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参考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许多与经济学有关的案例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下是一个关于经济学的案例。
某市一家咖啡馆的老板决定调整咖啡的价格。
在过去几年里,该咖啡馆的咖啡价格一直很低,导致该咖啡馆的利润一直很低。
老板认为,如果咖啡的价格能够提高,那么他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加。
经济学中有一个供需理论,它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的。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会上升。
老板分析了该市场的供需情况后,发现该地区的咖啡馆数量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却很高。
在此基础上,老板决定将咖啡的价格提高10%。
在调价后的第一个月,老板发现虽然咖啡的销量有所下降,但由于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加超过了销量下降所带来的损失,整体利润也出现了增加。
这个案例反映了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和价格弹性理论。
供需理论告诉我们,价格的制定不仅仅会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影响生产者的供应。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导致需求量减少;同时,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导致供应量增加。
通过对供需关系的分析,可以判断调整价格对利润的影响。
另外,价格弹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价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
价格弹性指的是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即价格弹性较小,那么价格的上涨相对来说不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从而可以提高利润。
而对于高度价格敏感的产品,如果价格上涨,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利润下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对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和指导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合理调整价格、生产量等因素,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
同时,经济学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分析市场的变化,指导我们进行合理的决策。
因此,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中的经济学例子10个
生活中的经济学例子10个
1.咖啡店的大小杯定价:咖啡店通常提供不同大小的饮品,小杯、中杯、大杯,
但价格差距并不成比例。
比如大杯可能只比中杯多一点容量,但价格却高出不少。
这是利用“锚定效应”,让中杯看起来更划算,从而促进中杯或大杯的销售。
2.超市的布局设计:超市通常将日常必需品如牛奶和面包放在最里面,迫使顾
客穿过整个商店,增加额外购买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利用“路径依赖”的策略。
3.打折和促销:“买一送一”、“第二件半价”等促销策略利用了“损失厌恶”
的心理,让消费者觉得不买就是亏。
4.健身房会员费:健身房的月费通常固定,而大多数会员不会每天都去。
健身
房利用“沉没成本谬误”,即使不去,人们也不愿意取消会员,觉得钱已经花了。
5.免费试吃:超市的免费试吃活动利用“互惠原则”,人们在享受免费食物后,
更可能购买产品以回报商家的慷慨。
6.餐厅菜单设计:菜单上的价格不写货币单位,且通常右对齐,使价格显得不
那么突兀,减少“金钱痛感”,鼓励顾客点更贵的菜品。
7.二手市场:“柠檬市场”理论在二手市场中体现,优质商品因难以与劣质商
品区分而被低估,导致优质商品逐渐退出市场。
8.通勤选择:选择开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涉及到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包括时
间、金钱和舒适度。
9.教育投资:个人在教育上的投资,如上大学,可以看作是长期投资,期望通
过提高未来收入来获得回报。
10.健康与经济: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被视为对健康的投资,长期看可以减少医
疗支出,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中的经济学故事
生活中的经济学故事
比如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小镇上的餐馆。
这个餐馆的老板发现,当他提高价格时,顾客减少了。
他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认为更高的价格会让顾客感到不划算,所以他降低了价格,顾客也就增加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价格和需求之间是有关系的,价格越高,需求就越低,价格越低,需求就越高。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两个人在河边捕鱼的。
一个人每天只能捕到两条鱼,而另一个人每天能捕到五条鱼。
他们决定合作,每天一起去捕鱼,然后平分所得。
结果,他们每天都能捕到七条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合作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咖啡店的。
一个小咖啡店发现,当他们把咖啡放在更显眼的位置时,顾客的购买量增加了。
这是因为更显眼的位置让顾客更容易注意到咖啡,所以他们更容易选择购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位置和销售量之间是有关系的。
这些故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它们都是经济学原理的具体例子。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经济学原理,从而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1 -。
生活中的经济学例子
生活中的经济学例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从我们购买日常用品到决定是否买房,经济学原理都在起作用。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常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有些商品的价格会上涨?
