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A.①生②净③旦④丑B.①净②生③旦④丑C.①旦②生③丑④净D.①生②净③丑④旦3.唐代诗人元稹在谈到白居易的诗时说:“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这反映了白居易的诗()①通俗易懂②深受人们欢迎③流传极为广泛④采用活字印刷,用于交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南朝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这表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A.效法道家B.有意无法C.形神兼备D.超越古人5.“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奈俏。
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呆没条道。
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
”这是什么诗体()A.诗经B.楚辞C.宋词D.元曲6.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7.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以上现象说明()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8.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郭守敬编制出《授时历》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图仪器主要装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叫做“赤道环”;另一个叫做“赤经双环”。
双环中间有窥管,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
该仪器的发明者是()A.张衡B.沈括C.郭守敬D.僧一行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打破世界相对封闭的状态,使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3.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
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
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①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①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 ①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5.有位同学到某名人故居参观,记下这幅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其刻画的对象是 (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陈子昂6.《诗经》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它() A.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B.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 .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D . 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7.如下图所示,该书在农业方面提出的宝贵思想有( )①因地制宜 ①多种经营 ①进行农业科技实验 A . ①①① B . ①①C . ①①D . ①①8.“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康熙年间,我国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
由此可知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C .清代中国已经远落后于西方D .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2.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
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 .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B .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C .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D .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3.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的社会文化。
据此可知,李约瑟认为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因素是( )A .重总结轻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B .小农经济主导之下社会技术需求相对较低C .道家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观念D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追求4.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如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A .逐渐形象化B .逐渐多样化C .逐渐简约化D .逐渐国际化5.根据北宋画家郭熙的见解整理成的《林泉高致》一书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该认识反映其艺术追求是A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 .传达自然的生命状态以感染观者D .逼真描绘四季山水不同特征6.宋代把儒学大家朱熹的《小学》作为启蒙教材,后又有《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
这反映了A.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B.宋代教育内容发生根本变化C.宋代私塾教育非常发达 D.印刷术推动儒学教育的发展7.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
精品解析:人教版2019届高三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解析版)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单选题1. 据载,清朝初年尝用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员)的激烈反对,康熙便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结果南怀仁准确无误,杨光先误差不断,杨随后被革职。
下列对这一记载认识正确的是A. 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落后于世界B. 康熙帝显然不信任朝廷中的汉族官员C. 康熙帝能够吸收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D. 杨光先是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
由材料关键信息“清朝初年尝用西方历法”“康熙便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即能够体现C项。
A项“落后于世界”,材料主旨无从体现;B项“不信任朝廷中的汉族官员”,明显具有片面性;朝官员杨光先观念比较传统和保守,不接受西方近代科技,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的描述。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2. CCTV-2《鉴宝》节目展出一幅名画,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应,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
下列绘画作品的特征与该幅名画相同的是A. 《人物驭龙图》B. 《洛神赋图》C. 《墨梅图》D. 《步辇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应,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文人画的风格,A是帛画,BD是人物画,故本题答案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艺术·文人画【名师点睛】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如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
