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修改.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难点)【课前知识积累】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情境导入】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什么呢?【阅读】教材第48页至49页,图3-2、3 完成实验3-1 归纳★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粒子—— 、 和 等构成的,它们都,微粒间 。

1、通常分子的 和 都很小。

你能用数字来说明吗?【实验探究】2、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P49页探究实验作适当修改)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一现象: 说明所以,分子总是在 。

【思考】水能蒸发,受热后蒸发加快,这是为什么呢?3、[补充演示] 将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的实验。

现象: 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 氨分子的扩散实验 浓氨水 酚酞溶液所以,分子间是有的。

【交流讨论】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一般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的微观理解。

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完毕忘记盖上酒精灯的灯帽,结果下一次使用时很难点燃。

试用分子的观点对此进行解释。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思考)1.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D.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重点难点】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习内容一分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48-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分子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讨论交流】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温馨点拨】1.(1)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2)溶液变成红色;氨分子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3)没有必要,此实验已经做过。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名师归纳】分子具有以下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

【反馈练习】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A)A.柳絮纷飞B.花香四溢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3.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B)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学习内容二原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3.1《水的组成》教学案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谢晓春【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2.了解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的概念并能根据其组成区别这三类物质。

【学习重点】能够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知道水的组成。

【学习难点】能从组成的不同记住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的区别。

【学习过程】一.定向入境1.旧知回顾⑴氧气的检验方法:⑵物质⑶化合反应:分解反应:2.揭题示标3.情境激趣:T——关于水的画面、水组成揭秘二.自学建架知识模块——(一)水的电解实验Ⅰ.个人自学1.阅读:P46~P47至讨论题,⑴水通电的现象⑵氢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⑶如何检验氢气和氧气2.建构:⑴水电解实验文字表达式(反应)现象:(正极)(负极)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结论:①水通电生成和。

②水是由和组成的。

⑵氢气是一种色味溶于水的体,密度比空气。

氢气具有性,火焰呈色。

3.即学即练(08年昆明)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C.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Ⅱ.个人(小组)疑问Ⅲ.精讲补架(一)1.纯水很难导电,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水通电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本来是没有氢气和氧气的。

3.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知识模块——(二)物质分类——化合物与单质Ⅰ.个人自学1.阅读:P47倒数一、二段2.建构:化合物:氧化物:单质:3.即学即练(07广州)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的下列“水”属于氧化物的是()A.自来水B.食盐水C.蒸馏水D.井水Ⅱ.个人(小组)疑问Ⅲ.精讲补架(二)1.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关系。

2.初步知道从元素符号判断物质分类的方法三.归纳完型(请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利于知识巩固)四.达标巩固1.在水电解实验中,下列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氢气B.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大C.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D.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A.双氧水(H 2O 2)B.臭氧(O 3)C.氯酸钾(KClO 3)D.氯化钠(Na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必定含氧气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由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日期______备课人:化学组一、课前先学:预习内容:〔课本48——50页书〕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分子有那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探求: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参与5—6滴酚酞溶液,搅拌平均,观察溶液呈____色。

2、取大批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渐渐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呈_____________色;3、另取一个小烧杯B,参与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作?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4不易紧缩是由于它们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

三、达标检测1、〔〕以下现象可以用分子不时运动来解释的是A、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B、水通电可分解C、湿衣服可以在太阳下晒干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平均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作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作变化C、分子之间的距离发作了变化D、分子的外形发作变化3、〔〕以下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增加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C、衣橱里的卫生球消逝了仍能闻到其气息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初次运用毒气作战,说明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分子在不时运动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之间有距离5、〔〕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A、分子的体积很大B、分子在不时地运动C、分子分裂成原子D、分子的质量很大6、〔〕以下现象可以用分子间有间隙来解释的是A、黄豆与芝麻混合体积变小B、水通电可分解C、湿衣服可以在太阳下晒干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平均7、〔〕1993年8月,我国迷信家应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外表经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导学案.docx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导学案.docx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认识物质三态及其转化。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知道三种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3.认识化学元素。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2.认识化学元素。

难点:分子、原子、离子Z间的相互关系及原子的内部结构。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笫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自主探究】一、分子和原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3)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同种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而原子不能,只能—o4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的粒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知识点2 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知识点3 分子和原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氧化汞分解成新物质汞和氧气,其实是氧化汞分子破裂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两两组合成氧分子。

(2)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①联系: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

②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1.(知识点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的微粒构成的B.同种微粒的性质不同C.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微粒之间是紧密排列的,没有空隙2.(综合题)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B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温度高时,分子变大,温度低时,分子变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3.(知识点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D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4.(知识点2)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用给出的化学知识点解释下列现象(只填序号):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不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1)酒香不怕巷子深 B 。

