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格律诗
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格律浅析
律诗和绝句的平仄格律浅析格律诗词主要弄清楚平仄、用韵、对仗。
关于“对仗”,我在《岳麓诗韵》第六期《对联、对偶、对仗》一文中已有阐述。
很多喜爱诗词的朋友认为平仄很难弄懂,于是对学习格律诗词望而却步。
我花时间找了些资料,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整理出七律,五律,七绝,五绝,排律的平仄规则,希望对诗词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诗词的朋友,有些益处。
七律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
七言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基本句式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仄声韵较少。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且只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为平平脚)。
基本格式上述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说明:〇表示可平可仄)第一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例: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二种格式平起首句不入韵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例: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格律诗点评与讲解
格律诗点评与讲解讲师●简介张春义,笔名东方麓台,建筑施工企业就职。
晋社社长,山西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太原诗词学会副会长。
曾出版个人诗集《俯首白云》。
格律诗点评与讲解张春义各位诗友,大家好,感谢大家顶着烈日来听讲座。
同时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诗词。
今天这个讲座,首先要感谢龙吟诗社和阎社长,这个讲座一开始是阎保庆社长提出来的,后来就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了。
今天我们的讲座分两个内容,一个是点评诗友的作品,另一个是通过分析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其间穿插诗词创作知识,同时呢,给大家提供一些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而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我们这次一共收到诗友们提供的二十多首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匿名的,所以,我的点评或讲解,只针对作品,不对人,希望大家理解。
下面我们从第一首作品开始。
一、颂蔺相如七雄乱世识英贤,巧对欺狂智勇坚。
玉壁归乡破阴计,秦王击缶夺誉权。
负荆老将羞陪罪,明理卿官义感天。
胆略胸怀谋国是,蔺公故事诵千年。
1、这是一首咏史诗。
所谓“咏史”,就是翻阅古书,拾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借此引起作者的思考,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
这首诗是描写历史人物蔺相如的。
2、首联用“乱世出英雄”,引出主人公蔺相如,二联和三联用“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几个故事来阐述蔺相如的事迹。
我来解读一下:首句破题,第二句的“智勇坚”,坚,凑韵脚,也讲不通。
这里用“智勇全”或“智勇传”比较好。
二联“誉权”,我查了一下,没查到这个词,这个应该是把“名誉权”给省略了,这是生造。
三联上联写负荆请罪,下联“明理卿官义感天”,这个“明理卿官”是蔺相如,整首诗是说蔺相如,这里再重复一下,显得多余。
尾联“胆略胸怀谋国是,蔺公故事诵千年” 。
这个叫“凑句”,也叫“敷衍成句”。
前面把蔺相如的英雄事迹都讲完了,蓄势已足,结句应一气呵成,方为佳作。
如果结句未能拔高,草草收场,即为弱,就是凑句。
3、这首诗从整体架构上来讲还是有些问题。
律诗情感定稿
规矩律诗,千般情韵——善用五个抓手,赏析律诗情感(郑州一中侯巍)地址: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182号语文组考点解读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诗歌体裁:炼字用词讲究平仄、粘与对——意胜而境出,一字一词总关情;句式结构讲究押韵、对仗——两句连贯行云流水,情感思绪自然贯通;篇章布局上讲究起、承、转、合——景路、理路、情路均起伏照应,承接转换,极富变化。
律诗题材内容丰富多样,不同题材内容的作品往往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有的忧国伤时,有的怀乡思亲,有的仕途失意,有的田园悠闲;律诗八句四联,情感复杂多变,杜甫的一首《登高》就同时蕴藏了他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痛苦、家国的忧虑及老之将至的无奈等多种情感。
规矩律诗,千般情韵。
那么,律诗通常是如何抒发情感,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律诗丰富、复杂甚至多变的情感呢?善用五个抓手,定能有所成就。
一.景为情设,情因事起——会分析景中情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大要素。
古人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律诗相对于绝句,情语和景语往往更易区分,泾渭分明,通过体味景语的哀乐,景色的冷暖,往往能够勘破情语的悲喜。
比如,2015年天津卷宋·黄庭坚《雨过至城西苏家》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我们就可以从景象入手,诗人黄庭坚行走在前去拜见长期贬谪外放、如今官复原职的好友苏轼的路上,雨后的路面一尘不染,路边红花沾雨,柳色葱翠,天空烟消云散,丽日高悬……一派大好春光。
这是乐景、暖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好友归来的喜悦,忙里偷闲的自得全都寄寓在这大好的春色之中。
二.用事明理,事缘景设——会分析事中情近体格律诗成型于唐中宗景龙年间。
此间格律诗定型并走向鼎盛,叙事律诗亦登上大雅之堂,其叙事功能被发挥到极致,造就了唐叙事诗不朽的“魂魄”。
