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分类浅述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概念、分类与临床
运动过多期 异常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这一期的最主要表现 。典型异常运动:常见口面不自主运动,患者可做鬼 脸、咀嚼动作、强制性的下颌张开闭合(可导致口唇、 舌或牙齿自伤) 。肌张力不全、手足徐动样肌张力不 全、舞蹈样运动、间歇性眼偏斜或协同障碍。自主神 经功能失调常见高热、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唾液分 泌过多、高血压、低血压、尿失禁、尿潴留。
炎症的原因
1.物理性因子:高热、低温、放射线及紫外线等。 2.化学性因子: 外源性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及松节油、芥 子气等。 内源性化学毒物:如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在某些病理条 件下堆积于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 3.机械性因子: 如切割、撞击、挤压等。 4.生物性因子: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 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它们通过在体内繁殖,产生、释 放毒素直接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而且还可通过其抗原性 诱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
NMDA受体是由结合甘氨酸的NRl亚单位和结合谷氨酸的 NR2亚单位及NR3亚单位组成的异聚体,NR1是受体的功 能部分。NR1广泛分布于脑组织神经元上,主要集中在 杏仁核、丘脑下部、前额叶皮质和海马,2005年 Vitaliani等报道抗NMDA受体脑炎时,发现该受体主要 在海马神经元细胞膜表达
前驱期 症状不典型,早期多为受凉或病毒感染样症状,许多患 者逐渐发展为精神行为异常。 精神症状期 该期常有强迫观念、错觉、幻觉、妄想、躁狂、偏执,行 为、性格改变,多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收入精神科。 无反应期 通常表现为分离性无反应状态, 如患者抵制睁眼、对疼 痛刺激无反应、口头语言减少和模仿语言(通常伴有模 仿动作, 如回声现象, 模仿检查者的动作)。此期缓和 后可出现中枢性通气不足、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本文选自郭守刚教授《边缘脑炎分类及个体化治疗》一文郭守刚: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秘书一.边缘性脑炎(LE)概述:边缘性脑炎(LE)是一类累及海马、杏仁核、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为主。
二.边缘性脑炎分类:1.病毒感染性边缘性脑炎2.自身抗体介导边缘性脑炎3.自身免疫疾病伴随的边缘性脑炎。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自身抗体介导的边缘性脑炎。
三.自身抗体分类:1.神经元胞内抗原抗体:amphiphysin, Ma2, Ri, Yo, Hu,GAD,CV2;2.细胞表面抗原/突触抗原抗体:NMDA、Gly、mGluR、LGI1、Caspr2、GABA、AMPA1、AMPA2,IgLON5, ATPIA3;3.其它未知抗体。
四.自身抗体介导的边缘性脑炎有以下两个特点:1.副肿瘤性自身抗体(细胞内)2.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胞表面)表1:副肿瘤性自身抗体(胞内)表2: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胞表面)五.自身抗体介导的边缘性脑炎临床特点:1.病情进展:前驱期→精神病期→无反应期→不随意运动期→缓解恢复期2.儿童以癫痫发作及行为异常为主,年龄>18岁者以行为异常为主3.边缘性脑炎的发生可先于肿瘤的发现,平均时间为3-5个月4.合并肿瘤边缘性脑炎患者复发率较低5.各抗体介导的边缘性脑炎临床表现见表(1)及表(2)六.影像学特征:1.颅脑MRI:T2或FLAIR单侧或双侧颞叶内侧高信号,可伴有边缘系统外皮质和皮质下改变,可有增强。
2.fMRI示海马功能障碍。
3.PET:颞叶内侧高或低代谢,敏感性较MR高且早。
4.半数可有边缘系统外结构受累。
5.同一抗体可累及不同部位。
(A.B)颞叶、下丘脑、脑干(C.D)海马、中脑、苍白球七.诊治流程八.边缘性脑炎的诊断标准(副肿瘤神经综合征欧洲网络,2004):1.癫痫发作、记忆丧失、意识混乱和精神症状;亚急性(数天或最长达12周)起病2.边缘系统受累的神经病理学证据或影像学证据(MRI 、SPECT、PET);3.5年内证实肿瘤或伴有特征性抗体。
病例分享自身免疫性脑炎(抗LGI 1抗体相关脑炎)
3.发作性症状 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BDS)40-50% 癫痫:部分性发作60-70%,全面强直阵挛发作60-70%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顽固性低钠血症 3.少数人合并肿瘤 4.影像学检查 5.脑电图检查
诊断要点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 ➢ 临床表现符合边缘性脑炎或者表现为FBDS ➢ 脑脊液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淋巴细胞性炎症 ➢ 头颅MRI提示双侧或单侧的颞叶内侧异常信号,或无明显异常 ➢ 脑电图可异常 ➢ 血清和(或)脑脊液抗体LGI1抗体阳性。
血常规及生化、脑脊液生化+常规、脑脊液真菌涂片、新型隐球菌、浓缩抗酸 菌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 电解质:129mol/L .
