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名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暑厥-暑热之邪闭塞清窍,出现神昏肢厥的病证2.疫喉痧-烂喉痧别名。由温热时毒引起,具有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等证候,多发于冬春二季,因其能互相传染,引起流行,所以名为疫喉痧。

3.中燥增液-为秋燥病的治疗大法之一。秋燥中期,病多在中焦胃,此时胃阴为燥热之邪所伤,治宜滋养胃津,以胃主津液而居中焦,故曰“中燥增液”。4.轻法频下-湿热积滞,胶粘滞着肠道,非一次重剂猛攻即能使病邪排尽,须轻剂连续攻下,因势利导,方如枳实导滞汤。

5浊邪害清:湿浊与热邪组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

6.上燥治气-为秋燥病初期的治疗大法。秋燥初起必先犯肺,治宜轻宣肺燥,以肺主气而居上焦,治肺即是治气,故曰“上燥治气”。

7.透热转气:邪入营分治以清营泄热法,在清营药中加入轻清之品,使营分热邪透出气分而解。8.逆传:心包、肺卫之邪热直接内陷心包,出现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证候,这种传变形式是与肺卫之邪顺传阳明的病机相比较而言。

9.心中憺憺:是形容心慌心跳,并伴有空虚之感。多见于温热病后期,是肾阴亏虚,阴不恋阳,心阳浮动,虚风旋扰的表现

10.伏邪温病: 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是指感邪后未实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阴精不足的体质易患伏邪温病,即所谓:“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习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病发初期即显现出一派里热证候,若无外感引发,一般无表证。以高热、烦燥、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内郁证候为主要表现。病情较重,病程较长。11.温疫: 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12分消走泄:是指针对病在上、中、下三焦气机郁滞、痰湿内阻的病机特点,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的证候。代表方如温胆汤加减,或以叶天士所说的杏、朴、苓之类

为基本药。

13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实时而发的一类温病。初起病变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发病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病情较伏邪温病轻,病程短。

1.暑风-又名暑痫,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大头瘟-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而引起,除具有全身憎寒发热外,并以头面赤肿大为特征,多发于冬春二季的急性外感热病。

2温疫类温病:由湿热性质的疠气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特点为初起疠气遏伏膜原,临床常见寒热交作,苔白腻如积粉,脉不浮不沉而数的表现。7.辛开苦降-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整脾胃功能。

8分消上下:用具有催吐、祛痰与通利二便两种作用趋向的方药,使邪从上、下两条途径排出的治法1.时方: 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补充了以前的不足。

2.寒凉派: 金元时代医学上的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以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

3.温病学派: 继承并发展了张仲景《伤寒论》的学术观点,对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较深刻认识而逐步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

4.伤寒学派: 继承和发扬张仲景《伤寒论》的学术观点,并主张对外感热病的辨证治疗必须遵仲景之说的医家形成的学派称之为伤寒学派。

5.温病学: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的一门科学。

6.经方: 汉代以前所载方剂概称经方。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

1.天行:指病名,即流行病,也叫时气、时行。出自《肘后方》。

3.时行之气: 自王叔和《伤寒例》,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之气。

6.温病: 是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7.温毒: 一为病因,系指温热毒邪而言;一指病名,指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除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证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溃烂,或肌肤有显著的斑疹等特征。

8.新感引动伏气: 温病初起既见里热症状,又有表证者。传统认为这是原有伏邪内伏,又感受时令之邪引动而发,故称为新感引动伏气。

9. 伏邪自发: 温病初起但见里热症状,无表证者。传统认为这是体内伏藏之邪外发所致。1.温邪: 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戾气等。

2.伏寒化温: 是前人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认为冬感寒邪,伏于体内,郁久化热而形成的温热性质的温邪。3.天受: 见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4.疠气: 又名戾气,是一种性质暴戾,来势凶猛,致病急剧,传染性极强,可引起大流行的温邪。5.传染: 见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6.邪伏少阴: 是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冬伤于寒,寒伏于少阴,而有少阴亏虚者。

