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说课稿+反思
说课稿 奇异的琥珀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中心小学成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黄花镇中心小学的成春苗,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异的琥珀》。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奇异的琥珀》是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21课,此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训练的重点是默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对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体会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结合《语文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三、说教法和学法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能自主地进行质疑和发现,形成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解决学习问题,有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知识面较广,思维活跃。
本篇课文是以自然科学密切相关,要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文中答案;所以我采用情景设置法、小组合作法,和角色扮演法来进行教学。
我把课室设计成科学探究室,贴上一些科学名言,让学生以科学家、我作为他们的科学导师的身份,一起探究这块琥珀的形成。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交流并播放多媒体(琥珀、松树林、松脂等图片)来深入理解课文。
在反复品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与意图这一节课上的是第二课时,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主阵地。
及教学反思3.7《奇异的琥珀》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
3.教师通过回答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知识,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
1.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反思与评价:教师设计了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环节,使学生能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教师的评价则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学生的持续进步。
在实施教学策略过程中,我将注重课堂调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我会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一种神秘的石头,里面藏着古老的秘密,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及教学反思3.7《奇异的琥珀》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奇异的琥珀》是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块琥珀中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故事,通过这块琥珀的科学探究,揭示了地球历史的变迁和生物的演化。此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语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为核心,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是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重点是形成过程。
难点是学生对琥珀形成过程这一知识的高度总结能力的培养。
设计时间为40分钟,分2:5:28:5四个时段执行教学任务
二、导语从欣赏其它琥珀入手,建起学生对于琥珀的直观认识,并做简单的介绍,加深学生对琥珀的理性认识
三、用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琥珀的特点,初步引导学生理解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并由此引出科学家对琥珀形成的科学推理
四、教学目标虽显单一,但内容复杂。
用三十分钟时间来理解一个琥珀化石的形成,对小学生来说不易,并且在理解过程中,还要多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采用尽量少讲解多引导多鼓励的方法,组织学生独自理解课文,合作解决问题,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突出重点,高度提炼课文内容。
六、作业设计,充分考虑要量少质高,即能巩固本节内容,又能为下节课学习内容做准备
七、我针对学生的教学方法,还显单一,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师生关系仍显陌生,教与学的关系仍不够和谐,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还需努力学习其他教学能手。
语文五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实用一份
语文五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实用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1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有效地激活教材的知识,形成具有教师个性教学的语文教学课堂。
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我力图体现以下几点:(一)巧妙设计,以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胳,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质疑,结合质疑深入文本解决,真正的做到了以学定教。
接着以“篇末入手”、“逻辑提问”、“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转换,揣摩想象具体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之一。
引导学生从琥珀的样子和发现地海滩,思考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演变成琥珀的过程。
如何结合课文,让学生想象并表述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首先创设情景“我是小小科学家”,引导学生以科学家的角色,入情入境,融入文本去揣摩想象,在轻松愉快的表达氛围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词句,有效地把听、说、读结合起来,突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三)自主合作,活跃课堂在学生充分想象并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条件,补充完善研究记录表。
教师适时指导,并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学生在自主、热烈地讨论、汇报、展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精美动画,整体回归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画的展现,琥珀的形成过程完整的呈现于眼前,让想象,画面,文字完美统一,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课文教学的整体回归。
