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机器人导航与远程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机器人导航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机器人导航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机器人导航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机器人导航与智能控制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机器人导航是指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避障等操作,智能控制系统则是通过算法和传感器实现机器人的实时感知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导航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应用领域。

首先,机器人导航系统设计的核心是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是指根据机器人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环境中的障碍物或限制条件,寻找一条最优路径。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有A*算法、Dijkstra算法等。

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通过评估每个路径的代价进行搜索,以找到一个最优的路径。

Dijkstra算法则是一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通过更新节点的最短路径,逐步扩展搜索范围。

除了路径规划,机器人导航系统还需要实时感知环境信息。

为了实现实时感知,机器人通常会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

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机器人可以实时感知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进而进行避障操作。

激光雷达可以扫描周围环境,提供精确的距离和方向数据,传感器则可以获取图片或视频流,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目标识别。

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中,机器人的决策和执行是关键。

为了实现智能控制,机器人导航系统常常采用强化学习算法。

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试错学习的策略,机器人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行为,根据行为的反馈结果来优化决策。

例如,当机器人在导航时发现了一个障碍物,它会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行进方向,逐步避免撞击障碍物。

机器人导航与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领域是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基于机器人导航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的一种自动驾驶系统。

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道路信息,利用路径规划和智能控制算法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和避障。

无人驾驶汽车具有提升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节省能源等优势,是未来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

除了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导航与智能控制系统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备受关注,它既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文将简要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一、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核心部分:患者端和医护端。

其中,患者端主要由智能设备组成,包括智能手环、智能药盒、智能医疗仪器等;医护端则由专业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监测和诊断。

在设计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设备的选择:患者端的设备需要轻便易携带,同时要具有多种监测功能,如血压、心率、血氧、体温等,医护端的设备需要具有强大的运算和数据处理能力。

2、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需要将患者的生理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存储。

这需要借助云计算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同时保护患者隐私。

3、智能算法的应用:在医学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数据处理和诊断方面。

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二、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应用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应用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实时监护和智能预警。

1、实时监护:在患者端和医护端之间建立实时监护通道,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视音频和文字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和关怀。

如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监护系统迅速响应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2、智能预警:在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中,智能算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预警和建议。

例如,在患者心率过快或过缓时,远程监护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或文字提醒患者及时进行就医。

三、总结基于人工智能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医疗设备,它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机器人自主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自主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自主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二、系统设计1.感知模块感知模块主要由传感器组成,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

激光雷达可以获取机器人周围的障碍物信息,摄像头可以获取图像信息用于视觉导航,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检测机器人与障碍物的距离。

2.决策模块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模块获取的环境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和行为决策。

路径规划算法可以根据机器人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计算出一条最优路径。

行为决策算法根据路径规划结果和环境信息,决定机器人的具体动作,如前进、转向、停止等。

3.执行模块执行模块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它通过控制机器人的驱动器,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包括前进、后退、转向等。

执行模块还需要与决策模块进行通信,接收下一步的指令。

三、系统实现1.传感器数据的获取与处理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对于激光雷达的数据,可以利用算法进行障碍物检测和距离测量。

对于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数据,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目标检测和位置识别。

2.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现路径规划算法是决策模块的核心部分,关乎机器人能否找到一条安全且最优的路径。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A*算法、Dijkstra算法、RRT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机器人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环境的地图信息,计算出一条可行的最优路径。

3.驱动器控制驱动器控制是执行模块的关键部分,它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通过与执行模块连接的电机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前进、转向、速度调节等操作。

控制电机的电压和频率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四、总结机器人自主导航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合理设计感知、决策和执行三个模块,并实现传感器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现和驱动器控制,可以使机器人具备在未知环境中自主导航和避障的能力。

机器人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

机器人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

机器人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机器人的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是机器人能够自主行动和执行任务的核心。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器人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机器人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是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的基础,它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状态和障碍物,以便规划并执行合适的路径。

常用的环境感知技术包括激光雷达、视觉系统和超声波传感器等。

激光雷达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障碍物检测和距离测量,视觉系统可以识别环境中的物体和地标,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探测近距离的障碍物。

通过综合不同的传感器数据,机器人可以获得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

其次,机器人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

路径规划是指根据环境感知和任务要求,生成机器人移动的路径。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有A*算法、Dijkstra算法和遗传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约束条件(如障碍物避难、寻找最短路径等)生成不同的路径。

