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技巧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一、提问的技巧1. 开放性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一个重要技巧是使用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散性思维更为活跃。
教师可以问:“你认为为什么月亮总是一面朝地球?”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月球潮汐锁的原理,从而深入理解潮汐现象和引力的作用。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探究问题。
教师可以问:“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电流强度和电压的关系,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通过引导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电阻定律,从而深入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3. 回答问题的多样性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回答,并且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引导:“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二、提问的方法1. 情境化提问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化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讲解机械运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例子是机械运动的?”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2. 对比式提问对比式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提问方法,在物理教学中也经常可以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式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的规律和原理。
“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质量大的物体更难改变速度?”这样的对比式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与惯性的关系。
在讲解物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分析式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如果空气中有多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它们会如何相互影响?”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析气体的物理性质和混合物的特点,从而加深对气体混合现象的理解。
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

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初中物理课堂中,提问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理的提问技巧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应该如何进行呢?下面就从提问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简析。
一、针对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难易程度提问。
对于学生来说,简单的问题可以迅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而中等难度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较大的问题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问题的难易程度。
二、提问的方式1.开放性问题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的方式。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开放性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不断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一种直接向学生提出明确问题的方式。
这种问题的答案通常是确定的,是可以被肯定的。
教师可以通过封闭性问题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封闭性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按图索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追问法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可以通过追问法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追问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和疑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全面的认识。
通过追问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4.一对一提问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提问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对一提问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增加学生的课堂互动。
5.组合式提问组合式提问是指在提问中将不同种类、不同难度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提出。
这种方式既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组合式提问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

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提问技巧和方法。
1. 简单直观提问:老师可以通过问学生简单明了的问题,检查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通过问“加热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来考察学生对热胀冷缩原理的理解。
2. 列举具体例子提问: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
问学生“你们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利用重力而工作的?”来引导他们思考并列举出不同的例子,例如钟摆、跳水、滑翔机等。
3. 推理和判断提问:通过提出一些具体情景或问题,让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问学生“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的速度会变快还是变慢?”引导他们运用斜面上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4. 案例分析提问: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实际案例,让他们分析其中的物理原理和解决方法。
通过讲解水箱冷却的原理,并呈现一个水库的溢洪口冷却的案例,问学生“溢洪口冷却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在溢洪口处喷水可以冷却水箱?”5. 质疑和引导提问: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问学生“为什么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却不同?”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物体的质量、形状和材料的影响。
6. 设计实验并提问:通过设计一些实验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然后提问他们运用已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悬挂一个弹簧,问学生“当不同质量的物体悬挂在弹簧上时,弹簧的伸长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在进行提问时,老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灵活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避免一成不变的提问形式,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和提问,不要急于要求答案。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适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掌握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

掌握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提问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而巧妙的提问技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初中物理教学提问技巧,并分享一些实用的案例。
一、引导性提问技巧引导性提问是帮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知识的一种方法。
通过巧妙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引导性提问技巧:1. 开放性问题:通过提出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当讲解光的传播时,可以问学生:“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请举例说明。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
2. 引导式提问: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例如,当教学电流的方向时,可以先问:“电流是什么?”然后再问:“电流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最后再进行总结。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设问法:通过抛出一些具体问题,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斜面上物体的滑动问题时,可以问学生:“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滑动速度?”这种提问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论。
二、激发性提问技巧激发性提问是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激发性提问技巧:1. 疑问法: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和思考。
例如,在讲解万有引力时,可以问学生:“如果没有重力,人会怎样?”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物理现象的深入思考。
2. 想象法:通过提出需要学生进行设想和想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电流的磁场时,可以问学生:“你能设想一下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吗?”这种提问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比较法:通过提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问题,激发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探究物理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和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提问技巧和方法。
一、概念性提问1. 提供定义并询问学生是否理解:“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力吗?”通过让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可以了解他们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对比提问:“重力和弹簧力有什么区别?”通过对比不同概念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它们。
3. 应用概念提问:“你认为哪个力对于把物体从地面上抬起来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让学生将物理概念应用于具体情境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二、定性提问1. 分析特点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个摆钟的摆动现象。
”通过要求学生分析物理现象的特点,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2. 归纳与推理提问:“为什么在电路中加入电阻后,电流会变小?”通过提供某种现象或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归纳并推理出可能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三、定量提问1. 计算实例提问:“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千克,受到的力是20牛,加速度是多少?”通过要求学生进行具体的计算,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
2. 探究关系提问:“你认为质量和重力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要求学生思考可能的物理关系,并进行定量分析和推理,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
四、启发式提问1. 激发思考提问:“你觉得怎样才能减小空气阻力对自行车的影响?”通过要求学生思考可能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发现提问:“你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吗?”通过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总结,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发现物理规律和原理。
物理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和方法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通过概念性、定性、定量和启发式等不同类型的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5篇

