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李维武
国内名牌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指定阅读书目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史》阅读书目武汉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哲学史”参考书目(李维武)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
严正著:《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
钱穆著:《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郭沫若著:《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郭齐勇、吴根友撰:《中华文化通志•诸子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萧萐父总主编、李德永本卷主编:《中国辩证法史稿》第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二编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卷一,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二,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三,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周桂钿著:《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宋明理学研究及其特点
维乔、 谭丕谟 、 徐敬修、 吕思勉、 稽文甫、 容肇祖等, 都有中国哲学史研 究著作问世。而其 中最重要的 代表人物当属 冯友兰先生, 其《 中国哲学史》 堪称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为 中国哲学史研 究 和 中国哲 学史 的 学科 建设 作 出了重要 贡献 。其 中的 宋 明理 学思 想研 究 , 成 为该 书的 亮点 , 展 现 了冯 友兰先生研 究宋明理学和 中国传统哲学的独到方法, 如从 方法论角度 明确 了把钻研 西方哲学作为 研 究宋明理学的方法, 研究中注重对哲学史料 的搜 集整理 , 采取 分期、 明域、 别派的方法进行研 究, 注重评述哲人之哲学等, 基本代表 了冯友 兰先生在 2 0世 纪 3 0年代整理研 究宋明理学或 中国哲学 的基 本 方法 , 是 冯友 兰对 中国哲 学史研 究的 重 大贡献 。 关键词: 冯友 兰 ; 2 0世 纪 3 0年代 ; 中国哲 学史研 究 ; 方法
一
、
出版 。该书是继胡适 《 中国哲学史大纲》 和冯友兰 《 中国哲学史》 之后的又一部奠基性著作 , 对 于中国 哲学研 究 和 中国哲 学史学 科 的建设 和发 展都 产生 了 深远 影响 。 该著分“ 宇宙论 ” 、 “ 人生论 ” 和“ 致知论” 三 个 部分 对 中 国哲 学史 进 行 论述 , 其 间 宋 明理 学 思 想 占 有重要 篇 幅 。主要 阐述 了宋 明理 学 中的 天 人关 系 、 人 性论 思想 、 人 生 理想 和人 生 问 题 , 并 且 还 就 张载 、 罗钦顺 、 王廷相等人的思想进行 了具体论述 。特别 是首 次提 出 了宋 明理 学 思想 中有 三 个 主要 潮 流 , 即 程 朱之 学 、 陆王之 学 和唯气 思想 , 这 些观点 为后 来学 者 所接 受 。 在 结论 中 , 张岱 年还用 历史 唯物 主义 的观 点 , 对 程朱 、 陆王 之学进 行 了评价 。 2 。 范寿康的《 中国哲学史通论》 《 中国哲学史通论》 是范寿康先生 的代表作之 1 9 3 7年 由上 海 开 明 书 店 出版 , 1 9 8 3年 三联 书店 重印 , 2 0 0 8年武 汉 大 学 出版 社 将 该 书 列 入 《 武 汉 大 学百年名典 》 再 版。武汉大学 李维 武教授 在该 书 “ 再版前言” 中, 对范著《 中国哲学史通论》 给予了高 度评 价 , 认 为 它是 “ 中 国 哲 学 史 上 第 一 部 在 马 克 思
心理之间:本体的主体性与本体的理想性——以熊十力、冯友兰、贺麟为中心
作者: 李维武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战线
页码: 24-38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2期
主题词: 现代新儒学 本体的主体性 本体的理想性 熊十力 冯友兰 贺麟
摘要:20世纪30—40年代,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成为现代新儒学哲学家重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代表性成果。
这些体系分别承继了宋明儒学中的心学路向和理学路向,在这两条路向的分歧与互动中,对本体的主体性与本体的理想性作了不同阐发。
熊十力重“心”,强调本体的主体性:冯友兰重“理”,凸显本体的理想性:贺麟则主张“心即理”,把本体的主体性与本体的理想性结合起来。
这些体系之间.由此呈现出“心”-“理”-“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开展的螺旋上升运动。
通过考察这一运动.不仅可以把握这些体系的建构思路、哲学内涵及其思想联系,而且可以了解现代新儒学哲学家重建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融合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融合发展作者:武海涛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5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指导中国现实发展,中国传统哲学延续千年具有深厚的积淀。
两者相互融合,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中国传统哲学中获得创新发展的动力,也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新转化,从而具有指导中国现实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融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指导中国不断向前发展,它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原因在于根植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新发展也需要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这个深厚的土壤。
中国传统哲学延续千年,典籍浩繁,具有深厚的底蕴,但近代世界产生巨大变革,使得中国传统哲学不能适应时代,更不能指导近代中国解决自身的困境,不能带领中国向前发展。
所以中国传统哲学必须创新发展以适应时代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是吸收借鉴的主要对象。
两者各自需求决定了相互融合的趋势,但若想要深度融合就必须找到两者存在的差异与共性,从内核、从根本进行深度融合改造,形成新的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需求(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吸收借鉴全人类文明的成果,但是主要还是从西方哲学中创新发展而来,同时受到历史局限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外来学说传入中国。
