成光棍 ②细羽家禽砖后死 ③刘伶饮尽不留零 ④小犬无知嫌路窄 ⑤大鹏展翅恨天低 ⑥花椒开口见黑心 ⑦粗毛野兽石先生 ⑧贾岛醉来非假倒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 马,浩然驴,弋雁对求鱼。分金 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 孙绰赋,回文锦字窦滔书。未遇 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 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 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 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 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 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俗雅 称称 对楹 子联 。,
对联分为春联、喜 联、寿联、挽联、 装饰联、行业联、 交际联和杂联(包 括谐趣联....)等
专题讲解
一、对联常识
1、 对联又称楹联、联句、对句等,俗 称对子。
2、 对联是竖写竖贴的,在中间的 上方往往配有横额,横额又称横批或横 披,概括对联的立意(虚额)或指明地 点场所(实额)。
赏 对 联 对 对 子
对联的起源:
嘉新 节年 号纳 长余 春庆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 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 十国开始,兴盛于
明清,历史一千多年了。据 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 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 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 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 副春联。
对联的别称与Βιβλιοθήκη 类: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 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 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 争岂不糟.
小结:
对联是一朵小花,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 一朵别致的小花;对联是一条小溪,是我国 文化长河中一条清澈的小溪.它以工整的对 仗,和谐的音调,特有的韵味,为我国广大人 民群众所喜欢.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 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特有的瑰宝,希望同学 们能发扬光大
嘴山 尖间 皮竹 厚笋 腹, 中 空
头墙 重上 脚芦 轻苇 根, 底 浅
学以致用
扑冰 梅冰 杨冬
鼻消 香雪
化 万
花消 扑雪 鼻化
柳去 迎春 风来
朵 前万 绿千
梅 花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要求:“仄起平收”,也叫“仄
起平落”,或“上仄下平”。即上
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 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 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 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 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 犬欺.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 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 个妞.
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 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 锁双娇
3、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一副对联 的字数可多可少,无字数规定,但要求要对仗 工整,平仄协调。
4、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一般以此来判断上下联。(仄起平收)
5、对联张贴
下联
上联
时要按照传统的
习惯,上联在右,
下联在左,左右
以面对欣赏者为
分别。
写作对联的要求: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寿
学以致用
花春 春 光东 香雨 雨 好风
润润 送 物物 暖 长长 大 城城 江 内外 南 外百 北 百花 春

川心 亦田 可似 容海 人,
纳 百
纳心 着世
百田 川好 亦似 可大
不事 会如 亏棋
容海 我,
忍, 让
他能 人够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①—⑥ ⑧—③ ④—⑤ ②—⑦
练习:一.选一选:梨花院落溶溶月 A.带水芙蓉点点雨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丁香初绽悠悠云
读你千遍不厌倦
——欣赏对联
隐字联

• 南北
—— 没有东西
二三四五 —— 缺一(衣)
六七八九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
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