脑电图:少量局灶性癫痫性放电。
脑脊液及血清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LGI1IgG阳性。
头颅MRI+增强:双侧海马、小脑下脚异常信号及强化影 胸部及盆腔CT平扫:无异常
诊断
自身免疫性脑炎(抗LGI 1抗体相关脑炎)
病例分享
病史采集
患者夏某,63岁女性,农村家庭主妇,2018年3月19日入院。
主诉:反复精神行为异常9个月,再发伴意识模糊1天。
现病史:患者约于去年6月份开始出现精神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反复幻觉发作, 严重时跌倒外伤致腰椎骨折并手术治疗,多次发作上肢抖动致饭碗摔破,但无意识 丧失,家属发现其有时胡言乱语,不能理解,进食较平常明显增多,似无饱胀感, 超市购物无节制等异常行为。患者有时诉头晕不适,无发热及头痛,无恶心呕吐, 无明显四肢抽搐。睡眠中时有胡言乱语,四肢乱动现象。曾多次到我院及外院门诊 检查未明确诊断,外院曾予奥卡西平抗癫痫治疗,家属诉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自行减 量(具体不详)。昨日凌晨患者睡眠中再次发作四肢抖动且较严重,旁人难以控制, 伴有言语错乱,持续约半小时自行缓解,未完全清醒。立即送至我院急诊科,又再 次发作,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给予丙戊酸钠静脉注射治疗,患者仍频繁的发作 性言语错乱、上肢乱动并僵硬感。次日拟“意识模糊待查”收入院。病程中体重无 明显变化,无二便障碍。 既往史:无特殊史。
自身免疫性脑炎
一二%~二五%病例可能复发且常见于不伴 畸胎瘤者
首次发作时未接受免疫治疗者更易复发
谢谢
预后
目前认为早期治疗有效而在治疗中断或 减量时病情有可能加重约有七五%的抗 NMDAR抗体阳性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可恢复 或伴有轻度后遗症其他患者则遗留严重功 能障碍或死亡
预后
约八0%患儿预后良好 早期开始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在起
病后四0 d内开始治疗并且多药联合治疗者 效果更佳
预后
抗NMDAR抗体脑炎患者康复过程十分缓慢约 半数患儿在开始免疫治疗一个月内临床症 状开始好转而患者的恢复可持续到一八个 月以后
自身免疫性脑炎
指导老师:刘利群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系自身免疫性反应所致的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泛指一大类由于免 疫系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反应而导 致的疾病并且其逐渐被认为是非感染因素所 致可逆转性脑炎的重要原因以急性或亚急性 发作的癫痫、认知障碍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 床特点
自身免疫性脑炎
诊断
血清和/或脑脊液中检出抗NMDA受体抗体可 确诊
头颅MRI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注意积极行肿瘤排查每半年至一年行肿瘤
排查一次至少随访二年包括腹部及盆腔MRI 检查或胸腹部CT检查、睾丸超声检查
诊断
有研究者将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标准定 为目前国际上未找到相关指南:
一.亚急性起病; 二.可以查到相关抗体异常或炎性疾病的证据 三.影像学提示病变范围相对局限 四.免疫治疗或是切除相关肿瘤有一定疗效
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炎:急性发病进展迅速病程中可出 现发热、头痛、呕吐、精神症状、失语、共 济失调、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影像学及 脑电图表现也可类似于抗NMDAR脑炎但各种冉 病毒所致的脑炎常可有特异的病史、临床特 征、影像学表现;必要时可行血清和脑脊液 特异性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1.自身免疫性脑炎人体免疫系统常常会产生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具有毒性的。
当自身抗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神经功能和精神障碍时,称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目前已经发现多种具有神经毒性并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抗体,如抗NMDA、抗Hu、Ma2、CV2(CRMP5)、AMPA受体1、AMPA受体2、GABAB受体、LGI1及Caspr2抗体等。
以抗NMDA受体抗体脑炎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脑炎。
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acidreceptor)的中文名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如大脑、脊髓。
NMDA受体是一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具有独特的双重门控通道(doublygatedchannel)功能,它既受膜电位控制也受其它神经递质控制。
NMDA受体被激活后,主要对Ca2+有通透性,介导持续、缓慢的去极化过程。
NMDA受体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调节神经元的存活,调节神经元的树突、轴突结构发育以及参与突触可塑性的形成等),而且对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亦起着关键作用,参与学习、记忆、以及精神活动的调节。
当人体处在病理状态时,体内会产生较多针对NMDA受体的毒性抗体,这时分布于神经细胞的NMDA受体结构首当其冲受到损害,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筛孔”样地弥漫性破坏,由此诱发神经系统电生理紊乱、神经细胞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早期轻症时表现为精神异常,此时很难将自身免疫性脑炎和分裂症或是情感障碍区分开;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表现出智力下降、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多汗、失眠),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持续昏迷、呼吸异常。
