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单选1.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A.人口众多B.市民殷富C.交子的出现D.商业繁荣2.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C.南宋 D.明朝3.关于中国古代外交,错误的说法是()A.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B.贸易、互派使节、宗教人士往来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C.南宋时水陆两条丝路并进,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要位D.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4.如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A.南朝 B.唐朝C.北宋 D.南宋5.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朝农作物平均亩产约1.5石,而宋代平均亩产约2石,比唐代高约30%……而且农产品种类也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宋朝较唐朝农业更发达的原因不包括()A.宋朝政府注重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和引进B.宋朝人口数破1亿,劳动力有增加C.宋朝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农业工具的改进D.宋朝社会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苦6.“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经济格局完成于()A.南北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7.反映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是()A.交子的出现B.植棉淮河流域C.引进占城稻D.景德镇成为瓷都8.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主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①广州②连云港③泉州④天津港。

A.①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④9.宋代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史》也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记载,出现该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B.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10.下表是科举考试在不同时期南北方状元人数的对比(单位: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C.统治者更重视南方人才D.南方社会环境比较安定11.宋代商品经济呈现繁荣局面的突出表现是()A.“苏湖熟,天下足”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江南的瓷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2.“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最后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视频资料,感知体会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概念,从而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依据历史资料概括自己的观点。

2.通过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形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体会到当时中国经济的先进性,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从而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与表现。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南宋海船》《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和《南宋纸币铜版拓片》图片、相关史料、PPT 课件。

●导入新课【导入一】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与商业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货币,包括贝壳、铜钱、铁钱、白银、黄金等。

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自主探究:同金属货币相比,纸币有哪些优点?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导入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信你早有所闻。

其实,早在唐代,曾先后任杭州和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就对苏杭的美景极尽赞美之词。

晚年回到北方的他,在《忆江南》中表达了对江南的无限眷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描述过江南的美丽与富足。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更是广为流传。

唐宋时期为什么会对江南有这么多美好的描述?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新课讲解一、经济重心的南移师: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及技能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2.过程及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及区域扩展、商业及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及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及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

难点:商业贸易的繁荣。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所以,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3.商业贸易的繁荣动脑筋:展示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北宋开封城平面图,提出问题:《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北宋开封城平面图》的比较,你发现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北宋开封城平面图宋朝时,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而广布于街衢大道和宅巷之中。

材料研读:材料一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长安中鬼材料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

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材料三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新唐书·百官志》材料四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一、选择题1.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射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

下列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A.“苏湖熟,天下足”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D.“一半胡汉似汉家”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3.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A.蔬菜类品种丰富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C.城市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5.宋朝的对外贸易非常频繁,出海贸易的商人应该向哪个部门报批()A.市舶司B.中书省C.三司D.十三行6.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7.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A.隋朝时期B.唐朝时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8.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A.市舶司B.蕃坊C.蕃学D.宣政院10.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②在“瓦子”里听说书③在“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④去“夜市”吃夜宵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11.下列有关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说法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B.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适宜农业发展C.唐朝初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12.移动支付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使电子货币开始普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如下图)出现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北宋时期A.各民族间贸易频繁B.都市生活丰富多彩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对外贸易兴盛发达13.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是在:A.东晋B.隋朝C.南宋D.明朝14.下列关于宋代对外交往的叙述错误的是A.宋代政府禁止海外贸易B.宋朝的商船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C.宋代政府曾经设立市舶司D.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15.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A.东京B.景德镇C.广州D.泉州16.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
技能目标:知道宋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吗?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又是怎么回事?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宋代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师:课件出示两宋农业与手工业发展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宋代经济与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发展?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二)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价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教法:讲授——问答法、直观展示法、创设情境法、史料教学法学法:探究学习法、史料阅读分析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财从何处来?(1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设问】大家经过前面两课的学习,了解到宋在不同时期里与辽、西夏、金议和,给予岁币。

宋朝哪来这么多钱呢?之前不是说宋朝“积贫积弱”吗?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探秘大宋的生财之道吧!尝试解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本课,关注宋朝如何“生财”。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从简单处着手,制造出思维上的冲突,引导学生从已知去探究未知,从而导入本课内容。

二、《清明上河图》中的钱财流动(31分钟)师问: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第44页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给大家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生答:人群熙熙攘攘,有很多店铺和流动摊贩,还有大大小小的船。

师说:大家看得很仔细。

我们就以画上的店铺和船为线索,串联起这节课。

教师用闻名天下的《清明上河图》作为探秘大宋生财之道的钥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上的内容,使学生捕捉到本课的信息点,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利于提升学生观察和分析图像的能力。

(一)何以生财?(11分钟)【教师设问】大家来观察画作的另一部分,能找出画中有哪些酒肆吗?【学生行为】仔细观察画作,寻找酒肆。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师问:从画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北宋开封城内的酒肆之多。