首先,让我们以汽油价格上涨为例。
当石油价格上涨时,汽油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这是因为石油是汽油的主要原材料,而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生产商为了保持利润,不得不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导致汽油价格上涨。
另一个例子是房价上涨。
当城市的经济繁荣时,人们的收入会增加,对房屋的
需求也会增加。
这会导致房价上涨,因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房屋的价格会随之上涨。
另外,房地产开发商也会抓住这个机会提高房价,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除此之外,通货膨胀也是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的价值会下降,导致物价上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物价上涨”这个词的原因。
总的来说,商品价格上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从供需关系到通货膨胀,经济学原理无处不在。
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希望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经济学。
列举与经济学相关的生活例子
列举与经济学相关的生活例子
列举与经济学相关的生活例子:1、送茶叶的故事:张三一直就喜欢20块钱的茶叶,新开茶店里张三每次去买茶叶,老板都会送他半两好茶叶。
张三把好茶就攒着待客,一天,闲来无事,张三就泡了壶好茶,此后,张三就不愿再喝20元的茶了。
不管张三去买多贵的茶叶,老板都会送他半两更好的,半年下来,张三花的钱是原来的十倍。
2、坐飞机现象:去观察30-40这个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他们大多是看书,公务舱的他们多半是看杂志和用笔记本办公,经济舱的则大多是看报纸电影打游戏和聊天等。
在机场,贵宾厅里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全部在玩手机。
那么到底是人的地位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地位呢。
3、名牌效应:成本大抵
400-600的爱马仕,售价6万,富豪们依然趋之若鹜。
啥叫名牌?成本价后面加个0就叫名牌,成本价后面加两个0就叫奢侈品,成本价后面想加几个0就加几个0,那叫文物。
4、夺取先机: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送商人两袋金子。
另一个商人听说了,就带了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加美味,又觉得金子不足以表达感谢,就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5、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如果你每次打倒9个,最终得分90分,而如果你每次打倒10个,最终得分240分,社会积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多优秀一点,再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的机会,这种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渐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的巨大落差。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例子生活中的经济学例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1.价格歧视:不同的顾客可能会以不同的价格购买同一件商品或服务。
例如,学生可能会在购买电影票时享受折扣,而老年人可能会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的策略可以让商家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来最大化利润。
2.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供应量可能会增加,但需求量可能会减少。
这种供需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销售量。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例如,一个人选择去看电影而不是去健身房锻炼,那么他放弃的是在健身房锻炼的机会,因此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是他放弃的健身收益。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能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例如,一个人在吃第一个苹果时可能会感到非常满足,但在吃第二个苹果时满足感可能会降低,第三个苹果时的满足感几乎为零。
因此,他可能会选择停止吃第二个或第三个苹果,以保留他在吃第一个苹果时的满足感。
5.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例如,一个人花了100元去看电影,但电影票丢了或者不想看了,这100元就无法收回。
这个人可能会选择不再为电影票浪费时间和金钱。
6.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的现象。
例如,如果物价上涨了2%,那么一个人原来持有的100元现在只能买到价值98元的商品或服务。
这种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和储蓄行为。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有效合理地分配资源的情况。
例如,一些市场垄断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这时政府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干预市场以实现更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
8.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的现象。
例如,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生活中的经济学小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小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无论是在购物、理财还是生活中的种种决策中都能看到经济学的影子。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生活中的经济学小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机会成本的案例。
假设你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可以选择去看电影,也可以选择去打工赚钱。
如果你选择去看电影,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本可以在打工赚到的钱。
而如果你选择去打工,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本可以享受的电影时光。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每一次决策都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选择,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供需关系的案例。
假设某种商品因为某种原因供应量减少,而需求量没有减少,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这就是供需关系的体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商品因为季节、市场变化等原因价格上涨,这就是供需关系的直接体现。
了解供需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变化,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再来看一个关于边际效用递减的案例。
假设你正在吃一块巧克力,每一口都带给你愉悦的味觉享受。
但随着你吃得越多,每一口带来的愉悦感就会递减。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比如连续加班带来的效率下降,连续购物带来的消费厌倦等。
了解边际效用递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生活,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消费和劳累。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外部性的案例。
假设你的邻居在自己的花园里栽种了美丽的花草,这些花草不仅美化了他的花园,也让整个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加宜人。
这就是正面外部性的体现。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负面外部性,比如邻居的噪音、工厂的污染等。
