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律 的模 式 ,即讲解 一示 范练 习一 纠正~ 再练 习的教 学模 式进 行教 学,并 以学 生掌握 “ 三
基 ”的程度 来评价 体育 教学 效果 。体育 教学
环 、跳跃、平衡等,人体各 部位几乎都要
参 与 运 动 。 实 践 证 明 ,对 内 能理 脏 腑 ,通 经 脉 , 调 精 神 ; 对 外 能 利关 节 ,强 筋 骨 , 壮 体 魄 。武 术 运 动 讲 究 调 息行 气 和 意 念 活
形成一套全 国统一的武术 教学程序 ,培养
高素质 的武术教师。加强学生武术理论 的
状进行研究分析 ,指 出中学武术教 学中存
在 的 问题 ,并 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 , 为 以后 的 教 学提 供一 定 的参考 依据
2 、中学武术教学中存 在 的问题
2 . 1 、武 术教 材 老化 单调 中 学 武 术 的 教 材 理 论 太 陈 旧 。 由 于
性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 的意 向,并且使
所 学 的 知识 逐 步达 到更 高 的系 统化 意 向 。 由此 可 见 ,培 养 学 生 学 习 的兴 趣 就 显 得 尤
中 国 传 统 的 体 育 项 目。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武 术 又 称 国术 或 武 艺 , 中 国传 统 体 育 项 目。我 们 把 中国 武 术 分 为传 统武 术 和 竞 技 武 术 ,竞 技 武 术 是 由传 统武 术 演 化 而
好 的 需要 ,影 响 了大 学 生 上 体 育课 的热 情
武 术 教 学 质 量 的 高低 与教 师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在 教 学 中教 师 要 以身 作 则 ,要 以
对 教 育 事业 的热 爱 、强 烈 的责 任 感 来 对 待
培养学生爱好武术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爱好武术的教学策略关于培养学生爱好武术的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
而武术作为一项集身体锻炼、健身塑形、提高体质、增强自信等综合性的运动方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国际上也逐渐得到了认可。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爱好武术,也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在此探讨几种可能在2023年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爱好武术的教学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武术氛围学生对于武术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此,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点,提供一系列鼓励武术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从而创建一个良好的武术氛围。
例如,可以在校内定期举行武术表演、比赛等活动,邀请专业的武术教练进校进行技巧讲解,向学生们展示武术运动的魅力和艺术性,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武术文化的魅力和自身的成长潜力。
此外,在校园内设置充足的器材和场地,方便学生进行武术训练和提高,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和社团活动,不断从学生兴趣点做文章,形成扎实的武术文化基础和氛围。
二、科学精准的武术教学武术教学必须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
我们知道,学生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的过程是不同的,因此教学方法也必须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
比如,在学生的基础阶段,需要强调基础功和基础技巧的训练,例如引导学生进行柔韧性和速度的训练,让学生逐步熟练掌握动作的要领和基本规律;而在学生的提高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战训练,拓展学生的格斗技巧和实战能力,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个性化培养与指导在武术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给出相应的个性化培养和指导。
如对于某些学习手法较慢或者不熟练的学生,需要进行精心的引导和指导,适当加大指导难度,提高难度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于某些脾气比较急躁或者紧张的学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温和、耐心的方式,缓解疲劳和焦虑,增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浅析武术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的浓淡,产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欢乐愉快的气氛,浓厚
的学 习兴趣 ,能使人精 神振 奋 ,学习效果 倍增 。
1 激发兴趣 的原则
1 1心理准备 原则 . 良好 的学 习动机是 学生学 习的兴奋剂 。适 宜的学 习动机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责任感 ,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可采用 区别对待的方式,使基础较弱的学生能找到进取的目 ,使 标 其增强信心 ,激发他们的兴趣 。
生学 习武术 的兴趣 ,使武 术教 学更 加科 学化、合 理化 ,是 当前武 术教 学 的一个重要 课题 。该 文在理 清相 关概 念 的基础上 ,对
激发学生 武术学 习兴趣 的途径 进行 探讨 ,以期提 高学生 学习武 术 的 自党性和 积极性 。 【 关键 词] 武 术 教法 兴 趣
学校体 育是培 养学 生对体 育 的兴趣 , 会锻 炼身体 的方 学 法 ,从 而达到 以健 康 为 目的 的课程 。在 大力 提倡 课程改 革的 今天 ,作 为教学第 一线 的体育 工作者 ,应 从多方 面来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掘学 生潜在 因素 。做到一 上课 就能紧 紧地 挖 抓 住学 生的注 意力 , 他们 很快 进入 “ 使 最佳学 习状 态” ,这是
燥 和 困难 。他们在 学习过 程 中表现 出积极 主动 ,求 知欲强 。
2 1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 .
