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方言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影响
方言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探讨
方言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探讨作者简介:陈艺彤(1993—),女,湖南郴州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研究方向:投资经济学和语言学。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将汉语方言的研究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通过测度江苏省方言与官话和上海话的语言距离,发现地理距离、方言偏僻度和苏沪语言距离都会对江苏省区域经济造成影响,可见,方言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相关性。
标签:方言;语言距离;区域经济;江苏1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贸易交流日益频繁,而语言作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基本工具,也愈发重要。
语言技能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对个人职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同样会对区域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长期以来,语言学与经济学一直是两个分离的学科。
直到20世纪60年代,Jacob Marschak(1965)首次提出了语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认为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的东西: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效益(benefit)。
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已扩展到经济变量和语言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为语言政策提供有效的引导。
之后,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语言距离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语言将对区域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将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研究,多集中于外语教育及国际汉语教育的问题上,尚未将研究内容扩展到方言与区域经济关系的领域。
影响区域经济变化发展的因素很多,语言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方言在各种经济贸易中可扮演加强交流、降低征信成本以及维系合作的角色。
方言是否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如果方言与经济发展存在相关性,它将会为经济发展带来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其内在机理又是如何?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将汉语方言情况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探讨方言分区与区域经济存在的相关性,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结果。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
浅谈方言与其地域文化方言是指在其中一地区或其中一群体中使用的属于该地区或该群体特有的语言形式。
方言与其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的语言文化系统。
首先,方言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一个地区的方言系统通常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与该地域的环境、历史、社会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中国的各个省份和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方言差异,这反映了中国的地理辽阔、民族众多以及历史渊源复杂等特点。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生活和交流的工具,更是地方习俗、民间传统等的载体。
其次,方言传承和保护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
方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方言正在逐渐被标准语言所替代。
这种趋势一方面对方言文化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也使很多方言使用者感到自身文化身份的丧失。
因此,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了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方言保护和研究工作,推动方言教育和方言文化的传承。
这对于维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方言的存在使一个地区有了独特的语言系统和交际方式,从而形成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认同感。
方言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语言形式,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往往能够更好地表达当地人民的情感和思维方式。
在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方言也常常作为表现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出现。
比如,在中国的民歌、戏曲以及一些地方剧种中,方言被广泛用于演唱和对白,使作品更加地道和贴近地域文化。
最后,方言的存在与地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演变的重要见证。
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包括地域的民俗风情、历史事件、习俗传统等等。
通过研究方言,可以了解到一个地区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地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言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一个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
方言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传承地域文化:方言是一种地域语言,代表着一种地域文化。
方言词汇、语音、语调等方面都体现了当地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历史沿革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方言文化可以很好地传承地域文化。
2. 增强地域认同感:方言是当地人民交流的主要工具,因此方
言文化可以增强当地人的地域认同感。
方言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当人们使用自己的方言时,会感到自己属于这个地方,对这个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会更加强烈。
3. 保护文化多样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文化,这些方言
文化的存在保护了地球上的文化多样性。
每个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些差异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世界,也呈现出人类在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4. 促进社会交流:方言文化可以促进当地人民之间的社会交流,因为使用相同的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同时,方言文化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更快地适应当地生活和文化环境。
综上所述,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中国方言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方言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方言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承: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通过方言,人们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民俗、风土人情等。
方言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交流沟通:虽然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但方言仍然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某些地区,方言甚至成为人们之间沟通的唯一语言。