了解外部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倡正面外部性,减少负面外部性的影响。
总的来说,经济学无处不在,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了解和理解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做出各种决策,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赢。
希望以上几个生活中的经济学小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经济学的运用和理解。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论文题目: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生活中的经济学分析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经济学已经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了。
我们应该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更科学的权衡利弊,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判断。
从而避开陷阱,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利益,为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有益和必要的帮助。
一、第三块三明治罗斯福曾三次连任美国总统,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让记者吃,记者吃下去,总统又拿出第二块,记者勉强吃下去,没料到总统又紧接着拿出第三块三明治,记者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笑说:“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吧。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效用递减。
当我们在消费某种物品的时候,随着消费量的增加,等量的消费品,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小。
说得专业描述些,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光存在于消费领域,也存在于生产领域。
例如,有一个蛋糕店,它的蛋糕是烤制的,但只有一个烤炉。
在只有一个人工作的时候,他既要烤蛋糕,又要接电话、招待顾客、清理桌子等,他每小时可以生产10个蛋糕。
如果增加第二个人,他可以专心地烤蛋糕,每个小时能增加生产15个蛋糕。
但如果再增加第三个人,烤炉前面就会出现拥挤,每个小时很难再增产15个蛋糕。
如果再继续增加工人,每增加一个工人增产的蛋糕会越来越少,直到增加到某一个人的时候,不可能再增加产出,这时候边际收益下降为零。
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其带来的满足感会不断递减;同一享乐不断重复,第一次和第二次所获得的满足感最大。
——戈森法则二、是赚了还是亏了毕业的时候,有的同学面临着众多可供选择的道路:出国、去企业、去研究机构、去政府机关等等,而有的学友只有去路一条。
结果,只有一条去路的同学反而没有多条去路的同学那样费时和烦恼。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库
案例库目录【案例1-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案例【案例1-2】观一叶可否知秋【案例1-3】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案例2-1】雪天的杂货店【案例2-2】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案例2-3】家电市场价格的变化【案例2-4】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案例2-5】“旧帽换新帽律八折”【案例2-6】我国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说明了什么【案例2-7】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案例3-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案例3-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案例3-3】手机款式为什么变化这么快【案例3-4】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案例3-5】把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案例4-1】上大学值吗【案例4-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案例4-3】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案例4-4】利润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是不同的【案例4-5】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案例4-6】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案例4-7】旅行社在旅游淡季如何经营【案例5-1】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案例5-2】铁路部门的垄断定价还能掌握多久【案例5-3】麦当劳连锁店的折扣券【案例5-4】一个最需要作广告宣传的市场【案例5-5】小猪与大猪的博弈【案例6-1】你愿意加班吗【案例6-2】漂亮的收益【案例6-3】贷款为什么要支付利息【案例6-4】准租金与经济租【案例6-5】一张10万元的高尔夫俱乐部的年卡【案例7-1】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案例7-2】满意即最优【案例7-3】发生在空中的帕累托改良【案例7-4】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案例8-1】“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案例8-2】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案例8-3】委托人给代理人带的“金手铐”【案例8-4】解决两个企业争端的办法【案例8-5】4个学生的一个真实的实验【案例9-1】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案例9-2】从GDP看我国的差距【案例9-3】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案例10-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案例10-2】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案例10-3】一把“双刃的剑”【案例11-1】刺激经济:消费还是投资【案例11-2】住房需求是投资【案例11-3】起早贪黑排队购买债券说明了什么【案例12-1】“蜜蜂寓言”的启示【案例12-2】奥运给我国经济带来什么?【案例12-3】谁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总需求【案例12-4】一国经济的理想状态【案例13-1】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案例13-2】菲利普斯曲线在美国的运用【案例13-3】中国正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问题【案例14-1】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又到哪去?【案例14-2】税收不是越高越好【案例14-3】我国出现赤字怎么办【案例14-4】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案例15-1】现在的银行比米店多【案例15-2】“钱从这里滚出去”【案例16-1】双赢的国际贸易【案例16-2】从中美贸易摩擦看“比较优势”【案例17-1】美国在30年代萧条与40年代繁荣原因【案例1-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
日常生活经济学案例
日常生活经济学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经济决策。
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我经常
会面临一个选择,是自己做饭还是外面买饭。
经过一番思考和比较,我最终选择了自己做饭,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经济学思考过程。
首先,自己做饭相比外面买饭来说,成本更低。
在超市购买食材,我可以根据
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食材,而且一次购买的食材可以做多顿饭,相比之下外面买饭每餐的成本要高得多。
而且,自己做饭还可以避免外出就餐的交通成本和服务费等额外支出。
其次,自己做饭可以更好地控制食物的质量和健康。
外面买饭的食材和做法往
往无法得知,而且有时候外面的食物可能会添加一些不健康的调料或者烹饪方式不太卫生。