这一铜版佐证了A.雕版印刷术开场出现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兴隆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2.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那么缺乏以整军开矿,无罗经那么缺乏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那么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
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
〞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拓和地理大发现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D.三大创造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3.(2022•海门一模)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开展4.以下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这位推动了宋词打破性开展的词人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5.“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
?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这说明宋代文学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6.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这说明A.农业开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络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农业生态环境开场关注7.(2022•海门一模)明末的小说几乎把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困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1.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③带朋友去看杂剧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③B.②③C.②④D.全部无法享受2.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A.李时珍、毕升B.毕升、蔡伦C.蔡伦、郭守敬D.李时珍、郭守敬3.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A.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4.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②重视实用技术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④理论体系完整A.①④B.①② C .③④D.②③5.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A.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发达B.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C.古代中国战乱较少D.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7.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认为:“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据此判断,雨果认为()A.中国人没有创造力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西方科技更加神奇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8.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16部,“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A. 汉赋B. 楚辞C. 话本D. 散曲【答案】B【解析】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故A排除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故B符合题意话本是在宋朝兴起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故C排除散曲在元代兴盛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故D排除故选B2.夏商周祭祀时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而且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战国时期的楚人也认为自己是黄帝后人颛项的一脉汉代匈奴也自认为是夏的分支这一现象()A. 反映了以华夏为核心的文化认同B. 促进了汉代边地区的长期稳定C. 表明了华夏文化由祭祀发展而来D. 体现了战国时期楚人大一统观念【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夏商周……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楚人也认为自己是黄帝后人”“匈奴也自认为是夏的分支”等信息可以看出从三代到汉朝从中原邦国到周边族群多具有以华夏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感故A正确B、C、D对材料信息分析片面且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3.“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 汉赋B. 传奇C. 话本D. 京剧【答案】D【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京剧舞台表演的程式化特征以及丑角的艺术特点不是汉赋B.传奇是唐朝的小说不是材料中的艺术C.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没有材料中的丑角这一角色D.从材料中的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可以看出这是京剧程式化的表演而且还有丑角这一角色的出现所以是指京剧4.北宋有12\% 以上的户口(约二百万户以上)居住在城市之内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市民阶层使宋朝社会出现了一种市肆风俗的文化充分体现这一文化的是()A. 文学社团中填词与弹琴B. 瓦舍勾栏中的百戏表演C. 四大发明的演进与应用D. 理学成为中国正统思想【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市民阶层使宋朝社会出现了一种市肆风俗的文化”可知B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C明显是无关项故排除.理学只能看作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中国的正统思想依然是儒家学说故D说法片面.故排除D.故选B.5.清康熙帝多次请黄宗羲出山未能如愿便命令当地巡抚到黄宗羲家里把黄宗羲写的书认真抄来送入宫内以供自己拜读黄宗羲有所感动他让儿子黄百家进入皇家修史局帮助完成修《明史》的任务这实质上反映了()A. 汉族知识分子的妥协B. 汉儒成为清朝的政治主导C. 反封建民主思想衰落D. 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答案】D【解析】材料中康熙帝对于黄宗羲的高度推崇以及黄宗羲与康熙帝在修《明史》问题上的一致说明中华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项正确黄宗羲与康熙帝在修《明史》问题上的一致并不等同于妥协 A项错误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无法体现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衰落 C项错误故选D6.《宣和书谱》中说孙过庭的书法“得名翰墨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以下书法作品中与此风格类似的是( )①②③④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宣和书谱》对孙过庭的评价说他的“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 可知考查的是草书四幅图片中只有③是草书故选C7.下面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东汉的《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形成B.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推动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传播C. 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中记载西方兴修水利的方法——中国近代科技形成D. 