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分区方法再认识

合集下载

方言概说

方言概说

方言概说菏泽市教育信息网 2012-8-22方言概说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地域分支。

它不是同普通话并列的独立语言,而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根据各方言的特点,按地域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七大方言区”是国内较普遍的一种分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现在也有十大方言区的说法。

)(一)北方方言区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汉民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一带。

(二)吴方言区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四。

分布地域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镇江不在内),浙江省大部分。

(三)湘方言区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

分布在湖南省除西北角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四)赣方言区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四。

分布在江西省除东北沿长江地带和南部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五)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

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

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地区说客家方言。

(六)闽方言区闽方言区分布在福建省,广东的东部潮州、汕头一带,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

闽方言可分为五个片:1.闽南方言(厦门话为代表);2、闽东方言(福州话为代表);3.闽北方言(建瓯话为代表;4.闽中方言(永安话为代表);5.莆仙方言(莆田话为代表)。

闽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二。

(七)粤方言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左右,分布在广东、广西两省。

根据我国国情,汉语方言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与民族共同语并存。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立即禁止和消灭方言。

但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推广普通话对于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

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有颇大的影响力,所以,我国人民应积极大力推广普通话。

第五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

第五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

第五章汉语方言的分区第一节汉语方言分区概说一、分区的目的为方言分区是为了如实地反映方言差异的状况。

二、分区的标准(一)语音是划分汉语方言的主要标准划分方言,是根据语言特点给方言分类,因此,要划分方言,需要根据语言特点制定分类的标准。

汉语方言情况复杂,划分方言时要使用种种标准。

在众多的标准中,首先要分别主次,即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

主要标准指方言口语中出现频率高、覆盖面大的语言特点,次要标准则出现频率相对要低一些,覆盖面也小一些。

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语音特点往往明显,容易被感觉到。

人们对汉语方言特点的感受主要就来自语音。

而且语音特点具有对应性、系统性,容易掌握,用来区分方言的功效比较高。

相比之下,词汇、语法特点的功效就比较地不明显,不够系统,掌握起来也不如语音容易。

由此可见,语音、词汇、语法在区分汉语方言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等的,相对说来,语音应该是区分汉语方言的主要标准。

以语音作为区分汉语方言的主要标准,有一种不同的看法认为:目前人们对汉语语音的研究比较多,了解自然比较多,自然倾向于把语音作为划分方言的主要标准;如果今后词汇、语法的研究取得进展,选择语音作为主要标准的情况就有可能改变。

这一看法如果是指今后方言分区中词汇、语法的比重会有所增加,大概是合理的。

但如果是认为以语音为主的情况会发生变化,则可能性不大。

因为汉语方言的差异以语音为最大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人们历来也是这样看的。

这一事实相信将来也不会改变。

(二)语音标准中的历史标准和非历史标准汉语经历长期演化,分化成了不同的方言。

从语音方面为汉语方言分区,就要观察汉语从古至今分化过程中的语音变化。

上古时期汉语方言的情况难以确知。

但隋唐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东晋以后的社会变迁使目前汉语方言分布的基本格局开始形成。