自己做饭可以更好地控制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卫生状况,对于健康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自己做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自己动手做饭,我
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食谱和烹饪方法,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和创造力。
这不仅可以让我享受到烹饪的乐趣,还可以在经济上更加灵活地控制成本。
总的来说,自己做饭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更好地控制食物的质量和健康,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和创造力。
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通过经济学的思考和分析,我得出了自己做饭的选择,希望这个案例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举例分析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举例分析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学科,而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举例分析。
1.超市购物每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时,经济学原理就开始发挥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比较不同品牌和产品的价格、质量以及性价比,以便做出最优决策。
其次,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需求和预算来制定购物清单,以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和浪费。
此外,当我们面临促销、折扣和打折时,我们也需要权衡是否值得购买。
2.出行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出行的选择,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私家车或步行。
在做出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时间成本、交通费用、燃油成本、车辆维护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因素。
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权衡这些因素并做出最优决策。
3.做饭与外卖选择在决定是自己做饭还是外卖时,经济学原理同样起到关键作用。
做饭需要购买食材和食品,并投入时间和劳动,但成本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外卖可能更加方便,但价格可能会显著高于自己做饭。
此外,考虑到健康、口味和洁净度等因素,我们也需要综合考虑,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4.储蓄与投资在经济学中,储蓄和投资是重要的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如何储蓄和投资的决策。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将多余的资金存入银行,而不是随意花费或进行消费。
此外,我们也可以选择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或其他金融资产,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权衡风险和回报,并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5.就业与职业选择经济学原理也可以应用于就业和职业选择。
当我们选择职业时,我们需要考虑该行业的就业机会、薪资水平、工作环境和长期前景等因素。
此外,我们还需要权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以及个人兴趣和技能,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6.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也涉及经济学原理。
政府决策者需要考虑资源分配、社会福利、效率和公平性等因素。
例如,他们在决定税收政策、教育政策、环境政策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学原理,以确保最优决策的制定。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1.房价与地段:在大多数城市中,靠近市中心的房价往往比郊区的房价要高。
这是因为市中心的交通便利、购物方便、医疗和教育资源丰富,使得住在市中心的人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这种价格差异可以看作是地段经济学的一个例子。
2.股市投资:人们将资金投入股市,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
然而,股市投资具有风险性。
这涉及到经济学中的风险投资和回报率的问题。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3.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购买商品时,人们会考虑价格、品质、服务等因素。
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价格背后的因素,例如供需关系、市场结构等。
4.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医疗保险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这使得购买医疗保险时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例如保险公司的信誉、保险条款等。
5.节俭悖论:节俭悖论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概念,它指出在某些情况下,节俭可能会导致经济不景气。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为了省钱而减少支出,这可能会导致商业活动减少、收入下降,进而导致更多的节俭和更大的经济不景气。
6.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人选择去旅行而不是工作,那么他放弃的是工作的收入和经验。
这种放弃的机会成本可能会影响他的未来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
7.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考虑沉没成本的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人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张电影票,但是发现电影不好看,他可能会选择继续看完电影以避免浪费已经花费的钱。
但是,如果他认为看电影会浪费更多时间或金钱,他可能会选择离开。
这种决策需要考虑沉没成本和未来收益之间的权衡。
8.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规模经济的现象也很常见。
例如,购买大包装的商品往往比购买小包装的商品更便宜;购买一整套餐具往往比单独购买每个餐具更便宜;等等。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的学科,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每天的经济活动中,都存在着许多与经济学相关的案例。
本文将介绍几个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的应用。
1.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多个卖方和买方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
竞争性市场的存在可以带来多个好处,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食品行业。
在竞争性市场中,食品厂商需要不断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以吸引消费者。
这种竞争促使厂商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最终使消费者从中受益。
2. 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和行为模式的经济学分支。
一个有趣的案例是环保购物袋的使用。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超市和商店对使用塑料购物袋收费,这是为了鼓励人们使用环保购物袋。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决策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收费机制来改变他们的购物行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3.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市场上货物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供需关系案例。
当房屋供应过剩时,价格往往会下跌,吸引更多买家。