(2)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逐渐鼓起来 C。

(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A。

(4)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氮气用作保护气 D 。

5.(综合题)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

初三化学导学案汇编:《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初三化学导学案汇编:《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了解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课前预习案1、物质都是由、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2)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总在不断,且温度越高,微观粒子运动的速率。

(3)分子、原子之间有,且粒子间的间隔随压强的增大而,随压强的减小而;随温度的升高而,随温度的降低而。

课堂导学案探究点一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阅读P48~P49,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其基本特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3-1(可用一杯热水作对照实验),并完成下表:表1:实验3—1品红在水中扩散现象品红在水中会,且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

分析品红是由品红分子构成的,而品红分子在不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品红分子逐渐向水分子间,且温度越高品红分子。

结论分子都在,温度越高,分子. 表2:实例结论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1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2、湿衣服晒干,且温度越高湿衣服干得越快。

说明:3、氧气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

说明:分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部分可分组进行)1、仔细观察P49上方的两幅图片(图3—2、图3—3),这两幅图反映了微观粒子的哪些特征?。

2、用100mL量筒量取50mL酒精,再用100mL量筒量取50mL水倒入装有50mL酒精的量筒中,观察所得总体积是否为100mL,这是为什么呢?。

3、取一只一次性注射器(不带针头),先把活塞拉到5mL处,用手指堵住注射孔,并推动活塞,有什么现象?松开手后,又有什么现象?再用注射器抽取5mL,重复上述实验,有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把试管和带胶塞的导管连接在一起,按右图组装好,甲烧杯装冷水,在乙烧杯中倒入热水,观察甲烧杯中导管口有什么现象?然后,把乙烧杯的热水换成冷水(10℃以下),再观察甲烧杯内导管中有什么现第4题图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奥秘优秀导学案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奥秘优秀导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知道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知识准备】1: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2: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3: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4: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更快,为什么?5: 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初学单【教材助读】1、物质是由、等微粒构成的。

由于科学的进步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苯分子的真实图像(图3—2),后来又用探针成功的移动硅原子并构成“中国”的文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文字(图3-3)。

上述事实说明分子是。

2、从下列事实①分子用肉眼看不到;②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3Kg;如一滴水,所含有的分子数,由十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需要数3万年还要多才能数完。

③如果拿水分子的大小与乒乓球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你能获取有关分子的什么信息?。

【我的疑问】【活动与探究】深学单探究一: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观察,(教科书48页图3-1)探究二:(教科书49页的探究,见图3-4)探究三:①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②气体容易被压缩;③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结论:①气态>>液态≈固态;②温度越高,间隔越大;③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反思:①苯分子的图像中有阴影;②变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面又会重新鼓起来。

上述事实均说明分子间。

探究四:①一滴香油和一瓶香油都有香味;②通常氧气能助燃,而二氧化碳却不支持燃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结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针对训练】活学单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C.2005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D.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我们能嗅到桂花香。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 1 分子和原子导教案( 1)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细小粒子组成的。

2、培育抽象思想能力、想象力和剖析、推理能力。

教课要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认识微观粒子的特色。

培育对自然现象、试验现象的猜想、察看,剖析、沟通、总结等研究能力。

教课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新课引入: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经过花园能闻到花香,经过厨房能闻到炒菜的香味,翻开酒瓶能闻到酒香这是为何呢?湿衣服为何晾在阳光下啊简单干?这些现象你能从分子的角度来剖析吗?一、自学课本体验成功1、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48 页)2、分子的基本特色a、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48 页末段)b、分子在不断的,在受热的状况下,分子能量增添,运动速度;(49 页首段)c、分子间有,受热时间隔,遇冷时间隔;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此中分子间间隔最大的是态,分子间间隔最小的是;( 49 页末段)d、同种分子性质,不一样种分子性质;(50 页首段)e、分子是由组成的。

有些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如 O2、H2、N2、Cl2,大多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如 CO2、NO2、SO2、P2 5;(50 页 3 段)O3、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自己,变化的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自己,变化的是。

(50 页)4、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对学群学组内合作1、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 20 滴水为 1 mL计)中约有 1.67 ×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拥有的特色是。

2、“酒香不怕小巷深” 、花香在空气中的扩散、品红在空气中的扩散说明分子拥有的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三、【讲堂研究 1】请依据课本 49 页活动与研究实验步骤进行小组实验后,回答以下问题:(1)酚酞溶液、浓氨水是什么颜色?浓氨水什么气味? 表示氨分子的运动比较 ____,比酚酞更简单从烧杯中扩散到空气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不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不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学习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预习: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带1个单位———〕原子———〔不带电〕————〔带1个单位———〕1、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2、不同种类的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 ,核外的电子数————。

3、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在原子中占的体积———— ,电子绕着原子核————。

二、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

2、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都有个电子氦有个电子 ,其化学性质 ;金属的原子最外层一般都个电子 ,在反响中易;非金属的原子最外层一般都个电子 ,在反响中易。