因此,一般情况下,这一观察以中古时期作为起点是适宜的。

通常可以就现代方言和中古语音特点以及地区分布、居民来源等进行比较研究。

说现代汉语方言分区

说现代汉语方言分区

要 的争议 有客赣 语 的分合 ,晋语 、平话 能否 单独 分为 一 区 显然不是。假设方言分区的目的是为了找 出楚河汉 等 ,之所 以分 区 的结 果有所 不 同,且有 较大 争议 ,各个 结 界 ,类 似于 之 前认 为方 言 之间存在 截 然的客 观界 线这种 观 论 背后反 映 的是学者 们对 方 言特 征 的认识 、分 类不 同,从
笔者 选择 两者 中间 ,认为 方言 既不是 完全不 可分 的整 的分 区说 。这 1 0 个 大 区 分别 是 : 官话 、晋 语 、吴 语、 徽 体 ,也 不是 内部结 构泾渭 分 明的 。可 以说 ,除 了一些 自然 语、湘语 、赣 语、客家话 、粤 语 、闽语 、平话 。 这 其 中的分 歧是 显而 易见的 ,从章 太炎 、黎锦 熙到 赵 地 理 的 阻隔一 一 高大 的 山脉 、孤独 的海 岛、 荒芜 的大 漠 , 其 他地 区方 言 的分 界线 多半是 模糊 的 。于 此看 来 ,笔者似 元任 、李方 桂 的汉语八 区九 区说 到当代 的八 大方 言 、七 大 乎 处于 一 个尴 尬 的立 场 ,既 然方 言即 不可 分又 有 内部差 方言 一直 到较近 提 出的十大 汉语 方言 。就近 些年 来说 ,主 异 ,难道 前人 所做 皆为徒 劳之举 ?
关键 词 :方言分 区;观 点争 议 ;分 区意义 ;分 区方法
呈现 出来 ,这种 “ 方 言划界 ”是为 了方 便研 究和说 明而进
“ 研 究 方 言的 分 区对于 汉 语方 言 学来 说 ,既 是研 究 的 行 的分类 ,并且 这些 界限并 不是不 可动 摇 的,而 是可 以根 起 点 ,也是研 究 的终 点 ,是 检验研 究水平 的标尺 。 ” 据 实际情况 调 整修 改。 出于这种 目的进 行 的方言 分区 ,其 在 方 言学史 上 ,学者们 关于方 言分 区 的观点众 多 。有 意 义是不 可否 认的 。为 了达到这个 目的,就避 免 不 了划 定 些方 言学 家认 为方 言之 间 并没有 分 界线 , 他 们 认为 方言 是 方 言界线 的需要 。

第2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

第2章 汉语方言的分区


O湘南片共10个县市。
①汝桂小片:汝城县、桂东县两个县 ②资宜小片:共6个县市。资兴市、安仁县东南部、汝城县、 桂东县、宜章县、新田县 ③临桂小片:临武县、桂阳县两个县

土话
土话分布于湘粤两省交界地区,宜章县、桂阳县、 临武县、嘉禾县、蓝山县、新田县、宁远县、 道县、双牌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

湘语
以长沙话为代表。 分布在湖南大部
。 湘语的特点是一部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 浊声母清化后不送气。 形成于战国初年,晚于吴语,源于古楚语。

粤语
广州话为代表。 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侨 分广府片、四邑片、雷州片、钦廉片等,内部
。Leabharlann 差异不大。 古阳声韵、入声韵对应整齐,保留了《广韵》 的音韵格局。 秦前后形成。
以南昌话代表。 分布在江西大部 。 古浊塞音、塞擦音今清化后一律送气。 形成于东晋以后。

赣语


徽语

分布在安徽南部旧徽州府、浙江西部旧严州府及江西 省东北怀玉山以北地区
塞音、塞擦音声母送气的多。 广西中部的汉语方言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之间的 交通要道附近。 古全浊声母今不送气。 分桂南片与桂北片。


客家话 湖南省的客家话主要分布在湖南省东部与江西省 相邻的地区,以及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相邻的一 些地方。 O湘东片共8个县市。
①平浏小片:共5个县市。平江县南部和东南部、浏阳市东 部、东北部、东南部的山区、醴陵市与浏阳市交界的 地带、江永县、江华县 ②炎茶小片:共3个县市。炎陵县、茶陵县、攸县
①湘双小片:共6个县市。 湘乡市、韶山市、娄底市、双峰县、安化县东坪镇、 衡山县后山地区 ②涟梅小片:共4个县市。涟源市、冷水江市东部、安化县 梅城镇、宁乡县上宁乡地区。 ③新化小片:新化县、冷水江市两个县市。 ④武邵小片:共9个县市。 邵阳市、邵阳县、邵东县、新邵县、武冈市、洞口县南 部及东南部、隆回县南部、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 ⑤绥会小片:绥宁县南部、会同县两个县。

现代汉语方言七大区

现代汉语方言七大区

关于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比较通行的观点是“七区说”,也就是把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个大区。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这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官话”名称的产生,也说明北方话体现了汉语发展的趋势,它作为基础方言的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种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或上江官话;江淮官话或下江官话。

北方方言的语音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共同特点包括:1.古全浊声母清化,例如“富”和“父”的读音都没有分别。