(五)大胆想象,创新写作课后让学生以新编《奇异的琥珀》为题,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对课文中描写的这块琥珀的形成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进行大胆的猜测,并写下来,更好地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反思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一、说教材《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科学故事。
全文扣住“奇异”这个词,课文向人们介绍了奇异的琥珀的形成,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
但是与一般说明文不同的是,作者以讲故事的形成,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材料,使文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三、说设计理念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
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奇异的琥珀》,那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奇异在哪里?琥珀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2、指多名生回答,其他学生适当补充。
3、试背最后一段。
(二)、揣摩写作特点1、这是一篇说明文,与你以前读过的说明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与同桌间相互交流一下。
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
找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找找看,要点:①“展开”“飞舞”“穿过”“飞进”这几个词,把小苍蝇的快乐劲儿写出来了。
②作者把蜘蛛写活了,“慢慢地”“小心地”,简直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③前三个小节衔接得非常紧,太阳暖,苍蝇才会出来飞,闻到香,才会飞进松树林,飞累了,想歇会儿,它歇了,蜘蛛乘机想吃掉它。
④“乐极生悲”也许有点道理,这两个家伙,一个想美美地歇歇,一个想饱餐一顿,哪能想到大祸就要临头!⑤“刚好”这个词用得好,说明事情发生得太巧了。
⑥“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这句话很幽默,这两个家伙太可怜了。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_语文S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课反省奇怪的琥珀_语文S版《奇怪的琥珀》教课反省《奇怪的琥珀》是一篇极富情味、引人联想的科学小品文。
课文经过想象,以生动风趣的语言详细记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化石的有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本课时的教课的重、难点是指引学生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一定具备的条件,领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照,并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新课程理念倡议教师要创建性的使用教材,充足有效地激活教材的知识,形成拥有教师个性教课的语文教课讲堂。
鉴于以上的教课理念,讲堂上我力争表现以下几点:(一)奇妙设计,以学定教在教课过程中,先指引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胳,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
指引学生怀疑,结合怀疑深入文本解决,真实的做到了以学定教。
接着以“篇末下手”、“逻辑发问” 、“由果溯因”的变序教课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变换,推测想象详细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是本课时教课的要点之一。
指引学生从琥珀的样子和发现地海滩,思虑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演变为琥珀的过程。
如何联合课文,让学生想象并表述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第一创建情形“我是小小科学家” ,指引学生以科学家的角色,入情入境,融入文本去推测想象,在轻松快乐的表达气氛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真实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合时地指导学生朗诵要点词句,有效地把听、说、读联合起来,突出了本课时的教课要点。
(三)自主合作,活跃讲堂在学生充足想象并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自主合作研究学习的方式(这也是新课标倡议的学习方式),概括总结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条件,增补完美研究记录表。
教师合时指导,并随机抽取两名学生登台报告显现。
学生在自主、热情地议论、报告、显现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显,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讲堂教课的效率,有效打破本课教课难点。
(四)精巧动画,整体回归跟着生动的讲解词与传神动画的显现,琥珀的形成过程完好的表现于眼前,让想象,画面,文字完满一致,更有益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课文教课的整体回归。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奇异的琥珀》说课稿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五个会认字;会写“琥、珀、脂、渗、裹、澎、湃、黏、稠、详”10个会写字;掌握“琥珀、松脂、包裹、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难点:体会整理推测琥珀形成过程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具:挂图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一、诱导试学1、什么是琥珀?师:同学们见过琥珀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出示幻灯片)仔细观察,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总结: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
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
可以做装饰品,可以入药。
2、初读课文师:琥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的一种东西,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琥珀的呢?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二、引导探学1、出示试学范围(课件)师: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但它只用了很少的文字介绍琥珀的特征,那么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试学范围: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同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词语:琥珀、松脂、包裹、渗出、澎湃、黏稠、详细。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琥珀的形成、发现、价值三个方面来总结。
3、检查朗读同桌互相检查。
教师抽查。
评价要求:正确流利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孩子们,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吗?(柏吉尔)师:柏字的读音为bó。
柏拉图、柏林、张柏芝等,多用于人名地名。
这篇文章多次入选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