而当房屋供应不足时,价格会上涨。
供需关系的理解可以帮助个人和投资者在房地产市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4.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经济中的不经意的后果。
一个有趣的案例是交通拥堵问题。
在城市中,交通拥堵不仅给司机和乘客带来不便,还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由于交通拥堵是人们在做出个人决策时产生的外部性,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改进交通规划和提供公共交通等方式来减少拥堵问题。
5.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涉及到工人和雇主之间的供给和需求。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最低工资法。
最低工资法规定了雇主支付工人的最低工资水平。
最低工资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获得合理的报酬。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雇主减少雇佣人数或选择提高商品价格。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经济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济学案例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个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并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滴滴出行的运价政策。
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通过手机应用连接乘客和司机。
近年来,滴滴出行曾多次调整运价政策,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2024年和2024年间,由于竞争加剧,滴滴出行采取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大幅降低了车费。
然而,这些举措导致了司机收入的大幅减少,进而导致大量司机离职,用户体验下降。
于是,在2024年,滴滴出行逐步调整运价策略,提高车费,以吸引更多的司机。
这一举措一方面确实大大提高了司机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部分用户的流失。
滴滴出行在调整运价策略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用户需求弹性、司机收入、市场竞争等等。
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关系。
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使得滴滴出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最优决策。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手机价格的经济学分析。
手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之一、手机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和能力。
近年来,手机的价格不断下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价格差距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经济学可以通过供需分析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手机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导致了手机价格的下降。
另一方面,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导致了价格的差异化。
此外,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有不同的需求,也是价格差异的原因之一、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手机价格背后的供需关系和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来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即排放权交易制度。
经济学解决生活问题例子
经济学解决生活问题例子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了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
它不仅可以解释经济现象,还可以指导人们在生活中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例子,展示经济学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1.购买决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购买决策。
经济学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例如,我们需要购买一辆新车,经济学告诉我们应该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汽车的价格和质量,并计算出它们的性价比,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一款。
另外,经济学中的需求与供给理论也为我们的购买决策提供了指导。
当我们需要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市场上的需求与供给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获得更好的价格。
2.资金管理有效的资金管理是保持个人财务稳定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合理规划和使用我们的收入。
例如,通过学习消费者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明白为什么我们应该储蓄一部分收入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或者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此外,经济学中的风险与回报原理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投资项目的预期回报率和风险情况,进行适当的资产配置,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金增值。
3.工作选择经济学的劳动经济学分支可以帮助我们在职业选择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
经济学告诉我们,在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时,除了兴趣和能力之外,还应该考虑个人的机会成本和收入前景。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行业的就业市场和薪资水平,选择一个与个人条件最匹配的工作。
此外,经济学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技能和教育对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影响。
我们可以根据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增加就业竞争力和薪资待遇。
4.金融决策经济学在金融方面的研究也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金融决策提供了帮助。
例如,我们在选择存款、理财产品或者贷款时,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应该考虑通货膨胀和利息等因素,从而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现象和案例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现象和案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它关注人们在满足无限的需求时如何做出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原理、现象和案例无处不在,以下将对一些常见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解释。
市场供需关系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商品或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汽车的市场,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对燃油效率更高的汽车的需求增加。
供给这种汽车的生产商会增加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产品价格的波动,例如需求增加会导致价格上涨,而供给增加则会导致价格下跌。
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一种行为而放弃其他可行选项所面临的权衡。