大家想一想: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经营酒肆?生答:肯定是赚的钱多才会纷纷开店。

师问:好。

从酿酒的角度出发,是什么奠定了酒业繁荣的基础?生答:酿酒的原料充足,粮食富余。

师说:对,粮仓充盈才会有富余的粮食用于酿酒,才会出现大量的酒肆酒家。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初⼀)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部编版(初⼀)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第⼆单元辽宋夏⾦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标:知识与能⼒: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宋代茶叶普遍种植;棉花的推⼴;两宋时期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交⼦的出现;宋代海外贸易的发达、重要港⼝极其市舶司的设⽴。

过程与⽅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了解⾃唐朝中晚期⾄五代、宋朝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南移的情况。

如两宋时期,政府在外贸港⼝设⽴的市舶司、交⼦在四川地区的出现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思考和总结这⼀时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提⾼学⽣理解分析问题的能⼒。

北宋出现的交⼦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

以此增强学⽣的民族⾃豪感。

⽐较北宋都城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前代的结论,培养学⽣运⽤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南⽅商业的繁荣难点: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三、教法学法:应⽤多媒体课件,运⽤启发式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导⼊新课:“苏湖熟,天下⾜”据说是南宋时候的民谚。

元代任仁发的《浙西⽔利议答》⾥提过。

意思是:这个地⽅的粮⾷丰收,⾜于解决全国⼈⼝的吃饭问题。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

这些地区不仅⾃⾝⼈⼝稠密,还要运出⼤量的粮⾷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有“苏湖熟,天下⾜”,“苏常熟、天下⾜”,“湖⼴熟,天下⾜”的民谚。

(⼆)、讲授新课:⼀、农业的发展:1、南⽅农业发展原因:⾃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材料⼀:五代之后,北⽅历经靖康之难、宋⾦对峙、蒙古灭⾦…北⽅战乱不休。

南宋时期,南⽅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1)南⽅安定的社会环境(2)北⽅⼈⼝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充⾜的劳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 B. 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11.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2.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时间。

3.概括唐朝中晚期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学习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宋朝时,哪一作物的种植区域推广到东南地区?哪一作物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3).手工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三个行业?4).我国的瓷都指的是哪里?南宋时,哪个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5).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两个?宋朝出现了哪些新的“市”?6).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的朝代、地区、纸币的名称。

8).经济重心的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完成?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唐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

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 )A.农业繁荣B.手工业繁荣C.商业繁荣(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是在什么时候?五、〔课堂小结〕:(2')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单选1.“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A.唐朝B.南朝C.北宋D.南宋2.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

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反映南移完成的是()A.临安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B.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C.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D.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3.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4.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

这一变化表明了()A.康乾盛世的出现B.科学技术的突破C.对外贸易的发展D.经济重心的南移5.宋代,南方人口明显超过北方,流传着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说明()A.国家统一完成B.经济重心南移C.文化科技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7.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不正确的是()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唐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C.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8.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下列图中文物对我们了解宋代海外贸易有帮助的是()A.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B.唐三彩俑C.宋持罗盘陶甬D.蒸汽机9.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10.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A.海河流域B.淮海流域C.长江流域D.钱塘江流域11.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宋代时期的经济状况,了解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了解宋代时期的商业贸易状况,掌握其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

3.认识绍兴市场的兴起与特点。

4.了解宋代时期的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掌握其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概述。

(2)商业贸易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

(3)绍兴市场的兴起和特点。

(4)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方法:(1)探究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反思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

(2)阅读法:教师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思考、阅读、理解中掌握商业贸易和绍兴市场的兴起和发展。

(3)比较法:教师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和理解钱币和农业税收政策特点及其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猜谜题。

(1)出谜面:·我是一种发现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中央政府一定数量的钱币。

·人人来使用我,可我有重量、大小、资料等不同。

·我的正面上写着圣贤名言和时代吉祥语,背面上刻着我的价值和当权者姓名。

(2)提示:当然,这不是硬币,而是一种古代货币。

(3)解答:这是古代的纸币。

2.阅读活动:分组阅读《宋朝社会经济概述》。

(1)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3-5人,各小组阅读相应章节并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掌握宋代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明确宋代时期商业运作方式和其特点。

3.总结讨论:学生围绕宋代时期商业贸易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变化进行总结和讨论。

(1)教师提问:·宋代时期商业贸易有哪些特点?·宋代时期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2)学生回答:·宋代时期商业贸易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商业贸易集中在市场,市场商人垄断经济。

②富户经商比例高,使得商人阶层得以壮大。

③商业贸易节节发展,保障了商品的流通。

·宋代时期商业贸易发生了以下重要变化:①货物经营范围扩大,网络较片面。

9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含答案)

