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游记》中的企业文化
笑谈《西游记》中的企业文化

笑谈《西游记》中的企业文化在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文化已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通行证,没有这张通行证早晚会被淘汰出局。
那么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西游记》的团队管理文化值得我们借鉴。
一、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是“布道者”,应当具备象唐僧一样的“定”化。
为什么说企业文化人员应该是一名布道者呢?作为企业文化工作者,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企业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资源”,同土地、资本、设备、人员等有形资源有机结合,能为企业创造出新的价值。
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看不见的资源”。
丰田公司前任会长花井八郎说它“像空气一样重要,而且像家风和国民性(注:民风)一样,是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企业文化——“看不见的资源”应该是企业之“道”,企业文化人员怎样去把这种“看不见的资源”完整清晰推广传达下去,我认为企业文化人员就是宣扬这个“道”。
在这里,我认为企业文化人员要想宣扬和推广企业文化,就应该对企业文化有一种“定力”然后去化“道”。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唐僧,他为了到西天取经,历尽艰难险阻,但是从来没有放弃和气馁,始终无比虔诚推崇和信奉“佛”,任何困难和诱惑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信念,所以最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我们企业文化人员不就是弘扬和推广我们企业的“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对企业文化产生置疑的念头和想法,那么我们还能努力去工作,那么我们拿什么让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可和执行呢?中国有句古语:“志不同则道不合”。
所以说我们只有生存认同基础上拥有共同“方向”,为了我们共同的方向而努力做到“行为认同”,通过我们的努力而达到我们心中共同的愿景——“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因此,在这里,我必须强调,作为北泰方向的企业文化人员确立自己为宣传“方向”文化坚定的意志和品德,象一位真正的“传道士”,去传授我们北泰方向的企业文化之道。
企业文化 西游记

•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所有动力及凝聚力不是 来自资源和技术,而是企业文化。只有拥有积 极健康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屹立不倒。而健 康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集体的协 作,健康的企业文化要求集体思考,头脑风暴; 健康的企业文化要求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团队 合作,;健康的企业文化需要大家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健康的企业文化需要大家另辟蹊径、 不耻下问。这有这样才能做到求同存异,加强 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争取到不败之地。
在企业中的四师徒
• 猪八戒这个成员,开 始好吃懒做,贪财好 色,又不肯干活,最 多牵下马,偶尔充当 一下小人的角色,他 就像是一些企业中的 老油条一样,总是得 过且过,不思进取, 但是最终被团队中其 他人的精神所感染, 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在企业中的四师徒
•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 劳任怨,承担了团队 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 的工作。从不主动发 表自己的见解,充当 企业中的一颗小螺丝, 是取经团队的重要组 成部分之一。
企业文化
——《西游记》中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定义
•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 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 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的定义
• 企业文化主要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 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所谓行为方 式,就是稳定的行为倾向,行为方式是价值信念和行 为规范的体现,通过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 一个部分,对一些刚刚建立的新企业来说,有机器、 设备、工具、技术、产品、组织和制度等,却不一定 有文化。企业文化需要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能形成。 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经营有关,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 关,文化在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也可以通过教育、 引导和灌输而使之得以传播和深入人心。
西游管理学

西游管理学:西游与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与企业的存在有着一样的久远历史。
如今,大多数人将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有无活力等都归咎于企业文化的好坏。
的确,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一笔无形资产,能不断地为企业注入活力。
由此看来,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其实,取经的成功,无不与这个团队自身的文化管理密切相关。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理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等理念的总和,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于各企业成员所认同的并在行动上付诸于实践行动中的价值理念。
师徒四人有着趋于一致的目标和信念:师父去西天取经,徒弟护送师父去西天。
共同而清晰的目标加强了他们团队意识和克服种种困难的决心,当然,这也是得以合作的前提。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五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外界的联系、经营方向、企业的社会形象等方面。
取经的道路艰险且漫长,外部环境可谓十分恶劣,唐僧多次险些成了妖怪们的盘中餐,下酒菜。
然而机智且善于应变的孙悟空却总是能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或是去求助各路神仙,或是四方寻求宝物,如第三十四回中,大圣腾那骗宝贝;第五十九回至六十一回中,孙行者调取芭蕉扇。
孙悟空利用种种外部资源和条件,为取经之路披荆斩棘,救唐僧于千钧一发。
企业也同样需要善于从恶劣的经济环境中,寻找有利的外部条件,发现希望,使企业安全度过危机,得以生存发展。
比如当经济衰退时,企业不可盲目裁员,可与员工协商或是利用政府的一些扶持政策。
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只有在共同的价值理念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统一的价值目标。
西游记中的管理哲学