例如,当一个人选择去上班而放弃进行旅行时,他面临的机会成本是旅行的享受和收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权衡不同的选择,考虑其机会成本。
例如,当一个人考虑是否购买一件昂贵的衣服时,他会考虑到这笔钱可以用来做其他的投资或消费。
边际效益是指从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其中一种行为所获得的额外效益。
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会在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时候做出决策。
例如,当一个人决定是否继续学习时,他会考虑到额外的学习时间所带来的边际效益和放弃其他活动的成本。
如果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他可能会决定继续学习。
需求弹性是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消费者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时,称之为需求弹性大;当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时,称之为需求弹性小。
例如,当公共交通价格上涨时,一些人可能会购买汽车,这意味着他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弹性较大。
相反,一些人可能会坚持使用公共交通,这意味着他们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需求弹性较小。
外部性是指由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市场交易中没有得到充分反映。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环境污染。
当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空气时,它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一种负面外部性,而工厂并不承担这些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来内部化这些外部成本,例如征收排放费用。
身边的经济学现象与案例
身边的经济学现象与案例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的一门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经济学现象和案例,下面我将列举十个身边的经济学现象和案例。
一、超市促销策略在超市购物时,我们常常会看到商品打折、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
这是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增加销量而采取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
超市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吸引顾客购买,从而增加销售额。
二、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地在线购物、支付和交流。
这促进了商品流通的便利性和效率,也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
三、房价的上涨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市场常常出现房价上涨的现象。
房价的上涨可以归因于供需关系、土地稀缺、人口增长等因素。
高房价可能会导致居民负担加重、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四、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导致货币贬值,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
五、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劳动力市场出现供需缺口,可能导致工资水平上涨;当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时,可能出现失业现象。
六、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给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进行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七、劳动分工与生产效率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认为,通过将生产过程分成不同的环节,每个人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在工厂生产中,每个工人专门负责一项具体的任务,通过相互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八、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通常包括扩张期、高峰期、衰退期和低谷期。
不同的经济周期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与经济生活原理有关的案件
与经济生活原理有关的案件案件一: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歧视案件案情:某电商平台在销售同一商品时,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例如,对于发达地区的消费者,价格较高;而对于相对贫困地区的消费者,价格较低。
案件分析:该案件涉及到的经济生活原理是价格歧视,即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价格歧视通常出现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即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的理想化市场竞争条件。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当企业降低价格时,由于市场上还有其他竞争对手,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转向其他商家购买,导致企业销售量增加的速度小于价格的降低幅度。
所以,企业在面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时,需要制定一种合理的价格策略来最大化其利润。
价格歧视是企业在面对不完全竞争市场时常采取的一种策略。
通过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企业能够实现更大的利润。
因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对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即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不同。
通常来说,相对富裕的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较低,可以接受较高的价格;而相对贫困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需要相对低的价格才能购买。
所以,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在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中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这种价格歧视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
例如,某些旅游景点对于学生、老人和一般成年人的门票价格可能有所不同;某些公司对于员工的团购价格和个人购买价格也有所区别。
这些都是基于价格歧视的原理,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来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回顾该案件,在该电商平台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进行价格歧视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价格歧视需要基于合理的区分标准,如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消费能力等。
如果仅仅基于区域来制定不同的价格,而不考虑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可能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抗议。
其次,价格歧视也可能引发不同地区的消费者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使得某些地区的消费者面临更高的购买成本,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学生活案例
经济学生活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无论是购物、理财、还是投资,我们都会不