因此梳理诗中事件的前因后果,有利于弄清楚诗人所抒之情。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一)《登高》是一首经典的格律文学,其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韵律之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评价。
首先,从整体结构来看,《登高》这首诗运用了严谨的仄起入韵式,律法森严,凡八句,四联皆对,很好地体现了格律文学的规则性和对称性。
每句诗的音韵组合都经过精心的安排,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登高》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通过望中所见,意中所触,展现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
全诗情感深沉,悲壮雄浑,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更蕴含着一种壮烈的感情,读者能明显感受到诗人那种阔大的胸怀和坚韧的精神。
最后,从艺术手法来看,《登高》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情感。
每句诗都有独特的意象和象征,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这些意象和象征不仅具有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还富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综上所述,《登高》是一首经典的格律文学,其严谨的仄起入韵式、优美的音韵和富有哲理的意象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同时,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韧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
《登高》格律文学短评(二)《登高》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经典七言律诗,被誉为七律压卷之作。
从格律上看,这首诗的音韵、节奏和对称性都堪称完美。
下面就这首诗的格律和文学风格进行简短的评述。
首先,从格律方面来看,这首诗严格遵循了七言律诗的规则,表现出了高度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每句诗的音节数量都是固定的,而且平仄对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音韵和节奏的和谐统一,使得这首诗读起来富有音乐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从文学风格来看,《登高》不仅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受,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
诗人巧妙地借用了自然景观和意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既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律诗中的意境、寄情和欣赏
律诗中的意境、寄情和欣赏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诗的意境,就是指诗通过形象的描绘所开拓出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出来的情调。
我们用心读一首诗,就要留心探寻:一、诗的意境是由哪些诗句拓开;二、由哪些诗句继一步深化;三、哪些诗句写实来铺开场面,又由哪些诗句在有感于画面的前提下抒情说理。
如苏东坡的一首《过惶恐滩》: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此诗开头两句以一个场面阔大的静镜头拓开画面,第三、四句则是写情。
把抑郁的情绪和诗人所在的惶恐滩紧密联系起来,显得浑然一体。
而第五、六句又用动境头来进一步深化意境。
说是动镜头,可以从诗句中的“送”、“添”、“浮”、“减”四个字中理解出来。
诗的结尾则是诗人在万里贬谪的途中发牢骚:我屡遭贬谪,东西南北的路径也走得熟极了,简直可以給官家当水手车夫了,自然是怨遭贬的次数太多,意在言外。
许多古典诗文评论,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
作品要取得不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必须寓有深意,不把话说尽,让读者能有思索和回味的余地。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隐秀”的主张:隐是指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秀是指挺拔突出,妙语联珠。
他认为,好的诗文总是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也即是要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秘密的音响从旁传来,潜伏的文采暗中闪耀一样。
其特点是“深文隐蔚,馀味曲包’,深刻的文辞含蓄而多采,言外的余味曲折地包孕在里面。
钟嵘也指出,优秀的咏怀之作,可以陶冶人们的性灵,发人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诗品》)。
感情抒发的方式,尽管听得见,看得到,历历如在目前,但感情的抒发,内容精深博大,通向广阔的外在世界。
大作家苏东坡,十分强调好的诗文都应该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犹如滚滚长江流水,一泻千里,气势磅礡。
沈德潜则认为,精采的诗篇,往往通过“语近情遥,含吐不露”,“弦外音,味外味,使人深远”,“深情幽怨,音旨微茫”(《说诗啐语》)。
古代诗词的格律与韵律分析
古代诗词的格律与韵律分析1. 引言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富有韵律美和格律规则。
本文将对古代诗词的格律与韵律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2. 格律分析2.1 字数和字型在古代诗词中,每一句的字数都是有规定的。
比如,《论语》中的“有教无类”四个字就构成了一句五言。
而《红楼梦》中薛蟠咏蛐蛐之句“万里晴空杳漫漫,惟见露华摇曳间”为七言。
此外,在每个句子中,字符使用也需要顺应其特定要求。
比如,《北国风光》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所用的文字为冰、风、飘等追求清寒感觉的字。