3、原子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分析思考】分析教材思考并答复以下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局部?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 ,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表1【阅读】教材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 ,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小组展示】分组展示以上问题的答案【交流讨论】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3.分析表2 ,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2【小组展示】分组展示以上问题的答案课堂小结:课堂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关于原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2.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 ,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化学导学案】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1)姓名:自我评价效果:【预习效果自测】⑴物质是由、等微观粒子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等,一般来说,、和等三类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⑵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②分子(原子)总是在,受热时,分子运动速率;③分子(原子)之间有一定的。

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遇冷时。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

⑤分子是由同种或不同种构成。

【课时达标】1.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2.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间是有一定间隔的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氧气(O2)B.水(H2O)C.二氧化碳(CO2)D.过氧化氢(H2O2)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6.下列粒子微观的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A.B.C.D.7.海洋水族馆中,表演者需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

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其原因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氧分子的质量发生改变C.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D.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89.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

例如:水是由构成,铁是由构成。

请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

【课前预习】1、科学实验证明:物质是由、等微观构成的。

这些粒子处于。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的分子。

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的最小粒子。

3、分子是有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分子。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会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可见,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即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5、构成水的微粒是( ),氧气是由氧( )构成的。

6、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

【导学过程】一、物质的构成:阅读:教材48页【合作探究】1.分子的存在:(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步骤、现象、结论(2)用生产、生活实例来证明分子的客观存在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2 )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的能量增大,分子运动速率讨论: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

演示实验: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的实验。

现象:(3)分子间有,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间隔。

温度一定,压强增大,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的概念讨论:水蒸发与过氧化氢分解有什么本质区别?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化学性质就改变;分子不变,化学性质就不变),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讨论: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2、原子(1)定义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2)分子与原子的关系:联系:是由构成的。

区别:发生化学变化时,可分,不可分。

相同点:①质量、体积都②都在不停地③微粒间都有④同种微粒性质,不同种微粒性质⑤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

但有的物质直接由离子构成3.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反应物的分子分解原子结合聚集生成物。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doc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doc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导学案姓名班级课题 1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运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一、【实验预习】1、分子的性质( 1)科学事实:书 49 页图 3-2 、图 3-3 说明物质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大量聚集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等?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10—26Kg,一滴水(以20 滴水为 1 mL 计)中约有 1.67 ×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2)完成书 48 页实验 3-1 对比品红分别在凉水与热水中扩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_;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3)实验:①利用注射器吸入空气,堵紧开口后再用力推活塞压缩空气,然后松开,观察现象。

②再注射器中换为水,试一试。

X K b1 .C om说明: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逐渐变,热胀冷缩的原因:温度升高,分子间隔越;温度降低,分子间隔越。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1)物理变化——例如水蒸发变成水蒸汽的过程中,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种类没变,只是水间距离变大了。

从微观角度来看,物理变化前后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而已。

( 2)化学变化——例如(书 50 页图 3-5 分子模型;图3-6 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又可以重新结合成新。

可见化学变化前后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的种类没有改变,的数目没有增减。

4、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相同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5、原子是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能用元素正确地描述物质的组成。

(重点)2.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元素1 .元素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地壳屮含量最多的儿种元素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c3.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含氟牙膏” “高钙奶”“碘盐”等用品里的氟、钙、碘指的都是 _____ o4.在实验室里,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都能产生氧气,这说明两种物质屮都含有_________ 知识点二: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物质的组成,原子是从微观上描述物质的构成。

有关物质的两种说法如下:⑴用刊耐慣的宏濯组威・她,水是由妙旗和氧元J咖跆,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tK和⑺用于描歸I慣的«阳诚・侧如 f*分子是由两个H子和fiur子构成的・不能说答案: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氧、硅、铝、铁3.元素4.氧元素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元素的概念从下表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原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1011氢原子1112氢原子1213(2)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探究问题二: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元素原子概念区分1.只讲_,不讲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2.组成物质1.既讲,乂讲,有数量多少的含义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二氧化碳是由组成的,但不能说“氧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的,不能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联系元素的橄小敕粒元素W脈子的总称原子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的,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原子的决定元素的种类答案:探究问题一:元素的概念(1)氢元素(2)质子数是否相同探究问题〒:元素与原子的关系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分1•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2.组成物质1.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氧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不能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联系元素的微小元素G原子的总称原子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的,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索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学习小结: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学习误区提示:1•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分了和原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的特征,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利分析、推理能力。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8-50,积累下列知识:1.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有—和—等。

2.分子是由构成的。

如:氧分子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分子在不停地;分子之间存在着o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填“越快”或“越慢”)。

4.物质三态的体积为何不一样?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物体为何都有热胀冷缩现象?【合作探究】情景体验:在花园外就能闻到花香,晾晒的衣服不久就会变干,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卜.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

