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完整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e5f2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3.png)
把握情感,理解主旨
把握诗歌情感
通过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 达,可以把握作品的主旨 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分析诗歌主题
通过分析诗歌的主题和中 心思想,可以深入理解作 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探究诗歌价值
在把握情感和理解主旨的 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诗歌 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对后 世的启示意义。
06
古代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传承
在艺术领域中的影响与传承
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语言 美,更在于其意境美、情感美等方面, 对后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诗歌中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对 后世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许多艺术家从古代诗歌中汲取灵感, 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绘画、音乐、舞蹈 等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人类艺术 宝库。
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与传承
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 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独
特魅力的重要窗口。
通过翻译和介绍古代诗歌,可以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和独特魅力,增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古代诗歌中的普世价值和人类共 同情感可以跨越国界和民族,成 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欣赏和传承
的文化遗产。
THANKS
感谢观看
《山居秋暝》、《鸟鸣涧》 等。
作品特点
王维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空 灵悠远为主要特点,善于运 用白描手法和画意构图展现 自然之美和田园之趣。
艺术成就
王维的诗歌和绘画相互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 后世的山水田园诗派产生了 重要影响。
白居易及其作品分析
白居易简介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
艺术成就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 义诗人之一,与元稹一起倡 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 白”,与刘禹锡并称“刘 白”。他的诗歌通俗易懂, 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b8ef4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a.png)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幽州新岁作 张说yuè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①通过去岁今年同期所见
去年在荆南时,梅花盛开如雪 ,暗示了诗人仕途遭遇,
一样;今年到了蓟北,漫天的 含蓄地表达了冷暖寒暑、
雪花又如盛开的梅花一般。 苦辣辛酸的感触。
昨南今北,多令人叹息人事的变化 ②对人事的变化不定的叹 无定;只有时光去了又复来,不失 息,对时序的周而复始,
常度,才使人感到高兴。
不失常度而感到欣慰;
耳听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通宵不绝 ③身在边镇,心在京城
,遥望京城的烛火彻夜不息大放光 ,表达了诗人希望重新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情感大类
具体情感
经典诗歌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忧国伤时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
情感 大类
具体情感
经典诗歌
建功立业的渴望
陆游《书愤》
答案 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 的悲哀。
(2) 此 情 可 待 成 追 忆 , 只 是 当 时 已 惘 然。 答:﹍﹍﹍﹍﹍﹍﹍﹍﹍﹍﹍﹍﹍﹍ ﹍﹍﹍﹍﹍﹍﹍﹍﹍﹍﹍﹍
答案 对美好年华的思念(或表达真 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难以排遣的 心绪)。
(3) 凭 谁 问 : 廉 颇 老 矣 , 尚 能饭否? 答 : ﹍﹍﹍﹍﹍﹍﹍﹍﹍ ﹍﹍﹍﹍﹍﹍﹍﹍﹍﹍﹍ ﹍﹍﹍﹍﹍﹍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abce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f.png)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 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 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 此为其一。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方法指导
方法三:查序注
序注——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A.看诗前小序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 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九宿月建九渔德日闺王家范江忆怨维傲仲·山·孟王秋淹东浩昌思兄然龄弟
塞移下独舟秋在泊来风异烟景乡渚异为,,异日衡客暮阳,客雁愁去新无留。意。四面 边闺声中连少角每起妇逢,不佳千知节嶂愁倍里,,思春长亲日烟。凝落日妆孤上城翠闭楼。。
浊野酒遥旷一杯知天家兄低万弟树里登,,高江燕处清然,月未近勒归人无。计。羌管 悠忽悠见霜陌满遍地头插,杨茱人柳萸不色少寐,,一悔将人教军。夫白发婿征觅夫封泪侯。。
考点剖析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 诗考查的又一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 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 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方法一 :审标题
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一、看标题
夜归
周密 qióng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 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 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 此为其一。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方法指导
方法三:查序注
序注——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A.看诗前小序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 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九宿月建九渔德日闺王家范江忆怨维傲仲·山·孟王秋淹东浩昌思兄然龄弟
塞移下独舟秋在泊来风异烟景乡渚异为,,异日衡客暮阳,客雁愁去新无留。意。四面 边闺声中连少角每起妇逢,不佳千知节嶂愁倍里,,思春长亲日烟。凝落日妆孤上城翠闭楼。。
浊野酒遥旷一杯知天家兄低万弟树里登,,高江燕处清然,月未近勒归人无。计。羌管 悠忽悠见霜陌满遍地头插,杨茱人柳萸不色少寐,,一悔将人教军。夫白发婿征觅夫封泪侯。。
考点剖析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 诗考查的又一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 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 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方法一 :审标题
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一、看标题
夜归
周密 qióng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2190f8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b.png)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李白
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 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朋
王 昌
友
李
龄
白
任务三: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思奇特、 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 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任务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任务四:品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观沧海》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两 层的几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 层的几句是想象的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合乐而加的,与诗的内 容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 了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朗读指导 读出节奏:
按照“二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读出韵律:
全诗押“i”韵。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 当即写了此诗遥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朋
王 昌
友
李
龄
白
任务三: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请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思奇特、 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 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 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任务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任务四:品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观沧海》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两 层的几句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一 层的几句是想象的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合乐而加的,与诗的内 容无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 了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朗读指导 读出节奏:
按照“二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 读出韵律:
全诗押“i”韵。
任务一:朗读诗歌,认知绝句体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鉴赏思想内容分析PPT课件
![鉴赏思想内容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cbb4c1650e52ea5418986f.png)
• 考纲解读: • 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
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 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第1页/共17页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第2页/共17页
解题指津: 1.设问方式。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试比较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3)××句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16页/共17页
感谢观看!
