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整[研究材料]

合集下载

胰岛素泵的基础率设置中须注意以下问题:

胰岛素泵的基础率设置中须注意以下问题:

⑷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或者在感染或其他应激因素的影响下,迅速发展成酮症酸中毒。当出现DKA时,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置应进行调整。开始时基础率0.10U/(kg.h),此浓度的血清胰岛素已能控制酮症,且不致引起低血钾症。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以血糖每小时降低3.9~6.1mmol/L为宜,如2小时血糖下降不明显,基础率加倍量。当患者血糖降至13mmol/L时,适当调低基础率,可调至0.05u/ kg/ h;以血糖控制在7~8mmol/L为佳。避免血糖下降得过低。
(2)餐前大剂量的调整:餐前大剂量是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调整的,可根据每日胰岛素总量(TDD)进行估算,具体方法是,TDD除1500(用短效胰岛素)或1800(超短效胰岛素如Lispro、Aspart),即得胰岛素敏感因子,也就是每单位短效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mg/dl)值(其值除以18,即得mmol/L)。例如1例患者每天应用常规胰岛素50 U,则胰岛素敏感因子为1500除以50得到30 mg/dl,即每单位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30 mg/dl,若患者餐前血糖为160 mg/dl,它与达标值100 mg/dl的距离为60 mg/dl,则所需临时胰岛素为2 U。总体而言,平均每单位胰岛素能减少10~15g碳水化合物,它受体重、TDD及日常生活变化(如改变工作时间、生病)等因素影响。临床上,餐前大剂量也可根据患者的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进行调整,即每单位胰岛素能降低多少克碳水化合物,一般用500除以TDD即得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如果患者使用胰岛素总量为50 U,则其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为500/50=10,即每给予1U胰岛素,机体消耗10 g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计算,即300除以餐前胰岛素总量,例如,1例患者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300 g,餐前大剂量胰岛素为20 U,则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为300除以20,即15 g/U,意思是每给予1 U胰岛素,机体消耗15 g碳水化合物,用这种方法计算,若患者餐前有低血糖发生,则按此比率增加3~5 g碳水化合物;相反,若血糖较高,可相应减少3~5g碳水化合物。这种方法要求患者仔细记录每餐所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每餐前应用胰岛素剂量,以便调整血糖。

胰岛素泵:如何计算基础率?怎样调整剂量?

胰岛素泵:如何计算基础率?怎样调整剂量?

胰岛素泵:如何计算基础率?怎样调整剂量?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工作原理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按与进餐的关系分为两部分:一是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脉冲式分泌基础胰岛素,二是由进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

血糖目标值初始剂量的设定(1)每日泵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① 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泵内胰岛素剂量:T1DM:一日总量 (U)= 体重(kg)×(0.4~0.5)T2DM:一日总量 (U)= 体重(kg)×(0.5~0.8)②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泵内胰岛素剂量:③ 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泵内胰岛素总量设定:•注意事项:①若在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没有停用中效、长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可设置一个临时基础输注率,在胰岛素泵开始治疗的 12~24h 输注低于计算剂量的 50% 的胰岛素。

②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胰岛素剂量。

(2)基础输注量和基础输注率的设定基础输注量是指维持机体基础血糖代谢所需的胰岛素量。

基础输注率是指胰岛素泵提供基础胰岛素的速度,一般以胰岛素用量(U)/h 表示。

初始胰岛素泵治疗时,基础输注量占总剂量比例建议如下:成人: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 (平均 50%)青少年:全天胰岛素总量×(30%~40%)儿童:全天胰岛素总量×(20%~40%)妊娠期:全天胰岛素总量×50%剩余部分为餐前大剂量总量,按照三餐1/3、1/3、1/3 分配。

特殊情况下根据饮食成分,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血糖情况个性化设定。

•注意事项:基础输注率与时间段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以及生活状况来设定。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整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整