在病理上,抗NMDA受体抗体脑炎表现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脑实质,并在血管周围形成袖套样结构。
由于在病理表现、临床症状和生化检查等方面自身免疫性脑炎与病毒性脑炎的相似性,使得二者长期以来不能被有效区分,直至2007年法国科学家DalmauJ发现了抗NMDA 受体抗体后,医学界才开始深入研究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疾病规律。
专家述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分类及诊治
专家述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分类及诊治脑炎是指脑实质发生炎症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的一类疾病,年发病率为(5-8)人/10万人。
脑炎在世界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
按基本病因,脑炎主要分为直接感染性、感染后性及非感染性三大类,其中感染后性及非感染性脑炎中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IE)占全部临床拟诊脑炎患者的20%左右。
美国加州脑炎计划发现,30岁以下患者中,近50%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NMDAR)脑炎。
目前认为,AIE泛指一类由于免疫系统与脑实质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炎性疾病,其临床上符合脑炎的主要表现,病理上则显示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脑实质,并在血管周围形成“套袖样”结构,可伴有小胶质细胞激活及浆细胞脑膜浸润,而组织中出血坏死、病毒抗原、核酸及包涵体少见。
相当一部分AIE的起病、诊断依据以及对治疗反应与患者体内抗神经元抗体密切相关。
AIE抗体根据其针对抗原部位不同,分为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cell surface antigens,CSAab)、抗突触抗原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synaptic antigens,SYAab)和抗神经元内抗原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intraneuronal antigens,INAab),后者又称肿瘤神经抗体。
01发病机制按照发病机制,AIE可分为细胞免疫介导型及体液免疫介导型。
其中,细胞免疫介导型AIE中抗体多为INAab或SYAab,提示合并某种肿瘤而其本身并不致病。
体液免疫介导型AIE中抗体多为CSAb,其针对的靶抗原是参与神经元信号传导和突触延展性的细胞表面蛋白。
多项动物实验发现,通过基因改造或者药物拮抗剂改变同一蛋白功能所产生的综合征和AIE患者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非常相似。
CSAab可能致病机制包括:①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IgG使神经元表面NMDAR交联并内化;②抗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1,LGI1)-IgG阻断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影响电压门控钾通道,致使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R)水平下降,进而影响神经元功能;③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γ-amino 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GABABR)-IgG直接阻断受体B1亚单位。
自身免疫性脑炎简介
除了抗NMDAR脑炎的超级delta刷(extreme delta brush)具有特征性外,几乎所有自免脑炎患者的脑 电图都有非特异性异常表现:局限性或弥漫性慢波, 伴有少量癫痫波。 脑MRI对边缘叶脑炎的诊断是有帮助的,显示为一侧 或两侧颞叶增高的FLAIR/T2 信号,没有对比增强。 但该异常信号也可见于单疱脑炎等 (HSE) 。
英国(2010年)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自身 免疫性脑炎占脑炎病例的比例为40%,其中最主要的 是近年才被发现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 NMDAR)脑炎。
一般特点
大多数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表现有心境的改变, 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意识水平下降,癫痫发作; 运动障碍,严重精神症状,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 睡眠异常几乎见于所有类型的自免脑炎中 几天或几周快速进展的症状. 不同亚型的自免脑炎的具有许多重复的症状。
2012 王得新 自身免疫性脑炎现代概念与分类
两种亚型简介:
抗NMDA受体脑炎 抗GABABR脑炎
抗NMDA受体脑炎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
2005年由Vitaliani R首先发现报道的一种免疫性脑炎, 但当时并未发现抗NMDA受体抗体。 2007 年Dalmau 等首先报道了在病人的血清及脑脊液 中发现了抗NMDA受体抗体,才将其定义为一种新型 脑炎。 2011年Dalmau J报道了3年内100例病人,说明该病不 是一种罕见疾病。
自身免性脑炎的诊断
神经系統症状群; 血浆及CSF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潜在的肿瘤的识别。
A recent study showed that 14% of patients with anti-NMDAR encephalitis did not have detectable antibodies in serum using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while all had antibodies in the CSF.