5、试学范围:“整理在讲述琥珀形成的故事时,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请你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6、第3自然段。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反思1.12.23.3让学生背诵和复述课文时为学生提供抓手和方法,课文其实是从琥珀的形成过程它的发现过程它的完好无,有预习就一定要重视反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于预习的反,比如本课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语句生动优美作者用词准确精当。
奇异的琥珀反思2017-08-20 08:31:25 | #1楼《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科学故事。
全文扣装奇异”这个词,课文的一到十一节,向人们介绍了奇异的琥珀的形成,十二到十三节介绍了琥珀是如何被发现的,最后一节描述了琥珀的价值。
知识性是说明文的明显特点。
本文用词严谨,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但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语言极富特色。
将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文采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五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但是对于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变化的认识还不够。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字形复杂的字和不同语言环境中多音字的字音变化。
在字词的理解上,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拥有多样的方法,但在教学时,对于一些较生僻或者词义深奥的词语老师还是要注意解释,并并不断巩固一些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词义相近的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老师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并学以致用。
在阅读方面,静心默读的习惯已经养成,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阅读的时候,学生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可以联系上下文解决;能够根据提示,复述文章的内容,也能够初步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时,教师要继续巩固培养学生静心默读的习惯,培养质疑能力,并且能够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较简单的疑问。
在预习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在课前根据要求预习课文,教师在检查的时候,要更关注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初步把握上。
在听说方面,四五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在自己表达的时候,也能够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写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写导语: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怎么写好呢?教师适时指导,并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学生在自主、热烈地讨论、汇报、展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一)精美动画,整体回归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画的展现,琥珀的形成过程完整的呈现于眼前,让想象,画面,文字完美统一,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课文教学的整体回归。
(二)角色转换,揣摩想象具体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之一。
引导学生从琥珀的样子和发现地海滩,思考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以及演变成琥珀的过程。
如何结合课文,让学生想象并表述出琥珀的形成过程呢?首先创设情景“我是小小科学家”,引导学生以科学家的角色,入情入境,融入文本去揣摩想象,在轻松愉快的表达氛围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词句,有效地把听、说、读结合起来,突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三)自主合作,活跃课堂在学生充分想象并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这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条件,补充完善研究记录表。
教师适时指导,并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学生在自主、热烈地讨论、汇报、展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大胆想象,创新写作课后让学生以新编《奇异的琥珀》为题,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对课文中描写的这块琥珀的形成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进行大胆的猜测,并写下来,更好地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五)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还不够。
在语言评价方面,我理答得还不够完美。
以后,我还应加强自己的理答机智,更娴熟、更有效的处理学生精彩的生成。
一、本节课是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一、基本信息1)学科:小学语文2)所用教材版本:S版3)年级(册):六年级(十一册)4)课题名称:奇异的琥珀5)课时数:第2课时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课前准备:琥珀图片以及琥珀形成过程的flash展示,研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认识琥珀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让我们再来看看琥珀是一种什么样的化石?(简介琥珀,展示琥珀工艺品图片,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一起走近科学世界,去观察一块奇特罕见的琥珀,探索它的形成之谜。
(二)理清脉络,提出质疑1、复习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学生回答。
2、学生质疑:把你在阅读过程中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预设: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①这块琥珀的样子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琥珀是松脂球化石,却在海滩上被发现?③琥珀是怎样形成的?需要哪些条件?让我们带着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到文中去解决。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释疑)[一]学习琥珀的样子和发现过程1、这块琥珀的样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归纳回答)A、透明;B、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C、它们腿的四周现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2、它又是在哪里怎样被发现的?(在海滩上,被一个渔民和他的儿子发现的)指导朗读,读出发现者的惊喜和兴奋。
