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教案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句。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
(2)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课后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否有明显变化。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以及课堂纪律。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读后感评估:关注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作者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和文言文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
(3)增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
(2)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和深层含义。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知识拓展:(1)介绍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2)对比分析,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评价: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了解学生的收获和成长。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桥边的老人》文本2. 作者及相关创作背景资料3.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清单4. 参考译文5. 教学课件及辅助材料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课文2. 第2周:合作探究,分析作品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3. 第3周:知识拓展,对比分析相关文学作品4. 第4周: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5. 第5周:课后作业反馈与评价八、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析作品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4. 对比分析法:介绍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5. 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人性关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思考和表达空间5. 及时反馈与评价,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十、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2.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4. 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和经验5.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青年十一、教学评估1. 课堂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掌握相关文学术语和鉴赏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桥边的老人》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一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期间,讲述了一位法国老人在桥边等待已经离去的儿子。
通过老人的孤独和坚守,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生命的脆弱。
2.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战争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3 讨论与分析: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展示给全班。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作品主题的思考。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作、讨论或研究任务。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桥边的老人》的文本,包括原文和翻译版本。
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2 教学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讨论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提供作品分析和解读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高二课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等奖
高二课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等奖1、高二课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等奖一、教材编排:八单元:本教材的理念以及编排方式,都很有创意,与以往教材有着鲜明的区别。
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
四板块:每个单元又分为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
二、这套教材有什么特色?1、在分类和编排上与以往不同。
历来讲授作品无非是在内容、形式两方面机械地做些文章,作品尽管千差万别,但分析起来都是差不多的路数。
这套教科书则致力于打破这样的框架,依据小说的一些基本特质来区分为8个单元。
以这些特质作为组织教材的“纲”,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这样的编排使本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当于一本微缩型、简略型的外国小说史和小说创作论。
既有利于照顾到“面”,又有利于在“点”上纵深挖掘,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小说的系统性认识。
2、选文的可读性。
本来应该生意盎然的语文教育曾经在某一段时间里被扭曲得枯燥乏味。
恢复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力是我们的用力之所在。
故所选文章都有较强的可读性,面孔新鲜,覆盖面和地区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激情,有利于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苦差。
3、引入较新的学术成果,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认识。
有人曾经说过,教科书里的见解一般要落后于学术研究10年。
本教材致力于使新的、较有共识的研究成果进入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走出已习惯的阅读陈见,发现另样的进入作品的方式。
比如,在谈“主题”时,明确提出“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对于小说很难说是一个优点”。
在谈“人物”时,引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
在谈“虚构”时,区分“事实”与“真实”,明确指出“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4、深入浅出。
本书的难度按照高中生的中等水平设置。
其中许多话题其实牵涉的理论问题已经比较深入,但尽量采取较为浅显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多举例,多提示,少纠缠名词术语,使学生既易于进入,又知堂奥尚深,可以激发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篇一:《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桥边的老人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个以保卫西班牙共和国为己任的战士,一个跟随一支秘密队伍走遍法兰西各地的战地记者,一个老渔夫、一个漂亮的拳击家、一个能打飞鸟的优秀射手、一个惟一活着阅读过自己的讣文和唁电的人。
他是谁?海明威?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
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只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 一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人类战争史。
而战争的根源,说到底,就是人类中极度自私、贪婪、残暴之本性所铸成,所以战争是应该诅咒的,而更应该诅咒的则是人性中的顽劣与丑恶。
因而,人类对于战争的书写,不能总是去歌颂战争的雄壮及其最后的胜利者,更不能总是流于战争表面的生死搏杀的历史记录,而更需要通过战争的残暴、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中人们关系的极端复杂性,来烛照人性中常常隐藏着的那些正面与负面。
海明威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
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作者推介: 海明威---硬汉性格的自我塑造者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体”,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桥边的老人 教案(海明威)