2.平声分阴阳,全浊上声归去声。

绝大部分地区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分派情况相当一致。

3.辅音韵尾少,没有〔-p〕、〔-t〕、〔-k〕和〔-m〕。

吴语吴语历史十分久远,可溯源到三千年前先周时代太伯、仲雍的南迁。

自东晋开始,吴语不断受到中原文化冲击,受中原汉语影响。

明清以来出现用吴语写成的昆曲、弹词和小说,显示了吴语不朽的文化价值。

现代吴方言的分布区域,包括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崇明岛,江北沿岸靖江、启东、海门三县和南通东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和江西省的少数地区。

现代吴语,其“古老性”突出地表现在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浊塞音、浊塞擦音、浊擦音声母〔b〕、〔d〕、〔g〕等。

吴方言有一批复合词,词素次序正好与普通话相反,如“闹热”(热闹);有一些特有词已被普通话吸收,如“尴尬”、“煞有介事”等。

湘方言湘方言或称“湘语”、“湖南话”。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湘方言不断受邻近方言的影响,“纯粹”的典型湘语已难寻找。

湘语的形成晚于吴语,但湘吴自古有近亲关系。

这一辽阔地域大概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我们不妨把“南楚江湘”看作上古时代的一个方言群,它是“楚语”的嫡亲或支系,和吴方言也关系密切。

湘方言较为突出的语音特征是:1.古浊音系统在南片湘语中保留较完整。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方言区用语言来化分,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其中,北方言区,还可以划出,东北方言区,中原方言区,北河言区,西北方言区,西方南方言区,按官方对方言细化解释。

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也叫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作为代表,通行地域最广,占汉语通行区域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最多,也占汉语使用人口的四分之三,达七亿多人。

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强,语法结构上差别较小,词汇方面的一致性也很强,语音方面的分歧也不是很大,从东北的满洲里到西南地昆明,直线距离约三千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两千公里,在这样大的范围内,互相通话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大面积范围内语言如此高度一致,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北方方言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浊塞音、浊塞檫音声母,古代汉语中的这些浊音声母都变成了清音;辅音韵尾很少,只有舌尖前鼻音韵尾和舌尖后鼻音韵尾两个辅音韵尾;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入声消失。

根据特点,一般把北方方言分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吴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苏南部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海话和苏州话,使用人口约七千万。

吴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有一整套浊音声母浊塞音和浊塞檫音;没有舌尖后音声母;韵尾较少,普通话前鼻音韵尾一律读做后鼻音韵尾,普通话复韵母的韵尾脱落变成单元音韵母;有七-八个声调。

3.湘方言湘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在三千万以上。

主要的语音特点是:部分地区有比较完整的浊塞音、浊塞檫音和浊檫音声母;声母h、f不分;声母n和l混用;入声调没有塞音尾。

4.赣方言赣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也在三千万以上。

赣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其它方言那样突出的特点。

学好普通话 南北方言需分清

学好普通话  南北方言需分清

目前,“国学热”、“汉语桥”等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加入到了学习汉语言表达艺术的行列当中。

其中也包括我国各个省份的学生,但我国地域广阔,民族语言习惯繁多,形成了各个地方的方言。

我们学习普通话与口才,首先需要客服的就是这些方言发音习惯。

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指出,要想克服这些习惯,就要先了解自身的地方性语音问题在哪里。

与此同时,普通话与口才教学的教师也应该掌握各地学生的语言发音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纠正,具体方法如下:一、方言分南北纵观全国各地的诸多方言,南方方言种类繁多而北方方言种类少。

南方方言通常用省份、地名来命名,像吴、湘、赣、客、粤、闽等都是南方方言。

而北方方言种类少,也没法拿省份来命名,所以除南方方言外,通称北方方言。

1、南方方言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大分支外,还夹杂着许多细小的分支,比如广东一省,就至少有三种南方方言的分支:属于粤语的“白话”(广州话)、属于闽语的“潮汕话”,还有属于客语的“梅县话”。

所以说南方方言种类甚是繁杂。

2、而北方方言种类单一,但它的覆盖面却要比南方方言大得多。

使用北方方言的地区包括华北、西北、西南、江淮等地。

除广西、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外,长江以北,云、贵、川,湖北大部,湖南西北,广西西北,都以北方方言为主。