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抗体介绍
急性病毒性脑炎
<5
急性细菌性脑炎
<5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100
感染性
进行性风疹全脑炎
100
神经梅毒(密螺旋体)
95
神经艾滋病
80
神经疏螺旋体症(莱姆病)
80
肿瘤
肿瘤(胶质瘤)
<5
➢ 寡克隆区带是脑脊液蛋白电泳分析的重点:
•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和IgG鞘内合成出现MRI 影像变化之前,是早期诊断MS 和其他CNS脱髓鞘病的重要依据。
边缘性脑炎: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近事记忆力下降; (特征性癫痫发作症状: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
边缘性脑炎: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近事记忆力下降; ( 莫万综合征: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性肌强直、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边缘性脑炎: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近事记忆力下降; (严重且难治的癫痫发作是该病主要的特点,
(CNS中 Ig 的来源:鞘内合成、BBB渗入)
2、脑脊液 IgG 指数(定量分析鞘内合成)
脑脊液 IgG 指数 = 实例:脑脊液 IgG 指数 = 20.0 / 14.5 = 1.38
检测值 > 0.7 --- IgG指数升高 --- 鞘内合成增多 IgG 24h合成率 --- 意义等同于 脑脊液IgG指数
提示存在单克隆增殖的副蛋白。
临床意义
见于健康人及其他非炎症性 神经系统疾病(NIND)患者
。主要见于MS患者。
主要见于继发性IDD、脑膜 癌和脑膜炎 等,此外,少部 分MS患者OB结果亦可 表现 为此型。
可见于GBS、系统性自身免 疫病等。
主要见于骨髓瘤继发神经系 统并发症患者 。
自身免疫性脑炎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管理
自身免疫性脑炎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管理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脑炎综合征的分类包括副肿瘤性脑炎、AE、免疫(病)相关性脑炎综合征、病毒性脑炎以及特发性脑炎。
对脑炎综合征进行临床分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施针对性治疗。
AE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急性或亚急性炎性疾病。
临床上符合脑炎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脑实质,并在血管周围形成套袖样结构,同时具有未检出病毒抗原核酸及包涵体的神经病理学特点,需要有明确责任抗体或相信有责任抗体介导。
图 1. 脑炎综合征分类AE核心表型包括:癫痫样发作、口舌-面肌张力障碍样发作;小脑性共济失调、肢体与躯干舞蹈手足徐动、重复细微手与前臂运动、肌张力障碍与肌强直;认知障碍、睡眠障碍、重复语言等。
首先需要了解致病性抗体的概念。
根据是否致病可将自身抗体分为致病性抗体和伴随抗体。
经典的致病性自身抗体应满足如下评判指标:1)大多数患者的血清或脑脊液中应存在自身抗体,或与健康个体相比抗体滴度升高;2)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可在病灶处观察到免疫球蛋白与靶抗原结合;3)血浆置换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吸附去除血循环中的免疫球蛋白有治疗效果;4)通过注射患者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可将疾病表型转移至实验动物;或用相应靶抗原在易感动物致敏能得到疾病表型。
责任抗体是与特定阶段临床表型具有因果关系的致病性抗体,它决定了该阶段病程神经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并且责任抗体必须与核心表型相对应。
定位和定性是神经免疫疾病表型刻画的基础,症状、体征的特征和演变在空间与时间维度上的特定组合就构成了此类疾病的表型。
自身抗体与靶组织抗原表位结合特定部位受累,形成相对独特的核心临床表型。
责任抗体的核心在于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与特定表型进行因果关系判断(图 3),具有因果关系的抗体即为责任抗体。
空间因果关系方面,AE 具有特定的分子基础,例如抗 GABAA 受体脑炎在颅脑磁共振上表现为大片融合型病灶及斑点型病灶,并非 GABAA 受体所有 3 个亚基均发挥作用,而主要是 GABAA 受体β3 亚基导致病灶的发生。
自身免疫性脑炎
整理版
10
抗Ma (Ma1/Ma2/Ma3) 抗体脑炎
• 预后较抗Hu脑炎好,与年轻男性的睾丸生殖细胞肿 瘤和小细胞肺癌或老年患者的乳腺癌密切相关。神 经系统症状的出现早于肿瘤的检出。只有少数患者 (26%)有边缘叶脑炎的典型症状,大多数脑干受 累患者同时合并眼肌麻痹(92%)。
• 儿童少见, 通常亚急性发作,行为改变,语言障碍 和肌张力障碍。
可以分为三类
Ma(Ma1/Ma2/Ma3)、抗 CV2/CRMP5、 1. 兴奋性递质受体:抗 NMDAR、抗
抗GADA、抗AMPH、抗 Ri 、抗Yo等 AMPA。
2. 抑制性递质受体:抗 GABABR、抗
GABAAR、抗 GlyR受体。
3. 离子通道的亚单位或相关黏附分子:
抗 LGI1、抗 CASPR2 和抗 DPPX。
整理版
14
A
B
C
D
小细胞肺癌患者,类舞蹈病发作前4个月(A)示尾状核 及左侧壳核信号轻度增高,类舞蹈病发作后一个月 (B),病情进展,化疗后(C、D)明显缓解
整理版
15
⑤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中枢性低通气
2.至少以下两项实验室研究结果:
①异常EEG(局部或弥漫性慢波,或不规则电活动、癫痫活动、或极端δ 波)