运动控制是指将路径规划生成的路径转化为机器人的运动指令。

传统的运动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和最优控制等。

近年来,深度强化学习等新兴方法也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中得到了应用。

另外,机器人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定位与建图。

定位是指机器人在导航过程中确定自身位置的过程,而建图是指机器人在导航过程中创建环境的地图。

定位技术常用的方法有GPS定位、惯性导航系统和视觉定位等。

建图技术常用的方法有激光SLAM、视觉SLAM和RGB-D SLAM等。

定位和建图技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机器人导航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可以使机器人在复杂的生产线上自主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医疗领域,智能导航与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手术机器人,实现精确的手术操作,减少创伤和手术风险。

一种智能助行机器人的设计

一种智能助行机器人的设计


0
1
1
0
右转
反转 正转
1
1
1
0 以右电机为中心原地右转 停
正转
0
1
0
1
后退
反转 反转
图 3-1 电机驱动器原理图 3.2 避障模块设计 3.2.1 超声波避障模块设计
(1)超声波发射电路设计 因为机器人行走速度比较低,所以当前方障碍较远时,助行机器人不需要采 取动作。本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前方 1-2m 之间的障碍物。当前方障碍物与 机器人的距离大于 2m 时,机器人不采取任何动作,当前方障碍物与助行机器人 的距离在 1-2m 之间时,机器人提醒使用者,同时,机器人以最低速度前进。当 障碍物离机器人的距离小于 1m 时,机器人根据左、右侧是否有障碍而选择停车 或避障。本文采用 TCT40-16R/T 超声波发射、接收探头并设计了超声波测距模块 接口电路,包括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和温度测量补偿电路。超声波 发射电路采用 74HC04 芯片对 STM32 产生的 40KHz 的方波信号进行放大。如图 3-2
OUT2、OUT3 和 OUT4 引脚分别接两个电机。电机驱动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3-1
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表如表 3-1 所示。
表 3-1 电机转动状态编码
IN1 IN2 IN3 IN4
机器人的运动状态
左电机 右电机
1
0
1
0
前行
正转 正转
1
0
0
1
左转
正转 反转
1
0
1
1 以左电机为中心原地左转 正转
助行机器人的行走方向包括前进、后退、前向左转、前向右转、后向左转、 后向右转。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包括快速和慢速。另外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安全性和 舒适性,助行机器人应在启动阶段加速较慢,而在停止时迅速制动。并且在速度 发生改变时、速度变化平滑。这些功能都需要通过控制两个直流电机来实现。利 用所设计的电机驱动器来控制电机的启停、速度与转向。根据所设计的电机驱动 器,STM32 的两个 I/O 口控制两个电机的转向,两个 PWM 口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所以控制两个电机需要 4 个 I/O 口,两个 PWM 口。在程序中编制了前进挡、后 退挡、前向左转、前向右转、后向左转、后向右转、制动函数,助行机器人需要 实现某个功能时,调用相关函数即可。助行机器人的总控制流程图如图 4-1 所示。

助行机器人系统设计

助行机器人系统设计

De i n o l e o o sg fa wa k r r b t
FANG a g,ZHOU u— io,W EIW e Fn W xa i
( ol e f lc i l n ier g Z e agU ies y H n zo 107, hn ) C lg et c gne n , hj n nv ri , a gh u3 02 C ia e o E raE i i t
图以及由超声波传感器 、 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信息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介绍了机器人 系统 的总 体框架 、 传感器系统以及运动控制算法 的设计 , 并给出了实验数据以证明机器人系统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助行机器人 ; 传感系统 ; 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 :T 7 P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77 2 1 )802 -3 0 098 ( 00 0- 100 -
Ab ta t sr c :Ana t etp frb t bly ad 7 u W ak ri rsne . J ak ri ein dt ai tt ci e o o oi mo it i le spee td Z U W l e sd sg e ofclae v y c i 3 i sf bl ainfredry I p oie hscls p ota dwakn sitn e 7 u W ak ru e oq es nos aemo izt lel.t rvd sp yia u p r n ligass c . le sstru e sr i o o a 3
10 2
传感器与微系统 ( rnd cradMi oyt ehooi ) Tasue n c ss m T cnl e r e gs
21 00年 第 2 9卷 第 8 期

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导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人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作为其中之一的重要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导航服务。

本文将重点讨论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技术以及路径规划算法等,使机器人能够在室内或室外环境中高效地感知、定位和规划导航路径的系统。

其设计和实现旨在为机器人提供准确、安全的导航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地完成各种导航任务。

二、系统设计(一)感知模块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中的感知模块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感知模块,机器人能够实时感知到周围环境的信息。