病历二
李某 男 26岁 多饮多尿2年 检查空腹血糖 12.8 、 11.9mmol/l
病历三
杜 女 13岁 多饮多尿一月
门诊查血糖14.5mmol/l,尿酮体(++++) ph 7.3
入院后查餐后血糖20.3mmol/l,R 13 12 14 N 8 血糖控制尚可
谢谢大家!
合理分段,常分为4段
4am-7am
最多
7am-10pm
次之
10pm-0am-4am 最少
调整基础率
与餐前大剂量配合调节 每次调整0.1-0.2u
以下情况需要调整基础量
体重的显著变化 活动量的显著变化 生病或感染期间 妊娠 月经 合并其他用药
病历一
李 男 36岁 单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 14.3mmol/l 尿酮体(++)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 整
胰岛素泵给药特点
•胰岛素的输注与胰岛素的需求相配和 •根据胰岛素的需求设置多段基础率 •通过餐前大剂量功能随时补充胰岛素
基 础率
持续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的输 出,抑制两餐间和夜间血糖的产生
约占全天量的50%
初始每日剂量计算
每日胰岛素总量: 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
一日总量=体重 ( kg )×0.44
根据用泵前的用量计算(血糖控制尚可): 一日总量=用泵前胰岛素用量×(75%-80%)
胰岛素泵用量计算方法
用泵前总量
×75%~80%
用泵总量
×50%
×50%
基础量
1/24
每小时基础量
分段给予基础量
餐前量
20%

15% 15%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全)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全)

常规波
Normal
方波
Square Wave
双波
Dual Wave
Insulin Insulin Insulin
Time
Time
Time
c8//
不同食物对餐后血糖的不同改变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MiniMed胰岛素泵的 餐前大剂量方式
正常波 a + b = 双波 方波
基础率
餐前大剂量
吸收的百分比
12:00-16:00 0.2 0.3 0.3 0.4 0.5 0.6 0.7 0.7 0.8 0.9 1.0 1.1 1.2 1.3 1.3 1.5 1.5 1.6
16:00-20:00 0.3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Un
l 24s -- l n
Ø9n,)/ Ø4 8:36
m ,
全天最高 预防黎明现象
全天次多 预防黄昏现象
全天最少 预防夜间低血糖
全天均值 全天均值
全天次少
0:00 3:00
7:00
12:00
24:00
16:00
20:00
24mh
基础量 总量
0:00-3:00 3:00-7:00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0.1 0.2 0.3 0.4 0.4 0.5 0.5 0.6 0.6 0.7 0.8 0.9 0.9 1.0 1.1 1.1 1.2 1.2
*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朱宇,纪立农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26-28.

胰岛素泵剂量设定与调整

胰岛素泵剂量设定与调整

餐后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ICR 是正确的
ICR: 1:15
Date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Corr. Bolus Date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Nocturnal 3 :00 122 -------
Pre-B 7 :00
90 60 gms 4.0 u
餐后血糖 > 目标 降低 ICR
Pre-B 7 :00
90 60 gms
4.0 u
---
I:C 1:15
Pre-B 7:00 99 60 gms 5.0 u
Post-B 9:15 202
Pre-L
Post-L
Pre-D
Post-D
要确定是否正确计算碳水化合 物系数
尝试 I:C 1:12
Post-B 9:15 171812255
良好而稳定 的基础率
血糖上升,应 增加基础率
1st Day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Corr. Bolus
Date: 2nd Day Time BG Carbs
Bed Time
23:00 120
--Basal Rate: 1. 0:00 @ 2. 3 :00 @ 3. 7 :00 @
1500/1800法则是常用的计算公式,并不一 定适合所有患者;
对于肥胖的、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适合 1500或1600法则,而对于体形消瘦、胰岛 素较敏感的患者,适合1800、2000甚至 2200法则;
有些患者还需个体化调整
胰岛素校正大剂量计算
补充量= BG—Y X
BG = 实际血糖
Y = 理想血糖
高血糖、极少或无低血 用泵前胰岛素总量×

