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列传读后感
“圣魔”的泯灭 ——读《李斯列传》有感800字作文
“圣魔”的泯灭——读《李斯列传》有感800字作文若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走在咸阳古朴的街市上,你是否还能想起那个一生在这里终结的丞相,那个一生荣华尽享却以腰折结束的李斯。
“吾浴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回到家门口与儿子牵着黄狗追逐野兔吗?多么简朴又容易的愿望啊!却是大丞相李斯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愿望。
语罢,父子俩相拥而泣。
只可惜,在面临死神时,李斯才回想起,一生追名逐利纵横官场可惜却连简单的快乐都失去了。
一代贤才,才华可比周公召公之人,何苦落得此等下场呢?前半辈子,李斯背景离乡,在外闯荡自己的天下,后半辈子,李斯在秦宫中呼风唤雨,坐拥荣华富贵,最终却落得个斩首示众。
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中如此评价李斯其人:“是圣是魔,未可轻易评说。
”可见李斯的一生必定褒贬参半。
圣,通也,非智慧,崇高者不为圣也。
李斯之圣,非辅佐之功不可为也。
从吕不韦的舍人到郎官、客卿升至廷尉、丞相,离开自己看不起的楚地来到秦国之后,李斯的仕途之路步步高升。
初到秦国,一句“胥人者,去其也。
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让秦王成功为统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
在军事上,李斯之谋略不可谓不卓越。
才华能使其平步青云,但仅靠才华不完全能让李斯在秦国保全性命。
他靠的什么?一张嘴。
在秦王已下达逐客令之时,李斯全凭一张嘴。
从田余、百里奚谈到商鞅、范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最后一句“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让秦王成功打消逐客之心,不仅破除被逐风险,且升之至廷尉。
李斯之圣,李斯之智慧不能随历史泯灭。
李斯辅佐秦王20余年后,国终统一,不照搬古人,开拓新朝,李斯这份远见实属难得。
他完美的奉行着法家之道一,加强着皇帝威严,一心将分封推向郡县,的确他也做到了。
纵观历史,李斯的这份圣明,这般才华,非常人所可比,就连对其嗤之以鼻的史太公也是没有否认的。
既然拥有这份“圣”,又何愁无清风自来,留名芳古呢?正是李斯心底的魔,毁了秦国,也毁了自己。
当年,李斯与师父荀子辞别时所示“斯闻得时无愈。
仓中鼠厕中鼠的哲学悲剧------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
仓中鼠厕中鼠的哲学悲剧------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时间:2011-04-22 12:01:34 论文范文作者:秩名论文导读:纵观李斯的一生,文章开头从一件生活琐事上集中反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
他从观鼠悟出的人生哲学,伴随他一生的浮沉成败。
以秦始皇驾崩为其人生的转折点,李斯“仓中鼠”的人生哲学观也终酿苦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李斯一生的悲剧或喜剧都是他自己亲手导演的。
关键词:仓中鼠不安现状功名富贵转折点《李斯列传》开头写了李斯这样一件事:“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是一件生活琐事,但却集中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
由于不愿安于现状。
他从观鼠所悟出的人生哲学,便是要善“自处”,作“仓中之鼠”。
基于此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欲西入秦时向荀卿告辞时说的一段话:“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贫穷。
”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是一脉相承的。
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
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
李斯青少年时为一郡小吏,由于不愿安于现状,便追从当时的儒学大师荀卿去学习“帝王之术”。
学成之后,审时度势,考虑到“楚王不中事,而六国皆弱,无可建功者”认识到“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看到“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李斯综合这些因素,抓住“得时无待”的机遇,毅然西入秦而说秦王。
此可谓怀奇才而有远见矣。
到了秦国以后,李斯投到当时秦相吕不韦门下当舍人,很快得到吕不韦的赏识,任以为郎。
之后,他凭借胸中才学,经过一番努力,赢得了秦王的信任。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
”秦王采用了李斯的建议后,秦国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离间了各诸侯国君臣之间的关系,为后来兼并天下打下了基础,很快,秦王又“拜斯为客卿”,进一步加以重用。
李斯的人生哲学读后感
李斯的人生哲学读后感《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
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
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李斯从小就立志做一只米仓中的老鼠,从小就希望在最好的环境,最宽广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他鄙视卑贱与穷困,显赫的秦国相位是李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否则他就成为了自己曾经鄙视的对象——“人面而能强行者耳”。
赵高早年作为嬴政的贴身宦官,他有机会在宫廷里得到长期的历练,这让他对人性与权力的认知达到了非常人所能比拟的高度。
赵高是一个权谋高手,他的智力绝对是当时秦庭高层的佼佼者。
在嬴政时代,赵高就深受皇帝的宠信,并且被皇帝任命为胡亥的法学老师。
秦国本身就是一个以法家思想为主体思想的国家,其法学人才应该是多如牛毛。
赵高作为一个宦官居然能够担任王子的法学教师,可见此人法学造诣之深。
赵高绝对是一个把握人性的高手,他太了解李斯了,他对李斯的价值取向拿捏得死死的。
他用秦相之位来威逼利诱李斯,他告诉李斯合作相位可保,不合作不仅相位必失,财富与人身安全都不会得到保证。
李斯也是个聪明人,在他看来谁当皇帝无所谓,只要他的荣华富贵不受影响就好。
于是,他就积极地参与了沙丘政变了。
李斯答应与赵高、胡亥合作后,立即开始了天衣无缝的骚操作,先是伪造一封秦始皇传位给胡亥的诏书,然后马上又伪造一封赐死扶苏的诏书。