3、填写研究记录表。
A、从琥珀的样子,你想象到了什么?①理解“想象”的意思。
(联想,大胆地、丰富地想)②从琥珀的样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情景?③指名学生回答。
B、从它的发现地海滩,你又推想到了什么?①理解“推想”的意思。
(根据事实来想象)②从它的发现地海滩,你又推想到了什么?③指名学生回答。
2023年《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3篇
2023年《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3篇《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篇1我努力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尽力把读的时间,说的机会,问的权利,评的自由还给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
一以问题为纽带要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创建性,首先要爱护和发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建始于问题”。
在课堂中学生若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马脚等激发他们更多的为问题,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化。
这里的“问题”包含了师生双方的提问,老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索,所谓“问是为了思”,而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是由老师的启发性提问来熬炼的,它同样须要学生自己的主动提问。
为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处激励学生自由提问的环节,学生既分别对课题提问,“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包含了什么故事……”,又能在课中随即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写它们沉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什么要写早已有了那样的蜘蛛和苍蝇……”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在教学中我则以“松脂球的形成须要哪些条件,奇异在什么地方?松脂球要变成化石须要哪些条件?”作为探讨的主线,这些问题连接起来组成了一条问题的纽带,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推敲,在文本中探究,在一系列的“生疑—质疑—解疑”过程中,理解琥珀的特征,琥珀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价值,从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科学学问,和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以发觉为中心学生能自己去发觉、理解隐藏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松脂球和化石形成的条件,以及它们形成中的奇异之处,是这节课的重点。
为此,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文本后,联系语言文字,找出了松脂球形成所需的四大条件:形成地时间在夏天,只有在夏日骄阳下,松树才会渗出厚厚的松脂,天越热,温度越高,松脂渗得越多,才能接着滴下,把虫重重包围;形成地点在松树,只有松树才会渗出松脂,松脂厚、黏稠才能一滴就把两虫完全沉没,挣扎也徒劳,才能接着滴,把他们重重包围;条件三是只有非常接近,一滴松脂滴下,才能把他们一齐包住,蜘蛛刚扑过去,松脂刚好落下,早不滴晚不滴,就在那一刹那,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而且不偏不倚,一齐包住,这真是机缘巧合,非常奇异。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裴新灵《奇异的琥珀》这篇说明文通过合理的想象,生动具体的记叙了人们依照一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他的形成进程,和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同窗们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增加同窗们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这节课时,我重点引导同窗们理清琥珀的形成进程,和他的科学价值。
为此,我如此安排:一、从题目入手当我开门见山的将课题写在黑板上的时候,紧随着询问同窗们,你有什么问题在脑海中闪现?“琥珀是什么?”“奇异的琥珀是啥样子的?”顺着那个思路,我引导同窗们熟悉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但是然的进入自主学习环节,要求同窗们熟读课文,围绕着两个问题试探讨论,并在班内展现。
所有同窗踊跃投入,在短短五分钟内完成了任务,成效颇佳。
二、因势利导,精读课文在同窗们了解到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一样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固体、质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时生电。
继而引导同窗们有价值的问题一一呈现:“松脂球是如何形成的?”“松脂球是如何变成琥珀的?”“琥珀又是如何被发觉的?”带着这些问题,同窗们再次深切细致的朗诵课文,理清了课文的思路。
1至9自然段写松脂球的形成进程;10至13自然段写琥珀的形成进程;最后一部份记叙了琥珀被发觉的进程。
至此,小孩们也明白了作者在记叙本文时以情形的进展顺序来书写课文,思路清楚。
而后,我请小孩们紧闭双眼,用心聆听我的朗诵。
从而弄清松脂球的形成必备的条件:1.松树林。
2.夏天,天气酷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恰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路。
4松脂不断往下滴。
最后,当小孩们睁开双眼时刚巧看到自己伸出的四个手指。
会意的微笑洋溢在脸上。
紧接着,我创设情境:小孩们,现在此刻,教师送你一件礼物——琥珀,请你看看他什么样子?琥珀的奇异的地方,被同窗们刻画的栩栩如生,奇异非常。
就在现在,不甘掉队的第二组组员,蹭地站起:我不仅明白琥珀的奇异的地方,还明白琥珀的形成进程。
就如此,在我的期待下,他完整地将琥珀的形成进程讲解了出来,全班同窗无不为之鼓掌。
21、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翟亚亚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隆湖五站小学翟亚亚《奇异的琥珀》是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
在设计教学时,我采用了“逐层深入,引导推想求异”的教学结构模式:首先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对“琥珀”的了解;接着,根据学急于想见到这块奇异琥珀样子的心理,安排学生自学课文思考:这块琥珀到底是什么样呀?边读边画下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
汇报:“这块琥珀什么样?”对照图片,了解琥珀的样子,在学生弄懂琥珀的样子后,问:“看到这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此时最想知道的可能是它的形成过程。
)之后,再“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画一画这块琥珀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奇物”真正的形成过程,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大胆探究科学的兴趣,为后面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做了铺垫。
然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理解琥珀形成的经过,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既然是推测,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推测的呢?科学家为什么这么推想?依据的是什么呀?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向科学家挑战,大胆求异创新。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力求在本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在本节课上我认为自己有如下两点成功之处:一、发展学生思维,注意培养想象力。
