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

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第一组的得到1元钱的

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钱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

感受。

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这种结果中第一组的结果就是认知和想法协调,第二组认知和想法不协调。

当得到1元报酬的人,中间有情绪的时候,就选择用改变行为,从中找到有趣的事情来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觉得任务有趣、有意义。

这就是第一点: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那个班级有个非常优秀的'家委会,尤其是在给孩子买礼物

这里特别的大方,那个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华丽的水壶,可

是孩子并不觉得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接手之后,就果断把礼

物这点给卡掉了,换成了奖状,不换物质,用表现积分兑换奖状,

最后以奖状的数量来兑换礼物,所以在角色上让孩子成为了主动申

请礼物的人,那么自己的想法就会改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点:改变想法,使想法符合行为。在给孩子奖状的时候,就已经备注了,几张奖状可以换什么奖品,而奖品从一开始的昂贵的

奖品,变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铅笔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

关注奖品是什么了,更多的关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获得奖状以此来

标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本书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过的类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