2.2 音节和音调除了字数和字型外,格律还包括音节和音调方面的要求。
在声调上,通常可以分为平仄两类。
平声是指入声或开口音,仄声是指合口音。
在一首诗里,平仄要求相对均衡,以达到优美的效果。
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特定的韵脚和押韵方式。
比如,七言绝句要求每四句间隔押韵,“寒窗雪满戍,梦笔独揽官”。
而五言绝句则不要求每四句押韵,常见的方式是每两句间隔押韵,“明月何皎皎,照我沟中道”。
3. 韵律分析3.1 宫商角徵羽古代诗词中的音调可用五音来描述:“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CDEFG五个音阶。
不同的音调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3.2 格律模式除了上述的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格律模式在古代诗词中被广泛使用。
比如,“排律”是指按照某种规则将字排列在不同的位置上;“偶对”是指每两个字配对一次,并要求这些字具有相似或相关联的意义;“夹带”是指在诗句中夹杂其他非必需的字,以增加诗词的韵味和节奏感。
4. 结论古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是中国文化宝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和解读这些经典之作。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代诗词的美妙之处,并激发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以上是关于古代诗词格律与韵律分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关于律诗的知识点
关于律诗的知识点
1. 律诗的押韵超重要的呀!你看像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韵脚多和谐呀!押韵能让律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多好听呀!
2. 对仗也是律诗的一大特色哟!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里“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对仗多工整呀,是不是特别厉害?就像一个精致的工艺品,让人赞叹不已!
3. 律诗的平仄很关键呢!它能让诗歌有音律美。
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很好的例子,那平仄的变化,就如同音乐的旋律一样起伏,太有魅力了呀!
4. 律诗的起承转合多有意思呀!就像故事有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局一样。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就是这样呀,从“孤山寺北贾亭西”开始,一步步引导我们感受春天的美好,不是很棒吗?
5. 律诗的意境营造很神奇的!孟浩然的《春晓》,那种美好的意境仿佛让我们真的置身于春天的早晨,哎呀,这感觉太奇妙了!
6. 律诗的情感表达多丰富呀!可以是喜悦、悲伤、感慨等等。
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满满都是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呢!所以呀,律诗真是个超级棒的文学体裁呀!
我的观点结论是:律诗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去欣赏和学习。
格律诗的特点
格律诗的特点好的,以下是 7 条关于格律诗特点的内容:1. 格律诗的韵律那可真是太重要啦!就像音乐有节奏一样,格律诗也有它独特的韵律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听听,读起来朗朗上口,多有节奏感呀!这就是韵律的魅力,它让诗像一首美妙的歌曲,在我们耳边回荡,难道你不想感受一下这种魅力吗?2. 格律诗的对仗工整啊,那真绝了!上下句就像双胞胎一样,互相呼应,配合得那么完美。
比如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多整齐,多精巧呀!这对仗就像拼图一样,把整首诗拼得严丝合缝,是不是特别神奇?3. 格律诗的字数和句式那是有严格规定的哟!它就像是走在一条笔直的小路上,不能偏也不能拐。
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五言绝句就是五个字一句,整整齐齐。
这给人一种秩序感,在这种规定下还能写出优美的诗,那才叫厉害呢,你说是不是?4. 格律诗的意境营造也厉害着呢!它能把你一下子拉进一个奇幻的世界。
比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哇,那大漠的景象和清冷的月光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了。
就好像是画家在我们心里画画一样,这一点不令人惊叹吗?5. 格律诗的用词那真叫一个讲究哇!一个字都不能随便乱用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多妙啊,把春天的气息写活了。
这得经过多少斟酌和思考呀,你想想看,这里面包含了诗人多少的心血呀!6. 格律诗还特别善于表达情感呢!开心、悲伤、惆怅,啥都能表达出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战乱带来的悲伤,透过诗你能深切感受到。
这情感就像电流一样,一下击中你的心,能不被感动吗?7. 格律诗可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呀!从古至今,多少人沉醉其中。
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它让我们领略到了汉语之美,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我们真应该好好欣赏和传承格律诗呀,大家说对不对?我的观点是:格律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
律诗的四个基本特征
律诗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意境美:所谓的意境一般是指作者通过诗中物象所表达的一种境界,把作者所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诗中所写景来表现。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然只有28字,却包涵着极丰富的内容,它描绘了10种景物,却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天涯游子的孤寂痛楚之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情景高度浓缩于这一幅画面之中。