两封诏书由内庭起草,加盖皇帝印玺,全流程跟秦始皇发布的诏书一模一样。
在秦帝国这样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国度里,皇帝的诏令是不允许有半点怀疑的。
在法理上讲,皇帝正式发布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是畏法、敬法、守法的。
平庸有罪——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
地, 对他来说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李斯 有一份肴起来还不错
的l , 虽然薪俸不高 , 怍 但还算是衣食无忧 。坦 白 , 么 说 就这
21 年第 2 02 期 ( 总第 16期 ) 2
J un lo qhrJ no ec es Co ee o ra fQiia u irT ah r’ rg t
N o 2, 01 . 2 2 G e r N O. ne  ̄. 1 26
齐齐哈 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读《 史记 ・ 李斯 列传》 有感
Ab ta tS a e n nog t bec aa tr h h i L iso eo e B or p yo i i ealdrx r eu sa dd w s src : h p dma yu frel l h rcesi teS i . i n fh m. iga h fL ti e. dt p n o n a n J Si t Sd e o h
o i l e t en l o ,s si i e t n , o ie i l c rt gs i s mi k sti g r t l c iei e p esmi d . f s i ,h uh r l i t l s moi s c mb n d w t sl r i n k l , d ma e s u esi t p o l。 n s h f a o n lh o h p w i l h f i la v n Ke r s me ic e o p ru i ; s i ll n e d n y wo d : do r; p o t nt m smi i ; n ig y ao
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作者司马迁用卓越的手法,独居匠心的技巧,锻造出了这本文学史的巨著,《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8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因为下个学期我们就要开展古代汉语的学习了,而史记作为古代汉语著作的典范,尤为值得我们去阅读。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在初高中时期时都接触了《史记》的内容,比如《项羽本纪》以及《陈涉世家》这两篇文章。
在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老师都特意强调过本纪记载的是帝王,世家记载王侯将相。
《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都是“乡野村夫”,没有文化,没有地位,没有财富。
他们之所以反抗只是因为在赶赴服徭役时因大雨延期迟到,而秦律严苛,凡是延期都会被杀,因此陈胜吴广在半路上决定要反抗,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吁与倡议。
利用鱼腹中的纸条“大楚兴,陈胜王”,助公子扶苏为王来开展起义。
可以说,陈胜吴广的起义拉开了反抗暴秦的统治序幕。
因此虽然陈胜并不是王侯将相,也将他记录于世家这一部分,正是因为他的贡献。
因此是可以理解的。
项羽兵败,自刎乌江。
可以说是一个失败者,即使却被记录在《史记》中,也应当记录在世家中,但是太史公司马迁却将项羽记录在本纪中。
可以说项羽被破例记录在本纪中,是由于太史公的个人情感问题。
太史公认为西楚霸王项羽虽然兵败如山倒,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却不能磨灭项羽是个英雄的事实。
所以说《史记》这本书的意义不仅是为我们这些后人记录下那段历史。
让我们后人能够以史为鉴,少走弯路。
可以让我们与过去的先贤对话,较为直面客观的了解他们的人生。
同时,《史记》中出了许多成语,歇后语。
例如,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便是出自秦始皇本纪中赵高的话。
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并且可以让我们增长阅历,丰富《史记》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吸引力便是太史公第一次把历史人物以纪传体的形式展现给大众。
李斯列传读后感
李斯列传读后感《李斯列传》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一篇历史传记,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李斯的一生。
李斯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李斯列传》,我深受启发,对于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李斯是一个非常有野心和抱负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深得儒家学说,有着过人的才华和智慧。
他曾经在齐国任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他的野心和自负也让他陷入了困境,最终被逼迫离开齐国。
在秦国,李斯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成为了他的重要顾问。
他积极推动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和法治建设,对于秦国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他的强硬手段和不择手段也让他在政治斗争中备受争议,最终被秦始皇所废。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最终以悲剧的结局结束。
读完《李斯列传》,我对李斯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是一个有着伟大抱负和才华的人,但也是一个充满野心和自负的人。
他在政治上有着很高的抱负,但也不惜一切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的命运也是一个悲剧。
李斯的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发。
他的坎坷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和失败往往取决于他的性格和行为。
李斯虽然有着过人的才华和抱负,但他的自负和野心最终让他陷入了困境。