因此,方言的存在和传承,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交流和沟通。
3.经济发展:方言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种独特的旅游资源。
吸引若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情。
同时,-些企业也开始利用方言进行品牌推厂和市场营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教育髟响:在- -些地区。
学校开始将方言纳入课程体系,作为一门必惨课程。
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之。
中国方言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文化传承、交流沟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涉及到教育等方面。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方言这一文化遗产。
让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方言与经济文化
方言与经济文化方言与经济文化原作:龚蕾多样的方言或代表多样的文化,世界最美的语言是中文,而咱们国家方言有很多种,苏州话、温州话、广东话、四川话、浙江话、闽南话、上海话、陕西话等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缘文化有不同的方言话。
笔者家乡江苏至少有三种方言,太湖吴语方言、南京江淮方言,徐州中原方言。
如谢谢说霞霞,而外婆家乡哈尔滨方言中,连衣裙叫布拉吉,麻溜就是快点儿的意思,双棒儿就是双胞胎。
北京话中常常带儿音,上海话中你侬我侬,阿拉我尼的傻傻分不清。
广东话把雨衣叫雨镂,常常有水字,一旧水就是一百元,荷兰水就是汽水。
四川话的弯酸就是挖苦,老猫就是妻子等等。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据外媒,方言正在逐渐消失,随着普通话普及,说方言已越来越少。
据北京联合大学一份研究,1980年以后出生北京本地居民中,大约49%人宁愿说普通话也不说方言。
联合国的一份材料显示,有近百种中国方言处于濒危状态,其中许多是中国56个得到官方承认的少数民族的语言。
上海、江苏及其他五个省份也在努力建立数据库,作为教育部的一个研究方言和全国各地文化传统项目的部分内容。
语言作为民族和文化的代表,如会说方言,一下子就能拉近人际交往中心理距离。
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与经济文化相互联系。
看到文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有一话叫无锡话,无锡籍同胞到澳大利亚工作或生活,同乡成立民间社团,互团互助,同乡推动无锡与墨尔本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有经济学家对方言与经济增长做了研究,北方方言、沿海方言、内陆方言、南方方言等,方言多样性对城市经济增长作用稳健,这些年,人口大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讲普通话人越来越多。
尽管南方和北方有不同方言,但是并不存在质上的差异,多样方言体现了多样地方文化。
从地缘圈子分析,方言一致,在人际交往中可很快拉进心理距离,据人力资源劳动力有关研究,各个城市方言多样性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联系,普通话是人力资本投资结果,咱们从上幼儿园上小学第一天就开始学习普通话,随着科技进步,飞机、动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发展,地理距离不再成为两地的障碍。
方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如何评估?
方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如何评估?语言是一个文化的精髓之一,而方言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同样承载着文化的重要信息。
方言、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紧密而深刻,对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评估方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呢?1.方言、语言和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的存在代表着一种地域文化。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总是带有深刻的地域文化背景。
因此,方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地域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广东话就是广东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而广东话里面充满了对广东地域文化的描述和体现,让广东的文化更加生动、可感性。
2.方言、语言和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方言、语言和文化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方言所包含的鲜活地域文化元素和特色,使得文学艺术作品更具有地方特色性。
例如,莫言的小说《红高粱》采用了老家话,既把地方文化体现出来,同时也丰富了小说情节内容与形式。
走出本地化的文学艺术,才能够更好地传递当地的文化特点,也更容易在全国范围内有更广泛的传播。
3.方言、语言和文化对人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语言是表现人类认知和思维的最直接途径,语言中包含的分类、比较、描述和推理等词汇及其使用方法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
例如,有些语言在表达时间的概念时并没有分明的词汇,人们便会以其他方式去描述时间,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也会受到影响。
方言更加深入地影响着人们在地方文化中的生存方式、信仰和思维方式,例如,闽南人民习惯把“小事”称为“大事”,这个现象反映了闽南人民注重细节并重视和谐的文化生存方式。
4.方言、语言和文化对历史的影响方言、语言和文化也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个地域的方言、语言和文化背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着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例如,上海话受到多个历史时期的影响,既包括地域文化特色,也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
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地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特点。
方言的使用和发展不仅反映了地域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特点。
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和保护。
2. 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方言可以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方言的使用能够促进地域内人们的紧密联系和感情交流,有助于增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促进地域经济发展:方言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方言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的经济收益。
同时,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助于弘扬地域文化,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
4. 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方言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方言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方言的使用能够弘扬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方言文化在地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对于弘扬地域文化、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方言角度看地方文化的保留
从方言角度看地方文化的保留从方言角度看地方文化的保留方言是一种地域性的语言变体,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许多地方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然而,通过保留和传承方言,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首先,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
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地方人民心灵的寄托。
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地方人民的智慧和独特性。