清中期京剧的形成和繁荣——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的《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排除A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西方人文思想的传播故B项正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中记载西方兴修水利的方法他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而不是中国近代科技形成排除C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排除D故选B8.当代某学者评价某一作品“是诗人用他的整个生命熔铸成的伟大诗篇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执着的人生追求融汇成激越的精神力量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下列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最有可能是()A.B.C.D.【答案】B【解析】依据“激越的精神力量”“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 再联系屈原的《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可知B项正确《诗经》、汉魏乐府、杜甫诗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故ACD三项均可排除故选B9.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D【解析】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取决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故③④正确①②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赞颂周族祖先开拓之功的《生民》《公刘》《大明》等篇章出自《诗经》中的()A. 《风》B. 《雅》C. 《周颂》D. 《商颂》【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是周王朝京城所在地的诗歌主要反贵族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生民》《公刘》《大明》等是其中的作品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 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 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 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了当时娱乐场所需要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符合“市民化”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体现了文人画的特征故选D12.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下列图片是一些传统京剧剧目中人物脸谱共同反映出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是A. 综合性B. 程式性C. 虚拟性D. 唯美性【答案】B【解析】图中四张脸谱各有特点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和章法结合所学可知京剧脸谱的非常讲究章法有规律地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所谓程式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脸谱则是京剧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故选B 图中四张脸谱表现出了各自特点而没有体现综合性故排除A 虚拟性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图中脸谱没有体现虚拟性故排除C 图中脸谱没有体现唯美性故排除D.13.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 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 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答案】C【解析】皇帝个人的喜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故A错误文人士大夫们颂扬国运也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也不起决定作用故B错误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综合国力异常强大所以体现国家强盛风格的大赋盛行东汉和帝以后国家政治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当时文学发展的趋势故C正确D项表述是错误的汉赋只是当时主流的文学形式没有官方文学这一说法故错误故选C14.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A. 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B. 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 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D. 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中有(托鸟笼的)副末、(执立轴画的)引戏、(执笏者)装孤等不同角色说明元杂剧已经有了角色分工 A项正确元杂剧不是常说的“京剧” B项错误歌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元杂剧适合“宫廷生活” D项错误故选A15.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 它是()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水浒传》D. 《西游记》【答案】B【解析】“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指的是《红楼梦》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6.明代一批文人士大夫为了适应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在创作时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形成了明代特有的短篇小说——拟话本的创作高潮这种文学新形式出现的背景是()A. 民众消费观念变化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 士人影响逐渐增强D. 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代一批文人士大夫为了适应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在创作时模拟原来话本的结构形式形成了明代特有的短篇小说”可知短篇小说是为了适应民间流行的说书故事的兴趣而产生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并日益扩大明清小说大量出版且畅销故D项正确通过材料看不出民众消费观念的变化故A项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市民阶层扩大的影响而不是士人的影响故C项错误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词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宋词“兴旺”的主要原因17.(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答案】(1)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及对文学艺术的创新【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概括即可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概括即可【答案】(2)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解析】(2)不利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将不利因素概括为以下几点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18.(1)你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分别获得什么信息?18.(2)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入欧洲的?18.(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答案】(1)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解析】略【答案】(2)阿拉伯人【解析】【答案】(3)因果关系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宋代航海事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解析】19.(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所具有的特征19.