西游记中的管理哲学:团队精神和营销策略《西游记》代表了传统企业发展的历程。
涉及企业设想、计划、组建、人才招聘、培养等各个方面。
首先由企业发起人设定企业目标、企业的使命、经营理念等。
寻找股东合作,选出董事长,招聘有能力完成任务的总经理。
团队的组建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董事长在西游记中组建了一个完美的团队。
一个理想的团队应该像唐僧团队一样,具有这四角色,德者、智者、能者、劳者。
德者是团队的领导,能者攻克难关,智者出谋划策,劳者有执行力。
企业团队是由各类人才所组成,一个人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单独完成事业,过分强调个人能力而忽视团队的力量是错误的观念。
(减法去人)唐僧作为团队领导,是一个目标坚定、品德高尚的人,他受唐王委托其实是受聘于观音,能去主动完成工作,执行过程中,以普度众生,广播善缘为宗旨。
要说在具体工作上他没有多大本事,但为什么他能担任团队领导呢?1、信念(目标明确,勇往直前)。
2、权力制度并用(手握紧箍咒,以权制人)。
3、以人为本,注重亲情化管理(以情感人,以德化人)。
4、唐僧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是造就他魅力领导的因素,也使他成为了团队的精神领袖。
唐僧团队最大的好处就是互补性,领导有权威、有目标,但能力差;员工有能力,但是自我约束力差,目标不够明确,有时还开小差,但总的来说是一个成功的团队,虽然历经磨难但是最终修成正果。
成功的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1、核心领导,其作用就是统一意见。
核心领导要有一定的指挥权,充分的协调能力加上决策能力,要有大局观念,倾听多方面意见的能力;2、充分信任,坦诚相待,解决问题、承担责任。
3、确定任务,目标未形成定案时,团队之间要充分讨论并发表意见。
4、强有力的执行力,确定目标任务就要有强的执行力,团队才有力量,目标才能实现。
5、牺牲精神,要求团队要有奉献牺牲精神,自私、个人主义是团队建设的最大障碍,有时候你的想法可能与目标计划不一致,你必须保留,按照确定好的目标计划执行,不能打折执行,贪污执行,要有建设性的执行,彻底执行。
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

大话《西游记》企业文化人的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样也是一个智力角逐的时代。
人才战略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核心战略。
企业家如何笼络急需的人才,打造一支适应以后全球化竞争的高素养团队,这就面临着企业将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想与灵魂,这点是无庸质疑的。
随着我国经济将逐步纳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我们与国外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会越来越多越紧密。
如何样使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乃至具有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中外职员,在生产技术、经济贸易活动中,共同遵守国际通行的活动准则,既竞争又合作。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专门是进行跨文化治理,将有利于中外职员观念上相容、心理上相通,使我国企业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国外资源,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企业文化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传播到我国只是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刻,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期时期。
由于企业文化属于边缘治理学科,是一种亚文化形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科目中尚没有企业文化专业,而企业文化又贯穿于企业治理的全过程,因此企业文化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首要问题。
当前,企业文化从业人员来源有三种:1、由企业行政治理人员转化而来;2、由党政治理人员转化而来;3、由企划治理人员转化而来。
由于企业文化人员素养参差不齐,思想或多或少还局限于原有的思想模式和治理模式,因此,有许多半吊子的企业文化人恶意屠戮和糟践企业文化,给企业文化带来负面的阻碍,制约企业文化建设与进展。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进展来看,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高素养的企业文化队伍,是满足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最迫切地需要。
企业文化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从“专”、“能”、“杂”、“实”四个方面做起。
读过《西游记》朋友一定明白唐僧师徒,他们身上正表达出如此的特点。
在此笔者大话西游论企业文化,只是一言堂而已,因此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望与各位共勉。
用管理学的视角谈谈《西游记》的故事

用管理学的视角谈谈《西游记》的故事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本意是为了刻画孙悟空这样一个神通广大、聪明叛逆的人物形象,他却不会想到在无意之中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一个很好的管理学案例。
今天我就以管理学的视角来审视一下这个故事。
自己想想也挺有意思,于是开一个专题,希望能有抛砖引玉的效果,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董事会——如来佛、观音菩萨……他们提出了战略目标,成立了西游公司;总裁(CEO)——唐僧,最大的特点是服从董事会管理,有着坚定的信念;招聘:因为是骨干员工,招聘的权利不完全在CEO 手中,董事会参与招聘,从这一角度来说唐总这三个弟子不应该视为普通员工管理,至少也是中层以上;西游公司没有绩效考核,从电视中看到的情况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孙悟空没有比猪八戒和沙和尚多得一些奖励,完全是靠他们的主动性来工作,应该说是精神激励做得比较好(出家人的物质奖励肯定多不了),对孙悟空更多是惩罚式的管理,这个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而对猪八戒和沙和尚的管理暂时没看到有什么特点。
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孙悟空是这个团队里当之无愧的核心员工,承担了取经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且可以说没有他可能就无法取回真经。
而且老孙的人脉也非常广,当自己不能完成任务的时候会去天上找朋友帮忙,应该说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都很高,但是就是爱美被唐总套上一顶帽子,从此就身不由己了。
可见唐僧深知对孙悟空的管理,对于老孙来说,成佛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也没有物质激励,要管住这样的员工,就得下狠招。
沙和尚是一个老实人,有人说他适合做人力资源总监。
其实我认为他是整个过程中最深藏不露的人,城府极深。
有人说,沙和尚是取经途中最没用的人,之前有看过一个讨论题,如果要在唐僧团队里炒掉一个人你会炒谁,当时很多人都选择了沙和尚,除了在流沙河一场戏里起到主要作用外,其他的时候也没见着他做出什么贡献,但是企业就是需要一个这样的人。
新的劳动合同法马上就要实施了,工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了,不妨让沙和尚去当个工会主_席什么的,符合他老好人的形象,而且他也容易取得职工的信任,最重要的是沙和尚很听老板的话。
拿《西游记》小议企业团队建设