保留方言就等于保留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地方的风土人情。
其次,方言是地方人民的文化认同。
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差异,更代表了地方人民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方言是人们与家乡的情感纽带,是地方人民对自己地区的认同。
通过保留方言,可以帮助地方人民保持对家乡的感情联系,增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再次,方言是传承地方历史和传统的重要工具。
方言中承载着丰富的地方历史和传统知识。
方言中的词语、成语和口头文化传统等,都是地方人民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
通过学习和传承方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地方历史和传统,使地方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最后,方言是人类语言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的保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地方文化,更是为了保护人类语言的多样性。
方言的消失意味着人类语言多样性的减少,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是一种损失。
因此,保留方言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贡献。
总之,从方言角度看地方文化的保留,是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保留方言,可以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地方人民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传承地方历史和传统,以及保护人类语言多样性。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保留和传承方言,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努力。
浅谈方言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影响
浅谈方言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广西梧州话和广东粤语为例【摘要】悠悠五千年历史,灿灿古国文化,其意深,其味浓,语言更是如此。
少数民族语言就有几十种,汉语虽有通行于全国的共同语普通话,但各地方言在各自的土地上仍然很活跃。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
方言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当地的人文性格是相互吻合的、相互映衬的。
本文通过分析广西梧州白话和广东粤语的历史关系,分析两种方言的用语交集和分析当地方言给两地带来的发展,指出方言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影响的原因,提出如何充分利用方言这一历史契机和如何处理好方言对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方言;当地经济文化;影响;建议;1引言据《成都商报》报道,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四川团代表童若春已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
同时,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翔联合30多位人大代表也联名提出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议案。
在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方言的保护是其中必不可少而又极其重要的内容。
方言是地域文化重要载体,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方言是语言学及历史研究珍贵材料。
方言更具表现力,是普通话取之不尽的营养。
方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经济发展也存在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对广西梧州话和广东粤语为例,探讨方言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意义。
2方言的历史和分布2.1广西梧州白话和广东粤语的历史关系广东,简称粤,而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人们所讲的语言,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粤语”了。
追溯到粤语的起源,据一般说法,为宋代时期中原一带居民逃难来到当时尚属蛮荒之地的岭南,与祖居于此的越族人杂居后混合产生出的一种语言。
所以在现代粤语中,明显可见古汉语的痕迹。
如粤人把“没有”讲作“无”,他(她)讲作“佢”,节省讲作“悭”等,这都是古汉语的用法(“悭”本意为吝啬,后引申出节省的意思。
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互动与影响
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互动与影响汉语方言是中国人使用的各种方言,随着地理辽阔和历史长久的特点,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系统。
这些方言不仅仅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且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一、方言与地域文化的互动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地域的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地域的特点直接反映在当地方言中,方言成为人们表达地域归属感和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方言词汇和语法结构中融入了地域文化的元素,通过方言的使用,人们能够感受到特定地域的独特魅力。
同时,地域文化也对方言的形成和演变产生影响。
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民族融合、地理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当地的方言产生影响。
例如,长江流域的方言在大开发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与当地经济的改变和社会变革有关。
方言的演变过程中,体现了地域文化与其他因素的互动和影响。
二、方言对地域文化的影响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域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方言反映了不同地域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
方言中的称谓、敬语等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反映当地的社会地位差异和人际关系方式。
例如,在某些方言中,对长辈的称呼非常重要,这反映了当地社会对尊重和传统价值的重视。
其次,方言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文学艺术和传统习俗方面。
各地方言对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演绎有着独特的贡献,方言中的俚语、谚语和民间故事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习俗方面,方言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一些地方的婚礼习俗和祭祀活动中,方言被广泛地应用,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传统。
三、地域文化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对方言的保护和传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方言逐渐受到标准普通话的冲击和影响。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方言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
许多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重视方言文化的传承,通过文化节庆、民俗活动等形式,使方言在当地社区和社会中得以流传。
同时,地域文化的传统教育也对方言的传承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方言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方言对社会的影响中国方言对社会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和各种语言的国家,中国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是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变体,它们与普通话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特色。
方言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社会造成了一系列影响。
首先,方言使得中国社会更加多元和丰富。
不同地区的方言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乡土特色。