(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现代价值【答案】(1)特征重实用、轻理论重经验积累重直觉突出整体思维【解析】(1)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科学著作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对看到的事可以想些什么就很少有人去探究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特征是重实用、轻理论重经验积累重直觉突出整体思维【答案】(2)现代价值古代科技精神及辉煌成就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整体思维”能够为现代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天人合一”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解析】(2)根据材料“现代复杂性科学技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方式是很好的指导方法”可知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从提高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理论指导等方面归纳概括。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下图所示是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局部)这一作品()(画中四个老人庆丰收欢娱歌舞两个儿童充满童趣)A. 反映了政府对底层人民的关注B. 折射出宋代商品经济繁荣C. 艺术化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D. 呈现出文人画的神韵意趣【答案】C【解析】此画中的四个老人欢娱歌舞呈现出人乐年丰之气象两个孩子的出现给画面添加了童趣老少相宜生动地描绘了宋代的社会生活故选C项图画信息不能表明政府对底层人民的关注故排除A项图片没有反映商贸活动故排除B项文人画在元明清时期非常流行注重以诗意和个人的内心情感为主要表达内容与该作品风格不符故排除D项故选C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编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来力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发达的古代农业保证了中华文明的长期领先B.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C. 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 古代小农经济不断推动中国古代文明向前发展【答案】B【解析】3.汉赋尤其是武帝时期的大赋大多描写国土的广阔、水陆物产的丰富、宫苑建筑的华美、都市街衢的繁荣以及赞颂武帝的文治武功这表明()A. 儒家思想影响文学取向B. 汉代文学形式辞藻华丽C. 汉赋均以歌功颂德为主D. 社会环境影响文学创作【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时期经济富饶汉赋“大多描写国土的广阔、宫苑建筑的华美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其辞藻形式华丽、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4.唐代诗人元稹为白(居易)诗作序“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馆骤)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这反映出唐朝后期()A. 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导B. 社会等级差别日渐消失C. 现实主义文学广受欢迎D. 儒学正统地位严重动摇【答案】C【解析】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反映现实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故C项正确唐诗属于士文化唐朝时世俗文学尚未成为“文化主导” A项错误“等级差别日渐消失”不符合史实 B项错误白居易的诗对社会各阶层影响广泛与商品经济产生密切联系但其体现的核心观念仍属于儒学范畴 D项错误故选C5.南宋诗人陆游在《历代诗馀》中评论某宋代词人时说“公非不能歌但豪放……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下列词句中属于此词人作品风格的是()A.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豪放”“天风海雨” 可知该词人的作品风格为豪放派而苏轼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故正确选项是B项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不符合题意排除A和C杜甫是唐朝诗人不符合题干排除D故选B6.《汉书•扬雄传》载“雄以为赋者将以风(讽谏)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云之志由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材料中强调()A. 统治者对汉赋发展的影响B. 时代变迁影响汉赋内容、风格C. 汉赋发挥的功能与价值D. 汉赋内容丰富、气势宏大的特点【答案】C【解析】A只是材料中提及部分信息故排除材料中没有说明时代变迁故B排除材料说明杨雄做汉赋进行讽谏导致该文学特色夸张之词后来汉武帝喜欢神话汉赋正迎合了皇帝的心里说明汉赋发挥的功能与价值故C项正确D属于汉赋的特点与材料中形成和发展的价值不符故排除故选C7.《诗经》在当时流行于诸侯各国而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各种场合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左传》中也记载了春秋时期大夫用《诗》的情况由此可知《诗经》A. 注重记载政治事件B. 注重记载民风民俗C. 能反映一定社会现实D. 能抒发人们的情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各种场合”、“大夫用《诗》”可知通过《诗经》可了解当时的一些社会状况故C正确根据材料可知 A项说法太片面 B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从材料看不出抒发情感故排除D.8.有学者指出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意在说明A. 清代的戏曲艺术已经臻于成熟B. 京刷是全国最流行的剧种C. 京剧是戏曲融合与创新的结果D. 清代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可推知京剧艺术的形成凝聚着互相交流、彼此融合的智慧故C项正确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广大民众对京剧艺术的态度排除B项清朝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排除D项9.某学校图书馆清理馆藏时发现一本古文书籍其中一篇有这样的文字“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该书最可能是()A. 《本草纲目》B. 《梦溪笔谈》C. 《齐民要术》D. 《九章算术》【答案】B【解析】10.电影《梅兰芳》是陈凯歌导演推出的一部备受期待的作品梅兰芳是江苏文化名人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下列关于他所代表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A. 由元代散曲演变而来B. 由越剧和汉剧融合而成C. 是兴起于我国南方的地方剧种D. 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答案】D【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梅兰芳代表的剧种为京剧其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梅兰芳代表的剧种为京剧其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梅兰芳代表的剧种为京剧是兴起于我国北方的地方剧种故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梅兰芳代表的剧种为京剧于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故正确故选D11.学者方克立在继承与反思我国传统文化体用观的基础上提出学术研究需“马魂、中体、西用”之说即“马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精神指导原则“中体”强调文化的民族主体性(不是精神指导原则)“西用”则强调对其他民族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文化资源的学习与借鉴对此理念理解最准确的是学术研究要()A. 坚持理论自信与民族自信B. 具有面向世界的学术眼光C. 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术之源泉D. 三学合一重视综合创新【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方克立主张“马魂、中体、西用”三学合一体现了综合创新坚持“马魂、中体、西用”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面向世界的学术眼光这有利于学术研究不断发展和综合创新所以 D项与此相符A、B、C项都是对“马魂、中体、西用”的片面解读不够准确故排除12.