拿《西游记》小议企业团队建设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可谓文笔精湛,故事神奇,寓意深刻。
几百年来,早已家喻户晓。
但今人大多不读《西游记》原著,只看电视剧,故然感悟不到潜移默化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西游记》现象。
笔者拿《西游记》取经故事来观察现代企业管理中团队建设的过程问题,发现取经故事情节还具有企业团队建设的理论意义。
如果从企业团队建设的角度剖析《西游记》,其中的取经人可视为一个行动有目标,领导有威信,成员能力互补性强,能够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最后能够修成正果的非常成功的团队。
从这个团队“终成正果”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一些适用于企业团队建设的成功要诀。
一是目标要明确,让每位成员知道为什么而行动。
唐僧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到西天的目标就是要取到真经成正果,而且取经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明白这个奋斗目标,因此才能历经磨难,毫不动摇。
经营企业也是一样,管理者首先要为自己的团队明确一个奋斗目标,这个企业目标必须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唯一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并描绘出企业美好的未来,让每个员工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工作。
企业目标一经确立,企业团队的所有行为必须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进行有效运作,为这个实现目标服务,不得在企业目标执行过程中出现任何偏差。
否则,这个企业将无法生存发展。
二是领导要善制,抓制度建设并以制度管人管事。
孙悟空是个胆大妄为敢大闹天宫的刺头,唐僧开始没有“紧箍咒”,确实无法管住他,后来有了“紧箍咒”,即有了权威,孙悟空就不得不服管教了。
如果我们建立了具有权威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就等于有了实施管理的“紧箍咒”。
无论管理制度在刚开始执行的时候阻力有多大,都要坚持对事不对人地坚决贯彻执行下去。
这样才能发挥“紧箍咒”效应,使企业管理制度具有权威性,员工自觉不自觉都要遵守。
当然,制度的权威性是有限的,只能让员工“不逾矩”。
企业要让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产生凝聚力,还要靠工资福利待遇、相互尊重、情感积累等多方面的努力。
西游记中的现代企业管理

西游记中的现代企业管理当今的中国儿女喜欢看四大名著,且百看不厌,不光是因为内容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更是因为放在今天这些名著仍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它们的价值取向,让我们学习其中的道理。
但看其结局,三国归晋、水浒兄弟惨死、黛玉焚稿断痴情、宝玉出家,唯有《西游记》结局是皆大欢喜的。
在众多企业管理大师眼里,《西游记》吸引他们的,不是故事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不是师徒四人不惜千辛万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求取真经的坚持而是书中所揭示的关于企业人员配置、目标管理、领导艺术等经典实用的管理哲理与人生智慧。
一、从团队看员工心态管理为什么我要从团队心态上首先谈起呢?因为这种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长途跋涉,从队伍人数上看,却仅有5人。
虽人少的要命,但功能齐全。
首先,西游5人组的团队是强大的,背后的隐身BOSS更是厉害。
董事长:如来;总经理:观音;项目经理:唐僧;员工,就是我们耳濡目染的4个: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马。
取经项目组实际操作人员就是后面的项目经理和员工,前面的都是各级领导。
其次,项目组的终极任务是:取经。
组织、人员、目标,这是一个和我们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团队没有什么两样的策划。
也是一些做领导的经理人、管理者的苦恼,但个人认为,这些苦恼的根源,大多都在于不了解员工的心态——员工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从业心态呢?主要有三点:1、员工跟随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2、员工在遭遇困难时,希望得到团队和上级的帮助。
3、员工希望团队目标的实现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致。
所以,孙悟空想要逃离五指山就需要为唐僧唐僧取经保驾护航,猪八戒沙和尚想摆脱上天的惩罚,这也成了他们唯一的途径,观音告诉他们必须这么做,才能解除困顿之境,所以,在漫长的岁月里,等待唐僧的出现是他们内心希望的曙光,因为,唐僧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
在现代管理里,想要团队目标得到更好更快的实现,请您不要忽视了员工的心态。
了解自己的员工,了解他们加入团队的真正目的;帮助他们让个人需求和团队需求尽量协调一致;而不是一味的用高尚的企业理念、严格的企业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员工,才会让员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为团队创造利益。
西游记与企业管理5篇