教 师在平 时注意 了解学生 ,与学 生建立 亦师 亦友 的 良好
而外来动机是指“ 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 习的 目 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如获得长者、成人 的赞许、奖励、赢得 自 尊心的地位等 ,学习活动只是达到目
教 学探 讨
H Xl K UE AI A E X
武术初中体育教案
武术初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和意识。
2. 通过武术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柔韧性、力量性、协调性等基本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坚韧、自信、自律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礼仪和术语2. 武术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3. 武术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掌握,武术套路的熟练演练。
2. 教学难点:武术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实战技巧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武术并产生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讲解武术的基本礼仪和术语,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规范。
3. 基本动作练习(15分钟)教授武术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并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
4. 套路学习与演练(10分钟)教授简单武术套路,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演练,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熟练度。
5. 实战技巧讲解与练习(10分钟)讲解武术实战技巧,进行分组对抗练习,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实战应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术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积极性、动作准确性。
2. 学生课后练习情况:自主练习的意识、动作熟练度、自我评价。
3. 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和兴趣:对武术文化的了解、学习兴趣的提高。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武术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武术教学中如何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术教学中如何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术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两方面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爱和追求,来源于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武术课密度大、枯燥,对柔韧素质要求较高对年龄较大、韧带硬、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如何上好武术课,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当前武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武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1引导学生端正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大学生武术的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对武术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民间、武打电影、录像、武侠小说等,认为武术就是学习一些格斗技能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自体验后,他们发觉要求得不到满足,习武的兴趣便逐渐减弱.这时,教师应针对这种情况,端正他们的认识,重新激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例如,使他们明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但要做到一专,而且要做到多能.武术是民族传统项目,它具有健身、防身、陶冶情操、娱乐观赏的作用.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应把这种学习内容与他们将来从事的教师职业联系起来.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将起积极作用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清晰了,学武术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关键词:格斗技能。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
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武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章《武术》中的第2节,详细内容包括武术的基本概念、功法、套路和实用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学会简单的武术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功和简单套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和套路的掌握。
教学重点: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实用价值的理解;基本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教学视频、示范道具。
学具:武术服装、护具、练习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2)播放武术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动作。
2. 基本功训练(15分钟)(1)示范并讲解武术的基本功动作,如拳、掌、勾、踢、跳等。
(2)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简单套路学习(15分钟)(1)示范并讲解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
(2)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套路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设置一个实战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武术动作进行攻防练习。
(2)教师点评并指导,强调动作的实用性和技巧。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武术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实用价值。
2. 武术基本功动作名称及要领。
3. 简单武术套路动作流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所学的武术基本功和简单套路,录制练习视频。
2. 答案:正确完成动作,动作流畅、有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武术操实践教学安排情况(3篇)
第1篇一、前言武术操作为一种集武术、体操、舞蹈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传承武术文化,我校特制定武术操实践教学安排,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武术操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操的基本知识,掌握武术操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培养学生热爱武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1. 武术操基本知识:武术操的起源、发展、特点、分类等。
