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全)科目科学班级五年级书名及册数五年级下册上课日期2018.1.26 每周节数 2 总节数40周次时间教材内容(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节数起止1 2.26----3.2 第一单元沉和浮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2 3.5-----3.9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3 3.12----3.164 造一艘小船5浮力 24 3.19----3.23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25 3.26----3.30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26 4.2-----4.6 2给冷水加热3 液体的热胀冷缩种子的萌发 27 4.9-----4.13 4 空气的热胀冷缩5金属热胀冷缩吗; 28 4.16----4.20 6 热是怎样传递的7 传热比赛 29 4.23----4.27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210 4.30----5.4 期中考试11 5.7-----5.11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 时间在流逝212 5.14----5.18 2 太阳钟;3 用水测量时间; 213 5.21----5.25 4 我的水钟;5 机械摆钟; 214 5.28----6.1 6 摆的研究;7 做一个钟摆; 215 6.4-----6.8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16 6.11----6.15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 证明地球在自转; 217 6.18----6.22 4 谁先迎来黎明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218 6.25----6.29 6 地球在公转吗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219 7.2-----1.6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220 1.9-----1.13 期末考试备注第二学期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1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习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3、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学习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学习准备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设问导读:1、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合作探究:1、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对设问导读1、2题进行实验观察,完成2页实验记录表。

2、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xK b1.Co m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4、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2、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巩固练习:1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拓展延伸:http://www 了解鱼为什么能自由的沉降板书设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沉木块浮塑料块浮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导学反思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2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目标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学期全册导学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学期全册导学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学习内容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一)学习目标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学习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学习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学习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页),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页)。

集体备课导学过程设问导读: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合作探究:1、设计种子发芽实验: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导学过程(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2、各小组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汇报点评:1、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

2、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巩固练习:1、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适的温度)、(适当的水分)、(空气)等。

2、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二个)条件不发生变化。

拓展延伸: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板书设计1、种子发芽实验(一)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当的温度)、(适当的水分)、(空气)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学习内容2、种子发芽实验(二)学习目标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学习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年级科学导学案

五年级科学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古驿二小宋贵堂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并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深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二、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学习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1.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2.研究衣服能否生热的问题。
三、检测反馈
四、作业
预习实验,并准备好实验用具。
活动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检测反馈】
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
一、导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使学生认识到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3.让学生知道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活动方案】
活动一:引入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感受到热量的存在,比如空气中的热,水中的热。火中的热,那么热能在物体中和物体间传递吗?它又是怎么传递的呢?老师这里有一杯热水,还有一根金属条。把金属条的一端放入热水中,猜猜上端会怎样?放入后稍等一会,然后拿出来摸一下底部,中部和顶部,不同的部分热度一样吗?你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4.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的性质。
【检测反馈】
加热以后的铜球还能穿过铜环吗?为什么?
一、导入

2023年秋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全册表格式】

2023年秋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全册表格式】

2023年秋最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
学案【全册表格式】
第一章:物质与能量
课时1:什么是物质?
- 研究目标:了解物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认识常见物质的分类;探究物质的变化
- 主要内容:
- 物质的定义和特征
- 常见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 探究物质的变化(融化、凝固、汽化、凝华、燃烧)
课时2:能源与能量
- 研究目标:了解能源和能量的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能源;探究能源的转化与利用
- 主要内容:
- 能源和能量的定义
- 不同类型的能源(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
-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煤的燃烧、太阳能的利用)
...
第二章:水与人类
课时1:水的重要性
- 研究目标:认识水的重要性;了解水的来源和分布;探究水的循环和利用
- 主要内容:
- 水的重要性(维持生命、供应生活用水)
- 水的来源和分布(地下水、江河湖海)
- 水的循环和利用(蒸发、降水、地下水补给)
课时2:水的净化和节约
- 研究目标:了解水的净化过程;认识水的节约重要性;探究水的净化和节约方法
- 主要内容:
- 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消毒)
- 水的节约重要性
- 水的净化和节约方法(不浪费用水、用水方便、养成良好的用水惯)
...
(继续编写其他章节内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2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设计2.画一画:手电筒的光是怎样到达黑板的呢?2.讨论:学生小组研究并猜测比划光的轨迹。