在诗中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更能使意境显得深远优美,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一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四句诗句句写景,诗人所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写,显示了故都的荒凉和没落,更透露出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无限感伤。
二、个性美:所谓的个性在诗歌中一般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人物照象等等。
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歌虽朴素简短,但人物形象尽显。
鸿门宴之后,刘邦战胜了项羽,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使他兴奋、欢快,踌躇满志,然而他心中又隐藏着深深的恐惧和悲哀:得江山易,守江山难。
所以他极其渴望得到良将志士,以固国安邦。
由此可见,此诗既表现了其豪迈得志的一面,又表现了其内心忧虑矛盾的一面。
其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为情景交融的'佳作,秋夜的江边,月落乌啼,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残败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让人彻夜难眠,再加上深夜苏州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更衬托游子的孤寂怀乡之情。
刻画了游子思乡的独特形象。
三、建筑美:所谓的建筑在诗歌中多是指诗歌的和律,采用的修辞发法,表现方式等,让人读起诗来感到诗歌形式整齐多样,很是规整,就像所盖的建筑一样,形式整齐而又不单一,有上下四方的,有金字塔式的还有阶梯式的。
格律诗的基本特点
格律诗的基本特点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或格律词,是一种具有严格音韵和格律的诗歌形式。
它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一、音韵格律诗的音韵严格,要求每句诗的声调和谐,并按照韵律规律排列。
一般来说,格律诗采用平仄声调,以四声为基础,将声调分为平仄两大类。
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仄声调的交替使用,使得诗歌的音韵富有变化,高低起伏,形成了音乐美感。
在音韵方面,格律诗还要求押韵。
押韵是指将同一韵部的字在一定位置上重复出现,以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一般来说,格律诗采用平声韵或仄声韵,每首诗的韵脚必须是同一韵部的字。
二、对仗除了音韵之外,格律诗还注重对仗。
对仗是指在诗歌的前后两句或上下两联中,采用相对应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相似或相反的含义。
对仗可以分为正对和反对两种形式。
正对是指在上下两句中,上句和下句的意义相近或相似,相互补充;反对则是指在上下两句中,上句和下句的意义相反或相对,相互映衬。
对仗的使用不仅使诗歌的结构更加严谨,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运用对比、映衬等手法,对仗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结构格律诗的结构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一般来说,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形式。
绝句是四句一首,律诗则是八句一首。
律诗又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分别是每句五个字和七个字。
在结构上,格律诗要求每句诗的字数必须相同,而且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
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其结构都要求严谨、统一、完整。
这种结构特点使得格律诗具有一种规律性的美感,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四、意象除了音韵、对仗和结构之外,格律诗还注重意象的营造。
意象是指诗歌中通过形象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意境。
在格律诗中,意象的营造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诗人通过形象描写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歌的格律韵律表达与欣赏
诗歌的格律韵律表达与欣赏诗歌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格律韵律表达方式,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歌的格律韵律,并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诗歌的格律韵律表达和欣赏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诗歌的格律韵律表达诗歌的格律韵律是诗歌独有的表达方式,它通过音节、韵脚等手法,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格律韵律表达。
1. 音节的把握:音节是诗歌表达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了解音节的概念和计数方法。
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诗句中的音节数量,比较不同诗句的音节差异,培养他们对音节的敏感性。
2. 韵脚的辨识:韵脚是诗歌中重要的表达手法,它使诗句在音韵上产生一种和谐的感觉。
学生需要学会辨识和分析诗句中的韵脚,例如诗句中的押韵、偶句、对仗等。
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韵脚例子,让他们感受到韵脚对诗歌的美感提升作用。
3. 篇章结构的把握:除了单个诗句的格律韵律,整篇诗歌的结构也是需要关注的。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在整体上如何运用格律韵律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篇章结构完整的诗歌作品,引导他们从整体上欣赏诗歌的美感。