说汉语的人群中,有七成是说北方方言的,北方方言几乎占据了全国汉语地区四分之三的地盘。

二、南北方言有着显著的“腔”和“调”的区别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南腔北调”的这个说法,那为什么说南是“腔”,北是“调”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1、北方方言的“调”北方方言覆盖地域广阔,这样广阔的领域,如此众多的人口,说起话来实际上内部分歧却相当小。

从满洲里到昆明,从南京到酒泉,相距上千公里,然而言语交流上却没有太大的困难。

这是因为北方方言通常是各个朝代的“官话”。

官话就不同于俗语,可以随便说说。

官话讲究表意统一,所以历来北方官话趋同,沿袭至今,北方方言也就趋同了。

方言区域划分

方言区域划分

七大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是指我国根据语音方面来划分的七大地区。

七大地区的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语南、北、西三面长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面。

我国七大方言区主要根据语音方面来划分的北方方言:他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

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西南和江淮方言等四个次方言。

吴方言:分布在上海、江苏东南部,镇江以东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上海话为代表。

湘方言: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赣方言: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部和广西南部,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粤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中部、西南部、北部,广西的东部、南部,以及港澳地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闽方言: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省东部和浙江省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台湾省大部分汉人居住区。

也有将闽方言分为闽北,闽南二方言,于是又有八大方言区之说。

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

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

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

实际上它是汉语各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现在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就是在“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官话方言通行于长江以北各省全部汉族地区;长江下游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省除东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区;广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区;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少数民族区域以外的全部汉族地区。

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

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

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李如龙一、汉语方言的分区是汉语方言学的重要课题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从中国现代语言学兴起时就受到关注了。

现在看到的最早为汉语方言区的是章太炎(1900:《訄书》),他是中国传统小学到现代语言学转折发展中的大家,他的《新方言》是继承扬雄《方言》传统的两千年后的力作。

稍后的黎锦熙、赵元任、李方桂等都为此做过努力。

为什么关于方言的分区会得到第一代语言家们的关注呢?从客观上说,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在悠久的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的征战、分合、流徙、移垦,却又未曾分裂为不同的国家,反倒是诸多民族相互融合,民族间还形成了统一的书面共通语,然而在口语中则存在着品种繁多,差别巨大的方言。

十里异音,一地多语的现象,随处可见。

现代语言学从古代语文学的书斋里解放出来,致力于现实生活的语言研究,学者自然要关注方言的研究。

究竟汉语有多少种方言,这是人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便是“方言研究必从分区开始”的道理。

然而殊异的方言区古已有之,何以先前就不关注呢?这便是学者们的主观意识所使然。

汉代之后的语文学,以书面语为正,以古代语为雅,方言口语不过是粗鄙的俚俗,自不足论。

没有学术观念的变革,人们是不会关注方言的。

经过百年的实践,随着方言调查研究的不断广泛和深入的开展,学者们对汉语方言的分区也进行了反复的修订,每次修订都标志着研究水平的提高。

可见,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的思考和修正是方言调查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为汉语方言分区,自然不只是为了回答“汉语有多少种方言”的问题,换言之,并非为分区而分区。

方言之间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差异,方言的分区是就方言差异进行比较和归类,这正是方言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和基本任务。

因此,对汉语方言的分区是汉语方言研究的总结和检验。

有时,基于同样的方言事实,可以得出关于方言分区的不同结论,这是由于人们对于方言现象有不同的理解;也由于不同的语言的方言及其与通语的关系有不同的状况。

例如差异多少才算是不同的方言,乃至算是不同的语言,这就必须结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的地域的历史文化特点来考虑。