外来学说在中国传播推广不可避免的会水土不服,想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
(二)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需求。
中国传统哲学经过千年的发展,具有深厚的积淀。
中国传统社会具有超稳定结构特点,中国传统哲学也是闭环的超稳定体系。
近代世界经历了巨大变革,西方强行打开中国大门,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巨大冲击。
这种变革使中国传统哲学不能够继续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不能够适应世界的新变化。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诞生于世界变革之中,本身具有先进性。
2005年国家级精品课名单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4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文学 文学 文学 历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理学
环境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 数学类 数学类 数学类 数学类 数学类 数学类 数学类 数学类 数学类 天文学类 物理学类 物理学类 物理学类 物理学类
环境学 植物生理学 基础生态学 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学 现代生物学实验 现代遗传学 植物生物学 生物化学 生物学基础实验 数学实验 常微分方程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运筹学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数学 代数学 数学实验 天文学导论 光学 大学物理 计算物理基础 热学
社会学类 政治学类 教育学类 教育学类 教育学类 教育学类 体育学类 体育学类 体育学类 体育学类 体育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艺术类 艺术类 艺术类 艺术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东北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 空军雷达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四
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四(宋明部分)李维武撰写第三编宋明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三章张载的哲学思想在北宋道学的开展中,张载是一位值得重视的哲学家。
他的哲学思想对道学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他所开创的气学一派,与道学中的理学、心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由此构成了道学开展的内在张力与基本格局;另一方面,他所提出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在《西铭》中论说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对儒家心性理论和人生哲学作了深刻发挥,对宋明道学各派的开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他与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尊为对道学的开展作出过开拓性贡献的人物。
下面即对张载的生平著述与哲学思想作一介绍。
节点列表第一节张载其人其学 2第二节气论:“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 3第三节性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 7第四节知论:“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 8第五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10第一节张载其人其学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久居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讲学,世称横渠先生。
由于他长期在关中讲学,其所创学派被称为“关学”。
张载是一位注重研究实际、讲求学以致用的学者。
当时,西夏与北宋之间民族矛盾激化,年青的张载喜欢研究军事,准备联络人马攻取西夏占领的洮西之地。
当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整顿边防时,他上书求见,要求投笔从戎,参加保卫边防的战斗。
但范仲淹劝阻了他。
张载也很关注经济问题,他针对日趋加剧的土地兼并,主张恢复井田制,重新分配土地,以缓和社会矛盾。
张载又重视对民众进行教化。
他在中进士后作过几任州、县地方官吏,其工作的重心就放在教化百姓上,“政事大抵以敦本善俗为先”(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
他说:“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
”(《横渠先生行状》)这就强调了从解决物质利益和抓紧道德教化两方面入手,来缓和日益紧张的社会矛盾,而不是只重视道德教化,而不重视物质利益。
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与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_李维武
一、建构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需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建构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已成为当今中国哲学界议论的热点话题。
但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首先需要对“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概念的内涵作一界定。
就这个概念的构成看,有两个关键词需作厘定,一个是“中国哲学”,另一个是“当代形态”。
这里的“中国哲学”,指的是与中国哲学传统相联系而接着讲的哲学思想,是指“中国的哲学”,而不是指“在中国的哲学”。
①这里的“当代形态”,指的是“中国的哲学”在21世纪开展中所呈现出的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哲学传统的最新延续与发展。
这样,“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概念的内涵就有了清楚的界定,这一建构工作的努力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得以明确。
建构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既然是接着中国哲学传统而来建构“中国的哲学”在21世纪开展的新形态,这就有三个相关的前提性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哲学资源如何获得的问题;(二)哲学话语如作者简介:李维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430072。
①金岳霖在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一书所写《审查报告》中认为:“‘中国哲学’,这名称就有这个困难问题。