7.邪舍营分: 是伏气温病的一种类型,一般指营分素虚而邪伏于营分,因新感外邪引动而致内伏营分之邪外发

8.邪从口鼻而入: 指外邪通过呼吸或饮食而侵犯到肺或脾胃

11..新感引动伏气: 温病初起既见里热症状,又有表证者。传统认为这是原有伏邪内伏,又感受时令之邪引动而发,故称为新感引动伏气。

12 伏邪自发: 温病初起但见里热症状,无表证者。传统认为这是体内伏藏之邪外发所致

13.风、暑、湿、燥热病邪: 具有风、暑、

湿、燥热性质的外感病邪

1.卫气同病:指温邪由表入气分,而卫分之证未解的证候,或温邪同时侵犯卫表和气分,而同时见有卫分证和气分证的证候。

2.气营两燔:燔,焚烧之意。气营两燔是指气分和营分均有邪热炽盛的证候,亦即气分证与营分证同见。

3.卫营同病:指病邪已入营分,见有营分证而卫分证未解的证候,或病发于营分而兼见卫分证的病证

4.化燥:病变过程中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象称为化燥。

5.气血两燔:燔,焚烧之意。气血两燔是指气分和血分均有邪热炽盛的证候,亦即气分证与血分证

同见。

6.内陷:邪气亢盛,正气不能抗邪外出而病邪迅

速深入营血的病理过程称为内陷。如病在卫分而直

接侵入营分。

7.化火:病变中出现火热症候的过程称为化火,

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气血痰食阻滞,均可出现

身热面赤、口干口苦、烦躁便秘、斑疹

1.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自觉发热

不甚的一种热型。为湿重于热,热为湿郁,湿热蕴

蒸的表现。

2.战汗:多系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蓄

积力量奋起鼓邪外出面是突然发生战栗,然后全身

大汗出的现象,谓之战汗。

3.昏谵:即神昏谵语的简称。神志不清,意识丧

失,语无伦次的表现。

4.湿遏热伏:即热蕴湿中,湿处热外,湿邪阻遏

而致热邪不能外透。

5.甫出即隐:指斑疹发出后,因正虚不能胜邪,

邪毒复又内陷而斑疹随之隐没。

6.外解里和:邪气从外透散是谓“外解”,邪去

而正安谓之“里和”。一般多指斑疹透发,热势下

降,神情清爽,热邪外达而病渐愈,为外解里和。

7.气不化液:气不化液是指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或胃燥气伤,胃津不足,无以上承,气虚不能生化

津液而言。

8.热深厥深:即热邪越深伏,手足厥冷的程度就

越甚。是由于热邪郁遏,阳气不能达于四肢而致手

足厥冷。:

9.痉厥:痉厥是两个不同的症候。凡筋脉拘挛而

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甚则角弓反张称为痉;四肢

逆冷,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称为厥。

11. 壮热:热势炽盛,通体皆热,不恶寒但恶热,

为邪入气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之象。

12.日晡潮热:日晡:即申时,相当于午后

3—5时。指发热于午后为甚,是阳明腑

实证的表现。

13夜热早凉:夜间发热,天明热退身凉,但热退

时无汗,为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之象。

14、昏蒙:意识模糊,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

谵语,为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之象

15、昏狂:神志昏乱,躁扰不安,妄作妄为,为瘀

热扰心之象。

16昏愦:意识完全丧失,沉迷不语,为热闭心包

或内闭外脱之象。

17动风:肢体抽搐,为肝风内动之象。

18热厥:胸膜灼热而四肢清冷,并伴有神昏谵语,

为热毒炽盛,郁闭于内,阳气不能外达肢体之象。

19阴竭:即亡阴,表现为身热骤降、汗出淋漓、

舌光红少苔、脉散大无力等,为阴液大伤,元气无

所依附所致。

20. 白疒咅: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大多分

布于颈、胸、腹部,是湿热病邪郁助于气分的表现。

21. 斑疹:是温病过程中出现的皮疹,其中斑点大

成片,一般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点小呈细

琐碎小粒,突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斑疹大多

是由于邪热炽盛,深入营血所致。

1.舌蹇、指舌体卷缩,转动迟钝,或强硬语言不

利。多因邪热内闭心包所致。

3.辛凉轻剂、在辛凉解表剂中,选用辛凉轻清宣

透之品、药量较轻而组成的方剂,如桑菊饮。与银

翘散比较,本剂解表之力较轻,吴鞠通称之为辛凉

轻剂。

4.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表现。由于邪

热与燥屎搏结于里,肠腑水液从燥屎旁边流过而下

利清水,其气臭秽异常,称为热结旁流。

5.热深厥深-是一种病理现象。温病过程中,由

于邪热内伏,阳气被邪热闭郁于内,不能外达四肢,

出现身体灼热而手足厥冷的证候,热邪愈深伏,手

足厥冷越甚。

6.辛凉平剂-在辛凉解表剂中,选用辛凉之品如

银花、连翘等为主,稍佐以微辛温之品如荆芥、豆

豉等所组成的方剂,吴鞠通称之为辛凉平剂。

7.内闭外脱-指邪热闭遏于内,正气外脱,出现

气夺阴竭的病理表现。多见于热邪内闭心包、阳从

上脱,汗出气夺、阴从下脱而液亡。

8.风温-由风热病邪引起的,初起以肺卫表热

证为特征,继则出现邪热壅肺等气分证候,

后期多表现为肺胃阴伤的急性外感热病。

多发于春、冬季节。

9. 肺热腑实- 肺经痰热壅阻,肠腑热结不通的

肺肠同病,症见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

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治以宣肺化痰,泄热

攻下,常用方剂为宣白承气汤。

10. 肺热发疹-肺经气分热邪波及营络,症见身

热,咳嗽,胸闷,肌肤发疹,疹点红润,苔薄白,

舌质红,脉数。治法为宣肺泄热,凉营透疹。常用

方剂为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

倍玄参方。

1.懊忄农-指胸膈间自觉烦郁无奈,卧起不安的症

2.撮空-指患者意识不清,两手伸向空间,象要拿

东西的症状,是病重元气大衰的表现

3.伏邪自发-指温病初起即呈里热炽盛证侯的发病

类型。

4.新感引发-指温病初起除见里热炽盛之证外,还

兼恶寒、无汗、头痛等卫表证的发病类型。

5.内虚暗风-即因阴血虚而生风,由于阴血不养筋,

筋脉拘挛,引起手足蠕动,甚或瘛 。温病末期,

热伤阴血时可见此症。

6.增水行舟-运用生津充液之品,治疗温病热退而

阴亏肠燥便秘,谓之“增水行舟”,代表方为增液

汤。

7.水不涵木-涵,滋润之意。肾属水,肝属木。温

病后期,邪热消灼真阴,致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木,

肝阴不足筋脉失养而拘挛,引起手足蠕动。-

8.目不了了-形容视物模糊不清,由于阳明腑热过

盛,津液受伤,邪热上蒸所引起的症状。

9.瘛疭-瘛指筋脉拘急而缩; 指筋脉缓纵而伸。

瘛 ,是四肢抽搐,筋急挛缩

10.厥气-即逆乱之气。温病由于风火相煽,导致

气机逆乱,血随气逆,上扰清空,引起头晕胀痛

11. 春温: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发生于春季,以

发病急骤,初期即有明显的里热证候,病情较重,

变化较多,后期可伤及肝肾阴液为主要临床特点的

急性热病。

2.中暑-暑热之邪直入心包致突然昏倒之症的病

4.暑温-是指发于夏季,由暑热病邪引起的一类

急性热病,初起即有气分热盛证候,病变迅速,易

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

5.冒暑-感受暑邪,邪犯肺卫,病势轻浅的暑病,

谓之冒暑

6.暑秽-感受暑湿秽浊之气,导致闷乱烦躁等见

症的暑病

7.暑瘵-暑热邪毒侵犯肺脏,损伤阳络致骤然咯

血,衄血等症的病证,以形似痨瘵,发于夏季而得

名。

8.暑湿-是感受暑湿病邪引起,以暑热见症突出,

兼具有湿邪郁阻证候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1.蒙上流下-指湿邪的特性,湿热之气可上蒸而