二、诗歌的欣赏诗歌的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进行诗歌欣赏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欣赏诗歌。
1. 情感体验:诗歌是情感的表达,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默读诗歌,深入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与诗歌中的情感相呼应,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2. 意境揣摩:诗歌往往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诗歌,揣摩其中的意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意境鲜明的诗歌作品,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感受诗歌的魅力。
3. 诗歌创作: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浅谈格律诗之六:格律诗的表现风格(2)
浅谈格律诗之六:格律诗的表现风格(2)文:清溪先生上篇说到格律诗的十种语言风格的前五种,现在继续讲余下的五种:粗犷豪放型、简洁明快型、沉郁顿挫型、悲壮慷慨型、哀怨缠绵型。
六、粗犷豪放型:提到豪放型世人第一能想到的应该是李白、苏东坡。
李白的一曲《将进酒》写尽恣意,道尽不甘。
在《将进酒》中李白像一位孤独的侠客以上帝视角俯看芸芸众生。
纵然是皇权森严,但依然挡不住他天生的豪迈。
全诗气势雄伟,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那格律诗有哪些风格豪迈的诗呢?我觉得首推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凡国家有难,边疆生患,国人能想起的第一句诗大概率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还有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是,我最推崇的还是毛主席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征》。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起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这种起句直接破题的写法富有气势,令人读后自然生出一股无法遏制的豪迈和激情。
承句继续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的英勇,雄壮描写是淋漓尽致。
但转句笔锋一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诗中告诫全党、全军不可沾沾自喜,不可自以为是。
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在革命前期是所向无敌,到后来骄傲自满又丢掉了江山。
落得像陈胜吴广、项羽、李自成、洪秀全一样的下场。
结句“天若有情天若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借用李贺的诗句,这里毛主席不是突兀地感慨,需要结合人间正道是沧桑尾句来看。
因为百万雄师发起渡江作战,是吹响解放全中国的号角。
是战争就会有伤亡,包括身处不同阵营的军人,也包括无辜的百姓。
会有人因为战争死亡,会有人因为战争流离失所。
我们的前线指战员怎么看待战争中的牺牲?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如何看待牺牲?于是主席从更高的角度指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人间正道是沧桑。
经典的七言律诗赏析精选
【导语】七⾔律诗就是指七⾔⼋句⽽⼜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简称为“七律”,是律诗的⼀种。
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的七⾔律诗赏析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的七⾔律诗赏析精选 黄鹤楼 崔颢〔唐代〕 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译⽂ 过去的仙⼈已经驾着黄鹤飞⾛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云悠悠。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渐渐漫起,哪⾥是我的家乡?江⾯烟波渺渺让⼈更⽣烦愁。
赏析 这⾸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情,诗兴⼤作,脱⼝⽽出,⼀泻千⾥。
既⾃然宏丽,⼜饶有风⾻。
诗虽不协律,但⾳节浏亮⽽不拗⼝。
真是信⼿⽽就,⼀⽓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登此楼,⽬睹此诗,⼤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七⾔律诗,当以此为第⼀。
⾜见诗贵⾃然,纵使格律诗也⽆不如此。
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七律,⼈称,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具有的美学意蕴。
⼀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发开去。
仙⼈跨鹤,本属虚⽆,现以⽆作有,说它“⼀去不复返”,就有岁⽉不再、古⼈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诗⼈这⼏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们常有的感受,⽓概苍莽,感情真挚。
⼆是⽓象恢宏、⾊彩缤纷的绘画美。
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写景诗的⼀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妙的境界。
略论格律诗的基本特点
略论格律诗的基本特点
1. 格律诗的韵律美呀,就像音乐的节拍一样重要呢!你想想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读起来是多么朗朗上口啊,节奏感十足!
2. 格律诗的对仗那可真是精妙绝伦呀!就如同高手过招,对对子那叫一个精彩。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多么完美的对仗呀!