西游记与企业管理5篇第一篇:西游记与企业管理西游记与企业管理一家人必是齐心协力,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是一个团体,在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我们常说工作时,要“爱岗敬业”,“爱厂如家”。
其实细想起来,企业管理和《西游记》颇有些渊源。
那《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对他来说是件大事业,非一个人的能力所为,需要一个团体。
团体中大伙共同奋斗,各司其责。
企业莫不如此,现在企业中的管理理念也在变化。
企业的领导也在讲究协作,互相团结。
毕竟企业的建立和运营必须依靠大家的齐心协力。
“我自横刀向天涯”一个人的勇猛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团体的核心是首领,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求取真经,普渡众生。
他指挥和领导着三个徒弟。
在企业中,唐僧的形象就是高层领导。
作为高层领导必须掌握概念技能,有明确的目标,有方向感,大家知道脚下的路同往何处。
一致于众人的劲往一处使。
这是其一。
其二,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不外括物质和荣誉上的。
诸如加薪,提升职务或是评比模范标兵之类,从而激发员工的潜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孙悟空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来安抚他。
这是荣誉上的一个激励。
企业中的有些人,他们做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同样需要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和认可。
其三,领导要知人善用,工作中合理分工;大家要互相协作。
《西游记》中,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孙悟空负责一切事务。
等到收了猪八戒后,猪八戒挑担。
及至收了沙僧,这副重担就落在沙僧的肩上。
此时的孙悟空就降妖除魔,八戒则牵马。
虽然分工不同,但是大家互相协作。
企业也一样,一个团队分工合理,才不至于出现攀比现象。
大家各尽其责,更要精诚合作,才会做出成绩。
其四,领导也要时时关心下属。
师傅唐僧在取经途中,晚上睡觉时帮猪八戒掖掖被角,给孙悟空和沙僧披件衣服。
不仅是唐僧爱怜徒弟的表现,也流露出师徒的情谊之深。
企业中的领导不要一脸盛气不可侵犯之态,应随时关心一下部下。
无论在工作上,学习上或是生活上。
从《西游记》笑谈企业文化人员从业素质

从《西游记》笑谈企业文化人员从业素质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挑战,建设会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将逐步纳入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我们与国外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会越来越多越密切。
怎样使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乃至具有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中外员工,在生产技术、经济贸易活动中,共同遵守国际通行的活动准则,既竞争又合作。
塑造优秀的,特别是进行跨文化管理,将有利于中外员工观念上兼容、心理上相通,使我国企业在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国外资源,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在进入21世纪以后,已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通行证,没有这张通行证早晚会被淘汰出局。
因此,不论是专业从事工作还是从事其它企业管理工作的人都有必要了解有关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
兴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的,传播到我国不过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从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建设应该处于初期阶段。
由于属于边缘学科,是一种亚文化形态。
它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支流文化:微观经济文化和微观管理文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科目中尚没有专业,而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所以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建设首要问题。
从目前从业人员的来源渠道分析,有三种途径:1、由原企业行政办公室人员转化而来;2、由原党政宣传部门管理人员转化而来;3、由原企业企划部门转化而来。
虽然,这些人员也具备从事的基本条件,但是,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还局限于原有的思想模式和管理模式,影响或制约建设。
所以从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上看,有必要对于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和学习,更新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使之对于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的研究队伍,已成为满足新时期建设的迫切需要。
当前,北泰方向集团建设已步入正轨。
但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们有的人员的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以往旧的观念和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这势必会极大阻碍和影响着我们建设。
读西游谈管理