最新 胰岛素泵的剂量调整

最新 胰岛素泵的剂量调整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多个步骤和原则。首先,需确定用泵的起始剂量,可根据体重或用泵前的胰岛素用量来计算。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一日总量等于体重乘以0.44,2型糖尿病患者则乘以0.6-0.8。接下来是胰岛素泵剂量的调节,包括基础率和大剂量的设定。基础率是指每小时输注的胰岛素量,其总量应占全天总量的一半左右。大剂量则主要用于餐前,根据每餐的进食量和时间临时设置。在调整剂量时,应遵循先调基础率、再调大剂量的原则,根据血糖控制目标与实际血糖值的差距进行微调。此外,还需考虑患者的活动量、精神状态、年龄等因素对胰岛素需求的影响。通过综合应用这些计算方法和调整原则,可实现更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基础率与餐前量的设置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基础率与餐前量的设置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基础率与餐前量的设置1、每日胰岛素总量的确定,可选择以下方法:⑴泵前用胰岛素,血糖控制可者:胰岛素总量=泵治疗前总量×75%⑵泵前用胰岛素,血糖仍高者:胰岛素总量=泵治疗前总量×100%⑶泵前未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总量=体重(kg)×0.44或胰岛素总量=空腹血糖(毫克数)×10%×75%亦可先按每天24U计算2、基础率(每小时胰岛素用量)的设置:基础率=每日胰岛素总量×50%÷24开始时全天只设置一个基础率,以后根据血糖的情况调整基础率,一般情况只需设置两至三段基础率。

3、餐前大剂量(BOLUS值)的设置:餐前大剂量=每日胰岛素总量×50%÷3可根据餐后血糖、所进食的食物等来调整。

睡前加餐约占全天三餐前大剂量总量的10%。

三餐前大剂量的应用:餐前30分钟测血糖,血糖达标(4.4-7mmol/L),给予三餐前大剂量后30分钟进餐;若出现低血糖者,给予三餐前大剂量后立即进餐,并首先进食碳水化合物;血糖大于8.3mmol/L,给予三餐前大剂量后45分钟进餐;血糖大于11.1mmol/L,给予三餐前大剂量后60分钟进餐,并后进食碳水化合物。

调整胰岛素追加剂量:胰岛素敏感指数(ISF)=1500÷18÷全天胰岛素总量。

胰岛素追加剂量=(实际血糖-目标血糖)÷ISF。

此举是适用于调节餐前过高或过低血糖时三餐前大剂量;纠正餐后高血糖。

4、计算需调整胰岛素量⑴测带泵后血糖值,若不理想,则需追加补充量。

临时追加补充量(X)=(实际血糖值-理想血糖值)×18×日胰岛素总量÷1500;⑵泵入补充量后,0.5h-1h复测血糖,反推每日胰岛素总量(Y):X=两次血糖值差×18×Y÷1500。

胰岛素泵的基础率设置中须注意以下问题:⑴BR的设置与调节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胰岛素泵剂量调整文稿演示

胰岛素泵剂量调整文稿演示
•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者:
– 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75%~85%) – 经常发生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70%) – 高血糖、极少或无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100%
具体可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而定,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血糖监测水 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 合并低血糖反复发作或无感知性低血糖:
餐前:5.6-8.9mmol/L
• 怀孕时:
餐前:3.3-5.6mmol/L 餐后2小时:<6.7mmol/L
胰岛素泵初始剂量的设置方法
初始每日胰岛素总量计算
• 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 T1DM:一日总量(U)=体重(Kg)×(0.4~0.5) – T2DM:一日总量(U)=体重(Kg)×(0.5~0.8)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设置每日基础量
一日胰岛素总量 X50%
基础量
分段法 或 1/24
每小时基础量
• 分配方法:
A、平均分配到一天的24小时中 。
B、可根据血糖控制的需要分为3 ~6个时间段。如六段:
0:00-3:00
3:00-9:00
9:00-12:00
12:00-16:00
16:00-20:00 20:00-24:00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0.1 0.2 0.3 0.4 0.4 0.5 0.5 0. 0.6 0.7 0.8 0.9 0.9 1.0 1.1 1.1 1.2 1.2 6
3:00-9:00
0.4 0.5 0.6 0.7 0.8 0.8 1.0 1. 1.2 1.3 1.4 1.5 1.6 1.6 1.7 1.8 1.9 2.0 1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资料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资料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写在课前的话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一、胰岛素泵概论(一)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如图1所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正常健康人在不吃饭时,有小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黄色的点状曲线;在吃饭时有大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绿色曲线所表示,将黄色曲线称之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绿色的曲线称之为餐时胰岛素分泌。