他的悲剧也是对他个人品格和行为的惩罚。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品格和行为至关重要,决定了他的一生命运。
同时,李斯的一生也让我对政治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在政治上的抱负和才华是无可否认的,但他的手段和行为却充满了争议。
他在政治上的成功和失败也是对他品格和行为的惩罚。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政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一个政治家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取决于他的品格和行为,而不仅仅是才华和抱负。
总的来说,读完《李斯列传》,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李斯列传读后感
李斯列传读后感李斯列传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斯列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斯列传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史记》当中《李斯列传》这一部分,我对李斯的人生经历深有感悟。
李斯是楚国人,当时只是一个地方小官。
有一次,李斯发现厕所里的老鼠,生存环境非常差;而粮仓里的老鼠,生活环境特别好,有着吃不完的粮食,于是李斯感慨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
”意思是说,一个人是不是有才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平台。
于是,李斯就把官辞了,投奔了当时齐国一位大师,这位大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子,李斯跟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也就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的道理。
过了一段时间,李斯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应该找一个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去当时最强大的秦国。
李斯到了秦国之后,投奔到当时秦国最有权势的吕不韦门下,吕不韦很快就发现李斯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就把他引荐给秦始皇,于是,李斯终于有了施展自己理想抱负的平台,在秦国消灭诸侯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觉得李斯是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他从老鼠哲学中受到启发,并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付诸行动,辞官投学,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最终在秦国统一中国这个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生好戏。
我感悟到:一个人首先有心存远大志向,然后付诸行动,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才能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相反,如果一味好吃懒做,只能让理想变成梦想和空想。
李斯列传读后感篇2读完司马迁的《李斯列传》久久不能释怀,感慨颇多。
李斯由一小吏到位极人臣的丞相再到身败名裂,其中之事对我们多有借鉴。
李斯列传开篇先介绍了李斯当郡小吏时,看的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
读《史记·李斯传》
读《史记·李斯传》李斯年轻时候做郡小吏,看见厕所中的老鼠每日凄凄惶惶,吃不好也睡不好,而粮仓里的老鼠却被养得白白胖胖的,由此他突然悟出一个道理:“夫人生,混得好,就是粮仓里的老鼠;混得不好,就是厕所中的老鼠——关键看你怎么混了。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常言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对穷人来说,谈理想、讲奉献,都是太过奢侈的事情——这种想法,深深埋在了李斯幼小的心灵中。
李斯很聪明,也会拜老师,跟了当时著名的大儒荀子求学。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我猜测他除了给学生讲些治国之术外,多少还要讲些为人之道,比如要有远大理想,要做一个正直的好人之类。
但这些教育,是说服不了李斯的。
李斯毕业时,他这样辞别自己的老师:“人生最大的耻辱就是卑贱,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贫穷。
一个贫穷卑贱的人还埋怨世道不好,还谈什么淡泊固穷,那太矫情了。
”(“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屌丝逆袭”的生涯开始了。
他很成功,而且我觉得在所有屌丝中他是最成功的一位。
他投奔了吕不韦,吕不韦把他推荐给了秦王,他给秦王出的主意特别管用,“诸侯名士可以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这软硬兼施的手段,既树立了秦王的威严,也大大削弱了敌对一方的力量。
后来赢政统一天下,李斯立了大功,做了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时有儒生(齐人淳于越)提意见了,说要分封子弟功臣为诸侯,就是恢复以往的封建制。
这也不是什么创见,商周两朝靠着这一套体系也维系了好几百年。
但李斯却敏锐地发现了这套理论中不利于最高统治者的地方:权力的分散就意味着学术的分化,而一旦出现学术争鸣的局面,最高统治者的威严就会削弱,而统治者一旦失去“威严”,则权力自然也被消解了。
所以他给赢政的意见是必须禁“私学”,“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总之,一切要从皇帝统治的便利出发,对皇帝统治有利的事,便去做;不利的,就要打击。
李斯列传读后感
李斯列传读后感《李斯列传》是史书《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了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李斯的生平事迹。
读完《李斯列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斯作为一个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秦朝的兴起和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李斯列传》,我对李斯这个人物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他具有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才能,很早就展示出了他的政治家天赋。