②脑脊液细胞数增多或有寡克隆带
3.合理排除其他疾病。
整理版
5
分型
I 型抗体(抗细胞内抗原抗体 AE)
II 型抗体(抗神经元表面抗原抗体 AE)
主要包括抗 Hu、抗
自身免疫性脑炎影像学表现
定义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 一种由抗体介导的损伤以及造成神经元结构功能障碍的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自身免疫脑炎
灰质受累为主型
白质受累为主型
血管炎型
临床特点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或数周达高峰 头痛、发热、腹泻 精神行为情绪异常 认知障碍 意识障碍 癫痫发作 运动障碍 口面肌张力障碍 低钠血症 睡眠障碍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 确诊
2016年该领域国际专家在Lancet Neurology联合提出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并分 为3级:确诊(definite)、可能(possible)和自身抗体阴性但很可能(autoantibody-negative but probable)。在不同等级的诊断标准中,对于影像学(主要是MRI)的要求亦有不同。
影像学
案例1. 一名71岁男性LGI1抗体患者,以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首发症 状,后出现行为异常,记忆下降。图中MRI FLAIR像可见双侧海马高 信号,FDG PET可见双侧内侧颞叶与基底节高代谢。此为AE典型的 影像学表现,累及双侧内侧颞叶。
图1 LGI1抗体脑炎
影像学
案例2.一名45岁女性LGI1抗体脑炎患者,2月前出现右侧面部抽搐,右上肢不 自主运动,发作频繁,外院考虑癫痫,左乙拉西坦治疗后,症状无缓解反而 加重。入院前2天MRI检查如图2所示,左侧小脑片状异常信号,余未见异常。 入院时MRI检查(图3)可见左侧内侧颞叶异常信号,7天后有进展,在治疗 后(1月和4月后)病灶较前好转。
图4 NMDAR抗体脑炎
影像学
案例4. 一名52岁男性VGKC抗体相关AE患者,进行性乏力、体重下降、 记忆减退伴左侧颞叶癫痫。其MRI(图5)表现为双侧海马、杏仁核、 以及双侧穹隆FLAIR高信号。这些部位均可成为AE的累及范围。
图5 VGKC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
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抗体介绍
IgG(10-40mg/L);IgA(1-6mg/L);IgM(0.1-1mg/L)
鞘内合成 Ig 的标志物 --- Q IgG/A/M = IgG/A/M ( 脑脊液 / 血清 )
鞘内合成 IgG % --- 40.1% 根据 reiber 坐标图,横坐标(Q Alb=14.5)、纵坐标(Q IgG=20.0)得来;
AQP4、MOG、GFAP、MBP、AQP1、Flotillin-1/2
3、寡克隆区带全套
脑脊液IgG指 数,蛋白和生化定量分析,Reiber坐标 分析,(IgG,IgA,IgM),IgG寡克隆带 (OB),24小时鞘内合成
4、副肿瘤综合征14 项17蛋白 5、自身免疫性小脑 炎 7项
6、周围神经病 18项
Flotillin-1/2(脂筏标记蛋白)
多发性硬化指标(复发缓解型)
血清大于脑脊液
血清和脑脊液相当 血清大于脑脊液 血清大于脑脊液 血清大于脑脊液
A
7
中枢神经脱髓疾病-MS
➢ 临床表现:发作及病变证 据
➢ 时间的多发性,空间的多 发性
➢ 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可 作为时间多发性替代指标)
A
8
寡克隆区带(中枢神经疾病中OCB发生率及诊断价
(CNS中 Ig 的来源:鞘内合成、BBB渗入)
A
13
2、脑脊液 IgG 指数(定量分析鞘内合成)
脑脊液 IgG 指数 = 实例:脑脊液 IgG 指数 = 20.0 / 14.5 = 1.38
检测值 > 0.7 --- IgG指数升高 --- 鞘内合成增多 IgG 24h合成率 --- 意义等同于 脑脊液IgG指数
靶抗原 NMDAR
LGI1
CASPR2
自身免疫性脑炎
神经病学(第8版)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三、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患者常在感染后1~2周突然发病。临床经过分为三个阶段 1. 早期(钩体血症期) 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和浅表淋 巴结肿大等感染中毒症状,一般持续2~4天。 2. 中期(钩体血症极期及后期) 病后4~10日,表现为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3. 后期(后发症期或恢复期) 大部分患者完全恢复,部分患者则出现以下类型神经系 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称为神经系统后发症。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二、神经莱姆病
治疗
伯氏疏螺旋体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高度敏感。 脑膜炎或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用头孢曲松(2g/d),青霉素(2000万U/d,分次静滴) 治疗。
神经病学(第8版)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三、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各种不同型的致病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 患急性传染病。
一、神经梅毒
后天感染主要传播方式是不正当的性行为,男同性恋者是神经梅毒的高发人群。先天 梅毒则是通过胎盘由患病母亲传染给胎儿
约10%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最终发展为神经梅毒
神经病学(第8版)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