读《西游记》谈企业管理闲来爱读名著,尤以中国古典名著为甚。
读完吴承恩的《西游记》后,除觉得它是一部神话小说外,还觉得它是一部管理著作———一部在内容描写和情节编排方面更像企业管理的百科全书。
从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得知,宇宙间所有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组成。
企业既然也是宇宙间的一种物质现象,那么它必然跟阴阳五行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五人,各自对应一个五行,只是没有具体点明而已。
但从一些描述里,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这五人的五行属性来,即:孙悟空,属金,理由是猴属申,申属金,俗称“金猴”。
唐三藏,属木,理由是他从东土来的,而东方属木。
猪八戒,属水,理由是他原是天河总督水兵的天篷元帅,谙熟水性。
沙和尚,属土,理由是他名中有沙,沙是由土气凝结而形成碎石的,固而得此属性。
白龙马,属火,理由是马属午,午属火。
此外,由于孙悟空是猴,也即猿,白龙马是马,如果要完成组织的目标,只能一心一意,决不能“心猿意马”,否则将一事无成。
所以,唐僧就给“猿”戴一个紧箍咒,而把“马”骑在胯下,不让自己心猿意马。
也唯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团队的成员各尽其责,完成取经重任。
对唐僧师徒五人来讲,五行平衡就不会散伙;对人体来讲,五行平衡就不会生病;对企业来讲,五行平衡就不会使管理失控。
我们知道,组成企业各职能部门或各环节的要素基本上是营销管理(金)、资源管理(木)、生产管理(火)、仓储或行政管理(土)、财务管理(水)这五类,刚好与五行相对应。
如果能把这五个基本元素通过有效的整合———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生化制约规律,就能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或一种和谐。
具体来说,就是:一、资源管理,属木,主各种资源的配置。
《西游记》中,“取经团队”的各种资源都由唐僧来掌控;木能生火,所以企业在购置材料设备和引进技术及收集相关信息后,才可以进行生产。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
企业要生产、要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取经团队”各成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控制都由唐僧来监控执行。
《西游记》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西游记》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提要: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也必须像唐僧师徒那样,不畏艰难,努力掌握克敌制胜的法宝,最终求得市场经济的真经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历尽千难万险,求取真经的故事,其中的许多情节对企业文化的发展颇有借鉴意义。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也必须像唐僧师徒那样,不畏艰难,努力掌握克敌制胜的法宝,最终求得市场经济的真经。
以平常心做企业在《西游记》的结尾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唐僧师徒历尽千难万险来到靠近灵山的玉真观里,金顶大仙指着山峰对唐僧说:“那就是灵山,佛祖的圣境。
我来送送你们。
”孙悟空说:“不必你送,我认得路。
”大仙告诫说:“你认得的是云路,若要取得真经,还要从本路上山。
”孙悟空若有所思:“这话讲得有道理,每次都是云里来云里去,的确没有脚踏实地,脚踏实地才能取得真经。
”那么由此想到,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在其创业初期还是在发展过程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应正视企业的实际和所处的环境,尤其是要针对企业的弱势所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然后按照正确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去实施。
现实中往往有很多企业却不是这样,它们在制订和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时,缺乏理性的思维,以浮躁的心态来做企业,结果只能是路越走越窄,直至无路可走。
其实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其成长都有其独有的客观规律,必须尊重而不能超越。
如果我们心浮气躁,盲目冒进,也许会一时声名鹊起,利涌如潮,但最终会因资金实力、内部管理等因素,把企业弄得千疮百孔。
到时纵然有孙悟空那样的七十二般变化,也只会使成功化为一场虚幻。
团队管理制度化唐僧团队说到底实际上是一个杂凑的班子,人员来自五湖四海,本身并没有什么优势,但这个团队在实战中却显示出了惊人的执行力。
其原因就是他们的团队精神很强,自始至终有一个目标凝聚和鼓舞着这个团队,那就是西天取经。
在这一目标的感召下,唐僧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不仅对团队成员分工明确,而且大力推行管理的制度化。
从西游记团队看企业文化的狼羊虫定律

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根本,是企业之道。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必须首先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并以这种价值来影响企业中的无数个小团队。
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是一种价值观导向,但是企业中应该由不同性格的人组成,这与文化没有矛盾,反而能促进文化的形成。
在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组成了这个团队。
其中,唐僧是这个团队中的主管,孙悟空是技术核心骨干、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团员,而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
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的性格和特长都各有不同。
唐僧作为部门主管,有很坚韧的品性和极高的原则性,不达目的不罢休,又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既给袈裟,又给金碗;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帮助)。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团队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猪八戒这个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好像留在团队里没有什么用处。
其实,他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用处的。
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承担了润滑油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孙悟空。
由于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核心,但是他性格极为放荡。
回想他那大闹天空的历史,恐怕作为普通人来说没有人会让这种人呆在团队里,但是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这个人,只好采用些手腕来收复他。
这些手段是,首先,把他给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整天喝铜汁铁水);在他绝望的时候,又让项目经理去解救他于水火之中以使他心存感激;当然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取完经后高升为正牌仙人);当然,最主要的是为了让主管可以直接控制好他,给他戴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完美团队源于不同功效的组成。
我们看到师徒四人的人格特征各有不同,唐僧是完美型,孙悟空是力量型,猪八戒是活泼型,沙僧则是和平型。
唐僧,似乎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在整个取经的路上言语不多,常常处于一种超然于物的状态。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心思缜密,能注意到事物的细节,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他的固执和对西行取经的决然。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西游记总结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西游记总结————————————————————————————————作者:————————————————————————————————日期: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西游记1、战略管理:西天取经。
2、信念:不达目的誓不休。
3、知人善任:急先锋孙猴子;贴身侍卫沙僧;游兵八戒。
4、团队精神:不离不弃。
5、高尚品德:一心向佛。
1.1〓唐僧——现代企业的老总,依据现代企业管理,他所处的地位属于战略管理层次,该层次的管理只管方针大略——组织的目标方向。
1.2〓孙悟空——现代企业的执行经理,属于中层管理,中层管理的职责就是实现上级及组织的目标,其执行力的要求非常强。
1.3〓猪八戒——现代企业的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理应按照上级的指示做事。
1.4〓沙和尚——具体办事人员,这种角色必须老老实实做事,恪尽职守。
"管理"产生并作用于一个团体,人们常说一个团队需要核心骨,那么我想正是因为这个"核心骨"能够很好的管理,组织并且引领整个团队,不然团队将会是散乱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讲述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师徒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取到真经,这定与师父唐僧的管理是分不开的。
首先介绍唐僧,唐僧作为一个领导者具有以下的优良品质1、“崇高信念”第一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崇高信念”。
唐僧在自己的崇高信念面前,丢掉性命都不会眨眼,而孙悟空就不会了,他能力很强,但是他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多次打退堂鼓。
没有信念的人,就不能给别人以信心,就不能给别人以动力,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领导者都胆怯了,退缩了,团队就会散掉;而信念不够崇高也不行,自私自利的信念,小富即安的信念,都让别人离你而去。
我们对比一下水浒里的宋江,一个没有崇高信念的人,最后被招安了,他的最高理想就是这样,所以他就葬送了他的团队。
就像最近的三星集团中国区的公司,他本来是要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的,但是他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现在的下场大家是有目共睹的2.“无能”也是一种领导者的财富第二个东西,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的是“无能”。
从西游记看企业团队建设