感知模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视觉: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人可以通过摄像头或3D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环境图像或点云数据。

通过对图像或点云数据的处理,机器人可以提取出目标物体的特征信息,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和跟踪。

2. 环境感知传感器:环境感知传感器如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可以用来感知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信息。

通过激光雷达可以获取到机器人周围的障碍物的距离和形状信息,从而可以进行避障操作。

(二)定位模块定位模块是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中的关键模块,通过定位模块,可以准确地获取机器人当前的位置信息。

常用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1. 惯性测量:利用惯性传感器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测量机器人的角速度和线加速度,通过积分计算机器人的位移信息,并结合初始位置信息,最终得到机器人的位置。

2. 视觉定位: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从环境图像中提取特征点,并通过与地图中已知特征点的匹配,得到机器人的位置信息。

(三)路径规划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是机器人智能导航系统中的核心模块,通过路径规划算法,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最短路径算法:最短路径算法是寻找两个给定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其中最经典的算法之一是迪杰斯特拉算法。

机器人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导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之一就是机器人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航系统是指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使机器人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并计划行动路径,以实现目标位置的导航和定位。

本文将围绕机器人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详细论述。

一、机器人导航系统的组成1. 感知模块机器人导航系统首要任务是通过感知环境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

感知模块可以包括一系列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以及需要的信号处理模块。

这些传感器能够收集到环境中的数据,如地图、障碍物位置、距离等。

感知模块的设计和选择要根据机器人的任务需求和环境特点来决定。

2. 决策与规划模块决策与规划模块是机器人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

在感知模块提供的环境信息的基础上,机器人需要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行动策略。

这一模块可以利用路径规划算法,如A*算法,Dijkstra算法等,通过评估可行的路径来找到最优路径。

在制定行动路径时,还应考虑避免障碍物、经济性和时间等因素。

3. 定位模块定位模块能够提供机器人当前的位置信息,使其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

在机器人导航中,有两种主要的定位方式: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绝对定位依赖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其他辅助设备,而相对定位则通过传感器测量机器人相对位置的变化来实现。

选择适当的定位方式要根据机器人导航任务的具体需求来决定。

4.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机器人导航系统的执行者。

它接收决策与规划模块提供的行动策略,通过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器件,如驱动器、电机等,来执行预定的导航路径。

控制模块还需要不断与感知模块和定位模块进行交互,以实时更新机器人的位置和环境信息。

二、机器人导航系统的设计原则1. 精确性机器人导航系统的设计应尽量准确地定位机器人的位置,并规划出最优路径。

在感知环境和位置检测方面,应选择高精度和可靠性的传感器和算法科技。

在路径规划方面,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避免碰撞、时间和资源消耗,以保证导航系统的准确性。

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

而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机器人运动轨迹和目标地点在设计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之前,必须先明确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目标地点。

这需要考虑到机器人工作的环境和任务要求。

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需要借助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和现实环境的复杂程度选取合适的传感器。

3.建立机器人运动模型机器人运动模型是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中的核心模块之一。

它通过对机器人的物理特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为机器人的运动提供理论基础。

在机器人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

4.设计机器人控制算法机器人的控制算法是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的灵魂。

不同的机器人控制算法适用于不同的机器人类型和任务需求。

例如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强化学习算法等。

5.代码实现和测试一个完整的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需要进行代码实现和测试。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代码的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测试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充分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6.优化和改进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分析反馈信息,找到系统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人运动模型机器人运动模型是机器人导航和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它基于机器人的物理特性和动力学模型,描述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行为规律。

常见的机器人运动模型包括差分模型、全向轮模型、麦克纳姆轮模型等。

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c mmu iaina decy t ntcn lg ocmbn t edv lp n fGeea P c e a i evc( R )I c nieso e e ie o nct n n rpi h ooy t o iewi t eeo me t n rl aktR doS ri GP S. t o s r v r r c o o e hh o e d sv
送到患者手机 上并对出现危 险的患者进行紧急呼救 。患者 的 生理数据存放 在系统监 护平 台的数据库 中,供医生查询和诊
断时使用。
3 数据采 集端 设计
31 硬 件 设 计 .
数据采集 端的功能 是检测患者脉搏压力数据,并发送给
系统监护平台。数据采集端包括 3个部分,即信号采集模块、
中图分类号: N2. T 99 5
移 动 远程 医疗监护 系统 的设 计 与 实现
周 笑 ,李 明 , b 俊 ,杨 佳 智
(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省服务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杭州 3 0 2 ) 1 0 7