这篇课文在内容上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很好载体,因此在课堂上理解形成过程的合理性,应该需要哪些条件,启发学生紧紧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培养想象力。
二、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学习。
不足之处我认为也有两点需要改进:1、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整合。
例如理解完琥珀形成的条件,教师要依据板书进行总结,使学生更加明确琥珀形成必须要四个条件,从而重点更加突出。
2、教师深钻教材是永远需要锤炼的硬功夫。
这一点表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调控不到位上,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科学家的推理有不合理的地方的时候,我没有及时地引导,因此耽误了教学时间。
此外,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真对学生朗读基础差的情况,应多指导,范读,就一个自段的朗读到位,不应茫目的多读,其效果不佳。
奇异的琥珀反思
《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裴新灵《奇异的琥珀》这篇说明文通过合理的想象,生动具体的记叙了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他的形成过程,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加同学们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
因此在讲授这节课时,我重点引导同学们理清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他的科学价值。
为此,我这样安排:一、从题目入手当我开门见山的将课题写在黑板上的时候,紧跟着询问同学们,你有什么问题在脑海中闪现?“琥珀是什么?”“奇异的琥珀是啥样子的?”顺着这个思路,我引导同学们熟悉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然而然的进入自主学习环节,要求同学们熟读课文,围绕着两个问题思考讨论,并在班内展示。
所有同学积极投入,在短短五分钟内完成了任务,效果颇佳。
二、因势利导,精读课文在同学们了解到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一般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固体、质脆,燃烧时有香气,摩擦时生电。
继而引导同学们有价值的问题一一呈现:“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松脂球是怎样变成琥珀的?”“琥珀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再次深入细致的朗读课文,理清了课文的思路。
1至9自然段写松脂球的形成过程;10至13自然段写琥珀的形成过程;最后一部分记叙了琥珀被发现的过程。
至此,孩子们也明白了作者在记叙本文时以事情的发展顺序来书写课文,思路清晰。
而后,我请孩子们紧闭双眼,用心聆听我的朗读。
从而弄清松脂球的形成必备的条件:1.松树林。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最后,当孩子们睁开双眼时恰巧看到自己伸出的四个手指。
会心的微笑洋溢在脸上。
紧接着,我创设情境:孩子们,此时此刻,老师送你一件礼物——琥珀,请你看看他什么样子?琥珀的奇异之处,被同学们描绘的栩栩如生,奇妙无比。
就在此时,不甘落后的第二组组员,蹭地站起:我不仅知道琥珀的奇异之处,还知道琥珀的形成过程。
就这样,在我的期待下,他完整地将琥珀的形成过程讲解了出来,全班同学无不为之鼓掌。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反思参考3 奇异的琥珀
(教学反思参考3)奇艺的琥珀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科学故事。
本文用词严谨,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琥珀的形成、发现和价值。
但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语言极富特色。
将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文采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巧妙设计,以学定教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胳,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质疑,结合质疑深入文本解决,真正的做到了以学定教。
接着以“篇末入手”“逻辑提问”“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合作,活跃课堂
在学生充分想象并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归纳总结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条件,补充完善研究记录表。
教师适时指导,并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学生在自主、热烈地讨论、汇报、展示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三)精美动画,整体回归
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画的展现,琥珀的形成过程完整的呈现于眼前,让想象,画面,文字完美统一,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课文教学的整体回归。
(四)大胆想象,创新写作
课后让学生以新编《奇异的琥珀》为题,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对课文中描写的这块琥珀的形成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进行大胆的猜测,并写下来,更好地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
五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反思《奇异的琥珀》是第九册新教材中第四单元的课文,此单元以神话传说,科学天地为主题,训练的重点是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反复推敲重点词句,记录自己的疑惑和体会,也可以查找一些资。
同学们会随着语言文字进行特殊的旅游。
根据这些要求,我以我校一贯坚持的培养学生十大创造性学习习惯为核心,努力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尽力把读的时间,说的机会,问的权利,评的自由还给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
一以问题为纽带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
在课堂中学生若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他们更多的为问题,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这里的问题包含了师生双方的提问,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所谓问是为了思,而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是由老师的启发性提问来锻炼的,它同样需要学生自己的积极提问。