孙悟空:创新者角色定位
创新思维
孙悟空善于变化,富有创 新思维,为团队解决难题 提供了新思路。
能力强
他拥有高超的武艺和神通 ,是团队中解决问题的关 键人物。
勇于挑战
孙悟空敢于挑战权威和传 统观念,推动团队不断前 进。
猪八戒:执行者角色定位
执行力强
善于沟通
猪八戒对待任务认真负责,能够迅速 付诸行动。
故事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 色性格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本领和 优缺点,在唐僧的带领下,共同完成 了西天取经的艰巨任务。
企业团队建设重要性
团队合作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 激发成员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
和创新能力。
良好的团队建设可以增强成员之 间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促进沟通 和协作,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长
学习提升
团队成员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 团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创新发展
团队应鼓励成员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促进团队的创新发展, 使团队始终保持活力和竞争力。
07
总结:从西游记看企 业团队建设启示
明确角色定位和分工协作重要性
角色定位清晰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各自承担不同角色,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完成任务。企业团队中,每个成员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发挥专业特 长。
沟通方式多样性
口头沟通
团队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直接 传达信息和意图,有助于快速解
决问题。
书面沟通
通过邮件、报告等书面形式进行 沟通,可以保留沟通记录,便于
回顾和跟踪。
非语言沟通
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 语调等,能够传达更为丰富的信
息。
信任基础奠定
西游记与企业管理

CHAPTER 04
西游记中的风险与挑战
风险识别:妖魔鬼怪
妖魔鬼怪
在取经过程中,团队面临各种妖魔鬼 怪的阻挠,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导致任 务失败或造成损失。
风险评估
识别妖魔鬼怪带来的潜在威胁,评估 其对团队目标的影响,以便采取应对 措施。
应对挑战: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
面对妖魔鬼怪的阻挠,团队成员需要 相互协作,共同应对挑战,确保任务 顺利完成。
与时俱进
在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不断学习和成长,以适应不同的环 境和挑战。同样,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CHAPTER 06
西游记中的文化与价值观
企业文化:和谐共生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形象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和谐共生,共同面对困难,正 是企业所需要的团队精神。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 成长,体现了和谐共生的企业文化。
沟通与协调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保持有效的沟通与 协调,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充分发挥 各自的优势。
CHAPTER 05
西游记中的创新与变革
创新思维:变化无穷
创新思维
唐僧师徒在取经过程中,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 试新的方法和策略。这种创新思维有助于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快速调整战 略,抓住机遇。
拥抱变化
在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不断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变故,但他们总能灵活应对, 适应变化。企业也需要具备这种拥抱变化的能力,以应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 化。
变革管理:与时俱进
变革管理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这体现了变革管理的过程,即通过有效的规划和执行,实 现企业战略目标。
西游记与企业管理
CONTENTS 目录
为什么说西游记是优秀的创业的团队?