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5篇第1篇示例: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下面将简析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及方法。
一、提问的技巧1. 启发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采用“你认为为什么会……?”、“如何解释……?”等方式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得出答案。
2. 适当引导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
引导性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多样性提问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在提问中尽可能多地运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
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推理性问题等多种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锻炼。
4. 鼓励性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作用,不要因为学生回答错误而批评或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应该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提问的方法1. 先易后难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知识点,然后逐渐提出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分层次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掌握程度,采用分层次的提问方式。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对于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基础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
3. 趣味性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采用谜题、有趣的场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提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到乐趣。
4. 反馈性提问在提问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对正确的回答给予肯定,对错误的回答进行指正。
通过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1. 激发学生兴趣: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以及师生与物理之间互动,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用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使用故事、实例等形式。
2. 鼓励多样化答案:教师应鼓励学生提供不同、多样化的答案,而不是仅仅寻求“正确答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引导思考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寻求答案。
这包括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和观察、总结等。
4. 适当提供信息:教师可以适当提供相关信息,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这有助于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和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5. 推动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或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和讨论。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倡导提问中的合作: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发起小组竞赛,要求小组成员之间提问和回答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7. 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这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8. 分层次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性的提问。
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教师在提问技巧和方法上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的提问策略。
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文将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教师们提问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一、提问的基本技巧1. 提问要清晰明了在提问时,教师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提出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过于复杂或晦涩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影响学习效果。
2. 提问要有逻辑性教师在提问时要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提问,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
3. 提问要多样化教师在提问时要多样化,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有机会通过不同形式的问题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4. 提问要注重启发式思考提问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思考,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提问的方法1. 知识质疑法在讲解知识点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知识点的质疑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让他们通过对知识的质疑来深入理解和掌握。
2. 引导式提问法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提问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新知识,激发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案例分析法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问,通过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对比式提问法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情况或不同理论来提问,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来深入理解和领悟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综合性提问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综合性提问法,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与拓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提问的技巧1. 善于倾听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注意引导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清思路,逐步深入掌握知识,做到循循善诱,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技巧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教师的提问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始终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是否理解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是否真正做到对知识的有效把握。
所以,课堂提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方法与技巧上多斟酌,尽量使课堂提问变得有价值、有趣味,让学生更加愿意上物理课。
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
)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
)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
)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
)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
这样设计的问题,再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
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
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
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
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
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把对的进行分类。
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
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
“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做出正确回答。
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
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出正确解答。
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四、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的情境创设可以来自教材,可以来自实验,可以来自生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不同现象进行比较,从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规律和错误经验质疑问难提出问题。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善于从正面、侧面甚至逆向等多角度提出问题。
另外,在新课导入时,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给留有质疑问难的机会和时间,让质疑问难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的思维将会不断掀起波澜,因此质疑问难不是一次性的。
六、培养学生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的培养也很重要,让学生“敢问”“勤问”只是“提问”的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为“是什么”和“为什么”。
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要加以引导,对学生进行提问技巧的培养,启发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达到善问。
七、让提问成为习惯
有人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而播下一种习惯收获的是成功,可见让行动成为习惯多么重要。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不是最重要的,而让提问变成学生的生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让学生习惯提问,没有问题就不舒服,让提问融入学生的生活,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让学生心中常怀疑问,才能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研究、对比、探索,从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和思维上的成长。
现在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大家都特别提倡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生物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中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生物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这当中,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接受生物知识,而只能起到一个主要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关键。
在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已经不局限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或是作为完成教学
任务的过渡,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问题,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刻地理解。
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直接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达到实施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奋斗!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克服心理定式的消极影响,是当今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广西陆川县古城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