蒙闭清窍致头胀昏重,亦可下注而致泌别失职小便

不利,在湿温病中可表现为湿浊蒙上,泌别失职。

2.湿随气化-肺主一身之气,如轻开上焦肺气,

气化功能恢复,湿邪即随之而解。

3.湿土之气同类相召-脾属土,主湿,位于中焦,

湿邪犯人易于直接袭于中焦,故说湿土之气同类相

召。

4.分解湿热-用苦寒清热,苦温燥湿的方法,既

清热又祛湿,治疗湿热交阻之证。

5.湿阻清阳-指湿邪郁阻卫表或中焦,清阳之气

被遏而出现头重如裹,头目不清等症状。

6.湿遏气机-湿邪性粘滞,侵犯人体后则阻滞气

机,出现胸闷脘痞,脉濡缓等症状。

8.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指湿热侵犯中焦后的两

种转归:中气盛者多热重于湿,重心在胃,中气虚

者多为湿重于热,重心在脾。

9.湿遏热伏-湿邪阻遏而热邪郁伏于里的病理状

态,多见于湿温病初起。

1.冬月伏暑-夏月感受暑湿之邪未发病,迨至冬

令,外寒搏动而触发,病多较严重。

2.伏暑-由暑湿病邪引起而发于秋冬,初起具有

暑湿在里,并兼有时令之邪客表的一种急性热病。

3.晚发-夏月感受暑湿之邪,留伏于内,至秋冬

新邪引动而发病。

5.伏暑秋发-夏月感受暑湿之邪未即发病,迨至

深秋霜降,复感时令之邪而发病。

3.外燥-指秋季外感时令之气。

4.下燥治血-为秋燥病末期的治疗大法。此时燥

伤肝肾之阴,治宜滋填真阴,以肝肾同居下焦,且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滋养血即是滋填真阴