为什么说西游记是优秀的创业的团队?他就像是一个团队,有领导,有管理,有出力的,也有混日子的,打个比方,唐僧作为一个领导,虽然没能力,但是有一个坚定不移,走向成功的心,孙悟空――有能力,有人脉,会解决问题。
猪八戒――天天混吃等死,但是人家跟对了团队。
沙悟净――听话照做,任劳任怨,跟唐僧学团队管理导读:1、西游记的取经团队2、唐僧的管理方法3、现在企业的管理之道四大名著的《西游记》里充满了经典管理故事,唐僧团队一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造福大唐老百姓。
作为斗战胜佛的孙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功劳很大,但是若论贡献,贡献最大的是唐僧,作为团队管理者,一路之上,从没变过心,从没发过牢骚,一心一意坚定信念去取真经。
没有唐僧的坚持,肯定取不到真经。
再看唐僧的几个徒弟,都是能人,大徒弟孙悟空,大闹天宫,搅得天庭不得安宁,二徒弟猪悟能,天蓬元帅掌管八万天兵天将,三徒弟卷帘大将沙悟净也是一个禅杖扫四方,就连坐骑白龙马都是龙太子。
团队成员各个来历不小,本领都比自己大,唐僧是如何管理好这些能人团队的呢,尤其是孙悟空,就算天上神仙都惧他三分,下面我们就谈谈唐僧的取经团队和他的管理之道。
01西游记的取经团队《西游记》中常说一行四人,其实唐僧的取经团队有5人,他们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
白龙马的地位最尴尬,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多的苦,却没编制,没地位,还不能随便说话,但就是这样,它也心甘情愿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并在取经路上为救师傅还力斗黄袍怪,导致自己受伤。
为什么白龙马一直愿意跟随唐僧去取经啊,因为白龙马虽然贵为西海龙王三太子,但是年少轻狂,烧毁殿明珠被判死刑,只有跟随唐僧取经,才能修成正果。
说完白龙马,咱们再看看沙和尚,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破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到下界,每七日万剑穿心,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专吃过路人。
后经观音点化,赐法号悟净,一心归佛,属于没背景、技术一般,业务一般的吃苦耐劳型的成员。
关于西游记中的企业文化