要 : 出一种基于移 动设备 的远程 医疗监护 系统 方案 ,利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通信和加密技术 ,配合单片机进行系统开发 。综合考虑 提
第 3 卷 第 l 期 6 0
V L3 o 6






21 0 0年 5月
M a 01 y2 0
No 1 .o
Com put r En i e i e g ne rng
开 发研 究 与设计 技 术 ・
文章编号: 0 - 2( 1 1' 21_ 文献标识码: 1o. 48 0o _ s—0 3 2 ) 0 3 A
[ ywod | mo i moeme i l u el ness m; n rl ak t a i S ri ( P S; ig hpMiy c(CM)ecy t n Ke r s bl r t ee dc r ia c yt Ge eaP c e do e c G R ) Sn eC i c ooS a sv l e R v e ;n rpi o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医疗陪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医疗陪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医疗陪护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医疗陪护系统是一种应用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医疗辅助工具,旨在为患者提供全天候的陪伴、监护和医疗服务。

这种系统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建议。

智能医疗陪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以方便患者与机器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机器人能够理解患者的语音指令,并能够准确地回答患者的问题。

同时,机器人还能够提供情感支持,通过面部表情和声音的变化,传递出安慰和鼓励的信息,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其次,智能医疗陪护系统需要配备各种传感器,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行为活动。

例如,通过心率、血压和体温等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发出警报。

此外,还可以使用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对患者的生活行为进行监测,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

另外,智能医疗陪护系统还应该具备智能化的辅助医疗功能。

通过分析患者的医疗记录和健康数据,系统能够给出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医疗建议。

比如,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习惯,系统可以提供合理的饮食安排和运动方案,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此外,系统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定时用药提醒和服药指导,以确保患者按时、正确地服用药物。

在实现智能医疗陪护系统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患者的健康信息属于敏感信息,为了确保患者的隐私不被泄露,系统需要采取相应的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措施。

同时,系统也需要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医疗需求和技术发展。

总结起来,基于机器人技术的智能医疗陪护系统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人机交互、传感器监测、智能化辅助医疗和数据安全等方面。

这种系统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陪护。

同时,面临的技术和伦理挑战也需要被重视,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和监管规范,以确保其能够顺利发展并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持续的帮助。

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指日可待,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移动机器人的导航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是移动机器人工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它将决定机器人能否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

本文将重点讨论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定位、地图构建、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

其中,定位是机器人能够准确获取自身位置信息的能力,常用的定位方法包括传感器融合、视觉识别和里程计等。

地图构建是指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然后建立地图的过程,常用的地图构建方法包括扫描匹配算法和激光雷达SLAM算法等。

路径规划是指机器人根据给定的起始点和目标点,在地图上找到一条避开障碍物的最优路径的过程,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A*算法和Dijkstra算法等。

运动控制是指机器人根据路径规划结果,通过控制电机和执行器等,实现机器人在实际环境中的运动。

其次,在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工作环境。

例如,如果机器人需要在室内环境中工作,则可以选择使用激光传感器进行距离测量和地图构建;如果机器人需要在室外环境中工作,则可以选择使用GPS进行定位。

此外,还需要考虑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传感器配置,以及机器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方式。

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移动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

其中,底层控制层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控制电机和执行器等,中间层规划层负责进行路径规划和运动规划,顶层决策层负责根据任务需求和环境信息做出决策。

这种分层架构可以使得系统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并且能够简化系统的设计和维护。

在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编程语言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C++、Python和MATLAB等。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编程语言。

例如,C++语言适合进行底层控制和实时计算,Python语言适合进行算法实现和系统集成,MATLAB语言适合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

助行训练机器人系统设计及步态控制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助行训练机器人系统设计及步态控制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助行训练机器人系统设计及步态控制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需要借助助行器等辅助器械来行走。

但目前市面上的助行器通常只具有简单的机械连接功能,并未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辅助功能,功能比较单一,而且不能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因此,研究设计一种智能助行训练机器人系统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二、选题目的为了设计一种能够智能化控制的助行机器人系统,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目标:1.对助行机器人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包括机械结构、能量传递、力学特性等。

2.运用现代机器学习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研究步态控制算法,实现动态步态的控制和适应。

3.通过实验研究,对助行机器人系统进行验证,确定其功能和性能,并对其进行修正和改进。

三、研究内容1.助行机器人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设计一个轮式助行机器人系统。

该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稳固性和耐用性,能够支持用户的体重,并提供舒适的行走体验。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系统材料的选择:选取合适的材料,尽可能地降低系统的重量,同时确保系统的强度。