知不觉地受到经济学的影响。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生活案例,来说明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购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比如打折、满减、买赠等。
这些促销活动背后都是经济学的运作。
商家通过制定不同的促销策略,来吸引消费者增加购买欲望,从而提高销售额。
而消费者则通过比较价格、品质等因素来做出购买决策,这也是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在起作用。
其次,理财也是经济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体现。
无论是存款、投资、还是消费,
都需要理性地进行决策。
比如在选择银行存款时,我们会比较不同银行的利率、风险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存款方式。
在投资方面,我们也需要考虑投资标的、风险和回报等因素,来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这些都是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在指导我们的理财行为。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生活中的公共事务。
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是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
政府通过制定交通管制、环保政策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而个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需要考虑个人行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综上所述,经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购物、理财,还是
面对公共事务,我们都需要运用经济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只有理解经济学的原理,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希望通过这些生活案例的介绍,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经济学与生活参考案例
《经济学与生活》参考案例1.根据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全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
搬家的人中有约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
这个比率从70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请问:美国人为什么喜欢搬家?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1)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原因是工作变动。
①有的人因为工作变动,②有的为了改善居住条件,③有的想节省开支,④有的为了照顾亲人,等等。
(2)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户口制度。
(3)搬家之所以方便,主要因为有住房市场。
(4)大部分美国人并不租房子,他们喜欢买房子住。
(5)启示:我们从美国人搬家的这件事中,可以看到:市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
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
还可以看到: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
2.协和医院是北京,也是全国有名的医院之一。
大家知道,在这类名牌医院看专家门诊有多难。
据说政府把专家门诊挂号费定在14元,是为了保证低收入者也可以看得上专家门诊。
但照样有许多人想看专家门诊而挂不上号。
请问:(1)这是为什么呢?(2)政府对价格干预的市场结果怎样?(3)你认为如何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呢?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1)这是因为政府把专家门诊挂号费定在14元,即政府规定了价格上限。
这种价格远远低于均衡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供给不足),使得有许多人想看专家门诊而挂不上号。
(2)政府对价格干预的市场结果使得不得不采取一些办法解决供给不足。
如实行配给制、采用排队制、实行实名制等。
但不可避免的引起资源浪费、腐败受贿、权钱交易、黑市交易等后果。
(3)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还是应该逐步放开价格,由供求决定。
当然,在病人多而专家有限的情况下,放开价格会使挂号费大幅度上升。
而这从短期来看,主要会抑制需求,但同时专家的收入增加,供给也会逐渐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与生活》参考案例1.根据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全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
搬家的人中有约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
这个比率从70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请问:美国人为什么喜欢搬家?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1)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原因是工作变动。
①有的人因为工作变动,②有的为了改善居住条件,③有的想节省开支,④有的为了照顾亲人,等等。
(2)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户口制度。
(3)搬家之所以方便,主要因为有住房市场。
(4)大部分美国人并不租房子,他们喜欢买房子住。
(5)启示:我们从美国人搬家的这件事中,可以看到:市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
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
还可以看到: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
2.协和医院是北京,也是全国有名的医院之一。
大家知道,在这类名牌医院看专家门诊有多难。
据说政府把专家门诊挂号费定在14元,是为了保证低收入者也可以看得上专家门诊。
但照样有许多人想看专家门诊而挂不上号。
请问:(1)这是为什么呢?(2)政府对价格干预的市场结果怎样?(3)你认为如何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呢?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1)这是因为政府把专家门诊挂号费定在14元,即政府规定了价格上限。
这种价格远远低于均衡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供给不足),使得有许多人想看专家门诊而挂不上号。
(2)政府对价格干预的市场结果使得不得不采取一些办法解决供给不足。
如实行配给制、采用排队制、实行实名制等。
但不可避免的引起资源浪费、腐败受贿、权钱交易、黑市交易等后果。
(3)要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还是应该逐步放开价格,由供求决定。
当然,在病人多而专家有限的情况下,放开价格会使挂号费大幅度上升。
而这从短期来看,主要会抑制需求,但同时专家的收入增加,供给也会逐渐增加。
从长期来看,供求是会平衡的,在这种均衡价格时,有购买力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医生也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4)还要探讨医疗体制的改革,发展社区医院等措施。
3. 王大明和张小莉结婚 10 年了。
张小莉喜欢折腾的习惯依然如旧。
每过上一段时间就要指挥王大明把家俱重新布置一番。
王大明不堪其“扰”,抱怨说,刚熟悉了东西的摆放就变了,又要适应很久。
张小莉则教育王大明说,适应了,也就厌烦了,会产生审美疲劳,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变,才让人有新鲜感。
问题:⑴张小莉的话有无道理?她所讲的实际上是经济学上的什么问题?⑵过去我国国有企业的产品十几年不变,张小莉的行为是否是一种启示?⑶每年,我国(以及国外)的各品牌汽车的都会出新款,与老款相比,新款的变动一般很小。
尽管变化小,但每年都会一点变化。
这是否与张小莉遵循的是同一原理?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⑴问题的关键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⑶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一是心理的或生理方面的,二是同一物品有多种用途。
⑷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开拓厂商的决策思路。
4.有一个富人在家中被谋杀,他的财产被盗。
警方在侦讯中抓到两名嫌疑犯某甲和某乙,在他们家中搜出了被盗的财物。