3.交流:请同学用手来比划、演示光的行进轨迹。

4.揭题:光是不是像这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由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我们能听见罐子里物体发出的声音,却看不见是什么物体。

在学生对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同。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1.思考:光到底是怎样的方式传播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呢?用文字或者绘画的方式描述你的想法。

2.给你以下材料,你觉得可以怎样用这些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教师活动2(一)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索1.思考:光到底是怎样的方式传播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证明自己的猜测呢?2.讨论: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说一说你能怎样的方法来证明?3.出示: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4张卡纸),你觉得可以怎样用这些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4.设计:拟定实验方案后,交流汇报方案。

学生活动3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发生了变化,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2.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呢?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师活动31.问题一: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并解释这一现象?(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

(2)小结:当我们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中间的一张带孔卡纸后,手电筒的光穿过第一个小孔后,我们能看到横向移动的那张卡纸上出现了光斑,而纸屏上却没有光斑。

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板书: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问题二: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呢?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

(2)小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而声音隔着一些物体还是能听到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的水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的水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的水钟》教学设计2.学生思考:(1)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泄水型或受水型),需要选择什么材料制作;(2)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制作水钟,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3)如何标出刻度。

3.各小组讨论制订方案(画图)题)。

水钟制作方案,包含哪些事项。

2.交流:水钟设计方案事项。

3.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意图说明:在制作水钟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计一个制作方案,包括水钟的类型、式样、所用材料、操作步骤等事项。

方案的完善是制作水钟的一个关键,在这部分,教师要引导每位学生不断思考和完善设计,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操作过程。

环节三:制作与测试。

(2、3、4)学生活动3:1.各小组领取材料,制作自己小组的水钟,并完成1-10分钟的时间刻度:2.测试自己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教师活动31.分发材料,巡视指导学生制作水钟。

注意引导学生间相互分工合作,提高课堂效益。

课件出示刻度线的画法。

2.教师指导学生测试是否准确(时间有限,只实际运行5分钟)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提示,让学生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是重要的,让学生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通过动画模拟画水钟刻度线,让学生简明扼要地知道刻度线的画法以及注意事项。

环节四:评估与改进(指向目标3、4)学生活动4:1.用做好的水钟与秒表对照5分钟,来检测我们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2.说一说计时不准确的因素,思考改进水钟的方法。

教师活动41.教师指导学生记录员画线标记水钟是否准确(时间有限,只实际运行5分钟)2.制作过程中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是什么?课件展示古代的人们是怎么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水钟的评估与改进环节,让学生检验制作好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根据检验结果总结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进一步提出改进水钟的措施。

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环节五: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4)学生活动5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控制(),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3.1 时间在流逝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3.1 时间在流逝教科版

《时间在流逝》教学导学案【探究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探究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

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

【学情分析】“时间”对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抽象的事物,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时间的流逝中生活和学习,几点上课,几点下课,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时间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对时间进行研究呢,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通过对生活经验和课程的展示,学生能够比较客观地计量时间。

【探究准备】教师准备3—5分钟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

【导学过程】一、引出话题1.教师:同学们,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刚才上课是几点,现在呢?揭题并板书:时间在流逝。

(建议: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的时间在流逝的例子导入新课就行,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科学探究活动一:现在几点了1.教师提问:现在几点了?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回答。

2.除了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变化估计时间,还有什么估计时间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看看谁的方法更接近准确时间。

)(建议: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与学生开展趣味游戏,让学生不看手表,充分调动原有经验来估计现在的时间,有看太阳、根据上课时间来推测等方式,发展学生估计与推测的能力。

)活动二:1分钟有多长?1.体验一分钟有多长?(1)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长短,师看时间。

(2)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2.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建议: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时间,可增加一分钟跳绳、一分钟写字的个数等,如有时间可组织学生体验5分钟或10分钟,如果时间不允许,应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的推测理由或想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2 地球的结构》教学设计特点,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和地球的构造有关。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3.梳理学生交流信息并记录。

活动意图说明:炽热翻涌的岩浆引起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无限猜测与遐想,由此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不仅将本课的研究主题与前面的学习内容建立起联系,体现单元内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强烈好奇心。