-机械结构的设计:按照人体力学原理设计结构,确保系统在稳定地行走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平衡力。

2.步态控制算法的研究在助行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面,需要研究步态控制算法。

通过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技术,让机器人系统能够动态地识别和适应不同用户的步态,实现智能化的控制。

在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如何通过传感器获取足够的步态数据,并进行处理?-如何将步态数据传输到机器学习算法中,并将其转化为可控制的参数?-如何通过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步态控制,并对其进行优化?3.实验研究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功能,将进行实验研究。

在实验中,需要对助行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舒适性、步态控制等方面进行测试,并对系统进行修正和改进。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如何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支撑力?-如何测试系统的舒适性和行走体验?-如何测试步态控制算法的性能和适应性?四、预期成果通过以上工作,本研究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成果:1.设计一种智能助行训练机器人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救援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救援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程 控 制系 统 [1 。中 国矿 业 大 学研 制 了矿井 搜 救 的机 器人 CUMT一1” ,可 以将 井 下将 探测 的环 境信 息 实时 传 回。
目前 ,机 器 人远 程控 制 主要 在现 场控 制 和 网络控 制 两 种 方案 ,现 场控 制 方便 操作 ,但是 如何 获 得和 传输 更 多 的现 场信 息 是研 究 的难 点 ; 网络 控 制则 在 获得 信 息和 传 输能 力方 面具 有较 高 的效率 。本 文采 用LabVIEW 图形 化 编程 环境 的采集 模块 获 得视 频采 集 和声 音 的采 集 ,并 利用 LabVIEW 自带 的Web技术 ,实现 视频 、音 频 数据 信 息 的传 输 ,实现 了机器 人 的远 程控 制 。实 验验 证 了所 提 方案 的 正确 性 。
救 援机 器 人远 程控 制系 统设 计 的好坏 ,直 接 影 响机 器 人 的生存 能力 、适 应 能力 以及 救援 任务 的整 体执 行 效 率 J。 因此 ,远 程控 制 系统 是 救援 机 器 人 的关 键部 分 , 决 定 了救援机 器人 的整 体性 能 。
机 器 人 的 远 程 控 制 思想 是 由美 国南 加 州 大 学 Ken Goldbleg于 1994年 首先 提 出 的 ,建 立 了第 一 个 基于W eb 浏 览 器 的 网控 远 程 机 器 人 系 统 】。 日本 名 古 屋 大 学 建 立 一个 基 于 Internet的互 联 网控 制 系统 提 供 远 程 参 观访 问 。加 拿 大Ryerson科 技大 学 的 “MAX”是 一 个 基 于 无 线 网络 的移 动机 器 人 的 远程 控 制 系 统 】。Remotec公 司 制造 了煤 矿 救援 机 器 人 V2,可 以远距 离 (约 5000英 尺 )实施 遥控 。 日本 的机 器 人 “木槿 ”可 以在黑 暗环 境下进 行 搜 寻 ,传 输 图像 ,并 绘制 现场 的地 图 ”。中科 院沈 阳 自动 化 研 究所 研 制 了主 从 异 构 的监 控 远 程 控 制 系统 【l 。上海 交通 大 学 开发基 于Web的 机器 人远 程 控制 系统“ 。清 华 大学 开发 一个 基 于视 觉 临场感 的机 器 人远

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导引导航系统是机器人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它为机器人提供了准确、高效的导航能力,使机器人能够自主地在复杂的环境中移动和定位。

设计和实现一套高效可靠的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是当前机器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一、设计原理1. 环境建模与感知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首先需要对所在环境进行建模和感知。

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如地图、障碍物位置等,并将其转化为机器人可识别的数据。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

机器人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扫描环境来获取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并结合地图信息进行场景分析和障碍物避让。

2. 路径规划与决策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需要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要求制定合适的路径规划策略,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A*算法和D*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环境信息,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并避免碰撞和障碍物。

3. 定位技术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还需要实时获取机器人自身的位置信息,以准确地跟踪和定位机器人在环境中的位置。

常用的定位技术包括惯性导航、视觉定位、卫星定位等。

这些技术结合传感器和算法,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估计和定位。

4. 控制与执行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最终需要将路径规划和定位的结果转化为机器人实际的运动控制指令,使机器人能够按照规划的路径完成任务。

这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和执行系统,将目标位置转化为具体的轮速和角速度指令,驱动机器人运动。