方言在方言区内传承了地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
方言地区的传统音韵、方言词汇以及民俗文化都扎根于方言之中。
这种多元和丰富的方言文化使得中国社会具有了更为丰富和多样的面貌。
其次,方言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交流和凝聚人们感情的作用。
方言是地区居民之间交流的便捷工具。
方言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同一方言区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交流以便更好地交流信息和沟通感情。
方言还是地方社区凝聚力的一种象征和载体,在方言区内人们会因为方言的共同性而形成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另外,方言也带来了一些社会底层群体的问题。
由于方言传承主要通过家庭和社区,在方言区外的人们往往无法理解或接受方言。
这种方言的壁垒导致了方言区外的人们与方言区内的人们间的隔阂,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片面的歧视和偏见。
这种情况对方言区外的农民工或外来人口等底层群体来说,可能会带来不公平和不平等感。
此外,方言也对教育和就业产生了影响。
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方言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许多方言学校不得不关闭,导致方言世代传承的断裂。
这使得一些年轻人无法通过方言表达自己,也无法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与方言相关的传统文化。
另外,在就业市场上,一些企业会倾向于招聘普通话流利的员工,而对方言使用者持有一定的偏见,这可能给方言区内的一些人带来就业的歧视和劣势。
不过,方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和经济发展。
许多方言区通过方言文化和语言资源进行旅游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小议江苏方言文化与区域经济
小议江苏方言文化与区域经济我一贯觉得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人是关键。
经济只有是“人”的经济才会长盛不衰。
经济地理学上所说的区位,资源,的确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
从哲学上讲,内因才是激发事物不断发展的源泉。
理所当然,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而人之所以会有的差异,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差异无疑是源泉,文化环境差异会导致人思想观念的差异,从而造成经济发展的差异,而方言又是文化环境最鲜活的体现,是文化的载体,所以方言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历史上,北方一直都是经济重心,南方人被视为蛮夷,南方话甚至被说成是“鸟语”,而那时农耕经济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
随着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到了南宋,南方经济已经全面超越北方。
而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才是中国历史上生产力最大发展的时期,古代又能代表什么呢,只有当经济真正腾飞,潜力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差距也才真正拉大。
纵观当代中国,凡是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经济体制活的地区基本都是非官话区(但不是说非官话区就都经济发达,官话区经济就都不如非官话区)。
广东,浙江,上海,福建,一些发展有活力的地区都不是官话区。
也许你要说这些都是东部沿海地区,得改革开放之先机,诚然,那为什么同是东部沿海地区,北方沿海与东南沿海一样有落差呢?再如江苏,由于处在官话与非官话的过渡区,则更是典型,最发达的苏南三市苏锡常也非官话区而是吴语,人民富裕度也强于同在江南的南京和镇江,而宁镇的方言主体是北方官话。
在具体到各个市也大致如此,按文化背景的差异,江苏文化地域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3片:即纯粹的北方文化区,以徐州为中心,范围涉及徐州,连云港,宿迁;江淮地区,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盐城,南通,泰州;(狭义)吴文化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
除了在交界处外,这与方言地域也基本一致(连云港,宿迁一部分为江淮话,南通,镇江,泰州有吴语分布)。
而江淮方言内部又可以细分为海泗,淮扬,如泰,南京等小片(也可称洪巢和通泰两大片)。
地域差异与语言方言对文化的影响
地域差异与语言方言对文化的影响在世界各地,地域差异和语言方言一直是塑造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地域差异指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语言方言则指的是不同地区使用的语言及其变体。
这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实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地域差异和语言方言对文化的影响,并从社会、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域差异对文化的影响地域差异在许多方面都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例如,常年受大自然环境制约的人们可能更加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珍惜生态环境,而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们则可能更加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位于交通要道的地区可能与外界接触更频繁,从而吸收了其他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最后,气候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人们的农业生产、服装饮食和节日庆祝等方面的文化表达。
例如,寒冷地区的人们更喜欢举办冰雪节庆活动,而炎热地区的人们则更倾向于开展水上活动。
二、语言方言对文化的影响语言方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
首先,不同地区使用不同语言或方言,会导致不同文化间的沟通障碍。
人们使用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造成了语言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书面语言上,更体现在人们的口头交流中,从而影响到社会交往、婚姻结盟和商务合作等方面。
其次,语言方言也反映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一些地区的方言可能是古老语言的延续,保存了多样的文化记忆和习俗。
最后,语言方言还对文化的艺术表达有影响。
许多诗歌、戏曲和音乐作品都使用了当地语言或方言,使得文化艺术更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三、地域差异和语言方言对社会的影响地域差异和语言方言不仅对文化产生影响,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地域差异和语言方言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居民在生活习惯、职业分工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多元的社会结构。
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方言是一种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的语言变体,是人们根据地域、历史和社会因素而形成的语言差异。
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方言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
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特定地域内的语言变体,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特征。
在不同地方的方言中,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方式与普通话存在差异,这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例如,在中国的不同方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习俗和民间故事。
无论是南方的粤语还是北方的官话,方言中都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方言词汇中的独特表达方式,如俚语、民谣等,透露出地域文化的内涵。
方言还包含了地域文化中的特殊习俗、宗教信仰等信息,这些都是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方言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关系方言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同时也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
地域文化中的历史、地理和社会因素都对方言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方言的形成与地域的物质环境有关。