你知道为什么吗?探究一构成物质粒子的特点1.科学事实: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6kg,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有1.67X 1021个水分子。

分子具有特点1:。

2.浓氨水与酚猷的实验探究(课本P49),分子具有特点2: o 拓展:在受热的情况序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所以水受热时蒸发会加快,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速率会加怏。

3.实验探究:50mL水与50mL酒精的混合,分子具有特点3:。

拓展:温度升高,粒子间隔变大;压强增大,粒子间隔变小。

思考:1 .固体分子之间间隔液体分子之间间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具有特点4:o【当堂演练】1.判断以下现象主要是由分子的哪条性质解释?(填序号)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1)闻到花香(2)一滴水约含1. 67X 1021个水分子(3)品红扩散(4) 100克水的体积比100克水蒸气体积小很多(5)衣服晒干(6)糖溶于水(7)热胀冷缩(8)氨水挥发(9) 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毫升A.固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无间隔B.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C.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2.卜.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 C.液氧 D.过氧化氢其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C,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单元 课时 课型审核人 班级小组 学生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第三单元1问题综合解决课麻崇明第2课时【学习目标】1. 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2. 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3. 学会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9-51,完成下列各题: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2.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没有发生变化。

【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讨论: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在该变化中,分成更小的粒子:, 乂重新组合成新的 O 结论:(1)在化学变化中,分为, 乂重新组合成新的 0(2)原子是 0分析图3-6氧化汞分解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 活动二: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 探究结论:1.分子是由 _________ 构成的。

2. 化学变化的实质:/活动三:理解分子的定义(讨论课本50页内容) 分析要点:物理变化中,;化学变化中,o定义分子:o【当堂演练】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单元 课时 课型审核人班级小组 学生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第三单元2问题综合解决课 麻崇明课题原子的结构(第课时)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能说出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3,完成下列各题:1.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它一般由、、三种微粒构成(注意:氢原子由、构成)2.质子带电,电子带电,中子o3.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o【合作探究】活动一:探究原子的构成阅读课本53页,小组讨论:c质子原子核I (带顼)原子4 中子I (—带电)<核外电子(带—电)1.原子是由居于EW 电的利核外带屯的构成,原子核是由带电的和—带电的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当堂演练】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利核外电子构成的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5)带正电的粒子是;(6)带负屯的粒子是;(7)不带电的粒子是;(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9)质量最小的的是;(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第2课时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会画1T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表示离子。

【自主学习】阅读课木P54-55,思考下列问题:1.核外电子是排布的。

2.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①圆圈表示、②圆圈内+表示、③数字表示、④弧线表示、⑤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五个要素)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了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了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个电了,第二层最多排—个电了,第一层后排第二层,第二层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

4.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活动一:离子的形成阅读课木55页,小组讨论探究: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画出0, S, F,CI原了结构示意图,组内讨论探究:。

与S、F与C1两组元素的化学性质如何?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数关系密切。

而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数决定的。

小组探究: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了,从而达到。

那么,得失电了的结果怎样呢?小结:1.离子的形成:原子一阳离子一带正电原了—阴离了一带2.离子:带电的或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

3.离子符号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了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阳离子:阴离子:⑵表示意义:表示离了(或一个离了),如:Mg2*——表示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Mg2+ :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第3课时【学习目标】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自主学习】1.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o2.相对原了质量是怎样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03.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我国科学家是【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小组内探究交流(1)原子那么小,它有没有质量?阅读课本56页内容并举例。

(2)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概念?(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景有什么关系?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课木62页表3-4,查出课木53页表3-1中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总结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归纳: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学生记)(1)核电荷数二核内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二原子序数(2)质子数+中子数e相对原子质量(3)原子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4)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5)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当堂演练】1.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D.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2.据英国《自然》杂质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鲤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

一种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质子数是38,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了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C.中子数是53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5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P60,完成下列各题:1.元素是具有的总称。

2.在地壳中含量相对较多的元素由高到低前五•位依次是, 生物体内(包括人体)排在前三位的元素是、、和。

3.元素符号由1—2个字母组成。

它们的书写方式是o4.元素符号都能表示两个意义。

以元素符号。

为例(1)(宏观)表示(2)(微观)表示。

某些符号还能表示第三个意义(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或固态非金属),表示该物质。

如Fc能表示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表示 __________ , (3)。

【合作探究】活动一:问题探究:什么是元素?不同的元素通过什么来区别?1.观察、比较下表中两种碳原子和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2.你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同桌交流)讨论交流:1.阅读课本59页:物质是巾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会不会发生变化呢?2.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 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活动二:元素符号阅读课本61-62页,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书写时应注意什么?2、识记课木62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3、元素可分为几类?你能通过元素名称确定氧、铁、硫、氮四种元素分别属于哪一类吗?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