所谓‘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的史呢?还是在中国的哲学史呢?”(《金岳霖文集》第1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7页)本文借用金岳霖的说法,来说明外来哲学在中国所面临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与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李维武摘要:建构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解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只有在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中,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哲学中生发的真实历史根据,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传统的真正结合点,从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由“在中国的哲学”成为“中国的哲学”,这可以有效解决它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使其在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建构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保持主潮地位。
关键词: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中国哲学的现代传统;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16)05-0032-09中国哲学的古今之变与中国哲学的当代形态何建构的问题;(三)外来哲学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如何解决的问题。
承传发展新文化 开放还当数岭南——“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暨庆贺李锦全教授从事教学科研五十五周
争 、道法 自然的思想 为我们 反对 霸权 主义 ,维 护世界 和
平 ,保 护 自然环境 ,提供 了诸 多启示 。华南 理工 大学 曹 智频副教授从文化传播 学 的视角分 析 了李 先生 道家 文化 研究的独特架构体 系 ,把李 先生提 出的道 家 “ 在魏晋 朝 着玄学和道教两个方 向发 展” 和功 能上 “ 由守成 演化为 张扬 自我” ,归结为文化传播 中学理 化和生活化的两个过
烈先生 的两篇文章 。华南 师 范大学 周炽成 教 授解析 了李 先生如何批驳罗先生 “ 儒家 民主 、法 家专 制” 的解 释框 架及 “ 秦的灭亡归罪于推行法家学说 ” 、“ 《 非子》 并 韩 非都是韩非子所写 ” 的观点 ,指 出李 先生 的儒 法互 补思 想 ,事实上强调 了 8 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 应注 重中国传统 文化的多样性。广东外语 外 贸大学 申波副 教授 以 “ 法 儒 如何相别” “ 法如 何相 通 ” “ 法如何 互补 ” 为线 、 儒 、 儒
维普资讯
0
0
—1
刀
Z
工
r _ -
0
∽
0
工
一 (
神的 - | 向 = ’
、
妻
告 思
: : 要
篓
二 要
‘
。
蓑三
。 蓑
克
霏
芏 莘
某
立 、
“想 与 学 的 系 1 譬 思 史 哲 史 联 : : ’ 牟 莘 丧 : 的 ・莩 究 了 先 矛 融 、 传 新 竺 值 森 ’ … 人 , 讨 李 生 何 驳 李 生“盾 合 承 创 ” 哲 考 , : , , ‘ 了先 如辩 ”区别儒学与其他 为 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 君子儒”的学
从中西哲学比较中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以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
从中西哲学比较中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以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
李维武
【期刊名称】《江海学刊》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张岱年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中国哲学大纲》一书,是一部以“中国哲学问题史”的形式来阐发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的代表作,并鲜明地显现了他的学术性格:立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来发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与精义,并进而于其中发现在中国思想世界引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生长点。
他的这一工作主要围绕四个相关联的问题而展开:(一)中西哲学比较何以可能?(二)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呈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三)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昭显中国传统哲学的精义?(四)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如何揭示中国新哲学的生长点?【总页数】9页(P24-32)
【作者】李维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哲学的分析与综合之路——读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
2.中国哲学自然神论之普世性的发现——论伏尔泰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
3.张岱年的朱子哲学研究及其创新——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
4.早期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论析
——以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与宇野哲人《中国哲学概论》为对象5.论张岱年早期的中国哲学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哲学大纲》为中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大中国哲学史教案