他通过和秦始皇的深厚关系,成为了秦朝政治核心的重要人物。
他的斗争与权谋手段无一不是教科书级别,他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然而,李斯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在权力斗争中屡屡遭受失败和挫折,最终被秦朝的军事家王翦所利用,被迫自杀。
读到这里时,我为他的遭遇感到深深的惋惜和不平。
李斯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他竭力为秦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在秦朝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法制和制度,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李斯在秦朝兴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
他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也犯下了一系列让人感到痛心的错误。
无论怎样,李斯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宗旨,这一点不容忽视。
《李斯列传》不仅仅是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通过阅读,《李斯列传》引发了我对思想、人性、权力等问题的思考。
我开始考虑什么是政治家的真正素质和伟大之处?在现代社会,政治家们应如何运用智慧和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另外,《李斯列传》还让我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秦朝的兴起和统一,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了解到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法律制度以及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让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
总之,《李斯列传》是一部富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书籍。
通过阅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政治家们的伟大。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未来的学习和思考产生积极的影响。
李斯列传读后感范文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李斯的名字在我们的国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史记》中的《李斯列传》记录了李斯的生平事迹,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位大成者的思想和政治成就。
在我读完《李斯列传》后,我被李斯那种大气磅礴的个性所震撼。
他勇敢、果敢的行动力,以及决策和判断力,在当时政治氛围浓重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
李斯在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促进了秦朝的稳定和国力的发展。
而其中最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举措,就是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
李斯以极为英明的眼光洞察到,统一的法律制度是推动秦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之一。
他用高超的治国之道,在不断解决各种难题的过程中,阐释了一整套有关治国理念的思想体系。
李斯所实行的法律规范,并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经过反复的斟酌和调整后,才得以形成的。
他在制定法律上注重实际效果,善于为秦的长远发展航行,是一位真正懂得如何从法律法规上推动国家发展的卓越人物。
在他的时代,中国因此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法治时代。
但是,李斯强硬而果敢的作风却也引来了许多批评的声音,有人认为他在统一法律的过程中过于强势,或是对犯罪过于严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正是他的措施和决策,使秦国得以早日实现了统一标准,工业化建设更加加速,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除了具体的治国措施,李斯的政治哲学思想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他在政治上敢于冒险,在经济上志在发展,这些都是对治国理念最好的诠释。
而在生活中,李斯从来不被如此高贵的地位所蒙蔽,始终保持深度思考与谦逊精神。
他的成功源于金玉其表、内外兼备的过人才华,也源于深刻的思考和清晰的目标意识。
纵观古代所有的文化事业中,李斯对中国书法的贡献也不可忽略。
他的书法风格博大精深,以大汉隶书著称于世。
在书法艺术上,他采用了秦始皇所倡导的小篆,将小篆改变为大篆,大力推动了中国书法史的演变。
李斯的书法笔画沉稳刚健、韵律流畅、结构严谨,能传递深刻的意象和精神。
他的书法不仅体现出了一种审美,还展示了一种思想、精神和文化。
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
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作者司马迁用卓越的手法,独居匠心的技巧,锻造出了这本文学史的巨著,《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精选篇1)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礼貌古国。
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以往的惊心动魄,思量以往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
可是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
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
品味全书,我心中仅有一个人可谓为英雄项羽。
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