一、神经梅毒
病理
神经梅毒病理改变可分为间质型和主质型两类病变 间质型病理包括脑膜炎、增生性动脉内膜炎和梅毒样树胶 主质型病理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和脱失,伴有胶质细胞的增生 及神经纤维的斑块样脱髓鞘
神经病学(第8版)
自身免疫性脑炎
临床表现
抗NMDAR脑炎常有发热、头痛等前驱症状。 自身免疫性脑炎发病时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近事记忆力下降、急 性或亚急性癫痫发作、语言功能障碍、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不同 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 自身免疫性脑炎可出现睡眠障碍。
细胞内相关抗原抗体、细胞表面相关抗原抗体、细胞表面相关抗原、其他类型抗体等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分类
细胞内相关抗原抗体、细胞表面相关抗原抗体、细胞表面相关抗原、其他类型抗体等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分类自身免疫性脑炎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的颅内炎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癫痫发作、言语功能障碍、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首发症状可以单一出现,随着疾病进展,症状会多样化并逐渐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抗体类型可大致分为三类:细胞内相关抗原抗体;细胞表面相关抗原抗体(包括突触蛋白受体抗体、离子通道蛋白受体抗体);未确定抗原的抗体。
下面根据三类抗体分别介绍几个代表性抗体特点。
细胞内相关抗原抗体1、抗Hu抗体,又称为1型抗神经元核抗体,是小细胞肺癌的一个典型的自身抗体标志物。
该类患者可表现出副肿瘤性神经系统表现,包括自主神经、感觉纤维及运动纤维受累的症状体征。
其中,阳性患者中88%合并肿瘤,其中93%为小细胞肺癌。
2、抗Ri抗体,又名2型抗神经元核抗体,多见于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患者,临床表现包括脑干综合征、小脑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症状。
3、抗Yo抗体,又称1 型浦肯野细胞胞质抗体,该抗体可能直接参与副肿瘤小脑变性,女性患者居多,超过90%合并乳腺癌或卵巢癌。
细胞表面相关抗原抗体—突触蛋白受体抗体1、抗NMDA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是AE最常见的类型,儿童和青少年多发,女性多见,可合并有卵巢畸胎瘤。
1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与NMDAR脑炎存在相关性,大多数带状疱疹后AE 患者提示NMDAR阳性。
2、抗GABAR(γ-氨基丁酸)抗体,该类抗体存在两种亚型,GABAa 和GABAb。
其中a型临床表现为急性脑病和进行性难治性癫痫发作,病情进展快。
免疫治疗有效。
该类患者中可能同时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甲状腺炎或肌无力。
抗GABA-b抗体脑炎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发病较突然。
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发热和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频繁、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分类浅述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免疫反应所导致的脑炎。
随着对该疾病诊断和治疗认识上的不断加深以及对规范化诊治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内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自身抗体已被发现许多种,本文就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的相关分类研究作一综述。
1自身免疫性脑炎概述及抗体检测方法自身免疫性脑炎(AE)是一种非感染性、与中枢神经系统抗体相关的一种脑部疾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近事记忆力下降、癫痫发作、语言功能障碍、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辅助检查脑脊液有核细胞可以正常或增多,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阳性。
头颅MRI可见边缘系统有异常信号。
脑电图可见癫痫样放电、弥漫性多灶性分布的慢波节律。
目前AE抗体的检测最常见的方法是免疫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这些方法根据作用的底物不同又分为基于细胞底物的实验(CBA)和基于组织底物的实验(TBA)。
2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的分类AE有许多分类方法,2016年国外神经科专家联合在Lancet Neurology上发表的关于AE的临床诊断标准将AE分为6种类型。
我国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将AE类型分为三种。
根据影像学表现AE可分成边缘叶型、边缘叶以外型,混合型和无变化型。
本文章参考相关文献针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将AE抗体分为抗细胞内抗原抗体和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两大类,并对其相关脑炎临床表现做简单介绍。