环节二:探索活动一——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1.阅读资料(文字+视频资料),了解并标出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师活动21. 谈话: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结构。

播放“地球内部结构”视频资料。

2. 出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问: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哪几部分?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项,标出地球的内部结构。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提供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文字、视频、图片资料供学生阅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形成清晰、直观的认知,为后面进一步探究“地壳的组成”“地壳的运动”奠定知识基础。

环节三:探索活动二——了解地壳的组成(指向目标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①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

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

②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热对流活跃,推动了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岩石圈和软流圈是地质构造发生、发展的区域。

③地核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

现在人们对这部分的物质构成以及形态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学生活动31. 阅读教科书24页至25页“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和补充材料,完成活动手册中第二项:填写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及典型岩石。

种类典型岩石2.说一说: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 它们分别是什么?教师活动31.出示阅读材料和自学要求。

一、1什么叫机械

一、1什么叫机械

小学五年级科学导学案
试着给小组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

3、我最棒,我给大家介绍什么是机械。

4、生活中还有哪些简单机械,复杂机械?
导学活动二:了解机械的作用
1、出示一块木板上面有钉子,请同学帮忙用手将钉子拔出来。

询问拔钉子同学的感受。

有什么好方法解决?
2、在生活中你们使用过哪些机械?为你带来了什么帮助?
机械名称帮助效果
2、认识这些工具吗?有什么用?
讨论:这些工具的哪些部位降低了工作难度?哪些部位可以省力?
4、我来介绍祖先的机械。

1、讨论:祖先的这些工具的哪些部位降低了工作难。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 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 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1 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1.如果把实验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关掉,把门关上,然后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盒子,不让一点光进来。

你能看见这个红苹果吗?请选择或说明理由。

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

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

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的影子。

其他理由:2.实验:黑暗中的红苹果3.实验现象:4.小结:师:那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它?生:因为有光/白天/教室里有灯......3.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在盒子中。

4.提问:如果把实验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关掉,把门关上,然后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盒子,不让一点光进来。

你能看见这个红苹果吗?请说明理由。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当没有光的时候,就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也就不会看到这个红苹果。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黑暗中的红苹果”实验,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事实证据,知道有光线进入眼睛才能看见物体,没有光线进入眼睛就不会看见物体。

环节四:拓展(指向目标2、3)学生活动41.你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到物体吗?2.思考:学习了这一课,你对光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思考呢?教师活动41.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到物体?2.师:借助工具,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但是可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

3.出示夜视仪: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夜视仪一般是安装在照相机中的一种发光仪,它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发出人眼看不到的光,这种光能照亮物体并被照相机感知。

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能看到的图像,从而让我们看到物体。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摆的快慢》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讨论: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教师活动11.出示自制摆1分钟摆动次数的数据汇总表。

2.提问:上节课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摆的等时性”的结论。

这节课我们再来观察这些数据,同学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3.谈话:同学们都好聪明啊,都发现了不同小组摆的快慢是有不同的,那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摆的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板书标题)活动意图说明:在上节课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已经发现不同的摆摆动速度是不同的,就这个问题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在这一活动中,老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让学生利用原有认知进行头脑风暴,引出本课研究内容。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2、4)学生活动2: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1.讨论: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

2.小组汇报讨论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教师活动21.提问:要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该如何进行实验?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要改变哪些条件?哪些条件又不需要改变?2.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小结实验方法及要求。

4.分发材料,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及记录。

实验方案问题:假设:实验器材:需要改变的条件:不需要改变的条件:学生活动3: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1.讨论: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

2.小组汇报讨论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4.小组汇报实验数据。

教师活动31.提问: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的实验又该如何进行?2.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小结实验方法及要求。

3.分发材料,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及记录。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的理解和展开是极为重要的。

在实验方案中组织学生讨论需要改变的条件和不需要改变的条件使同学明白如何控制变量展开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是机械新课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这一学期我们将学习“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如何延续后代”“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

这些知识。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设问导读:1、什么叫机械?2、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3、说明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和联系。

4、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机械?自我检测:一、填空:1、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如:钳子、刀、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机械可以分为()和()机械复杂机械它们是由()或()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