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
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
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
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
于他,项羽可是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
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
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
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
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可是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
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
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
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史记·李斯列传》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记载了中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李斯的一生。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秦国的政治改革和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一个具有极高政治才能和雄心壮志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戏剧性,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史记·李斯列传》,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李斯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宰相,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才能,能够独断专行地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他的改革思想和政治理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李斯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宰相,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才能,能够独断专行地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他的改革思想和政治理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是一个具有极高政治才能和雄心壮志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戏剧性。
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但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最终成为了秦国的宰相,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才能,能够独断专行地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他的改革思想和政治理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李斯列传的读后感
史记李斯列传的读后感史记李斯列传的读后感司马迁在《李斯列传》开篇,先写了一个李斯见过的小故事。
说李斯在家乡上蔡做小吏的时候,发现有这么两群老鼠:一群生活在厕所里,以人畜粪便为生,整天还要提心吊胆;另一群生活在仓库里,个个吃得肥头大耳,见人毫不躲避。
李斯感叹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也。
”李斯在“厕中鼠”身上看到了卑贱,在“仓中鼠”身上看到了高贵,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只“仓中鼠”。
于是,李斯西入秦国,到吕不韦幕府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获得了吕不韦的信任,官职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充其量也仅是个秘书的级别,与他的愿望还差很远很远。
这年,秦王突然下令逐客,李斯就给秦王上了著名的《谏逐客书》,而这篇文章让李斯在秦国彻底站稳了脚跟。
从此他有机会接近秦王,有机会实现他的夙愿。
凭借忠心和实干,李斯很快被封为了丞相。
手中有了权力后,他如在《谏逐客书》说的一样,为秦国的长治久安而废寝忘食。
他废封建、统文字、焚诗书而大干特干,与此同时,他的忠诚换来了秦王的回报,封他为贤成侯,于是他彻底成为“仓中鼠”中的一员。
转折发生在始皇帝病死于沙丘。
阴谋家赵高为了把胡亥推上王位,去拉拢李斯,李斯犹豫了好长时间最终答应。
而打动李斯的一句话竟然是:“扶苏做了皇帝,你能确保丞相之位不会被蒙恬替代吗?”为了保住这“仓中鼠”的`地位,他选择了跟随阴谋。
现在我们似乎没必要骂赵高赞李斯,毕竟那是个满口道德仁义却只说不做的时代。
说李斯缺少骨气,也太勉为其难了,他要的仅仅是自己额荣华富贵。
结局,李斯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市。
临死前,李斯对儿子说:“我想跟你会上蔡溜溜狗、打打猎,看来没有机会了。
”最终连“厕中鼠”也没做成。
人应该学会激流勇退的,站在悬崖边上看风景固然便利,但一不留神便会粉身碎骨。
吕不韦、大夫种留恋悬崖上的权势,结果身戮人亡,如此看来,做范蠡、范雎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行非所学 背弃师门——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
、
为做 “ 鼠” 仓 而求 学。< 斯列 传 > 载李 斯 “ 少 李 记 年
时, 为郡小吏 , 见吏舍 厕 中 鼠食不 絮 , 近人 犬 , 数惊 恐之 。斯 人仓 , 观仓 中鼠, 积粟 , 大庑之 下 , 见人 犬之 忧 。于 是 食 居 不 李斯乃 叹日 :人之 贤不 肖譬 如 鼠矣 , ‘ 在所 自处耳 ! 人有 没 一 有 出息 , 犹如老 鼠, 只在于 自己所处 的环境 罢了 , 这是李斯 人 生第一 叹。于 是他 为做 “ 鼠” “ 从 苟 卿学 帝 王 之术 ” 仓 ,乃 。