桥边的老人教案(海明威)第一章:作品简介1.1 作品背景时间背景: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点背景: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某个桥梁附近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战争激烈,人民生活困苦1.2 作家简介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写作风格:简洁明了,注重节奏感,以对话和动作描绘为主1.3 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位意大利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每天在桥梁旁边等待儿子的归来老人对战争的残酷和儿子的失踪感到痛苦和无助故事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和与其他人物的对话,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第二章:人物分析2.1 老人形象分析描述老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经历等分析老人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儿子的思念之情2.2 其他人物分析描述其他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与老人的关系等分析其他人物对老人的影响以及老人与他们之间的互动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战争的残酷性通过故事中老人的经历和其他人物的描述,探讨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析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3.2 人性的脆弱与坚韧分析故事中人物面对战争和困境时的反应和选择探讨人性的脆弱与坚韧,以及人们在逆境中的生存意志和对希望的追求第四章:文学技巧分析4.1 对话的使用分析故事中对话的特点和作用探讨对话在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4.2 内心独白的手法分析故事中老人内心独白的特点和作用探讨内心独白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人物情感和思考方面的作用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阅读理解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5.2 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课堂互动和思考5.3 写作练习设计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故事中的老人或其他人物为视角,写一篇短文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六章:文本细读6.1 关键场景分析选择故事中的关键场景,如老人等待儿子的归来、与他人的对话等分析场景中的人物行为、对话内容和场景描写,解读其深层含义6.2 象征意义的探讨探讨故事中桥梁的象征意义,如连接过去与未来、希望与绝望等分析故事中其他物象的象征意义,如老人的手表、儿子的信等第七章:文化背景与影响7.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故事的影响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故事背景、人物命运和主题的影响探讨战争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长远影响7.2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对故事的影响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如何体现在故事中,如简洁明了、对话驱动等探讨这种写作风格对故事叙述和主题表达的作用第八章:批判性思维训练8.1 讨论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结局的合理性和可能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结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8.2 分析故事的道德观探讨故事中人物的道德选择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第九章:拓展阅读与比较9.1 推荐相关作品推荐与《桥边的老人》主题相关的其他作品,如《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和深入思考9.2 分析比较作品引导学生比较《桥边的老人》与其他作品的异同之处探讨这些作品在主题、人物塑造和写作风格上的相似与差异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课程回顾回顾整个教案的内容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10.2 创作与分享鼓励学生创作一篇以战争为主题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信件等形式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文本细读:关键场景分析和象征意义的探讨是文本细读环节的重点。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并分析《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掌握并运用相关的文学鉴赏技巧,如描述、分析、比较等。
1.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桥边的老人》的阅读与理解。
2.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2.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老人是否应该让年轻人先走。
2.4 探索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4 文化探索:通过查找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4.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4.4 文化探索报告:评估学生对故事背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桥边的老人》。
5.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如历史书籍、文化背景介绍等。
5.3 阅读理解测试题。
5.4 小组讨论报告模板。
5.5 文化探索报告模板。
第六章:教学安排6.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背景,阅读课文《桥边的老人》。
6.2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情节,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
6.3 第三课时:探索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6.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文化探索成果。
6.5 第五课时:总结课堂内容,进行阅读理解测试。
第七章:教学建议7.1 在阅读课文时,鼓励学生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疑问。
7.2 在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战争背景下人性关怀的思考和感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概述:介绍小说《桥边的老人》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
3. 主题探讨: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在战争背景下对人性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小说文本。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战争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学习。
2. 情节概述: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使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给予学生反馈。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小说情节,补全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分析并描述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释你的理由。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阅读其他有关战争背景的小说或文学作品,比较其与《桥边的老人》的异同。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人物形象的分析。
3. 故事道理的领悟。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隐含的人性思考。
2. 故事道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辅导资料:相关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的文章。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桥边的老人》,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情节: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掌握故事的发展。
4.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老人、儿子等。
5. 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八、拓展延伸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类似道德问题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
九、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道德问题上的认识和做法。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阅读相关辅导资料,加深对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目标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小说《桥边的老人》的背景介绍。
2. 故事情节的概述。
3. 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性格特点的描述。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小说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深入分析。
2.2 教学难点1. 对小说中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解读。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演示:使用PPT等教学手段,展示小说的背景和情节。
2. 文学作品分享: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比较。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1. 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阅读动力。
4.2 教学展开1. 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4.3 教学总结1. 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评估。
2. 学生讨论参与度和思考能力的评估。
5.2 教学反馈1. 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的反馈收集。
2. 对学生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1. 让学生预习小说,了解故事背景。
2. 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作为拓展学习。
6.2 课中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桥边的老人教案锦集6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锦集6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阅读并仔细玩味小说的情节,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2.了解小说的表达角度和表达人称及其与内容题旨的呈现关系。