但他们否认杀人,声称他们先已发现富人被杀,进屋顺手牵羊偷了一些东西。
于是警方在将甲乙隔离的情况下分别对他们说:因为偷东西已有确凿证据,这将被判刑一年;如果拒不坦白杀人而被另一方检举,则将被判刑30年;如果坦白杀了人将判刑10年;此时如果检举他人,另一方抵赖的话,则可受奖无罪释放。
这就是著名的“囚犯难题”,或“囚犯两难选择”。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甲乙二人将会作出什么选择。
“囚犯难题”带来怎样的意义和启示?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1)他们各有两种选择:否认杀人或承认合伙杀人。
最后的结果必是双方都承认杀人,各被判10年。
囚犯难题具有极深刻的含意,它解释了何以短视地以利益为目标将导致对大家都不利的结局。
(2)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理解囚犯难题,它实质上对道德的本质作出了深刻的说明。
从社会的整体来看,牺牲自己去帮助别人是讲不通的。
(3)而囚犯难题则确切地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个人才需要克制自利的动机。
道德就是这样产生的。
它要求每个人在公共秩序方面遵守规则,最终他本人也能享受到别人或全社会为他提供的道德服务。
一个成熟的市场体制最根本的特征是自利动机和道德约束协同作用。
每个人都受周围环境的熏陶,懂得哪些场合下应该自利,哪些场合下应该受道德约束。
(4)启示:从表面上看,市场是一群追逐私利的人在为了自己的物质利益而交易。
但交易有其特定的规范,其基础是人权和市场规则,遵守规则却不能依靠自利动机。
通过囚犯难题说明为什么要建立市场规则,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领导出规范化的市场。
囚犯难题揭示的非合作的自利行为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情况是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的,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趋于白热化。
我们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双赢”的观念越强烈,竞争越激烈的行业越能意识到双方的共存关系。
而且人们越来越重视合作,重视信誉和共同利益,意识到只有开展广泛的合作关系才能在市场中生存,才能求得共赢,才能走出囚徒困境之势。
5.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
有人认为,应该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
有人认为,应该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
请问:(1)你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2)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1)两种作法都不足取。
因为完全放开也不宜,因为铁路是个垄断部门,而且买火车票者以低收入者为主。
另外严格限制价格不利于调节供求,也会出现票贩子。
(2)应该适当逐步放开价格,发展其他运输方式(公路、水路)。
还可适当提高票价(抑制需求)同时增开临时车次(增加供给)。
(3)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调节供求,使得资源合理配置,买方卖方各取所需。
具体做法有:①政府干预②铁路部门自身提高③车票实名制④破除垄断,引入竞争⑤稳定用工来源,减少劳动力的流动6. 请看下面一段关于18世纪初,一个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英国医生写的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中的一段话,讲的是一个蜜蜂群的兴衰史。
最初,这群蜜蜂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结果整个蜂群百业昌盛、兴旺发达。
后来它们改变了这种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整个社会凋敝,最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请回答:(1)试用所学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解释这个寓言。
(2)这个寓言与当时英国崇尚节约的传统观念不同,这种矛盾被称为什么?我们应如何认识?(3)这个寓言对我们刺激经济发展有何现实意义?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1)这个寓言它认为节约无助于整个经济发展,奢侈地浪费才是致富之道。
凯恩斯从中受到了启发,并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理论(总需求决定原理)。
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是成反方向变动的。
消费是总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储蓄增加使消费减少,总支出减少,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反之,储蓄减少使消费增加,总支出增加,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2)这个寓言与当时英国崇尚节约的传统观念有悖,这种矛盾被称“节约的悖论”。
传统观念认为节俭是美德(储蓄增加是好的),而消费减少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使经济衰退。
挥霍浪费是恶德(储蓄减少是恶的),而消费增加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增加,使经济繁荣。
这一传统观念就与寓言或上述理论相矛盾。
(3)过去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节俭,但近年来也逐渐认识到消费的重要性,政府也在努力寻找新的消费点。
这说明,看似荒谬的《蜜蜂的寓言》对我们刺激经济发展有现实启发意义。
当然,刺激总需求(经济)不仅仅消费,还刺激要刺激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和出口。
从长期来看,我们还要注意制度变革、资源增加和技术进步,这才是长期繁荣之路。
7.请分别用恩格尔定律、边际分析和旅游收入弹性分析美国旅游业的兴旺和发展。
同时适当分析我国旅游业的前景。
提示:(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1000字以内,共50分)(1)美国旅游的发展近一二十年内,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迅速,普通中产阶级都有财力每年出门旅行。
收入水平中等偏下的家庭也相继效仿,每隔一两年便进行一次节约式的观光。
1987年美国人花在旅游消费上的钱达3560亿美元,约占该年国民生产总值的8%。
到2005年此数达6190亿美元。
换句话说,平均起来每个美国人每年中近一个月的辛勤劳动所得是用于出门旅游的。
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用于旅游的支出比率还在增长。
过去的10年中美国人出国旅游的花销整整增加了1倍。
(2)恩格尔定律食物开支的比例随收入增加而减小的规律在经济学中称为恩格尔定律,它在作富裕程度的纵横比较时十分有用。
但它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价格扭曲造成的影响。
一般的家庭在根据自己的收入安排其日常生活时,首先要保证食品开支,其次是考虑购买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最后才谈得上旅游。
因此家庭收入增加时,食品以外的开支相应增加。
这个规律不但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家庭,也适用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即食品开支占家庭总开支中的比例,富裕的人较低,贫穷的人较高。
美国人平均食品开销只占总开销的16%,所以有很大的剩余财力从事其他活动。
(3)边际分析食品支出比例的变化只能说明过去家庭消费结构的演变,如果要预测今后消费结构的变化就要用另一个概念,即家庭年收入如果增加100元,这新增的100元中分别用于食品、耐用消费品、住房、旅游的各占多少。
这种对新增加部分的分析在数学上称为增量分析,在经济学中有一个专门名词,即边际分析。
平均数分析重在总结过去,而边际分析重在预测将来,后者在作决策研究时有更重要的意义。
前面提到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约有8%用在旅游上,这是平均数分析。
从边际分析看,美国人新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旅游的则远不止8%,而是有20%用在了旅游上。
所以今后旅游业还将有很大的发展。
边际分析是对现状的分析,现状变了结论也跟着变化。
边际分析的结论随当时当地实际情况而变。
(4)旅游收入弹性分析弹性是两个百分比的比例。
旅游的收入弹性是指人们的收入每增加1%时旅游支出就增加百分之几。
美国人出国旅游开销的收入弹性是2.5,换言之,以百分比表示的出国旅游开支的增加速度是人们收入增加速度的2.5倍。
美国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数从1990年的4460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6130万人,2005年的6390万人,此数超过了美国人口总数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