例如,在山区和海岛地区的方言中,常常存在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反映了人们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对事物的命名和感知方式的不同。
地域特征会对语言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方言的演变与地域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经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这也直接影响着方言的变化。
方言会随着地域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而演化出不同的特点和特征,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方言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方言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风貌和历史记忆,通过方言的传承,地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方言受到了普通话的冲击和威胁。
很多地方的方言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导致地域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减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振兴方言。
让更多的人了解、使用和传承方言,是保护地域文化的关键。
方言与经济增长
方言与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之间的关系。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仅仅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特征,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之间的关联,并从不同角度分析方言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首先,方言可以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推动地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一些地方方言中存在着独特的行业用语,这些用语在地方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有利于职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方言也有助于地方产品的推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一些地方特色产品常常借助方言进行宣传,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从而推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其次,方言对于地方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多地方方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这些方言给人们的旅游体验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方言文化,并愿意前往方言地区进行旅游观光。
例如,中国的四川话、广东话等方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而这种旅游的兴起也直接带动了相关的产业发展,如酒店、餐饮等服务业的迅速增长,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此外,方言也对当地教育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方言常常被视为一种传统文化,许多人将传统文化视为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对方言的学习也逐渐成为人们追求教育的一部分。
特色方言学习的需求推动了相关教育产业的发展,如方言培训机构、方言教材的出版等。
这不仅为方言的传承提供了一种途径,也为相关教育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方言也存在一些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
首先,方言的多样性可能会加剧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较大,造成了沟通障碍和经济交流的困难。
这对于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挑战。
其次,一些特定的方言可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方言的存在可能会限制当地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得某些地方在吸引外部投资和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受到限制。
方言与经济增长
方言与经济增长方言与经济增长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仅仅取决于传统的因素如资源和市场规模,更受到文化和语言的影响。
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方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方言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方言作为一种地域特色的语言,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方言,这种方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独特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这些独特的方言不仅体现了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成为了当地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象征。
而这种凝聚力和认同感能够促使当地居民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经济发展中。
其次,方言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方言作为当地独特的语言形式,成为了旅游者和文化爱好者们探索和体验当地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方言通过各种方式如音乐、电影、戏剧等来体现当地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交流。
而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的增长。
此外,方言在口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决策越来越受到口碑和社交共享的影响。
方言作为当地居民之间共同的语言,成为了传递信息和建立信任的重要桥梁。
当地居民使用方言进行口口相传,推荐好物、好服务、好体验,形成了独特的口碑经济生态圈。
这种口碑经济既促进了本地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又为当地企业的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方言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方言作为一种地方语言,与全球化时代普遍使用的标准语言存在着冲突。
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背景下,使用方言的地区可能会面临语言沟通的不便,造成一些经济机会的流失。
此外,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年轻人不再使用自己的方言,导致方言的传承受阻。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方言区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桂林和镇江一线)
方言区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中国地图上,把桂林和镇江两地划一条线,线以西,以北是北方话区,线以南,以东是方言区,本文不想说方言的形成,或各种方言的区别.本文只想说一下方言地区和北方话地区的经济情况.目前,我国最发达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两个区域的发达,并非因为某伟人在深圳和浦东画了两个圈而发达的,而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固有的经济文化和地理位置而使伟人把圈画在那里.这两个地区都方言区,一个是吴方言区,另一个是粤方言区.我国经济最强十县,几乎全部在方言区.百强县也绝大部分在方言区.我国最贫困的地区全部是北方话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也全部是北方话区.更奇怪的现象,江苏苏南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是方言区的常州和非方言区的镇江,是临近两市,可是经济发展却是明显相差一个台阶,人们常把苏(州)锡(无锡)常(州)列为一个经济类型,而把镇江列为另一种类型.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可是人均产值低于苏锡常地区.因为南京也是北方话地区.再有一个例子,长江以北的南通,是方言区,南通的有些县说话和上海话一样,南通地区的经济就比临近县市发达些.