二、系统实现方法1. 硬件平台选型在设计机器人导引导航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

常见的机器人平台有移动底盘、无人车、无人机等。

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和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是系统实现的首要步骤。

2. 传感器选择与布局根据导引导航需要的感知能力,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优化其布局。

通常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分辨率、采样速率等指标。

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逐渐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话题。

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是机器人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完成任务的关键,因此,机器人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机器人技术的核心。

一、机器人导航机器人导航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功能。

在未来,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以更方便地完成各种任务。

机器人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应器感知周围环境,利用算法实现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帮助机器人完成任务。

机器人导航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机器人导航需要用到多种传感器技术,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机器人周围的环境,获取环境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导航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2.算法技术机器人导航需要用到的算法技术主要包括纯定位算法、地图构建算法、避障算法、路径规划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帮助机器人完成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制定出合理的任务执行路径,并且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动态调整。

3.导航控制技术导航控制技术主要是指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导航控制、反馈控制、伺服控制等,它们能够保证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既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也可以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

二、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是机器人技术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电脑控制机器人的各个部分实现特定的功能。

一个完整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由四个部分构成:机械部分、感知部分、控制部分和算法部分。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使得机器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自主操作和任务完成,可以大大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1.集成智能化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保证机器人有足够的智能,能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

因此,集成智能化控制系统是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的重点。

2.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分布式系统架构是一种将复杂的系统分为多个模块的设计方式,每个模块拥有独立的功能,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助行机器人运动控制和安全监护策略

助行机器人运动控制和安全监护策略

助行机器人运动控制和安全监护策略日期:•助行机器人概述•助行机器人运动控制策略•助行机器人安全监护策略•助行机器人运动控制和安全监护策略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结论目录CONTENTS01助行机器人概述助行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辅助人体行走的机器人,旨在提高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

定义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助行机器人可分为轮式助行机器人、履带式助行机器人和混合式助行机器人等。

分类助行机器人具备辅助行走、平衡调整、安全监护等功能,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和调整。

助行机器人具有自主性、便携性、适应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行走效率和安全性。

特点功能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投入助行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中,市场上也出现了多款不同型号和配置的助行机器人产品。

发展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行动不便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助行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扩大。

未来,助行机器人将会在医疗、康复、养老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应用前景助行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02助行机器人运动控制策略通过实时调整模型参数,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的精确控制。

基于模型的策略能够充分利用对机器人内部工作机制的了解,实现对机器人性能的最大限度发挥。

基于模型的助行机器人控制策略利用对机器人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深入理解,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和调节机器人的行为。

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基于人工智能的助行机器人控制策略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通过对机器人感知环境、执行动作的反复试错,实现对机器人性能的优化。

通过训练大量的数据集,人工智能控制策略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提高机器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的自适应调整,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

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策略基于混合控制的助行机器人策略结合了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策略的优点。

通过数学模型描述机器人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和调整。

基于智能机器人的院内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智能机器人的院内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智能机器人的院内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机器人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本文将探讨基于智能机器人的院内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随着现代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加,求医者和访问者们常常会在陌生的医院内迷失方向。

因此,设计一个基于智能机器人的院内导航系统能够帮助他们准确、快速地找到目的地,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系统需求分析1. 定位功能:智能机器人需要具备定位功能,能够通过传感器获取自身位置信息,并准确地定位在院内地图中。

2. 地图生成:导航系统需要事先生成院内地图,包括医院的不同楼层、科室、走廊等信息,以供机器人进行导航。

3. 路径规划:机器人需要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在地图上规划出最优的导航路径,并能够实时调整路径避开障碍物。

4. 语音导航:机器人应该能够通过语音指引用户前往目的地,包括告知用户将要经过的关键节点和方向指引等。

5. 交互界面:导航系统需要提供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让用户能够轻松操作机器人,输入目的地并了解导航进度。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1. 硬件设计和集成智能机器人需要搭载各种传感器,包括定位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以实现定位、避障和周围环境感知等功能。

此外,还需要配备语音播放器和话筒,以实现语音导航功能。

2. 地图生成与模型建立导航系统设计需要首先进行医院内的地图生成。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扫描医院内空间,获取建筑物的三维信息。

然后,将扫描得到的信息转换为栅格地图,并标记出所有的走廊、科室和设施。

3. 定位与路径规划算法机器人的定位算法可以采用SLAM算法,通过融合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数据,实时估计机器人的位置。

路径规划可以使用经典的A*算法或Dijkstra算法,在地图上搜索最优路径,并考虑避开障碍物的情况。

4. 语音导航系统机器人通过语音导航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

该导航系统需要支持实时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和机器人当前位置,提供准确的语音导航指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监 护 端 软 件 设 计 .