图1: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为重新建立与非糖尿病者尽可能接近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谱,理想的餐时胰岛素应该是在餐后半小时内即快速上升,达到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浓度。

然后胰岛素迅速下降,在下一餐前回复到基线水平。

进食后半小时内迅速起效,可在最小胰岛素浓度下,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餐后胰岛素快速下降,则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以及因高胰岛素血症而造成的体重增加,而维持接近正常的基线胰岛素水平,又可改善代谢控制,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较难形成六聚体,这样就更容易从注射部位快速吸收。

其结果是起效时间更短,可提高餐后血糖控制。

由于胰岛素类似物可通过胰岛素蛋白酶代谢而迅速清除,因此作用时间较短,减少了餐间和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二)胰岛素泵的定义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胰腺连续不断的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泵可以注射个体化的胰岛素,模拟在空腹或禁食状态下人体胰岛素的微量分泌,以满足人体24小时基础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称之为胰岛素泵基础率。

而模拟进餐时人体餐时大量的胰岛素分泌称之为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

胰岛素泵调节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泵调节的基本方法

敏感系数
1500
X=
= 2.8mmol/L
(30*18)
+ 该患者餐前目标值为6mmol/L;餐后目标值为8mmol/L.
26
+ 如5月8日早餐前血糖为5.5mmol/L,餐后血糖为 15.0mol/L.
+ 餐前大剂量是5U + 补充剂量=(15mmol/L-8mmol/L)÷2.8=2.5 + 即该患者5月9日早餐前大剂量可调整为
-正餐 -零食 -纠正餐后的高血糖
Time
45
Insulin
方波大剂量:在30分钟-8小时内均匀输注一个大剂量
➢一般用于需要更长时间吸收的食 物或延迟吸收的情况 ➢使用该特性的建议包括:
– 长时间餐如宴会 – 自助餐 – 儿童用餐时间较长 – 由于胃轻瘫而延迟消化
46
双波大剂量:一个常规大剂量后输注一个方波大剂量
7
12:00-16:00
0.2
0.3 0.3 0.4 0.5 0. 0.7
0.7 0.8 0.9 1.0 1.1 1.2 1.3 1.3 1.5 1.5 1.6
6
16:00-20:00
0.3
0.4 0.5 0.5 0.6 0. 0.8
0.9 1.0 1.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基础率调整: 9:00-12:00:10-2.5=7.5 减低0.1-0.3 U/h
41
+ 准备工作 + 如何调节胰岛素泵胰岛素的剂量
(餐前量、追加量、基础率) + 正常波、方波、双波的使用 + 注意事项 + 短期用泵患者如何转换成打笔 + 胰岛素剂量调节练习