以上所说,想表达以下的意思:经济最发达地区在方言区,最贫困地区在北方话区,方言区的经济状况要高于北方话区.。
方言技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
方言技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方言技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引言方言是地域上特定地方语言的附属,它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特征,还是一种文化遗产。
方言技能指的是人们掌握并使用方言的能力。
在农业经济领域,方言技能可能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方言技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这种影响。
一、方言技能对农民社交网络的影响方言技能的掌握可能对农民的社交网络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因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受限于地理位置。
掌握方言技能使农民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农民进行交流,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
这种社交网络不仅可以促进信息流动和合作机会的增加,还可以提供支持和资源共享的渠道。
方言技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通过社交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来实现。
二、方言技能对农业技术传播的促进作用方言技能可能对农业技术传播产生积极影响。
农业技术的传播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方言技能使农民之间的交流更加容易和高效,有利于农业技术的传递和交流。
通过方言技能,农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其他农民的经验和技术,从而在自己的农业生产中应用和推广。
这种技术传播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计水平。
三、方言技能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影响方言技能对农产品市场营销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农民与买家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
掌握方言技能使农民能够与买家更好地进行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并向买家传达产品的特点和价值。
这种有效的沟通可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额。
方言技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可能通过促进农产品市场营销来实现。
个人观点与理解个人认为,方言技能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维度的。
方言技能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能力,更是一种文化资本。
掌握方言技能的农民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还能与其他农民建立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力量。
方言技能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得到重视,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农民提供学习和发展方言技能的机会。
浅谈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方言与文化的关系方言是指一种在其中一特定地区或群体中使用的语言变体。
方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不同地方的方言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
方言中的词汇、语法、发音特点等元素都与当地的文化密不可分。
例如,在中国,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官方语言,但各个地方仍然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方言。
这些方言反映了中国各地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如四川话、广东话、北京话等。
其次,方言是文化认同的标志。
人们使用特定的方言,表明他们属于一些群体或地区。
方言在语言使用中承载着个体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地域身份认同。
方言使用者之间可以通过方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互动、沟通和交流,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
比如,在英国,伦敦的方言与苏格兰的方言存在较大差异,方言差异成为了各自地区的文化认同的象征。
此外,方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方言承载了丰富的口头传统、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文化元素。
方言的使用传承着地方的文化智慧和传统知识,让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方言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特色。
例如,在英国苏格兰高地,苏格兰盖尔语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言,它承载着苏格兰高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最后,方言可以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认知。
方言的存在使人们能够接触和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交融。
当人们学习和使用方言时,也会了解方言所属地区的历史、风俗、习惯等,从而推动文化的交流和认知。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地的方言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和共享,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申论作文方言
申论作文方言
方言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我个人认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地方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支持和促进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首先,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特色的象征之一。
方言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语言特点,还承载着该地区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
如果方言消失,地方文化也将受到严重的损失。