武大中国哲学史教案第一篇:武大中国哲学史教案目录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一导论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第一节哲学与中国哲学第二节中国哲学的特点第三节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二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二章儒家、墨家与道家哲学的产生第一节孔子的哲学思想一、孔子的生平二、“为仁由己”的人文精神三、重视实践的理性态度四、“执两用中”的方法论第二节墨子的哲学思想一、墨子与墨家二、“兼以易别”的社会理想三、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四、墨子思想的历史影响第三节老子的哲学思想一、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二、“道”的形上世界的开辟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矛盾观四、“小国寡民”的社会历史观五、“静观”、“玄览”的直觉认识论六、老子思想的历史影响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三第二编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一章秦汉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一节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潮一、新道家思潮二、新法家思潮三、新儒家思潮四、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二节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一、董仲舒其人其学及其著述二、“天人感应”理论三、“天道不变”思想四、董仲舒哲学的历史影响第三节王充的哲学思想一、王充其人其学及其著述二、反对“天人感应”的元气论三、坚持“实事疾妄”的认识论四、王充哲学中的矛盾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四第三编宋明时期的哲学发展第三章张载的哲学思想第一节张载其人其学第二节气论:一、“太虚即气”的宇宙论二、“一物两体”的辩证法第三节性论:“天地之性”二、“天地之性”三、“气质之性” 第四节一、“性”与“知觉”知论:“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 “气质之性”与“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二、“见闻之知”三、“德性所知”第五节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五第四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哲学第五章王夫之的哲学思想第一节王夫之:他的时代和他的精神第二节“太虚一实”的本体论一、“气”与“实”二、“气”与“理”三、“器”与“道”第三节“絪缊化生”的辩证法一、“絪缊”二、“一”与“两”三、“动”与“静”四、“变化日新”五、“乐观其反”与“趋时更新”第四节“理势相成”的历史观一、“古”与“今”二、“理”与“势”三、“天”与“人”第五节“能必副所”的认识论一、“己”与“物”三、“形”与“神”四、“格物”与“致知”五、“知”与“行”六、“实践”第六节王夫之的历史影响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六第四编近代中国的哲学发展第四章新文化运动与中西古今哲学的融会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中的哲学论争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二、问题与主义论战三、科学与玄学论战第二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一、熊十力与“新唯识论”二、科学与哲学的划界三、“体用不二”四、“翕辟成变”五、“新唯识论”的意义第三节冯友兰的“新理学”一、冯友兰与“新理学”二、“真际”与“实际”三、“新理学”的基本结构四、人生境界论五、“新理学”的意义第四节金岳霖的“道论”一、金岳霖与“道论”二、“道是式-能”三、“无极而太极是为道”四、“道论”的忧患意识五、“道论”的意义中国哲学史课教案节选之一李维武撰写导论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实际的哲学运动,另一层则是指哲学史家们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进行研究、反思与概括,而对这一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之路 李维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在20世纪所展开的接触、交流、冲突、融会,可以说不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都是值得重视的哲学现象。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说,这一哲学现象典型地体现了自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民族国家的哲学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正是这一历史进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的创始者之后继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世界性的哲学运动。
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来说,这一哲学现象典型地体现了自19世纪20世纪之交以来的西方哲学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正是这一历史进程使中国哲学由传统形态转进为现代形态,并汇人于“世界哲学”之中。
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探索过程,既包括思想内容上的吸引,又包括思维方式上的沟通,还包括哲学体系上的重构。
这一探索过程,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哲学传统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正是通过这种双重理解的深化而推进的。
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李大钊、毛泽东、冯契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体现着这种双重理解的逐渐深化,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
考察他们各自的哲学创造,可以真切感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之路。
一、李大钊:从民彝史观到唯物史观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他对于唯物史观的内涵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对于唯物史观的来源进行了独立的探讨,并以这一新的历史观考察中国的历史、现实与前途,提出了新的未来社会构想。
李大钊之所以能在中国首先接受唯物史观,除了新文化运动的崛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著作开始传到东方等时代条件之外,还在于他本人在接受唯物史观之前已形成了民彝史观。
民彝史观成为李大钊走向唯物史观的思想之桥,使李大钊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先进中国人,最早理解、接受了唯物史观。
第九届全国冯友兰学术研讨会在唐河举行
①《 马克思恩格 斯全 集》 3 第 4卷, 民 出版社 ,9 2年 , 29页。 人 17 第 8
织和党员领导 干部 的管理 监督 一分为二 , 把监 督党组织 与监
督 个 人 分 离 开来 。建 立科 学 的 监 督 程 序 , 化 对 领 导 班 子 和 强 党 员 干 部 , 其 是 对 各 级 领 导 干 部 的监 督 , 止 滥 用 权 力 , 尤 防 严 惩执法犯法 、 赃枉法行为 。 贪 6 把 党 内监 督 与 党 外 监 督 结合 起 来 .