2. 武术操基本动作:拳法、掌法、步法、腿法、跳跃、平衡、旋转等。
3. 武术操套路:初级套路、中级套路、高级套路等。
4. 武术操音乐、服饰及道具的使用。
四、教学安排1. 教学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三节课。
2. 教学地点:学校操场。
3. 教学方式:采用集体教学与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方式。
五、教学步骤1. 热身运动:在正式教学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包括跑步、拉伸等,以预防运动损伤。
2. 武术操基本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武术操的起源、发展、特点、分类等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武术操的整体概念。
3. 武术操基本动作教学:教师示范并讲解拳法、掌法、步法、腿法、跳跃、平衡、旋转等基本动作,学生跟学并模仿。
4. 武术操套路教学:教师示范并讲解初级套路、中级套路、高级套路等套路动作,学生跟学并模仿。
5.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套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6. 集体练习:全体学生进行集体套路练习,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和整齐度。
7. 体能训练: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如跑步、跳绳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8. 总结与评价:课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与评价,鼓励优秀学生,指出不足之处。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动作规范程度等。
武术课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
武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
为了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校于本学期开设了武术课程。
本文将对本学期武术课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和动作要领。
(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4)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
2. 教学内容本学期武术课主要教授初级长拳套路,包括基本动作、套路组合、步法和手法等。
此外,还穿插了一些武术礼仪和道德教育内容。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教学过程(1)准备活动:通过慢跑、关节活动等热身运动,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基本动作教学: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跟学,纠正错误动作。
(3)套路组合教学:教授套路组合,强调动作连贯性和节奏感。
(4)实战演练:通过分组对抗,让学生在实战中提高技能。
(5)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 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分解法:将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逐步教授,降低学习难度。
(3)游戏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4)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1. 学生身体素质提高:通过武术课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如耐力、力量、速度等。
2. 动作技能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初级长拳套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组合。
3. 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了困难,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4. 团队精神提升:通过小组合作和实战演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武术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高。
(2)部分学生的动作不规范,需要进一步指导。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武术(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武术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我校体育教研组决定开展以“武术”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提高教师对武术的认识。
2. 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5日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由体育教研组长主持,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2. 武术知识讲座邀请武术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武术的历史、特点、分类、基本动作等知识。
3. 武术示范教学邀请武术教练进行现场示范,展示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教学技巧。
4. 教师分组讨论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武术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5. 课堂教学观摩观摩优秀教师的武术教学课,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6. 总结发言体育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七、活动内容1. 武术知识讲座(1)武术的历史与发展(2)武术的特点与分类(3)武术的基本动作与要领(4)武术教学的方法与技巧2. 武术示范教学(1)基本拳法示范(2)基本腿法示范(3)基本步法示范(4)基本套路示范3. 教师分组讨论(1)如何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2)如何将武术教学与体育课程有机结合?(3)如何提高武术教学效果?4. 课堂教学观摩(1)观摩优秀教师的武术教学课(2)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特点(3)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八、活动成果1. 教师对武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武术的认识。
2. 教师掌握了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能力。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共同提高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4. 学生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身体素质得到了增强。
小学体育武术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决定开展小学体育武术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武术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和爱好。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小学体育馆四、活动主题1. 探讨武术教学的有效方法2. 交流武术教学经验3. 优化武术教学策略4. 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由学校领导致辞,强调武术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2. 武术教学观摩由我校资深武术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示范,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示范内容包括基本动作、套路教学、实战技巧等。