胰岛素泵基础率调节案例

胰岛素泵基础率调节案例

胰岛素泵基础率调节案例英文回答:Insulin pump basal rate adjustmen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diabetes management for individuals who use insulin pumps. The basal rate refers to the continuous and low dose of insulin that is delivered throughout the day to keep blood glucose levels stable between meals and during periods of fasting. Basal rates can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nd can also change depending on factors such as physical activity, stress, illness, and hormonal changes.To illustrate how basal rate adjustment works, let me share a personal example. I have been using an insulin pump for several years now, and I have had to make adjustments to my basal rates on multiple occasions. One situation where I had to adjust my basal rates was during a period of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I had started a new exercise routine that involved intense workouts in the morning. I noticed that my blood sugar levels were consistentlydropping during and after these workouts, despite reducing my mealtime bolus insulin. This indicated that my basal rates were too high for the increased activity level.To address this issue, I decided to lower my basal rates during the time of the day when I was most active. I decreased the basal rates by 20% during the morning hours, which helped prevent hypoglycemia during and after my workouts. By making this adjustment, I was able to maintain stable blood sugar levels throughout the day, without experiencing frequent lows.Another scenario where basal rate adjustment is necessary is during illness. When I am sick, my body's insulin requirements change due to factors such as fever, infection, and changes in appetite. During a recent bout of the flu, I noticed that my blood sugar levels were consistently high, even with increased bolus insulin doses. This indicated that my basal rates were too low to compensate for the illness.In this case, I decided to increase my basal rates by10% to help bring down my blood sugar levels. By doing so,I was able to achieve better glycemic control and prevent prolonged hyperglycemia during the illness. Once I recovered, I gradually decreased my basal rates back totheir previous levels.Basal rate adjustment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that requires regular monitoring and fine-tuning. It isessential to work closely with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such as an endocrinologist or diabetes educator,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basal rates for individual needs. Regular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keeping track of patterns, and making adjustments as needed are crucial for optimal diabetes management.中文回答:胰岛素泵基础率调节是胰岛素泵用户进行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全)讲课讲稿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全)讲课讲稿

• 餐前量的30%-70%通过方波给予
方波输注需要的时间:
短效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
高蛋白饮食
2h
1h
高脂肪饮食
3-4h
2h
双波举例
某患者晚餐大剂量10u,使用速效胰岛素,今晚吃 西餐,怎么选择波形进行大剂量输注呢?
双波大剂量10U
常规大剂量 5U 1.5U/min 方波大剂量 5U 5U/2h(自设0.5-8h)
早餐后2小时BG
• 中餐前BG
中餐后2小时BG
• 晚餐前BG
晚餐后2小时BG
• 睡前BG
凌晨3点BG
调节剂量三大步骤
设定血糖 控制目标
设定胰岛素 泵初始剂量
基础量/大 剂量设置 及调节
步骤一
血糖控制目标:
A1c : < 7.0% * 无显著低血糖时尽可能达到< 6.0%. 餐前血糖: 5.0--7.2 mmol/L 餐后高峰值: < 10.0mmol/L. 入睡前: 5.6-7.0mmol/l 夜间3点: >5mmol/l
<8%
青春期前并发症相对低 而低血糖风险相对高
<7.5%
1.有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2.情绪不稳定 3.如能达到7%以下而避
免低血糖更好
Diabetes Care 2007; 30:suppl 1, S3~S40
步骤二
设定胰岛素泵 初始剂量
体重法
用泵前胰岛素 总量法
50%:50% (大) (基)
确定初始基础量 /大剂量分配比例
胰岛素大剂量输注选择
影响血糖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arb=CHO 蛋白质=Protein 脂肪=Fat
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输注大剂量

调整基础率-系数法

调整基础率-系数法

考虑黎明现象?
经过7天血糖监测调整,该患最终使用7段基础率,空腹血糖达标,基础总量用28.4U。
结论
• 临床实践经验发现,基础率无论分6段或7段,最终患 者血糖均能平稳达标。 • 而从临床调整方便的角度,还是采用临床分6段的方 法,而且多数需要考虑凌晨昏时升糖激素的影响。 • 所以,采用基础率分段调整-系数法是可行的。
胰岛素泵 基础率分段调整 系数法
CSII调整基础量的原则
基础率的调整应在血糖波动之前2—3小时(短效胰岛素) 或1小时(超短效胰岛素) 黎明现象,可将基础率加倍,特别是5am—7am, 胰岛素剂量甚至可从凌晨3:00开始。 考虑黄昏现象,此段基础率相对高些,但低于黎明时分的 基础率。 每次调整基础率应增加或减少0.1u—0.4u/小时
日期 0:00-3:00 1月2日 1月4日 0:00-3:00 1月4日 0.5 1月5日 0.7 1月7日 0.7
基 础 率 调 分 段 整 3:00-9:00 9:00-12:00 12:00-16:00 16:00-20:00 20:00-24:00 0.5 1.1 0.9 0.8 1.0 0.7 3:00-5:00 5:00-9:00 9:00-12:00 12:00-16:00 16:00-20:00 20:00-24:00 0.8 1.4 1.2 0.8 1.0 0.8 1.0 1.6 1.4 0.8 1.2 0.9 1.0 1.9 1.3 0.8 1.4 0.9
正常中国人基础胰岛素分泌的特点设立 6段基础率模式
0:00 3:00
9:00
12:00
16:00
20:00
24:00
•基础率的设置会提前1-2h
CSII初始每日基础率设定方法(一)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写在课前的话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一、胰岛素泵概论(一)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如图1所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正常健康人在不吃饭时,有小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黄色的点状曲线;在吃饭时有大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绿色曲线所表示,将黄色曲线称之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绿色的曲线称之为餐时胰岛素分泌。