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其中的故事、场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下列对四大名著的介绍有误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步长篇历史小说它是古典历史小说的典范 A介绍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水浒传》开创了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为后世的英雄传奇小说创作树立了楷模 B介绍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西游记》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C介绍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不是民间故事而是贵族家庭故事 D项介绍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3.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A.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B. 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C. 中国传统农业中没有青铜农具D. 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答案】A【解析】从骨、石制农具到铁制农具的进步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铁制农具锋利、坚固、灵活、耐用、大大提高了农耕的效率使得农业由粗放到精耕细作发展故A项正确春秋之后中国农具以铁器为主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故C项错误铁器的广泛使用从“铁锄”的图片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据材料二说明其主要原因14.(2)材料三、四反映了我国“科学”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些变化?【答案】(1)历史现象 18世纪前在实用科技方面中国领先于西方主要原因制度的保障古代中国政府的重视与推广古代中国文人的献身精神【解析】(1)材料一反映的是18世纪以前在实用科技方面中国领先于西方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其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有一定的制度保障这是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推广中国古代的文人的献身精神【答案】(2)变化从传统的“经世致用”到对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引进从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到初步实现“科学体制化”评价原因近代中国的社会危机近代西方先进文化的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等【解析】(2)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科学领域从传统的经世致用到近代科技的大规模引进从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到初步实现科学体制化这样的转变这样的转变主要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危机所造成的也与西方的文化传播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密切相关它大大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15.(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5.(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的大同思想的特点和成因15.(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答案】(1)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各尽其用社会安定【解析】(1)大同社会是中国人思想传统中最后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同社会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包括权力公有和财物公有而首先是权力的公有权力公有的口号是“天下为公” 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本题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答案】(2)特点将传统思想与唯物史观相结合将中国现实与人类目标相联系提出了具体的实践途径成因近代各种救亡方案的失败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传统大同思想的影响【解析】(2)李大钊把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大同”思想依据“李大钊把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可以看出李大钊把传统思想和唯物史观相结合依据“他把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思考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李大钊将中国现实与人类目标相联系依据“并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探讨了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具体途径”可以得出提出了具体的实践途径成因主要考虑近代时代背景的影响以及儒家“大同”社会思想的传承【答案】(3)为人类和平发展、当代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解析】(3)中国优秀文化是智慧的包容的能够在中国优秀文化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方案16.(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未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原因有哪些?16.(2)举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史事(三例)【答案】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思想上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解析】本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史实解答即可【答案】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为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基础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解析】本小问的史实结合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的影响解答即可17.(1)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17.(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17.(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据材料四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17.(4)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答案】(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秦朝第二小问“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答案】(2)三省六部制减少决策失误【解析】(2)“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指的是三省六部制主要作用是减少了决策失误【答案】(3)宋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明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解析】(3)第一小问“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第二小问“今我朝罢丞相”废丞相皇权空前强化【答案】(4)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消失君权不断强化。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2.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3.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市担婴戏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风俗画在宋朝得到充分发展②绘画表现了活跃的商业活动③宫廷画的创作题材十分狭窄④画风忽略写实注重传情写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国代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生活问题的著作是()①《黄帝内经》②《九章算术》③《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5.2004年1月,湖南长沙走马楼发现1 万余枚汉代的简牍。