为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处鼓励学生自由提问的环节,学生既分别对课题提问,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它包含了什么故事……,又能在课中随即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写它们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什么要写早已有了那样的蜘蛛和苍蝇……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在教学中我则以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奇异在什么地方?松脂球要变成化石需要哪些条件?作为讨论的主线,这些问题连接起来组成了一条问题的纽带,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推敲,在文本中探究,在一系列的生疑-质疑-解疑过程中,理解琥珀的特征,琥珀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价值,从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和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以发现为中心学生能自己去发现、理解蕴藏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松脂球和化石形成的条件,以及它们形成中的奇异之处,是这节课的重点。
为此,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文本后,联系语言文字,找出了松脂球形成所需的四大条件:形成地时间在夏天,只有在夏日骄阳下,松树才会渗出厚厚的松脂,天越热,温度越高,松脂渗得越多,才能继续滴下,把虫重重包围;形成地点在松树,只有松树才会渗出松脂,松脂厚、黏稠才能一滴就把两虫完全淹没,挣扎也徒劳,才能继续滴,把他们重重包围;条件三是只有十分接近,一滴松脂滴下,才能把他们一齐包住,蜘蛛刚扑过去,松脂刚好落下,早不滴晚不滴,就在那一刹那,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而且不偏不倚,一齐包住,这真是机缘巧合,十分奇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册第二十五课《奇异的琥珀》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叫xx,是xxx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异的琥珀》。
这篇课文被编排在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第十册第二十五课。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四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科学普及故事。
课文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推测、想象出这块琥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且判断他在科学上的价值,是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本单元编排用意和本课特点,以及本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科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点:1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会12个生字和新词,认读1个字。
2 过程与方法方面,首先能够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理解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想象,并能够举例说明。
其次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并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科学合理的想象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愿望。
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和别的琥珀不同,它里面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说明苍蝇和蜘蛛曾经在里面进行过挣扎。
所以让同学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理解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想象,并能够举例说明将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而能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并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便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根据课文内容,我将采取几种教法:1.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感环境中受感染体悟情感,可优化课程教学。
在讲授本课文时组织学生观察松脂和湖泊的标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我将指领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将进行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彻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识、获得知识。
3.程序教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的学法。
1、练习法。
通过课后练习题,逐步引导同学学习全文。
并在讲授过后当堂测试与反馈。
2、图文结合法:让学生根据课文画出琥珀形成过程示意图,理清全文。
三、说教学过程本文我设计用3课时完成。
第(1)课时主要是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第(2)课时主要是组织教学、教授新教材,从而掌握文章的重点,解决文章的难点。
第(3)课时对学生前一课时学过的内容进行巩固,之后进行课堂测验。
在此,我主要阐述一下第(2)课时的教学过程。
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2.探究学习,理解全文3.拓展延伸,综合性学习4.布置作业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新课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课伊始,先组织同学观察松脂和琥珀的标本,分别说一说他们的特征,想一想他们时候是同一样东西。
通过直观感知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求知欲,为整个教学的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起到事了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探究学习,理解全文。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首要地位,老师要给学生自读,自悟的空间,而不可流于形式。
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或轻声读,或朗读,或分组读,或问读,或同桌互读,借此机会导读书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思考文中的琥珀的奇异之处和科学价值,并在书中画出重要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想象”和“推测”两个词语,养成边读、边思边动笔勾画、旁批的良好地读书习惯。
再“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巩固。
学生在自主读书、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和合作探索中,学会了合作,思维被完全激活。
在读通读熟中感受到了自主读书的乐趣,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自我表现的参与意识及成功的喜悦。
文章皆非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想象能力。
所以在学习形成过程这一环节,我会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想象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认真的默读文章的第2-12自然段,总结讨论一下形成这块琥珀需要哪些条件并进行全班汇报。
让学生抓住课文中对松脂的简短文字进行分析,使他们想到要有松脂包裹两个小东西,而松脂的形成必须是在炎热的夏天从松树上渗出。
这样学生再来读课文可以找到许多相关琥珀形成过程的语句。