一
怎 能不无 遗憾 。因为 , 子 在 < 苟 修身 > 中再三 教 导他 的弟 篇 子 :志意修 则骄 富 贵 , 义重 则 轻王 公 ; “ 道 内省而 外 物轻 矣 。 传 曰 :君子役 物 , ‘ 小人役 于物。 此之谓 矣。……士君子不 为 ’ 贫 穷怠乎道。 明确提 出了士人 君子 不因 为贫 穷困厄 而怠 慢 ” 道义 。一个 人要求改变生活现状 、 追求政 治地位本 是无 可厚
— —
读《 史记 ・ 李斯 列传》 有感。
林 东 民
(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 福建 福 州 3 0 1 ) 5 04
[ 摘 要】 < 史记 ・ 李斯列传> 李斯“ 栽: 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本文根据司马迁所刻画的李斯一生“ , 五叹” 及其成败与人格, 同荀卿为人、 臣 道比较 , 李斯行非所 学, 为 之 论证 背弃师 门, 为荀卿之 弟子 。 差 【 关键词 ] 李斯 ; 荀子 ; 弟子
儒 家强 调学 习要 以提高道 德 修养 , 做人 为本 。苟子在 < 学 劝 学> 篇中指出 :君子之学 也 , “ 以美其 身 ; 小人 之学 也 , 以为禽 犊 。 君子学习是为 了完 善 自我 , 人学 习是 为 了追求 名利 。 ” 小
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
史记李斯列传读后感《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的李斯列传是对李斯这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在读完《史记》李斯列传后,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经历和所做的事情有了更多的思考。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宰相,是推动秦国统一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史记》中,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赞扬他的才华和功绩,也有批评他的残暴和阴险。
在我看来,李斯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但他的手段和行为也让人感到不快。
在读《史记》李斯列传时,我对李斯的才华和智慧感到钦佩。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曾经在韩国留学,学习了韩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这为他以后在秦国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秦国,他先后担任过宰相和丞相等重要职务,对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焚书坑儒”的政策,推动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加强了秦国的统一力量。
在军事上,他也是一个有远见的军事家,曾经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思想,为秦国的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李斯的手段和行为也让人感到不快。
他在政治上采取了残酷的手段,推行了严厉的法律制度,对异见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他还提出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古代文化和学术进行了严重的破坏,这些行为让人感到非常不快。
在个人品德上,他也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和幸福。
通过阅读《史记》李斯列传,我对李斯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和智慧的人,但他的手段和行为也让人感到不快。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和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通过对他的了解,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品德和行为。
一个人应该在追求自己的成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幸福。
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人物。
史记李斯列传观后感权谋与改革的思考
史记李斯列传观后感权谋与改革的思考史记李斯列传观后感——权谋与改革的思考《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中的巨著,它以纪传体的形式,系统地记载了自夏启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一篇被称为《李斯列传》的文章,描写了李斯的一生和他的政治理念。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深刻思考起权谋和改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李斯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是“法家”,并强调权谋思维和强权统治。
他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集权政治以及鼓励农耕生产来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在《史记》中,他的行政手段和政策措施展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首先,李斯的权谋思维在帮助秦国统一六国并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利用战争、外交和婚姻等等,巩固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势力,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其次,李斯非常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和贯彻执行。
他积极推行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如制定了《秦律》和《令狐冲法》,并通过严格的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的权威。
这些法律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乱象和矛盾,为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此外,李斯还非常重视农耕生产的发展。