关于西游记中的企业文化关于西游记中的企业文化研究三国,水浒组织架构的人很多,研究西游记的人少,至少我还没见过。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一个和尚和四个妖怪的组合,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好研究的,太简单了。
那么今天我就趁没人研究的时候,写几句我的看法,弥补四大名著研究中的一个空白。
每个组织都有一个领袖式的人物,他可以很强势,如汉武帝,也可以很内敛,就像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玄奘大师。
唐僧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可能100个人可以说出他100个不同的缺点,不过在我看来,他具备一个优秀领导人应由的各种条件。
首先,他是国家领导人,也就是唐朝第二代核心——李世民钦点的御史,又是如来佛认可的取经僧,名正言顺。
虽然说唐僧同志个人能力不强,不过他的思想工作做得好,驭人之术更是炉火纯青,作为集团中唯一的素食动物,竟然能把四个妖魔管理的服服帖帖,并且最终让悟空八戒这样的顽徒认同他的价值观,也就是唐僧集团的企业文化,实在是不简单。
所以他可以和刘邦这样的流氓皇帝,刘备这样的厚黑皇帝相提并论,可以归为同一类领导者,既各种能力均不是很突出,个人魅力不是很强,但驾驭和调节组织能力非凡,能够在组织中形成以本人为中心的一种平衡,实在很了不起。
唐僧集团的二号人物毫无疑问是斗战胜佛—行者悟空。
悟空是属于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超强,并且人脉很广的明星员工。
他曾经自己创业,凭借自身魅力,往往可以一呼百应,引得各方妖魔呼啸聚义,但总是把不准政府的脉,加之自己又太高调,不符合中国人的黄老之道,所以一直被打压,直到给玄奘大师打工,才真正的发挥了一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修成正果。
这种人需要有个老大给他指明方向,帮他摆平其他同事,并且要给他足够的发展舞台。
往往给他的项目越难做,他做的越好,做的越高兴。
但是如果没有唐僧,也就没有成了佛的孙悟空,如同没有刘备,诸葛亮也就是一小地主,一个清高的地主。
唐僧集团中的悟能大师,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在大家看来,是个小人物,或者可以说是个小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游记》中的企业文化
摘要:企业不是一个的事业,她是一群人共同奋斗和努力出来的结果,是大家汗水的浓缩,心血的结晶。
而企业文化更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和灵魂的集中体现,一种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更有利于一个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与之相反,一种不良的消极的企业文化将会成为一个企业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阻碍。
而在中国脍炙人口的名著——《西游记》中就隐含了很多深邃的道理值得大多数企业学习借鉴。
关键词:《西游记》、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交流沟通、吃苦耐劳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来为大家耳熟能详。
它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艰难险阻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
其中的主要角色也为大家津津乐道,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压于五指山下。
后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
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嫉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猪悟能,原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加入取经队伍。
后功德圆满,加升中职正果,被赐封为净坛使者菩萨。
沙悟净,原为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
后功德圆满,加升中职正果,被赐封为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唐三藏,自幼在寺庙中长大,他勤敏好学,悟性极高。
受唐太宗之命前往西天取经。
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西游记》虽然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但是其中的人物个性以及经历都可以被对应到企业中不同个性的人才身上。
在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组成的团队中唐僧是这个团队中的主管,孙悟空是技术核心骨干、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成员,而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等西天神佛。
唐僧作为部门主管,品格坚韧,坚持原则,固执又善良,虽然很得上司支持和赏识,但是经常与下属发生误会和矛盾,这与其自身的个性也有一定关系。
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的精英成员,但是他性格桀骜不驯。
而且有不良被雇记录,所以以如来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决定用一些非常手段来打磨打磨这块顽石。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是典型的政策之一,先是由如来这位大boss出面对其进行敲打,挫其锋芒,后有观音充当知心大姐为其指明生路,最后才让唐僧这位直系上司出手将其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从此让孙悟空对取经事业死心塌地,兢兢业业。
猪八戒这个成员,开始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下马,偶尔充当一下小人的角色,他就像是一些企业中的老油条一样,总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但是最终被团队中其他人的精神所感染,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团队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从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当企业中的一颗小螺丝,是取经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的性格和特长都各有不同。
在他们身上映射了很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一、善于求助减轻负担
在《西游记》中,每当孙悟空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他都会去找观音菩萨或者其他的神佛求助,这就是说在团队中,当我们遇到什么实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时,应该及时向其他人求助,而不是自己一个人死扛到底。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弊端并且及时向他人,比如同事、上司、下属求教,不能一味地死要面子。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企业同样如此。
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的妖魔鬼怪中法力无边,一次又一次地遭遇险境,但都能化险为夷,其理由外力的。
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般实力较弱,市场竞争中,以弱胜强,战胜困难,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要借用外在的力量,要虚心向先进企业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办法,还要联合、重组等手段来参与竞争,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当然这也不是说凡是遇到困难就退缩,求助之前必须要先进行努力尝试。
二、脚踏实地、吃苦耐劳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吃苦耐劳是一个人、尤其是现在年轻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优良品质之一。
从现实生活中来看,大凡在企业里受到领导重视、得到同事尊重、在事业上有大发展的,莫不是那些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苦干者。
在这一点,唐僧堪称典范。
在取经的路上,他一直在不停地絮絮叨叨,耳提面命,教诲着三个弟子。
在他的不断教诲并辅以惩罚下,桀骜不驯、不服管教的孙悟空变得异常敬业,好吃懒猪八戒也在最终愿意为取经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沙僧更是自始至终保持着认真踏实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今天你付出的汗水和心血都将是你明天成功之路上的基石,唐僧师徒虽然一路诸多磨难,但终成正果,这便是说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不要为眼前的便利而放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企业成功,管理者同样培养员工一种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使团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务实踏实的作风。
三、单枪匹马不如团队合作
大师兄孙悟空,他总是有危险第一个冲锋在前,凡是亲力亲为,保护一组人的安危,但是却屡次被唐僧误解,这就是典型的干的最多被骂的也最多,悟空就像是哪些高IQ却低EQ 的精英人才,在取经小组里,他是毫无疑问的核心人才,但是在一个劲地贡献自己的能力和技术的时候却忽略了与整个团体的融合与交流,对上司唐僧的误解以及一些不公平对待,猴哥采取的手段相当极端。
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猴哥回老家搞花果山的开发去了。
正是因为这种单干精神让孙悟空也吃尽了苦头,唐僧的偏听偏信和猪八戒时不时的黑状经常把他弄的焦头烂额。
如果他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与上下多一些沟通,则能让自己的想法更能得到上司的支持和理解也可以更好地分配八戒,沙僧的工作,让现有的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和分配,这样也能更好地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个体的能力再强也不能面面俱到,与其凡事亲力亲为,不如团队协作,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一个企业走上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是一个现代精英分子必需具备的技能之一。
四、交流思想,沟通构建桥梁
在《西游记》中,唐僧总是给人以固执迂腐的卫道人士的感觉,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在很多方面,他没有很好地给以下属正确公平的决策。
首先,唐僧很固执己见,比如在三打白骨精这一回中,唐僧见到孙悟空把白骨精变化的村姑等人打死后一味地觉得孙悟空是野性难驯,凶残成性,对孙悟空大加斥责并严厉惩罚。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一个上层人士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但是这并不代表要一意孤行。
要了解下属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制定更加合理的行动方针,这样既能提高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
其次,唐僧不喜欢听从他人的建议,在《西游记》中悟空经常告诉师傅此处妖气甚重,恐怕有妖怪横行,然后让唐僧待在金箍棒画出的圈子中不要出去,但是最后唐僧一定是罔顾猴哥的劝告,走出安全地带。
上位者应该广纳谏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集众人之力必然比个人主观判断要科学。
第三,唐僧经常偏听偏信,听取意见切记不可只听一家之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和调研才能做出最终决定,不然就会容易受到小人的误导,错失良机。
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尊重与重视,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平等、互相尊重、有人情味的关系氛围是企业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个企业的所有动力及凝聚力不是来自资源和技术,而是企业文化。
只有拥有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屹立不倒。
而健康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集体的协作,健康的企业文化要求集体思考,头脑风暴;健康的企业文化要求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团队合作,;健康的企业文化需要大家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健康的企业文化需要大家另辟蹊径、不耻下问。
这有这样才能做到求同存异,
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西游记》—吴承恩—北京燕山出版社
《西游记的用人之道》—史韶华—《企业文化》2006年08
《企业沟通的重要性浅谈》—赵赛男—2009-12-9 10:27:46
姓名:孙佳敏
学号:02109056
20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