3. 格律诗的字数是有严格规定的哟,这可不是随便乱来的。
好比在固定的赛道上奔跑,必须遵循规则。
“五言绝句”“七言律诗”,都得按规矩来。
4. 格律诗的意境营造那可太神奇啦!仿佛是在搭建一个美妙的精神世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你瞬间能感受到那广阔的沙漠和美丽的夕阳。
5. 格律诗的情感表达有时候很含蓄呢,就像是委婉的暗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面蕴含的情感多深厚呀!
6. 格律诗对于平仄的要求很严格呀,这不是随便凑凑就行的。
就好像走平衡木,得小心翼翼保持平衡。
“平平仄仄平平仄”,得多讲究!
7. 格律诗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呀,不是其他诗体能随便替代的。
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格律诗的个性非常鲜明!
8. 格律诗能流传至今,那必定是有它的厉害之处啊。
难道不是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到现在还被大家传颂。
9. 总之,格律诗真的是诗歌中的瑰宝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基本特点。
我们一定要好好欣赏和研究它呀!。
五律诗平仄赏析
五律诗平仄赏析
五律诗,作为中国传统诗歌形式的一种,其平仄规则对于创作至关重要。
通过对平仄的巧妙运用,诗人能够赋予诗歌丰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在五律诗中,句式的平仄排列是严谨而多样的。
就如音乐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平仄则犹如诗歌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五律诗的平仄规则,就如同一种魔法般的语言密码,它决定了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有其独特的平仄属性。
例如,“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它的平仄组合,恰到好处地赋予了诗歌流畅的节奏感。
而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中,诗人白居易通过对平仄的巧妙运用,描绘出野火的无尽与春风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恢弘。
五律诗的平仄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诗人总结出了一些特殊的平仄处理方式。
这些处理方式为五律诗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例如“半拗”的处理方式,使得诗歌的音韵更加丰富多变。
再如“对句相救”的处理方式,使得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统一。
这些处理方式的应用,都是为了使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有节奏感,从而提升诗歌的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五律诗的平仄规则和特殊处理方式,是诗人创作时的重要工具和艺术表达手法。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规则和手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五律诗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20世纪 人们欣赏具有特定节奏和形式的格律诗
20世纪人们欣赏具有特定节奏和形式的格律诗对于什么是格律诗,大家的见解可能有分歧,我这里所谈的格律诗是广义的,自由诗的反面就是格律诗。
只要是依照一定的规则写出来的诗,不管是什么诗体,都是格律诗。
举例来说,古代的词和散曲可以认为是格律诗,因为既然要按谱填词或作曲,那就是不自由的,也就是格律诗的一种。
韵脚应该认为是格律诗最基本的东西,有了韵脚,就构成了格律诗;仅有韵脚而没有其他规则的诗,可以认为是最简单的格律诗。
在西洋,有人以为有韵的诗如果不合音步的规则,应该看成是自由诗(例如法国象征派诗人的诗);又有人把那些只合音步规则但是没有韵脚的诗叫做素诗(歌剧常有此体)。
我觉得在讨论中国的格律诗的时候,没有这样详细区别的必要。
人们对格律诗容易有一种误解,以为格律诗既然是有规则的、“不自由”的,一定是诗人们主观制定的东西。
从这一个推理出发,还可以得出结论说,自由诗是原始的诗体,而格律诗则是后起的、不自然的。