图1: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为重新建立与非糖尿病者尽可能接近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谱,理想的餐时胰岛素应该是在餐后半小时内即快速上升,达到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浓度。

然后胰岛素迅速下降,在下一餐前回复到基线水平。

进食后半小时内迅速起效,可在最小胰岛素浓度下,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餐后胰岛素快速下降,则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以及因高胰岛素血症而造成的体重增加,而维持接近正常的基线胰岛素水平,又可改善代谢控制,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较难形成六聚体,这样就更容易从注射部位快速吸收。

其结果是起效时间更短,可提高餐后血糖控制。

由于胰岛素类似物可通过胰岛素蛋白酶代谢而迅速清除,因此作用时间较短,减少了餐间和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二)胰岛素泵的定义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胰腺连续不断的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泵可以注射个体化的胰岛素,模拟在空腹或禁食状态下人体胰岛素的微量分泌,以满足人体24小时基础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称之为胰岛素泵基础率。

而模拟进餐时人体餐时大量的胰岛素分泌称之为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

胰岛素泵精细调整原则

胰岛素泵精细调整原则

体重剂量
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 1DM:体重kg× 0.5 2DM:体重kg×(0.5-1.0)
胰岛素泵总剂量
(注射剂量+体重剂量)/2
全天基础总剂量 基础总量÷24 泵设置每小时基础量 早餐
日期/分段 0:00-3:00 0.6X 3:00-8:00 1.2X 8:00-12:00 12:00-16:00 16:00-20:00 20:00-24:00 1.0X X±0.1 1.1X 0.8X
2型患者系数选择 0.5: 正常体重,有低血糖风险 0.7: 超重,有胰岛素抵抗 1.0: 肥胖,胰岛素抵抗较重 A1C > 9%
BMI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 • 正常范围18.5-23.9 >28 属于肥胖范围
专业成就卓越
Pumping Protocol A Guide to Insulin Pump Therapy Initiation Getting2GoalSM Type 2 Pumping Protocol
40 单位 x 0.8 = 32 单位/天
胰岛素泵TDD(全天总剂量)
胰岛素治疗剂量和体重剂量的平均值
TDD:( 32 单位/天 +25.00单位/天 ) ÷ 2 = 28.5 单位/天
专业成就卓越
Pumping Protocol A Guide to Insulin Pump Therapy Initiation Getting2GoalSM Type 2 Pumping Protocol
• 整夜使血糖维持在目标范围(灰色地带)内;尽量减 少波动
如果血糖模式显示: 上升量大于 1.7mmol/L 下降量大于 1.7mmol/L 或低于目标范 围