2、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等作为()的工具,利用()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的原理。

巩固练习:二、判断: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工具里含有机械的原理。

()2、机械可以降低人们的工作难度。

()3、机械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

()二、简答:1、什么叫机械:2、说说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和联系3、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机械?拓展联系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中患有那些地方用到了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2怎样移动重物复述回顾(以小组复述下列内容)1、什么叫机械?2、说明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和联系。

设问导读1、什么是杠杆?2、使用杠杆有什么作用?3、知道杠杆的特点----杠杆的三点4、能够说出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自我检测一、填空:1、杠杆上有三点,分别是()()()。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4、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

5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如:()费力杠杆:如()。

等臂杠杆:如()6、大科学家()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就能把整个()。

巩固练习一、判断:1、杠杆越长越省力。

()2、杠杆的支点一定在动力点(力点)和阻力点(重点)之间。

()3、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4、使用天平秤重物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二、简答:1、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杠杆?2、作图:标出杠杆上的三点。

3、作图: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页不费力杠杆3斜坡的启示复述回顾:(以小组复述)1、使用杠杆有那些作用?2、杠杆上有那三点?3、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4、能说出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问导读1、什么是斜面?2、斜面有什么作用?3、在同一高度下,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的影响?自我检查一、填空:1、斜坡就是一个()。

()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斜面有()的作用。

在同一高度下,斜面越()越()就越省力,但费距离。

3、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形斜面有()()()等,它们的作用是()巩固练习一、判断:1、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3、立交桥也是一个斜面。

()二、简答:1、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那些?2、把一张三角形纸绕在铅笔上,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拓展练习:生活中有那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起什么作用?4 拧螺丝钉的学问复述回顾(小组相互提问)1、什么是斜面?2、斜面有那些作用?3、斜坡的坡度与省力又什么作用?设问导读1、什么是轮轴?2、轮轴有什么作用?3、生活中有那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自我检测:一、填空:1、像螺丝刀,()这样,有一个轮固定在()的()的机械叫轮轴。

轮轴页是一种()。

2、轮轴有()的作用。

当轴粗细相同时,轮()就越()巩固练习一、判断:1、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小就越省力。

()2、轮轴是不省力机械。

()3、铅笔刀是轮轴。

()3、车闸是杠杆()二、简答:1、轮轴的实质是什么?轮轴的作用是什么?1、生产和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轮轴?5国旗是怎样升上去复述回顾(各小组组长提问)1、什么是轮轴?2、轮轴有什么作用?3、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轮轴?设问导读1、什么是滑轮?2、滑轮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3、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应用了滑轮?自我检测填空:1、国旗是利用()升上去的。

()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

()的滑轮叫动滑轮。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合起来使用的滑轮叫()3、定滑轮能(),不能()动滑轮能()不能()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滑轮叫()。

巩固练习一、选择:1、下列物体那些是杠杆()那些事斜面()那些是轮轴()那些是滑轮(定、动滑轮)()A指甲剪刀、B自行车车把、C起瓶盖的起子、D窗帘上的跑道、E螺丝刀、F扳子2、吊车上用的滑轮是()。

旗杆上用的滑轮是()A定滑轮 B 动滑轮C滑轮组三、简答:1 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有什么作用?2 生活中那些地方应用了滑轮?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复述回顾1、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2、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设问导读1、什么是传动装置?2、传动装置分为哪类?各有什么特点?3、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油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传动装置?自我检查填空:1、像自行车链条那样,将动力从踏板(脚蹬)传到后轮上,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2、常用的传动装置有(),()()等,其中()传动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但不能较长距离的传递力。

()传动可以较长距离的传递力,但不能改变运动方向。

3、大部分机器都是由()部分、()部分、()部分、()部分组成。

这些机器综合运用了简单机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巩固练习一判断:1、自行车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自行车的传动部分是脚蹬。

()3、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相同点是都可以改变运动的速度。

()4、缝纫机的工作部分是针。

()二、选择:1、古代自行是()现代自行车是()A前轮大后轮小 B 两轮一样大 C 脚蹬在前轮D脚蹬在两轮中间E 前轮代后轮 F 后轮推前轮2自行车的工作部分是()操纵部分是()传动部分是()动力部分是()1、车把2、车轮3、脚蹬4、车链三、简答:1、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油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传动装置?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像捡到、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或()的装置都可以称为机械。