“经初步考证,这些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其性质大部分属于司法文书,涉及到汉代的诉讼制度、法制改革、统计制度、交通邮驿制度及汉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
由以上材料可以推断()①简牍文字应是使用楷书书写②汉武帝时期湖南仍存在封国③考古资料可弥补史籍的不足④完整的司法制度形成于汉朝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6.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是用已故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一座命名为“石申”。
石申的科学成就是()A.用赤道坐标记录了恒星的位置B.记录了世界最早的日食月食现象C.制造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D.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 天7.唐朝魏征主持编纂的《隋书•经籍志》是按照经、史、子、集、道、佛六家来编纂书目,“经、史、子、集”的架构初步形成,以后的人就按照这个框架形成“经、史、子、集”四分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 【答案】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造纸术改进,利于信息的记录和传承 B.火药用于军事,出现自动爆炸的地雷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海运的发展 D.雕版印刷出现,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2.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
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
这说明( ) 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3、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
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
”下列成就不能支撑此结论的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发明雕版印刷术4、“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使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 D.表明中国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5.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其在治愈疟疾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源自东晋葛洪的中医治疗学专著《肘后备急方》,与此书性质相同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皇帝内经》D.《本草纲目》6、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
“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人物的恩惠更大。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检测题(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解析注意题中引文,贾思勰认为从事农业要讲究方法,顺应天时,利用地利。
答案 B2.《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解析从题干可看出此项成就有着很强的杀伤力。
依据对四大发明的分析,可知这项成就是A项火药。
答案 A3.南宋《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加速了文化进程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D.引发了工业革命解析罗盘针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是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
答案 C4.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
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 )。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有关知识。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并无活字印刷,故排除A项;B、D两项不符合史实。
从材料看,印刷术在唐代已经出现,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5.(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
2020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 )A.印刷术B.造纸术C.丝绸织造D.瓷器制作2.文化学者吴方在著作中写道:“元杂剧成为突出的文化史现象,似乎正反映出传统与时代纵横交会或者说一种‘文化碰撞’。
如果元代文人不是抛舍仕途流连于吟风弄曲的光景,一掬其才智,戏曲便仍停留在简陋的艺术和思想水平上。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宋元以来都会生活的要求,也不可能产生雅俗结合的元杂剧”。
这说明()①元杂剧对诗体的解放,逐渐占据文坛重要位置①瓦肆、勾栏为元杂剧提供了生存发展土壤①杂剧的灵活与通俗隔离了元代社会政治生活①元代文人反对科举,表达出对社会的反叛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3.“其作品往往以帝王游猎为题材,极力描写皇家苑囿的广阔,林木的繁盛,禽兽的众多,游猎场面的壮观,以及音乐美女之盛”。
这里评论的文学体裁是 ( )A.原始歌谣B.骚体C.唐诗D.汉赋4.下图为宋代《货郎图》,下列作品与其题材类似的是( )A.展子虔《游春图》B.阎立本《步辇图》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王冕《墨梅图》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6.“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
”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C.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7.周杰伦在《本草纲目》中唱道:“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赞美了中医学B.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C.涉及的药物学巨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D.《本草纲目》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8.2015年是中国传统的“羊”年,下图是羊字的各种写法演变,对于中国古代汉字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B.一直自觉追求审美价值C.由表音文字向象形文字转变D.难以适应信息快速交流的需要9.孔多塞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说:“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综合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检测 ( 三)[ 学生用书P131( 独自成册 )]( 时间: 45 分钟,分值:98 分 )一、选择题 ( 此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 ·盐城高二期末)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录:“版印书本,唐人还没有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此后文籍,皆为版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略;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唐朝还没有使用雕版印刷B.宋朝已宽泛使用活字印刷C.宋朝活字印刷日臻完美D.宋朝雕版印刷术广泛使用分析:选 D。
据题干可知,冯瀛王是唐末五代期间人,资猜中“自冯瀛王始印五经,此后文籍,皆为版本”,反应了雕版印刷术广泛使用,应选D项。
2.(2019 ·盐城高二期末)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强抢民船。
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
对此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D.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输赢的重要要素分析:选 D。