胰岛素泵-血糖调整三步法

胰岛素泵-血糖调整三步法
第五天的八点血糖是什么样的呢?
8u+1u
早餐前
大剂量
7u+1u +0.5u
午餐前
1.1+0.2+ 0.2-0.1
16:00 20:00
0.8+0.2+ 0.2
20:00 24:00
0.9+0.2+0.2 -0.2
12:00 16:00
基础量 24u
餐前量 22u
分段基础率
早8u
中7u
晚7u
未用过胰岛素,公斤体重×0.44-0.8(0.6)
46u
×50%
×50%
40%
30%
30%
注:儿童需要摄入更多热量,60%用于餐前量,40%用于基础率。
51u × 90%
胰岛素泵向导
设总量(0.6)
粗设(六段法)
精调(三步法)
达标出院
夜间3点
入睡前
餐后2h
餐前
空腹
<10
5.6-8.9
餐后2h
餐前
<6.7
3.3-5.0
餐后2h
餐前
设总量(0.6)
粗设(六段法)
精调(三步法)
达标出院
个人购买继续用泵
改用其他注射方案
根据CSII控制血糖的目标范围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目标
基础量
餐前量
分段基础率



未用过胰岛素,公斤体重×0.44-0.8(0.6)
监测CSII过程中共72小时的血糖图
2型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泵3天内血糖谱的变化
胰岛素输注手段在不断提高
血糖达标 血糖 达标 胰岛素泵治疗很简单,它为所有使 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医生提供了一 种更有效、更简单、更快捷的输注 手段,从而帮助患者的血糖值在其 期望的时间内平稳达标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定与调整写在课前的话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一、胰岛素泵概论(一)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如图1所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正常健康人在不吃饭时,有小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黄色的点状曲线;在吃饭时有大剂量的胰岛素分泌,如绿色曲线所表示,将黄色曲线称之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绿色的曲线称之为餐时胰岛素分泌。

图1: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曲线为重新建立与非糖尿病者尽可能接近的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谱,理想的餐时胰岛素应该是在餐后半小时内即快速上升,达到与非糖尿病者相同的浓度。

然后胰岛素迅速下降,在下一餐前回复到基线水平。

进食后半小时内迅速起效,可在最小胰岛素浓度下,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餐后胰岛素快速下降,则可减少低血糖风险,以及因高胰岛素血症而造成的体重增加,而维持接近正常的基线胰岛素水平,又可改善代谢控制,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

与可溶性人胰岛素相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较难形成六聚体,这样就更容易从注射部位快速吸收。

其结果是起效时间更短,可提高餐后血糖控制。

由于胰岛素类似物可通过胰岛素蛋白酶代谢而迅速清除,因此作用时间较短,减少了餐间和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二)胰岛素泵的定义胰岛素泵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胰腺连续不断的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泵可以注射个体化的胰岛素,模拟在空腹或禁食状态下人体胰岛素的微量分泌,以满足人体24小时基础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称之为胰岛素泵基础率。

而模拟进餐时人体餐时大量的胰岛素分泌称之为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

超空腹状态下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快速控制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血

超空腹状态下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快速控制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血

超空腹状态下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快速控制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探讨目的探讨快速平稳控制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方法脆性糖尿病人16例,观察禁食状态下血糖变化,使其不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协助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血糖稳定不需调基础率24 h后进食,进食后调整餐前量,血糖稳定后和禁食前均进行连续血糖监测,对比各项指标。

结果日内血糖波动参数中只有晚餐后3 h平均血糖在试验后与试验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参数试验后均比试验前有改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试验后与试验前比,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也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做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后果。

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血糖、心率、血压、体重、出入水量电解质及电解质出入水量的变化,护理工作只要护理工作做到及时处理认真细致、认真细致及时处理,该实验在超空腹状态下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快速控制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是安全的。

标签:超空腹状态;脆性糖尿病;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波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血糖波动引发的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高度危险因素,甚至超过了单纯的持续高血糖[1-2]。

脆性糖尿病以血糖的大幅波动为临床特征,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严重衰竭,而又对胰岛素极度敏感,多次胰岛素注射常常难以使血糖达到满意控制,需要胰岛素泵的治疗。

为探讨快速平稳控制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分析试验中护理重点和此试验的安全性,该研究对2010年3月—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超空腹状态下调整胰岛素泵基础率实验的16例难治性脆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来自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脆性糖尿病人16例,男7例,女9例,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平均(32.6±16.2)岁,平均(5.2±8.7)年。