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说一说他们与琥珀的形成有怎样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块琥珀的价值还在于同时有两个小东西被包裹在松脂球中,让学生想象一下是否有可能同时裹住两个小东西?激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只要说得合情合理便不予否定。
此时学生的兴趣会很高涨,我借势让学生再次读课文,学生发现科学家推测苍蝇轻松得意,所以丧失了警惕,没有注意身边的危险。
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苍蝇当美餐,就忘记了所处的环境。
这为下文松脂把它们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
这样学生感受到科学家推测过程的合理,那一瞬间是在绝对自然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时,学生对科学家的合理想象,严谨思考产生佩服之情,我将播放松脂球形成的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再来朗读这个被推测出来的小故事,情感会自然流露。
通过动画引导学生认识松脂球变为化石的必备条件要经历沧海桑田的巨变。
在明了了形成这块琥珀的条件和过程后,我和学生一起整理出琥珀形成的示意图。
3最后请同学再一次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三步,拓展延伸,综合性学习。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
所以,我请同学结合科学家的想象与查找的课外资料,再来想想这块琥珀还有可能形成的过程。
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会感觉很难想象出新的过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学家想象的合理。
而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我出示“柏抱槐”图,让学生小组讨论它的形成过程,要做到想象合理。
第四步,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选对象,写一篇科学品读随笔。
四、说板书设计25 奇异的琥珀保存完好松脂化石科研价值形成松脂球——埋入泥沙——变为化石天气炎热海陆变迁时间漫长蝇蛛巧遇【柏抱槐】此树位于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武庄仓颉庙西南角。
藏龙寺的中殿前有一棵三拢多的古柏,在柏树的中部又斜长出一棵一拢之上的槐树,人称“柏抱槐”。
虽历经沧桑千年之余,却生机盎然,叶繁枝茂。
柏、槐两树,种类不同,长势各异,柏高槐低,各显风姿。
树干周身长有密密麻麻的小孔,其孔口径多在l—2厘米左右,深浅不一,相传是过去屯兵将士为挂甲衣所致,故亦谓“挂甲柏”。
游人到此,争相围观,无不称奇。
【设计意图】:《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向人们介绍了奇异的琥珀的形成、发现及价值。
知识性是课文的明显特点。
但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作品,它的语言极富特色,兼严密的推理、准确的表达和生动、形象、优美、传情的文采于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针对课文特点,如何批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出语文课的特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基于“理解是语盲文字的训练,推理、表达既是思维训练,又是语言文字的训练”的认识,在本教学设计时就立足于达成两个主要目标:一、课文是很好的进行思维训练的教材。
设计时,充分发掘教材内含的思维要素,安排较为充分的思维训练内容。
如遵循课文严密、准确的“推测”,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进行推理、说理的训练,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找寻奇异的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时,着力训练的是学生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二、课文具有生动、优美、感人的艺术魅力。
设计中,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及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中安排学生圈点划找,咬文嚼字,自由品味,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并通过对作为范本的重点段落细细研读,较深入地体会文章细腻的情感,领悟特色。
【教学反思】:《琥珀》是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
在设计教学时,我采用了“逐层深入,引导推想求异”的教学结构模式:首先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对“琥珀”的了解;接着,根据学急于想见到这块奇异琥珀样子的心理,安排学生自学课文思考:这块琥珀到底是什么样呀?边读边画下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
汇报:“这块琥珀什么样?”对照图片,了解琥珀的样子,在学生弄懂琥珀的样子后,问:“看到这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此时最想知道的可能是它的形成过程。
)之后,再“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画一画这块琥珀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奇物”真正的形成过程,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大胆探究科学的兴趣,为后面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做了铺垫。
然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理解琥珀形成的经过,揣摩科学家推想的依据(既然是推测,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推测的呢?科学家为什么这么推想?依据的是什么呀?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向科学家挑战,大胆求异创新。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力求在本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在本节课上我认为自己有如下两点成功之处:一、发展学生思维,注意培养想象力。
这篇课文在内容上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很好载体,因此在课堂上理解形成过程的合理性,应该需要哪些条件,启发学生紧紧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培养想象力。
二、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孩子深入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不足之处我认为也有两点需要改进: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整合。
例如理解完琥珀形成的条件,教师要依据板书进行总结,使学生更加明确琥珀形成必须要四个条件,从而重点更加突出。
二、教师深钻教材是永远需要锤炼的硬功夫。
这一点表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调控不到位上,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科学家的推理有不合理的地方的时候,我没有及时地引导,因此耽误了教学时间。
此外,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真对学生朗读基础差的情况,应多指导,范读,就一个自段的朗读到位,不应茫目的多读,其效果不佳。
【反思2】教学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
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
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假想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