资料“忽放一霹雳砲”,致使“金军大败”,说明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输赢的重要要素,应选 D 项。
由资料不可以推测出火药的宽泛应用,所以不可以说明当时进入热兵器时代,A 项错误;由资料不可以推测出南宋从前火药技术能否已经用于军事战争,不可以表现出“开始”, B 项错误;由资料不可以推测出该火炮来自西方,C项错误。
3.(2019 ·泉州高二期中) 费正清所著的《中国新史》中引用研究者的看法称:“中国算盘的计算效率只管惊人,却只限于十二位数左右一次数组计算,不可以做高级代数计算。
”“中国在 14 世纪中叶至17 世纪这段期间比较短缺数学上的创新,可能正是为算盘便利好用付出的代价。
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解析版)
.....................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训练(3)一、选择题(48分)1.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
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雕版印刷应用比较普遍,故应选C。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是毕昇发明的;B项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应该有民间刻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2.从唐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
这实际上反映了唐代A. 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印刷主导B. 官营雕版印刷业的发达C. 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发展D. 私营雕版印刷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明清以前,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家”实际上反映的是私人经营,所以B项错误;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政策,故C项叙述错误。
材料中的“刻家”是指专门从事雕版印刷的人家,“刻家”多,说明了私营印刷业的兴起。
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印刷术3. 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A. 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 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 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 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仅是阐释了其在乾隆初年“无用”但无法说明统治阶级的抵制,故A项排除;据题干中“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可看出其技术并存在致命缺陷,故B项排除;“传统观念的制约”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可以得出铜活字在当时是没有市场的,故D 项正确。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 :45 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中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2、34、5绚烂绚烂的文学7、 8、 9、 1110、12、 1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4、 15、 18、 2016、17、 19综合6、 21、 22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20 小题 , 每题 3 分, 共 60 分 )1. 南宋期间 , 我国开始把磁针与划分方向的装置构成一个整体, 这类仪器近代叫罗盘。
这样, 舟船遇“风雨冥晦时, 唯凭针盘而行”。
罗盘这一装置()A. 便利了航海事业的发展B. 由波斯人传到欧洲C. 表现了政府对科技的重视D. 标记着指南技术的出生分析 :A据资猜中“风雨冥晦时, 唯凭针盘而行” 可知 , 罗盘有益于航海事业的发展,A 项正确 ;罗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 项错误 ; 资料表现不出政府对科技重视的意思,C 项错误 ; 早在战国期间 , 我国已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D 项错误。
2.文件《三辅往事》载 : “卫太子鼻大 , 武帝病 , 太子入省。
江充曰 : ‘上恶大鼻 , 当持纸蔽其鼻而入。
’”1986 年甘肃天水放马滩 5 号汉墓出土一张西汉初期的纸质地图。
对两段资料进行解读并推测 , 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A.汉武帝时平时使用纸已经十分广泛B.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与文件记录的纸能够相互印证C.由文件记录与考古发现可推定使用纸不晚于西汉D.文件记录的纸与考古发现的纸都是画图用纸分析 :C此题主要考察中国古代科技。
魏晋南北朝期间纸才广泛使用,A 项错误 ; 《三辅往事》不属于第一手史料, “相互印证”说法错误,B 项错误 ; 联合资料“武帝病”“西汉初期的纸质地图”可知使用纸不晚于西汉,C 项正确 ; “当持纸蔽其鼻而入”中的纸不是画图用纸,D 项错误。
3. 公元 2 世纪初 , 主管皇家制造局的尚方令蔡伦总结了从前的造纸经验, 在作坊里以锉、煮、浸、捣、抄等法, 生产出的“蔡侯纸”最后传遍了整个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宋代著作《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其中记录的宋代科技发明成果是A.司南B.造纸术C.火药D.活字印刷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故选D;战国发现司南只是南北的特性,西汉发明造纸术,唐代发明火药,故排除ABC。
2.对下图所示的中国古代发明认识正确的是A.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B.反映火药的工艺流程C.传入欧洲促进文化发展D.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据材料图片可知,这反映了造纸的过程,体现了造纸术的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欧洲文化发展,故C项正确;宋元之前造纸术已经开始向外传播,故A项错误;材料与火药的工艺流程无关,故B项错误;造纸术最早产生于汉代,故D项错误。
故选C。
3.1991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
材料说明A.一切历史必须以考古为前提 B.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C.元代木活字记载为前人杜撰 D.活字印刷术的产生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91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可知考古发现就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故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B项正确;A项说发错误,排除;元代木活字记载可能是当时记载缺乏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就是前人杜撰,故C项错误;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可以通过不断论证中确定,故D项错误。
所以选B 4.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A.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 B.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C.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D.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答案】B【解析】材料中“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大部分属于画家专业用品,不完全属于艺术品,故A项错误;材料“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现象多”,这种现象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这种现象与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关,但与促进市民阶层壮大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商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抑制,没有形成重商观念,故D项错误。
5.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A中司南出现于战国时期,A错误;据考古发现,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错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 说元朝发明活字印刷术是错误的;而唐朝首先将火药应用于军事,故选C。