现代汉语再认识

现代汉语再认识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条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 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 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 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 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 “还是让我们顺着先 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 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 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现代汉语的再认识
韩少功
5、客家方言 广东梅县 3.6% 6、闽方言 闽东 福州话 闽南 厦门话 广义: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 闽北 建瓯话 闽中 永安话 莆仙 莆田话 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 7、粤方言 广州话 4%
现代汉语方言: 狭义: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1、北方方言 北京话 73%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2、吴方言 苏州话 7.2% 3、湘方言 长沙话 3.2% 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 4、赣方言 南昌话 3.3% 共同语
《爸爸爸》
“鸡头寨”怪异的习俗: 迷路要赶紧撒尿骂娘,赶走“岔路鬼” “挑虫病”: 症状:“吃鱼腹生活鱼,吃鸡腹生活鸡” 治疗方法:喝白牛血后学三声鸡叫
把父亲称为叔叔,把姐姐称为哥哥
汉语的现状及优势
现状:交流显弱势,现状正升温
优势: 1、用字俭省 2、输入快速 3、理解方便 4、规模庞大
汉语的用字非常俭省
你觉得汉语是一种弱势语言还 是一种优势语言?
住在石头做的屋子里的姓 施的诗人,喜欢狮子,发誓 要吃十头狮子。姓施的常常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 到市集里看狮子。十点钟, 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 刚好十头狮子来到市集。这 时,刚好姓施的也来到市集。 视狮。十时,适十狮适 市。是时,适施氏适市。 姓施的看这十头狮子,仗着 箭的力量,使这十头狮子死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 了。姓施的收拾这十头狮子, 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 到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的 十狮尸,适石室。石室 屋子潮湿,姓施的命令侍者 湿,氏使侍拭石室。石 擦拭石头做的屋子。石头做 的屋子擦好了,姓施的开始 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 尝试吃这十头狮子。吃的时 尸。食时,始识是十狮 候,才知道这十头狮子,实 尸,实十石狮尸。试释 际上是十座石头做的狮子的 是事。 尸体。试解释这件事。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

中国方言片区的划分与汉语方言的成因分析我国也有七大方言区1.官话,或称“官话方言”等:指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湖北大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

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语,或称吴方言: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

3..客家话,或称客家方言、客语: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

4.闽语,或称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台湾地区、新马等东南亚国家与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

狭义的闽南语,即闽台片闽南话,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

5.粤语,或称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

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通常有九到十个左右。

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

6.湘语,或称湘方言:在湖南使用。

7.赣语,或称赣方言: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

还有一些主要的方言区域,比如:1.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2.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

3.徽语:在安徽南部及赣浙苏部分毗邻地区使用。

摘自裴钰的人文悦读《国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方言要伟大复兴——寄国际母语日》国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方言要伟大复兴——寄国际母语日汉语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分析汉语方言有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远古时期的汉族先民生息的地域范围不大,语言也比较单纯。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有些人更迁徙到较远的地方,和其他民族发生接触,使古代汉语因此而慢慢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源头汉语的北方方言是古代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所用语言经过长期发展,并受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直接结果。

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通行于某一地域的语言(或称地理方言)。

方言又是与民族共同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不同分支。

普通话的发展比方言要快,是现代汉语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

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也有一定差异。

汉语方言分歧严重。

造成各地方言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山川地理阻隔,交通不便、政治区划造成的向心力和封闭性;人口流动、迁徙等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造成我国汉语方言复杂、分歧严重的现实。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我国汉语方言作了比校细致的划分,这里作扼要介绍。

1 .汉语方言的十大方言区( 1 )北方方言区北方方言区也称官话区。

北方方言是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包括云南、贵、四川三省及重庆市的广大地域。

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强,各地方言可以通行。

( 2 )晋语区晋语分布在我国山西省境内及相邻的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域。

晋语区虽然地处我国北方,但还保留着带喉塞音尾的入声,因而与周边的北方方言(官话)有明显区别。

( 3 )吴语区吴语分布在江苏省东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及相邻的赣东北、闽北地域。

( 4 )徽语区徽语分布在安徽省南部、浙江省西部和江西省东北等地域。

( 5 )赣语区赣语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南省东部和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以及安徽省南部、福建省西北部的部分地域。

( 6 )湘语区湘语分布在湖南省中部湘江、资水、沅江流域,以及湘江上游广西的东北角等地狱。

(7 )闽语区闽语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三省的大部分地域,以及广东省东部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一带地域。

(8 )粤语区粤语分布在广东、广西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域。

(9 )平话区广西中部一带的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之间的交通要道一带地域。

(10 )客家话区客家话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等地域,比较集中的是广东省东部、中部,福建省西部和江西省南部。