他提倡农耕,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使得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农民种植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以保障国家的经济和粮食供给。
然而,《李斯列传》也揭示了李斯的权谋思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他过于强调统治者的权力和集权统治,忽视了个体的权利和自由,造成了强权统治和人民的不满。
他的一些政策也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对人民的苦难和困扰并未给予足够关注。
因此,我深思熟虑后认为,在实施权谋和推行改革时,应该权衡利弊,注重平衡和人性化。
权谋思维可以帮助实现政治目标和国家稳定,但缺乏约束和平衡则会导致社会不公和民众的反叛。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但过于急进和彻底的改革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无序。
因此,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推动和平、稳定、并符合人民利益的改革。
读李斯列传有感
读李斯列传有感李斯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读过《史记》后,我最感兴趣的人物之一。
李斯从一个平民直到成为中国第一个皇朝的丞相,自有他过人之处。
他有的他的人生哲学。
他说: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
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他觉得一个人地位低又贫穷,是很悲哀的事。
很多人视富贵如浮云,不是他真看不上富贵,而是他能力达不到而已。
这话说得尖锐,也有部分道理。
然而把人生目标仅设定在荣华富贵上,也是他最终结局凄惨的原因。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他年轻的时候。
他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
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作为还是没作为,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由此受到启发,来到秦国。
没错,对于李斯来说,秦国的确是展示自我的一个超级平台,他努力提高自身阶级等级也不失为有志之举。
不过正是他的老鼠哲学根本影响了他的人生。
首先,我认为他的部分思想是正确的,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使自己处在有利位置和环境,用现在的话说要有一个能发挥、能展现的平台。
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句:“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湍急的水,飞快地奔流,以至能冲走石头,这就叫“势”。
假如水在一处小坑里,那就是死水,是掀不起波浪来的。
我们都应该受到启发,在干一番事业前,也要为自己造一个“势”;要想有吃有喝,你就要到粮仓去,而不是到厕所去。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穷山僻壤的农村孩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刻苦学习,高中榜首,一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
然而在他的思想中,也有着过激的一面,那就是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
害死韩非子,接受赵高的提议,帮助秦二世篡位。
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
读《李斯列传》有感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九)班龚政铎惜哉!李斯。
有李斯之才而不以荣名终,皆因少时理想之狭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斯作为郡中一名小公务员,看到厕中、仓中鼠之生活天壤之别,于是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由此而得出“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遂一生为“重爵禄”所困。
昔者,李斯为秦强而西入秦事秦王,亦可谓识时务者,顺历史潮流而动。
斯出计离间六国君臣,谏止由韩人郑国间秦而起的逐客令,广纳人才,尽忠王上,“二十馀年,竟并天下”。
国既定而斯力主废分封、立郡县,尊皇帝,夷郡县城,销其兵刃,遂定政制。
国定而政制建,李斯又主张除百家学说,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创小篆、隶书;平斗斛度量,收铸币权于中央,便利经贸交流;筑驰道,沟通四方,加强联系。
每一项都是功在当代而对后两千年产生了深远影响。
至此,李斯已可谓千古功臣了,然而他并未功成身退,观其行,皆在“重爵禄”三字。
始皇崩,赵高说服胡亥篡位,又欲与丞相斯同谋。
“汤武杀主”、“卫君杀父”这样的例子与赵高的行为并无共通之处,而李斯亦未动心。
当赵高言及“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李斯就头脑发昏了,曲意顺从。
忤逆之行就,已为不忠。
胡亥登基,赵高掌权,李斯反欲谏。
谏阻不成,反阿意上书,助胡亥为暴政,劝君王为“督责”,滥施严刑酷法,“税民深者为明吏”,“刑者相半于道”。
知秦由暴政而亡,暴政由赵高挟持李斯,教胡亥不学无术、为所欲为而所共筑。
掌废立,严督责,已为大不忠,却又上书昏主,欲谏而显忠,何可得哉?失大忠而得小忠,本末不分也。
将李斯比之陈平、商鞅,其功不在二人之下,然其既无明哲保身之术,又无忠贞不渝之行,阿意逢迎,为爵禄活而不得。
悲夫!故知当于可为处为,不可为处退,有所守,方有所成。
又问三者皆有智谋,何为卒不同哉?窃以为少之志向定命运。
鞅少好刑名之学,此后至死实践;平为社宰时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
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李斯,辅助秦始皇一统天下,是秦朝大名鼎鼎的丞相。
他为秦朝的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推进有巨大的贡献,他反对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明法度、定律令,这些不仅对当时的秦王朝,甚至对现在我们的社会仍然有深刻的影响。