3. 武术教学经验交流各年级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武术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武术教学策略优化针对武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们集思广益,提出优化教学策略的建议,如:(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4)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5. 武术教学质量评估教师们共同讨论制定武术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旨在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总结与展望由教研组长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对今后武术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和展望。
六、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武术教学的认识,明确了武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2. 丰富了武术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3. 优化了武术教学策略,为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4. 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七、活动总结本次小学体育武术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武术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武术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下是部分活动内容的具体记录:1. 开场致辞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举行小学体育武术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武术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教学实践设计武术(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武术,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武术教育在各级学校中得到推广。
本教学实践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
(2)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技能目标:(1)学会武术的基本动作,能够独立完成一套武术套路。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热爱和兴趣。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对象本教学实践设计适用于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年龄在12-15岁之间,具有一定的体育基础。
四、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1)武术的起源与发展(2)武术的分类与特点(3)武术的健身价值2. 武术基本动作(1)拳法:冲拳、勾拳、推拳、劈拳等(2)腿法:弹腿、扫腿、踹腿等(3)步法:弓步、马步、仆步等(4)套路:简化太极拳、少林拳等3. 武术训练方法(1)徒手训练(2)器械训练(3)实战训练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武术表演或讲述武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武术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分类与特点,以及武术的健身价值,让学生对武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武术基本动作示范与讲解教师逐一对拳法、腿法、步法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4. 学生练习(1)徒手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基本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2)器械练习:教师为学生发放武术器械,指导学生进行器械练习,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套路练习:学生按照所学动作,独立完成一套武术套路。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术的基本要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动作掌握程度和进步情况。
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率。
关键 词 : 武术教 学 学生
中图分 类号 : 8 G5
兴 趣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4 5 4 ( 0 0 1 0 1 0 1 0 - 6 3 2 1 )2 6— 2
与战争 相互影响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 中的兵法成为武 术技击法
则 最重 要也是最主要 的指导原则 ; 中国传统美学对“ 、气 ” 韵” “ 、 “ 、神” “ 形” “ 、意境 ” “ 、 阳刚” 阴柔” 和“ 等的追求也深深 的影响 了 武 术的产生和发展 , 武术追求姿势美 、 从 劲力美 、 节奏美和结构 美 可 以得 到 充 分 印证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的伦 理 内容 是 中 国人 崇 尚“ ” 礼 , 崇礼成 为武术套路产 生的伦理道 德基础 。武术 在其萌 芽、 产生 和发展过程中无时无 刻 、 无处不受到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
兴趣是人们在认识 活动 中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优先从事某
种 活 动 的心 理 倾 向 , 是 认 识 需要 的心 理 表 现 , 映 了人 对 客 观 它 反
事物选择 的积极倾 向, 它使人们从众多的选择中做 出个性选择 ,
并对所选择的形式或 内容赋予极 大的热情和信心。他们在不断
的 实践 过 程 中会对 选 择 做 出 自己 的 价值 判 断 ,对 所 做 的 选 择 逐
术文化属性 的重要方面 , 不管武术技术体 系如何发展 , 击性都 技 将长期作为 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分支 的武术文化属性 的一个重要 方 面, 抛弃技击性 的武术就形同无 源之水 , 无本之木 。武术 的技
二年级体育教案《武术》
二年级体育教案《武术》一. 教材分析《武术》作为二年级体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兴趣和认识,通过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武术的基本手势、步伐和简单的套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武术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对武术的了解相对较少,动作协调性和力量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动作,对武术产生兴趣。
2.通过练习武术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势、步伐和简单套路。
2.难点:武术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武术动作。
2.模仿法: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4.比赛法:设置比赛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
2.教学器材:武术服装、太极拳剑等武术道具(可选)。
3.教学课件:武术动作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段武术表演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武术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武术有初步的了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武术的基本手势、步伐和套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武术的动作。