但是,诗歌发展的历史和现代各民族诗歌的事实都证明这种见解是错误的。
诗是音乐性的语言。
可以说远在文字产生以前,也就产生了诗。
劳动人民在休息的时候,吟诗(唱歌)是他们的一种娱乐。
节奏是诗的要素,最原始的诗就是具有节奏的。
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和民族的不同,诗的节奏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只要是节奏,就有一种回环的美,即旋律的美,诗的艺术形式,首先表现在这种旋律的美上。
相传帝尧的时代有老人击壤而歌,击壤也就是在耕地上打拍子。
《书经》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大意是说诗是歌唱的,而这种歌唱又是配合着音乐的,乐谱里的声音高低是要依照着歌词的原音的高低的。
既然是依词定谱,这就要求原诗有整齐匀称的节奏。
当然,我们要详细知道几千年以前的诗的节奏是困难的,但是上古的诗从开始就有了相当整齐的节奏,那是无可怀疑的。
韵脚是诗的另一要素。
可以这样说:从汉代到“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诗没有无韵的。
《诗经》的《国风》《小雅》《大雅》也都有韵,只有《周颂》里面有几章不用韵,也可以认为是上古的自由诗吧。
评阅格律诗的标准
评阅格律诗的标准评阅格律诗的标准【一】观主题大家评阅的时候,看看作品的题目跟内容一致吗?对诗歌主旨的理解需要整体把握,吃透内容间的关系,理清思路,切不可孤立看待。
除此以外,还要多留心诗歌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尤其是诗歌的结尾。
诗意整体要扣题目,景情都要围绕这个题目展开,不可题目跟内容分家;常常犯严重的毛病就是:题目是题目,内容是内容。
大家自己写完了诗,一定要检查这个问题。
不然,文不对题就铸成大错了啊!这叫什么?叫写跑题了啊!二】、格式、标点要规范、齐全;题目格式《七律题目》《五律题目》《七绝题目》《五绝题目》。
三】、平仄合理,尽量用正格,尽量不要拗救;注意:失替、失对、失粘;孤平、三仄尾、三平尾。
四】、注意用韵;1.一韵到底,(即同一平水韵韵部);2.韵字不入诗;3.忌窄韵:一首中几个韵字不可都是名词,韵字词性要有变化;4.韵字阴平、阳平要有变化;五】、各句首字平仄比例 4/4 或者3/5;这点也是很多人忽视的地方,诗词的艺术要求不对称就是要有变化,要跌宕起伏,所以对首字要求要有变化,也就是平仄交替。
六】、关于入声字;五律入声字可以 4个,最多五个;七律入声字可以 5个,最多六个;七绝入声字可 3个,最多四个。
入声字尽量避免在音节处最多一两个在音节处。
七】、注意音节,尾三字尽量没有词组出现;就是说一句诗最后的三个字最好不用词组,和填词不同哈!填词时候可以用词组的,八】、起承转合是否清清楚楚;脉络是否清晰。
评律诗作业要求大家仔细看看这条:一首律诗八句、四联。
每联的前分句、后分句之间要有衔接性,必须有关联;但是各句要有独立性,各句完成不同的任务;联与联之间要有衔接性,不可断裂,意思要连贯。
九】、看看诗运用的是景+情、还是全是景、或全是情。
景+情有三种情况:1.先景后情2.先情后景3.情景交融十】、起句要求兴,合句要求比。
我们初写的时候常被老师批合句比的不够;比的不够诗就没有味道。
换句话就是写的不够好。
起句一定要兴,有诗感;直叙太平淡,让人觉得乏味,当然就不会吸引人。
五言律诗唯美
五言律诗唯美
的特点
五言律诗唯美的特点:
1、抑扬顿挫的格律:五言律诗是以五言为句子组成的体裁,其句式固定,抑扬顿挫有致,节奏有度,显示出作者对语言的精准把握。
2、情感充沛的表达:五言律诗采用一种写作方法,将文字表达出浓厚的感情。
其中通过比喻、象征等表达手法,抒发出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思想。
3、含蓄深刻的意境:五言律诗正如它的名字,就是以五言来灌输作者的思想,它具有深邃的意境,使人在思考与领悟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
4、婉转动人的押韵:五言律诗的押韵多样而丰富,押韵的技巧给人以舒缓的感受,让人形成一种神秘而又美妙的感受,使听者目不暇接。
绝句格律诗校验
绝句格律诗校验
1. 绝句格律诗校验,哎呀,这可太重要啦!就像给诗词做一次全面体检,能发现好多问题呢。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要是不校验,谁知道它合不合格呀!
2. 绝句格律诗校验,这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哦!它就像一个严格的裁判,审视着每一首诗。
“床前明月光”能通过它的考验吗?
3. 绝句格律诗校验,你可别小瞧它呀!它能让好诗更好,坏诗无处遁形。
想想“白日依山尽”,要是没经过校验,能流传千古吗?
4. 绝句格律诗校验,真的超级神奇的!就如同给诗词安上了一双火眼金睛。
“春眠不觉晓”,不校验怎么知道它有多妙?