6.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
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B.强调理论概括和抽象科学C.与农业息息相关D.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多是来源于实践者、生产者,即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是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天人合一之类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古代传统科技并不强调理论概括和抽象科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仅仅反映农业,还有医学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D。
7.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
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下郡国利病书》【答案】B【解析】《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不符合材料中“公元后的两个世纪”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时间属于历史上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于210年写成的医书,故B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医书,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关于地理方面著作,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明清两代,传染病流行,医药学家对传染病的认识仍未超出汉代“伤寒论”的范围,但他们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
这表明( )A.明清医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B.医药学家认识到传染病本质C.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 D.医药学研究推动了人口增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温病学说的提出是因为明清时期传染病流行,说明医学理论的发展受到社会推动,C项正确。
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主要处于总结性的阶段,并未有理论性的重大突破,A项错误。
材料反映医药学家仅仅是创立了温病学说,并未认识到传染病本质,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医药学研究推动了人口增长,而是强调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D项错误。
9.1973年,中央研究院考古工作队在内蒙古的居延金关附近发现了原始的植物性纤维纸片,这是较高质量的“金关纸”;1979年,考古学家在甘肃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发现西汉麻纸残片,据同时出土的纪年简考证,马圈湾纸已符合制造麻质纤维纸的基本要求。
这反映出A.北方造纸技术的出现早于南方B.最早发明造纸术的是蒙古人C.西汉已有较为成熟的造纸技术D.蒙古人最早使用植物纤维纸【答案】C【解析】甘肃出土西汉时期的麻纸残片,而该残片已经符合制造麻质纤维纸的基本要求,说明西汉时期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造纸技术,故选C;考古仅在北方发现纸张残片,但并不能据此说明北方造纸技术的出现早于南方,排除A;BD项说法都过于绝对,没有考古证据的支持,排除。
故选C。
10.明末,徐光启将西方近代数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田赋、人口、水利、农学和天文历法等领域,并译制了体.面、线、点、直角、锐角钝角、平行线、对角线、比例等一批汉字数学术语。
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数学受到西方科技冲击B.西学东渐推动思维方式改变C.儒家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D.经世致用理念受到社会重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徐光启将西方近代数学中的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各领域,并译制了一批汉字数学术语,这说明西学东渐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故选B项;材料中徐光启是将西方数学知识引入到传统的数学架构中,而不是推翻重建,故冲击一说无从谈起,排除A;“田赋,天口、水利、农学和天文历法”等并不属于儒家思想内容,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将演绎推理和定量分析运用于由赋、人口等领域,能够体现经世致用理念,但一人不能代表整个社会,D项夸大其词,排除。
11.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黄蓉帮瑛姑巧解开平方的方法叫做增乘开方法。
这一方法是中国数学家贾宪于11世纪中叶提出来的,比英国数学家霍纳提出来的相同解法早了 770年。
这表明( ) A.通俗文学兴起有利于传播科学B.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西方C.中国古代科学有对理论的探讨D.东学西传促进了欧洲科学进步【答案】C【解析】材料“增乘开方法……是中国数学家贾宪于11世纪中叶提出来的”说明中国古代数学也有对理论的探讨,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通俗文学对科学的传播作用,排除A;仅依靠“增乘开方法”不能表明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西方,排除B;材料不能表明霍纳的解法来源于中国,排除D。
故选C。
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
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答案】A【解析】题干图片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诸侯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自于《诗经》,《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故A符合题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来自于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B不符合题意;“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提及西汉名将李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自于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故D 不符合题意。
1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明代出现A.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明末思想家反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冲破封建纲常名教的束缚,而材料所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体现了这时期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C项正确;材料所述《西游记》的孙悟空主要反映明代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没有体现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A项错误;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主要由理学主张,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而是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D项错误。
14.《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
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D.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在强调《诗经》具有古朴的风格而不是强调它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材料也不是强调它的学术研究价值,《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不具有古典主义韵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15.请阅读下面的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