因此,保护和传承方言就是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方言教育课程、举办方言文化节等活动,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学习方言,从而增强对方言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其次,保护和传承方言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方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可以增进地方居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因语言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矛盾。
此外,方言还扮演着社区凝聚力的重要角色,有助于加强社会关系和增进社区的和睦。
因此,保护和传承方言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摩擦。
最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也对本地经济和旅游业具有积极的影响。
地方方言作为地域特色的象征,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游客。
保护和传承方言可以让地方更具吸引力,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此外,方言也有潜力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独特资源。
例如,可以通过方言相关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产品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地方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方言的教育、传承和保护,从而确保方言得到持续传承,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方言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影响浅谈方言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广西梧州话和广东粤语为例【摘要】悠悠五千年历史,灿灿古国文化,其意深,其味浓,语言更是如此。
少数民族语言就有几十种,汉语虽有通行于全国的共同语普通话,但各地方言在各自的土地上仍然很活跃。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
方言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当地的人文性格是相互吻合的、相互映衬的。
本文通过分析广西梧州白话和广东粤语的历史关系,分析两种方言的用语交集和分析当地方言给两地带来的发展,指出方言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影响的原因,提出如何充分利用方言这一历史契机和如何处理好方言对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方言;当地经济文化;影响;建议;1引言据《成都商报》报道,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四川团代表童若春已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
同时,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翔联合30多位人大代表也联名提出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议案。
在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方言的保护是其中必不可少而又极其重要的内容。
方言是地域文化重要载体,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方言是语言学及历史研究珍贵材料。
方言更具表现力,是普通话取之不尽的营养。
方言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经济发展也存在着重大的作用。
本文对广西梧州话和广东粤语为例,探讨方言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意义。
2方言的历史和分布2.1广西梧州白话和广东粤语的历史关系广东,简称粤,而在这个地方生活的人们所讲的语言,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粤语”了。
追溯到粤语的起源,据一般说法,为宋代时期中原一带居民逃难来到当时尚属蛮荒之地的岭南,与祖居于此的越族人杂居后混合产生出的一种语言。
所以在现代粤语中,明显可见古汉语的痕迹。
如粤人把“没有”讲作“无”,他(她)讲作“佢”,节省讲作“悭”等,这都是古汉语的用法(“悭”本意为吝啬,后引申出节省的意思。
广西的梧州话,与人们所讲的粤语很接近,发音也比较标准。
传统的说法,权威的《辞海》、《辞源》及著名的典籍和近、当代专家学者的说法,梧州白话与粤语的发源有着渊源的关系,其音、义有着莫大的关联,其两者有着历史的承接并有发扬其优良的语言特色,为语言文化保留着新鲜的文化特产。
2.2说粤语和梧州白话的统计分布粤语在广西西通常俗称为“白話”,平話也經常俗稱為“土白話”。
廣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编撰的《广西大百科全书》称,粤语为广西第一大方言。
“粤语也是唯一一种发源于广东地区的汉语方言,也是在广东省占有主流地位的方言,故称广东话,2008年已被联合国正式定义为语言。
在学术上,广东话不等同于广东方言。
广东话指的是发源于夏朝的汉族语言,也就是粤语。
今天,大概有着接近一亿使用者的粤语。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4个,即南宁、横县、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防城、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州、钟山。
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母语的也很多,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
港澳台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境使用粤语。
梧州白话与粤语有着音译义近的联系,有着共同渗透的作用。
2.3两地的地理特征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东径111°,北纬23°5’——25°5’,北回归线在市区南部通过,海拨24米。
地处珠江流域中游,是浔江、桂江、西江交汇处,与粤西地区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是联结大西南及中南地区经粤港澳出海的要道。
可以说,梧州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粤港澳经济进入中西部腹地的桥头堡,是广西的“东大门”。
而处于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交汇处的梧州市,恰好处于能满足包括广西、华南、大西南在内的整个经济区域发展内在要求的最佳位置上。
与广东人文相通的人缘优势, 梧州市地处两广交界地, 与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同饮一江水, 由史至今民间、地方政府以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注十分频繁密切, 长期接受广东文化的薰陶。
梧州市城乡人民讲粤语、唱粤曲、食粤菜、习粤俗, 已经粤化, 以致于使梧州获得了“小广州”的美称。
在市区人口中, 往上追溯一至数代,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从广东主要是珠江三角洲搬到梧州定居的,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与广东老家的亲戚、朋友、同学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难得的人缘优势, 不但有利于利用各种渠道引进广东外迁企业, 而且还有利干这些企业在梧州开展经营活动。