教学重点:1.玩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题旨;2.了解本文的表达角度和表达人称。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研读课文,读、思、议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由旧学《老人与海》导入二.作者介绍:1.学生展示作者材料搜集成果。
2.教师补充。
3.明确〔见相关资料〕三.研读小说内容:〔一〕整体感知:你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二〕重点精读:1.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明确: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慌乱。
〔第一段〕2.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并与之攀谈起来呢?明确:人们都竞相逃命,可这位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3.认真阅读课文中两人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提示:〔1〕在谈到家乡时,老人的反响怎样?明确:“露出笑容〞“便快乐起来,微笑了〞(2)在谈话中,老人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明确:动物,老人担忧自己家的动物。
〔3〕老人急着逃跑吗?明确:不急。
“一动也不动〞“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上的尘土中坐下去〞4.思考:〔1〕老人为什么“微笑〞?透过老人的“微笑〞,你能读出什么?明确: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
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2〕老人为什么不自己逃命,而只担忧那些动物们呢?明确:a.老人无亲无故,动物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人。
表现了老人的孤独和蔼良。
而且此处爱的温暖与正发生着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老人太累了,走不动了。
c.老人对家乡爱恋,对动物不舍。
d.老人对未来的生活茫然,家没了,他不知该去何方。
5.把握题旨:通过阅读这篇小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揭示了战争的残忍与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情怀。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布置的思考题: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反馈:(1)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桥边的老人》,编写一个故事梗概。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刻画,选取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人物,写一段评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桥边的老人》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是一首温馨而感人的诗,可用于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等课程的教学。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风采,培养学生感恩爱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桥边的老人》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学习《桥边的老人》的意义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欣赏能力;3.发现文本中诗歌的内容和韵律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亲人、老师等人,关爱他人,建立道德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将一段关于毛泽东的简短介绍投影展示给学生,同时提问“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你们是否听过他的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呈现词句教师播放《桥边的老人》的音乐和朗诵,让学生倾听音乐和声音,感受诗歌的和谐与美。
接着,教师根据诗歌的韵律、情感等要素,整体呈现诗歌的内容,如:“黄昏时我常常在天桥上,会见一个老人孤独地坐着,我们是陌生人,他可能不会再见我,我也可能不会再见他,但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讲解诗歌要素基于学生已经了解的诗歌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感受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韵律。
针对学生的认识程度,教师适度讲解诗歌的要素,如诗歌的韵律、节奏感,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意义等。
4、小组朗读教师安排小组讨论和朗诵诗歌。
小组中,每名学生都要朗读一段诗歌,其他小组成员负责听取、辨析每一段的声音、情感和韵律等。
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学生能够获取其他组员的反馈和建议,并借此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个人创作教师发放笔和纸,让学生自由地写一篇感谢父母、亲人或老师的文章。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写完后,提醒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班级分享会上,供其他同学阅读。
6、结尾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次教学过程,总结所学,并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题和作业,如:“为什么我们要感恩他人?”“你在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想过老师、朋友或亲人?”等等。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桥边的老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桥边的老人》,让学生感受人性的善良与道德的困境,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桥边的老人》是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桥边卖苹果,被一位年轻人欺骗的故事。
2.2 课文结构导入: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桥边的老人》。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的理解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
5.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桥边的老人》,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6.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6.3 课文讲解(15分钟)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课前准备:1、请学生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2、自读文章,体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
说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这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出自什么作品?明确:老人与海海明威曾经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强悍的老人形象――“硬汉子”圣地亚哥。
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
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
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
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
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
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海明威也正是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创作上有何特点?明确: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欣赏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为我们叙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3)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桥边的老人这一特殊群体。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桥边的老人》,巩固生字词。
(1)桥边的老人代表了哪个群体?(2)课文通过桥边的老人这一形象,传达了怎样的价值观?3. 选做:以桥边的老人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4. 学生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桥边的老人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能够概述故事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就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和分析。
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桥边的老人》这篇短篇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故事概述: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
3. 人物分析: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4. 社会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3. 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4.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社会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故事概述:学生总结故事主要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主题思想。
4.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动机。