同时,教师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强调动作的规范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武术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力量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展示优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对武术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摘要:本文从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多方面着手,通过查阅资料、经验总结等方法,提出采用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以达到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武术兴趣体育教学1、通过介绍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吸引学生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对外界事物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心。
作为武术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武术动作技能和套路的传授,而忽略武术的精神内涵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灌输。
在上武术套路课之前应安排1-2节理论课专门讲授武术的文化精髓,注重培养学生的武德精神。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魁宝,是国粹,是先辈们在千百年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具民族特色的一枝奇葩,它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
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更应该将武术技能和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光大。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多讲解武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精髓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精心设计课堂、挑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武术内容2.1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主次分明兴趣是能够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应该培养、引导、保护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向教学要求的方面发展。
教师在上课前应精心准备和设计课程内容,根据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武术内容。
例如武术竞技套路和太极拳这两个内容,武术竞技套路体现的是力与美的结合,为培养学生外在的精神面貌起到重要作用,使学生气质更加阳光和健康。
而太极拳主要是用意而不是拙力,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神气荡漾,是意和气的结合,因此太极拳是学生修生养性的重要工具。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内容可以多样化,但注意主和次的区分,使学生能够真正处于自我学习的氛围中。
从体育保健角度来说,两种内容都能改善运动器官与内脏器官的功能,并能锻炼和增强意识,促使意气相互增长与强旺,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2.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武术教学“五步法”
引言在学习上,兴趣起着特别大的作用,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被动为主动,效率非常高,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就会积极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在智力开发中兴趣起到的作用。
为此,回顾总结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进行深入钻研,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兴趣贯穿于体育教学和实践活动之中。
1、全面认识中国武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大部分通过武侠小说以及武术影视作品认识武术的,但是“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影视特技的制作,使武术更加神秘化,与现实武术的差距更大。
正是因为现实与艺术之间的不可调和,武侠影视对武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给武术国际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影视中的武术掩盖了武术的本来面目,使得武术更加神秘,飞檐走壁、蜻蜓点水,武术变得无所不能,却失去了武术的文化内涵。
因为,以武术为题材的武侠剧、舞台剧,仅仅是武术动作与高科技的组合,并没有真正展现出武术的本质内涵。
通过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来改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通过武术人物传记,习武小故事可以将与武术内涵相关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展现出来。
还可通过相关武术录像及影视作品的观看向学生揭示拍摄内幕,使学生对影视中艺术化的武术动作进行正确的认识。
充分利用学校武术特色班的优势,在运动会开幕、文化艺术周蹬活动中展示武术,产生良好的氛围。
在传授学生武术技术动作的时候,进行武术理论知识以及攻防涵义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专业知识。
让学生建立一种信念,武术本是能够包罗万象的,武侠小说、武术影视作品体现的是武术的艺术化形式,武术还有其他方面的特征,比如技击性、教化蹬方面。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武术其他形式的体现是在掌握武术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展现出来的,武术基本功虽然枯燥、无味,但这是认识武术更高一层次的阶梯。
抱着原本对武术的一种神秘感,学习多方位的武术,持续武术的习练兴趣。
在高校武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浅谈在高校武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摘要武术是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被列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研究武术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武术的教学现状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关键词武术教学培养兴趣一、前言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随着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与加深,武术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近年来,部分高等院校开设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将武术作为其重要项目和课程,这无疑对中华武术的发展和传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一)武术专业的教师资源不足武术开展好的高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拥有懂专业、热情能干,且有开拓精神的武术教师。
他们不怕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武术的推广和普及中去。
而现实是大多高校专职武术教师比较缺乏,给武术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二)武术运动宣传方向有误,使学生误解武术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很多学校对武术的宣传角度都存在偏差,多从竞技武术方面宣传,侧重宣传武术的防身自卫,忽略了武术的其他功能。