9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含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宋代南方经济繁荣的原因。

2.掌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3.知道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4.认识到宋代经济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重点难点】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农业的发展1.时间:从至。

2.原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宋代南方经济繁荣的原因)(1)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和劳动力。

(主要原因)1(2)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南方政府重视生产3.区域开拓: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的开发。

4.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1在江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北方人口的南迁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这也说明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手工业的兴盛1.特点两宋时期,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成就突出。

2.表现2“苏湖熟,天下足”。

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

苏指苏州,今江苏苏州一带,太湖以东。

湖指湖州,今浙江湖州一带,太湖以南。

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加上此地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民精耕细作,农作物一年两熟,上田亩产达五六石,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意思是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收成好,天下粮食就充足了。

这句话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我国粮食重要产区,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3景德镇原名昌南镇,那里的窑场始烧于五代。

昌南镇有优质的制瓷原料,交通也很便利。

北宋时,从全国各地来了不少工匠,使这里的制瓷业迅速兴起。

宋真宗时,这里进贡的瓷器都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

到南宋时景德镇的制瓷业有了很大发展,有瓷窑三百座。

工匠注意吸取各地名窑的长处,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和工艺水平,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景德镇出产的各类瓷器,大量远销各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第1页(共23页)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邻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XXX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研究。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B.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XXX11.下面常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开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揣度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XXX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第2页(共23页)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宝鸡一中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宝鸡一中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个性化设计
问题反馈
方法指导
【质疑、反思(教后记)】(请把本课知识框架整理在课本上)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6.材料一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然后依据画出来的船图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中国三四百年。……同时,宋代北自京东路,南至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对外经济交流较前代有迅速发展。
3.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3)材料三中宋政府对海外贸易持何种态度?宋朝的对外贸易对今天我们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启示?
【课后拓展】(二选一,在单子上附纸完成)
1.结合课本,浏览名画《清明上河图》,看看从这张画里,你能得出什么信息?(例:图中城市是哪?旅客住在哪?有什么娱乐?等等)
2.观察课本57页《耕获图》,想想这些农民种的是什么?并完成课本60页思考与判断,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掌握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宋代经济的发展》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展示了宋代经济的繁荣景象,让学生了解宋代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宋代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往往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掌握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宋代经济繁荣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难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历史史料和相关学术资料。

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宋代经济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宋代经济的发展。

2.呈现(10分钟)介绍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让学生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进行批判性思考。

4.巩固(5分钟)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宋代经济特点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案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初一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知道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的原因与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2.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2.难点: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自主预习(一)农业的发展1.由越南传入的,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2.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3.南宋后期,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地区。

(二)手工业的兴盛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地区的丝织业生产发达。

2.棉织业: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3.制瓷业: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4.造船业: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都市:宋代商业繁荣超过前代。

和是最大的商业都市。

2.纸币:(1)产生:前期,地区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发展:南宋时,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影响: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3.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外贸港口:、。

(2)贸易范围: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3)管理机构: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

四、合作探究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概括宋代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3.宋代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五、巩固提升()1.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A.水稻 B.小麦 C.小米 D.玉米()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期市场上通行“会子”和“关子”。

这一现象说明宋朝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科技进步 C.海外贸易扩大 D.商品经济发展()3.《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宋真宗时在农业上引进的农业品种是什么?有什么样的优点,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宋诗纪事》
2.这句谚语表明了什么?
光州光山场买茶三十万七千二百十六斤……子安场买茶二十二万八千三十斤,……
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材料四:《梦溪笔谈》材料五:宋《遯斋闲览·证误》
3.以上两则材料介绍了宋朝什么经济作物品种的发展?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的增加,品种的丰富,从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
材料六:“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绪如缫丝状,不劳纫缉,织以为布。

自闽广来者,尤为丽密。

” --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4.材料主要介绍了南宋时期纺织业比较发达,介绍两宋时期纺织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七:“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5.这里描写宋朝时期什么瓷器?南宋时期,哪一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材料八:诸州岁造运船,至道未三千三百三十七艘;天禧末减四百二十。

-《文献通考》6.材料八主要描写北宋时期造船业发展的情况,除此之外你知道两宋时期造船业成就还有哪些?
三、商业
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大抵杭州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至观桥下,无有一家不买卖者。


材料九:《东京梦华录》材料十:《梦梁录》7.材料描述的是两宋都城生活风貌,从中你看到哪方面的繁荣景象?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材料十一:《梦梁录》材料十二材料十三:货郎图 8依据材料说一说宋代商业有什么新的变化?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
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
宽民力也。

材料十四:纸币材料十五: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9.材料中纸币出现在哪一时期,纸币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中出现了一部门,这部门的名称是什么?
四、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
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十六:《史记》材料十七:《宋史》
两则材料说明了说明现象的发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