5. 社会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社会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积极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1. 小说原文:《桥边的老人》原文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小说背景的历史资料,社会新闻报道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4. 讨论指南:提供一系列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桥边的老人 教案(海明威)
桥边的老人教案(海明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小说《桥边的老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运用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对战争的厌恶;(2)提高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注弱势群体;(3)引导学生反思人生和社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梗概:《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战争期间,守候在桥边等待儿子的故事。
小说通过老人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
2. 教学重点:(1)海明威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2)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3)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小说情节,初步感受作品氛围;2. 课堂讲解:结合小说内容,讲解海明威的写作技巧和作品主题;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的理解;4. 写作训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篇以“老人与孩子”为主题的故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预习中的感悟和疑问;3. 课堂讲解:讲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5. 写作训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篇以“老人与孩子”为主题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的理解。
(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桥边的老人》。
2. 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参考译文、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引发对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信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关注点。
4. 选择一篇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教案
第一课时
(一)本单元的要求是:
、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1
、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 2
称;、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
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 4
制。
是第一单元(二)《桥边的老人》
的第一篇课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
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32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4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进入文本
(一)作者简介
),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1961海明威(1899—
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18医生家庭。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
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他的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武器》《太阳照样升起》早期长篇小说《永别了,的主要代表作。
(二)文题解读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
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三)理清思路
这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选材典型。
小说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
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文章的构思和取材是巧妙和独特的,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
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作者通过将撤离人群的逐渐稀少、远去,战争越来越近的紧张感与老人从始至终的缓慢平和的语调,与战争毫不相干的谈话内容冲突着,把小说一步步推向高潮,让人不禁为老人的安慰担忧,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题。
(四)具体解读
1、阅读第一段,讨论叙述语言的特点
问题1:本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问题2: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
明确: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渡照应。
: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3问题
明确: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2、阅读主体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小说主旨
问题1:“我”与老人的问答有多处矛盾,试举例说明。
明确:如“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心不在焉。
问题2:为什么会产生“答非所问”的对话?
明确:两人身份不同。
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问题3: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何关系?
明确: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3、阅读最后一段,讨论结尾的表达作用
问题:小说的结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结局,还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2)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四、布置作业
1、仔细阅读全文,感受文中形象
2、了解叙述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1、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2、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3、阅读主体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小说主旨
一、品析鉴赏
(一)老人形象
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
效果的画面,又佐以后文对于“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剔透地写出生活现实,烘托出了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
通过其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简简单单的饲养员,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时的心态,这与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面对战争的那种一心想着撤离的恐慌,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时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表现不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然而并非他不恐惧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来临,死亡的即将到来,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二)我的形象
“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
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
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场面描写和与老人的谈话以及催促老人离开这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我”是对老人同情的,对战争厌恶的。
(三)叙述视角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
讲述故事。
“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
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w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结合“准备与预习”第三题,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4、《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小说一开始,是一段场面描写: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坐在战火即将燃至的桥边,似乎这是一个“全知”的叙述角度。
只是随着第二段的进入,“我”的出现,才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然而,虽然用了第一人称,有“我”的参与,“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述。
作者是在讲述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
.(四)人物对话
1、对话设计富有张力,看似简洁,却蕴涵大量的信息
2、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
小说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心理。
二、主旨探讨
明确: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
《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
小说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
三、作业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