2.1 抗细胞内相关抗原抗体2.1.1 抗Hu(ANNA-1)抗体抗Hu抗体在鞘内合成,故于脑脊液中含量丰富。
抗Hu抗体相关副肿瘤周围神经病(PNS)患者可出现自主神经、感觉纤维及运动纤维受累的症状体征,可合并不同程度的多系统损害。
约80%的抗Hu抗体阳性的副肿瘤神经综合征患者在随访4y时间内诊断小细胞肺癌。
2.1.2 抗Ri(ANNA-2)抗体抗Ri抗体又称为抗神经元核抗体2型,Ri抗原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主要见于大脑、脑干、脊髓。
抗Ri抗体脑炎主要表现为亚急性小脑变性、共济失调、脑炎。
多见于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患者,也见于大细胞肺癌、直肠癌、儿童神经源性肿瘤。
2.1.3 抗Yo(PCA-1)抗体伴有卵巢癌和乳腺癌的副肿瘤性小脑变性通常伴有血清和脑脊液抗体反应,称为抗Yo,抗Yo抗体可能直接参与了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的发病机制,因此抗Yo抗体脑炎患者通常有副肿瘤性小脑变性症状,患者女性居多,超过90%合并乳腺癌或卵巢癌,而肿瘤多在确诊副肿瘤疾病后才被检测到。
2.1.4 抗Ma2(PMNA-2)抗体抗Ma2抗体脑炎多见于男性,患者最常发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也可见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结肠癌等。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脑炎、小脑变性,还可出现边缘叶或脑干症状。
此类AE对免疫疗法以及肿瘤的治疗效果好。
2.1.5 抗CV2/CRMP-5抗体胶原蛋白反应介质蛋白5(CRMP-5)抗体主要与小细胞肺癌和胸腺瘤有关。
它是仅有的与自主神经病相关的少数副肿瘤抗体之一。
临床表现包括边缘性脑炎,舞蹈症,感觉运动神经病,小脑共济失调,葡萄膜炎和视神经炎。
2.1.6 抗GAD65抗体谷氨酸脱羧酶(GAD)是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复合体的限速酶,GDA65主要表达在GABA能神经元突触表面,GAD65抗体可导致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合成不足,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高滴度GAD抗体可产生特定神经系统综合症如僵人综合征(SPS)、小脑性共济失调、癫痫、边缘叶脑炎(LE)等。
2.1.7 Anti-amphiphysin amphiphysin为细胞内突触囊泡蛋白,分布于神经元突触前膜的囊泡,参与去极化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外分泌与再摄取,与囊泡内吞神经递质功能相关。
抗Amphiphysin抗体见于乳腺癌、卵巢癌及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症状多表现为SPS、脑脊髓炎、Lambert-Eaton综合征以及亚急性感觉神经病等。
2.2 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2.2.1 抗神经元表面突触蛋白受体抗体2.2.1.1 抗NMDAR抗体2007年Dalmau等在一组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和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体内发现了抗海马和前额叶神经元细胞膜的抗NMDAR抗体,首次提出抗NMDAR脑炎的概念。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AE最常见的类型,儿童和青年多发,女性多见,可合并畸胎瘤。
NMDAR脑炎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认知障碍等。
2.2.1.2 抗AMPAR抗体抗AMPAR抗体脑炎临床上罕见,2009年首次被报告。
AMPAR脑炎典型症状为短期记忆缺陷,精神异常和癫痫发作,多发于中年女性,半数病例伴发肿瘤如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胸腺癌等,对于抗AMPAR脑炎的患者,建议行肿瘤学筛查,尤其注意胸腺,肺和乳房。
2.2.1.3 抗GABAR抗体(1)抗GABAaR抗体:2014年首次报道了6例患者抗γ-氨基丁酸(抗GABAa)受体脑炎。
临床表现为急性脑病和进行性难治性癫痫发作,病情进展快,患者常需药物镇静、监护治疗。
免疫疗法在多数情况下有效。
另外,在患者体内还检测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如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谷氨酸酸性脱羧酶65(抗GAD65)抗体,提示我们在诊断桥本脑病或抗GAD65脑炎时检测抗GABAa受体抗体的重要性。
(2)抗GABAbR抗体:GABAbR是一种抑制性G蛋白偶联受体,最多见于海马、丘脑和小脑,也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抗GABABR抗体作用于B1亚基,影响其功能并引起脑炎。
抗GABABR 抗体脑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癫痫、记忆损害和精神错乱、共济失调和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等。
约一半患者有小细胞肺癌、其他类型肺癌或神经内分泌等肿瘤。
2.2.1.4 抗mGlu-R5抗体抗mGluR5(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最早在一个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中被描述,谷氨酸通过激活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来调节多种突触反应,mGluR5主要在海马和杏仁核中表达,在行为学习和记忆中起作用。