但是这样一个极有智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最终还是败在他那贪恋富贵、自私自利、阿谀奉承的性格,落得被腰斩的悲惨下场。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李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司马迁老先生在写李斯传时就已经一针见血地提出李斯的性格特点。
他对仓鼠的舒适环境感到羡慕,对厕鼠的卑微不洁感到厌恶,这使年少的李斯就有成为“仓鼠”的志向,年少的他就有野心、有才干,不甘贫贱,蔑视流俗。
这套“老鼠哲学”对李斯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斯从荀卿那学有所成后投奔秦国,并受到秦王的宠用。
文中描写了李斯对东方六国大刀阔斧进行兼并和打压。
我对他“得时无怠”的观点是非常赞同的。
“胥人者,去其几也。
”要善于抓住时机,秦国灭六国如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如此,机会需要自己抓住和把握的,如果犹豫不决,那机遇也就悄然而过。
李斯为秦统一六国献上许多很有智慧也很见效的计谋,深得秦王赏识,也机智地躲过了逐客令的考验。
终于,他成功了,辅佐秦始皇吞并六国,并在统一后推行焚诗书、定律令、治离宫、攘四夷,在这些方面建立了巨大的功勋。
从此,他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他的“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真正成为一只“仓鼠”。
绝对的权利也给这位位极人臣、风光占尽的宰相带来不安,他也深知自己处于人生的巅峰,发出“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的感叹,意识到祸害将至。
这祸害也是来自于李斯极度的“个人主义”,患得患失的性格。
秦始皇驾崩,赵高对李斯进行利诱和恫吓,刚开始李斯还能义正言辞地反驳,为报秦始皇的知遇之恩,想做一名忠臣继续对秦朝的发展竭尽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斯列传读后感
李斯是楚国人,当时只是一个地方小官。
有一次,李斯发现厕所里的老鼠,生存环境非常差;而粮仓里的老鼠,生活环境特别好,有着吃不完的粮食,于是李斯感慨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
”意思是说,一个人是不是有才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平台。
于是,李斯就把官辞了,投奔了当时齐国一位大师,这位大师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子,李斯跟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也就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的道理。
过了一段时间,李斯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应该找一个平台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去当时最强大的秦国。
李斯到了秦国之后,投奔到当时秦国最有权势的吕不韦门下,吕不韦很快就发现李斯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就把他引荐给秦始皇,于是,李斯终于有了施展自己理想抱负的平台,在秦国消灭诸侯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觉得李斯是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他从老鼠哲学中受到启发,并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付诸行动,辞官投学,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最终在秦国统一中国这个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人生好戏。
我感悟到:一个人首先有心存远大志向,然后付诸行动,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才能找到实现自己理
想的道路;相反,如果一味好吃懒做,只能让理想变成梦想和空想。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可谓鼎鼎大名,他辅助秦始皇成就帝业,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坚决拥护郡县制,避免秦朝重蹈周朝覆辙;他协助秦朝制定统一的典章制度,从此中华“车同轨、书同文”;他刻下了泰山第一块石刻,自此李斯小篆名扬四海。
然而他终究没有成为后人所仰视的圣人,这些功绩终究掩饰不了在他萎缩的人格的驱使下的卑鄙的行为。
正如题目所言,他永远都只能算作是“大历史中的小人物”。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司马迁写人物往往一针见血,《李斯列传》开篇所讲的这个小故事,可谓是对李斯一生最概括的评价了。
这位政府的小公务员看到了两种老鼠的区别,便对人中“仓鼠”充满了羡慕,从此立志改变自己“厕鼠”的现状,成为一只“仓鼠”。
在此之后,虽然李斯做出了惊天动地且改天换地的大事,但他自己却永远没有从他的“老鼠哲学”中走出来,没能使自己大起来。
他好像永远都是那个上蔡小吏,永远摆脱不了那种小人物小人格的心态。
他患得患失、首鼠两端,永
远蜕不出那种委琐细屑。
他既没有孔子的宽厚仁德,也没有孟子的浩然正气,还没有商鞅的一意孤行,更没有后来王安石的坦坦荡荡忘怀得失。
他绝顶聪明但这一切只是为自己的“老鼠哲学”服务,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这便注定了他只能是一个小人。
从此李斯求学于荀卿,学得“帝王之术”,并背弃了自己的祖国,选择了最有统一资本的国家——秦国(当然,这对于士来讲,算不上道德污点)。
他比屈原、韩非更有资本,屈原、韩非虽然才能远胜于李斯,但由于出身的缘故,不能自己选择去向而被束缚住,看到自己的祖国日落西山而又不被重用,只有随之一并毁灭。
而早就待价而沽的李斯却没有这些拖累,他可以自由选择。
到秦国之后,李斯投到了吕不韦门下,取得信任之后有了游说秦王的机会。
他建议秦王抓装天下一统”的“万事之一时”,提出了一套包括对六国显贵贿赂暗杀的立竿见影的办法,深得年轻的血液里充满暴-力的秦王嬴政的赏识。
之后,他又经受了逐客令的考验,又设计害死了同学韩非并剽窃了韩非的思想。
从此,在李斯的策划和秦王的领导下,秦国的暴-力战车再一次开动起来,开始对六国发动了新一轮也是最后一轮进攻。
数年之后,这辆战车以杀死六国人口两百多万(这是六国损失人口,不包括秦国为此损失的人口)的代价,结束了征程,换得了统一的胜利。
而当时的总人口大概只有两千万。
终于,他的梦想实现了,他在秦朝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两次力排众议、顶住压力,坚决废封建而立郡县,而又是焚书坑儒的提倡者,深得嬴政(这时应当称呼为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