5. 绝句格律诗校验,那可是诗词的把关人啊!好比在诗词的道路上设置关卡。
“千山鸟飞绝”,能顺利通过校验这一关吗?
6. 绝句格律诗校验,这绝对是不能忽视的呀!它像是诗词的守护天使。
“夜来风雨声”,没有校验怎么守护它的美?
7. 绝句格律诗校验,哇塞,这可太关键了吧!简直是诗词的试金石呢。
“江碧鸟逾白”,不校验怎么知道它是金子还是石头?
8. 绝句格律诗校验,你想想看,多重要啊!就像给诗词照镜子,优缺点一目了然。
“迟日江山丽”,在它面前无处躲藏呀!
9. 绝句格律诗校验,这真的是太有必要啦!好比给诗词上了一道保险。
“泥融飞燕子”,没校验怎么能放心呢?
10. 绝句格律诗校验,真的太绝了呀!它就是诗词的魔法棒,能点石成金。
“月出惊山鸟”,有了它才能展现真正的魅力呀!
我的观点结论:绝句格律诗校验是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创作优秀的绝句格律诗。
律诗的层次鉴赏法浅谈
律诗的层次鉴赏法浅谈观丹青妙手作水墨山水是一种享受。
大处浓云泼墨,酣畅淋漓;小处勾画寥寥,笔笔成趣;该点染处,用笔得法,神韵飞扬;显主体处,匠心独运,画龙点睛。
笔者对丹青不算内行,但也看出些门道,觉得很主要的一点是在层次的布排上,作画过程中的种种手段,很多都是在层次上下功夫。
欣赏者也需看出画的层次方能得其妙处,否则很难读懂中国的水墨丹青。
自此处,我想到了中国的古诗,特别是律诗,起承转合,往往层次分明。
笔者适逢教读人教社语文教材第三册的《近体诗六首》,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在律诗的结构安排问题上突然有所感悟,中国的诗画同源说一时间似乎得以贯通。
如果从结构层次入手,把握诗歌形象,进而体会其情感及主旨所在,也许会使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更为准确到位。
中国的水墨山水虽于寥寥几笔或浓云泼墨中即可境界尽显,但如果失去了层次,也只能是有景而无境。
简单地说,就是要处理好背景与主体的关系,主体是点睛处,但需要整体背景的烘托;背景往往是无境之景,还需要著以主体。
这样才能把全幅点活,使无境处皆成有境。
这些全依赖于主体与背景间的相容相存,互动相生。
看来我国古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深谙此道,真不非为苏东坡论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
对于律诗的鉴赏,我们不妨从结构分析入手,理清诗句间的层次,见出主体与背景,自然能得其神韵。
律诗至盛唐大成,较乐府体、歌行体等古体诗,结构篇幅固定,或七言或五言,必须在四联八句内形成起承转合,表意完足,体现境界与神韵。
笔者认为古人创作律诗有一个基本结构和思维模式,以此为结构框架,往往让人感觉诗脉顺畅,或吟啸低回,或浅诵轻唱,境与情,形与神,妙合无垠。
具体说来,律诗首联往往是由背景引出,是时空的安排或是基本情况的铺衬,颔联是具体形象的点染,是首联大背景下的典型意象,进而在颈联展现诗歌主体,以人或事居多,尾联往往以主旨、情感或妙思相合。
这样,出现在不同位置诗句中的具体形象也就有了不同的层次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岑参《逢入京使》
七律举隅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七律举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诗的形式种类
古体诗 格律诗 词 曲
格律诗的种类
绝句 律诗 排律
绝句的基本格律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绝句的基本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的基本格律
五绝举隅
白日依山尽, 山中相送罢,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更上一层楼。
—隅
两个黄鹂鸣翠柳, 故园东望路漫漫,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凭君传语报平安。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诗的基本格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行入韵
第四句提至第一句 无言以不入韵为正格 七言以入韵为正格
格律小结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对粘与拗救
孤平与三平
卞新国 ·七律 ·游学记怀
遂初养正大悲由, 学子莘莘觅道幽。 至德梅村陶性本, 仙风笠泽净源头。 笙歌曼舞日长有, 李笑桃欢宵一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历中求。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