抗mGlu-R5脑炎表现为边缘系统受损症状,如记忆减退、情绪变化、行为异常和幻觉等,常伴随霍奇金淋巴瘤,免疫治疗有效,通过治疗淋巴瘤可以改善预后。
2.2.1.5 抗Dopamine2R抗体多巴胺是大脑中至关重要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受体是G蛋白偶联的七个跨膜结构域受体,D2类受体(Dopamine2R)在基底神经节中有高表达,基底神经节中D2R表达的调节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运动障碍有关,D2R与运动和行为的控制密切相关。
抗Dopamine2R抗体脑炎多见于儿童,常表现为基底节脑炎,包括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和舞蹈病。
此外,患者可患有精神疾病,包括情绪不稳、注意力缺陷和精神病。
2.2.2 神经元表面离子通道蛋白受体2.2.2.1 电压门控钾通道(VGKC)抗体(1)抗LGI1抗体:LGI1是一种分泌蛋白,主要存在于海马和颞皮质中,抗LGI1抗体脑炎老年男性多见,常有边缘叶脑炎症状如癫痫发作、记忆力、定向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LGI1脑炎具有特异性面臂肌张力性癫痫发作,但仅在一半的患者中出现,60%的患者可伴有低钠血症,极少伴有肿瘤。
(2)抗Caspr2抗体:Caspr2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表达的一种膜蛋白。
它的胞质结构域对于髓鞘轴突近旁节的钾通道聚集是必不可少的。
抗Caspr2抗体脑炎多见于老年男性,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认知能力下降和癫痫发作。
周围神经过度兴奋症状有神经性肌强直、肌束震颤、肌肉抽搐等。
CASPR2抗体脑炎可表现为Morvan综合征。
2.2.2.2 抗GlyR抗体甘氨酸受体GlyR常分布在脑干、间脑、丘脑以及脊髓中,抗GlyR抗体作用于α1亚基,损害抑制性通路,从而导致脑干和脊髓功能紊乱。
抗GlyR抗体脑炎最典型的表现是伴有肌强直和肌阵挛的进展性脑脊髓炎PERM,其他表现包括SPS、脑干脑炎、LE、脱髓鞘性视神经病等。
2.2.2.3 抗DPPX(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抗体 DPPX是在神经元树突和躯体中表达的电压门控A型(快速失活)Kv4.2钾通道复合物的调节亚基。
DPPX阳性患者神经系统常见表现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和自主神经障碍,如癫痫发作、进行性脑脊髓炎、僵直和肌阵挛、躁动不安和腹泻、体重减轻等。
2.2.3 胶质细胞表面抗原相关抗体2.2.3.1 抗MOG抗体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也是髓鞘的组成部分,通常在髓鞘表面和少突胶质细胞胞膜外表达,MOG抗体可以激活NK细胞和补体系统,通过抗体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对髓鞘和少突胶质细胞造成损伤。
关于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性炎性脱髓鞘疾病(MOG-IDDs)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可以表现为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阴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视神经炎,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
2.2.3.2 抗AQP4抗体AQP4是主要的水通道蛋白,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
AQP4抗体促进免疫介导下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并导致星形细胞病。
AQP4抗体被认为是NMOSD的特异性标志物。
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病CNS-IIDDs是一组免疫相关或存在遗传易患性的特发于脑(包括视神经)和(或)脊髓的炎性脱髓鞘疾病。
近期,国内外学者发现数例自身免疫性脑炎与炎性脱髓鞘病相重叠的病例,如AQP4抗体阳性合并NMDAR脑炎ANOS等。
2.2.3.3 抗GFAP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星型胶质细胞的主要中间丝蛋白,GFAP抗体阳性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脑炎,颅脑外伤,脑瘤,自闭症,铅暴露工人和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变最常表现为亚急性发作,包括记忆力减退,精神错乱以及脑膜症状(头痛,畏光,颈部僵硬)和骨髓病症状(四肢无力或麻木)。
2.3 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相关脑炎2.3.1 抗GQ1b抗体GQ1b集中分布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的节旁髓鞘和神经肌肉接头,四肢肌梭和网状结构,自身抗体与上述结构表面的GQ1b结合,GQ1b抗体可见于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吉兰-巴雷综合征(GBS)、Miller-Fisher综合征(MFS)等。
Bickerstaff脑干脑炎常有前驱感染史,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眼肌麻痹和长束征。
2.3.2 抗igLon5抗体 igLON5是近年来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一员。
igLON5抗体综合征以睡眠障碍和运动障碍为主,有行走不稳、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障碍、中枢性低通气、舞蹈样动作、口面部不自主运动等,患者多因慢性睡眠障碍或神经变性疾病就诊,因对本病缺乏认识,误诊率较高。