图 2 定 位 数 据 的 误 差 曲 线
Fi Er o u v fp sto i g d t s g2 r rc r eo o i nn a a i
5 结 束 语
服务端是位于 ]tre 网络 中的监护设备 , nent 接收 助行 机
器人技术与应用 ,0 9 1 :1 3 . 20 ( )3 - 4 [ 陈华 志, 2] 谢存禧 . 移动机器 人 导航及其 相关技 术的研 究 [ ] J. 机床 与液压 ,03( ) 1 -1 . 2 0 3 :2- 5 [ 郑向阳 , 3] 熊 蓉, 顾大强. 移动机器 人导航 和定位技术 [ ] 机 j.
K y w r s a ig a o o ;p s i ig n vgt n e oe m n oig l a p s i ig ss m( P ) e o d :w l n i rb t o io n aia o :rm t o i r ;g b l oio n yt k d tn i t n o tn e G S ;
智能搀扶助行机器人 , 简称助行机器人 , 是帮助行走 困 难的老人和残疾人 , 以及感 知困难 人群 等更加舒适 、 安全地
行 走 的 具 有 自主动 力 的轮 式 机 器 人 。助 行 机 器 人 需 要 在 室
外未知环境 的空 间中 , 现机器 人的准确 定位 和在 用户 的 实 操控下实 现半 自主或 手动导航 。 目前 , 常见 的机器人 导
ifr ain a e r ciid. heba i fr bo o ain, e —utn m o rma u lna i ain m o fwak n i n om to r e tfe On t sso o t c to s mia o o uso n a vg to deo l i g ad l rbo sr aie W i GS /GPRS wiee s ta s s in tc noo y,e t nt rng i e lz d. o ti e lz d. t h M rl s r n miso e h l g r mo e mo io i sr a ie
麻烦 J 。超声波导航能检 测局部 的障碍物 , 只能提供 相 但 对 位置信息 , 不适用 于全局定 位 。G S导航 可 以提供 实时 P
收 稿 日期 :0 1 o —7 2 1 _ l l
示 。远 程 通 信 模 块 采 用 SM 0 C模 块 , 是 高 性 能 的 I30 这
GR P S模 块 , 持 G R / S 网 络 , 支 P SG M 内置 T P 1 C /P协 议栈 。 GS P 模块 采 用U lx 司 的L A 5 模 块 , 具有 高 性 能 、 bo 公 E ~s 其
当接收到助行机器人 客户端 的数 据传输 连接 请求 时 , 接受
请求并创建 T P连接 , C 接收监 测数据 , 分析处 理 , 处理完 成 后, 断开 T P连接 , C 继续监 听网络 , 等待 下一次 的监测数 据
的到 来 。 4 实 验 结 果
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通过实验表 明:P G S数 据 经 修 正 处 理 后 能 实 时 地 反 映