之意,故曰“下燥治血”。

5.内燥-指体内精血津液干枯之证

2.大头伤寒-大头瘟别名。因其临床表现类似伤

寒,故名大头伤寒。

3.大头风-大头瘟的别名。俞根初认为因系感受

风毒为病,故名大头风。

2.烂喉痧-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而引起,具有发

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等临床证候,多

发于冬春二季的外感急性热病

1.热毒充斥 -指温热毒邪充斥于表里十二经,气

营血分皆病之重证。

2.热陷厥阴-指疫毒化火化燥,内陷手厥阴心包和

足厥阴肝经,导致热闭清窍、肝风内动之重证。

1疫疹-是由疫疠毒邪所致以肌肤发有斑疹为基本

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2内斑-系指内脏表面瘀斑而言,或为发斑证合并

内出血较多者

1.疟母-疟疾久发,邪阻日久而致气血运行不畅,

瘀血积于左胁下而形成的痞块。

2.正疟-是疟疾的一种,以寒热往来,休作定时为

典型表现。

3.劳疟-是疟疾的一种,为疟疾反复发作,日久不

愈,耗伤气血而致正虚邪恋,每遇劳而发

4.温疟-是疟疾的一种,发病时以阳热亢盛为主要

特点。

5.瘴疟-发生于岭南山瘴之地的一种疟疾,以发病

急重为主要特点,又称瘴毒

4.真霍乱-是指暴吐下利,迅即皮肤松弛,目眶

凹陷,指尖螺瘪,或发生下肢痉挛,甚则亡阴或亡

阳的一种急性疫病。一般指由霍乱弧菌或埃尔托弧

菌所引起的霍乱病。

1.霍乱-是感受时行疫疠之邪,邪犯胃肠而引起

的以发热、腹痛不甚、频繁呕吐与泄泻并作为临床

特点的一种急性疫病。

6.绞肠痧-即指干霍乱,系秽浊邪气侵犯人体,

引起中焦气机窒塞,上下不通,出现突然腹痛,欲

吐泻不得,烦躁闷乱,甚至面色青惨,昏愦如迷,

头汗如雨,脉沉伏等症状。因其腹中绞痛明显,所

以称为绞肠痧。-

2.干霍乱-系秽浊邪气侵犯人体,引起中焦气机

窒塞,上下不通,出现突然腹痛,欲吐泻不得,烦

躁闷乱,甚至面色青惨,昏愦如迷,头汗如雨,脉

沉伏等症状。

5.吊脚痧-即霍乱转筋,因霍乱吐泻太甚而致阴

津大量耗伤,筋脉失于濡养,引起的下肢肌肉痉挛。

3.霍乱转筋-是指在霍乱过程中,因吐泻太过,

阴津大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生挛急、抽筋,甚至

抽搐的一种症状。

1.分利湿邪:以淡渗之品利尿渗湿,使邪从小便而

去。

3.开达募原:以化湿疏利之品,如厚朴、草果、槟

榔等,宣开透达募原枢机,以解伏于募原的湿热秽

浊之邪。

4.轻清宣气:以轻清之品透热泄邪,宣畅气机

5.分消走泄:以宣展气机,泄化痰热法,分消三焦

气分之邪。

6.导滞通便:以缓下之剂,通导肠腑的湿热积滞,

泻下郁热,主治湿热积滞交结胃肠之证。

7.宣气化湿:指用宣通气机,透化湿邪之品,治疗

湿温初起湿蕴生热,郁遏气机的病证

8.益气敛阴:指用益气生津,敛汗固脱之品,治疗

温病气阴两伤,正气外脱的病证。

9.疏风泄热:用辛散凉泄之剂以疏散卫表风热之

邪,主治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者,代表方

剂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10.透表清暑:用辛温之品外散表寒,并配合辛凉

清暑和苦温化湿之品内解在里暑湿,主治夏月感受

暑湿,复受寒邪侵犯肌表者,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

饮。

11.疏表润燥:用辛凉清润之品以疏解肺卫燥热之

邪,主治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者,代表方

剂如桑杏汤。

12.辛寒清气:用辛寒之品透热外达,大清气分邪

热,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者,症见

壮热,汗出,心烦,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数

等。代表方剂如白虎汤

13.清热泻火:用苦寒清热解毒之品直清里热,泻

火解毒,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者,代表方剂如

黄芩汤、黄连解毒汤。

14.燥湿泄热、用辛开苦降之剂以燥湿清热,主治

湿渐化热,湿热俱盛而蕴伏中焦者代表方剂如王氏

连朴饮。

15.通腑泄热、用苦寒攻下之剂攻逐肠腑实热燥结,

主治热结阳明,内结肠腑者,代表方剂如调胃承气

汤、大承气汤

16.导滞通便、用通导肠胃湿热积滞之品导泄胃肠

湿热积滞,疏通肠道气机,主治湿热积滞交结肠胃

者,代表方剂如枳实导滞汤。

17.通瘀破结、用活血通瘀攻下之剂以破散下焦瘀

血蓄结,主治温病热瘀互结,蓄于下焦者,代表方

剂如桃仁承气汤。

18.凉血散血、用凉解血分邪热、活血散血之剂以

清散血分瘀热,主治血热炽盛、热瘀交结、迫血妄

行者,代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

19清心开窍、用清解心热、透络开窍之品以促进

神志清醒,主治温病热邪陷入心包而神志异常者,

代表方剂有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

20.豁痰开窍、用清化湿热痰浊之品以宣通窍闭,

促进神志清醒,主治湿热郁蒸,酿生痰浊,蒙蔽机

窍者,代表方剂如菖蒲郁金汤。、

21.凉肝息风、用清热凉肝之品以息风止痉,主治

温病邪热内炽,引动肝风者。代表方剂如羚角钩藤

汤。

22.滋阴息风、通过滋养肝肾、潜镇肝阳以平息肝