关于汉语方言的分类

关于汉语方言的分类

汉语方言的分类一为北方方言”。

它是汉民族共同的基础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

北方方言”又分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西南和江淮等四个方言。

二为吴方言”。

分布在上海,江苏及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为代表。

三为湘方言”。

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四为赣方言”。

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五为客家方言”。

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福建西部,江西东南和广西南部,以广东省梅县话为代表。

六为闽方言”。

跨越四省,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广东省东北部和浙江南部部分地区以及台湾省大部分汉人居住区。

七为粤方言”。

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中部,南部和广西的东部,南部以及港澳地区,以广东话为代表。

汉语可大分为七大方言:一•北方话(简称:北语)此有异议: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近来有学者认为可根据有入声”这一特点另立晋语”,从官话方言中独立出来。

二•广东话(简称:粤语)其中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通常被认为属于粤方言,但也有认为是独立方言。

三•江浙话(简称:吴语)此处有异议:徽语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吴语里去。

四•福建话(简称:闽语)此有异议:包括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有人提出闽北、闽南两种独立方言命名。

五•湖南话(简称:湘语)六.江西话(简称:赣语)七• 客家话(简称:客语)因为分类还有很多争议,所以以上是比较公认的。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1.北方话(简称:北语)2.广东话(简称:粤语)3.江浙话(简称:语):4・福建话(简称:闽语):5・湖南话(简称:湘语):6・江西话(简称:赣语):!•客家话(简称:客语):1、北方方言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

中国方言的分类

中国方言的分类

中国方言的分类中国方言的分类官话一共四大片。

吴粤湘赣紧相联。

客家还有平与晋, 闽话要分北与南。

一,中国的第一大方言就是官话方言,使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北京话为代表,其内部分为四片。

1,华北官话:北京、东北、山东、河南为一个部分,或称为北方话。

也有将东北话分立一个次方言区的。

北京地区自古就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汉人混居的地方,唐代胡将安禄山就就是据北京起兵的,五代后更就是让于契丹族。

北京一带的方言就是在辽、金、元时期,汉、满、蒙及其它游牧民族的语言混合而成的,这一时期变化较快。

明朝,其受南方汉语影响较大,相对稳定。

清军入关后,“疑ng、微v”声母消失,入声消失定型。

其就是与古汉语差异最大的方言。

清雍正朝开始向全国推广,称为官话。

作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权威方言有其合理性。

但正如部分网友所说,再权威也就是方言,北方话不就是高于其她方言的语言,其她方言也有普通话不能取代的文化功能。

普通话不就是完美语言,所以才有赵元任殚精竭虑设计带入声国语的事情。

其语言特点就是,最大特点就是不保留入声;其她还有无全浊音,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但就是没有唇鼻音“ m” (混入了前鼻音),不能根据古汉语的声韵书籍推导读音,与南方汉语声韵体系差异大。

2,西北官话:分布在西北地区。

3,西南官话:分布在西南地区。

其语言特点就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太分,原来带有“疑ng”声母,南部地区甚至有“ n,l” 不分、“f,h ”不分以及“ z,c,s”与“ j,q,x ”不分。

4,江淮官话:分布在扬州、南京、盐城、镇江一带。

扬州城历史上遭到不下七次屠城与洗劫,近几次多就是满蒙军队所为, 其它江淮方言区情况大致如此。

所以,这个地区历史上就是吴方言区,现在语言发生变化,成了江淮次方言区。

江淮次方言历史上曾经就是明朝时期的官话。

其语言特点就是“ n,l”不分,带有入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也未必分。

二,吴方言或称江南话,分布在苏南、浙江与上海, 就是中国的第二大方言。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方言区用语言来化分,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

其中,北方言区,还可以划分:东北方言区,中原方言区,北河言区,西北方言区,西方南方言区,按官方对方言细化解释。

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也叫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作为代表,通行地域最广,占汉语通行区域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最多,也占汉语使用人口的四分之三,达七亿多人。

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强,语法结构上差别较小,词汇方面的一致性也很强,语音方面的分歧也不是很大。