大多数学生对武术运动认识不足,多数是通过电影、电视和一些商业武术比赛来了解武术,尤其是电影、电视,将武术渲染成了街头斗殴,残酷、暴力、血腥成了武术的代名词,使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到武术的魅力和武术的修身养性,培养高尚情操的功能。
(三)课堂气氛不活跃,缺乏积极性武术课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在课堂气氛上很不活跃,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的积极性。
其他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在课堂上学生们生龙活虎,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和锻炼热情。
再看我们的武术课,每节课的教学模式几乎都是“教师示范讲解—领做—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的老形式,教师忙于完成任务的教,学生忙于完成任务的记,一堂课下来,教师累的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学生学的无精打采,死气沉沉。
武术兴趣班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本学期武术兴趣班将继续开展教学工作。
以下为下学期武术兴趣班工作计划: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水平,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内容1. 教学内容:(1)基础动作训练:包括站桩、马步、弓步、扑步、跳跃等基础动作。
(2)拳术训练:以传统拳术为主,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3)器械训练:以传统武术器械为主,如剑、枪、棍、鞭等。
(4)实战技巧:教授学生基本的防身自卫技巧,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2.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分组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3. 活动安排:(1)每周进行两次武术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1.5小时。
(2)每月组织一次武术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邀请其他学校的武术爱好者进行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工作措施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养。
2. 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
3. 加强学生管理,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参加训练。
4. 完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评估。
5. 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武术兴趣班的知名度。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预计将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武术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 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增强。
3.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4. 武术兴趣班在校园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六、总结本学期武术兴趣班工作计划以培养学生武术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活动安排,力求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武术教学大纲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武术二、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2)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套路和技能;(3)了解武术的健身原理和训练方法。
2. 技能目标:(1)学会武术的基本动作,能够独立完成套路;(2)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身自卫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四、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知识2. 武术基本动作与套路3. 武术训练方法与技巧4.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5. 武术文化与礼仪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武术基本知识学习(2周)2. 第二阶段:武术基本动作与套路学习(4周)3. 第三阶段:武术训练方法与技巧学习(2周)4. 第四阶段: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学习(1周)5. 第五阶段:武术文化与礼仪学习(1周)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传授武术的基本动作与套路。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武术动作。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比赛法:通过组织武术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武术经典案例,加深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纪律性等。
2. 动作掌握程度: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动作与套路的熟练程度。
3. 身体素质: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4. 竞技水平:学生在武术比赛中的表现。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武术教程》2. 教具:武术器械、音响设备、场地等3. 网络资源:武术教学视频、武术文化资料等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小学武术课后服务教案
小学武术课后服务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武术课后服务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自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武术动作练习:a. 身体热身活动,如跑步、拉伸等。
b. 基本拳法和腿法的练习,如直拳、勾拳、踢腿等。
c. 基本防御动作的练习,如躲闪、格挡等。
2. 武术套路学习:a. 学习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如基本拳套、腿法套路等。
b. 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身体素质训练:a. 增强学生的力量、柔韧性和耐力,如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等。
b.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平衡感,如单脚站立、平衡球训练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和姿势,引导学生模仿并纠正错误。
2. 个别指导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和技巧。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观摩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进行适当的身体热身活动,如跑步、跳绳、拉伸等,准备学生进行武术训练。
2. 基本动作练习: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拳法、腿法和防御动作的练习,重点讲解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3. 武术套路学习: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学生通过多次练习,逐渐掌握套路的动作和顺序。