应用胰岛素泵至少3个月,72 h内至少有1次低血糖。

胰岛素泵基础率调节案例

胰岛素泵基础率调节案例

胰岛素泵基础率调节案例英文回答:Insulin pump basal rate adjustment case study.I have been using an insulin pump for a while now to manage my diabetes, and I recently had to make some adjustments to my basal rates. Basal rates are the continuous small doses of insulin that the pump delivers throughout the day to keep my blood sugar levels stable between meals and overnight.The need for basal rate adjustment arose when I noticed that my blood sugar levels were consistently higher in the morning and lower in the afternoon. This indicated that my basal rates were not properly calibrated to my body's needs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day.To address this issue, I decided to keep a detailed log of my blood sugar levels,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physicalactivity for a week. This log helped me identify patterns and trends in my blood sugar levels and allowed me to pinpoint the specific times of the day when adjustments were needed.Based on the data from my log, I made some initial adjustments to my basal rates. I increased the basal rate during the early morning hours when my blood sugar levels tended to be higher and decreased it during the afternoon when my levels were lower. I also made some minor adjustments to the basal rates during the rest of the day to ensure better overall stability.After implementing these initial adjustments, I closely monitored my blood sugar levels for the next few days. I noticed that my levels were starting to stabilize, but there were still some fluctuations that needed to be addressed. To fine-tune the basal rates, I made additional adjustments based on the patterns I observed.One important thing I learned throughout this processis that basal rate adjustments are not a one-time fix. Ourbodies and insulin needs can change over time, so regular monitoring and adjustment are necessary. It's like a dance between my body and the pump, and I need to constantly adapt to maintain the right balance.Now, several weeks after making these adjustments, my blood sugar level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 no longer experience the extreme highs and lows that I used to. My mornings are more stable, and I have better overall control throughout the day.中文回答:胰岛素泵基础率调节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峰谷书屋
7
调整基础率
与餐前大剂量配合调节 每次调整0.1-0.2u
峰谷书屋
8
以下情况需要调整基础量
体重的显著变化 活动量的显著变化 生病或感染期间 妊娠 月经 合并其他用药
峰谷书屋
9
峰谷书屋
10
病历一
李 男 36岁 单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 14.3mmol/l 尿酮体(++)
•根据胰岛素的需求设置多段基础率
•通过餐前大剂量功能随时补充胰岛素
峰谷书屋
3
基 础率
持续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的输 出,抑制两餐间和夜间血糖的产生
约占全天总量的50%
峰谷书屋
4
初始每日剂量计算
每日胰岛素总量: 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
一日总量=体重 ( kg )×0.44
根据用泵前的用量计算(血糖控制尚可): 一日总量=用泵前胰岛素用量×(75%-80%)
峰谷书屋
11
峰谷书屋
12
病历二
李某 男 26岁 多饮多尿2年 检查空腹血糖 12.8 、 11.9mmol/l
峰谷书屋
13
峰谷书屋
14
病历三
杜 女 13岁 多饮多尿一月
门诊查血糖14.5mmol/l,尿酮体(++++) ph 7.3
入院后查餐后血糖20.3mmol/l,R 13 12 14 N 8 血糖控制尚可
峰谷书屋
15
峰谷书屋
16
峰谷书屋
17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整
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陈静
峰谷书屋
1
胰岛素 (mU/l)
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
基础胰岛素+ 餐时胰岛素
70
60
正常游离胰岛素 (平均)
50
40
30
20
10 0 0400
08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0300 0600 一天中的时间
峰谷书屋
2
胰岛素泵给药特点
•胰岛素的输注与胰岛素的需求相配和
峰谷书屋

胰岛素泵用量计算方法
用泵前总量
×75%~80%
用泵总量
×50%
×50%
基础量
1/24
每小时基础量
分段给予基础量
餐前量
20%

15% 15%


峰谷书屋
6
调整基础率
多点监测血糖
监测空腹、三餐前、夜间血糖
合理分段,常分为4段
4am-7am
最多
7am-10pm
次之
10pm-0am-4am 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