派监督 、 群众监督 、 论监 督等监 督形 式结 合起来 。只有 坚 舆 持党 内监督 与党外监 督相 结合 , 才能 形成 监督 的整体 合力 。
同时 , 强 党 外 监 督 , 可 以 促 进 党 内监 督 , 高 党 内监 督 的 加 也 提 水 平 , 而 对 党 内监 督 起 到支 持 和 强 化 作 用 。 从
利而奋斗》 人民出版社 ,0 7 , 3 —3 、3 , 20 年 第 2 33 页。⑩《 胡锦 涛在十 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 发表重要讲 话》 《 民 日报} 0 0年 1 ,人 21 月
1 日。 3
在 各 种 监 督 中起 着 基 础 和 核 心 的作 用 。 党 内 监 督 搞 不 好 , 党
来 的力量 。从 效果 上讲 , 内监 督 是一 种 主动 的 预 防性 措 党
施 , 一 种 积极 的 自我 完 善 手 段 。 它 不 仅 是 事 后 的 监 督 , 是 更
着眼于事前 的预 防。中国共产党是 执政党 , 内监督不失 为 党
一
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民 日 19 年 7月 2日。⑩ ⑩胡锦 涛: ,人 报》 9 1
国际知名学者、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辞世
国际知名学者、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先生辞世
佚名
【期刊名称】《周易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7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萧萐父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观论纲 [J], 崔海亮
2.萧萐父先生中国哲学的诗意书写 [J], 高华平
3.苍龙行雨海生涛,老树新花著嫩条——“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暨纪念萧萐父先生冥诞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刘乐恒
4.萧萐父先生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课 [J], 李维武
5.哲学家视角下的佛学研究——读萧萐父先生的佛学研究论著 [J], 蒋国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文化运动中的唯物史观派
作者: 李维武[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页码: 328-328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 唯物史观派;《现代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维度;哲学维度;集合而成
摘要:新文化运动中的唯物史观派,是由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集合而成的革命家兼学问家群体。
在中国数千年学术史上,这是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的学派及思潮。
这个群体的代表人物在学理上对唯物史观展开了不同维度的阐释,形成了“一本而万殊”的格局:李大钊从历史学维度阐释唯物史观;陈独秀从政治哲学维度阐释唯物史观;蔡和森从人类学古史研究维度阐释唯物史观;李达以《现代社会学》建构唯物史观中国化表述体系;瞿秋白则从唯物史观走向辩证唯物主义。
李达在《现代社会学》中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李达在《现代社会学》中对唯物史观的阐释
李维武
【期刊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李达的《现代社会学》一书,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所作的最系统、最准确、最深入的阐释.在书中,李达首先综合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
唯物史观的各种阐释,指出了唯物史观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
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提供了研究和解释唯物史观的广阔视野;进而唯物而辩证地
理解和阐发唯物史观,既坚持历史的唯物论,又注重历史的辩证法,对阶级意识、社会思想等意识形态问题作了深入论析;最后落脚于对中国的国际环境和革命实践的思考,把帝国主义与中国革命这一重大问题在唯物史观中鲜明凸显出来.《现代社会学》不仅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有着宝贵的启示.
【总页数】14页(P74-87)
【作者】李维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实践的唯物论”:实践唯物主义在中国话语中的初始开显——李达《社会学大纲》的独特理论贡献 [J], 汪信砚;李侦
2.唯物史观下的人与自然关系:回归文本与现代阐释 [J], 李杨;王洪波
3.社会化提升:转型期农民现代化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J], 康永征
4.李达的《现代社会学》述评——浅析李达的唯物史观 [J], 张亚迪;
5.创造性阐释: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跨语际实践——以瞿秋白的《社会哲学概论》和《现代社会学》为例 [J], 路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