4. 身体素质训练:进行力量、柔韧性和耐力的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5. 活动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五、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现,评估学生对武术技巧的掌握程度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情况。
2. 口头评估: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询问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武术训练场地和器材:教室或操场作为训练场地,需要一些基本的器械,如拳套、腿法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如何在武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摘要: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观察分析等方法,论述了如何在武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文章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接受武术是因为对武术不感兴趣,要在体育课上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应当首先让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从攻防的运用等入手,才能找到适合武术教学特点的方法。
关键词:武术;教学;兴趣;前言:武术教学改革虽然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久前通过文献查阅得知,在对渭南师院及其附中共计200人进行的调查表明,仅有15%的学生把武术作为课余锻炼的项目之一,而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中学生,调查中甚至有6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上武术课,从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不愿意接受这项运动。
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结果并非是武术本身的过错,而是我们的教学手段、方法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因此,如何在武术课上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中国武术事业蓬勃发展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亟待探讨解决的一个难题。
1、武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1.1 武术与武术教学武术又称“国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
武术教学便是师生共同努力、传承武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武术技术,掌握武术知识,养成武德精神的行为。
武术有着与其它体育项目的共性-都是强身健体,但又有着与其它项目相区别的鲜明个性,动作素材具有攻防属性,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和,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1.2 武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
在武术教学和练习武术中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同时,在武术的练习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不仅能培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长期坚持武术训练,可以掌握防身自卫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对以外情况的应变自卫能力。
武术的练习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调节人体的内环境平衡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2、学生的武术兴趣对武术教学的影响兴趣是指学生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他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兴,促使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
可见,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
宋代教育学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充分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所以说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的关键。
如果说在武术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反复的练习基本动作,枯燥的套路,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趣—思—练—创”的过程。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去。
所以说我们只有让学生对武术产生兴趣,对武术感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武术。
3、如何在武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3.1 让学生对中国武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1)我们可以在下雨天时把学生带到教室中给他们讲解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告诉他们:武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那时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与野兽作战,这使得人们自然而然掌握了徒手和简单的武器攻防格斗技能-这是武术的萌芽。
中国武术自奴隶社会产生后,经过漫长的历程,直到明代才逐步露出近代武术运动的雏形,明以后首先出现了练功、单舞、对博并重的练习;之后出现了以武术为主体,十八种兵器为锻炼器械的技术体系;再其后总结出了较为系统的武术理论;再后来出现了广泛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来促进武术的发展;最后武术的健身价值受到重视。
进入清朝,民间武术不断发展,完成了武术体育化进程的过渡;辛亥革命后,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号召“强种强国”,这样中国传统武术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许多城市出现了一大批武术会社;1928年,国内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并要求各地成立下属馆社;1923年,我国在上海举行了首次“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1949年后,武术沿着体育途径迅速发展,进入八十年代,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武术大发展;1988年,亚奥理事会决定采纳武术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我国武术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述我国武术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我国武术的过去和现状,使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懂得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就应该了解武术、学习武术,让武术在中国得到发展,国粹得以延续。
(2)从武术的运动特点上,让学生了解武术运动有着与其他体育项目相同的共性-都是强身健体,但也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首先武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着它的成形,养育它成长,促进它的不断发展、完善。