机械可以分为()机械和()机械两类。

2、()机械有小刀、扫帚、()()。

3、杠杆上有三点,分别是()()()。

当()到()的距离小于()到()的距离时省力。

4、天平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5、斜坡就是一个().( )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螺丝钉上的螺纹是一种()的斜面,它有()的作用。

斜面越()越()就越省力。

6、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它的作用是能()不能()。

7、轮轴也是一种()。

轮轴有()的作用。

在轴粗细相同时,轮()就越省力。

8、常见的传动装置有()传动()传动()传动。

9、能够传递力的装置叫做()。

10、滑轮组既()又能()。

二、选择:1、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差别()A 是否能改变运动方向B是否能长距离的传递里C是否省力2、下列机械属于杠杆都是(),属于斜面的有(),属于轮轴的是()属于滑轮的是()1吊车臂2水轮头3螺丝钉4斧子5镊子6方向盘7门把儿8 筷子3、扳手属于下列哪种简单机械()1、斜面2、杠杆3、轮轴4、滑轮4、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钟表采用的传动装置是()。

1、齿轮传动2、皮带传动3、链条传动三、判断: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2、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我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3、斜面的坡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大。

()4、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5、档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约费力。

()四、简答:1、什么叫轮轴?2、什么叫动滑轮?它有那些作用?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 折形状复述回顾(以小组复述下列问题)1、什么是传动装置?2、常见的传动装置有那些?3、开学以来你学习过那些简单机械?各有那些作用?设问导读1、常见的四种形状有那些?2、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有什么关系?自我检测:填空1、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等()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的形状。

2、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或弯折,可以提高材料的()。

而且()或弯折的形状不同,期( )也是不相同的。

3、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很巧妙。

人的头骨近似于()可以很好的保护人脑。

巩固练习一判断:1、一张纸无论怎样是不可能托起一块红砖的。

()2、料的形状与抗弯能力无关。

()3、相同的纸折成不同的形状其承受力也就不同了。

()4、蛋壳又薄又轻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压力。

()二、简答:1、请你说说可以用那些方法来改变物体的的承受力?2、为什么蛋壳有很大的承受力?2搭支架复述回顾1、常见的四种形状有那些?2、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优势?3、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会改变吗?设问导读1、比较不同结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哪种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2、什么支架最稳固、最结实、又不易变形?3、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形的支架变的稳定牢固?4、支架在生活中有那些应用?自我检测一填空:1、结构由支架构成,()的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

2、著名的艾菲尔铁塔、石油井架、高压线塔都运用了()支架,它的特点是()()()。

这些结构还运用上()下()、上()下()的稳固原理,整个建筑涉及到了()力学,()学,美学的知识。

二、判断:1、正方形支架中间加上一根横梁,使其形成了两个三角形,就可以变得稳固了。

()2、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管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的。

()3、造房子时,屋顶采用薄壳型主要是为了美观。

()4、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等到启示,设计出柱状钢管、壳型建筑,这些都是仿生学。

三、解答:1、怎样才能使长方形支架变牢固?2 制作搭建一座高塔需要哪些过程?3建桥梁复述回顾1、什么支架最稳固、结实、省材料?2、支架在生活中有那些应用?设问导读1、说说你见过那些桥?2、桥有哪几类?(按材料、按形状、按桥的长度、按用途等)3、什么样的桥承受力最大?自我检测填空:1、著名的赵州桥是()结构的桥,上海的黄埔大桥是()结构的桥。

2、我知道不同样式的桥有()、()、()。

巩固练习一、判断:1、石板桥的承受能力不如石拱桥。

()2、平板桥的承受能力不如拱形桥。

()3、拱形桥桥墩的跨度比平板桥大。

()4、现代大桥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它们有各种的特点。

()二、选择:1、中国现存最早,并且保存良好的是隋代的()。

A赵州桥 B 南京长江大桥C黄埔大桥2、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分类的。

A 材料B 作用C 形状3、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