第17页/共17页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第8页/共17页
经典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问题 。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第3页/共17页
2.入手角度 (1)抓住诗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标题富含 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以 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 等)。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如 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 惜别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评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 析诗人在诗中描绘的意象。通过诗人笔下的“钟声”“空江明 月”“江月清辉”“轻舟飞逝”,再联系题目“晚泊岳阳”, 可以看出诗人客居岳阳,面对异地景物(江、月、舟),自会触景生 情,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 的感情基调有大体相同之处。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 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
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 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第1页/共17页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第2页/共17页
解题指津: 1.设问方式。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试比较诗歌中的不同情感。 (3)××句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16页/共17页
感谢观看!
第17页/共17页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第8页/共17页
经典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问题 。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第3页/共17页
2.入手角度 (1)抓住诗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标题富含 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以 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 等)。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如 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 惜别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评价。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 析诗人在诗中描绘的意象。通过诗人笔下的“钟声”“空江明 月”“江月清辉”“轻舟飞逝”,再联系题目“晚泊岳阳”, 可以看出诗人客居岳阳,面对异地景物(江、月、舟),自会触景生 情,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 的感情基调有大体相同之处。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 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
2025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8张PPT).ppt
![2025古代诗歌语言鉴赏 课件(共68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4f094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3.png)
起,组合成一种 桥流水人家。
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
场景。
表的效果。
省略句 指诗句省略了某 省略主语:散发乘 使句式更为浓缩、精练。
些成分
夕凉,开轩卧闲敞。
对偶句 结构相同或相似、无边落木萧萧下, 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读 字数相等或基本 不尽长江滚滚来 起来节奏铿锵.便于记诵。 相等的语句
分类
传神显旨的词 以动衬静的词 以动写静的词 以实写虚的词
以乐衬哀的词 叠词
表颜色的词
拟声形象的词
示例
“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 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 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 简要分析。
【考点定位】分析生动传神的字 【解题思路】词+词义+代入句中后句意+技巧+情感 【参考答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
内容上
“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 “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
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修辞上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 词性上 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 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PPT教学课件
![诗歌鉴赏之情感鉴赏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e13c3cff00bed5b9f31d65.png)
12
知 人 论 世
1、了解社会现实生活,诗人的 生平、思想和性格等。 2、通过注解具体了解写作某一 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 创作意图 3、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大略 了解诗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典故
13
高 考 链 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 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明 确 类 别
2.田园诗。
3.边塞诗。
4.送别诗。
5.思乡诗。 6.咏物诗。
7、咏史诗。
9
• 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 • 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 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 • 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 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 • 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表达对情 人或亲人的依恋,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 祝愿; • 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 思乡怀人; • 咏物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品格; • 咏史诗表达缅怀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之 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抒发 国土沦陷、山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 10
22
高 考 链 接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 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 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3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 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悲的是 年老荒居,孤苦无依,生活贫困。喜 的是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
古代诗歌鉴赏
之情感鉴赏
1
第一课时
知 人 论 世
1、了解社会现实生活,诗人的 生平、思想和性格等。 2、通过注解具体了解写作某一 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 创作意图 3、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大略 了解诗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典故
13
高 考 链 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 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明 确 类 别
2.田园诗。
3.边塞诗。
4.送别诗。
5.思乡诗。 6.咏物诗。
7、咏史诗。
9
• 山水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 • 田园诗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 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 • 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征人久戍 边关的乡思或壮志未酬的怨愤; • 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表达对情 人或亲人的依恋,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 祝愿; • 思乡诗表达客居他乡游子和远戍边关征人的 思乡怀人; • 咏物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品格; • 咏史诗表达缅怀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之 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抒发 国土沦陷、山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统治集团。 10
22
高 考 链 接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 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 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3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 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悲的是 年老荒居,孤苦无依,生活贫困。喜 的是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
古代诗歌鉴赏
之情感鉴赏
1
第一课时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六思想感情主旨鉴赏 课件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六思想感情主旨鉴赏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02c5e567ec102de3bd892a.png)
古代诗歌鉴赏之(六)
思想感情、主旨鉴赏
【学习目标】 1.熟悉古诗词中所抒发的
各种思想情感的类型及其鉴赏 术语;
2.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的解题思路。
思想内容(主旨):
? 1题目类型: 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⑶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志向、理想) ⑷主旨是什么 2 解题格式: ⑴所抒感情:抒发(寄寓 /揭露)什么情感
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 情感是借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五、六两句构成 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即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 (步骤三 )
巩固练习 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
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
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巩固练习 (08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 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 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 一腿蜷缩的样子。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 析。
试题传真:12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思想感情、主旨鉴赏
【学习目标】 1.熟悉古诗词中所抒发的
各种思想情感的类型及其鉴赏 术语;
2.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的解题思路。
思想内容(主旨):
? 1题目类型: 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⑶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志向、理想) ⑷主旨是什么 2 解题格式: ⑴所抒感情:抒发(寄寓 /揭露)什么情感
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 情感是借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五、六两句构成 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即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现。 (步骤三 )
巩固练习 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
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
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巩固练习 (08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
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 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 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 一腿蜷缩的样子。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 析。
试题传真:12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