梧州与广东有着如此形式的地理特征,不仅经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更有利于两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地的人们的语言沟通和两地方言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梧州白话和粤语对两地文化交流的影响3.1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从外省流入的流动人口有15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8642万人的17.4%。
按10%抽样长表数据测算,在这1506万人中约有1 370万人来广东就业打工。
由于梧州与广东省接壤,交通方便,广大的中、青年人都踏上了广东的打工之路。
而广东是工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大量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填充。
就此而论,这些人力资源对广东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广西梧州,有缓解了人们的就业压力问题,为地方的经济,生活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孩子上学,医疗治病等得到部分的经济来源。
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语州市劳动力资源丰富能为承接广东产业转移提供范裕的劳动力。
就城市未说目前就业压力较大大批待业青年、企业富余人员甚至部分目费大、中专毕业生, 在等待就业。
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破产现象将会不断出现, 夫业二人也需要重新就业。
就农村来讲, 更是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出去。
必须指出语州市劳动力从整体看素质是较高的。
首先, 语州市的基础教育抓得比较好在广西属于先进地区, 劳动力文化索质比较高其次,晤州市农村大多数年青人和相当一部分中年人都曾到广东打工,目前仍有一部分留在广东打工, 一部分人因要成家立业或其他因素, 己返回家乡这些人因曾到广东“留过洋”受过现代工业的洗礼, 如果在悟州设厂、办企业, 重新招其进厂、企业工作, 将会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3.2对两地文化交流的影响3.2.1对语言交流的影响对有关数据的显示,梧州到广东打工的人数以数万计。
到广东的中青年接受着广东文化的洗礼,逐步受到广东当地文化的特色影响。
而每逢节假日,这些打工的中青年回到家乡过年过节与家人团聚,与家人相谈交流,这直接营造了一种粤语文化在梧州部分地区文化的融入,对于一些先进优秀的文化得到了传播。
广东相对梧州人数不少,大部分梧州的中年人虽在外乡依然带着家乡的习俗,带着家乡的特色风气。
这些家乡的习俗,家乡的风气在广东异地就成了一种民族的特色,对当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进一步来说,促进了两地的文化的融合与交流,而这种交流就建立在两地的语言(方言相近)上。
3.2.2对饮食文化的影响随着两地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在两地的饮食上,梧州和广东也同样存在在一大特色。
如,广西梧州属粤菜菜系,近年也有桂菜菜系的提出,而且因为饮食文化交流,非常多的广东著名厨师为广西人,而且两广语言、饮食口味接近,所以粤菜在广西境内有非常广的范围。
据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
其中以南宁老友粉、梧州龟苓膏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猪脚粉等为代表。
饮食文化丰富特出。
梧州渗透着广东粤菜的饮食特色,广东饮食同样融合和梧州特色的饮食文化特点。
3.3.3对教育文化的影响广东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教育事业也是比较完善的。
在广大的趋广东打工的家庭,在其工作需要,带上儿子入读广东初等教育学校,让孩子从小接受不同程度不同地方的教育洗礼。
这对孩子无疑是一个学习的良机,不仅仅促进两地儿童的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两地文化的融合。
在广东,文化教育比较发达,思想比较开放,形式比较自由,在一定的程度上,很大影响了这来自不同区域地方孩子的学习。
更甚之的,接受粤文化学习的孩子,对本地的教育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刺激了当地落后教育体制的改革。
3.3.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梧州和广东粤地方,在其方言的沟通与交流下,对其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梧州未开埠前,广西就已有商品经由广东输出同外,但当时种类和规模都较为有限。
1897年梧州商埠开放后,以梧州为中心的近代广西城镇商业市场网络渐次形成,梧州作为广两对广东商品输出的总中心,起着“三江襟带,众水湾还,百粤咽喉,通衢阴达”为“两粤之襟带”的作用,与广东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而到了近代“广西西与国内外市场的经济往来中,广东市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广西对外输出的产品绝大多数均需广东市场作为基地传输国内外。
此外,近代梧州等地兴起的装捞业,主要也是服务于广东城镇市场的。
梧州长洲富裕的装捞户约二十户与广东鱼苗商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
就地理形式上,与广东山水相连的地缘优势梧州州市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曾经是两广政治、经济、军事重镇二地处广西东端、与广东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顶角肇庆市辖区紧紧相连。
总而言之, 从地缘上看, 梧州州市不但紧靠广东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且还以整个西江流域以至整个大西南为依托同广东周边其他地区相比较, 具有更大的地缘优势。
自梧州市十一五的发展规划,及经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各种产业体系,是构成与广粤西长期合作的产业与技术基础。
其中梧州市的各类资源与优势,具有布局均匀,潜力很大,合作愿望强烈,发展前景良好等特点,在共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加快两地区域经济的建设,就广西而言是多建通道与经济发达地区直接接轨,使其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实现快速发展的目的;以广东而言是建立可靠的战略后方与市场网络,缓解产业升级换代的压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改变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
加快共建是我们的共同愿望,也是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必不可少的步骤,是双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颇具战略意义的大文章。
这些优越的条件,在语言文化,人文地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对广西梧州白话和粤语方言的一些思考梧州是广西的一个发展窗口之一,是政治、经济、文化重要枢纽。
一直以来, 梧州本土人士讲的都是梧州白话, 这种白话,是广东粤语的支系, 既差异于粤语,又与梧州白话有所联系。
据说, 梧州白话就是通过经商的渠道, 由广东至梧州这样一条线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