从东北的满洲里到西南地昆明,直线距离约三千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两千公里,在这样大的范围内,互相通话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大面积范围内语言如此高度一致,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北方方言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浊塞音、浊塞檫音声母,古代汉语中的这些浊音声母都变成了清音;辅音韵尾很少,只有舌尖前鼻音韵尾和舌尖后鼻音韵尾两个辅音韵尾;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入声消失。

根据特点,一般把北方方言分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吴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苏南部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海话和苏州话,使用人口约七千万。

吴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有一整套浊音声母浊塞音和浊塞檫音;没有舌尖后音声母;韵尾较少,普通话前鼻音韵尾一律读做后鼻音韵尾,普通话复韵母的韵尾脱落变成单元音韵母;有七--八个声调。

3、湘方言湘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在三千万以上。

主要的语音特点是:部分地区有比较完整的浊塞音、浊塞檫音和浊檫音声母;声母h、f不分;声母n和l混用;入声调没有塞音尾。

4、赣方言赣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也在三千万以上。

赣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其它方言那样突出的特点。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方言区用语言来化分,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 粤方言区,闽方言区,其中,北方言区,还可以划出,东北方言区,中原方言区,北河言区,西北方言区,西方南方言区,按官方对方言细化解释。

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也叫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作为代表,通行地域最广,占汉语通行区域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最多,也占汉语使用人口的四分之三,达七亿多人。

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强,语法结构上差别较小,词汇方面的一致性也很强,语音方面的分歧也不是很大,从东北的满洲里到西南地昆明,直线距离约三千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两千公里,在这样大的范围内,互相通话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大面积范围内语言如此高度一致,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北方方言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浊塞音、浊塞檫音声母,古代汉语中的这些浊音声母都变成了清音;辅音韵尾很少,只有舌尖前鼻音韵尾和舌尖后鼻音韵尾两个辅音韵尾;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入声消失。

根据特点,一般把北方方言分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吴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苏南部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海话和苏州话,使用人口约七千万。

吴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有一整套浊音声母浊塞音和浊塞檫音;没有舌尖后音声母;韵尾较少,普通话前鼻音韵尾一律读做后鼻音韵尾,普通话复韵母的韵尾脱落变成单元音韵母;有七-八个声调。

3.湘方言湘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在三千万以上。

主要的语音特点是:部分地区有比较完整的浊塞音、浊塞檫音和浊檫音声母;声母h、f不分;声母n和l混用;入声调没有塞音尾。

4.赣方言赣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也在三千万以上。

赣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其它方言那样突出的特点。

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方法问题初探

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方法问题初探

现代汉语方言分区方法问题初探薛才德【期刊名称】《语言研究》【年(卷),期】1991()2【摘要】本文分两部分:一是对以往区划汉语方言的方法进行评述。

认为语感、可懂度、地理、行政区划及人口迁移等因素可以作为分区的参考依据,但方言的分区实质是语言上的分类,语言事实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

定性分析法的优点是简便明瞭,最大的缺点是主观随意性大。

定量分析法比较客观和精密。

定量分析的可靠性有赖于研究者对事物"质"的认识深度。

二是讨论划分汉语方言区域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

认为语言是个系统,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互相联系,又各有相对独立性,三者各自划分出来的区域一般不会完全重合。

每个方言都是语言系统的子系统,方言的归属必须考虑到同左邻右舍的关系。

方言分区的科学性有赖于标准的一致性,要求做到性质一致,数量一致,计量一致和作用一致。

标准的确立和分区的目的紧密相连,分区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不能把谱系分类法和类型分类法混为一谈。

理想的分区标准必须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层面的内容。

【总页数】10页(P45-54)【关键词】现代汉语方言;标准分析法;方言分区;定量分析法;方言区;分区方法;三个层面;语音标准;定性分析法;词汇语法【作者】薛才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相关文献】1.也谈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J], 曹晋英;李瑞禾2.东北方言词的语言强势初探——以《现代汉语词典》新增东北方言词为例 [J], 谷亚男;王继中3.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标准研究综述 [J], 戴正4.现代汉语方言分区的问题 [J], 卢甲文5.湖北中部地区方言分区的商榷——兼谈方言分区的语感问题 [J], 王群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