例如运动讲究“刚柔相济”,搏斗崇尚“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些就是我国古代阴阳学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理论在武术技法中的运用。
其次,具有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兼蓄的本质特点。
武术的动作素材以攻防性能为本质,兼容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
攻防再现指动作具有格杀价值,实战中能发挥攻防效用;表现性指动作体现攻防意向,但不一定具有实战作用,它只表现独特的攻防艺术。
其三,多样统一的运动形式特点。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俗称“十八般武艺”。
其四,整体统一的运动观念特点。
在技法上讲究“内外合一”,效果上讲究“内壮外强”。
武术的运动特点可以让人们懂得学习武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爱国的一种体现。
经常从事武术锻炼可以锻炼身体,达到“内壮外强”、防身自卫,并且可以修身养性,用辨证唯物主义看待事物。
正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武术才会排斥武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讲述武术的运动特点以便提高其积极性。
3.2 选择适合武术教学特点的方法(1)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法。
在武术课堂教学中,一般先采用分解教学。
如学初步拳时,先一招一式学会,再串联在一起,使每个运动衔接起来,最后达到“形神兼备”。
在学套路前可先学会基本功。
如在学长拳时,可先练一练跳跃练习,再学大跃步前穿、击步腾空飞脚等时就容易多了。
(2)在授课时,口令与运动相结合。
使学生既能掌握动作节凑,又能记住动作和名称。
例如弓步冲拳、弹腿冲拳…。
在复习时,教师可只喊口令,让学生边练习、边说出动作名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动作,并善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练习和呐喊相结合。
在练习初拳过程中,学生可大声齐喊“哈”或“嘿”等。
一是可以提高动作的齐整;二是能增添力量和气势,达到以气推动,以声助势的效果。
(4)新授课时,学生的站位和练习方向要固定。
否则容易使学生动作路线产生错误,示范面最好是背面示范,这样容易使学生看清方向、路线,以免产生站位和方向错误。
(5)灵活多样的教法。
武术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有它自身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只要抓住其固有的特点,因势利教,就不难完成教学任务。
如针对它结构上的特点,就可以把有难度的单个动作分散来教,实施“各个击破”的战术,还可以把武术动作的名称,术语大大形象丰富,如“望月平衡”;有的直接反应了动作结构和方法,如“跃步冲拳”,教师就可以“开门见山”直接讲述动作的要领,再结合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夸张,教学气氛就更活跃了。
3.3 突出武术的攻防运用(1)武术的攻防技击性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武术以攻防动作为主要内容而存在,攻防动作就是它生存发展的土壤。
武术教学大部分是以套路为主。
武术教学中,学生对于动作难易程度不在乎,更关心的是武术的攻防作用,它是否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是否能够防身自卫。
就象为什么朝鲜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能在我国广泛开展,甚至风靡全球,就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
人们对武术感兴趣是因为武术的攻防技击性,所以武术的攻防技击性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在武术教学中就应该将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讲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普及推广武术.(2)武术套路是中华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而武术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
套路是把许多攻防动作按起势、发展、收势编排成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模范攻防组合动作。
它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基本素材,使武术攻防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动作可以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原形。
在武术教学中,不应该只意味强调动作规格,使学生感到武术枯燥乏味,而应该在传授武术技法时,将其攻防含义渗透进去,使学生在熟悉动作攻防含义及方法技巧的前提下学习武术,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华武术。
(3)武术对练是指武术运动以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先编好的固定动作进行攻防格斗的套路练习。
它包括以徒手的踢打摔拿等攻防技术组成的拳术对练,器械的击刺劈等攻防技术组成的器械对练。
对练能全面体现武术的技术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点。
它的运动核心是围绕体现各种实用技击的攻防性,既有实战中的技击美,又有套路运动的形式美,它不仅从形式和内容上保持了武术历史的原貌,突出了武术在攻防上的价值,而且对于武术套路的实用性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武术教学中,可以适当加一点武术对练,使学生在武术对练中体会武术的攻防,提高对武术的兴趣,这对于提高武术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4 让学生懂得武术的保健作用武术训练强调内外俱练。
武谚云:“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
又云:“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而《易筋经》则认为:“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
由此可以得出武术的内外具练是以求内壮外强,获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此外,从中国人民千百年的习武实践和近年进行的科学研究上,都说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能收到壮内强外的效果。
例如对高度、力量、灵巧、耐力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和许多武术功法练习注重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长期练习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均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总之,武术运动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武术能收到好的效果。
儿童、少年和青年人从事武术锻炼能促进生长发育,健美体格;老人从事武术锻炼能推迟和预防衰老的各种退行性变化,延年益寿。
在武术教学中,给学生灌述武术的保健作用,让学生明白练习武术能对其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样追求爱美和健康的学生一定会对武术产生强烈的兴趣,他们不光会自己练习武术,还会带动周围的朋友一起练习武术,这样一来武术运动便得到了广泛开展。
4、小结武术是中国的国粹。
武术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以及武术运动在下一代的开展和普及。
学生兴趣的提高应该从学生对武术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武术的攻防含义,适合武术教学特点的方法,武术的保健作用四方面入手(武术正确的认识指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发展、特点;武术攻防含义指在教学中对动作进行用法分析,可采取对练形式;武术教学特点的方法指让学生更好记忆武术和喜欢武术;武术保健指让学生对武术的保健知识了解),只有这样武术运动才能在教学中很好的开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接受武术,喜欢武术,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武术,才能使中华武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