风,主治温病后期因肝肾真阴亏损而致筋脉失于滋

养,虚风内动者,代表方剂如大定风珠。

23.滋养肺胃、用甘凉濡润之品以滋养肺胃阴液,

主治温病后期肺胃阴液耗伤较着而邪热已基本消

退者,代表方剂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24.填补真阴、用甘寒、咸寒、酸寒之品以填补肝

肾阴液,主治温病后期,温邪久羁而劫灼肝肾真阴,

邪少虚多者,代表方剂如加减复脉汤。

25.甘寒养阴、即滋养肺胃阴液的治法,因滋养肺

胃阴液常用甘寒濡润之品,故称“甘寒养阴”。

26.咸寒养阴、即滋养肝肾阴液的治法,因滋养肝

肾阴液常用咸寒质重滋腻之品,故称“咸寒养阴”。

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 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

肺。 b. 易化燥伤阴。 c. 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 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

分。 b. 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c. 易直中心包,

闭窍动风。 d. 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 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b.

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c. 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温燥病邪的致病特点: a.病变以肺为主 b.易

致津液干燥 c.易从火化

5温邪的致病特点: a.邪气内伏,热自里

发 b.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c.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 a. 攻窜流走b. 蕴结壅

疠气的致病特点: a.致病力强 b.传染性强 c.多

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d. 有特异的病变部位

1.“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作为秋燥

初、中、末三期治疗大法的概括

2.宣白承气汤由生石膏、生大黄、_杏仁粉、瓜蒌

皮四味药组成。

3、伏暑初起为表里同病,卫气同病者,其治法为

银翘散加杏仁滑石汤。卫营同病,银翘散加清营汤。

4、暑湿弥漫三焦,治宜清暑化湿,宣通三焦,方

用三石汤。

5 风温肺卫之邪不解,发展趋势为顺传于胃,逆

传心包。

6烂喉痧毒侵肺卫的用方;葱豉桔梗汤。

7卫气营血的治疗:叶天士《温热论》中,卫之后

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

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

需凉血散血,

8温病特点:①病因特点:外感温邪②发病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急骤性。③病

机特点: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

9春温病治疗原则;清泄里热为主,注意透邪外出,

顾护阴精。

10湿热类温病暑湿积滞肠道下法导滞通下,清暑

化湿,用枳实导滞汤。

11湿温初期治疗三禁:禁用辛温发汗,禁用苦寒

攻下,禁滋养阴液

12暑为火热之气,叶天士say夏暑发自阳明,是

暑温发病特点。

13风温初期病位肺卫,后期出现肺胃阳伤。

14温病辩舌:舌苔变化反映卫分和气分变化,舌

质变化反映营分血分变化,舌苔老黄焦躁起刺为热

结肠腑,阳明腑实的征象,舌绛不鲜干枯提示邪热

久留,肾阴欲竭。舌焦紫起刺为血分热毒极盛,动

血或动风之先兆。

15辩斑疹色宜见不宜见多,形宜松浮,不宜紧束;

量宜少不宜多。

21.叶天士引张凤逵所说:“暑病首用_辛凉,继

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概括了暑温邪在气分阶

段不同证型的治疗大法。

1温病学的发展过程中,其萌芽阶段是战国至晋唐

时期,成长阶段是宋至金元时期,形成阶段是明清

时期。

2.温病学发展史上把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

孟英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

3.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战国至晋唐代,温病渐从伤

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是在宋至金元代。

4.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王安

道。

5.提出疠气学说的医家是吴又可,倡导三焦辨证的

书是《温病条辨》

1.温病是由温邪引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

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