要 :针对助行机器人在 室外 未知 环境 中的导航需求 , 分析 了不 同导航方式的优缺点 , 设计并实现基 于
全球定位 系统 ( P ) G S 的机器人定位 导航 系统。详细地 描述 了室外 环境地 图 的创 建过 程和 地 图精 度 的控
制。为了提高定位 的精度 , 利用地 图匹配修正 G S 位误 差 , P定 同时融合 机器人实 时速度数据 , 得到最终 的
n v g to n e o e m o t rn y t m a i a i n a d r m t nio i g s se
L u ng 1Ch a — e,W EIW e i
( c ol fEetia E gn eig Z ein ies y H n z o 1 07, hn ) S h o lcr l n ier , hj gUnvri , a gh u30 2 C ia o c n a t
人工作在正常的状态 下和 出现异 常时 能及时 得到处 理 , 保
器人的监测信息 、 分析处 理监 测数据 、 示监 测数 据 、 送 显 发
控制指令 、 发送警报等 , 客户端包括助行机 器人和移 动手机
终端 。
服务端程序初 始化 , 并创 建 S ce 套接 字 , 听 网络 。 ok t 监
Ab ta t Ai n tt e r q i me t o a ia in o a kn i o o n o to r u k o n e vr n n , o o s r c : mi g a h e u r e n f n vg t fw l i g a d r b ti u d o n n w n i me t r b t o o n v g t n tc n l g s a ay e , a i ain o l ig ad rb t b s d o P s d sg e n e l e T e a iai e h oo y i n l z d n vg t f wak n i o o a e n G S i e in d a d r ai . h o o z c e t n p o e so u d o n io me t p i d s rb d T e GP o ai n er rw t p mac n o o p e r ai rc s fo t o re v r n n o ma s e c i e . h S lc t i i ma th a d r b t e d o o h s
机器人位置。在机 器人定 位 的基 础上 , 现助行 机器人 的半 自主 或手 动 的导航模 式 。同时 , 实 通过 G M/ S GR P S无线传输系统 , 将机器人 的实时数据传 输到监控 设备 , 实现远 程监护 功能 。实验 表 明 : 导航 与远 程 监护系统能实现准确可靠的定位导航和实时的远程监护 。
本 文在嵌入式上位机上 , 结合 G S的定位 技术 和 G R P PS 的无线 传输 技术 , 设计 并实 现 了助行机 器人 的定位 导航 和 远程监护等功能 。详 细阐述了环境地图 的建 立和如何使 用 曲线 拟合 等方法 提高地图精 度。同时利 用 G R P S无线远 程 传输系统 , 实时地监测机器人 和用户 的动态信 息 , 确保机 器
12 1
传感器与微系统 ( rnd cr n coyt eh o g s Ta sue dMi ss m T cn l i ) a r e oe
21 0 1年 第 3 0卷 第 l 0期
助 行 机 器 人 导 航 与远 程 监 护 系统 的 设计 与 实现
李传格 ,韦 巍
( 江 大 学 电气 工 程学 院 , 江 杭 州 3 0 2 ) 浙 浙 10 7
助 行 机 器 人 导航 与远 程 监 护 系统 的整 体 框 架 如 图 1所
航 、P G S导航 等 0 。惯性 导航能 获取较精 确地相 对位 置 , J
但其误差容易累积。视觉 导航通过获取多个路标在视觉 中
位置 , 从而计算 出机 器人 的位置 , 其计算 量往 往较 大 , 但 对 硬件 的要求较为苛刻 , 不适 用于嵌 入式 系统。磁导航 技术 已经 比较成熟 , 可以较为精确地定位 , 但其安装和维护较 为
位 数据 通过 地图匹配 , 结合机器人速度信 息得 以修 正 , 正 修
结果如图 2所示 。地 图匹配和多传 感器信息 融合可 以一 定 程 度上的提高精度。

式等 。接着启 动 G R P S服 务 , 再通 过 G R P S拨 号 上 网连 接
It nt n re 网络 , G R e 从 P S网关获 得 临时 的动 态 I , 置端 V P设 I
GP RS

引 言
的绝对位置信息 , 同时适合 室外环境 。综上 , 助行机器人主 要采用 G S导航 方式 , G S定位的精度受环境 的影响较 P 但 P 大, 因此 , 利用地 图匹配修正 G S定位 误差 , P 并融合 机器人
的速 度 信 息 , 终 确 定 机 器 人 的 位 置 。 最
号, 进入等待监测数据模式 。 当检测到有 数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需要 发送 时 , 先确 定 数据 发 送模 式 。
如果是 T P I C /P模式 , 创建 T P连接 , 护设 备的 I C 监 P地址 和 端 V号为 固定 已知 的, A I 用 T+C P T R IS A T指令 创建 与远 程 监护设备的 T P连接。连接成 功后 , 以开 始发送 监测 数 C 可 据, A 用 T+CP E D指令发送 T P数据包 , IS N C 发送完成后 , 断 开 T P连接 , C 等待下一次数据发送 。
航 方 式 有 惯 性 导航 、 觉 导 航 、 视 激光 导航 、 导 航 、 磁 超声 波 导
为了保证机 器人 使用 的安 全性 和 可靠 性 , 用 G R 利 PS 的无线 通信技 术 , 在助行 机器人 和远程 监控设 备之问搭 建 无线数 据传 输系统。远程 监控终端 可以实时地监控机器人 定位信 息和使用情况 , 监测异常信息或报警信息 , 确保 助行 机器人的安全使用 。 1 助行机 器人的硬 件结构
机器人的位置和行走 轨迹 , 无线 监控 系统 能实 时可靠地 监 控机器人的运行状态 , 保证 机器人工作在 正常范围 内。
参考文献 :
[] 平 1 伟 , 向明 , 顿 陈卫东. 助行机器 ,研究发展 和展望[ ] 机 \ l J.
对环境地 图创建 时所采 用的点位 置估计和直 线拟合 的 效果进 行实验 , 结果如 表 1和表 2所示 。原 始数 据存在 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